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0559A -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40559A CN101040559A CNA2005800352902A CN200580035290A CN101040559A CN 101040559 A CN101040559 A CN 101040559A CN A2005800352902 A CNA2005800352902 A CN A2005800352902A CN 200580035290 A CN200580035290 A CN 200580035290A CN 101040559 A CN101040559 A CN 1010405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ing
- transmission
- sending method
- resource amount
- occa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 H04W52/28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during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e.g.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HSP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具有:将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和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的存储部;根据从移动台报告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和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参照存储部决定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的决定部;和使用决定的发送方法发送分组的分组发送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对于多个移动台的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历来,已知如下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在和属于该无线基站的移动台之间进行通信时,根据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自适应地变更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方法(例如调制方式或者编码率等发送格式),由此控制下行链路的分组发送。这样的控制方式称为“自适应调制·自适应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and Coding)方式”。
在适用这样的AMC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监视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使用上行链路把监视的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通知无线基站。这里,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包含SIR或CIR或接收功率等。
另外,无线基站根据由移动台通知的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和在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中可使用的发送资源(无线资源),决定下行链路的发送方法(例如,调制方式或者编码率等发送格式),通过决定的发送方法进行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
此时,在能够根据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进行无线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通信的场合,亦即像移动台位于无线基站附近的场合或者移动台的移动速度小的场合那样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良好的场合,适用AMC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用能够以更高速的传送速度进行通信的发送方法,进行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
另一方面,在像移动台位于小区一端的场合或者移动台的移动速度大的场合那样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差的场合,适用AMC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用能够以更低速的传送速度进行通信的发送方法,进行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
因此,适用AMC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进行对应传输环境的变动的高效率的通信。
但是,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即所谓的“IMT-2000”的标准化,在由地域标准化机构等组织的3GPP/3GPP2(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中,在前者中制订了涉及“W-CDMA方式”的标准规格,在后者中制订了涉及“cdma2000方式”的标准规格。
在3GPP中,伴随近年的因特网的迅速的普及,特别根据由于在下行链路中从数据库或者Web站点下载而导致高速·大容量的通信量会增加的预测,进行作为下行方向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的“HSDPA(High Speed DownlinkPacket Access)方式”的标准化。
另外,在3GPP2中也出于同样的观点,进行下行方向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1x-EV DO”的标准化。此外,在cdma2000方式的“1x-EV DO”中,“DO”是“Data Only”的意思。
例如,在HSDPA方式中,使用根据移动台和无线基站之间的无线状态控制无线信道的调制方式或者编码率的AMC方式。这里,移动台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称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的控制信息(无线状态信息),由此向无线基站通知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此外,CQI被映射到上行链路的HSDPA用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High Speed-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Channel)。
另外,移动台根据从下行链路的公共导频信道(CPICH:Common PilotChannel)求得的SIR计算上述CQI。例如,移动台使接收到的误分组率达到10%那样计算CQI。
另一方面,无线基站使用CQI以及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亦即功率资源以及代码资源)决定在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亦即调制方式或者代码资源量或者传输块长度(TBS)或者相对于功率资源量的偏移值等的发送格式或者发送资源),使用这样的发送方法进行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
另外,在HSDPA方式中,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同时还进行称为H-ARQ的重发控制,移动台接收下行链路的分组,把关于接收到的分组的译码结果(OK或者NG)作为关于下行链路的送达确认信息映射到HS-DPCCH并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另一方面,无线基站根据这样的送达确认信息,进行基于H-ARQ控制的重发控制。
这里,作为下行链路的送达确认信息,有Ack/Nack/DTX。“Ack”是表示分组的接收成功的肯定应答(OK),“Nack”是表示分组的接收失败的否定应答(NG),“DTX”表示由于某种理由移动台不能接收下行方向的公共控制信息HS-SCCH、没有进行下行链路的分组的接收。
但是,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控制分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资源的减低和误码率的恶化之间的权衡(trade-off)的关系困难的问题。
另外,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因为不根据H-ARQ控制中的重发时的无线质量和初次发送时的无线质量的差或者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数据量决定下行链路的分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所以存在消耗不必要的发送资源(代码资源或者功率资源等无线资源)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其能够抑制误分组率的恶化、同时高效率使用发送资源。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其能够根据H-ARQ控制中的重发时的无线质量和初次发送时的无线质量的差或者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数据量,决定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由此高效率地使用发送资源来进行分组的发送。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控制对于多个移动台的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要义在于,具有:将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和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的存储部;根据从所述移动台报告的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和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参照所述存储部决定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的决定部;和使用决定的所述发送方法发送所述分组的分组发送部。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所述存储部将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作为所述发送方法进行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在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以及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固定的场合,也可以满足规定的误分组率、而且成为最大值地设定所述传输块长度。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存储部将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和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作为所述发送方法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数据量比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少的场合,所述决定部减低作为该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决定部遵照“(减低的功率资源量)={(相当于作为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的无线质量信息)-(相当于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数据量的无线质量信息)}×(任意的系数)”,决定减低的功率资源量。这里,所述任意的系数也可以小于1。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减低所述功率资源量的场合,而且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比规定的下限值小的场合,所述决定部把该规定的下限值决定为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作为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比最小数据发送单位小的场合,所述决定部中止对于所述移动台发送所述下行链路的分组,而对于其他的移动台发送所述下行链路的分组。