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039055B -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9055B
CN101039055B CN2007100863932A CN200710086393A CN101039055B CN 101039055 B CN101039055 B CN 101039055B CN 2007100863932 A CN2007100863932 A CN 2007100863932A CN 200710086393 A CN200710086393 A CN 200710086393A CN 101039055 B CN101039055 B CN 101039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tamping
magnetic core
sheet material
cor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863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9055A (zh
Inventor
小岛智则
五十岚久男
栗田等
鸟巢德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Gener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Gener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General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Gener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39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9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39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9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1Magnetic cores
    • H02K15/022Magnetic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axially facing the armatures, e.g. hub-type cycle dynam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15Sectional mach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 Y10T29/49012Ro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995Shaping one-piece blank by remov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边以规定间隔将磁心片材错开一边进行叠层固定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具有第1冲裁步骤和第2冲裁步骤,所述第1冲裁步骤是经由第1控制组件(700)使第1冲裁冲头(360)以规定间隔移动,从母片材(60)上依次冲裁出1~n(n为正整数)片的磁心片材的圆周方向的一个侧面(第1齿槽面25);所述第2冲裁步骤是经由第2控制组件(700)使第2冲裁冲头(460)以规定间隔移动,从母片材上依次冲裁出1~n(n为正整数)片的磁心片材的圆周方向的另一个面(第2齿槽面26)。

Description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和定子沿着转子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对置配置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将磁心片材沿着半径方向叠层成梯形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第2004-282989)所示,轴向气隙型电动机是将转子沿着转子输出轴的轴线方向以规定的空隙对置地配置在圆盘状的定子的两侧(或者一侧)。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由于能够缩短轴向的长度,所以具有能够小型化的优点。
这种定子具有多个定子铁心(磁心元件),各定子铁心以设置在中央的轴承部为中心成环状配置,并由合成树脂模制成型为一体。这种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的定子铁心是将多个磁心片材沿着半径方向叠层而成,为了增大转矩,要在形成圆周方向的宽度随着从中心一侧朝向外侧而逐渐增大的梯形以增大齿面积上下功夫。
而且,在一部分的定子铁心中,提出了在圆周方向的侧面(齿槽面)设置扭斜,以抑制齿槽转矩的产生的方案。但是,在制造这种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上存在如下的问题。
即,在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的定子铁心的情况下,与内转子型电动机不同,是沿着半径方向叠层的。因此,由于要将齿面形成为梯形,所以必须对每一个磁心片材改变形状,需要磁心片材个数的冲裁模具,生产成本高。
