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5051A - 一种业务控制方法及相应的智能网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控制方法及相应的智能网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35051A CN101035051A CN 200710080110 CN200710080110A CN101035051A CN 101035051 A CN101035051 A CN 101035051A CN 200710080110 CN200710080110 CN 200710080110 CN 200710080110 A CN200710080110 A CN 200710080110A CN 101035051 A CN101035051 A CN 1010350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 business
- request
- point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控制方法,由业务控制点根据业务请求判断是否触发下一业务,并通过业务触发点继续进行相关业务的触发。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智能网设备和系统。由于业务控制点与业务触发点之间的交互可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并且,业务触发点对各个业务控制点的触发均有规范可循,因此本发明支持运营商采用与原有业务控制设备提供厂商不同的其他厂商设备来开展新业务,并且不需要对现有业务设备进行大的修改,新业务的加入更加容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业务控制方法及相应的智能网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讯业务的内容不断丰富,在现有业务体系中加入新的业务,成为网络运营商经常需要面对的情形。下面以一个典型的场景为例,说明对于这种情形的现有处理方法:
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中,固定电话一般采用智能网预付费方式。随着应用的扩展,虚拟专用网(VPN:Virtual Personal Net)业务显得越来越重要,许多电信运营商希望增加提供VPN业务。VPN用户可以是后付费用户也可以是预付费用户,因此在增加VPN业务时,电信运营商需要将预付费用户加入到VPN业务中,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
将用户的呼叫触发到排序业务,该排序业务根据优先级来确定各个实际业务的执行顺序。假定VPN业务有较高的优先级,预付费业务有较低的优先级,则呼叫先被触发到VPN业务。在VPN业务里对被叫号码进行分析,如果本次呼叫不是VPN业务呼叫,则按照优先级顺序转移到预付费业务中去;如果本次呼叫是VPN业务呼叫,则执行VPN业务逻辑后再转移到预付费业务中去或者在VPN业务里调用预付费业务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通过上述场景的处理方法可以看出,新开展的业务加入到原有业务体系中是在原有业务流程中插入新业务逻辑,因此需要同一厂商的设备才能完成,通常是对原有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进行升级或改造,由于业务之间需要交互和配合,导致新业务加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采用不同厂商设备实现新业务加入的业务控制方法,包括:业务触发点将具有第一业务标识的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一业务控制点;所述第一业务控制点执行本业务逻辑,并在判断需要触发第二业务时,控制所述业务触发点继续将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触发点发送的业务请求;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业务请求执行业务逻辑;业务转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另一业务;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转移单元判断为是时,根据所述业务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将继续触发到另一业务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业务触发点。
以及,一种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触发点发送的虚拟专用网呼叫请求;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呼叫请求中被叫的虚拟专用网用户号码转换为被叫的真实号码;业务转移单元,用于查找所述呼叫请求中的主叫号码对应的类别标识,根据所述主叫号码的类别标识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另一业务;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转移单元判断为是时,在所述被叫的真实号码前加上对应另一业务的前缀,发送包含所述具有前缀的被叫真实号码的连接消息给所述业务触发点。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系统,包括:业务交换设备、第一业务控制设备和第二业务控制设备;所述业务交换设备,用于将具有第一业务标识的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一业务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控制设备的控制命令将业务请求继续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设备;所述第一业务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业务交换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在判断需要触发第二业务时,控制所述业务交换设备继续将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设备;所述第二业务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业务交换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