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作为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比最小数据发送单位小的场合,所述决定部决定所述发送方法,以使能够以最小数据发送单位发送所述分组。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决定部,在一个发送定时,决定所述发送方法,以使对于所述多个移动台均等分配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决定进行所述分组的发送的移动台的发送方法时,所述决定部通过取在该移动台之外发送所述分组的移动台的数为N、把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变更为“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10×log10N”、把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减低相当于“10×log10N”的量,决定所述发送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在重发以前发送过的所述分组的场合,在根据以前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现在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在以前的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和在现在的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判断现在的无线状态比以前发送所述分组时的无线状态好的场合,所述决定部减低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决定部遵照“(减低的功率资源量)={(现在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以前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任意的系数)+{(在现在的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在以前的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任意的系数)”,决定减低的所述功率资源量。这里所述任意的系数,也可以小于1。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减低所述功率资源量的场合,而且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比规定的下限值小的场合,所述决定部把该规定的下限值决定为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在重发以前发送过的所述分组的场合,在根据以前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现在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在以前的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和在现在的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判断现在的无线状态比以前发送所述分组时的无线状态差的场合,所述决定部决定所述发送方法,以使最大限度使用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以前的所述分组的发送时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调制方式是16QAM的场合,而且在把该调制方式变更为QPSK时的编码率比规定值小的场合,所述决定部通过把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变更为QPSK来决定所述发送方法,以使最大限度使用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决定部,通过在编码率不小于1/3的范围内增大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决定所述发送方法,以使最大限度使用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从所述移动台报告的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比规定的无线质量信息的上限值大的场合,所述决定部通过把从所述移动台报告的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变更为所述规定的无线质量信息的上限值,决定所述发送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中包含的功率资源有剩余的场合,所述决定部在作为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上加该功率资源。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所述存储部也可以将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的偏移值作为所述发送方法进行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把所述功率资源的偏移值的台阶高度设定为不到1dB。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是控制对于多个移动台的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的分组发送控制方法,其要义在于,具有:生成将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和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关联起来的表的步骤;根据从所述移动台报告的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和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参照所述表决定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的步骤;和使用决定的所述发送方法发送所述分组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MAC-hs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MAC-hs处理部的H-ARQ控制部进行的停止等待协议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6(a)以及图6(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MAC-hs处理部的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中保存的发送格式参照表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MAC-hs处理部的TFR选择部中决定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方法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MAC-hs处理部的TFR选择部中再决定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方法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MAC-hs处理部的TFR选择部中再决定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方法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a)以及图10(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变更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MAC-hs处理部的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中保存的发送格式参照表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参照图1到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方法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具有无线基站100、多个移动台(#1~#3)10~12。另外,假定在本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适用HSDPA方式。
在HSDPA方式中的下行链路中,使用移动台(#1~#3)10~12公共使用的下行方向的公共信道HS-DSCH或下行方向的公共控制信道HS-SCCH(Shared Control Channel)等下行公共信道、或者附随给移动台(#1~#3)10~12专门分配的物理信道的附随专用信道#1~#3(双向信道)等。此外,在图1的例子中,因为向移动台#2的下行公共信道用实线表示,所以假定给移动台#2分配有下行公共信道。
在上行方向的附随专用信道#1~#3中,在用户数据以外,传送导频信号、或者用于发送下行方向的附随专用信道的功率控制命令(TPC命令)。
另一方面,在下行方向的附随专用信道#1~#3中,传送用于发送上行方向的附随专用信道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等。
另外,在上行链路中,不仅使用附随专用信道,而且还使用HSDPA用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此外,在HSDPA用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中,传送在公共信道的调度处理或者AMC方式中使用的下行方向的无线质量信息(CQI)、或者用于报告H-ARQ(Hybrid-ARQ)控制中的送达确认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等。
在本实施形态中,各移动台(#1~#3)10~12具有相同的结构以及功能。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需要无线基站对于多个移动台中的各个移动台决定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因此,以下只要不特别说明,就关于从多个移动台中任意选择的移动台N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无线基站100的结构例的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无线基站100具有收发天线101、放大部102、收发部103、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呼叫处理部105、和传输线路接口106。
收发天线101在和多个移动台(#1~#3)10~12的收发天线之间进行无线频率信号的收发。
放大部102放大通过收发天线101接收到的上行方向的无线频率信号后向收发部103输出。另外,放大部102放大从收发部103输出的下行方向的无线频率信号后向收发天线101输出。
收发部103,对于从基带信号处理部104输出的基带信号施行转换为无线频率信号的频率转换处理后向放大部102输出。另外,收发部103,对于从放大部102输出的无线频率信号施行转换为基带信号的频率转换处理后向基带信号处理部104输出。
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对于从传输线路接口106输出的下行链路的分组,通过进行重发控制(H-ARQ控制)处理或调度处理或发送方法决定处理或信道编码处理或扩散处理等,生成基带信号后向收发部103输出。
另外,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对于从收发部103输出的基带信号施行逆扩散处理或RAKE合成处理或纠错译码处理等后向传输线路接口106输出。
这里,在基带信号中,包含后述的MAC-hs(Media Access Control-HSDPA)处理中使用的各移动台的无线质量信息(CQI)或H-ARQ处理中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DTX)等。这样的信息,如后述,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内的层1处理部111中被施行译码处理,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内的MAC-hs处理部112中被使用。
呼叫处理部105,经由传输线路接口106,在和位于无线基站100的上位的无线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呼叫处理控制信号的收发,由此进行无线基站100的状态管理或者资源分配。传输线路接口106在和无线控制装置之间收发信息。
参照图3,详述上述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4的结构。如图3所示,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具有层1处理部111和MAC-hs处理部112。此外,层1处理部111以及MAC-hs处理部112分别连接到呼叫处理部105。
层1处理部111进行下行方向的信道编码处理、上行方向的信道译码处理、上行方向以及下行方向的专用信道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RAKE合成处理、或者扩散·逆扩散处理。
