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复方三七外用剂型-复方三七巴布剂。
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系以“百宝丹”为基础开发的一种纯中药新型外用巴布剂,本发明产品具有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是针对疼痛症状开发的一种外用制剂。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以三七、滇草乌、重楼、金铁锁四味云南特色药材为原料,经提取有效成分,辅以冰片、薄荷油、薄荷醇或薄荷脑及月桂氮卓酮、油醇、乳酸乙酯、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等辅料配制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复方三七巴布剂是由治疗剂量的复方三七提取物和适宜的药用赋形剂制成。
本发明的复方三七巴布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
复方三七提取物(干浸膏粉) 1%~10%
粘着剂 1~20%
保湿剂 1%~70%
填充剂 5%~20%
增稠剂 1%~20%
交联剂 0~2%
透皮促进剂 2%~10%
其中:复方三七提取物是用三七20g,滇草乌213.3g,重楼166.7g,金铁锁:266.7g,适当粉碎和碎断,合并后分别加入8倍量、6倍量、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提取液经过虑、浓缩、喷雾干燥制得原料(制得干浸膏粉量约180g-190g)。
所用的原料:
三七,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根,主产于云南、广西及四川等地,别名山膝,金不换、田三七、田漆、田七、参三七、血参、人参三七、滇三七。三七是我国的传统珍贵药材。
滇草乌为毛茛科植物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arov或滇南草乌Aconitumaustroyunnanense W.T.Wang的干燥块根,味辛麻,有毒。黄草乌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滇南草乌则主要分布于云南的中南部。滇草乌生长于1900米-2600米海拔的冷凉山区,是云南省比较有特色的大宗药材之一。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Rhizoma Paridis Yunnanensis的干燥根茎,别名滇重楼、草河车、独脚莲。滇重楼属于云南省比较有特色的大宗药材之一,在昭通各县(区)海拔1400~3000米的林下、草坡等阴湿环境均有分布。
金铁锁,首载于《滇南本草》,为石竹科植物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W.C.Wuet C.Y.Wu的干燥根。别名独定子、对叶七、白马分鬃等。野生金铁锁多生于海拔1500~3500m的向阳荒地、山坡、岩缝、松林下、路旁等处,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 州及西藏的东部等地。
本发明制剂中的复方三七提取物可以多种形式加入,可以普通粗粉加入,也可以其他给药微粒形式加入,如微粉化、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微球、脂质体及毫微粒等。将复方三七提取物与特定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不同的载体,可获得不同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的巴布剂,同时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微球、脂质体及毫微粒等载体有利于复方三七提取物在巴布剂中的化学稳定性。
本发明制剂由背衬层、含药膏体和盖衬层(保护膜)三部分组成。含药膏体含有治疗量的复方三七提取物和一种或多种赋形剂,包括粘着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透皮促进剂、pH调节剂、交联剂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背衬层所使用的背衬材料可以是棉布、无纺布、纸等中的一种;盖衬层所使用的盖衬材料可以是防粘纸、塑料薄膜、聚酯、铝箔-聚乙烯复合膜、硬质纱布等中的一种。
本发明制剂中的粘着剂和增稠剂可以是海藻酸钠、西黄耆胶、桃胶、阿拉伯胶、玉米淀粉、明胶、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及其钠盐、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聚丙烯酸及其钠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卡波姆包括:Carbopol 934p及其钠盐,Carbopol 971p等。聚乙烯吡咯烷酮包括:PVPK-30、PVPK-90等。
