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6695A - 一种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36695A CN101036695A CNA200710017630XA CN200710017630A CN101036695A CN 101036695 A CN101036695 A CN 101036695A CN A200710017630X A CNA200710017630X A CN A200710017630XA CN 200710017630 A CN200710017630 A CN 200710017630A CN 101036695 A CN101036695 A CN 1010366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surfactant
- emulsion
- phase
- litsea cube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包油型含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由表面活性剂15%~30%、油相2%~15%、木香油0.05%~25%、山苍耔油0.05%~25%、余量为蒸馏水组成。本发明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外观为黄色或无色透明液体,液滴直径分布在1~30nm之间,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提高木香油及山苍籽油在加工过程中的药物稳定性,提高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延缓其在体内的药物代谢时间,减少辅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医药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外用广谱抗菌、抗病毒药物的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指一种透明稳定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纳米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细菌、病毒感染发病率高、种类繁多,因其多发,不仅使患者遭受疾病本身的痛苦,而且有碍外观和容貌,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烦恼。挥发油是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除具有发散解表、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祛寒温里、清热解毒、解暑祛秽等作用外,临床上还直接应用挥发油的生药。木香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木香的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甾醇类、生物碱、有机酸。近年来对木香的药理、药效学研究发现,木香油的主要成分是以木香烯内酯和脱氢木香内酯为主的多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在抗菌、消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方面有明显的疗效。山苍籽又称木姜子、山鸡椒,属于樟科,由其果实、根、叶提取的山苍籽油对多种致病真菌、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抗菌剂存在耐热性差、易挥发、易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安全性能差、在人体内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为此,一般传统上把他们制成乳状液,用乳状液作为药物载体,但这种传统的乳状液油相的粒径较大,一般大于1μm,普通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制备时需要能量,离心后分层,而且这种乳状液在贮存过程中易产生沉淀,影响药物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木香油和山苍耔油联合制成纳米乳剂,可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克服了木香油及山苍耔油溶解度差、物理性质不稳定、有刺激性的问题,亦克服了其在水中分散的困难,从而可在低剂量用量下获得较高的药效,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使木香油及山苍耔油的治疗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本发明的木香油、山苍耔油的纳米乳剂在制备过程中采用较低温度,避免了主药的损失,因此含量均匀准确、质量稳定,且制备简便,易于扩大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的纳米乳剂的粒径在1~30nm之间,其有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15%~30%;油相,2%~15%;木香油,0.05%~25%;山苍耔油,0.05%~25%;余量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外观为黄色或无色透明液体,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西北大学提供)测定,液滴直径分布在1~30nm之间,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热力学稳定性高。制备时操作比较简单,不分相、不沉淀,贮存稳定性提高;
2)透光性好,任何不均匀性或沉淀物的存在易被发现,感观品质提高;
3)防腐性能提高,因为分散相液体比较小,能防止细菌的侵入,同时增加一些有效成份的溶解度;
4)具有良好的增溶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5)能提高木香油、山苍耔油的溶解性,延缓木香油、山苍耔油的消退时间,从而提高了木香油、山苍耔油的生物利用度;
6)方法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在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上,本发明选用无毒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比较稳定,不易受强电解质、无机盐类的影响,也不易受酸碱的影响,并且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好,溶血作用较小。理论上,O/W型纳米乳状液的制备需要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介于8~18之间,考虑到制备工艺的简单性,即纳米乳的易形成性和制备出来的纳米乳的稳定性,本发明选用HLB介于10~15之间的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者与一种HLB<1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
