CN101046737A - 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之间的通信 - Google Patents
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之间的通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46737A CN101046737A CNA2007100915570A CN200710091557A CN101046737A CN 101046737 A CN101046737 A CN 101046737A CN A2007100915570 A CNA2007100915570 A CN A2007100915570A CN 200710091557 A CN200710091557 A CN 200710091557A CN 101046737 A CN101046737 A CN 1010467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data
- mentioned
- display device
- image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09G2370/042—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for monitor identif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轻为使用图像显示装置而所需的劳动的技术。图像显示装置连接到图像供给装置的通用接口。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作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特定的通用设备被图像供给装置所识别。此外,图像供给装置将用于显示的图像发送到作为通用设备被识别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作为通用设备接收图像并显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之间的通信。
背景技术
以往,数据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图像显示装置等这各种外围设备与计算机连接来使用。作为用于简便地连接这样的各种外围设备的通用接口,常常使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4-69996号公报
可是,为了在计算机和经由接口连接的外围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利用适合于该外围设备的种类的通信协议。例如,在将投影机那样的图像显示装置代替图像信号专用的接口而与这种通用的接口连接的情况下,要使用对于每一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都不同的专用的通信协议。
可是,在用于这种专用协议的接口控制用程序(也称为设备驱动程序)的使用中,要求各种操作。例如,用户要自己将这种专用驱动程序安装到计算机中。此外,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者是新开发的这种专用驱动程序。这样,为了使用图像显示装置就需要大量的劳动。
而且,这种问题并不限于USB接口,对于可以与多个种类的通用设备任意连接的通用接口来说都是共同的问题。此外,这种问题并不限于将图像显示装置与计算机连接的情况,一般地,对于经由接口从图像供给装置向图像显示装置提供图像并进行显示的系统来说都是共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为了使用图像显示装置而所需的劳动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是连接到作为图像供给装置的接口、能够与多个种类的通用设备任意地连接的通用接口并且根据从上述图像供给装置顺序地提供的多个图像数据依次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对经由上述接口的数据通信进行控制的通信控制部;以及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其中,上述通信控制部,为了开始上述数据通信,向上述图像供给装置发送表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特定的通用设备的标识信息,作为表示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的标识信息;上述通信控制部,作为上述通用设备从上述图像供给装置接收上述图像数据并且为了显示而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提供给上述图像显示部。
如果采用该图像显示装置,则由于图像显示装置作为通用设备被识别,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在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其结果,能够减轻为了使用图像显示装置而所需的劳动。
其中,优选地,上述接口是USB接口,上述标识信息被设定为大容量存储器类。
USB接口使装置间的连接容易,能够方便使用。此外,大容量存储器类,是为了将数据快速地写入数据存储设备,而以对于数据存储设备的数据传送速度不会过慢的方式被设计的。因而,可以快速地进行图像数据的传送。
上述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具备上述图像供给装置能够访问的数据存储部;其中,上述通信控制部(i)作为在上述大容量存储器类的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命令,在接收到用于数据读的通信命令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给上述数据存储部;(ii)在接收到与用于数据读的通信命令不同的规定的通信命令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数据作为图像数据提供给上述图像显示部。
如果采用该构成,则图像显示装置能够接收图像数据并且将存储在数据存储部中的各种数据提供给图像供给装置。
进而,优选地,上述数据存储部存储图像传送程序,该图像传送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实现利用上述大容量存储器类的通信将上述图像数据发送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功能。
如果采用该构成,则由于能够将用于向图像显示装置发送图像数据的程序容易地提供给图像供给装置,所以能够减轻为使用图像显示装置而所需的劳动。
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图像传送程序使上述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为了使上述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利用发送完毕的图像数据应该显示的仅当前图像内的一部分区域变化了的图像,发送仅表示上述当前图像内的包含上述变化了的区域的一部分区域的更新图像数据。
如果采用该构成,则由于在使图像显示装置显示仅一部分区域变化了的图像的情况下,仅发送包含变化了的区域的一部分区域,所以能够减少在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之间传送的数据量。其结果,可以提高由图像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的更新频度。
在上述各图像显示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图像显示部,在接收到仅表示利用接收完毕的图像数据应该显示的当前图像内的一部分区域的更新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仅更新上述一部分区域。
如果采用该构成,则由于在使图像显示装置显示仅一部分区域变化了的图像的情况下,仅发送包含变化了的区域的一部分区域即可,所以能够减少在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之间传送的数据量。其结果,可以提高由图像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的更新频度。
此外,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图像供给装置,是用于向作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特定的通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装置顺序地提供多个图像数据使其顺次显示图像的图像供给装置,具备:通用接口,其作为连接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接口,能够与多个种类的通用设备任意地连接;通信控制部,其通过将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作为上述通用设备来识别,对经由上述接口的数据通信进行控制;以及图像传送处理模块,其通过对上述通信控制部进行控制,将用于上述显示的上述图像数据发送到作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上述通用设备被识别的上述图像显示装置。
如果采用该图像供给装置,则由于图像显示装置作为通用设备被识别,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在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其结果,能够减轻为了使用图像显示装置而所需的劳动。
在上述图像供给装置中,优选地,上述接口是USB接口;上述通信控制部将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作为大容量存储器类来识别。
USB接口使装置间的连接容易,能够方便使用。此外,大容量存储器类,是为了将数据快速地写入数据存储设备,而以对于数据存储设备的数据传送速度不会过慢的方式被设计的。因而,可以快速地进行图像数据的传送。
在上述图像供给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具备上述图像供给装置能够访问的数据存储部;上述图像供给装置进一步具备:数据读出模块,作为在上述大容量存储器类的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命令,其通过使用用于数据读的通信命令读出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的数据;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通过使用与用于数据读的通信命令不同的规定的通信命令,发送上述图像数据。
如果采用该构成,则图像供给装置能够发送图像数据并且使用存储在数据存储部中的各种数据。
在上述各图像供给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具有以下功能:为了使上述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利用发送完毕的图像数据应该显示的仅当前图像内的一部分区域变化了的图像,发送仅表示上述当前图像内的包含上述变化了的区域的一部分区域的更新图像数据。
如果采用该构成,则由于在使图像显示装置显示仅一部分区域变化了的图像的情况下,仅发送包含变化了的区域的一部分区域,所以能够减少在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之间传送的数据量。其结果,可以提高由图像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的更新频度。
在上述图像供给装置中,进一步具备:能够发出图像的描绘命令的应用程序;用于处理由上述应用程序发出的描绘命令的描绘模块;以及钩挂处理模块,其钩挂由上述应用程序发出的特定的描绘命令而先行获得,并根据所获得的描绘命令在通用存储器内的特定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描绘图像;其中,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具有从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获得图像并且经由上述接口将所获得的图像传送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功能;上述钩挂处理模块具有将第1变化区域信息写入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功能和在处理了上述特定的描绘命令之后将该描绘命令提供给上述描绘模块的功能,该第1变化区域信息表示在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中、作为根据上述特定的描绘命令被描绘图像的区域的第1变化区域;上述描绘模块具有按照从上述应用程序或者上述钩挂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描绘命令在帧存储器内描绘图像的功能和将第2变化区域信息写入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功能,该第2变化区域信息表示在上述帧存储器中、作为根据上述描绘命令被描绘图像的区域的第2变化区域;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i)参照存储在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上述第1和第2变化区域信息,从上述帧存储器获得相当于在上述第2变化区域中、未包含在上述第1变化区域中的区域的图像部分;(ii)不从上述帧存储器获得、而是从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获得相当于上述第1变化区域的图像部分;(iii)将所获得的图像部分与表示作为上述第1和第2变化区域的和的画面更新区域的画面更新区域信息一起经由上述接口传送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
如果采用该构成,则由于在特定的描绘命令被发出的情况下,代替描绘模块,钩挂处理模块钩挂并获得该描绘命令,并描绘通用存储器内的图像,所以与将成为传送对象的图像的全体从VRAM传送到RAM(通用存储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传送处理全体的速度提高。此外,虽然在第2变化区域中未包含在第1变化区域中的区域是不由钩挂处理模块进行描绘的区域,但由于该区域的图像从帧存储器中获得,所以可以无缺失地传送图像。