而且,由于为了将齿槽面制成倾斜形状而必须要将磁心片材一片一片稍稍错开一边进行叠层,所以非常花费工时。进而,为了在错开的状态下进行叠层,在定位上也需要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一边以规定间隔将磁心片材错开一边进行叠层固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备以下所示的若干特征。本发明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所述定子铁心是定子和转子沿着转子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对置配置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由将从金属的母片材上冲裁出的多片磁心片材在半径方向上叠层而成的叠层体构成,形成为圆周方向的宽度随着从上述转子输出轴的中心朝向外侧而逐渐增大的梯形,其特征是,包括:形成上述磁心片材的圆周方向的一个侧面(第1齿槽面)的第1切断部,形成上述磁心片材的圆周方向的另一个侧面(第2齿槽面)的第2切断部,使上述第1切断部往复移动的第1移动组件,以及使上述第2切断部往复移动的第2移动组件;并包括第1冲裁步骤和第2冲裁步骤,所述第1冲裁步骤是在上述母片材上,经由上述第1移动组件使上述第1切断部以规定间隔移动,从上述母片材上依次冲裁出1~n(n为正整数)片的上述磁心片材的第1齿槽面;所述第2冲裁步骤是在上述母片材上,经由上述第2移动组件使上述第2切断部以规定间隔移动,从上述母片材上依次冲裁出1~n(n为正整数)片的上述磁心片材的第2齿槽面。
这样一来,通过可分别独立移动的两个切断部,能够改变定子铁心的圆周方向的侧面(第1齿槽面和第2齿槽面)的宽度,从而不必采用多个模具即可叠层定子铁心。
作为优选的方式,其特征是,上述第1切断部以及上述第2切断部以相互接近或离开的方式对置配置。
这样一来,通过将第1切断部和第2切断部以相互接近或离开的方式对置配置,在齿槽面为左右对称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节省空间的模具。
作为优选的方式,其特征是,上述第1切断部和上述第2切断部非同步移动。
这样一来,通过各切断部非同步地被驱动,能够制成齿槽面为左右非对称的磁心片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述第1切断部以规定间隔设置左右一对,上述第2切断部配置在其之间,从上述母片材上冲裁出两片的上述磁心片材的第1以及第2齿槽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通过将从上述母片材上冲裁出的上述各磁心片材沿着半径方向叠层而点对称地组装上述定子铁心。
这样一来,通过在左右一对的第1切断部之间配置第2切断部,并且非同步地被驱动,能够同时制造两个磁心片材。而且,通过将各磁心片材冲裁成点对称形状,能够由一个第2切断部同时冲裁出两个第2齿槽面,成品率提高,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还具备从上述母片材上冲裁出上述磁心片材的半径方向的侧面(齿面)的第3切断部,并具备第3冲裁步骤,在进行了上述第1冲裁步骤以及上述第2冲裁步骤后,通过上述第3切断部使上述磁心片材从上述母片材上完全分离。
这样一来,通过在冲裁出左右的齿槽面后由第3切断部冲裁出磁心片材的半径方向的侧面,能够简单地进行磁心片材中心位置的定位,提高叠层的精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还具备导引孔冲裁步骤,在上述母片材上形成作为上述各冲裁步骤的基准的导引孔。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冲裁精度,还提高了作业速度,生产率也提高。
作为优选的方式,其特征是,在上述第2冲裁步骤和上述第3冲裁步骤之间包括凹凸形成步骤,在上述磁心片材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于将各磁心片材彼此叠层并铆接固定的凹凸部。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述磁心片材在通过上述第3冲裁步骤从母片材上切出的同时叠层并固定在先前冲裁出的磁心片材上。
这样一来,通过在第3冲裁步骤之前设置在磁心片材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于铆接的凹凸的凹凸形成步骤,能够在冲裁后的磁心片材叠层的同时将各磁心片材彼此铆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2为上述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的定子的主视图。
图3A为构成上述定子的各磁极元件的主视图。
图3B为构成上述定子的各磁极元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装置的模具部的示意图。
图5为制造装置的驱动部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
图6为第1冲裁区域的横向剖视图。
图7为第2冲裁区域的横向剖视图。