另外,层1处理部111接收来自各移动台的使用上行方向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报告的表示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的信息(无线质量信息,CQI)或者H-ARQ控制中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DTX),并向MAC-hs处理部112输出。
MAC-hs处理部112施行HSDPA方式中的下行方向的公共信道中的H-ARQ控制处理、对于等待发送的分组的调度处理、或者在下行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的决定处理。
参照图4详述上述的MAC-hs处理部112的结构。如图4所示,MAC-hs处理部112具有CQI取得部110、ACK/NACK/DTX取得部120、调度部130、TFR(Transport Format Resource)选择部140、MAC-hs资源计算部150、H-ARQ控制部160、和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
此外,MAC-hs处理部112,在上述功能以外,具有控制流控制(flowcontrol)的功能等的诸功能,但是因为和本发明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省略关于这样的诸功能的记述以及说明。
CQI取得部110取得通过层1处理部111进行了译码处理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CQI),并向调度部130以及TFR选择部140输出。
ACK/NACK/DTX取得部120取得通过层1处理部111进行了译码处理的H-ARQ控制中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DTX),并向H-ARQ控制部160输出。
调度部130使用任意的调度算法,在各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中,决定分配HS-DSCH的移动台(发送下行链路的分组的移动台),向TFR选择部140通知用于识别这样的移动台的移动台ID。
这里,调度部130,在该TTI中向多个移动台发送下行链路的分组那样进行调度的场合,向TFR选择部140通知附加了优先级信息的多个移动台ID。
TFR选择部140从CQI取得部110接收从各移动台报告的CQI(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从H-ARQ控制部160接收重发信息,从MAC-hs资源计算部150接收无线资源信息。这里,重发信息是表示在该TTI中应该发送的分组是在H-ARQ控制中的初次发送还是重发的信息。另外,无线资源信息是表示在该TTI中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代码资源量以及功率资源量)的信息。
另外,TFR选择部140连接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根据接收的CQI以及无线资源信息,参照在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保存的发送格式参照表,决定在分组(HS-DSCH)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
这里,作为发送方法,TFR选择部140决定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或者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等。
另外,关于TFR选择部140决定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的处理的详情后述。
MAC-hs资源计算部150具有HS-DSCH功率资源计算部151、和HS-DSCH代码资源计算部152。MAC-hs资源计算部150使用HS-DSCH功率资源计算部151以及HS-DSCH代码资源计算部152等,计算在分组(HS-DSCH)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例如功率资源或代码资源等无线资源),向TFR选择部140通知在该TTI中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例如功率资源或代码资源等无线资源)。
这里,在该TTI中对于多个移动台进行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的场合,因为TFR选择部140从优先级高的移动台开始按照顺序决定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所以在TFR选择部140进行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的决定时,MAC-hs资源计算部150,向TFR选择部140通知各个移动台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以及代码资源。
具体说,针对优先级最高的移动台,MAC-hs资源计算部150向TFR选择部140通知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全部的功率资源量以及代码资源量。
另外,针对优先级第二高的移动台,MAC-hs资源计算部150从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全部的功率资源量以及代码资源量,分别减去在优先级最高的移动台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以及代码资源量,将得到的差值作为优先级第二高的移动台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量以及代码资源量,通知TFR选择部140。
另外,针对优先级为第三以下的移动台,和优先级第二高的移动台的场合同样,MAC-hs资源计算部150从该TTI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量以及代码资源量,分别减去比该移动台优先级高的移动台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以及代码资源量,将得到的差值作为该移动台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量以及代码资源量,通知TFR选择部140。
H-ARQ控制部160关于各移动台具有的各数据队列,进行基于上行方向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DTX)的反馈的H-ARQ重发控制。
图5表示在H-ARQ控制部160进行的停止等待协议的动作例。在停止等待协议(ARQ)中,当接收端(移动台侧)接收到来自发送端(无线基站侧)的下行链路的分组时,使用HS-DPCCH回送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DTX)。
在图5的例子中,因为接收端没有能够正确接收分组#1,所以向发送端返回否定应答(NACK)。另外,因为接收端能够正确地接收分组#2,所以向发送端返回肯定应答(ACK)。以下,在接收端,以接收到的分组的顺序,重复向发送端返回肯定应答(ACK)或者否定应答(NACK)的动作。
另外,H-ARQ控制部160向TFR选择部140通知表示在该TTL中发送的分组是H-ARQ控制中的初次发送还是重发(第二次以后的发送)的信息(重发信息)。
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保存将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CQI)、和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关联起来的发送格式参照表。
具体说,发送格式参照表,是对于在该TTI中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每一代码资源量,表示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CQI)、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和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的功率偏移的关系的表。
图6(a)以及图6(b)表示这样的发送格式参照表的一例。
在图6(a)中,表示将在该TTI中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是“4”的场合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CQI)、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和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的功率偏移关联起来的表。
另外,在图6(b)中,表示将在该TTI中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是“5”的场合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CQI)、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和在该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的功率偏移关联起来的表。
实际上,因为HS-PDSCH的可取得的代码数是“1~15”,所以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保存15种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的每一种代码资源量的表。
在自变量是“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以及“CQI”的场合,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通过函数TF_Related_TBS(代码资源量,CQI),可以向TFR选择部140输出在该TTI中的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
或者,在自变量是“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以及“CQI”的场合,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通过函数TF_Related_Code(代码资源量,CQI),可以向TFR选择部140输出在该TTI中的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
或者,在自变量是“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以及“CQI”的场合,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通过函数TF_Related_Mod(代码资源量,CQI),可以向TFR选择部140输出在该TTI中的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
或者,在自变量是“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以及“CQI”的场合,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通过函数TF_Related_Offset(代码资源量,CQI),可以向TFR选择部140输出在该TTI中的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的偏移值。
或者,在自变量是“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以及“在该TTI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的场合,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通过函数TF_Related_CQI(代码资源量,传输块长度),可以向TFR选择部140输出相当于在该TTI中的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的CQI。
这里,所谓“相当于在该TTI中的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的CQI”,是“可发送在该TTI中的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的最小的CQI”。
这里,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每一代码资源量的发送格式参照表中的CQI,是相当于以根据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的偏移值决定的发送方法发送的场合需要的SIR的值。
但是,因为对于特定的CQI的上述的传输块长度、代码资源量、调制方式、功率资源量的偏移值的组合存在多个,所以在这些组合中,传输块长度成为最大的组合被设定在发送格式参照表中。
亦即,在CQI(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以及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固定的场合,满足规定的误分组率、而且成为最大值地设定传输块长度。
下面详述发送格式参照表的具体的参照方法。
例如,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是“4”、CQI是“15”的场合,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参照图6(a),通过函数TF_Related_TBS(代码资源量,CQI),输出“传输块长度TBS=2876”。
