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046133B - 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6133B
CN101046133B CN2006100133742A CN200610013374A CN101046133B CN 101046133 B CN101046133 B CN 101046133B CN 2006100133742 A CN2006100133742 A CN 2006100133742A CN 200610013374 A CN200610013374 A CN 200610013374A CN 101046133 B CN101046133 B CN 101046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rdination
push pedal
casing
locking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133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6133A (zh
Inventor
童毅明
杨婷婷
童德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6100133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46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6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6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1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由延时转换自锁机构,自锁调控系统,应急开启驱动机构,锁具连接机构及报警系统组成;自锁调控系统连接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连接报警系统和锁具连接机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连接自锁调控系统。自锁调控系统主要有K1与K2及混合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主要有A型、B型、C型与D型供用户选择。报警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有声、无声、有线、无线、电话远程等报警接口,并能与各类智能报警系统联网。本发明结构巧妙,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尤其防技术开启性能更佳,特别适于安装在保险柜,防盗门及金库门上。

Description

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安装在防盗门、保险柜及金库门上的专用应急开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应用在防盗门、保险柜及金库门等安防产品中的门禁锁具一般有三类,即机械密码锁、电子类及普通机械类锁具。这几类锁具虽各有各的应急开启装置或措施,但在防盗、防破坏,尤其是在防技术开启等方面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隐患。如普遍使用的机械旋码锁目前仍采用几十年前原始的“销式应急开启措施”一旦出现故障或用户忘码而不能开启柜门时只能采用原始的拆卸手段从柜门外部实施维修排障。又如电子类锁具目前大多采用“普通机械锁式应急开启装置”这就使得电子类锁具的自身优势荡然无存如同虚设。正是这些隐患大大降低了这些安防产品的防盗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应急开启装置中引用“时间调制”概念,从根本上提高安防产品的防盗、防破坏、防技术开启性能。有效的避免犯罪分子利用“应急开启装置”实施犯罪活动。
是为了满足各类门禁锁具在万一发生故障时防止将人拒之门外而设计的一种通用门锁应急开启装置。它具有良好的兼容组合优势,可根据用户需求同时连接几件不同类型的锁具,实现锁具的多点组合锁定。
本发明的内容是
一种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延时转换自锁机构,自锁调控系统,应急开启驱动机构,锁具连接机构及报警系统组成;自锁调控系统连接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连接报警系统和锁具连接机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连接自锁调控系统。
其中所述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由气动延时器,离合转换拉杆,楔形块,上推板,下推板,箱体组成;气动延时器(23)安装在箱体(6)的下方,其壳体内装有调节阀(30),皮碗(24),延时器轴(25),壳体外装有行程开关(50),摆杆(26);延时器轴(25)的下端与皮碗(24)相连接,其上端连接驱动滑块(14)、(35)、(69)并伸入箱体(6)中分别与排障拨片(16)或排障片(36)或或齿条式驱动器(68)互相配合;摆杆(26)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的上方其一端与气动延时器壳体活销连接并与行程开关(50)互相配合,另一端与安装在离合转换拉杆(19)下端的拉杆锁片(20)相连,其中部与延时器轴(25)铰接;离合转换拉杆(19)的上端连接一楔形块(7)连接一装有复片(65)的复式楔形块(57)并共同安装在箱体(6)右侧或左侧的套孔中并且可在其中上下移动,其中部套装有一弹簧(13),其下端与拉杆锁片(20)及电吸杆(21)或主芯杆(98)相连;套装有副芯杆弹簧及复片(65)的副芯杆(99)安装在复式楔形块(57)的顶部,复片(65)与副芯杆弹簧互相配合并可沿复式楔形块(57)的一侧面及副芯杆(99)上下位移;下推板(9)通过两根套装有一弹簧(12)的导向轴(11)安装在箱体(6)的一侧并可沿导向轴(11)左右滑动,其一端可与旋码锁主动锁片(38)及被动锁片(49)互相配合,另一端可与电插锁(18)互相配合;下推板(9)的上面还通过棘爪轴(34)装有一个分别与楔形块(7)或复式楔形块(57)及上推板(10)互相配合的离合棘爪(8);棘爪轴(34)上套装一个与离合棘爪(8)互相配合的棘爪定位弹簧(71);下推板(9)的前面还紧固有连接板(17)(39);导向轴(11)铆接在箱体(6)的一侧;上推板(10)安装在下推板(9)的上方,其一端可分别与离合棘爪(8)及楔形块(7)或复楔式形块(57)互相配合另一端可与门栓机构M互相配合;在正常开启柜门时上推板(10)与下推板(9)同步左右滑动,而当启动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开启柜门时上推板(10)可沿下推板(9)左右滑动。
其中所述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由箱体,组合底板、应急锁、排障拨片组成;箱体(6)通过连接螺栓(4)紧固在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的组合底板(1)上,具有防钻功能的组合底板(1)与门面板(28)内侧焊接;应急锁套(32)为带有中心套孔的园套其外端紧固在门面板(28)的外侧,里端穿过组合底板(1)伸入箱体(6)中并由锁母(47)紧固在组合底板(1)上;排障拨片(16)安装在排障轴(15)上并可在轴上自由转动;排障轴(15)安装在箱体(6)两侧板的套孔中,在其上套装一弹簧(55);应急锁芯(29)安装在应急锁套(32)中心套孔中,钢丝绳索(31)的一端连接应急锁芯(29)其另一端连接排障拨片(16)。
其中所述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主要由箱体、组合底板、旋码锁、排障片等组成;箱体(6)通过螺栓(4)紧固在组合底板(46)上;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并具有防钻功能的组合底板(46)与门面板(28)内侧焊接;旋码锁体(48)为带有中心套孔的圆套,其外端紧固在门面板(28)的外侧,里端穿过组合底板(46)伸入箱体(6)中并带有开口的被动锁片(49);旋码锁芯(42)安装在旋码锁体(48)中心套孔中并且可在其中自由转动,其外端装有机械旋码锁刻度盘(40),其里端套装有弹簧(41)并带有排障片(36)和锁母(43),其中部通过传动销(44)装有与被动锁片(49)互相配合的带有开口的主动锁片(38)。