图8为表示区域中的母片材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为说明第1冲裁冲头和第2冲裁冲头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为将各磁心片材分解并以从内径一侧到外径一侧的顺序排列的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图1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定子铁心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的示意剖视图,图2为定子的主视图。
这种轴向气隙型电动机1具备形成圆盘状的定子2,以及以规定的空隙(间隙)对置配置在该定子2的两侧面的一对转子3、3。各转子3、3同轴地固定在输出旋转驱动力的转子输出轴4上。
另外,定子2以及转子3收放在未图示的托架内。在该例中,转子2的外周面兼作托架的外周壁,在其两端上安装有未图示的盖部件。另外,也可以不采用盖部件而直接将转子3、3安装在风扇等上。
转子3、3是隔着定子2配置在其左右两侧,但也可以仅配置在一侧,在本发明中,转子的结构只要是具备构成轴向气隙型电动机1所必须的功能即可,能够根据规格任意变更。
而且,各转子3、3共有相同的转子输出轴4,但也可以是各转子3、3分别具有转子输出轴的双输出轴型。进而,还可以是不具有转子输出轴4而经由径向球轴承直接相对于定子2支撑的无轴型。
如图2所示,在定子2上包含以转子输出轴4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轴成环状配置的多个(在本例中为9个(9齿槽))的磁极元件21a~21i。由于各磁极元件21a~21i为相同的结构,所以在本例中以磁极元件21a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在定子2的中心部配置有轴承部23。在本例中,轴承部23具有一对径向球轴承231、232,其内轮压嵌在转子输出轴4上,外轮一侧埋设在加固定子2的合成树脂材料24内。
如图3A的主视图以及图3B的立体图所示,磁极元件21a是在具有左右一对的凸缘状的齿面22、22的线圈骨架状的定子铁心23上卷绕未图示的线圈而成,定子铁心23是通过将形成为H字型的电磁钢板沿着半径方向叠层而形成的。
定子铁心23除了齿面22、22之外整体由绝缘树脂构成的绝缘子5覆盖。绝缘子5具备沿着齿面22、22在半径方向上延伸的凸缘部51a、51b,该凸缘部51a、51b也形成卷绕线圈24的线圈骨架的一部分。
在各凸缘部51a、51b上设有两个连结组件,用于分别以不同的形态连结各磁极元件21a~21i。首先,作为第1连结组件,在凸缘部51a、51b的圆周方向的端部上设有卡止凸部52和该卡止凸部52卡止在其内的卡止凹部53,所述卡止凸部52用于将各磁极元件21a~21i彼此以转子输出轴4的轴线为中心连结成环状。
卡止凸部5是由从凸缘部51a、51b的圆周方向的一个端部(在图3A中为右侧面)向外侧突出设置的凸部,在本例中由形成为三角形的舌片构成。相对于此,卡止凹部53由从各凸缘部51a、51b的圆周方向的另一个端部(在图3A中为左侧面)朝向内侧形成的切口部构成,作为与卡止凸部52相匹配的三角形的槽而形成。
在本例中,虽然各卡止凸部52以及卡止凹部53形成为三角形,但只要是能够将各磁极元件21a~21i彼此相互连结成环状的形状即可,可根据四边形、半圆形等规格任意变更。
这样一来,通过使卡止凸部52以及卡止凹部53相互匹配,能够将各磁极元件21a~21i彼此以转子输出轴4的轴线为中心连结成环状。
另外,在本例中,虽然在凸缘部51a、51b上分别设有卡止突棱54、55作为第2连结组件,用于将各磁极元件21a~21i连结成一列的棒状,但由于在本发明中是任意的事项,所以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定子铁心23具有由电磁钢板构成的多片磁心片材(在本例中为20片磁心片材23a~23t),并将其沿着定子2的半径方向叠层。在本例中,各磁心片材23a~23t按照从半径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的顺序配置。
各磁心片材23a~23t分别形成为H字型,在沿着轴向延伸的线圈卷绕部24的两端上设有齿面22、22。如图10所示,线圈卷绕部24随着从半径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其宽度逐渐加宽,叠层后齿面22一侧成为梯形。
如图2和图3所示,在齿面22的圆周方向的两端(在图10中为左右两端)上设有在分别相邻的磁极元件21a~21i之间形成齿槽的第1齿槽面25和第2齿槽面26。
在图3中,第1齿槽面25是朝向磁极元件21a的正面时左侧的侧面,与相邻的磁极元件21i(参照图2)的第2齿槽面26对置。第2齿槽面26是朝向磁极元件21a的正面时右侧的侧面,与相邻的磁极元件21b(参照图2)的第1齿槽面25对置。
在本例中,第1齿槽面25和第2齿槽面26是非对称形状,在第2齿槽面26上形成有用于降低齿槽转矩的扭斜,成为比第1齿槽面25大的倾斜面。
各磁心片材23a~23t随着从半径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圆周方向的宽度(第1齿槽面25和第2齿槽面26的宽度)逐渐增大。即,通过叠层各磁心片材23a~23t,定子铁心23形成为从正面观察时为梯形。
以下,对用于制造这种定子铁心23的制造装置加以说明。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装置的模具部的示意图,图5为制造装置的驱动部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另外,模具放置在未图示的加压装置上,在本发明中,由于加压装置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事项,所以省略其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这种定子铁心的制造装置100是具有安装在未图示的加压装置的上部的冲头110,以及作为冲头110的承受侧而安装在加压装置的下部的冲模120的顺配置型,并且是在冲头110和冲模120之间一边以一定间隔依次送出由电磁钢板构成的母片材60一边精加工成最终成型品的顺送型的压力成型机。