在上述图像供给装置中,进一步具备:能够发出图像的描绘命令的应用程序;用于处理由上述应用程序发出的描绘命令的描绘模块;以及钩挂处理模块,其钩挂由上述应用程序发出的特定的描绘命令而先行获得,并根据所获得的描绘命令在通用存储器内的特定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描绘图像;其中,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具有从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获得图像并且经由上述接口将所获得的图像传送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功能;上述钩挂处理模块具有将第1变化区域信息写入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功能和在处理了上述特定的描绘命令之后将该描绘命令提供给上述描绘模块的功能,该第1变化区域信息表示在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中、作为根据上述特定的描绘命令被描绘图像的区域的第1变化区域;上述描绘模块具有按照从上述应用程序或者上述钩挂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描绘命令在帧存储器内描绘图像的功能和将第2变化区域信息写入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功能,该第2变化区域信息表示在上述帧存储器中、作为根据上述描绘命令被描绘图像的区域的第2变化区域;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i)参照存储在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上述第1和第2变化区域信息,从上述帧存储器获得相当于在上述第2变化区域中、未包含在上述第1变化区域中的区域的图像部分;(ii)不从上述帧存储器获得、而是从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获得相当于在上述第2变化区域中、也包含在上述第1变化区域中的区域的图像部分;(iii)将所获得的图像部分与表示与上述第2变化区域相同的画面更新区域的画面更新区域信息一起经由上述接口传送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
如果采用该构成,则由于在特定的描绘命令被发出的情况下,代替描绘模块,钩挂处理模块钩挂并获得该描绘命令,并描绘通用存储器内的图像,所以与将成为传送对象的图像的全体从VRAM传送到RAM(通用存储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传送处理全体的速度提高。
此外,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以图像显示系统、构成图像显示系统的图像供给装置以及图像显示图像、在图像供给装置中使用的钩挂处理模块以及图像传送处理模块、图像供给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实现这些方法或者装置的计算机程序、记录有这些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等各种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计算机100和投影机200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例中的软件构成的细节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将投影机200连接到计算机100时执行的连接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图像显示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D9命令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第2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第2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处理的一例的具体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第3实施例中的软件构成的细节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第3实施例中的连接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第3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用于捕获画面内的变化部分的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的层次结构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中的变化区域信息和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第3实施例中的钩挂处理模块400和图像传送程序500a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步骤S20的详细步骤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第3实施例中的变化区域和画面更新区域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画面更新区域的最佳处理的内容的说明图;
图18是示出步骤S22的详细步骤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第4实施例中的变化区域和画面更新区域的关系的说明图;以及
图20是示出与投影机200a的要求相应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图像显示系统,60:显示画面,70:投影显示画面,100、100a:个人计算机(PC),102:CPU,104:ROM,106:RAM,106a:变化区域信息,106a1:变化区域信息,106a2:变化区域信息,106b: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8:硬盘驱动器,110:输入部,112:USB接口部,114:VRAM,116:图形控制器,118:显示设备,120:总线,122:应用程序,124:GDI(图形设备接口),126:显示器驱动程序,128:投影机驱动程序,130:文件系统模块,132:SCSI驱动程序,134: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6:USB模块,200、200a:投影机,202:CPU,204:ROM,206:RAM,210:输入部,212:USB接口部,214:图像处理部,216:投影部,218:总线,224:盘映像,226:命令调度模块,230:数据管理模块,232:SCSI驱动程序,234: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236:USB模块,240:图像显示模块,242:图像展开模块,244:数据获取模块,250:状态检查模块,300:USB电缆,400:钩挂处理模块,500、500a:图像传送程序,510:捕获模块,520:数据生成模块,530:SCSI包装模块,540:判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实施例按照以下的顺序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A.第1实施例
B.第2实施例
C.第3实施例
D.第4实施例
E.第5实施例
F.变形例
A.第1实施例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结构的说明图。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具备:作为图像供给装置的个人计算机100(以下,也称为“PC100”);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投影机200;连接计算机100和投影机200的USB电缆300。计算机100具有经由USB电缆300向投影机200提供图像,使投影机200投影图像而显示在投影显示画面70上的功能。
图2是示出计算机100和投影机200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计算机100具备:CPU102;ROM104;作为通用存储器(也称为“系统存储器”)的RAM106;硬盘驱动器108;由键盘、指示器等构成的输入部110;USB接口部112;作为帧存储器的VRAM114;图形控制器116;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118;连接这各要素的总线120。
在RAM106中存储有包括应用程序122、图形设备接口(GDI:GraphicsDevice Interface)124、显示器驱动程序126、文件系统模块130、SCSI驱动程序132、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USB模块136、图像传送程序500在内的各种计算机程序。而且,GDI124、显示器驱动程序126、文件系统模块130、SCSI驱动程序132、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USB模块136作为操作系统(OS)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操作系统,设定是由微软公司提供的Windows(注册商标)。这各种计算机程序以记录在软盘、CD-ROM等计算机可以读取的记录介质上的形态来提供。
GDI124是统一管理对于显示装置(例如,计算机100的显示设备118)、打印装置(未图示)等的描绘的计算机程序。如所公知的那样,GDI124对各种应用程序提供与被称为“GDI函数”的描绘有关的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而且,所谓API,一般是指应用程序用于使用操作系统所具有的各种功能的进程的集合。
应用程序122对GDI124发出例如包含在呈现(プレゼンテ一シヨン,演示)文件中的呈现表单(シ一ト)的图像的描绘请求。通常,在描绘请求中还包含与图像的输出目的地有关的信息(即,指定将图像输出到显示装置、还是输出到打印装置的信息)。GDI124接收从应用程序122输出的描绘请求,并根据该描绘请求检查图像的输出目的地,如果该输出目的地是显示装置,则对显示器驱动程序126传送描绘请求。显示器驱动程序126按照接收到的描绘请求在VRAM114内描绘图像数据。
对于计算机100的其他构成要素,在后面进行说明。
另一方面,投影机200具备:CPU202;ROM204;RAM206;包含各种操作按钮的输入部210;USB接口部212;图像处理部214;包含光源灯、液晶面板和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部216;连接这各要素的总线218。在ROM204中,存储有包括图像显示模块240、盘映像224、命令调度模块226(以下,也简称为调度226)、数据管理模块230、SCSI驱动程序232、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234、USB模块236在内的各种计算机程序。
图3是示出第1实施例中的软件构成的细节的说明图。在图3中,各构成要素按与数据通信的层次相同的顺序排列配置。USB模块136、236分别控制USB接口部112、212(图2),并通过解释USB协议来进行数据通信。设置在USB模块136、236的上层的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234按照大容量存储器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通信。设置在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234的上层的SCSI驱动程序132、232利用SCSI命令集进行数据通信。计算机100的文件系统模块130通过向SCSI驱动程序132发出数据访问请求,来进行文件系统的管理。另一方面,投影机200的数据管理模块230经由调度226、SCSI驱动程序232接收来自计算机100的访问请求,并根据该请求,中继对盘映像224的访问。
此外,在图3中,还示出了图像传送程序500和图像显示模块240的详细构成。图像传送程序500包含捕获模块510、数据生成模块520、SCSI包装(ラツパ)模块530。图像显示模块240包含图像展开模块242和数据获取模块244。对于这些细节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在将投影机200与计算机100连接时执行的连接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首先,投影机200利用SCSI驱动程序232(图3)、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234、USB模块236作为CD-ROM驱动程序工作(步骤S100)。
接着,计算机100的USB模块136经由USB电缆300检测投影机200已与计算机100连接的情况(步骤S104),并根据该检测对投影机200请求装置构成信息(步骤S108)。
投影机200的USB模块236根据该请求将装置构成信息发送给计算机100(步骤S112)。在所发送的装置构成信息中,包含表示投影机200作为依据USB标准的数据存储设备工作的情况的信息。具体地,在装置构成信息中,包含表示USB设备的设备分类(接口分类)是“大容量存储器类”的信息。此外,如所公知的那样,可以由“大容量存储器类”使用的命令集由接口子类来确定。第1实施例的投影机200采用与“SCSI命令集”对应的子类。因此,在装置构成信息中,还包含表示子类是“SCSI命令集”的信息。此外,作为子类,可以采用其他各种分类(例如,“ATAPI”)。此外,在装置构成信息中,还包含其他各种USB描述符。
计算机100(图3)的USB模块136与接收到该装置构成信息的情况相对应,将投影机200识别为是被分类为大容量存储器类的装置,从而加载在OS中标准地配备的通用的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步骤S116)。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被排入工作中的OS进程内。由此,计算机100通过利用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可以和投影机200进行数据通信。