可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有: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如EL-4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如RH-4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吐温-80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本发明根据当乳化油相所需的表面活性剂的HLB与表面活性剂相近时,所形成的乳状液稳定的原则,选用的油脂有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棕榈酸异丙酯(IPP)、棕榈酸异辛酯(2EHP)、蛇油、杏仁油、橄榄油、蓖麻油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这些油常温下呈液态、无不良气味。
上述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表面活性剂相的配制:按配方比例称取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与助表面活性剂按比例复配,计算该体系的HLB值,充分搅拌均匀。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具有加合性,可用质量平均法求出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例如,两种表面活性剂A、B混合后,其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AB值为
HLBAB=(WAHLBA+WBHLBB)/(WA+WB)
式中,WA、WB,分别表示混合物表面活性剂A、B的质量;HLBA,HLBB分别表示表面活性剂A、B的HLB值。
(2)油相的配制:根据表面活性剂相的HLB值,选择一种或几种油,调其比例,使其乳化所需的HLB值与表面活性剂相的HLB相近。
(3)按9∶1~1∶9的规律改变表面活性剂相和油相的比例,向其中加入配方比例的木香油和山苍耔油,搅拌使之全部溶解,在20℃~25℃缓慢加蒸馏水充分搅拌,直至形成澄清透明、粘度小且具有流动性的黄色或无色的O/W型纳米乳剂。
纳米乳剂稳定性测定
1、经时稳定性
经时稳定性是指纳米乳液在室温自然变化条件下贮藏时,外观随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的程度。该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放置6个月,持久透明,未发现浑浊或沉淀,则说明经时稳定性好。这是评价纳米乳液的一个重要指标。
2、热贮稳定性
将该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置于试管,密封,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贮存14天,该液热贮后外观透明。
3、抗冷冻稳定性
将该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在冰箱中-4℃保存一周后。恢复至室温。如果纳米乳口服液在-4℃冻成固体,恢复至室温,恢复至透明,且放置一周后继续透明,则认为抗冷冻性好。
4、离心稳定性
将该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置于试管,密封,在15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20分钟,没有分层,仍澄清透明。
本发明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具有抗菌消炎、镇痛、解热、祛风、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压及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作用。用于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厌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系统和腹腔感染、皮肤及其软组织、骨和关节、妇科感染等。对胃病、关节炎、溃疡、腹胀肠鸣、食欲不振、腹痛、呕吐泄泻、痢疾、里急后重等症,均有明显的疗效。
用法:
①外用,涂抹于患处,一日早晚各1次,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5天,以防复发;
②注射,依不同病症用不同剂量。对于轻度患者每日剂量为3g~4g为宜,中等程度患病者每日剂量为5g~7g为宜,重度患者每日剂量为8g~9g为宜。
具体实施方式
纳米乳剂是水包油型乳化体,纳米乳不同于一般的乳状液,首先在粒度上,纳米乳的粒度极小,小于100nm;而普通乳状液的粒径一般大于1μm,且分布不均匀;其次在外观上,纳米乳呈透明或略带乳光的半透明状,黏度一般较接近于水而远远小于相应水油比例的乳状液;第三,在结构组成上,纳米乳所需的表面活性剂含量明显高于普通乳状液。约在15%~30%左右,有时更需要有助表面活性剂的存在才能形成纳米乳;第四,纳米乳不象一般乳状液那样随类型的不同而只能与油相或水相混匀,纳米乳在一定范围内既能与油相混匀又能与水相混匀,在一定组成范围内纳米乳可以呈双连续相形式存在;第五,普通纳米乳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制备时需要能量,离心后分层,而纳米乳却是一个热力学稳定体系,可以长期放置且离心后不分层。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的良好品质和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药物对动物刺激性试验、抗菌活性试验和药效对比试验。
试验例1:动物刺激性试验
新西兰塔兔8只,雌雄各半,分2组,一组进行皮肤刺激试验,分别采用0.5%、1%、1.5%、2%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各0.3ml对其一组点眼观察,24h后未出现明显的刺激性,再分别采用0.5%、1%、1.5%、2%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各3mL对另一组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于试验前24h将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脱去,脱毛范围为3cm×3cm,一侧进行试验,一侧为对照,24h后与对照侧比较未出现明显的刺激性。
试验例2:抗菌活性试验
取6只体重无明显差异的新西兰塔兔,在皮肤上分别感染黄曲霉菌、奈氏球菌、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狗小牙孢菌、巨大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绿农杆菌(以上菌种均由我校实验室提供),用0.5%、1%、1.5%、2%的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进行体外的抗菌活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试验菌种 | 不同浓度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的效果 | |||
0.5% | 1% | 1.5% | 2% | |
黄曲霉菌 | 无效 | 有效 | 有效 | 有效 |
奈氏球菌 | 无效 | 有效 | 有效 | 有效 |
黑曲霉菌 | 无效 | 有效 | 有效 | 有效 |
白色念珠菌 | 无效 | 有效 | 有效 | 有效 |
狗小牙孢菌 | 无效 | 有效 | 有效 | 有效 |