在冲模120之上设有引导母片材60的输送的片材引导器(未图示),具备固定冲孔模板130固定在该片材引导器上的固定冲孔模板结构。这样一来,在冲模120和固定冲孔模板130之间形成输送母片材60的隧道状的母片材输送通路。
冲头110和冲模120具备以下的各冲裁区域,经此完成最终成型品(定子铁心23)。即,具备:在母片材60上穿设作为冲裁加工的基准引导器的导引孔61(参照图8)的导引孔冲裁区域200,从母片材60上冲裁出各定子铁心23的磁心片材23a~23t(以下将单位磁心片材以附图标记32at表示)的圆周方向的一个侧面(第1齿槽面25)的第1冲裁区域300,从母片材60上冲裁出磁心片材23的圆周方向的另一个侧面(第2齿槽面26)的第2冲裁区域400,在磁心片材23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于将各磁心片材23a~23t彼此叠层并铆接固定的凹凸部的凹凸形成区域500,以及从母片材60上依次切开各磁心片材23a~23t并进行叠层的第3冲裁区域600。
参照图5,导引孔冲裁区域200中,安装在通过未图示的压力机驱动组件可上下往复移动地安装的冲头保持架140上的冲头衬垫210,安装在该冲头衬垫210上的冲头板220,可装卸地安装在冲头板220上的导引孔形成冲头230设置在冲头110一侧。
在冲模120一侧,承受导引孔形成冲头230的导引孔形成冲模240安装在冲模板150上。在导引孔形成冲模240的后端一侧上形成用于排出因冲裁作业而产生的废材的排出孔241。
以下,一并参照图6,对第1冲裁区域300加以说明。第1冲裁区域300配置在可沿着规定方向滑动地安装在冲模120上的滑座310上。在滑座310的一端上设有用于使滑座310往复滑动的第1驱动组件700A。
第1驱动组件700A是具有通过未图示的控制组件控制的伺服马达710,由该伺服马达710驱动旋转的凸螺纹轴720,以及固定在滑座310上、通过与螺纹连接在凸螺纹轴710上的凹螺纹将旋转驱动力转换成左右的驱动力的随动机构730的进给螺纹机构。
在本例中,第1驱动组件700A采用利用了凸螺纹和凹螺纹的送进螺纹机构,但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齿条和小齿轮机构、线性驱动机构等,只要是能够使滑座310左右往复移动即可,能够根据规格任意变更。
在滑座310上具备:支撑第1冲模330的冲模支撑架320,通过从冲模支撑架320垂直立设的引导柱321a和悬吊螺栓321b在上下方向上被导向的冲头保持架340,支撑在冲头保持架340上的冲头板350,以及可装卸地支撑在该冲头板350上的一对第1冲头360、360(第1切断部)。在冲模保持架320和冲头保持架340之间设有狭槽370。
在引导柱321a上同轴地安装有压缩弹簧322、322,在压缩弹簧322、322的作用下,冲头保持架340向始终离开的方向(图6中的上方向)被上举。
如图9所示,第1冲头360、360以规定间隔作为左右一对而对称配置。由于第1冲头360、360均为相同的形状,因而以一侧的第1冲头360为例加以说明。
第1冲头360由形成为梯形的冲裁模构成,在一侧的面上形成有用于形成第1齿槽面25的切断面361。在本例中,由于第1冲头360用于形成第1齿槽面25的倾斜面,所以一边依次冲裁出磁心片材23a~23t一边稍微移动,从冲裁出第1片磁心片材23a起到冲裁出最后的磁心片材23t为止仅以移动了移动宽度a的量。
第1冲模330、330由与上述第1冲头360在形状上相匹配的冲裁孔构成,起另一端侧(图6中的下侧)设有用于排出因冲裁而产生的废材的排出孔331。
以下,参照图7对第2冲裁区域400加以说明。第2冲裁区域400配置在可沿着规定方向滑动地安装在冲模120上的滑座410上。在滑座410的一端设有用于使滑座410往复滑动的第2驱动组件700B。
由于第2驱动组件700B的基本结构与用于上述第1冲裁区域300上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另外,第1和第2驱动组件700A、700B由各自的其他系统分别控制。
在滑座410上具备:支撑第2冲模430的冲模支撑架420,通过从冲模支撑架420垂直立设的引导柱421a和悬吊螺栓421b在上下方向上被导向的冲头保持架440,支撑在冲头保持架440上的冲头板450,以及可装卸地支撑在该冲头板450上的第2冲头460(第2切断部)。在冲模保持架420和冲头保持架440之间设有狭槽470。
如图9所示,第2冲头460形成为梯形,在其两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形成第2齿槽面26的切断面461。在本例中,由于第2冲头460用于形成第2齿槽面26的倾斜面,所以一边依次冲裁出磁心片材23a~23t一边稍微移动,从冲裁出第1片磁心片材23a起到冲裁出最后的磁心片材23t为止,整体仅以移动了移动宽度b的量。
在本例中,第1冲头360左右一对地设置,用于同时冲裁出磁心片材23a~23t中的两片,虽然在第1冲头360、360之间配置有第2冲头460,但与本例不同,只要是单纯地依次冲裁出磁心片材23a~23t中的一片,则第1冲头360也可以是一个。在这种情况下,第2冲头460与第1冲头360对置地配置。这种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作为优选的方式,磁心片材23a~23t中的两片最好是分别点对称地冲裁出。即,如图9所示,只要是通过将磁心片材23at配置在点对称的位置上,使一个第2冲头460在两个第1冲头360之间往复动作即可,无需设置两个第2冲头460。能够抑制生产成本。