此外,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相当于USB的类驱动程序。类驱动程序位于USB总线的驱动程序(在图3的例子中是USB模块136)的上层,是按照与USB设备的种类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与USB设备的通信的通信控制模块。在USB标准中,USB设备的种类被分为多个类。并且,对于每一类(即,每一设备种类)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在此,为了可以利用具有各种功能的USB设备,还可以定义厂商特定的类(Vendor SpecificClass)。在这种情况下,专用的通信协议(即,专用的类驱动程序)被利用。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代表性的类,为了容易进行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对其通信协议进行标准化。“大容量存储器类”是这样的类之一。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根据大容量存储器类用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通信。这种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可以对于各种制造者的数据存储设备(例如,CD-ROM驱动程序、DVD-ROM驱动程序、硬盘驱动器、半导体存储器等)所共用,而并不限于特定的制造者的数据存储设备。同样地,利用经过标准化的通信协议的通用的数据存储设备(例如,CD-ROM驱动程序)可以对于各种制造者的计算机(例如,个人计算机、信息便携终端等)所通用,而并不限于特定的制造者的计算机。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与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图3)一同加载SCSI驱动程序132。此时,SCSI驱动程序132从投影机200的SCSI驱动程序232获得表示投影机200是CD-ROM驱动器的信息。由此,文件系统模块130通过经由SCSI驱动程序132将SCSI命令发送给投影机200,而可以将投影机200(盘映像224)作为CD-ROM驱动器来使用。此外,投影机200并不限于CD-ROM驱动器,而也可以作为各种数据存储设备(例如,DVD-ROM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等)被识别。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利用文件系统模块130和SCSI驱动程序132进行从盘映像224的数据读出。这样,文件系统模块130和SCSI驱动程序132的全体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数据读出模块”。
在接着的步骤S120中,计算机100执行存储在作为CD-ROM驱动器识别到的投影机200中的自动运行程序。由此,记录在盘映像224(图3)中的图像传送程序500从投影机200被发送到计算机100(步骤S124),而后,图像传送程序500启动(步骤S128)。如果在CD-ROM的根文件夹中记录有“Autorun.inf”这样的文件,则Windows操作系统执行由该文件指定的任意的程序。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该功能执行记录在盘映像224中的图像传送程序500。
此外,存在着因操作系统的设定而使得自动运行程序的自动执行功能成为无效的情况。此外,在操作系统中,还有不能利用自动执行功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用户的指示,计算机100可以从投影机200(盘映像224)中获得图像传送程序500。此外,代替存储在投影机200中的图像传送程序500,也可以使用记录在其他CD-ROM等记录介质中的图像传送程序500、从因特网下载的图像传送程序500等。
启动后的图像传送程序500开始使用了投影机200的图像显示处理。图5是示出图像显示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在最初的步骤S200,捕获模块510(图3)捕获由显示设备118(图2)显示的图像。作为图像的捕获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可以调用用于捕获图像的GDI函数,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描绘用API。此外,捕获模块510可以直接从VRAM114获得图像数据。而且,在第1实施例中,由显示设备118显示的显示画面的全体被捕获到。
在接着的步骤S204,数据生成模块520使用通过捕获所获得的捕获图像数据来生成显示用数据。在第1实施例中,通过对捕获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来生成显示用数据。作为压缩的算法,可以采用任意的算法。但是,也可以不压缩,而生成显示用数据。这对于后面说明的其他实施例也是同样。
接着,数据生成模块520对SCSI包装模块530发出发送显示用数据的命令。SCSI包装模块530根据该命令生成用于发送显示用数据的特别的SCSI命令(以下也称为“D9命令”)。图6是示出D9命令的一例的说明图。该D9命令以由SCSI的规定制定的命令描述符块(CDB:CommandDescriptor Block)的构造为标准。其原因与SCSI驱动程序132(图3)同样,是由于通过使用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与投影机200进行数据通信的缘故。
第0字节表示操作码(以下也称为“OP码”)。OP码是标识命令的代码,对于“读”、“写”等这样的每一命令都预先分配了规定的代码。在第1实施例中,对于由图像传送程序500发出的SCSI命令,分配了“D9h(h意味着16进制表示,以下相同)”。由此,在OP码是“D9h”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该命令是由图像传送程序500发出的命令。在OP码为“D9h”以外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该命令是由SCSI驱动程序132发出的命令。
此外,作为标识由图像传送程序500发出的SCSI命令的OP码,并不限于“D9h”,而能够采用任意的代码。但是,优选地,采用与用于盘映像224的数据读的SCSI命令的代码不同的代码。如果这样,则可以使图像数据的传送、盘映像224的读并存。而且,所谓用于数据读的命令,是指从将数据存储设备连接到接口开始、确立通信、直至完成数据读为止的一系列处理中使用的命令。在这样的命令中例如包含询问(inquiry)命令、读(READ)命令等。
第2字节表示UD命令码。UD命令码是标识图像传送程序500发出的命令的具体内容的代码。在图像传送程序500发出多种命令的情况下,这些命令由UD命令码来标识。因而,利用OP码和UD命令码的组合,能够标识由图像传送程序500发出的命令。但是,在由图像传送程序500发出的命令仅是图像数据发送命令的情况下,可以省略UD命令码。
从第3字节到第6字节表示所发送的数据大小。该数据大小表示接着该SCSI命令发送的数据的大小。如后面所述的,因为接着该D9命令发送的是显示用数据,所以将数据大小设定为显示用数据的大小。
第7字节表示CE标志。CE标志是表示所发送的数据有无接续的标志。有时会将数据分割为多个部分数据发送。在此情况下,在用于发送最后的部分数据的D9命令中,CE标志被设定为“E(结束)”,在用于发送其他的部分数据的D9命令中,CE标志被设定为“C(继续)”。在未分割数据而发送的情况下,CE标志被设定为“E”。
D9命令的其他部分被设定为规定的值。这些值在依据SCSI标准的数据通信中使用(详细说明省略)。
如果生成D9命令,则SCSI包装模块530对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发出发送该D9命令(CDB)和显示用数据的命令。于是,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生成用于发送D9命令的命令块包(CBW:Command BlockWrapper)。CBW是利用大容量存储器类发送SCSI命令的数据,其存储CDB。并且,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通过控制USB模块136,而按照顺序发送CBW和显示用数据。
在图5中,示出了所发送的CBW和显示用数据TD。显示用数据TD包含有标头ImgH、经过压缩的图像数据ImgD。标头ImgH包含表示压缩形式(算法)、图像的高度(点数)以及宽度(点数)、在画面中的图像的位置的信息。画面内的位置例如利用由图像数据ImgD表示的图像的基准点(通常是左上角的点)在画面内的位置来表示。而且,在第1实施例中,显示用数据TD未被分割而被发送。
计算机100重复执行以上说明的图像的捕获(S200)、CBW(D9命令)和显示用数据TD的发送(S204)。
另一方面,在投影机200中,利用USB模块236、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234来接收CBW(D9命令)和显示用数据TD(步骤S220)。在接着的步骤S224中,调度226判断存储在CBW中的SCSI命令的OP码是否是“D9h”。在OP码是“D9h”的情况下,在接着的步骤S230中,调度226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给数据获取模块244。在所提供的数据中,包含SCSI命令和与该命令一同发送的数据(即,CBW和显示用数据TD)。在接着的步骤S234,数据获取模块244抽取出显示用数据TD并提供给图像展开模块242。图像展开模块242按照由标头ImgH指定的压缩形式进行图像数据ImgD的扩展。而后,图像展开模块242按照标头ImgH的信息(高度、宽度、位置)和扩展后的图像数据对图像处理部214(图2)进行控制,从而利用图像处理部214将图像数据展开在图像处理部214内的显示存储器(未图示)中。此时,图像展开模块242也可以执行与投影部216的分辨率(像素数)和标头ImgH的信息相应的分辨率变换处理。
以上的结果,投影机200,如图1所示,能够在投影显示画面70上显示图像。这样,图像显示模块240根据投影机200接收到图像数据的情况来显示图像。因而,计算机100通过重复执行图像数据的发送,还重复更新由投影机200显示的图像。
在接着的步骤S238,数据获取模块244对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234发出发送应答的命令,该应答表示正常接收到显示用数据TD的情况。于是,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234生成用于发送应答的命令状态包(CSW:Command Status Wrapper)。CSW是用于利用大容量存储器类发送SCSI的状态应答的数据。而后,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234通过控制USB模块236来发送CSW。
另一方面,在OP码与“D9h”不同的情况下(S224:否),在接着的步骤S290,调度226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给SCSI驱动程序232。在所提供的数据中,包含SCSI命令和与该命令一同发送的数据。但是,在仅接收到SCSI命令的情况下,仅提供SCSI命令(例如,在发出READ命令的情况下)。在接着的步骤S294,数据管理模块230按照经由SCSI驱动程序232获得的SCSI命令,中继针对盘映像224的访问(例如,将存储在盘映像224中的数据发送到计算机100)。而且,SCSI驱动程序232、数据管理模块230和盘映像224的全体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数据存储部”。
在接着的步骤S298,数据管理模块230向计算机100发送表示命令的执行结果的状态应答。该处理与步骤S238同样进行。此外,在将图像传送程序500发送到计算机100的情况下,执行这些步骤S290~S298的处理。
如上所述,第1实施例具有以下那样的各种特征和优点。第1特征是投影机200作为与投影机不同的通用设备(大容量存储器类)被识别。投影机200的USB模块236将表示这种通用设备的标识信息(设备分类(接口分类))发送到计算机100。由此,具有无需将用于投影机200的专用的设备驱动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中,而利用通用的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就可以进行经由USB接口部112、212的数据通信(图像数据的传送)的优点。而且,投影机200中的USB模块236、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234和调度226的全体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通信控制部”。另一方面,计算机100中的USB模块136和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的全体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图像供给装置的通信控制部”。
第2特征是投影机200作为数据存储设备(大容量存储器类)被识别。大容量存储器类的通信协议是以对于数据存储设备的数据传送速度不会过慢的方式被设计的。因而,能够提高图像数据的传送速度,提高投影机200的显示图像的更新频度。
第3特征是在投影机200的数据存储部(盘映像224)中存储有图像传送程序500。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图像传送程序500提供给计算机100。其结果,因为图像传送程序500的准备变得容易,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与投影机200的使用有关的方便性。
B.第2实施例:
图7是示出第2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在该图7中,示出了投影机200所执行的处理。在第2实施例中,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1不同,数据生成模块520将捕获到的图像数据分割为多个部分数据,并按照1次一个的顺序将其发送给投影机200。装置的构成与图1~图3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同。
步骤S220、S224的处理与图5的步骤S220、S224的处理分别相同。接收到D9命令的数据获取模块244确认CE标志(图6)的值(S228)。在CE标志被设定为“C”的情况下,数据获取模块244将接收到的部分数据存储在RAM206(图2)中(S240),并发出正常应答(S244)。该步骤S244和图5的步骤S238相同。而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20,数据获取模块224取得剩余的部分数据。
在多个部分数据内的最后的部分数据被发送了的情况下,CE标志被设定为“E”。在此情况下,在接着的步骤S250,数据获取模块244通过对接收到的多个部分数据进行结合来再构成显示用数据,并将该显示用数据提供给图像展开模块242。于是,图像展开模块242,与图5的步骤S234同样地,按照标头和图像数据对图像处理部214(图2)进行控制。其结果,投影机200,如图1所示,在投影显示画面70上显示图像。接着的步骤S254,与图5的步骤S238相同。在该步骤S254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20。而后,重复执行上述的一系列处理。
图8是示出第2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处理的一例的具体步骤的流程图。该例子表示将图像数据分割为2个部分数据并发送的情况。