其所述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主要由箱体,组合底板、密封盒,齿条式驱动器等组成;箱体(6)的左端通过螺栓(4)紧固在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的组合底板(1)上,其右端与箱体盖(70)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组合底板(1)的左板与门面板(28)内侧焊接,其右板与密封盒(67)焊接;安装在门面板(28)外侧的指纹采集器(66)的右端穿过门面板(28),组合底板(1)伸入到密封盒(67)中;安装在箱体(6)中的齿条式驱动器(68)主要由壳体(76)齿轴(77),齿条(73)等组成;壳体(76)的中心套孔中安装有可自由转动的齿轴(77),其上与下两面的导槽中装有一与齿轴(77)互相配合并可沿导槽上下位移的齿条(73);齿条(73)的下部套孔中装有铆销(78);齿轴(77)的左端装有密封圈(72),轴中心有一方孔F,中部铸有与齿条(73)互相配合的齿轮,右端装有弹性档圈(75)轴中心有一槽形开口其内装有盘簧(74);齿条式驱动器(68)的右侧通过螺栓将壳体(76)与箱体盖(70)紧固连接,其左侧将齿轴(77)的左端插入密封盒(67)右端中心套孔中。
其所述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由箱体,组合底板,应急锁,齿条式驱动器组成;箱体(6)的左端通过螺栓(4)紧固在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的组合底板(1)上,其右端与箱体盖(70)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组合底板(1)与门面板(28)内侧焊接;应急锁套(32)为带有中心套孔的园套,其外端紧固在门面板(28)的外侧,里端穿过组合底板(1)伸入箱体(6)中并由锁母(47)紧固在组合底板(1)上;应急锁芯(29)安装在应急锁套(32)的中心套孔左端;齿条式驱动器(68)的右侧通过螺栓将壳体(76)与箱体盖(70)紧固连接,其左侧将齿轴(77)的左端插入应急锁套(32)的中心套孔右端。
其所述的自锁调控系统由时间继电器,电磁吸力包,气动延时器,行程开关,指纹模块或电子读头组成;电磁吸力包(22)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的一侧,离合转换拉杆(19)的下方并用螺栓紧固在组合底板(1)、(46)上;电磁吸力包(22)的磁芯上端与安装在拉杆锁片(20)上的电吸杆(21)互相配合;时间继电器(5)安装在组合底板(1)、(46)上,并与气动延时器(23),行程开关(50),电磁吸力包(22),电子插件(51),指纹模块(27)或电子读头(45)互相配合。
其所述的自锁调控系统由电磁铁,时间继电器,气动延时器,指纹模块组成;主电磁铁(64)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的一侧,离合转换拉杆(19)的下方,并用螺栓紧固在组合底板(1)上;主电磁铁(64)与安装在拉杆锁片(20)上的主芯杆(98)互相配合;副电磁铁(56)安装在复式楔形块(57)的上方并用螺栓紧固在组合底板(1)上;副电磁铁(56)与安装在复式楔形块(57)上的副芯杆(99)互相配合,安装在组合底板(1)上的时间继电器(5)与气动延时器(23),行程开关(50),双时段时间继电器(61),继电器(58)、(59),指纹模块(63),主电磁铁(64),副电磁铁(56)互相配合。
其所述的锁具连接机构由组合底板,连接板,副锁推杆组成;机械旋码锁锁体(48)一端紧固在门面板(28)外侧,另一端伸入箱体(6)中,其上装有开口的被动锁片(49)及弹簧与垫片;旋码锁芯(42)安装在旋码锁体(48)中心套孔中并可在其中自由转动,其外端装有旋码刻度盘(40),其中部通过传动销(44)装有与被动锁片(49)互相配合的带有开口的主动锁片(38);主动锁片(38)与被动锁片(49)又共同与下推板(9)的一端互相配合;紧固在组合底板(1)、(46)上的电插锁(18)与下推板(9)的另一端互相配合;连接板(17)的下端紧固在下推板(9)上,并可随下推板(9)沿导向轴(11)同步左右移动,其上端与副锁推杆(3)一端的槽孔相连,其中部与行程开关(54)互相配合;副锁推杆(3)穿过导向架(53)两端的导向套孔,其另一端的铆合件与紧固在组合底板(1)或(46)上的机械锁(2)或副电插锁(52)互相配合;导向架(53)紧固在箱体(6)的上方。
其所述的报警系统是由连接在延时转换自锁机构的气动延时器的行程开关(50)连接电子报警插件(62),连接在锁具连接机构上的行程开关(54)、(37)连接电子报警插件(62),电子报警插件连接电子报警讯发器(80)、扬声器(60),电子报警插件连接有声、无声、有线、无线、电话远程报警接口,报警接口连接各类智能报警系统联网。
本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主要功能特点有(1)当犯罪分子利用“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实施作案时,该装置的自锁机构自动转换为防盗延时自锁状态并激活报警系统。(2)当锁具出现故障或用户忘码或丢失钥匙而无法正常开启柜门时,用户维修人员可启动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使自锁机构自动转换为延时自锁状态,此时用户可根据产品的配置特点采用指纹或磁卡密码等技术措施尽快解除自锁开启柜门。若开启无效则延时转换自锁机构会在厂家或用户事先所设定的延时时间结束后自动释放自锁机构此时即可开启柜门。自锁调控系统主要有K1与K2及混合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主要有A型、B型、C型与D型供用户选择。报警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有声、无声、有线、无线、电话远程等报警接口,并能与各类智能报警系统联网。
本发明结构巧妙,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尤其防技术开启性能更佳,特别适于安装在保险柜,防盗门及金库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A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K1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A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K1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A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K1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A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K1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B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K1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正视图
图6为B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K1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正视图
图7为B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K1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左视图
图8为B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K1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C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K2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正视图