本发明制剂中的透皮促进剂可以是亚砜类、吡咯酮类、氮酮(Azone)及类似物、脂肪酸及其酯、表面活性剂、醇类、多元醇类、萜类、胺类、酰胺类、环糊精类、氨基酸及其酯、大环化合物、有机溶剂类、磷脂类等透皮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可以是月桂氮卓酮、油醇、乳酸乙酯、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油酸、丙二醇、二甲基亚砜、薄荷油、薄荷醇、薄荷脑、冰片、樟脑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制剂中的保湿剂可以是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制剂中的填充剂可以是高岭土、白陶土、硅藻土、微粉硅胶、碳酸钙、氢氧化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制剂中的交联剂可以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等金属螯合剂,三氯化铝、甘氨酸铝、二氧化肽、氧化锌等高价金属氧化物,pH调节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可以是三乙醇胺、柠檬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复方三七巴布剂中,可以加入0.01%~0.2%冰片、薄荷油、薄荷醇或薄荷脑等,不仅具有促透作用,而且有凉爽感,可以改善复方三七的灼烧感。
本发明为方便临床应用和方便患者使用,以及便于生产等,将规格设计为每一贴含三七、滇草乌、重楼、金铁锁四味药材的提取物(干浸膏粉)0.18克~1.5克,优选0.4克~0.8克,每天使用一贴。
本发明方中三七活血散瘀止痛,滇草乌搜风通络止痛,重楼软坚散结止痛,金铁锁消肿排脓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镇静、镇痛、抗炎、促进骨折愈合及降低骨内压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使骨内外的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得以改善,骨内压下降,恢复生理代谢,骨组织得以修复,症状得以缓解,对软组织损伤、骨折、骨关节损伤、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及软化斑痕等有良好的疗效;滇草乌中的生物碱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具有持久强烈而无成瘾性的特点;重楼中的甾体皂苷具有止血、抗菌、消炎、镇静、镇痛、抗肿瘤等作用;金铁锁总皂苷具有良好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作用,能有效提高AA大鼠致炎足的痛阈,降低炎性组织液中MDA,明显改善多发性关节炎的红肿、肿胀,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薄荷脑等为芳香性药物消肿散结,加入皮肤渗透剂月桂氮卓酮、乳酸乙酯等能使皮肤血管扩张,促使主药吸收,使滞留于经络中的风寒湿邪彻底化解,收到显著的效果。诸药同用,共奏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散结止痛之功。
本发明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从整体观念出发,贯彻局部整体内外兼治的原则,对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采取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通络等办法,并注重组方搭配,充分发挥各组方药物的协同、配合作用。本发明除局部治疗作用外,尚有整体调节作用,很符合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病情绵长需长期用药的特点。本发明工艺上除对各药材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取其精华,还除去不必要的成分,并通过多种指标、多种层次对组方疗效的进一步验证,确证本发明产品更加安全有效,才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产品保湿性能好,能很快使皮肤角质细胞水化,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具有起效快的优点,本发明巴布剂产品可直接作用于病患处,避免了肠胃道的降解和肝脏首过效应,不仅药效迅速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避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安全性能高。另外,由于关节炎和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具有慢性、长期、难彻底根治的特点,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搽剂由于载药量小,药物容易被衣物等擦掉,作用不够持久,临床上需要反复多次给药才能到达治疗效果。另外,由于搽剂中含有大量乙醇,患者乙醇过敏者容易产生过敏反应以及使用搽剂会污染衣物等,患者依从性差,不适合长期用药。而本发明巴 布剂产品由于含药膏体层具有药物储库作用,能持续长时间释放药物,由于有背衬层的保护,药物不会被衣物等擦掉,药物作用持久。本发明产品与皮肤的生物相容性、亲和性、透气性、耐汗性好,而且不容易过敏;本发明产品采用水溶性大分子生物基质,使用后无残留,不污染衣物;本发明产品对皮肤无刺激性及致敏性,并有清凉感;本发明产品可反复揭贴,不影响疗效。因此,本发明产品可以维持长时间释药,减少用药次数,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高,适合长期用药。另外,本发明巴布剂产品所用辅料如薄荷脑、氮酮、乳酸乙酯等能使皮肤血管扩张,快速促进主药吸收。
本发明的巴布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特点:
1、对皮肤的生物相容性、亲和性、透气性、耐汗性好,有清凉感,对皮肤无刺激性及致敏性,不容易过敏,使用舒适,使用后无残留,不污染衣物,可反复揭贴,不影响疗效。