另外,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是“5”、CQI是“10”的场合,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参照图6(b),通过函数TF_Related_Code(代码资源量,CQI),输出“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4”。
另外,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是“4”、CQI是“20”的场合,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参照图6(a),通过函数TF_Related_Mod(代码资源量,CQI),输出“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16QAM”。
再有,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是“5”、CQI是“28”的场合,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参照图6(b),通过函数TF_Related_Offset(代码资源量,CQI),输出“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的偏移值=-6”。
另外,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是“4”、传输块长度是“4265”的场合,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参照图6(a),通过函数TF_Related_CQI(代码资源量,传输块长度),输出“相当于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的CQI=18”。
另外,在传输块长度是“4581”的场合,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参照图6(a),通过函数TF_Related_CQI(代码资源量,传输块长度),判断“CQI=19”是“可以发送传输块的最小的CQI”,输出“相当于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的CQI=19”。
此外,图6(a)以及图6(b)中表示的发送格式参照表,是作为调制方式混存QPSK以及16QAM的表,但是为了尽量支持仅能对应QPSK的移动台,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也可以保存仅由QPSK构成的发送格式参照表。
此外,在发送格式参照表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CQI)以及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固定的场合,满足规定的误分组率、而且成为最大值地设定传输块长度。
此外,如后述,在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数据量比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TBS0)少的场合,TFR选择部140也可以减低作为该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Power0)(参照图9的步骤S31)。
另外,如后述,TFR选择部140也可以根据“(减低的功率资源量Power1)={(相当于作为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的无线质量信息CQI0)-(相当于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数据量的无线质量信息CQI1)}×(任意的系数α)”,决定减低的功率资源量(Power1)(参照图9的步骤S31)。
另外,如后述,在减低功率资源量的场合,而且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Power1)比规定的下限值(PowerMIN)小的场合,TFR选择部140也可以把该规定的下限值(PowerMIN)决定为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Power1)(参照图9的步骤S32)。
另外,如后述,在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TBS0)比最小数据发送单位(TBSMIN)小的场合,TFR选择部140也可以中止对于该移动台发送下行链路的分组,对于其他移动台发送下行链路的分组(参照图9的步骤S27)。
另外,如后述,在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TBS0)比应该发送的数据量的最小单位小的场合,TFR选择部140也可以能够以最小数据发送单位(TBSMIN)发送所述分组地决定所述发送方法。
另外,如后述,TFR选择部140也可以在一个发送定时对于多个移动台均等分配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地决定发送方法。
另外,如后述,在决定进行分组的发送的移动台的发送方法时,TFR选择部140也可以通过把在该移动台之外发送分组的移动台的数作为N,把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变更为“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10×log10N”,把作为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减低相当于“10×log10N”的量,决定发送方法。
另外,如后述,在重发以前发送过的分组的场合,在根据以前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现在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以前的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现在的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判断为现在的无线状态比以前发送分组时的无线状态好的场合,TFR选择部140也可以减低作为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
另外,如后述,TFR选择部140也可以根据“(减低的功率资源量)={(现在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以前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任意的系数)+{(现在的分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以前的分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任意的系数)”,决定减低的所述功率资源量。
另外,如后述,在减低功率资源量的场合,而且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比规定的下限值小的场合,TFR选择部140也可以把该规定的下限值决定为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
另外,如后述,在重发以前发送过的分组的场合,在根据以前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现在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以前的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现在的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判断为现在的无线状态比以前发送分组时的无线状态差的场合,TFR选择部140也可以最大限度使用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地决定上述的发送方法。
另外,如后述,在以前的分组的发送时作为发送方法决定的调制方式是16QAM的场合,而且在把该调制方式变更为QPSK时的编码率比规定值变小的场合,TFR选择部140也可以通过把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变更为QPSK,最大限度使用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地决定上述的发送方法。
另外,如后述,TFR选择部140也可以通过在编码率不小于1/3的范围内增大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决定上述发送方法,以使最大限度使用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
另外,如后述,在从移动台报告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比规定的无线质量信息的上限值大的场合,TFR选择部140也可以通过把从该移动台报告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变更为规定的无线质量信息的上限值,决定上述的发送方法。
结果,在该TTI中,使用由TFR选择部140决定的发送方法,对于规定的移动台发送下行链路的分组,。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
参照图7以及图8,说明在本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中,MAC-hs处理部112决定在该TTI中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的动作。
在本实施形态中,说明决定在对于由调度部130决定的移动台(以后称该移动台)的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的动作。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假定在该TTI中,在对于多个移动台发送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场合,从优先级高的移动台开始按照顺序使用本动作。
这里,在由TFR选择部140决定的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中,假定把传输块长度设为“TBS1”,把代码资源量设为“Code1”,把调制方式设为“Mod1”,把功率资源量设为“Power1”,以及把相当于决定了的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的CQI设为“CQI1”。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假定在“dB”的领域内计算CQI以及功率资源量。
如图7所示,在步骤S1,TFR选择部140从CQI取得部110取得从各移动台报告的CQI的同时,从MAC-hs资源计算部150取得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以及功率资源量。这里,TFR选择部140把取得的CQI设为“CQI0”,把取得的代码资源量设为“Code0”,把取得的功率资源量设为“Power0”。
在步骤S2,在“Code0”比该移动台可接收的代码资源量大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3,在那以外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4。
在步骤S3,TFR选择部140把该移动台可接收的代码资源量设为“Code0”。
在步骤S4,在“CQI0”比作为CQI的上限值的“CQIMAX”大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5,在那以外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6。
在步骤S5,TFR选择部140把“CQIMAX”作为“CQI0”。
此外,定义上在“1~30”的范围的值内报告CQI,但是根据移动台的能力,存在例如对于“1~25”的值能够报告精度高的CQI,而对于“26~30”的值只能报告精度低的CQI的情况。
此时,在报告“26~30”的值的CQI的场合,TFR选择部140使用精度低的CQI决定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其结果,存在误分组率增加这样的问题。因此,通过把CQI的上限值“CQIMAX”设定为“25”,能够避免TFR选择部140使用精度低的CQI决定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
在移动台中,因为假定下行方向的公共信道的全发送功率为“PowerDefault”来算出CQI,所以在步骤S6中,TFR选择部140把“CQI0”换用基于“Power0”的值表示。具体说,TFR选择部140把通过“CQI0+Power0-PowerDefault”计算的值作为“CQI0”。
在步骤S7,TFR选择部140根据从H-ARQ控制部160发送的重发信息,判断发送的分组是否是H-ARQ控制中的初次发送。在是H-ARQ控制中的初次发送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21(参照图9),在那以外的场合(亦即是重发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8(参照图8)。
如图8所示,在是H-ARQ控制中的重发时,在步骤S8,TFR选择部140取得重发的分组的初次发送时的传输块长度“TBS2”、CQI“CQI2”、代码资源量“Code2”和调制方式“Mod2”。这里,“TBS2”、“CQI2”、“Code2”和“Mod2”分别相当于初次发送时的“TBS1”、“CQI1”、“Code1”和“Mod1”。