图10为C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K2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左视图
图11为C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K2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俯视图
图12为D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的部装图
图13为齿导式驱动器的部装图
图14为“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在防盗门产品中的应用主视图
图15为“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在防盗门产品中的应用侧视图
图16为“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在保险柜产品中的应用主视图
图17为“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在保险柜产品中的应用侧视图
图18为“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在金库门产品中的应用主视图
图19为“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原理框图
图序号名称
1组合底板、2机械锁、3副锁推杆、4螺栓、5时间继电器、6箱件、7楔形块、8离合棘爪、9下推板、10上推板、11导向轴、12弹簧、13弹簧、14驱动滑块、15排障轴、16排障拨片、17连接板、18电插锁、19离合转换拉杆、20拉杆锁片、21电吸杆、22电磁吸力包、23气动延时器、24皮碗、25延时器轴、26摆杆、27指纹模块、28门面板、29应急锁芯、30调节阀、31钢丝绳索、32应急锁套、33侧盖、34棘爪轴、35驱动滑块、36排障片、37行程开关、38主动锁片、39连接板、40旋码锁刻度盘、41弹簧、42旋码锁芯、43锁母、44传动销、45电子读头、46组合底板、47锁母、48旋码锁体、49被动锁片、50行程开关、51电子插件、52副电插锁、53导向架、54行程开关、55弹簧、56副电磁铁、57复式楔形块、58继电器、59继电器、60扬声器、61双时段时间继电器、62电子报警插件、63指纹模块、64主电磁铁、65复片、66指纹采集器、67密封盒、68齿条式驱动器、69驱动滑块、70箱体盖、71棘爪定位弹簧、72密封圈、73齿条、74盘簧、75挡圈、76壳体、77齿轴、78铆销、79自锁式内安全罩、80电子报警讯发器、81应急开启装置、82行程开关、83滑板、84防盗门插芯锁、85行程开关、86直流电源、87防盗门锁钥匙、88指纹采集器、89应急开启装置、90滑板、91可调式门锁销、92力限器总成、93门把手、94滑板、95机械锁、96门锁销机构、97双摆杆增程机构、98主芯杆、99副芯杆、100主锁舌、M门栓机构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2.3.4分别为本发明中采用A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本发明中A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主要由箱体,组合底板、应急锁、排障拨片等组成。箱体6通过连接螺栓4紧固在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的组合底板1上,具有防钻功能的组合底板1与保险柜或防盗门的门面板28内侧焊接。应急锁套32为带有中心套孔的园套其外端紧固在门面板28的外侧,里端穿过组合底板1伸入箱体6中并由锁母47紧固在组合底板1上。排障拨片16安装在排障轴15上并可在轴上自由转动。排障轴15安装在箱体6两侧板的套孔中,在其上套装一弹簧55。应急锁芯29安装在应急锁套32中心套孔中,钢丝绳索31的一端连接应急锁芯29其另一端连接排障拨片16。
附图5.6.7.8分别为本发明中采用B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正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本发明中B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是在原机械旋码锁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其同时具备锁具及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两项功能。B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主要由箱体、组合底板、旋码锁、排障片等组成。箱体6通过螺栓4紧固在组合底板46上。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并具有防钻功能的组合底板46与保险柜或防盗门的门面板28内侧焊接。旋码锁体48为带有中心套孔的圆套,其外端紧固在门面板28的外侧,里端穿过组合底板46伸入箱体6中并带有开口的被动锁片49。旋码锁芯42安装在旋码锁体48中心套孔中并且可在其中自由转动,其外端装有机械旋码锁刻度盘40,其里端套装有弹簧41并带有排障片36和锁母43,其中部通过传动销44装有与被动锁片49互相配合的带有开口的主动锁片38。
附图9.10.11.13分别为本发明中采用C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与部装图。本发明中C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主要由箱体,组合底板,密封盒,齿条式驱动器等组成。箱体6的左端通过螺栓4紧固在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的组合底板1上,其右端与箱体盖70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组合底板1的左板与门面板28内侧焊接,其右板与密封盒67焊接。安装在门面板28外侧的指纹采集器66的右端穿过门面板28,组合底板1伸入到密封盒67中。安装在箱体6中的齿条式驱动器68主要由壳体76齿轴77,齿条73等组成。壳体76的中心套孔中安装有可自由转动的齿轴77,其上与下两面的导槽中装有一与齿轴77互相配合并可沿导槽上下位移的齿条73。齿条73的下部套孔中装有铆销78。齿轴77的左端装有密封圈72,轴中心有一方孔F,中部铸有与齿条73互相配合的齿轮,右端装有弹性档圈75轴中心有一槽形开口其内装有盘簧74。齿条式驱动器68的右侧通过螺栓将壳体76与箱体盖70紧固连接,其左侧将齿轴77的左端插入密封盒67右端中心套孔中。
附图12.13为本发明中D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的部装图。主要由箱体,组合底板,应急锁,齿条式驱动器等组成。箱体6的左端通过螺栓4紧固在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的组合底板1上,其右端与箱体盖70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组合底板1与门面板28内侧焊接。应急锁套32为带有中心套孔的园套,其外端紧固在门面板28的外侧,里端穿过组合底板1伸入箱体6中并由锁母47紧固在组合底板1上。应急锁芯29安装在应急锁套32的中心套孔左端。齿条式驱动器68的右侧通过螺栓将壳体76与箱体盖70紧固连接,其左侧将齿轴77的左端插入应急锁套32的中心套孔右端。
参考附图1.2.3.4.5.6.7.8.9.10.11,本发明中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主要由气动延时器,离合转换拉杆,楔形块,上推板,下推板,箱体等组成。气动延时器23安装在箱体6的下方,其壳体内装有调节阀30,皮碗24,延时器轴25,壳体外装有行程开关50,摆杆26。延时器轴25的下端与皮碗24相连接,其上端连接驱动滑块14或连接驱动滑块35或连接驱动滑块69并伸入箱体6中分别与排障拨片16或排障片36或齿条式驱动器68互相配合。摆杆26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的上方其一端与气动延时器壳体活销连接并与行程开关50互相配合,另一端与安装在离合转换拉杆19下端的拉杆锁片20相连,其中部与延时器轴25铰接。离合转换拉杆19的上端连接一楔形块7或连接一装有复片65的复式楔形块57并共同安装在箱体6右侧或左侧的套孔中并且可在其中上下移动,其中部套装有一弹簧13,其下端与拉杆锁片20及电吸杆21或主芯杆98相连。套装有副芯杆弹簧及复片65的副芯杆99安装在复式楔形块57的顶部,复片65与副芯杆弹簧互相配合并可沿复式楔形块57的一侧面及副芯杆99上下位移。下推板9通过两根套装有一弹簧12的导向轴11安装在箱体6的右侧或左侧,并且可沿导向轴11左右滑动,其一端可与旋码锁主动锁片38及被动锁片49互相配合,另一端可与电插锁18互相配合。下推板9的上面还通过棘爪轴34装有一个分别与楔形块7或复式楔形块57及上推板10互相配合的离合棘爪8。棘爪轴34上套装一个与离合棘爪8互相配合的棘爪定位弹簧71。下推板9的前面还紧固有连接板17或连接板39。导向轴11铆接在箱体6的右侧或左侧。上推板10安装在下推板9的上方,其一端可分别与离合棘爪8及楔形块7或复式楔形块57互相配合另一端可与门栓机构M互相配合。在正常开启柜门时上推板10与下推板9同步左右滑动,而当启动“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开启柜门时上推板10可沿下推板9左右滑动。