以及,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系统,包括:业务交换设备、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和预付费业务控制设备;所述业务交换设备,用于将具有第一业务标识的呼叫请求触发到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根据所述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返回的具有第二业务标识的连接消息,将所述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处理后的呼叫请求触发到预付费业务控制设备;所述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业务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在判断所述呼叫请求需要触发预付费业务时,根据本业务逻辑的处理结果发送包含具有第二业务标识的连接命令给所述业务交换设备;所述预付费业务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业务交换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由业务控制点根据业务请求判断是否触发下一业务,并通过业务触发点继续进行相关业务触发的方法,使得业务之间无耦合,由于业务控制点与业务触发点之间的交互可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并且,业务触发点对各个业务控制点的触发均有规范可循,因此支持运营商采用与原有业务控制设备提供厂商不同的其他厂商设备来开展新业务,并且不需要对现有业务设备进行大的修改,新业务的加入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业务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业务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智能网业务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智能网业务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控制方法,由业务控制点根据业务请求判断是否触发下一业务,并通过业务触发点继续进行相关业务的触发。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适用于此业务控制方法的智能网设备和系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业务控制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
A1、业务触发点将具有第一业务标识的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一业务控制点;
本文所称业务触发点是指具有业务触发能力的通讯网络节点,可根据具体业务请求进行确定,例如对于呼叫请求,对应于不同的通讯网络类型可以是固网业务交换点(SSP:Service Switch Point),也可以是移动网络,例如,C网、G网等的SSP;
所称第一业务标识应做广义理解,业务标识可以是显性的,例如以一个独立的字段标记在业务请求中;也可以是隐性的,例如通过业务触发点分析业务请求中某个参数的特性所获得的具有区别意义的结果;
A2、第一业务控制点收到业务触发点的业务请求后,执行本业务逻辑,并在判断需要触发第二业务时,控制所述业务触发点继续将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点;
在本步骤中,第一业务控制点在通常的执行业务逻辑的步骤之外,还需要增加判断是否继续触发第二业务的步骤,并且该判断的结果需要通过业务触发点来执行。一般而言,业务触发点对业务控制点的触发有规范流程可循,因此,第一业务控制点对业务触发点的继续触发控制可根据相应的规范来执行;对应于通常所采用的以业务标识来触发业务控制点的方法,此步骤可执行为:
A21、第一业务控制点执行本业务逻辑,对业务请求进行处理;
此步骤为业务控制点需要执行的常规步骤,例如对用户的鉴权、对业务的鉴权、计费等,具体内容可根据业务类型确定;
A22、第一业务控制点将具有第二业务标识的处理后的业务请求返回给所述业务触发点;
由于业务请求是根据第一业务标识发送的,属于第一业务控制点的处理范围,因此第一业务控制点返回给业务触发点的信息中需要包含对业务请求的处理结果;添加第二业务标识可参照前述对第一业务标识的说明;当然,若第一业务控制点判断不需要继续触发其他业务,则返回给业务触发点的信息中只需要包含对业务请求的处理结果,与现有业务流程类似;
A23、业务触发点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标识将所述处理后的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点;
此步骤与业务触发点直接将一个具有第二业务标识的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点类似,可参照现有业务流程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或第二业务都可以被视为新增业务。但是显然,由于第一业务控制点执行的流程需要具有不同于通常业务控制流程的特性,因此以第一业务作为新业务更加适当,这样,只需要在提供第二业务的现有业务流程中,加入具有本实施例所描述特性的第一业务控制流程,就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系统架构的情形下,方便的开展新业务。
以下将实施例一业务控制方法应用到具体的业务架构中,即,假定第一业务为新增的VPN业务,第二业务为现有的预付费业务,给出针对实际业务情况的业务控制方法。
实施例二、一种业务控制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B1、业务触发点将具有VPN业务标识的呼叫请求触发到VPN业务控制点;
可以采用在被叫号码前加拨一个特定的前缀作为VPN业务标识;此外,由于一般而言VPN业务的特征之一是拨打短号码,因此也可以由业务触发点判断被叫号码的特定长度作为VPN业务标识;