因为重发时的传输块长度和初次发送时的传输块长度相同,所以在步骤S9,TFR选择部140把重发的分组的传输块长度“TBS1”作为“TBS2”。
在步骤S10,在“CQI0>CQI1而且Code0≥Code1”成立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11,在那以外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S11。
这里,因为“CQI0”是考虑在该TTI中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的CQI,“CQI1”是考虑在初次发送时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的CQI,所以从功率资源的观点看,“CQI0>CQI1”表示该TTI中的无线质量比初次发送时的无线质量好。另外,同样,从代码资源的观点看,“Code0≥Code1”表示该TTI中的无线质量比初次发送时的无线质量好。
在步骤S11,TFR选择部140把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减低相当于从初次发送时经过该TTI无线质量变好的部分的量。具体说,TFR选择部140通过“Power1=Power0+(CQI2-CQI0)×α”计算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Power1”。这里,α是规定的常数。另外,定义上,因为CQI的单位是和功率资源量的单位相同的“dB”,所以取α为“1”。
通过这样的处理,因为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降低相当于无线质量变好的部分的量,所以可以高效地使用功率资源进行分组的发送,同时也能够减低对于其他小区的干扰量。
在步骤S12,在“Power1”比规定的功率资源量的下限值“PowerMIN”小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S13,在那以外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14。
在步骤S13,TFR选择部140把“PowerMIN”的值设定为“Power1”。
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和“PowerDefault”比较过度小的场合,在CQI和功率资源量之间的线性性破坏,有时误分组率急剧恶化。
例如,在步骤S11,在“CQI2=2”、而且“CQI0=22”、而且“Power0=PowerDefault=40dB”、而且“α=1”的场合,成为“Power1=20dBm”,但是因为“Power1”的值过小,所以有时误分组率恶化。
因此,设定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的规定的下限值“PowerMIN”,使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不比“PowerMIN”小,由此能够防止误分组率恶化。
例如,通过设定“PowerDefault=25dB”,使用相当于“CQI2”的发送方法,不是以“20dBm”的功率资源量而是以“25dBm”的功率资源量进行发送,能够防止误分组率恶化。
在步骤S14,TFR选择部140使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Code1”以及调制方式“Mod1”与初次发送时的代码资源量“Code2”以及调制方式“Mod2”相同。
在步骤S15,在初次发送时的调制方式“Mod2”是“QPSK”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17,在那以外的场合(亦即,在初次发送时的调制方式“Mod2”是“16QAM”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16。
在步骤S16,把调制方式变更为“QPSK”,在最大限度使用代码资源量的场合,在发送的分组的编码率比规定的编码率的上限值“CRMAX”小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18,在那以外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17。
这里,所谓编码率,指发送的分组的位数(包含CRC的24位)与发送的分组的物理信道中的位数的比。在调制方式是“QPSK”的场合,在“SF=16”、“TTI=3时隙”的场合,“发送的分组的物理信道中的位数”成为“2560[chips/slot]×3[slots]/16[chips/symbol]×2[bits/symbol]×(代码资源量)=960דCode0””。
在步骤S17,TFR选择部140计算代码资源量“Code1”,使编码率尽可能接1/3。
在调制方式是“QPSK”的场合,当取编码率为1/3时,因为“1/3=(TBS1+24)/(960×(代码资源量))”,所以TFR选择部140遵照“Code1=Rounddown((TBS1+24)/320)”,计算“Code1”。
另一方面,在调制方式是“16QAM”的场合,当取编码率为1/3时,因为“1/3=(TBS1+24)/(1920×(代码资源量))”,所以TFR选择部140遵照“Code1=Rounddown((TBS1+24)/640)”,计算“Code1”。
这里,函数Rounddown(x)是将自变量“x”下舍入的函数。
另外,TFR选择部140遵照“Code1=Minimum(Code0,Maximum(Code2,Code1,1))”计算“Code1”,以使代码资源量“Code1”成为“1”以上、而且代码资源量“Code1”成为初次发送时的代码资源量“Code2”以上、而且代码资源量“Code1”成为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Code0”以下。
这里,函数Minimum(x,y,z,…)以及函数Maximum(x,y,z,…)分别是表示自变量x,y,z,…中的最小值以及最大值的函数。
在步骤S18,TFR选择部140,使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Power1”和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量“Power0”相同,使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Mod1”和在初次发送时使用的调制方式“Mod2”相同。
在步骤S19,在取调制方式为“QPSK”的场合,TFR选择部140计算代码资源量“Code1”,使编码率尽可能接1/3。
另外,TFR选择部140遵照“Code1=Minimum(Code0,Maximum(Code2,Code1,1))”计算“Code1”,以使代码资源量“Code1”成为“1”以上、而且代码资源量“Code1”成为初次发送时的代码资源量“Code2”以上、而且代码资源量“Code1”成为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Code0”以下。
在步骤S20,TFR选择部140,使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Power1”和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量“Power0”相同,取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Mod1”为“QPSK”。
这样,从功率资源量或者代码资源量的观点看,在该TTI中的无线质量比初次发送时的无线质量变差的场合,为了发送分组使用尽可能多的功率资源量、使用尽可能多的代码资源量,直到编码有效果,由此能够降低重发时的误分组率。
另外,在初次发送时使用的调制方式是“16QAM”的场合,把在分组的发送时使用的调制方式设为“QPSK”,在最大限度使用代码资源量时成为适当的编码率的场合,把调制方式变更为“QPSK”。
这样,通过使用对于衰减变动或者多径干扰的抗干扰性强的调制方式“QPSK”,能够减低重发时的误分组率。
如图9所示,在H-ARQ控制中的初次发送时,在步骤S21,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Code0”比规定的阈值“Codeth”大的场合,而且在作为考虑该TTI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量“Power0”的CQI的“CQI0”比规定的阈值“CQIth”大的场合,而且在该移动台之外存在应该发送分组的移动台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22,在那以外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24。
这里,所谓“在该移动台之外存在应该发送分组的移动台的场合”,指存在具有应该发送的数据队列的移动台,而且存在传送与向这样的移动台的分组发送有关的控制信息的HS-SCCH的场合。
在步骤S22,当把在该移动台之外应该发送分组的移动台的数目作为“n”时,TFR选择部140减低“CQI0”的值,以使n等分在该移动台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量。具体说,TFR选择部140计算“CQI1=CQI0-minus(n)”。
这里函数minus(n),是把在该移动台之外应该发送分组的移动台的数目“n”作为自变量的函数。因为CQI的单位是“dB”,所以例如在“n=2”的场合,TFR选择部140为了减低“CQI0”的值以使功率资源被二等分,设定“minus(2)=3”;在“n=3”的场合,为了减低“CQI0”的值以使功率资源被三等分,设定“minus(3)=4.7”;在“n=4”的场合,为了减低“CQI0”的值以使功率资源被四等分,设定“minus(4)=6”。
另外,TFR选择部140也可以取“minus(x)=10×log10N”。
在步骤S23,TFR选择部140使在步骤S22减低“CQI0”的值时作为减低后的CQI的值的“CQI1”不比规定的阈值“CQIth”小。
在步骤S24,在该移动台之外不存在应该发送分组的移动台的场合,TFR选择部140取“CQI1=CQI0”。
通过步骤S21~S24的处理,在该TTI中对于多个移动台发送下行链路的分组时,TFR选择部140能够对于多个移动台均等地分配功率资源量。
在步骤S25,TFR选择部140根据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Code0”和“CQI1”,参照发送格式参照表,计算在该TTI中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TBS0”。
在步骤S26,在“TBS0”比“TBSMIN”小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27,在那以外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28。
这里,“TBSMIN”是由“(上位层中的一个分组的数据量)+(首部的数据量)”构成的最小数据发送单位。
此外,由于在MAC-hs层以及层1中发送的分组由上位层中的分组和首部构成,所以以比上位层中的一个分组的数据量和首部的数据量相加的值“TBSMIN”小的传输块长度,不能发送任何分组。
在步骤S27,在该TTI中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TBS0”小的场合,因为将上位层中的分组一个都不能发送,所以TFR选择部140中止对于该移动台的分组的发送,调度部130再次进行在该TTI中应该发送分组的移动台的选定。
这里,调度部130在步骤S27也可以进行如下处理:此次代替上述那样的移动台的再选定,假定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量以及代码资源量,预先选定“将上位层中的分组一个都不能发送的移动台”,并从调度对象中排除。
另外,也可以代替调度部130再次选定在该TTI中应该发送分组的移动台,TFR选择部140把“TBS0”变更为将上位层的分组仅能发送一个的传输块长度(最小数据发送单位),其后,进行步骤S28以后的处理。
在这一场合,实际的误分组率比希望的误分组率恶化,但是因为对于该移动台发送分组,所以能够避免对于该移动台根本不能发送分组这样的事态。
在步骤S28,在该TTI中对于该移动台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数据量(数据的大小)比“TBS0”大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29a,在那以外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30。
在步骤S29a,TFR选择部140根据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Power0”和在步骤S21~S24计算出来的“CQI0”以及“CQI1”,参照发送格式参照表,计算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Power1”。
具体说,TFR选择部140使用下式计算“Power1”。
Power1=Power0-(CQI0-CQI1)+TF_Related_Offset(Code0,CQI1)
另外,TFR选择部140参照所述发送格式参照表,计算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Mod1”以及代码资源量“Code1”。
具体说,TFR选择部140使用下式计算“Mod1”以及“Code1”。
Mod1=TF_Related_Mod(Code0,CQI1)
Code1=TF_Related_Code(Code0,CQI1)
进而,TFR选择部140把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TBS1”作为“TBS0”。
在步骤S29b,在“Power1”比规定的功率资源量的下限值“PowerMIN”小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29c,在那以外的场合,本动作结束。
在步骤S29c,TFR选择部140把“PowerMIN”的值设定为“Power1”。