附图1.2.3.4.5.6.7.8分别为采用K1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视图。K1自锁调控系统主要由时间继电器,电磁吸力包,气动延时器,行程开关,指纹模块或电子读头等组成。电磁吸力包22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的一侧,离合转换拉杆19的下方并用螺栓紧固在组合底板1或46上。电磁吸力包22的磁芯上端与安装在拉杆锁片20上的电吸杆21互相配合。时间继电器5安装在组合底板1或46上,并与气动延时器23,行程开关50,电磁吸力包22,电子插件51,指纹模块27或电子读头45互相配合。
附图9.10.11分别为采用K2自锁调控系统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视图。K2自锁调控系统主要由电磁铁,时间继电器,气动延时器,指纹模块等组成。主电磁铁64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的一侧,离合转换拉杆19的下方,并用螺栓紧固在组合底板1上。主电磁铁64与安装在拉杆锁片20上的主芯杆98互相配合。副电磁铁56安装在复式楔形块57的上方并用螺栓紧固在组合底板1上。副电磁铁56与安装在复式楔形块57上的副芯杆99互相配合,安装在组合底板1上的时间继电器5与气动延时器23,行程开关50,双时段时间继电器61,继电器58与59,指纹模块63,主电磁铁64,副电磁铁56互相配合。
K1与K2自锁调控系统采用了气动与电子双级混合型的延时自锁调控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仅采用纯气动延时自锁调控模式或仅采用纯电子延时自锁调控模式。
参考附图1.2.3.4.5.6.7.8,本发明中的锁具连接机构主要由,组合底板,连接板,副锁推杆等组成。改进后的机械旋码锁锁体48一端紧固在门面板28外侧,另一端伸入箱体6中,其上装有开口的被动锁片49及弹簧与垫片。旋码锁芯42安装在旋码锁体48中心套孔中并可在其中自由转动,其外端装有旋码刻度盘40,其中部通过传动销44装有与被动锁片49互相配合的带有开口的主动锁片38。主动锁片38与被动锁片49又共同与下推板9的一端互相配合。紧固在组合底板1或46上的电插锁18与下推板9的另一端互相配合。连接板17的下端紧固在下推板9上,并可随下推板9沿导向轴11同步左右移动,其上端与副锁推杆3一端的槽孔相连,其中部与行程开关54互相配合。副锁推杆3穿过导向架53两端的导向套孔,其另一端的铆合件与紧固在组合底板1或46上的机械锁2或副电插锁52互相配合。导向架53紧固在箱体6的上方。
报警系统主要由行程开关54,50,37,电子报警插件,62,电子报警讯发器80,扬声器60组成。
本发明“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使用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即正常开关柜门和故障应急开启柜门。正常开关柜门时的操作程序又依据配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参考附图1.2.3.4.9.10.11.12配置有A型,C型,D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在正常开启柜门时,用户应首先用钥匙开启机械锁2,使其锁舌下移释放副锁推杆3,而后再用指纹或磁卡密码开启电插锁18使其锁芯吸合下移释放下推板9。此时若转动门把驱动门栓机构M顶推上推板10,上推板10则顶推离合棘爪8并通过离合棘爪8驱使下推板9左或右移插入箱体6中,与此同时连接板17及副锁推杆3与下推板9同步位移并释放行程开关54解除警戒状态,柜门即可开启。如果配置中仅有单电插锁18或双电插锁18与52,用户可用指纹或磁卡密码同时开启电插锁18,副电插锁52同步释放副锁推杆3及下推板9即可开启柜门。关闭柜门时可先通过门把使门栓机构M右移,此时下推板9在弹簧12或门栓机构M的驱动下带动离合棘爪8,上推板10及连接板17副锁推杆3同步右移并使行程开关54闭合进入警戒状态。下推板9在右移过程中其下端挤压电插锁18的锁芯端斜面迫使其下移,当下推板9复位后电插锁18的锁芯在其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并锁定下推板9。而后用钥匙操作机械锁2使其锁舌上移复位锁定副锁推杆3,此时柜门的门栓机构M处于闭锁警戒状态。如果电插锁18选用柱形锁芯,则在关闭柜门时还应操作一次电插锁18使其吸合下移。
参考附图5.6.7.8配置有B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在正常开启柜门时用户可先根据密码程序或左或右旋转旋码锁刻度盘40,旋码锁芯42,即通过传动销44驱动主动锁片38,并带动被动锁片49或左或右旋转到预定位置使主动锁片38与被动锁片49的开口吻合释放下推板9,而后用钥匙开启机械锁2使其锁舌下移释放副锁推杆3。如果配置中有电插锁18,最后再用指纹或磁卡开启电插锁18使其锁芯吸合下移并释放下推板9的下端,此时若转动门把可使门栓机构M左移并顶推上推板10,上推板10顶推离合棘爪8并通过离合棘爪8使下推板9左移插入主动锁片38和被动锁片49的开口中,与此同时连接板17及副锁推杆3在下推板9的带动下同步左移并释放行程开关54解除警戒状态,柜门即可开启。关闭柜门时可通过门把使门栓机构M右移,此时下推板9在弹簧12或门栓机构M的驱动下带动离合棘爪8,上推板10及连接板17,副锁推杆3同步右移,直至下推板9与主动锁片38和被动锁片49完全分离,并使行程开关54闭合进入警戒状态。下推板9在右移过程中其下端挤压电插锁18的锁芯斜端面迫使其下移,当下推板9右移复位后电插锁18的锁芯在其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上移自动锁定下推板9的下端。而后用钥匙操作机械锁2使其锁舌上移复位锁定副锁推杆3。最后随意或左或右转动旋码锁刻度盘40使主动锁片38与被动锁片49开口错位锁定下推板9。此时柜门的门栓机构M进入闭锁警戒状态。
当锁具出现故障或用户忘记密码或丢失钥匙而无法正常开启门锁时可操作应急开启驱动机构启动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实施排障。
参考附图1.2.3.4,操作A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时用户需打开侧盖33并将备用钥匙插入应急锁芯29,将应急锁芯29从应急锁套32的中心套孔中向外拉出,并同时牵动铆接在应急锁芯29上的钢丝绳索31,迫使排障拨片16绕排障轴1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挤压驱动滑块14下移。
参考附图5.6.7.8操作B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时用户要利用专用工具通过旋码锁刻度盘40及锁芯42将传动销44拉断,并迫使排障片36向左位移。排障片36向左位移挤压驱动滑块35下移。
参考附图9.10.11.13操作C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时。用户需从门面板28外侧用工具将指纹采集器66与门面板28的连接螺栓取下,将指纹采集器66从密封盒67中向外取出,再将专用工具插入齿轴77端部方孔F中向左或向右旋转迫使齿条73,铆销78及驱动滑块69同步下移。
参考附图12.13操作D型应急开启驱动机构时用户需将备用钥匙插入应急锁芯29中,将应急锁芯29从应急锁套32的中心孔中向外取出,再将专用工具插入齿轴77端部方孔F中,向左或向右旋转迫使齿条73,铆销78及驱动滑块69同步下移。