最初的步骤S200和图5的步骤S200相同。在接着的步骤S208a,数据生成模块520(图3)通过对捕获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来生成发送用图像数据ImgD,并使用该图像数据ImgD来生成第1显示用数据TD1。其中,数据生成模块520将图像数据ImgD分割为第1部分数据ImgD1和第2部分数据ImgD2。而后,数据生成模块520生成由标头ImgH和第1部分数据ImgD1构成的第1显示用数据TD1。
接着,数据生成模块520将CE标志设定为“C”,从而对SCSI包装模块530发出发送第1显示用数据TD1的命令。在由SCSI包装模块530生成的D9命令(CDB1)中,OP码被设定为“D9h”,CE标志被设定为“C”。
存储所生成的D9命令(CDB1)的命令块包CBW1和第1显示用数据TD1由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发送给投影机200。
另一方面,在接收到数据的投影机200中,因为所接收到的D9命令的CE标志被设定为“C”,所以执行与图7的步骤S228、S240、S244相同的一系列处理。
在计算机100中,根据接收到在步骤S244发出的正常应答(CSW)的情况,其数据生成模块520(图3)对SCSI包装模块530发出发送剩余的第2部分数据ImgD2的命令(S208b)。此时,CE标志被设定为“E”的指示被发出。在由SCSI包装模块530生成的D9命令(CDB2)中,OP码被设定为“D9h”,CE标志被设定为“E”。
存储所生成的D9命令(CDB2)的命令块包CBW2和第2显示用数据TD2(第2部分数据ImgD2)由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发送给投影机200。
另一方面,在接收到数据的投影机200中,因为所接收到的D9命令的CE标志被设定为“E”,所以执行和图7的步骤S228、S250、S254相同的一系列处理。
以上,说明了将图像数据分割为2个部分数据并发送的情况,但对于将图像数据分割为3个或者3个以上的部分数据并发送的情况来说,也按照同样的步骤逐次发送部分数据,并在全部的部分数据被传送后显示图像。
这样,在第2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处理中,对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发送。因而,即使在图像数据的大小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宜地向投影机200发送图像数据的全体。特别地,利用通信用的接口,对于在一次命令发出中可以发送的数据大小设置了上限的情况较多。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大小如何,都能够传送图像数据的全体。
此外,在图8的例子中,是对发送用图像数据ImgD进行分割并发送的,但作为对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并发送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法。例如,也可以将显示画面分割为多个部分画面,并对各部分画面的每一个发送捕获图像数据。例如,也可以将显示设备118的显示画面划分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2个部分画面。在此,也可以重复执行将左部分画面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投影机200,使投影机200更新左半部分,其后发送右部分画面的图像数据,使投影机200更新右半部分的一系列处理。在此,也可以在显示画面全体的捕获图像数据的传送结束之后,投影机200更新显示。而且,作为画面的划分,并不限于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划分,而可以采用任意的划分。此外,也可以划分为3个或者3个以上的区域。
C.第3实施例:
图9是示出第3实施例中的软件构成的细节的说明图。与图3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有3点。第1点不同是图像传送程序500a具有判断模块540。第2点不同是钩挂处理模块400、投影机驱动程序128在计算机100a上工作。第3点不同是状态检查模块250在投影机200a上工作。其他的构成与图3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同。在第3实施例中,利用这些构成要素仅将画面的变化区域从计算机100a传送到投影机200a。而且,在计算机100a上工作的程序500a、400、128存储在盘映像224中。并且,根据图4所示的连接处理中的自动运行程序或者用户的指示,从投影机200a传送到计算机100a。此外,硬件构成与图1、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同。
图10是示出第3实施例中的连接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图10的处理在图4所示的连接处理之后执行。该连接处理是计算机100a为了等待投影机200a的图像数据接收准备的完成而执行的。等待投影机200a的接收准备完成的原因如下。在第3实施例中,如后面所述,在最初发送了画面全体的图像数据之后,仅发送图像变化了的部分的图像数据。因而,为了可靠地使投影机200a接收最初的画面全体的图像数据,计算机100a等待投影机200a的接收准备完成。
在最初的步骤S300,判断模块540(图9)对SCSI包装模块530发出向投影机200a发送状态询问的命令。SCSI包装模块530,与发送图像数据的情况同样地,生成用于发送状态询问的D9命令。其中,UD命令码(图6)被设定为与图像数据发送命令的UD命令码不同的代码。例如,在第3实施例中,对于图像数据发送命令采用“80h”,对于发送状态询问的命令则采用“C1h”。所生成的D9命令由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发送给投影机200a。而且,在使用该状态询问用的D9命令(UD命令码=C1h)除了接收状态之外还询问其他各种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接着该D9命令发送标识询问的内容的数据。
另一方面,投影机200a的调度226,在接收到SCSI命令(S350)之后,判断该命令是否是D9命令(S354)。在该命令是D9命令的情况下,进一步确认UD命令码(S358)。在UD命令码是“Ch1”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给状态检查模块250。而且,在图10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UD命令码是“80h”的情况下,调度226将接收到的数据(图像数据发送用D9命令和显示用数据)提供给数据获取模块244。
接收到UD命令码被设定为C1h的D9命令(即,状态询问)的状态检查模块250,判断投影机200a的状态是否是可以进行图像数据接收的状态(S360)。作为用于判断为可以接收的条件,可以采用表示能够保存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而不会使其消失的任意的条件。例如,可以将图像显示模块240(图9)的启动完成作为条件来采用。此外,也可以将图像处理部214(图2)的启动完成作为条件来采用。状态检查模块250将表示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作为应该发送到计算机100a的数据,存储在RAM206(图2)中。在本实施例中,状态数据是“就绪(可以接收)”或者“忙(不可以接收)”中的任意一个的字符串。
接着,状态检查模块250将表示已正常接收到状态询问的应答发送到计算机100a(S364)。该应答发送与图5的步骤S238同样地进行。而且,在该阶段中,状态数据不被发送到计算机100a。其原因是,由于投影机200a相当于SCSI的目标,所以不能自发地发送数据的缘故。
计算机100a的判断模块540与接收到正常应答(CSW)相应地对SCSI包装模块530发出发送请求询问的命令(S310)。该请求询问是用于向投影机200a发送各种数据的命令。SCSI包装模块530与发送图像数据的情况同样地生成D9命令。其中,UD命令码(图6)被设定为与图像数据发送命令、状态询问发送命令中的任意一个的代码都不相同的代码。例如,在第3实施例中,对于请求询问发送命令采用“00h”。所生成的D9命令由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发送到投影机200a。
另一方面,投影机200a的调度226在接收到的SCSI命令是D9命令(S354:是),UD命令码是“00h”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给状态检查模块250。
接收到UD命令码被设定为00h的D9命令(即,请求询问)的状态检查模块250对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234发出发送在前面的步骤S360中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状态数据的命令(S370)。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234按照命令将状态数据发送到计算机100a。在接着的步骤S374,状态检查模块250将表示正常地进行了与请求询问相应的数据发送的应答发送到计算机100a。该应答与步骤S364同样地进行。
由计算机100a接收到的状态数据和应答被提供给判断模块540(S314,S318)。在状态数据是“忙”的情况下,判断模块540重复执行步骤S300~S320的一系列处理,直到接收到被设定为“就绪”的状态数据为止。
在状态数据是“就绪”的情况下,判断模块540在接着的步骤S330对各模块510、520、530发出开始图像显示处理的指示。
图11是示出第3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最初的步骤S400、S404、S408、S412的处理与图5的步骤S200、S204、S234、S238分别相同。特别地,在步骤S400,捕获由显示设备118显示的显示画面的全体。由此,投影机200a,如图1所示,能够在投影显示画面70上显示图像。而且,在图11的流程图中,确认OP码和UD命令码的处理被省略了图示。
在接着的步骤S420,捕获模块510仅执行画面内的变化了的区域的捕获。有关仅该变化区域的捕获的细节在后面进行说明。在接着的步骤S424,与步骤S404同样,捕获到的图像数据从计算机100a被发送到投影机200a。此时,标头中的大小(高度、宽度)和位置被设定为表示变化区域的值。
在接着的步骤S428,图像展开模块242与步骤S408同样地,按照标头和图像数据对图像处理部214进行控制(图2)。此时,仅表示变化区域的部分的图像数据被更新。对于其他部分,则不进行更新而维持原状。其结果,投影机200a能够显示变化区域得到了更新后的图像。接着的步骤S432与步骤S412相同。该步骤S432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420。而且,重复执行上述的步骤S420~S432的一系列处理。
如上所述,在第3实施例中,在发送了显示画面的全体之后,仅发送变化了的区域。此外,图像展开模块242在仅接收到变化了的区域的情况下,仅更新变化了的区域。由此,能够减少发送的数据量。其结果,能够加快由投影机200a显示的图像的更新频度。
而且,在图11的例子中,画面全体的图像数据发送仅有连接之后的1次(S400,S404),但是,在连接后,也可以多次来发送画面全体的图像数据。如果这样,则能够抑制由投影机200a显示的图像变得杂乱。例如,图像传送程序500a可以定期地发送画面全体的图像数据。此外,图像传送程序500a可以与接收到用户的指示相应地发送画面全体的图像数据。
接着,说明仅变化区域的捕获(图11:S420)。图12是示出用于捕获画面内的变化部分的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的层次结构。应用程序122和图像传送程序500a属于应用程序层(也称为“用户应用程序层”)。GDI124、显示器驱动程序126和投影机驱动程序128属于核心层。此外,作为通用存储器的RAM106、USB接口部112、VRAM114、图形控制器116、显示设备118属于硬件层。
此外,在应用程序122和GDI124之间设置有钩挂处理模块400。钩挂处理模块400钩挂应用程序122所发出的特定的描绘命令并先行获得,并执行后面说明的处理。其他的描绘命令则如通常那样由GDI124进行处理。而且,优选地,钩挂处理模块400以仅钩挂与应用程序122相应的适当的特定的描绘命令的方式,构成为各应用程序专用。
在第3实施例中,说明作为应用程序122使用了呈现程序(例如,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的情况。首先,说明描绘命令不经由钩挂处理模块400而直接被送到GDI124的情况,接着说明描绘命令由钩挂处理模块400先行获得的情况。
应用程序122对GDI124例如发出包含在呈现文件中的呈现表单的图像的描绘请求。通常,在描绘请求中还包含与图像的输出目的地有关的信息(即,指定将图像输出到显示装置还是输出到印刷装置的信息)。
而且,代替GDI124,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通用的描绘用API。所谓“通用的描绘用API”,指对于多个应用程序所通用的API。
GDI124、显示器驱动程序126、投影机驱动程序128的全体作为按照描绘命令执行描绘处理的描绘模块发挥作用。具体地,GDI124接收从应用程序122输出的描绘请求,根据该描绘请求检查图像的输出目的地,如果该输出目的地是显示装置,则对显示器驱动程序126和投影机驱动程序128的各个送出描绘请求。
显示器驱动程序126按照所接收到的描绘请求在VRAM114内描绘图像数据。而且,如所公知的那样,作为描绘请求,并不限于描绘画面的全体地描绘请求,而描绘画面的一部分的情况也很多。在接收到描绘画面的一部分的描绘命令的情况下,显示器驱动程序126仅在VRAM114内描绘成为描绘对象的区域(也称为“变化区域”)的图像部分。图形控制器116根据描绘在VRAM114内的图像数据(即,位图数据),在显示设备118上显示图像。另一方面,投影机驱动程序128根据从GDI124获得的描绘请求,将表示VRAM114内的描绘对象区域(即,变化区域)的位置以及大小的变化区域信息106a写入到RAM106内。以下,也将由投影机驱动程序128写入的变化区域信息称为第2变化区域信息106a2(变化区域信息A2)。
图13(A)、(B)是示出RAM106内的变化区域信息106a2和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的例子的说明图。其中,该例子设定应该由投影机投影显示的图像如图13(A)至图13(B)那样变化。如后面所述的,在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中,存储利用捕获模块510从VRAM114传送的图像数据。优选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具有与VRAM114(帧存储器)相同的数据容量。
变化区域Ra是在图像从图13(A)变化为图13(B)时由描绘命令描绘的图像部分的区域。与该变化区域Ra有关的变化区域信息106a2包含变化区域Ra的基准点(通常为左上点)的x坐标Xa以及y坐标Ya、变化区域Ra的宽度Wa以及高度Ha。而且,基准点的坐标(Xa,Ya)是表示变化区域Ra的位置的数据,宽度Wa和高度Ha是表示变化区域Ra的大小的数据。