在步骤S30,TFR选择部140根据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量“Code0”和可以发送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最小的传输块长度,参照发送格式参照表,计算作为与可以发送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最小的传输块长度对应的CQI的“CQI1”。
具体说,TFR选择部140使用下式计算“CQI1”。
CQI1=TF_Related_CQI(Code0,可以发送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最小的传输块长度)
在步骤S31,TFR选择部140根据在该TTI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量“Power0”、“CQI0”以及“CQI1”,计算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Power1”。
具体说,TFR选择部140使用下式计算“Power1”。
Power1=Power0-(CQI0-CQI1)×α
式中,α是规定的常数。定义上,因为CQI的单位是和功率资源量的单位相同的“dB”,所以取α为“1”。
通过这样的处理,因为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降低相当于发送的分组的数据量变小的部分的数量,所以可以高效率地使用功率资源进行分组的发送,同时也能够减低对于其他小区的干扰量。
在步骤S32,在“Power1”比规定的功率资源量的下限值“PowerMIN”小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33,在那以外的场合,本动作前进到步骤S34。
在步骤S33,TFR选择部140把“PowerMIN”的值设定为“Power1”。
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与“PowerDefault”比较过小的场合,有时CQI和功率资源量之间的线性性破坏,误分组率急剧恶化。
例如,在步骤S31,在“CQI1=2”、而且“CQI0=22”、而且“Power0=PowerDefault=40dBm”、而且“α=1”的场合,成为“Power1=20dBm”,但是因为“Power1”的值过小,所以有时误分组率恶化。
因此,设定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的规定的下限值“PowerMIN”,使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不小于“PowerMIN”,由此能够防止误分组率的恶化。
例如,通过设定“PowerMIN=25dBm”,使用相当于“CQI2”的发送方法,能够不是以“20dBm”的功率资源量而是以“25dBm”的功率资源量进行发送,能够防止误分组率的恶化。
在步骤S34,TFR选择部140参照发送格式参照表,计算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Mod1”以及代码资源量“Code1”。
具体说,TFR选择部140使用下式计算“Mod1”以及“Code1”。
Mod1=TF_Related_Mod(Code0,CQI1)
Code1=TF_Related_Code(Code0,CQI1)
进而,TFR选择部140把“TBS1”的值设定为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TBS1”。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参照将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和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的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中保存的发送格式参照表,能够高效率地决定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发送格式以及发送资源)。
(第一变更例)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形态中,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为使CQI的单位是1dB,把发送格式参照表中的功率资源量的偏移值的台阶高度设定为1dB。
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场合,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也可以适用于把功率资源量的偏移值不是设定为“1dB”而是设定为“0.7dB”等比“1dB”小的值的场合。亦即,在本第一变更例中,在发送格式参照表中,把功率资源的偏移值的台阶高度设定为不到1dB。
根据本第一变更例,能够把功率资源量的偏移值设定为适当的值。其结果,在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与上述的“PowerDefault”比较过小的场合,也能够避免CQI和功率资源量之间的线性性破坏、误分组率急剧恶化。
(第二变更例)
另外,例如在图8的步骤S11,在“CQI2-CQI0”的值大时,或者在图9的步骤S31,在“CQI0-CQI1”的值大时,由于CQI和功率资源量之间的线性性破坏,因此在把α设定为“1”的场合,有时过度减低功率资源量。此时,因为功率资源量比希望的值小,所以存在误分组率恶化这样的问题。
因此,在本第二变更例中,不是把α设定为“1”,而是例如设定为“0.7”,由此能够防止过大减低功率资源量,其结果,能够防止误分组率的恶化。
亦即,能够使用规定的常数α,控制为了高效率使用发送资源而减低的功率资源量、和由于过度减低功率资源量而导致的分组错误率的恶化程度。
(第三变更例)
在本第三变更例中,在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中包含的功率资源有剩余的场合,TFR选择部140在作为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上加该功率资源。
这里,在对于多个移动台发送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场合,TFR选择部140均等地相加剩余的功率资源。另外,TFR选择部140也可以不是如上所述地“均等”地分配剩余的功率资源,而是对于优先级最高的移动台优先分配剩余的功率资源。
根据本第三变更例,通过分配比本来多的功率资源量,可以期待降低误分组率。
(第四变更例)
另外,MAC-hs处理部112,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例如由CPU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者FPGA等可改写程序的可编程(programmable)设备构成,执行上述处理的程序被存储在规定的存储器区域中,通过下载可以改写参数或者函数(CQIMAX,α,PowerMIN,CRMAX,Codeth,CQIth,minus(n))。
此时,MAC-hs处理部112,可以构成为从无线基站100的上位节点下载上述的参数或者函数,也可以构成为在TFR选择部140以及TBS再选择部180上设置终端I/F(外部接口功能),直接从终端读入上述的参数或者函数。
另外,MAC-hs处理部112的各功能块,可以用硬件分割,也可以用处理器上的程序作为软件来进行分割。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关于作为3GPP中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的HSDPA方式进行了记述,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HSDPA方式,可以适用于执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行分组的发送控制(特别是AMC方式)的其他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
例如,作为其他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可以举出3GPP2中的cdma2000方式的1xEV-DO方式或者TDD方式中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等。
(第五变更例)
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发送格式参照表,将CQI、传输块长度、代码资源量、调制方式、和功率资源的偏移值关联起来,但是本第五变更例的发送格式参照表中,作为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代替CQI保存SIR。
亦即,本第五变更例的发送格式参照表,将SIR、传输块长度、代码资源量、调制方式、和功率资源的功率偏移值关联起来。
这里,在决定TFR选择部140中的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方法的动作中,发送格式参照表保存部170使用规定的计算式,把CQI的值变换为SIR的值。作为这样的计算式,例如,可以考虑“SIR=CQI-4.5”这样的公式。
以上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对于专业人员,显然本发明不限定于在本申请中说明的实施例。在不脱离通过权利要求的范围的记述规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以及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的装置进行修正以及变更。因此,本申请的记述以举例说明为目的,对于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的意思。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抑制误分组率的恶化、同时高效率地使用发送资源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其根据H-ARQ控制中的重发时的无线质量和初次发送时的无线质量的差、或者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数据量,决定在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由此能够高效率地使用发送资源进行分组的发送。
Claims (22)
1.一种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对于多个移动台的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部,将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和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决定部,根据从所述移动台报告的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和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参照所述存储部来决定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和
分组发送部,使用决定的所述发送方法发送所述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将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作为所述发送方法进行存储,
在所述存储部中,在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以及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代码资源固定的场合,设定所述传输块长度,以使满足规定的误分组率,且成为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将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传输块长度、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和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作为所述发送方法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数据量比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少的场合,所述决定部减低作为该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遵照“(减低的功率资源量)={(相当于作为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的无线质量信息)-(相当于应该发送的分组的数据量的无线质量信息)}×(任意的系数)”,决定减低的功率资源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任意的系数小于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减低所述功率资源量的场合,而且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比规定的下限值小的场合,所述决定部把该规定的下限值决定为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比最小数据发送单位小的场合,所述决定部中止对于所述移动台发送所述下行链路的分组,对于其他的移动台发送所述下行链路的分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传输块长度比最小数据发送单位小的场合,所述决定部决定所述发送方法,以使能够以所述最小数据发送单位发送所述分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在一个发送定时,决定所述发送方法,以便对于所述多个移动台均等分配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在决定进行所述分组的发送的移动台的发送方法时,通过把在该移动台之外发送所述分组的移动台的数设为N、把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变更为“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10×log10N”、把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减低相当于“10×log10N”的量,决定所述发送方法。