再参照图5对凹凸形成区域500加以说明。凹凸形成区域500具有安装在冲头保持架140上的冲头衬垫510,以及安装在该冲头衬垫510上的冲头板520,在冲头板520上,切断用冲头530和凹凸形成用冲头530A可装卸地设置在冲头110一侧。
切断用冲头530以及凹凸形成用冲头530A如图4所示,左右对称地分别设置在两处、共计四处,如图8所示,是为了在磁心片材23at的线圈卷绕部24上形成切断孔64、凹凸部64A而设置的。
凹凸形成用冲头530A是前端比母片材60的厚度短地突出。因此,通过将凹凸形成用冲头530A朝向母片材60加压,在母片材60的正面上形成凹部,在背面随着凹部的形成而形成凸部。
在本例中,虽然四处的凹凸形成用冲头530A中的两个固定在冲头板520上,但脱模棒550安装在切断用冲头530的另一端(图5中的上端)。
在切断用冲头530的后端(图5中的上端)设有切换杆551。切换杆551设成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组件能够滑动(图5中为纸面之前),通过切换杆551控制切断用冲头530的出没。
切换杆551是能够切换到使切断用冲头530突出的位置和不突出的位置,通常,支撑在不突出的位置上,仅在第1片的磁心片材23a输送来时,切换杆551移动到突出位置,相对于磁心片材23a形成切断孔64。这样一来,即使在之后冲裁出的第1片磁心片材23a叠层在最后的磁心片材23t上,也不会在之后的第3冲裁区域60中卡止。
在冲模120一侧,承受切断用冲头530以及凹凸形成用冲头530A的切断用冲模540以及凹凸形成用冲模540A安装在冲模板560上。切断用冲模540以及凹凸形成用冲模540A对置地分别在切断用冲头53以及凹凸形成用冲头530A上设置四处,在凹凸形成用冲模540A内设有脱模棒570,用于使母片材50不嵌入。
脱模棒570由内部具有压缩弹簧的推杆构成,与未设置脱模棒550的凹凸形成用冲头530A对置设置。这样一来,能够将母片材60可靠地输送到之后的第3冲裁区域600。
参照图5,第3冲裁区域600中,在冲头110一侧设有安装在冲头保持架140上的冲头衬垫610,安装在该冲头衬垫610上的冲头板620,以及可装卸地安装在冲头板620上的第3冲头630。
在本例中,冲头衬垫610和冲头板620与上述的凹凸形成用区域500的冲头衬垫510和冲头板520共用。
在第3冲头630的后端侧(图5中的上端)设有脱模棒650。脱模棒650在冲裁出20片磁心片材23a~23t的同时与第3冲头相邻地推压磁心片材23的凹凸部64A,从而使相互叠层的磁心片材23a~23t的凹凸部64A彼此嵌合。
在冲模120一侧,承受第3冲头630的第3冲模640安装在冲模板660上。第3冲模640的后端侧(图5中的下端侧)形成有排出孔641,用于排出冲裁、叠层固定后的定子铁心23。
以下,参照图4和图8,对本发明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组装顺序加以说明。首先,在最初将母片材60设置在加压装置内后,通过操作未图示的开始按钮,通过加压装置内的未图示的驱动组件开始加压作业。另外,在图8中,母片材的流动方向与图4相同为从上至下。
另外,加压作业通过冲头110以一定间隔朝向冲模120往复移动而同时进行各作业区域200~600,在以下中,为了便于说明,按照各区域的顺序说明第1片的磁心片材23a的作业工序。
首先,当母片材60输送到导引孔形成区域200时,控制组件使冲头110经由未图示的加压组件朝向冲模120下降。随之,保持在冲头板220上的导引孔形成冲头230朝向母片材60刺入,从而在母片材60上形成一对导引孔61、61。
当导引孔形成冲头230被上提而返回到初始位置时,控制组件经由未图示的输送组件将母片材60推出规定长度,并输送到之后的第1冲裁区域300。在母片材60被送出后,控制组件使冲头110下降。
随着冲头110的下降,在第1冲裁区域300,安装在冲头板350上的第1冲头360朝向母片材60插入,从而在母片材60上形成一对第1冲头孔62、62(第1齿槽面的切出)。
当第1冲头360被上提而返回到初始位置时,控制组件经由输送组件将母片材60仅送出规定的长度,同时再次使冲头110下降。同时,控制组件向第1驱动组件700的驱动马达710发出指令,使第1冲头360仅移动相当于各磁心片材23a~23t的一片的移动量Δa(=a/20),以备之后冲裁的第2片的磁心片材23b。
之后,控制组件再次使冲头110下降。随之,在第2冲裁区域400中,随着冲头110的下降,第2冲头460刺入母片材60。这样一来,在母片材60上形成第2冲裁孔63(第2齿槽面的切出)。
当第2冲裁孔的冲裁作业结束时,冲头110被上提而返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将母片材60送出到之后的凹凸形成区域500。同时,控制组件向第3冲裁区域400的第2驱动组件700发出指令,使第2冲头460仅移动相当于各磁心片材23a~23t的一片的移动量Δb(=b/20),以备之后冲裁的第2片的磁心片材23b。
在确认了母片材60输送到凹凸形成区域500后,控制组件使冲头110下降。这样一来,凹凸形成用冲头530A朝向母片材60被推入,在磁心片材23a的线圈卷绕部24的正反面上形成两处凹凸部64A。
另外,在控制组件判断第1片的磁心片材、在本例中是磁心片材23a已输送来的情况下,将切断用冲头530的切换杆551切换到突出一侧,用切断用冲头530形成切断孔64。在进行以后的磁心片材23b~23t的冲裁作业时,使切换杆551预先移动到非突出一侧,采用凹凸形成用冲头530A,在磁心片材23b~23t上形成凹凸部64A。
当形成凹凸部64A时,母片材60输送到最后的第3冲裁区域600,与此同时,冲头110开始下降。这样一来,第3冲头630插入母片材60,磁心片材23a从母片材60上切出(齿面的切出)。
被切出的磁心片材23a叠层在之前冲裁出的最后的磁心片材23t上,同时被第3冲头630推入,但由于在磁心片材23a上取代凹凸部64A而设有切断孔64,所以磁心片材23a与磁心片材23t不会连结。