捕获模块510参照RAM106内的变化区域信息106a2,将变化区域Ra的图像数据从VRAM114传送到RAM106内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该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例如是与计算机100或者投影机200的显示分辨率相等大小的存储器区域。捕获模块510进而从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读出变化区域Ra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读出的图像数据和变化区域信息106a2提供给数据生成模块520。数据生成模块520使用接收到的数据,生成显示用数据(标头和图像数据)。所生成的显示用数据由大容量存储器驱动程序134发送到投影机200a。
这样,在描绘命令不经由钩挂处理模块400而直接被送到GDI124的情况下,在将暂时存储在VRAM114中的图像数据传送到了作为通用存储器的RAM106之后,再将处于RAM106内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投影机200a。因此,为了从VRAM114传送到RAM106,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而存在着不能得到充分的传送速度的情况。
以下,说明由钩挂处理模块400先行获得描绘命令的情况。此外,钩挂处理模块400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描绘用API,但与GDI124那样的通用的描绘用API有区别。即,相对于钩挂处理模块400典型地以仅处理特定的描绘命令的方式构成这一点,GDI124在以处理全部的描绘命令的方式构成这一点上不同。
钩挂处理模块400例如作为DLL(动态链接库)被加载到应用程序122中。一般地,应用程序以“进程”为单位动作。此外,在应用程序的执行中,在其进程内会加载多个模块(GDI32.DLL、Kernel32.DLL等),应用程序通过利用这些模块内的函数来进行各种动作。所谓钩挂处理模块400的“加载”,是指在应用程序122的进程内组入实现了钩挂过程的模块400。
在加载钩挂处理模块400时,从应用程序122发出的特定的描绘命令的函数地址与用于执行在钩挂处理模块400内实现的独立功能的另一函数的地址更换。在该独立功能的函数内,执行变化信息和图像数据向RAM的写入处理(后面进行说明),其后,执行通常的GDI函数。在卸载钩挂处理模块400时,将加载时更换的函数地址恢复为原始地址后,在进程内加载的钩挂处理模块400被卸载。
而且,钩挂处理模块400根据需要可以在任何时候加载到应用程序122中,或者卸载。但是,优选地,以在图像传送程序500a启动时将钩挂处理模块400加载到动作中的特定的应用程序122(在本实施例中是呈现程序)中、此外在图像传送程序500a完成时卸载钩挂处理模块400的方式,来构成图像传送程序500a。如果这样,则由于能够仅在图像传送程序500a执行中的期间使钩挂处理模块400启动,所以能够避免在计算机100上不执行(不启动)图像传送程序500a时进行描绘命令的钩挂、从而产生不希望的结果的情况。而且,在本说明书中,“在计算机100上执行图像传送程序500a”这样的表述,是指启动图像传送程序500a的进程的意思。
图14是示出第3实施例中的钩挂处理模块400和图像传送程序500a的动作的流程图。步骤S10~S16由钩挂处理模块400执行,步骤S20~S26由图像传送程序500a定期地执行。
钩挂处理模块400,在特定的描绘命令从应用程序122被发出时,在步骤S10钩挂该描绘命令,从而代替GDI124获得该描绘命令。而且,优选地,钩挂处理模块400钩挂的描绘命令不是全部的描绘命令,而仅限定为有限的特定的描绘命令。其原因是,由于在应用程序122发出的描绘命令中有多个描绘命令,所以如果钩挂其全部,则反而使处理速度降低,从而有可能不能进行所希望的描绘的缘故。
在步骤S12,执行根据所获得的描绘命令登记变化区域信息的处理。具体地,钩挂处理模块400执行根据描绘命令获得进行描绘的区域(图13(B)的变化区域Ra)的位置和大小、将表示该变化区域的变化区域信息106a1(以下也称为“变化区域信息A1”)直接写入RAM106中的处理。
在步骤S14,执行变化区域Ra的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具体地,钩挂处理模块400执行根据描绘命令展开变化区域Ra内的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直接写入到RAM106内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中的处理。
在步骤S16,钩挂处理模块400根据在步骤S10获得的描绘命令调用通常的GDI函数来使其执行描绘处理。而且,显示器驱动程序126和投影机驱动程序128(图12),与描绘命令不经由钩挂处理模块400而直接被送到GDI124的情况同样地,根据从GDI124获得的描绘命令执行各自的处理。即,显示器驱动程序126在VRAM114内描绘图像,投影机驱动程序128将表示该描绘区域的变化区域信息A2写入到RAM106内。
另一方面,捕获模块510在步骤S20,确定应该传送到投影机200的图像数据的区域(称为“画面更新区域”)。图15是示出步骤S20的详细步骤的流程图。在步骤S30、S32,获得第1和第2变化区域信息A1、A2。如上所述,第1变化区域信息A1是表示由钩挂处理模块400描绘在RAM106内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内的区域的信息,其由钩挂处理模块400写入到RAM106内。另一方面,第2变化区域信息A2是表示由显示器驱动程序126描绘在VRAM114内的区域的信息,其由投影机驱动程序128写入到RAM106内。
图16(A)示出了由2个变化区域信息A1、A2表示的2个变化区域RA1、RA2的一例。其中,将2个变化区域RA1、RA2配置在同一画面区域SCA内。在此,所谓“画面区域SCA”,表示存储在VRAM114内的图像的全体的区域,这与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全体的区域相同。如果严格地说,则第1变化区域RA1是由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内的地址定义的区域,第2变化区域RA2是由VRAM114内的地址定义的区域,但它们可以表现在同一画面区域SCA内。
而且,在图16(A)的例子中,虽然2个变化区域RA1、RA2部分重叠,但存在着2个变化区域RA1、RA2呈此外的各种关系的情况。例如,存在2个变化区域RA1、RA2完全不重合的情况,还存在两者完全重合的情况。例如,在钩挂处理模块400按照特定的描绘命令进行描绘、其后通常的描绘模块124、126、128按照相同的描绘命令进行同一区域的描绘的情况下,2个变化区域RA1、RA2成为相同。但是,即使在执行同一描绘命令时,也有因各模块的设定而有可能在2个变化区域RA1、RA2中产生一些差异的情况。
图16(B)表示在捕获模块510进行捕获时从RAM106直接获得图像的区域TG1,图16(C)表示从VRAM114获得图像的区域TG2。也将这些区域TG1、TG2称为“传送区域”。如从该例子能够理解的那样,第1变化区域RA1(=TG1)的图像从RAM106内直接获得。另一方面,在第2变化区域RA2中未包含在第1变化区域RA1中的部分的区域TG2的图像从VRAM114获得。这样进行区别的原因是能够尽量减少从VRAM114获得的图像、从而减少该获得所需的时间的缘故。例如,在2个变化区域RA1、RA2完全重合的情况下,因为不需要从VRAM114获得图像,所以能够高速地进行传送处理。图16(D)表示由捕获模块510获得的区域全体(画面更新区域TTG)。该画面更新区域TTG相当于第1和第2变化区域RA1、RA2的和区域。
此外,还存在着在第1变化区域信息A1中包含与多个描绘命令对应的多个信息的情况。在此情况下,这多个描绘命令的描绘区域的和区域成为第1变化区域RA1。对于第2变化区域RA2也是同样。
在图15的步骤S34,捕获模块510计算由2种变化区域信息A1、A2表示的变化区域RA1、RA2的差。具体地,计算在第2变化区域RA2中未包含在第1变化区域RA1中的区域TG2(图16(C))。在步骤S36,由捕获模块510执行画面更新区域TTG(图16(D))的最优化处理。
图17是表示画面更新区域的最优化处理的内容的说明图。图17(A)表示与图16(D)相同的画面更新区域TTG。在最优化处理中,如图17(B)所示,将画面更新区域TTG分割为相互不重合的相邻的矩形区域R11~R13。而后,这些矩形区域R11~R13作为最优化后的画面更新区域来采用。因为各个画面更新区域R11~R13是矩形的,所以与传送包含最优化前的画面更新区域TTG那样的矩形形状的图像的情况相比,能够消减所传送的图像数据量。
在图14的步骤S22,由捕获模块510获得与画面更新区域相当的图像部分的图像数据。图18是示出步骤S22的详细步骤的流程图。在步骤S40,检查第2传送区域TG2(图16(C))是否为空。在第2变化区域信息A2不存在的情况下,以及在第2变化区域A2完全包含在第1变化区域A1中的情况下,第2传送区域TG2为空。在第2传送区域TG2为空的情况下,转到后面说明的步骤S44。另一方面,在第2传送区域TG2不为空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2。在步骤S42,捕获模块510从VRAM114中获得第2传送区域TG2的图像数据,并写入到RAM106内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其结果,成为在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中全部存储有图16(D)所示的画面更新区域TTG内的图像的状态。在步骤S44,捕获模块510从RAM106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获得画面更新区域TTG的图像数据。而且,实际获得的数据是最优化处理后的各个画面更新区域R11~R13(图17(B))的图像数据。
在图14的步骤S24,捕获模块510将变化区域信息和图像数据提供给数据生成模块520。数据生成模块520使用接收到的数据生成显示用数据。在步骤S26,这样生成的显示用数据经由USB接口部112被传送到投影机200a。而且,在利用最优化处理将画面更新区域分割为多个部分区域的情况下,对各部分区域的每一个生成显示用数据。而且,各显示用数据可以用1个D9命令统一地传送,也可以用单独的D9命令传送。
另一方面,投影机200a(图9)的图像展开模块242按照接收到的显示用数据(标头和图像数据)控制图像处理部214,从而更新由投影机200a显示的图像。
这样,在第3实施例中,钩挂处理模块400钩挂特定的描绘命令而先行获得,并执行将变化区域的图像数据直接写入到RAM106的处理。其结果,能够节约从VRAM114向RAM106的图像数据的传送所需要的时间。其结果,具有能够充分地加快向投影机200a传送图像数据时的传送速度的优点。
而且,在一般使用的个人计算机中,大多成为这样的体系结构:相对于从RAM106向VRAM114的数据传送可以非常高速地进行来说,从VRAM114向RAM106的数据传送只能以其数倍的低速来进行。在第3实施例中,因为能够消减从低速的VRAM向RAM的数据传送,所以能够大幅度消减为了将图像数据传送到投影机200所需要的时间。
此外,在上述第3实施例中,对于未由钩挂处理模块400描绘的区域TG2(图16(C))的图像部分,从VRAM114获得并传送到投影机200a。其结果,对于用通常的描绘模块124、126、128描绘的图像来说,也可以没有缺失地传送到投影机200a。
D.第4实施例:
图19是示出第4实施例中的变化区域和画面更新区域的关系的说明图,是与第3实施例的图16对应的图。第4实施例的装置构成、处理流程等的全体与第3实施例相同,但成为传送对象的区域与第3实施例不同。具体地,在第4实施例中,图像从RAM106直接获得的第1传送区域TG1(图19(B))被设定为第1和第2变化区域RA1、RA2重合的部分。换句话说,第1传送区域TG1被设定为在第2变化区域RA2中也包含在第1变化区域RA1中的区域。另一方面,图像从VRAM114获得的第2传送区域TG2(图19(C))与第3实施例同样,被设定为在第2变化区域RA2中未包含在第1变化区域RA1中的部分。因而,作为成为传送对象的区域全体的图像更新区域TTG(图19(D)),与第2变化区域RA2相同。
这样,在第4实施例中,作为由GDI124以及显示器驱动程序126描绘在VRAM114内的区域的第2变化区域RA2内的图像,由图像传送程序500a进行传送。这样进行处理的原因如下。即,因为由钩挂处理模块400进行了钩挂处理的描绘命令在其后也由GDI124以及显示器驱动程序126再次执行,所以基本上全部的描绘命令都由GDI124以及显示器驱动程序126来执行。因而,如果传送第2变化区域RA2的图像,则可以使投影机200a显示正确的图像。但是,此时,如果从VRAM114获得全部的图像数据,则会产生在数据传送中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问题。因而,在第4实施例中,对于在第2变化区域RA2中包含在第1变化区域RA1中的部分来说,通过从RAM106直接获得图像数据,来缩短数据获得所需要的时间。此外,在第4实施例中,在所传送的图像数据量比第1实施例更少这一点上,比第1实施例理想。
而且,在多数的情况下,由钩挂处理模块400描绘的区域(第1变化区域RA1)和由GDI124以及显示器驱动程序126描绘的区域(第2变化区域RA2)一致。因而,如第4实施例所述,即使省略在第1变化区域RA1中未包含在第2变化区域RA2中的部分的图像传送,在投影机200a所显示的图像中产生不舒适感的可能性也是可以忽视的程度的。相对于此,在上述的第3实施例中,因为对于在第1变化区域RA1中未与第2变化区域RA2重叠的部分也传送图像,所以具有即使在假设第1和第2变化区域RA1、RA2相当大幅度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传送更完整的图像的优点。
而且,图像传送程序500a也可以以能够从包括第3实施例的传送处理(也称为“第1传送模式”)和第4实施例的传送处理(也称为“第2传送模式”)的多个传送模式中选择1个来执行的方式构成。传送模式的选择可以由用户进行,或者,根据计算机100a(一般是图像供给装置)的处理能力(CPU的处理速度、总线的传送速度等),使图像传送程序500a自动地进行传送模式的选择。如果这样,则可以选择能够以适宜的传送速度传送理想的图像的传送模式。
E.第5实施例:
在上述的第3实施例以及第4实施例中,可以形成为投影机200a能够向计算机100a请求画面全体的图像数据。图20是示出与这种请求相应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最初的步骤S500,判断模块540(图9)发出请求询问。该处理与图10的步骤S310相同。
投影机200a的调度226(图9)因为接收到的SCSI命令的OP码是“D9h”,UD命令码是“00h”(S540:是,S508:是),所以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给状态检查模块250。而且,在UD命令码与“00h”不同的情况下,执行与UD命令码相应的处理(例如,在UD命令码是“80h”的情况下,执行图像显示处理)。此外,在OP码与“D9h”不同的情况下,执行与OP码相应的处理(例如,执行对于盘映像224的访问中继处理)。
状态检查模块250根据接收到请求询问的情况,从RAM206(图2)中检索应该发送到计算机100a的数据(S512)。在第5实施例中,在状态检查模块250经由输入部210(图2)从用户接收到全画面获得指示的情况下,将表示全画面发送命令的命令数据作为应该发送的数据存储在RAM206(图2)中。这样的全画面获得指示可以是在投影机200a的显示画面中产生杂乱的情况下、由用户发出的。