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重发以前发送过的所述分组的场合,在根据以前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现在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在以前的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和在现在的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判断现在的无线状态比以前发送所述分组时的无线状态好的场合,所述决定部减低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遵照“(减低的功率资源量)={(现在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以前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任意的系数)+{(在现在的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在以前的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功率资源)}×(任意的系数)”,决定减低的所述功率资源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任意的系数小于1。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减低所述功率资源量的场合,而且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比规定的下限值小的场合,所述决定部把该规定的下限值决定为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重发以前发送过的所述分组的场合,在根据以前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现在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在以前的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和在现在的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判断现在的无线状态比以前发送所述分组时的无线状态差的场合,所述决定部决定所述发送方法,以使最大限度使用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以前的所述分组的发送时作为所述发送方法决定的调制方式是16QAM的场合,而且在把该调制方式变更为QPSK时的编码率比规定值小的场合,所述决定部通过把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变更为QPSK来决定所述发送方法,以使最大限度使用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通过在编码率不小于1/3的范围内增大在所述分组发送中使用的代码资源量,决定所述发送方法,以使最大限度使用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移动台报告的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比规定的无线质量信息的上限值大的场合,所述决定部通过把从所述移动台报告的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变更为所述规定的无线质量信息的上限值,决定所述发送方法。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中包含的功率资源有剩余的场合,所述决定部在作为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决定的功率资源量上加该功率资源。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将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功率资源量的偏移值作为所述发送方法进行存储,
在所述存储部中,把所述功率资源的偏移值的台阶高度设定为不到1dB。
22.一种分组发送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对于多个移动台的下行链路的分组的发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将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和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关联起来的表,
根据从所述移动台报告的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和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参照所述表,决定在所述分组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方法,和
使用决定的所述发送方法发送所述分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02287/2004 | 2004-10-15 | ||
JP2004302287A JP4568575B2 (ja) | 2004-10-15 | 2004-10-15 | パケット送信制御装置及びパケット送信制御方法 |
PCT/JP2005/019020 WO2006041182A1 (ja) | 2004-10-15 | 2005-10-17 | パケット送信制御装置及びパケット送信制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40559A true CN101040559A (zh) | 2007-09-19 |
CN101040559B CN101040559B (zh) | 2012-08-15 |
Family
ID=36148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3529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0559B (zh) | 2004-10-15 | 2005-10-17 |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31648B2 (zh) |
EP (1) | EP1811799B1 (zh) |
JP (1) | JP4568575B2 (zh) |
CN (1) | CN101040559B (zh) |
WO (1) | WO200604118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9455B (zh) * | 2007-11-06 | 201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下行共享物理信道的可用功率利用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07405B1 (en) | 1999-04-28 | 2004-10-19 | Isco International, Inc. |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maintaining the performance quality of a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narrow band interference |
ES2331526T3 (es) * | 2005-11-28 | 2010-01-07 | Telecom Italia S.P.A. | Procedimiento y sistema para transmitir contenido a una pluralidad de usuarios de una red de comunicacion movil. |
US20070149132A1 (en) | 2005-12-22 | 2007-06-28 | Junyl Li |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selecting control channel reporting formats |
JP2007300509A (ja) * | 2006-05-01 | 2007-11-15 | Ntt Docomo Inc |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
JP4256882B2 (ja) | 2006-06-19 | 2009-04-2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映像配信システム及び配信制御方法 |
US8230288B2 (en) * | 2006-10-18 | 2012-07-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n appropriate coding rate |
RU2009134936A (ru) | 2007-03-01 | 2011-04-10 | НТТ ДоСоМо, Инк. (JP) |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
KR20090118075A (ko) * | 2007-03-01 | 2009-11-17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 기지국장치 및 통신제어방법 |
WO2008108222A1 (ja) | 2007-03-01 | 2008-09-12 | Ntt Docomo, Inc. |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KR20090129441A (ko) | 2007-03-01 | 2009-12-16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 기지국장치 및 통신제어방법 |
CN101669395A (zh) * | 2007-03-01 | 2010-03-1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KR20090118073A (ko) | 2007-03-01 | 2009-11-17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 기지국장치 및 통신제어방법 |
EP2124469A4 (en) | 2007-03-01 | 2014-07-30 | Ntt Docomo Inc | BASIC STATION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JP4927959B2 (ja) | 2007-03-19 | 2012-05-09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第1又は第2のタイプのcqiレポートのトリガとしてのアップリンクグラントの利用 |
BRPI0722339B8 (pt) * | 2007-12-21 | 2020-09-01 | Telecom Italia Spa | método para programar serviços de transmissão, programador,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
JP4937152B2 (ja) | 2008-02-01 | 2012-05-2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
US8385483B2 (en) | 2008-11-11 | 2013-02-26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Self-adaptive digital RF bandpass and bandstop filter architecture |
JP5412527B2 (ja) * | 2008-12-18 | 2014-02-12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使用のための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
JP2011101162A (ja) * | 2009-11-05 | 2011-05-19 |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20130215858A1 (en) * | 2010-10-11 | 2013-08-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hen re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JP2012114764A (ja) * | 2010-11-26 | 2012-06-14 |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における無線通信方法 |