参考附图1.2.3.4.5.6.7.8在K1自锁调控系统中驱动滑块14或驱动滑块35的下移牵动了延时器轴25同步下移,并通过延时器轴25使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壳内的皮碗24下移完成排气工序。与此同时延时器轴25的下移还牵动摆杆26,使摆杆26的左端与行程开关50分离即触发报警系统又使时间继电器5,电磁吸力包22,电子插件51同时进入工作状态。摆杆26的右端则通过拉杆锁片20驱动离合转换拉杆19及楔形块7同步下移并使弹簧13压缩。离合转换拉杆19及楔形块7的下移一方面使下推板9上的离合棘爪8产生侧向位移,从而使上推板10与下推板9分离同时又使上推板10与楔形块7进入锁定状态。另一方面通过拉杆锁片20带动电吸杆21同步下移直至电吸杆21的下端面与电磁吸力包22的磁芯吸合锁定。由于电磁吸力包22的电磁吸力大于弹簧13的弹力,因此离合转换拉杆19及楔形块7被电磁吸力包22牢牢的吸合锁定在下限位。当转换机构进入延时自锁状态后,排障拨片16或排障片36在弹簧55或弹簧41的作用下分别与驱动滑块14及驱动滑块35分离复位。电子延时自锁的时间由时间继电器5调定,当所设定的延时时间结束后,时间继电器5发出指令,电磁吸力包22断电结束锁定状态,电吸杆21在弹簧13的作用下与电磁吸力包22的磁芯分离,至此电子延时自锁阶段结束,继而进入气动延时自锁阶段。在气动延时自锁期内离合转换拉杆19在弹簧13,拉杆锁片20,摆杆26,及气动延时器23的共同作用下缓慢上升,直至离合转换拉杆19上的楔形块7与上推板10解除锁定状态,此时上推板10与下推板9处于分离状态,通过门把和门栓机构M顶推上推板10可不受阻挡向左移动,柜门即可开启。气动延时器23的延时时间由调节阀30调定。
参考附图9.10.11.13在K2自锁调控系统中驱动滑块69的下移牵动了延时器轴25同步下移并通过延时器轴25使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壳内的皮碗24下移完成首次排气保真工序。与此同时延时器轴25的下移还牵动摆杆26,使摆杆26的右端与行程开关50分离,从而使电子时间继电器5,双时段时间继电器61,继电器58及59,报警插件62及扬声器60同时进入工作状态。摆杆26的左端则通过拉杆锁片20驱动离合转换拉杆19,复式楔形块57同步下移并使弹簧13压缩。离合转换拉杆19及复式楔形块57的下移一方面使下推板9上的离合棘爪8产生侧向位移从而使上推板10与下推板9分离,同时又使上推板10与复式楔形块57进入锁定状态。另一方面通过拉杆锁片20带动主芯杆98同步下移并使其进入主电磁铁64的有效吸程范围内。当转换机构进入延时自锁状态后,齿条式驱动器68中的铆销78,齿条73在盘簧74,齿轴77的共同作用下与驱动滑块69分离并上移复位。K2自锁调控系统开始自动进入自锁调控状态。首先由双时段时间继电器61控制进入预置的T1时间段,在T1时间段内主电磁铁64电路为分断状态,因此主芯杆98,离合转换拉杆19,复式楔形块57在弹簧13,拉杆锁片20,摆杆26及气动延时器23的共同作用下缓慢上升直至双时段时间继电器61自动控制进入T2时间段。在T2时间段主电磁铁64通电吸合主芯杆98,并同时牵动拉杆锁片20,摆杆26,延时器轴25及离合转换拉杆19,复式楔形块57共同位移至下限位。延时器轴25的下移驱使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壳体内的皮碗24同步下移再次完成排气保真工序。具有T1与T2双时段预置及循环延时特点的时间继电器61与主电磁铁64及气动延时器23循环交替动作互相配合,使装在气动延时器23壳体内的皮碗24按预置的循环规律每间隔T1时间段即上下位移一次自动完成排气保真工序,因此确保了气动延时器23壳体内气室真空力的相对稳定性。在T1时间段内气动延时器23所具有的瞬间真空力通过皮碗24,延时器轴25,摆杆26作用到拉杆锁片20及离合转换拉杆19上且始终大于弹簧13所产生的瞬间反作用弹力。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上推板10与复式楔形块57自锁状态的长时效性与可靠性。在K2自锁调控系统中电子延时自锁的时间长短由时间继电器5调定。当所设定的延时时间结束后,时间继电器5发出指令,双时段时间继电器61,主电磁铁64同时断电,气动延时器23结束自动排气保真工序回归常态。至此电子延时自锁阶段结束继而进入气动延时自锁阶段。在气动延时自锁期内离合转换拉杆19在弹簧13,拉杆锁片20,摆杆26及气动延时器23的共同作用下缓慢上升,直至离合转换拉杆19上的复式楔形块57与上推板10解除锁定状态。此时上推板10与下推板9处于分离状态,通过门把和门栓机构M顶推上推板10时,上推板10可不受阻挡向右移动,柜门即可开启。气动延时器23延时时间由调节阀30调定。
在延时自锁阶段,可根据“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不同配置及锁具特点,采用自锁常规释放,自锁分段释放及自锁零释放等三种方法将自锁状态释放。
(1)自锁常规释放;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一旦启动了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实施排障程序,中途无法提前释放自锁状态,只有分别等事先在时间继电器5及气动延时器23所预置的延时时间结束后方可自动释放自锁状态,开启柜门。
(2)自锁分段释放: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用户可根据“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的配置特点及锁具的安全可靠性,可将电子延时自锁状态提前释放。例如,用户在启动了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实施排障程序后,可在指纹采集器66上输入相应的指纹信息,指纹模块27或63接到信息后立即向K1或K2自锁调控系统发出指令。参考附图1.4,K1自锁调控系统接到指令后,其系统中的电磁吸力包22断电并结束锁定状态,使电吸杆21在弹簧13的作用下与电磁吸力包22的磁芯分离。参考附图9.10,K2自锁调控系统接到指令后,其系统中的时间继电器5,双时段时间继电器61,主电磁铁64同时断电并使气动延时器23结束自动排气保真工序回归常态。至此电子延时自锁阶段提前结束,继而进入气动延时自锁阶段。在气动延时器23预置的延时自锁期内,离合转换拉杆19在弹簧13,拉杆锁片20,摆杆26及气动延时器23的共同作用下缓慢上升,直至离合转换拉杆19上的楔形块7或复式楔形块57与上推板10解除锁定状态,即可开启柜门。
(3)自锁零释放:参考附图9.10.11,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用户可以同时将电子延时自锁状态及气动延时自锁状态同步提前释放。例如,用户在启动了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实施排障程序后,可在指纹采集器66上输入相应的指纹信息,指纹模块63接到信息后立即向K2自锁调控系统发出指令,一方面令其系统中的时间继电器5,双时段时间继电器61,主电磁铁64同时断电,使气动延时器23结束自动排气保真工序,将电子延时自锁状态提前释放。另一方面令副电磁铁56通电吸合副芯杆99上移。由于副电磁铁56所产生的向上电磁吸力大于由气动延时器23壳体内真空气室产生的并通过延时器轴25,摆杆26的左端传导到拉杆锁片20及离合转换拉杆19上的反向作用力,因此副电磁铁56的电磁吸合力迫使副芯杆99牵动复式楔形块57,离合转换拉杆19,拉杆锁片20,摆杆26及延时器轴25共同迅速上移,直至离合转换拉杆19上的复式楔形块57与上推板10解除锁定状态。从而使气动延时自锁状态也同步释放。柜门即可开启。如将副电磁铁56,副芯杆99安装在其它K系列自锁调控系统中也同样可实现自锁零释放。
参考附图14.15为本发明“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在防盗门产品中的应用简介。主要由“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总成81,组合底板1,自锁式内安全罩79,电子报警讯发器80,指纹模块63,行程开关82与85,滑板83,防盗门插芯锁84,电插锁18,直流电源86,指纹采集器88等组成。当室内无人需要从室外开启防盗门时,用户首先将自己的指纹信息输入指纹采集器88,指纹模块63接到信息并向电插锁18发出开启指令,电插锁18的锁芯下移使下推板9的锁定状态解除。继而用户再将防盗门锁钥匙87插入防盗门插芯锁84的锁芯,使其往开启方向旋转并牵动主锁舌100向左顶推滑板83及上推板10,下推板9,直至防盗门完全开启。当电插锁18因各种原因无法解除与下推板9的锁定状态,导致防盗门无法开启时,用户只需在室外如前所述启动“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总成81中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实施排障程序,防盗门即可开启。