在从RAM206检测出这种命令数据的情况下,状态检查模块250将检测出的命令数据发送到计算机100a,而后,将正常应答发送到计算机100a(S520,S524)。另一方面,在未检测到应该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状态检查模块250将表示没有请求的数据发送到计算机100a,而后,将正常应答发送到计算机100a(S530,S534)。步骤520、530的处理与图10的步骤S370同样地进行,步骤S524,S534的处理与图10的步骤S374同样地进行。
由计算机100a接收到的数据被提供给判断模块540。判断模块540,在接收到全画面发送命令的情况下(S540:是),在接着的步骤S550,对各模块510、520、530发出发送全画面的图像数据的指示。其结果,将全画面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投影机200a(S550),投影机200a显示正确的全画面(S554)。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全画面发送命令的情况下(S540:否),判断模块540结束处理。
判断模块540定期执行上述的步骤S500~S550的一系列处理。而且,这一系列处理在从计算机100a接收到显示用数据发送处理结束的应答后(例如,图5的S238)到开始下一显示用数据的发送(例如,图5的S204)的期间执行。
这样,在第5实施例中,由于图像传送程序500a根据来自投影机200a的请求发送全画面的图像数据,所以能够使用户的方便性得到提高。
而且,作为从投影机200a向计算机100a发送的请求,并不限于画面全体的图像数据的发送请求,而可以采用任意的请求。例如,可以采用改变图像传送程序500a的动作设定(例如,图像数据的发送频度)的请求。在此,状态检查模块250可以发出多个种类的请求。在此情况下,只要将标识请求的信息发送到计算机100a即可。判断模块540只要根据该请求标识信息执行所请求的处理即可。一般地,判断模块540只要根据来自投影机200a的请求执行所请求的规定的处理即可。在此,在可以进行投影机200a的自发的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由判断模块540进行的请求询问。此外,状态检查模块250,即使在没有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动地发出请求。例如,状态检查模块250可以定期地发出全画面发送请求。此外,作为接收用户的指示的输入部210(图2),并不限于包含操作按钮的装置,而也可以采用经由由用户操作的遥控器获得指示的装置。
F.变形例:
此外,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构成要素中的、在独立权利要求中请求保护的要素以外的要素是附加的要素,可以适宜省略。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等,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在各种方式下实施,例如以下那样的变形也是可以的。
变形例1: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作为由计算机100、100a识别的投影机200、200a的设备种类,并不限于“大容量存储器类”,而可以采用用于通用设备的各种类(类)。在用于这种通用设备的类中,因为通信协议被标准化,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此外,这种类的驱动程序大多已广泛普及,经常已被预先组装到具有USB接口的各种装置中。因而,无需安装专用的驱动程序,就能够进行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的数据通信。此外,也可以省略专用驱动程序的开发。这些结果,可以减轻为使用图像显示装置所需的劳动。
在此,优选地,采用以从计算机100、100a向投影机200、200a的数据传送速度不会过慢的方式设计的类。例如,可以采用从“音频(Audio)”、“大容量存储器(Mass Storage)”、“通信设备(Communication Device)”中任意选择的类。
而且,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USB的未来的版本。此外,作为接口,并不限于USB,而也可以采用可以任意地与多个种类的通用设备连接的各种通用接口。优选地,在任意一种情况下,投影机200、200a2都作为通用设备被识别。在此,所谓通用设备,表示利用接口的标准的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作为标准的协议,可以采用由该接口的标准组织标准化的协议,此外,也可以采用业界的实际的标准的协议。
变形例2: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盘映像224(图3,图9)。在此情况下,只要从因特网、其他的记录介质等获得在计算机100、100a中执行的程序即可。但是,如上述各实施例所述,如果在投影机200、200a中设置可以从计算机100、100a访问的数据存储部(例如,盘映像224),则能够将存储在数据存储部中的各种数据提供给计算机100、100a。此时,优选地,在显示用数据的发送中使用的通信命令是由用于数据存储设备的通信协议使用的命令内的、与用于数据存储部的数据读的命令不同的规定的命令。如果这样,则能够使显示用数据的传送、数据存储部的读并存。
此外,在由用于数据存储设备的通信协议使用的命令内的、与用于数据读的命令和由图像传送程序500发出的命令(特别是显示用数据的发送命令)的任意一个都不相同的命令(例如,写(WRITE)命令)被发出的情况下,作为由投影机200、200a执行的处理,可以采用任意的处理。例如,调度226可以将错误应答发送到计算机100、100a。此外,调度226通过将接收数据提供给SCSI驱动程序232,可以使数据管理模块230进行应答。
此外,作为预先存储在存储区域的数据,可以采用投影机200、200a的使用说明书等的任意的数据。但是,如上述各实施例所述,优选地,采用用于使计算机100、100a实现对投影机200、200a发送图像数据(显示用数据)的功能。如果这样,则因为能够容易地向计算机100、100a提供用于发送图像数据的程序,所以能够减轻为使用投影机200、200a而所需的劳动。在此,作为在图像数据的发送中利用的程序(模块)内的、预先存储在存储区域的程序,可以采用任意选择的程序。例如,对于在计算机100、100a中已标准地组装了的模块,也可以省略。在图9、图12的例子中,在投影机驱动程序128被标准地组装到了计算机100a中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盘映像224的投影机驱动程序128。
变形例3: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作为仅捕获变化区域的方法,并不限于图12~图18所示的第3实施例的方法、图19所示的第4实施例的方法等,而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捕获模块510可以通过持续监视VRAM114来检测有变化的区域。在此情况下,捕获模块510只要从VRAM114获得变化区域的图像数据即可。此外,也可以省略在图17中说明的那样的最优化处理。在此情况下,捕获模块510只要捕获包含最优化前的画面更新区域TTG那样的矩形形状的图像即可。这样,所捕获的图像可以比变化了的区域要大。但是,优选地,是包含画面全体内的变化了的区域的一部分的图像。
此外,作为从计算机100、100a向投影机200、200a提供的显示用数据,可以使用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数据以外的各种数据。例如,作为显示用数据,能够使用至少包含图像数据的数据。具体地,例如在传送画面全体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不需要传送标头(变化区域信息)。
此外,作为显示用数据,优选地,至少包含表示变化区域(画面更新区域)的位置以及大小的信息和变化区域内的图像数据。其原因是,如果仅传送与变化区域有关的数据(变化区域信息及其图像数据),则应该传送的数据量会减少的缘故。
变形例4: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作为由投影机200、200a显示的画面,并不限于由显示设备118显示的画面,而可以采用任意的画面。例如,可以在投影机200、200a上仅显示由在计算机100、100a上工作的特定的应用描绘的图像。在此情况下,捕获模块510只要捕获由该应用描绘的图像即可。
变形例5: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利用了SCSI命令集。因而,即使在从投影机200、200a向计算机100、100a发送各种数据(例如,图10:S370的状态数据、图20:S520的命令数据)的情况下,数据大小也能够由相当于SCSI的启动器的计算机100、100a确定(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设定为规定的大小)。在此,在应该发送的数据的大小较大的情况下,数据的一部分有时会残留在投影机200、200a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在传送到计算机100、100a中的数据内写入残存数据的大小,且计算机100、100a重复执行使投影机200、200a发送数据的处理,直至接收到残存数据的全部为止即可。
变形例6:
作为传送显示用数据、状态、命令数据等的通信步骤,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的步骤,而可以采用各种步骤。例如,在图14的步骤S26,可以与图8的例子同样地,分割显示用数据并发送。此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在数据通信中利用了SCSI命令集,但作为在数据通信中利用的命令集,可以采用任意的命令集。此外,作为数据通信的步骤,只要采用适合于所采用的命令集的步骤即可。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从VRAM114获得第2传送区域TG2(图16(C)、图19(C))的图像部分并暂时写入RAM106内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内之后,从RAM106获得画面更新区域TTG的图像并经由接口传送,但也可以省略写入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的处理。但是,如果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步骤,则在经由接口最终传送图像时,因为能够从1个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06b获得图像,所以具有处理变得简单的优点。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描绘模块分为GDI124、显示器驱动程序126和投影机驱动程序128这3个模块,但模块的划分是任意的,也可以将这些功能统一为1个模块。此外,也可以将显示器驱动程序126和投影机驱动程序128统一为1个模块。
变形例9: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图像供给装置使用了个人计算机,但代之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计算机(移动计算机、手持计算机、工作站等)。此外,除了这些计算机之外,也可以使用具有接口并且具有与计算机同样的功能的设备。在这种设备中,例如包括信息便携终端、移动电话机、邮件终端、游戏机、机顶盒等。此外,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可以使用投影机以外的各种显示装置。
变形例10: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用硬件来实现用软件所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用软件来实现用硬件所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
Claims (16)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是连接到作为图像供给装置的接口、能够与多个种类的通用设备任意地连接的通用接口并且根据从上述图像供给装置顺序地提供的多个图像数据依次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
对经由上述接口的数据通信进行控制的通信控制部;以及
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
其中,上述通信控制部,为了开始上述数据通信,向上述图像供给装置发送表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特定的通用设备的标识信息,作为表示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的标识信息;
上述通信控制部,作为上述通用设备从上述图像供给装置接收上述图像数据并且为了显示而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提供给上述图像显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接口是USB接口;
上述标识信息被设定为大容量存储器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具备:
上述图像供给装置能够访问的数据存储部;
其中,上述通信控制部
(i)作为在上述大容量存储器类的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命令,在接收到用于数据读的通信命令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给上述数据存储部;
(ii)在接收到与用于数据读的通信命令不同的规定的通信命令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数据作为图像数据提供给上述图像显示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数据存储部存储图像传送程序,该图像传送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实现利用上述大容量存储器类的通信将上述图像数据发送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功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传送程序使上述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为了使上述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利用发送完毕的图像数据应该显示的仅当前图像内的一部分区域变化了的图像,发送仅表示上述当前图像内的包含上述变化了的区域的一部分区域的更新图像数据。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显示部,在接收到仅表示利用接收完毕的图像数据应该显示的当前图像内的一部分区域的更新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仅更新上述一部分区域。