B2、VPN业务控制点执行本业务逻辑,对收到的业务请求进行处理,其处理过程包括将呼叫请求中被叫的VPN用户号码转换为被叫的真实号码;
如前所述,VPN业务的特征之一是拨打短号码,因此,VPN业务控制点的一个任务是将主叫用户拨打的短号码转换为真实的被叫号码,以便业务控制点进行呼叫接续;VPN业务控制点可在VPN用户数据库中查询VPN短号码与真实号码的对应关系;当然数据可以本地存储在VPN业务控制设备中,也可从独立设置的数据存储设备中获取;
B3、VPN业务控制点查找呼叫请求中的主叫号码对应的类别标识,判断所述主叫号码的类别标识是否对应预付费业务,若是则执行步骤B4,若否则直接执行步骤B5;
为识别VPN用户中的预付费用户,可在存储的VPN用户数据中为各个用户加上类别标识,标识其为预付费用户或后付费用户;类别标识与VPN用户的对应关系可与前述短号码与真实号码的对应关系一并存储,也可独立保存,例如,可独立保存类别标识与短号码的对应关系或类别标识与真实号码的对应关系;
此外,本步骤与步骤B2不具有逻辑上的实质性关联,可根据需要确定执行顺序;
B4、VPN业务控制点确定需要触发预付费业务,在所述被叫的真实号码前加上对应预付费业务的前缀;
本实施例中假定业务控制点根据被叫号码的特定前缀进行预付费业务的触发。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在实际流程的执行中,也可以规定为相反,即,当需要触发预付费业务时,不在被叫号码前添加任何前缀;当不需要触发预付费业务时,才在被叫号码前添加相应的前缀;此时实施例一中的“第二业务标识”应被理解为具有隐性的含义,即以被叫号码前“无前缀”这一特征作为“第二业务标识”;
B5、VPN业务控制点返回包含被叫真实号码的连接消息给业务触发点;
显然,若VPN业务控制点判断需要触发预付费业务,此时被叫真实号码前具有预付费业务前缀;若判断不触发,则按照业务逻辑发送常规的连接消息;
B6、业务触发点收到VPN业务控制点的连接消息后,判断被叫号码是否有预付费业务前缀,若是则执行步骤B7,若否则执行步骤B8;
B7、业务触发点确定需要触发预付费业务,将VPN业务控制点处理后的呼叫请求触发到预付费业务控制点,即,将被叫号码为真实号码的呼叫请求发送给预付费业务控制点;
此后,业务触发点即根据预付费业务控制点的业务处理情况进行操作,与现有预付费业务的执行过程类似;
B8、业务触发点根据被叫真实号码进行呼叫路由。
下面给出适于作为第一业务控制点的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实施例三、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10,如图3所示,包括:接收单元11、业务处理单元12、业务转移单元13和发送单元14;
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业务触发点发送的业务请求;
业务处理单元12,用于对接收单元11收到的业务请求执行业务逻辑;
业务转移单元13,用于根据接收单元11收到的业务请求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另一业务;
发送单元14,用于在业务转移单元13判断为是时,根据业务处理单元12的处理结果,将继续触发到另一业务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业务触发点。
本实施例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可应用于实施例一业务控制方法中。
以下将实施例三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架构与具体业务相结合,给出针对VPN业务的控制设备。
实施例四、一种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20,如图4所示,包括接收单元21、业务处理单元22、业务转移单元23、发送单元24和用户数据存储单元25;
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业务触发点发送的虚拟专用网呼叫请求;
业务处理单元22,用于将接收单元21接收的呼叫请求中被叫的虚拟专用网用户号码转换为被叫的真实号码;
用户数据存储单元25,用于存储虚拟专用网用户号码,并以类别标识标明各个虚拟专用网用户是否为预付费用户;
业务转移单元23,用于从用户数据存储单元25中查找接收单元21接收的呼叫请求中的主叫号码对应的类别标识,根据所述主叫号码的类别标识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另一业务;
发送单元24,用于在业务转移单元23判断为是时,在所述被叫的真实号码前加上对应另一业务的前缀,发送包含所述具有前缀的被叫真实号码的连接消息给所述业务触发点。
本实施例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可应用于实施例二业务控制方法中。此外,本实施例采用用户数据本地存储的方式,当然,上述用户数据存储单元也可独立设置。
实施例五、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业务交换设备31、第一业务控制设备32和第二业务控制设备33;
业务交换设备31,用于将具有第一业务标识的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一业务控制设备32;根据第一业务控制设备32的控制命令将业务请求继续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设备33;
第一业务控制设备32,用于接收业务交换设备31发送的业务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在判断需要触发第二业务时,控制业务交换设备31继续将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设备33;
第二业务控制设备33,用于接收业务交换设备31发送的业务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
本实施例智能网业务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实施例一业务控制方法中。
以下将实施例五智能网业务控制系统与具体业务相结合,给出在已有提供预付费业务的控制系统中,新增VPN业务的系统结构。
实施例六、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业务交换设备41、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42和预付费业务控制设备43;