重复一系列的作业工序,在磁心片材23a上依次叠层磁心片材23b~23t,并通过第3冲头630推入,使凹凸部64A彼此嵌合,从而各磁心片材23a~23t彼此连结,完成定子铁心23。

Claims (6)

1.一种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所述定子铁心是定子和转子沿着转子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对置配置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由将从金属的母片材上冲裁出的多片磁心片材在半径方向上叠层而成的叠层体构成,形成为圆周方向的宽度随着从上述转子输出轴的中心朝向外侧而逐渐增大的梯形,其特征是,
包括:形成上述磁心片材的圆周方向的一个侧面、即第1齿槽面的第1切断部,形成上述磁心片材的圆周方向的另一个侧面、即第2齿槽面的第2切断部,使上述第1切断部往复移动的第1移动组件,以及使上述第2切断部往复移动的第2移动组件;
还包括第1冲裁步骤和第2冲裁步骤,所述第1冲裁步骤是在上述母片材上,经由上述第1移动组件使上述第1切断部以规定间隔移动,从上述母片材上依次冲裁出1~n片的上述磁心片材的第1齿槽面;所述第2冲裁步骤是在上述母片材上,经由上述第2移动组件使上述第2切断部以规定间隔移动,从上述母片材上依次冲裁出1~n片的上述磁心片材的第2齿槽面,其中,n为正整数,
上述第1切断部以规定间隔设置左右一对,上述第2切断部配置在其之间,从上述母片材上冲裁出两片的上述磁心片材的第1以及第2齿槽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将从上述母片材上冲裁出的上述各磁心片材沿着半径方向叠层而点对称地组装上述定子铁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具备从上述母片材上冲裁出上述磁心片材的轴向方向的侧面、即齿面的第3切断部,并具备第3冲裁步骤,在进行了上述第1冲裁步骤以及上述第2冲裁步骤后,通过上述第3切断部使上述磁心片材从上述母片材上完全分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具备导引孔冲裁步骤,在上述母片材上形成作为上述各冲裁步骤的基准的导引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上述第2冲裁步骤和上述第3冲裁步骤之间包括凹凸形成步骤,在上述磁心片材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于将各磁心片材彼此叠层并铆接固定的凹凸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磁心片材在通过上述第3冲裁步骤从母片材上切出的同时叠层并固定在先前冲裁出的磁心片材上。
CN2007100863932A 2006-03-15 2007-03-15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039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70580 2006-03-15
JP2006070580A JP4834433B2 (ja) 2006-03-15 2006-03-15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電動機用固定子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06070580 2006-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9055A CN101039055A (zh) 2007-09-19
CN101039055B true CN101039055B (zh) 2012-05-30

Family

ID=38181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63932A Active CN101039055B (zh) 2006-03-15 2007-03-15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042257B2 (zh)
EP (1) EP1835599B1 (zh)
JP (1) JP4834433B2 (zh)
KR (1) KR101257358B1 (zh)
CN (1) CN101039055B (zh)
TW (1) TWI4278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1290B2 (ja) * 2009-09-07 2013-10-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JP4730461B2 (ja) * 2009-09-25 2011-07-2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磁芯の製造方法
KR101134969B1 (ko) * 2009-11-19 2012-04-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식 워터 펌프의 고정자 제작 방법