7.一种控制方法,是连接到作为图像供给装置的接口、能够与多个种类的通用设备任意地连接的通用接口并且根据从上述图像供给装置顺序地提供的多个图像数据依次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其中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
上述控制方法包括:
(a)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为了开始上述数据通信,向上述图像供给装置发送表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特定的通用设备的标识信息作为表示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的标识信息的步骤;以及
(b)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作为上述通用设备从上述图像供给装置接收上述图像数据并且为了显示而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提供给上述图像显示部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控制图像显示装置的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该图像显示装置连接到作为图像供给装置的接口、能够与多个种类的通用设备任意地连接的通用接口并且根据从上述图像供给装置顺序地提供的多个图像数据依次显示图像,
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
上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实现:
(a)为了开始上述数据通信,向上述图像供给装置发送表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特定的通用设备的标识信息作为表示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的标识信息的功能;以及
(b)作为上述通用设备从上述图像供给装置接收上述图像数据并且为了显示而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提供给上述图像显示部的功能。
9.一种图像供给装置,是用于向作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特定的通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装置顺序地提供多个图像数据使其顺次显示图像的图像供给装置,具备:
通用接口,其作为连接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接口,能够与多个种类的通用设备任意地连接;
通信控制部,其通过将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作为上述通用设备来识别,对经由上述接口的数据通信进行控制;以及
图像传送处理模块,其通过对上述通信控制部进行控制,将用于上述显示的上述图像数据发送到作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上述通用设备被识别的上述图像显示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供给装置,其中
上述接口是USB接口;
上述通信控制部将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作为大容量存储器类来识别。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供给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具备上述图像供给装置能够访问的数据存储部;
上述图像供给装置进一步具备:
数据读出模块,作为在上述大容量存储器类的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命令,其通过使用用于数据读的通信命令读出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部中的数据;
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通过使用与用于数据读的通信命令不同的规定的通信命令,发送上述图像数据。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供给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具有以下功能:为了使上述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利用发送完毕的图像数据应该显示的仅当前图像内的一部分区域变化了的图像,发送仅表示上述当前图像内的包含上述变化了的区域的一部分区域的更新图像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供给装置,进一步具备:
能够发出图像的描绘命令的应用程序;
用于处理由上述应用程序发出的描绘命令的描绘模块;以及
钩挂处理模块,其钩挂由上述应用程序发出的特定的描绘命令而先行获得,并根据所获得的描绘命令在通用存储器内的特定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描绘图像;
其中,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具有从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获得图像并且经由上述接口将所获得的图像传送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功能;
上述钩挂处理模块具有将第1变化区域信息写入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功能和在处理了上述特定的描绘命令之后将该描绘命令提供给上述描绘模块的功能,该第1变化区域信息表示在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中、作为根据上述特定的描绘命令被描绘图像的区域的第1变化区域;
上述描绘模块具有按照从上述应用程序或者上述钩挂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描绘命令在帧存储器内描绘图像的功能和将第2变化区域信息写入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功能,该第2变化区域信息表示在上述帧存储器中、作为根据上述描绘命令被描绘图像的区域的第2变化区域;
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
(i)参照存储在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上述第1和第2变化区域信息,从上述帧存储器获得相当于在上述第2变化区域中、未包含在上述第1变化区域中的区域的图像部分;
(ii)不从上述帧存储器获得、而是从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获得相当于上述第1变化区域的图像部分;
(iii)将所获得的图像部分与表示作为上述第1和第2变化区域的和的画面更新区域的画面更新区域信息一起经由上述接口传送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供给装置,进一步具备:
能够发出图像的描绘命令的应用程序;
用于处理由上述应用程序发出的描绘命令的描绘模块;以及
钩挂处理模块,其钩挂由上述应用程序发出的特定的描绘命令而先行获得,并根据所获得的描绘命令在通用存储器内的特定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描绘图像;
其中,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具有从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获得图像并且经由上述接口将所获得的图像传送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功能;
上述钩挂处理模块具有将第1变化区域信息写入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功能和在处理了上述特定的描绘命令之后将该描绘命令提供给上述描绘模块的功能,该第1变化区域信息表示在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中、作为根据上述特定的描绘命令被描绘图像的区域的第1变化区域;
上述描绘模块具有按照从上述应用程序或者上述钩挂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描绘命令在帧存储器内描绘图像的功能和将第2变化区域信息写入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功能,该第2变化区域信息表示在上述帧存储器中、作为根据上述描绘命令被描绘图像的区域的第2变化区域;
上述图像传送处理模块
(i)参照存储在上述通用存储器内的上述第1和第2变化区域信息,从上述帧存储器获得相当于在上述第2变化区域中、未包含在上述第1变化区域中的区域的图像部分;
(ii)不从上述帧存储器获得、而是从上述传送用图像存储区域获得相当于在上述第2变化区域中、也包含在上述第1变化区域中的区域的图像部分;
(iii)将所获得的图像部分与表示与上述第2变化区域相同的画面更新区域的画面更新区域信息一起经由上述接口传送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
15.一种显示方法,是向图像显示装置顺序地提供多个图像数据、使其依次显示图像的方法,该图像显示装置连接到作为图像供给装置的接口、能够与多个种类的通用设备任意地连接的通用接口并且作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特定的通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该方法包括:
(a)上述图像供给装置通过将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作为上述通用设备来识别而对经由上述接口的数据通信进行控制的步骤;以及
(b)上述图像供给装置经由上述接口将用于上述显示的上述图像数据发送到作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上述通用设备被识别的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处理:向图像显示装置顺序地提供多个图像数据,使其依次显示图像,该图像显示装置连接到作为图像供给装置的接口、能够与多个种类的通用设备任意地连接的通用接口并且作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特定的通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该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实现:
(a)通过将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种类作为上述通用设备来识别而对经由上述接口的数据通信进行控制的功能;以及
(b)经由上述接口将用于上述显示的上述图像数据发送到作为非图像显示设备的上述通用设备被识别的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功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85913A JP4650318B2 (ja) | 2006-03-27 | 2006-03-27 | 画像供給装置と画像表示装置との間の通信 |
JP085913/2006 | 2006-03-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46737A true CN101046737A (zh) | 2007-10-03 |
CN100555210C CN100555210C (zh) | 2009-10-28 |
Family
ID=38533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915570A Active CN100555210C (zh) | 2006-03-27 | 2007-03-27 | 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之间的通信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76205B2 (zh) |
JP (1) | JP4650318B2 (zh) |
CN (1) | CN100555210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74129A (zh) * | 2019-03-31 | 2019-06-1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63242A1 (en) * | 2007-04-18 | 2008-10-23 | Adrian Bica | Usb flash media extender |
JP5350624B2 (ja) * | 2007-12-12 | 2013-11-27 | Necネッツエスアイ株式会社 | 電子ペーパーの表示制御システム |
JP5163233B2 (ja) * | 2008-03-31 | 2013-03-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方法、処理回路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5309667B2 (ja) * | 2008-04-08 | 2013-10-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US8145813B2 (en) * | 2008-10-24 | 2012-03-27 | Himax Display, Inc. |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connecting port for connecting connector to transmit/receive signals with customized format |
JP2010176020A (ja) | 2009-01-30 | 2010-08-12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353591B2 (ja) | 2009-09-15 | 2013-11-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KR20110040604A (ko) * | 2009-10-14 | 2011-04-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클라우드 서버, 클라이언트 단말, 디바이스, 클라우드 서버의 동작 방법 및 클라이언트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