巨大芽孢杆菌 | 无效 | 有效 | 有效 | 有效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无效 | 有效 | 有效 | 有效 |
痢疾杆菌 | 无效 | 有效 | 有效 | 有效 |
绿农杆菌 | 无效 | 有效 | 有效 | 有效 |
表1的结果清楚表明,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的有效抑菌浓度在1%~2%,而且对以上菌均呈较好的抗菌活力,而且浓度越高抗菌效果越好。
试验例3 本发明药物对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80例皮肤病患者,男46例,女44例,年龄18岁~70岁。随机分为5组:0.5%、1.0%和2.0%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纳米乳剂治疗组各16例;1.0%木香油、山苍耔油溶液(由我校实验室自行配制)对照组16例;空白纳米乳液对照组16例。5组患者年龄、性别、意识状态、活动情况、全身营养状况和褥疮位置面积大小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受试药物:
1.0%木香油、山苍耔油溶液;
0.5%、1.0%和2.0%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的纳米乳剂;
空白纳米乳液。
2.治疗方法
先将皮肤受损处常规消毒。5组均予常规治疗,翻身1次/h,使用软垫避免疮面受压,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药物涂抹要超出褥疮面周围皮肤,2次/d,每次涂抹20分钟。阳性对照组用1.0%木香油、山苍耔油溶液消毒褥疮周边皮肤和褥疮面;阴性对照组用空白纳米乳液涂抹;治疗组分别用0.5%、1.0%和2.0%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的纳米乳剂。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褐红色红斑消退或溃烂疮口全部愈合;好转:红斑未完全消退,或溃烂疮面腐肉脱落,新肉生长,疮面逐渐缩小;未愈:疮面未缩小或继续扩人,变深,渗出增多。
4.结果
表2: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的纳米乳剂对皮肤褥疮的治疗作用(n=16)
组别 | n | 治愈 | 好转 | 未愈 | 平均治愈时间(d) | 有效率(%) |
阴性对照组 | 16 | 0 | 0 | 16 | - | 0 |
阳性对照组 | 16 | 7 | 4 | 5 | 32.36±3.93 | 68.750 |
治疗组(0.5%) | 16 | 10 | 4 | 2 | 22.79±2.29*Δ | 87.50* |
治疗组(1.0%) | 16 | 15 | 1 | 0 | 19.38±2.70*Δ | 100.00* |
治疗组(2.0%) | 16 | 16 | 0 | 0 | 16.44±1.79*Δ | 100.00*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治疗组间比较 ΔP<0.05
结果表明,高(2.0%)、中(1.0%)、低(0.5%)三种木香油、山苍耔油的纳米乳抗菌药物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时间和有效率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的纳米乳剂对感染性皮肤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
试验例4:木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的纳米乳剂的药效与其他制剂的对比试验
选取临床上有皮肤感染的患者24例,平均分为三组,第一组用本发明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的纳米乳剂治疗,外用涂搽于洗净的患处,一目早晚各1次;第二组为木香油、山苍耔油乳液(由我校实验室提供,木香油、山苍耔油含量为1.0%)治疗组,外用涂搽于洗净的患处,一日早晚各1次;第三组为亚胺培南(美国默克公司默沙东药厂,亚胺培南含量为1.0%)治疗组,外用涂搽于洗净的患处,一日早晚各1次;经过一段相同时间的时间的治疗,第一组治愈率为88%,第二组治愈率为68%,第三组为72%。明显可见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耔油的纳米乳剂的疗效优于木香油、山苍耔油乳液及亚胺培南。
以下通过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木香油、山苍耔油的纳米乳剂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RH-40)2.25g、肉豆蔻酸异丙酯(IPM)0.25g、木香油0.10g、山苍耔油0.10g和蒸馏水5.30g备用。
3)25℃室温条件下,将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RH-40)和油相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混合,不断搅拌使其充分混匀;然后加入木香油和山苍耔油,充分搅拌后,向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边加水边搅拌;开始时体系黏度较小,随着蒸馏水量的增加,体系会变黏稠,此时体系可能会出现液晶态或油包水型的纳米乳,继续滴加并不断搅拌,当目测体系突然变稀时,此时产生的即是稳定的黄色透明水包油型木香油及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
实施例2: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EL-40)2.25g、肉豆蔻酸异丙酯(IPM)0.25g、木香油0.50g、山苍耔油0.50g和蒸馏水4.50g备用。
3)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实施例3: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RH-40)2.25g、肉豆蔻酸异丙酯(IPM)0.25g、木香油1.00g、山苍耔油1.00g和蒸馏水3.50g备用。
3)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实施例4: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RH-40)2.00g、肉豆蔻酸异丙酯(IPM)0.50g、木香油2.00g和蒸馏水3.50g备用;
3)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实施例5: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RH-40)2.00g、肉豆蔻酸异丙酯(IPM)0.50g、山苍籽油2.00g和蒸馏水3.50g备用。
3)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实施例6: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EL-40)1.50g、肉豆蔻酸异丙酯(IPM)1.00g、木香油0.50g、山苍耔油0.50g和蒸馏水4.50g备用。
3)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实施例7: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RH-40)2.25g、蛇油0.25g、木香油0.10g、山苍耔油0.10g和蒸馏水5.30g备用。