EP2688336B1 (en) * | 2011-03-18 | 2017-11-29 | Fujitsu Limited | Retransmission using tti bundling |
TWI511588B (zh) | 2011-11-07 | 2015-12-01 | Acer Inc | 最佳化通訊協定之視窗大小伸縮以在無線網路系統內傳送資料之方法 |
US8848562B2 (en) * | 2012-02-22 | 2014-09-30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Modifying FEC values and MCS values in a network |
US8761108B2 (en) * | 2012-06-25 | 2014-06-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Table based link adap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s with one codeword |
US9319898B2 (en) * | 2012-08-29 | 2016-04-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rate selec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
US8918136B2 (en) * | 2012-11-29 | 2014-12-23 | At&T Mobility Ii Llc | Adjustment of transmit power parameter |
US9319916B2 (en) | 2013-03-15 | 2016-04-19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and appartus for signal interference processing |
JP2015080066A (ja) * | 2013-10-16 | 2015-04-2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JP2015197845A (ja) * | 2014-04-02 | 2015-11-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US9668223B2 (en) | 2014-05-05 | 2017-05-30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links of communication nodes |
EP3651386B1 (en) | 2015-05-04 | 2023-08-23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
EP3371917B1 (en) * | 2015-11-04 | 2021-07-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ayload transmission in a subframe |
CA3024175C (en) | 2016-06-01 | 2024-06-11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gnal conditioning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detecte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298279B2 (en) | 2017-04-05 | 2019-05-21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
US10812121B2 (en) | 2017-08-09 | 2020-10-20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284313B2 (en) | 2017-08-09 | 2019-05-07 | Isco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detecting, testing, diagnosing and/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85462B1 (en) * | 2000-05-26 | 2002-05-07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iterion based adaptive power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modulation and coding |
JP4016647B2 (ja) * | 2001-05-17 | 2007-12-0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しきい値設定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
BR0210557A (pt) * | 2001-06-25 | 2004-05-25 | Nokia Corp | Método para usar um enlace de rádio em uma modulação adaptativa no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móveis, método para selecionar um esquema de codificação e de modulação para uso no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móveis, e, método para uso no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móveis possuindo um canal de rádio com uma qualidade do canal de rádio variante-tempo |
US7486634B2 (en) * | 2001-08-28 | 2009-02-03 | Sony Corporation | Adaptive modulation based on signal quality |
KR100493079B1 (ko) | 2001-11-02 | 2005-06-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부호 분할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순방향 채널 품질을 보고하는장치 및 방법 |
US7411901B1 (en) * | 2002-03-12 | 2008-08-12 | Extreme Network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selecting timer durations |
JP3679089B2 (ja) * | 2002-11-20 | 2005-08-03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再送パケット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JP3796212B2 (ja) * | 2002-11-20 | 2006-07-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割り当て制御方法 |
JP4186607B2 (ja) * | 2002-12-09 | 2008-11-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 |
US7599698B2 (en) * | 2003-12-29 | 2009-10-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controlled channel information reporting |
-
2004
- 2004-10-15 JP JP2004302287A patent/JP456857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
- 2005-10-17 EP EP05793446.5A patent/EP1811799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5-10-17 CN CN2005800352902A patent/CN10104055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0-17 WO PCT/JP2005/019020 patent/WO200604118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10-17 US US11/577,268 patent/US8031648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9455B (zh) * | 2007-11-06 | 201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下行共享物理信道的可用功率利用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811799A4 (en) | 2012-01-25 |
JP2006115357A (ja) | 2006-04-27 |
JP4568575B2 (ja) | 2010-10-27 |
EP1811799B1 (en) | 2013-05-15 |
WO2006041182A1 (ja) | 2006-04-20 |
CN101040559B (zh) | 2012-08-15 |
EP1811799A1 (en) | 2007-07-25 |
US20080043657A1 (en) | 2008-02-21 |
US8031648B2 (en) | 2011-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40559A (zh) |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 |
CN1158790C (zh) | 通信终端装置 | |
CN1771752A (zh) | 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系统 | |
CN1287543C (zh) | 发送设备和发送控制方法、以及接收设备和接收控制方法 | |
CN1196373C (zh) | 选择编码方法的方法 | |
CN1692579A (zh) | 基站装置和发射分配控制方法 | |
CN101044773A (zh) | 基于蜂窝通信系统的负载来调度发送和重发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28952C (zh) | 发射机和发射控制方法 | |
CN1969586A (zh) |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发送功率比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 |
CN101044706A (zh) |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 |
CN1235354C (zh) | 无线控制装置、基站、移动通信方法和系统 | |
CN101060705A (zh) | 通信模式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控制装置,基站和移动通信终端 | |
CN1829121A (zh) |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 |
CN1825782A (zh) | 无线电资源控制方法、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 |
CN1788444A (zh) | 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
CN1815943A (zh) | 通信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 |
CN1423435A (zh) | 高速下行数据包接入系统对不同服务质量业务的支持方法 | |
CN1921336A (zh) |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 |
CN1533053A (zh) | 通信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914941A (zh) | 移动台、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 |
CN1619973A (zh) | 移动通信终端和控制传输功率的方法 | |
CN101053269A (zh) | 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 | |
CN1879440A (zh) | 移动台、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 | |
CN1921337A (zh) |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 |
CN1835617A (zh) | 移动台、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