US9122444B2 (en) * | 2012-02-08 | 2015-09-01 | Ricoh Company, Ltd. | Network accessible projectors that display multiple client screens at once |
JP2013167881A (ja) * | 2013-03-18 | 2013-08-29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2013164598A (ja) * | 2013-03-18 | 2013-08-22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 |
US10885603B2 (en) * | 2015-12-25 | 2021-01-05 | Intel Corporation | Alpha blending and display update bandwidth saving during render and display operations |
CN107463524A (zh) * | 2016-06-06 | 2017-12-12 |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访问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GB2563282B (en) | 2017-06-09 | 2022-01-12 | Displaylink Uk Ltd | Bypassing desktop composition |
US20220300231A1 (en) * | 2021-03-17 | 2022-09-22 | Winstar Display Co., Ltd. |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41267B1 (en) * | 1998-10-30 | 2004-05-25 | Smart Technologies, Inc. | Keyboard for an electronic writeboard and method |
US20040164925A1 (en) * | 1999-09-28 | 2004-08-26 | Boger Robert 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the mode of a display apparatus |
JP4089106B2 (ja) * | 1999-10-25 | 2008-05-2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投射表示装置、投射表示システム |
JP3788710B2 (ja) * | 1999-11-19 | 2006-06-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複数画面連携制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
JP2002049453A (ja) * | 2000-08-04 | 2002-02-15 | Ricoh Co Ltd |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
US6970145B1 (en) * | 1999-11-19 | 2005-11-29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mage-display devices collectively |
KR100367479B1 (ko) * | 2000-04-03 | 2003-01-10 | 탑헤드 주식회사 | 화면 이외 부분에 보조 모니터가 설치된 모니터 구동 장치 |
US20030063196A1 (en) * | 2000-05-08 | 2003-04-03 | Dennis Palatov | Handheld portable interactive data storage device |
JP4859154B2 (ja) * | 2000-06-09 | 2012-01-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システム、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
US20020078459A1 (en) * | 2000-08-30 | 2002-06-20 | Mckay Brent | Interactive electronic directory service, public information and general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
US7138989B2 (en) * | 2000-09-15 | 2006-11-21 | Silicon Graphics, Inc. | Display capable of displaying images in response to signals of a plurality of signal formats |
JP3959263B2 (ja) * | 2001-05-31 | 2007-08-1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JP2002369051A (ja) | 2001-06-05 | 2002-12-20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資料提供システム |
JP3883459B2 (ja) * | 2002-03-25 | 2007-02-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画像信号発生装置、画像信号発生方法、この方法を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US7283126B2 (en) * | 2002-06-12 | 2007-10-16 | Smart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gesture suggestions to enhance interpretation of user input |
JP2004037542A (ja) * | 2002-06-28 | 2004-02-05 | Seiko Epson Corp | 表示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表示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 |
JP4048870B2 (ja) * | 2002-08-06 | 2008-02-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 |
JP2004086277A (ja) | 2002-08-23 | 2004-03-18 | Seiko Epson Corp |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TW553438U (en) * | 2002-10-15 | 2003-09-11 | Shin-Pin Huang | Projector having microcomputer module |
JP2004147014A (ja) | 2002-10-23 | 2004-05-20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画像入力装置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の制御方法 |
JP2004177784A (ja) | 2002-11-28 | 2004-06-24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JP2004310672A (ja) | 2003-04-10 | 2004-11-04 | Seiko Epson Corp | データ入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出力システム |
WO2005001701A1 (ja) * | 2003-06-27 | 2005-01-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スレイブ装置、通信設定方法 |
US7895378B2 (en) * | 2004-04-27 | 2011-02-22 | Appl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wing a media player to transfer digital audio to an accessory |
JP2005340918A (ja) | 2004-05-24 | 2005-12-08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供給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
TWI267022B (en) | 2004-06-11 | 2006-11-21 | Seiko Epson Corp | Image transfer using drawing command hooking |
US20060165132A1 (en) * | 2004-11-15 | 2006-07-27 | Emin Chou | Computer peripheral interface |
KR100653061B1 (ko) * | 2005-01-05 | 2006-12-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호스트 디바이스 |
JP5126458B2 (ja) * | 2005-04-04 | 2013-01-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情報伝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US20070070308A1 (en) * | 2005-09-23 | 2007-03-29 | Topseed Technology Corp. | Projector having built-in portable universal serial bus on the go |
-
2006
- 2006-03-27 JP JP2006085913A patent/JP4650318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3-02 US US11/681,585 patent/US8576205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3-27 CN CNB2007100915570A patent/CN100555210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74129A (zh) * | 2019-03-31 | 2019-06-1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9874129B (zh) * | 2019-03-31 | 2021-11-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650318B2 (ja) | 2011-03-16 |
US8576205B2 (en) | 2013-11-05 |
US20070222955A1 (en) | 2007-09-27 |
CN100555210C (zh) | 2009-10-28 |
JP2007264079A (ja) | 2007-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46737A (zh) | 图像供给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之间的通信 | |
CN1324468C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 |
CN1591345A (zh) | 存储系统 | |
CN1179319C (zh) | 图像显示系统 | |
CN1873690A (zh) | 图像处理设备、方法和存储有程序的存储介质 | |
CN1873689A (zh) | 图像处理设备、方法和存储有程序的存储介质 | |
CN101043574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219710A (zh) | 网络系统、打印机和信息存储媒体 | |
CN1783788A (zh) | 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和设置无线通信适配器的方法 | |
CN1540533A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控制程序 | |
CN1690973A (zh) | 远程复制方法及远程复制系统 | |
CN1873687A (zh) |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 | |
CN1293410A (zh) | 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和电子装置 | |
CN101038534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469255A (zh) | 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固件的重写方法、重写程序及记录媒体 | |
CN1551592A (zh) |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 |
CN101038572A (zh) | 数据传送装置及数据传送系统 | |
CN1385794A (zh) | 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数据传送控制方法 | |
CN1306384C (zh) | 网络系统和网络接口卡 | |
CN101047856A (zh) | 图像供给装置、显示装置、传送系统及压缩方式确定方法 | |
CN1713129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 |
CN101047693A (zh) | 利用数据通信的装置控制 | |
CN1873686A (zh) |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 | |
CN1873691A (zh) |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 | |
CN1729439A (zh) | 投影装置和图像获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