3)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实施例8: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EL-40)1.75g、棕榈酸异辛酯(2EHP)0.75g、木香油0.60g、山苍耔油0.60g和蒸馏水4.30g备用。
3)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实施例9: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EL-40)2.00g、杏仁油0.50g、木香油0.30g、山苍耔油0.30g和蒸馏水4.90g备用。
3)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实施例10: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RH-40)2.25g、橄榄油0.25g、木香油0.10g、山苍耔油0.10g和蒸馏水5.30g备用。
3)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实施例11: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RH-40)2.25g、蓖麻油0.25g、木香油0.10g、山苍耔油0.10g和蒸馏水5.30g备用。
3)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实施例12: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00g、1.3丁二醇1.00g、蓖麻油0.50g、木香油0.25g、山苍耔油0.25g和蒸馏水3.00g备用。
3)先将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助表面活性剂1,3-丁二醇按照质量比为3∶1的规律制备复配成4.00g,然后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实施例13:
1)用通过计算HLB值所选定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为9∶1~1∶9的规律制备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2)称取吐温-80 1.40g、司盘-80 0.70g、石蜡0.90g、木香油0.10g、山苍耔油0.10g和蒸馏水5.30g备用。
3)同实施例1中“步骤3)”的操作
Claims (5)
1.一种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的纳米乳剂的粒径在1~30nm之间,其有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15%~30%;油相,2%~15%;木香油,0.05%~25%;山苍耔油,0.05%~25%;余量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EL-40)、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RH-4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吐温-80和司盘-80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介于10~1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相选自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棕榈酸异辛酯、蛇油、杏仁油、橄榄油、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纳米乳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表面活性剂相的配制:按配方比例称取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与助表面活性剂按比例复配,计算该体系的HLB值,充分搅拌均匀;
步骤二,油相的配制:根据表面活性剂相的HLB值,选择一种或几种油,调其比例,使其乳化所需的HLB值与表面活性剂相的HLB相近;
步骤三,按9∶1~1∶9的规律改变表面活性剂相和油相的比例,向其中加入配方比例的木香油及山苍籽油,充分搅拌,在20℃~25℃缓慢加蒸馏水充分搅拌,直至形成澄清透明、粘度小且具有流动性的黄色或无色透明的O/W型纳米乳状液即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为1,3-丁二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17630XA CN101036695B (zh) | 2007-04-06 | 2007-04-06 | 一种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17630XA CN101036695B (zh) | 2007-04-06 | 2007-04-06 | 一种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36695A true CN101036695A (zh) | 2007-09-19 |
CN101036695B CN101036695B (zh) | 2010-09-08 |
Family
ID=3888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1763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6695B (zh) | 2007-04-06 | 2007-04-06 | 一种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036695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16061A (zh) * | 2011-11-28 | 2012-04-1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复方水包油型白术油纳米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655709A (zh) * | 2013-12-25 | 2014-03-26 | 成都乾坤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黄芩的治疗畜禽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兽用药物组合物 |
CN103655708A (zh) * | 2013-12-25 | 2014-03-26 | 成都乾坤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金银花的治疗畜禽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兽用药物组合物 |
CN106821977A (zh) * | 2017-01-22 | 2017-06-13 | 福建医科大学 | 茶油纳米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507564A (zh) * | 2019-09-11 | 2019-11-29 | 吉林大学 | 一种蛇油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280240A (zh) * | 2020-02-10 | 2020-06-16 | 浙江工商大学 | 山苍子精油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三文鱼保鲜中的应用 |