2、保湿性能好,能很快使皮肤角质细胞水化,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另外,由于所用辅料如薄荷脑、氮酮、乳酸乙酯等能使皮肤血管扩张,快速促进主药吸收。因此,具有起效快的优点。
3、可直接作用于病患处,避免了肠胃道的降解和肝脏首过效应,药效迅速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避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安全性能高。
4、每天一贴,可以维持长时间释药,减少用药次数,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高,适合长期用药。
本发明产品经药效学试验,其结果如下:
一、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的镇痛作用研究采用了小鼠热刺激反应的影响(热板法)和化学刺激大鼠扭体反应影响方法,在给予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时两个试验结果均显示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二、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的抗炎作用研究分别采用了:1、二甲苯致小鼠急性炎症反应;2、角叉菜致大鼠实验性关节肿胀的作用;3、大鼠纸片肉芽肿形成的影响;4、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原发性病变的预防作用;5、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继发性病变的预防作用;6、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继发性病变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对大鼠急性、亚急性炎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和原发性病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本发明产品无致敏性;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显示:本发明产品对皮肤无刺激性。
四、致突变试验研究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诱发培养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无致突变作用。
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和对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对佐剂型关节炎继、原发性病变的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所以推荐临床适应症为:对用于骨关节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红、肿、热、痛的对症治疗,腰及四肢的扭伤、挫伤,落枕,肩周炎,癌症疼痛,手术后镇痛等。
本发明复方三七巴布剂在治疗剂量内,无致突变、致畸作用;长期毒性显示对皮肤,各考察重要脏器和皮肤无蓄积毒性。
五、本发明产品志愿受试者试用效果
将成型复方三七巴布剂贴于10名志愿受试者手腕背部,对膜残留性、皮肤追随性、使用舒适性、皮肤不适症状、揭扯痛感等进行评价,结果见下表:
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对膜残留性、皮肤追随性、使用舒适性、皮肤不适症状、揭扯痛感均较好,可反复揭扯和敷贴。结果提示本发明生产产品对皮肤的生物相容性、亲和性、透气性、耐汗性好,而且不容易过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背衬层:无纺布
盖衬层:聚酯膜
含药膏体层组份构成按重量计如下:
复方三七提取物(微粉化干浸膏粉) 1.5克
明胶 1.5克
西黄耆胶 1.5克
聚乙二醇-400 1.3克
聚丙烯酸 1.0克
甘油 0.5克
氧化锌 0.53克
氮酮 0.2克
冰片 0.05克
水 7克
制备方法:将复方三七提取物进行粉碎,按处方量称取明胶、西黄耆胶加水,水浴加热使溶解,将聚丙烯酸与甘油、氧化锌混合均匀,加入上述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用聚乙二醇-400分散冰片、复方三七提取物的混悬液,最后加入氮酮,得膏体。然后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盖上聚酯膜,剪切即得。
其中复方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用三七20g,滇草乌213.3g,重楼166.7g,金铁锁:266.7g,适当粉碎和碎断,合并后分别加入8倍量、6倍量、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提取液经过虑、浓缩、喷雾干燥制得原料(制得干浸膏粉量约180g-190g)。
实施例2
背衬层:无纺布
盖衬层:铝箔-聚乙烯复合膜
含药膏体层组份构成按重量计如下:
复方三七提取物(干浸膏粉) 1.0克
聚丙烯酸钠 2.0克
明胶 1.5克
聚乙烯醇 1.5克
甘油 2.0克
氧化锌 0.7克
氮酮 0.3克
丙二醇 1.0克
薄荷醇 0.06克
水 17.0克