WO2011084544A2 (en) * 2009-12-16 2011-07-14 Clear Path Energy, Llc Axial gap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9270150B2 (en) 2009-12-16 2016-02-23 Clear Path Energy, Llc Axial gap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5403260B2 (ja) * 2009-12-22 2014-01-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JP5454164B2 (ja) * 2010-01-22 2014-03-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コア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495180B2 (ja) * 2010-01-22 2014-05-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US9178403B2 (en) * 2010-09-29 2015-11-03 Honda Motor Co., Ltd. Laminated body manufacturing method
DE102010060482B4 (de) * 2010-11-10 2017-07-13 Binova Gmbh Elektrischer Scheibenläufermotor und Elektrofahrrad oder Pedelec mit einem Scheibenläufermotor
JP5957360B2 (ja) * 2012-10-23 2016-07-27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5815760B2 (ja) 2014-01-17 2015-11-1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非円形のステータコアを備えたモータ、モー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15162819A1 (ja) * 2014-04-25 2015-10-2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CN105469974B (zh) * 2015-12-21 2017-09-15 湖北建鑫传动轴有限公司 一种磁极片成型模具
JP6778497B2 (ja) * 2016-03-22 2020-11-04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07317407B (zh) * 2016-04-27 2019-02-15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组接多个单齿组件的组合式马达定子以及其制造方法
US11658530B2 (en) * 2021-07-15 2023-05-23 Stoneridge, Inc. Modular brushless DC (BLDC) motor construc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4971A (en) * 1993-09-30 1997-02-25 Steiner; Robert 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variable laminations used i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devices
CN1494199A (zh) * 2002-10-30 2004-05-05 周万顺 供微型马达使用的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543042A (zh) * 2003-02-26 2004-11-03 ��ʿͨ�����ɷ����޹�˾ 轴向空隙型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57249A (en) * 1946-09-07 1951-06-19 Gen Mills Inc Stator for induction motors
US2495218A (en) * 1946-09-28 1950-01-24 Gen Mills Inc Section for stator cores for induction motors
DE4326124C2 (de) 1993-08-04 1996-07-18 Wolfgang Hill Mehrphasige elektrische Maschine
US5640752A (en) 1993-09-30 1997-06-24 Steiner; Robert E. Controlled adjustabl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variable laminations used i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devices
JPH10156593A (ja) * 1996-11-29 1998-06-16 Aida Eng Ltd プレス機械のダイセット装置
JP2000033433A (ja) * 1998-07-22 2000-02-02 Hoden Seimitsu Kako Kenkyusho Ltd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01102234A (ja) * 1999-09-30 2001-04-13 Hitachi Ltd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4121008B2 (ja) * 2001-07-03 2008-07-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ステータのコア部材の製造装置