参考附图5.7.16.17为本发明“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在保险柜产品中的应用简介。主要由组合底板1机械锁2,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总成89,直流电源86,电插锁18,指纹模块63,指纹采集器66,机械旋码锁总成,滑板90,可调式门锁销91,力限器总成92,门把93等组成。当需要开启保险柜门时用户首先用钥匙开启机械锁2解除副锁推杆3的锁定状态,继而左或右按程序旋转机械旋码锁刻度盘40,直至旋码锁的主动锁片38,被动锁片49全部解除对下推板9左端的锁定为止。而后再向指纹彩集器66输入相关指纹信息,使电插锁18开启锁芯下移并与下推板9的下端解除锁定状态。此时将门把93向柜门开启方向旋转,门把93安装在力限器总成92的芯轴外端并通过芯轴牵动力限器总成92中的主动盘与被动盘同步旋转,力限器被动盘的旋转驱使滑板90,上推板10,离合棘爪8,下推板9,副锁推杆3同步左移,保险柜门即可开启。当机械锁2,机械旋码锁及电插锁18因各种原因无法解除与副锁推杆3,下推板9的锁定状态导致保险柜门无法开启时,用户只需如前所述启动“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总成89中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实施排障程序,保险柜门即可开启。
参考附图18为本发明“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在金库门产品中的应用简介。主要由力限器总成92,扬声器60,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总成89及81,滑板94,双摆杆增程机构97,门锁销机构96,电插锁18,机械锁95及机械旋码锁总成等组成。当各类锁具因各种原因出现故障并导致门体无法开启时,用户只需如前所述启动“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总成89或81中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实施排障程序,门体即可开启。
本发明结构巧妙,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尤其防技术开启性能更佳,特别适于安装在保险柜,防盗门及金库门上。

Claims (11)

1.一种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由延时转换自锁机构、自锁调控系统、应急开启驱动机构、锁具连接机构及报警系统组成;自锁调控系统连接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连接报警系统和锁具连接机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连接自锁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主要由气动延时器、离合转换拉杆、第一楔形块或第二复式楔形块、上推板、下推板、箱体组成;气动延时器(23)安装在箱体(6)的下方,气动延时器壳体内装有调节阀(30)、皮碗(24)和延时器轴(25),气动延时器壳体外装有第一行程开关(50)、摆杆(26);延时器轴(25)的下端与皮碗(24)相连接,其上端连接驱动滑块(14)并伸入箱体(6)中与排障拨片(16)互相配合;摆杆(26)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的上方,其一端与气动延时器壳体活销连接并与第一行程开关(50)互相配合,另一端与安装在离合转换拉杆(19)下端的拉杆锁片(20)相连,其中部与延时器轴(25)铰接;离合转换拉杆(19)的上端连接一所述第一楔形块(7)或连接一装有复片(65)的所述第二复式楔形块(57)并共同安装在箱体(6)右侧或左侧的套孔中并且可在其中上下移动,其中部套装有一弹簧(13),其下端与拉杆锁片(20)和电吸杆(21)相连或与拉杆锁片(20)和主芯杆(98)相连;套装有副芯杆弹簧及所述复片(65)的副芯杆(99)安装在第二复式楔形块(57)的顶部,复片(65)与副芯杆弹簧互相配合并可沿第二复式楔形块(57)的一侧面及副芯杆(99)上下位移;下推板(9)通过两根套装有一弹簧(12)的导向轴(11)安装在箱体(6)的一侧,并可沿导向轴(11)左右滑动,其一端可与电插锁(18)互相配合;下推板(9)的上面还通过棘爪轴(34)装有一个分别与第一楔形块(7)或第二复式楔形块(57)及上推板(10)互相配合的离合棘爪(8);棘爪轴(34)上套装一个与离合棘爪(8)互相配合的棘爪定位弹簧(71);下推板(9)的前面还紧固有连接板(17,39);导向轴(11)铆接在箱体(6)的一侧;上推板(10)安装在下推板(9)的上方,其一端可分别与离合棘爪(8)和第一楔形块(7)互相配合,或与离合棘爪(8)和第二复式楔形块互相配合,另一端可与门栓机构(M)互相配合;在正常开启柜门时,上推板(10)与下推板(9)同步左右滑动,而当启动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开启柜门时,上推板(10)可沿下推板(9)左右滑动。
2.一种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由延时转换自锁机构、自锁调控系统、应急开启驱动机构、锁具连接机构及报警系统组成;自锁调控系统连接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连接报警系统和锁具连接机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连接自锁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主要由气动延时器、离合转换拉杆、第一楔形块或第二复式楔形块、上推板、下推板、箱体组成;气动延时器(23)安装在箱体(6)的下方,气动延时器壳体内装有调节阀(30)、皮碗(24)和延时器轴(25),气动延时器壳体外装有第一行程开关(50)、摆杆(26);延时器轴(25)的下端与皮碗(24)相连接,其上端连接驱动滑块(35)并伸入箱体(6)中与排障片(36)互相配合;摆杆(26)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的上方,其一端与气动延时器壳体活销连接并与第一行程开关(50)互相配合,另一端与安装在离合转换拉杆(19)下端的拉杆锁片(20)相连,其中部与延时器轴(25)铰接;离合转换拉杆(19)的上端连接一所述第一楔形块(7)或连接一装有复片(65)的所述第二复式楔形块(57)并共同安装在箱体(6)右侧或左侧的套孔中并且可在其中上下移动,其中部套装有一弹簧(13),其下端与拉杆锁片(20)和电吸杆(21)相连或与拉杆锁片(20)和主芯杆(98)相连;套装有副芯杆弹簧及所述复片(65)的副芯杆(99)安装在第二复式楔形块(57)的顶部,复片(65)与副芯杆弹簧互相配合并可沿第二复式楔形块(57)的一侧面及副芯杆(99)上下位移;下推板(9)通过两根套装有一弹簧(12)的导向轴(11)安装在箱体(6)的一侧,并可沿导向轴(11)左右滑动,其一端可与旋码锁主动锁片(38)及被动锁片(49)互相配合,另一端可与电插锁(18)互相配合;下推板(9)的上面还通过棘爪轴(34)装有一个分别与第一楔形块(7)或第二复式楔形块(57)及上推板(10)互相配合的离合棘爪(8);棘爪轴(34)上套装一个与离合棘爪(8)互相配合的棘爪定位弹簧(71);下推板(9)的前面还紧固有连接板(17,39);导向轴(11)铆接在箱体(6)的一侧;上推板(10)安装在下推板(9)的上方,其一端可分别与离合棘爪(8)和第一楔形块(7)互相配合或与离合棘爪(8)和第二复式楔形块(57)互相配合,另一端可与门栓机构(M)互相配合,在正常开启柜门时,上推板(10)与下推板(9)同步左右滑动,而当启动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开启柜门时,上推板(10)可沿下推板(9)左右滑动。