制备方法:将复方三七提取物进行粉碎,按处方量称取明胶、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加入水使溶胀,搅拌混合均匀,将甘油、氧化锌、氮酮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溶胀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用丙二醇和氮酮分散薄荷醇、复方三七提取物的混悬液,得膏体。然后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盖上聚酯膜,剪切成适宜大小,即得。
其中复方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背衬层:无纺布
盖衬层:聚乙烯薄膜
含药膏体层组份构成按重量计如下:
复方三七提取物(微粉化干浸膏粉) 0.8克
聚丙烯酸钠 1.8克
卡波姆934p 0.3克
甘油 5.3克
丙二醇 1.4克
高岭土 1.8克
柠檬酸 0.04克
三氯化铝 0.08克
薄荷脑 0.07克
纯化水 25.0克
制备方法:1)按处方量称取聚丙烯酸钠、卡波姆加水使溶胀,加入三氯化铝,搅拌混合均匀;2)将甘油和高岭土混匀后加入1中;3)用丙二醇将薄荷脑、复方三七提取物粉溶散成混悬液后加入2中;4)最后加入柠檬酸,搅拌混合均匀,得膏体。然后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盖上聚乙烯薄膜,剪切成大小适宜的块,即得。
其中复方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背衬层:无纺布
盖衬层:聚酯膜
含药膏体层组份构成按重量计如下:
复方三七提取物(干浸膏粉) 0.6克
明胶 1.2克
羧甲基纤维素钠 0.8克
甲基纤维素 1.8克
聚丙烯酸钠 0.3克
高岭土 0.8克
丙二醇 0.7克
聚乙二醇-400 2.0克
山梨醇 4.0克
薄荷脑 0.04克
纯化水 46.0克
制备方法:按处方量称取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山梨醇,加水浸泡,水浴加热溶胀,另取聚丙烯酸钠、高岭土、丙二醇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上述溶胀液中,搅拌混匀后,再加入聚乙二醇-400与薄荷脑、复方三七提取物的混悬液,搅拌数分钟,即得膏体。然后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盖上聚酯膜,剪切成适宜大小,即得。
其中复方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背衬层:人造布
盖衬层:聚丙烯薄膜
含药膏体层组份构成按重量计如下:
复方三七提取物(微粉化干浸膏粉) 0.4克
明胶 0.8克
羧甲基纤维素钠 1.2克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 1.4克
聚丙烯酸钠 0.2克
微粉硅胶 0.8克
丙二醇 0.7克
聚乙二醇-400 2.0克
山梨醇 4.0克
薄荷油 0.02克
纯化水 8.0克
制备方法:按处方量称取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山梨醇,加水浸泡,水浴加热溶胀,另取聚丙烯酸钠、高岭土、丙二醇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上述溶胀液中,搅拌混匀后,再加入聚乙二醇-400与薄荷油、复方三七提取物的混悬液,搅拌数分钟,即得膏体。然后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盖上聚酯膜,剪切成适宜大小,即得。
其中复方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背衬层:人造布
盖衬层:防粘纸
含药膏体层组份构成按重量计如下:
复方三七提取物(干浸膏粉) 0.25克
明胶 0.8克
海藻酸钠 0.8克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 1.4克
聚丙烯酸钠 0.1克
白陶土 0.8克
丙二醇 0.7克
聚乙二醇-400 2.0克
山梨醇 4.0克
薄荷醇 0.12克
纯化水 12.0克
制备方法:按处方量称取明胶、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山梨醇,加水浸泡,水浴加热溶胀,另取聚丙烯酸钠、白陶土、丙二醇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上述溶胀液中,搅拌混匀后,再加入聚乙二醇-400与复方三七提取物的混悬液,搅拌数分钟,即得膏体。然后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盖上聚酯膜,剪切成适宜大小,即得。
其中复方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背衬层:无纺布
盖衬层:铝箔-聚乙烯复合膜
含药膏体层组份构成按重量计如下:
复方三七提取物(干浸膏粉) 0.7克
聚丙烯酸钠 2.0克
明胶 1.5克
聚乙烯醇 2.0克
甘油 2.5克
氧化锌 0.2克
氮酮 0.3克
丙二醇 1.0克
薄荷醇 0.06克
水 22.0克
制备方法:按处方量称取明胶、聚乙烯醇,加水浸泡,水浴加热溶胀,另取聚丙烯酸钠、氧化锌、丙二醇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上述溶胀液中,搅拌混匀后,再加入甘油与薄荷醇、复方三七提取物的混悬液,搅拌数分钟,即得膏体。然后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盖上聚酯膜,剪切成适宜大小,即得。
其中复方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