JP3777435B2 (ja) 2002-04-08 2006-05-24 株式会社一宮電機 モ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タコア
JP4003058B2 (ja) * 2002-07-17 2007-11-0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誘導電動機
JP2005051929A (ja) * 2003-07-29 2005-02-24 Fujitsu General Ltd 電動機
JP2006014565A (ja) 2004-06-29 2006-01-12 Nissan Motor Co Ltd ディスク型回転電機
JP4574255B2 (ja) * 2004-07-13 2010-11-04 黒田精工株式会社 分割積層コアの製造方法と製造用順送り金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4971A (en) * 1993-09-30 1997-02-25 Steiner; Robert 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variable laminations used i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devices
CN1494199A (zh) * 2002-10-30 2004-05-05 周万顺 供微型马达使用的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543042A (zh) * 2003-02-26 2004-11-03 ��ʿͨ�����ɷ����޹�˾ 轴向空隙型电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57358B1 (ko) 2013-04-23
EP1835599B1 (en) 2017-09-27
CN101039055A (zh) 2007-09-19
TWI427896B (zh) 2014-02-21
TW200818661A (en) 2008-04-16
JP4834433B2 (ja) 2011-12-14
US8042257B2 (en) 2011-10-25
EP1835599A1 (en) 2007-09-19
KR20070093900A (ko) 2007-09-19
JP2007252064A (ja) 2007-09-27
US20070214632A1 (en) 2007-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9055B (zh)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KR20080089477A (ko) 모터 고정자용의 분할 코어, 그 모터 고정자, 영구자석형 동기 모터, 및 분할 코어 펀칭 금형에 의한 펀칭 방법
US20080047131A1 (en) Di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amina stacks from a plurality of separate strips of stock material
CN101222166B (zh) 电机定转子冲片冲压方法
CN105689547B (zh) 用于汽车点火器的异形铁芯的冲压模、流水线、方法
CN102111042A (zh) 层叠铁心的制造方法
KR101921723B1 (ko) 적층 철심의 제조 방법 및 적층 철심 제조 장치
CN106602791B (zh) 切纸及成型装置
CN102327939A (zh) 条料扭曲模具结构
CN105195613B (zh) 用于加工八级定子铁芯和小骨架铁芯的级进冲压模
KR101379155B1 (ko) 2 이상의 모재가 적층된 모터의 웨이트 밸런스 코어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CN203448497U (zh) 一种电机冲片落料模具
CN205008489U (zh) 用于加工八级定子铁芯的级进冲压模
CN210358791U (zh) 一种电机转子钢片的冲压模具
JP5202577B2 (ja) 固定子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KR101005859B1 (ko) 단차적층 프레스 금형장치
US7086317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near motor lamination
CN202701097U (zh) 一种高速冲槽机分割铁心冲片模具
KR101292275B1 (ko) 하프 블랭킹을 이용한 적층코아 제조장치
US6701748B1 (en) Glassware machine
CN101202483A (zh) 电机定子铁心与转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CN100509265C (zh) 一种打孔刀组的刀座结构、制作方法及其抵压机构
CN102950784B (zh) 冲头长度可变的小偏心曲柄连杆传动机构
CN104226813A (zh) 用于冲裁定子冲片的级进模具
JP6316783B2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