3.一种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由延时转换自锁机构、自锁调控系统、应急开启驱动机构、锁具连接机构及报警系统组成;自锁调控系统连接延时转换自锁机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连接报警系统和锁具连接机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连接自锁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延时转换自锁机构主要由气动延时器、离合转换拉杆、第一楔形块或第二复式楔形块、上推板、下推板、箱体组成;气动延时器(23)安装在箱体(6)的下方,气动延时器壳体内装有调节阀(30)、皮碗(24)和延时器轴(25),气动延时器壳体外装有第一行程开关(50)、摆杆(26);延时器轴(25)的下端与皮碗(24)相连接,其上端连接驱动滑块(69)并伸入箱体(6)中与齿条式驱动器(68)互相配合;摆杆(26)安装在气动延时器(23)的上方,其一端与气动延时器壳体活销连接并与第一行程开关(50)互相配合,另一端与安装在离合转换拉杆(19)下端的拉杆锁片(20)相连,其中部与延时器轴(25)铰接;离合转换拉杆(19)的上端连接一所述第一楔形块(7)或连接一装有复片(65)的所述第二复式楔形块(57)并共同安装在箱体(6)右侧或左侧的套孔中并且可在其中上下移动,其中部套装有一弹簧(13),其下端与拉杆锁片(20)和电吸杆(21)相连或与拉杆锁片(20)和主芯杆(98)相连;套装有副芯杆弹簧及所述复片(65)的副芯杆(99)安装在第二复式楔形块(57)的顶部,复片(65)与副芯杆弹簧互相配合并可沿第二复式楔形块(57)的一侧面及副芯杆(99)上下位移;下推板(9)通过两根套装有一弹簧(12)的导向轴(11)安装在箱体(6)的一侧,并可沿导向轴(11)左右滑动,其一端可与电插锁(18)互相配合;下推板(9)的上面还通过棘爪轴(34)装有一个分别与第一楔形块(7)或第二复式楔形块(57)及上推板(10)互相配合的离合棘爪(8);棘爪轴(34)上套装一个与离合棘爪(8)互相配合的棘爪定位弹簧(71);下推板(9)的前面还紧固有连接板(17,39);导向轴(11)铆接在箱体(6)的一侧;上推板(10)安装在下推板(9)的上方,其一端可分别与离合棘爪(8)和第一楔形块(7)互相配合或与离合棘爪(8)和第二复式楔形块(57)互相配合,另一端可与门栓机构(M)互相配合;在正常开启柜门时,上推板(10)与下推板(9)同步左右滑动,而当启动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开启柜门时,上推板(10)可沿下推板(9)左右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主要由所述箱体、组合底板、应急锁、所述排障拨片组成;所述箱体(6)通过连接螺栓(4)紧固在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的所述组合底板(1)上,具有防钻功能的所述组合底板(1)与门面板(28)内侧焊接;应急锁套(32)为带有中心套孔的圆套,其外端紧固在门面板(28)的外侧,里端穿过所述组合底板(1)伸入箱体(6)中并由锁母(47)紧固在组合底板(1)上;排障拨片(16)安装在排障轴(15)上并可在轴上自由转动;排障轴(15)安装在所述箱体(6)两侧板的套孔中,在其上套装一弹簧(55);应急锁芯(29)安装在应急锁套(32)中心套孔中,钢丝绳索(31)的一端连接应急锁芯(29),其另一端连接排障拨片(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主要由所述箱体、组合底板、旋码锁、所述排障片组成;所述箱体(6)通过螺栓(4)紧固在所述组合底板(46)上;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并具有防钻功能的所述组合底板(46)与门面板(28)内侧焊接;旋码锁体(48)为带有中心套孔的圆套,其外端紧固在门面板(28)的外侧,里端穿过所述组合底板(46)伸入箱体(6)中并装有带有开口的所述被动锁片(49);旋码锁芯(42)安装在旋码锁体(48)中心套孔中并且可在其中自由转动,旋码锁芯外端装有机械旋码锁刻度盘(40),其里端套装有弹簧(41)并带有排障片(36)和锁母(43),旋码锁芯中部通过传动销(44)装有与被动锁片(49)互相配合的带有开口的所述主动锁片(3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主要由所述箱体、组合底板、密封盒,所述齿条式驱动器组成;所述箱体(6)的左端通过螺栓(4)紧固在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的所述组合底板(1)上,箱体的右端与箱体盖(70)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组合底板(1)的左板与门面板(28)内侧焊接,其右板与密封盒(67)焊接;安装在门面板(28)外侧的指纹采集器(66)的右端穿过门面板(28)和所述组合底板(1)伸入到密封盒(67)中;安装在箱体(6)中的齿条式驱动器(68)主要由壳体(76)、齿轴(77)、齿条(73)组成;壳体(76)的中心套孔中安装有可自由转动的齿轴(77),壳体(76)的上与下两面的导槽中装有一与齿轴(77)互相配合并可沿导槽上下位移的齿条(73);齿条(73)的下部套孔中装有铆销(78);齿轴(77)的左端装有密封圈(72),齿轴左端中心有一方孔(F),齿轴中部铸有与齿条(73)互相配合的齿轮,齿轴右端装有弹性挡圈(75),齿轴右端中心有一槽形开口,槽形开口内装有盘簧(74);齿条式驱动器(68)的右侧通过螺栓将壳体(76)与箱体盖(70)紧固连接,其左侧将齿轴(77)的左端插入密封盒(67)右端中心套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应急开启驱动机构,主要由所述箱体、组合底板、应急锁、所述齿条式驱动器组成;所述箱体(6)的左端通过螺栓(4)紧固在由两块铁板铆合而成的所述组合底板(1)上,箱体右端与箱体盖(70)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组合底板(1)与门面板(28)内侧焊接;应急锁套(32)为带有中心套孔的圆套,其外端紧固在门面板(28)的外侧,里端穿过所述组合底板(1)伸入箱体(6)中并由锁母(47)紧固在所述组合底板(1)上;应急锁芯(29)安装在应急锁套(32)的中心套孔左端;安装在箱体(6)中的齿条式驱动器(68)主要由壳体(76)、齿轴(77)、齿条(73)组成;壳体(76)的中心套孔中安装有可自由转动的齿轴(77),壳体(76)的上与下两面的导槽中装有一与齿轴(77)互相配合并可沿导槽上下位移的齿条(73);齿条(73)的下部套孔中装有铆销(78);齿轴(77)的左端装有密封圈(72),齿轴左端中心有一方孔(F),齿轴中部铸有与齿条(73)互相配合的齿轮,齿轴右端装有弹性挡圈(75),齿轴右端中心有一槽形开口,槽形开口内装有盘簧(74);齿条式驱动器(68)的右侧通过螺栓将壳体(76)与箱体盖(70)紧固连接,其左侧将齿轴(77)的左端插入应急锁套(32)的中心套孔右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自锁调控系统主要由时间继电器、电磁吸力包、所述气动延时器、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指纹模块和电子读头组成;电磁吸力包(22)安装在所述气动延时器(23)的一侧、离合转换拉杆(19)的下方,并用螺栓紧固在组合底板(1、46)上;电磁吸力包(22)的磁芯上端与安装在拉杆锁片(20)上的电吸杆(21)互相配合;时间继电器(5)安装在所述组合底板(1,46)上,并与气动延时器(23)、第一行程开关(50)、电磁吸力包(22)、电子插件(51)、指纹模块(27)或电子读头(45)互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自锁调控系统主要由主电磁铁、副电磁铁、时间继电器、所述气动延时器、指纹模块组成;主电磁铁(64)安装在所述气动延时器(23)的一侧、离合转换拉杆(19)的下方,并用螺栓紧固在组合底板(1)上;主电磁铁(64)与安装在拉杆锁片(20)上的主芯杆(98)互相配合;副电磁铁(56)安装在第二复式楔形块(57)的上方并用螺栓紧固在所述组合底板(1)上;副电磁铁(56)与安装在第二复式楔形块(57)上的副芯杆(99)互相配合,安装在所述组合底板(1)上的时间继电器(5)与气动延时器(23)、第一行程开关(50)、双时段时间继电器(61)、第一继电器(58)、第二继电器(59)、指纹模块(63)、主电磁铁(64)和副电磁铁(56)互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锁具连接机构主要由所述组合底板、所述连接板、副锁推杆组成;旋码锁体伸入箱体中的一端上还装有弹簧及垫片,主动锁片(38)与被动锁片(49)又共同与下推板(9)的一端互相配合;紧固在所述组合底板(1、46)上的电插锁(18)与下推板(9)的另一端互相配合;所述连接板(17)的下端紧固在下推板(9)上,并可随下推板(9)沿导向轴(11)同步左右移动,所述连接板上端与副锁推杆(3)一端的槽孔相连,连接板中部与第二行程开关(54)互相配合;副锁推杆(3)穿过导向架(53)两端的导向套孔,副锁推杆另一端的铆合件与紧固在所述组合底板(1、46)上的机械锁(2)或副电插锁(52)互相配合;导向架(53)紧固在箱体(6)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报警系统由连接在延时转换自锁机构的气动延时器的第一行程开关(50)连接电子报警插件(62),连接在锁具连接机构上的第二行程开关(54)和第三行程开关(37)连接电子报警插件(62),电子报警插件连接电子报警讯发器(80)、扬声器(60),电子报警插件连接有声、无声、有线、无线、电话远程报警接口,报警接口连接各类智能报警系统联网。