CN114515271A (zh) * | 2022-01-25 | 2022-05-20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一种具有酸稳定性的木香烃内酯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6855086A (zh) * | 2023-08-22 | 2023-10-10 | 广东金海纳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硅胶耳塞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4762A (zh) * | 2005-03-21 | 2005-08-17 | 廖振兴 | 降压安神保健房室内墙面、天棚的生态、保健装饰板 |
-
2007
- 2007-04-06 CN CN200710017630XA patent/CN10103669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16061A (zh) * | 2011-11-28 | 2012-04-1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复方水包油型白术油纳米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655709A (zh) * | 2013-12-25 | 2014-03-26 | 成都乾坤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黄芩的治疗畜禽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兽用药物组合物 |
CN103655708A (zh) * | 2013-12-25 | 2014-03-26 | 成都乾坤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金银花的治疗畜禽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兽用药物组合物 |
CN103655708B (zh) * | 2013-12-25 | 2016-05-25 | 成都乾坤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金银花的治疗畜禽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兽用药物组合物 |
CN106821977A (zh) * | 2017-01-22 | 2017-06-13 | 福建医科大学 | 茶油纳米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507564A (zh) * | 2019-09-11 | 2019-11-29 | 吉林大学 | 一种蛇油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280240A (zh) * | 2020-02-10 | 2020-06-16 | 浙江工商大学 | 山苍子精油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三文鱼保鲜中的应用 |
CN114515271A (zh) * | 2022-01-25 | 2022-05-20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一种具有酸稳定性的木香烃内酯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6855086A (zh) * | 2023-08-22 | 2023-10-10 | 广东金海纳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硅胶耳塞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36695B (zh) | 2010-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36695A (zh) | 一种水包油型木香油、山苍籽油的纳米乳剂及制备方法 | |
CN1840154A (zh) |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软膏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411960A (zh) | 一种具有抑制痤疮功效的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46957A (zh) | 亚微乳抗真菌药物喷雾剂制剂 | |
CN1931232A (zh) | 一种水包油型紫苏子油纳米乳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831566A (zh) | 皮肤护理组合物 | |
CN102846667B (zh) | 一种经低温干燥制备纳米美洲大蠊的制备方法 | |
CN108542805A (zh) | 祛痘复方精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830385A (zh) | 牛皮癣膏 | |
CN100394919C (zh) | 一种用于治疗阴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3800401B (zh) | 生肌愈合膏 | |
CN103007034B (zh) | 用于治疗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1342167A (zh) | 药物组合物 | |
RU2381810C1 (ru) | Гель-бальзам, обладающий ранозаживляющим действием | |
CN107569453A (zh) | 一种含蛋黄油具有修复冻烫伤及湿疹的抗衰小黄乳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219527C (zh) | 治疗痤疮的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40378C (zh) | 除湿去骨痛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86389A (zh) | 一种以丹参、红花制备而成的丹红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88471B (zh) | 治疗婴幼儿湿疹的复方甘锌乳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30900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骨性关节炎的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7338889B (zh) | 防治血瘀证的精油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679676A (zh) | 六味西红花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59828A (zh) | 银杏内酯b的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
TWI660732B (zh) | 綠豆發酵萃取物用於製備促進傷口癒合的醫藥品的用途 | |
CN1720948A (zh) | 红茴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2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