CN2006100133742A 2006-03-27 2006-03-27 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6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33742A CN101046133B (zh) 2006-03-27 2006-03-27 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33742A CN101046133B (zh) 2006-03-27 2006-03-27 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133A CN101046133A (zh) 2007-10-03
CN101046133B true CN101046133B (zh) 2011-04-06

Family

ID=38771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1337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6133B (zh) 2006-03-27 2006-03-27 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46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4107B (zh) * 2014-12-25 2016-09-28 贵州永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计数和人脸识别功能的万用电炉开关
CN106368517A (zh) * 2016-09-19 2017-02-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航空用舱门电磁锁
CN106761017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深圳市罗曼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智能锁
CN108798272A (zh) * 2018-01-08 2018-11-13 上海信盛电讯设备网络有限公司 装在屏蔽门鸭嘴座上的推拉电磁锁及控制电路
CN108979342B (zh) * 2018-08-02 2020-06-16 南通福特德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密码锁体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643U (zh) * 1988-04-26 1989-01-11 陈宝琦 密码式电子门锁
US4910981A (en) * 1989-03-17 1990-03-27 Gartner Klaus W Automatically locking and tumbler scrambling manipulation proof lock
CN2146548Y (zh) * 1992-12-26 1993-11-17 天津市渤海保险柜厂 自锁保险柜
CN2172797Y (zh) * 1993-10-16 1994-07-27 童毅明 机械密码联锁型防盗门锁
CN2227712Y (zh) * 1994-10-27 1996-05-22 童毅明 可定时排障机械密码锁
CN2349309Y (zh) * 1998-07-28 1999-11-17 仝运长 一种保险柜密码锁
CN2871744Y (zh) * 2006-03-27 2007-02-21 童毅明 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643U (zh) * 1988-04-26 1989-01-11 陈宝琦 密码式电子门锁
US4910981A (en) * 1989-03-17 1990-03-27 Gartner Klaus W Automatically locking and tumbler scrambling manipulation proof lock
CN2146548Y (zh) * 1992-12-26 1993-11-17 天津市渤海保险柜厂 自锁保险柜
CN2172797Y (zh) * 1993-10-16 1994-07-27 童毅明 机械密码联锁型防盗门锁
CN2227712Y (zh) * 1994-10-27 1996-05-22 童毅明 可定时排障机械密码锁
CN2349309Y (zh) * 1998-07-28 1999-11-17 仝运长 一种保险柜密码锁
CN2871744Y (zh) * 2006-03-27 2007-02-21 童毅明 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8-93287A 1996.04.0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133A (zh) 200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6133B (zh) 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CN204002119U (zh) 一种新型空转门锁
WO2007006204A1 (fr) Dispositif de logique mécanique et appareil antivol mécanique utilisant ce même dispositif
CN102361224A (zh) 变电站操作全过程危险点警示预控系统
CN2903277Y (zh) 防盗门与保险柜的门禁系统
CN2871744Y (zh) 时间调制式应急开启装置
CN101899930B (zh) 智能型多重防盗报警锁
CN102184585A (zh) 集装箱门禁装置
CN112201500A (zh) 高压开关柜安全锁系统
CN211313718U (zh) 一种双系统上锁安全门
CN101994431B (zh) 卷帘门电子防盗锁
CN200971726Y (zh) 智能型安全门
CN204186167U (zh) 一种带有警报和锁幕装置的机电一体化防盗锁
CN201351407Y (zh) 应急锁加密联动电子密码锁
CN110670970A (zh) 一种双系统上锁安全门
CN201883784U (zh) 卷帘门电子防盗锁
CN201474418U (zh) 防盗遥控报警门锁
CN2162512Y (zh) 智能报警保险箱
CN101746353B (zh) 机电一体化多功能汽车防盗锁
CN2227712Y (zh) 可定时排障机械密码锁
CN203066647U (zh) 防盗门锁
CN220955115U (zh) 一种开关柜远程监控系统
CN215407931U (zh) 一种智能货架锁、货架及其管理系统
CN2172797Y (zh) 机械密码联锁型防盗门锁
CN212614203U (zh) 一种智能指纹保险柜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252 Tianjin City Hedong District Weiguo Road, Lai Court residential area cloud Liyuan 10-1-201

Co-patentee after: Yang Tingting

Patentee after: Tong Yiming

Co-patentee after: Tong Dehui

Address before: 300384 Tianjin City Huayuan District Ju Li No. 4-1-502

Co-patentee before: Yang Tingting

Patentee before: Tong Yiming

Co-patentee before: Tong Dehui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