业务交换设备41,用于将具有第一业务标识的呼叫请求触发到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42;根据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42返回的具有第二业务标识的连接消息,将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42处理后的呼叫请求触发到预付费业务控制设备43;
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42,用于接收业务交换设备41发送的呼叫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在判断所述呼叫请求需要触发预付费业务时,根据本业务逻辑的处理结果发送包含具有第二业务标识的连接命令给业务交换设备41;
预付费业务控制设备43,用于接收业务交换设备41发送的连接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
本实施例智能网业务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实施例二业务控制方法中。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以实施例二业务控制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来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场景假设:某电信运营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VPN业务控制设备,在已具有预付费业务的固网智能业务系统中新增了VPN业务,各业务采用被叫前缀的接入码进行识别,假定预付费业务的接入码为70,VPN业务的接入码为60。
该运营商的VPN用户A拨打VPN用户B的呼叫流程如下:
1)A用户拨打602002,其中60是固网VPN业务触发的接入码,2002是B用户的短号码;
2)固网SSP根据接入码60将呼叫触发到VPN业务控制设备;
3)VPN业务控制设备查询用户数据库,得到被叫用户B的真实号码为13912345678;VPN业务控制设备并查询主叫用户A的付费类别标识,若用户A的付费类别标识属于个人付费(预付费的一种情形),则回CONNECT消息给固网SSP,其中被叫号码改号为7013912345678;若用户A的付费类别标识属于集团付费(后付费的一种情形),则回CONNECT消息给固网SSP,被叫号码为13912345678;
4)固网SSP对VPN业务控制设备回的CONNECT消息进行分析,如果发现被叫号码前缀为70,则将呼叫触发到预付费业务控制设备,实现预付费业务逻辑;否则直接执行步骤6);
5)预付费业务控制设备接收固网SSP的呼叫请求,执行业务逻辑,回CONNECT消息给固网SSP,其中被叫号码为13912345678;
6)固网SSP根据被叫号码13912345678进行呼叫路由。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使得业务之间无耦合,由于业务控制点与业务触发点之间的交互可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并且,业务触发点对各个业务控制点的触发均有规范可循,因此支持运营商采用与原有业务控制设备提供厂商不同的其他厂商设备来开展新业务,打破原有固网设备供应商的垄断地位;借助信令网,新业务的加入可以跨机房、跨地域实现,增强业务部署的灵活性;不需要对现有业务设备进行大的修改,新业务的加入更加容易。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业务控制方法及相应的智能网设备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业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触发点将具有第一业务标识的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一业务控制点;
所述第一业务控制点执行本业务逻辑,并在判断需要触发第二业务时,控制所述业务触发点继续将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控制点控制业务触发点继续将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点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业务控制点将具有第二业务标识的处理后的业务请求返回给所述业务触发点;
所述业务触发点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标识将所述处理后的业务请求触发到所述第二业务控制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业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请求为呼叫请求,所述第一业务为虚拟专用网业务,所述第一业务标识为所述呼叫请求中被叫号码的前缀或被叫号码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业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请求为呼叫请求,所述第一业务为虚拟专用网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预付费业务;
所述第一业务控制点判断需要触发第二业务的步骤为:查找所述呼叫请求中的主叫号码对应的类别标识,在所述主叫号码的类别标识对应预付费业务时确定需要触发预付费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业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控制点执行本业务逻辑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呼叫请求中被叫的虚拟专用网用户号码转换为被叫的真实号码;
所述第一业务控制点控制业务触发点继续将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点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业务控制点在所述被叫的真实号码前加上对应预付费业务的前缀,返回包含所述具有前缀的被叫真实号码的连接消息给所述业务触发点;
所述业务触发点根据所述连接消息将所述第一业务控制点处理后的呼叫请求触发到所述第二业务控制点。
6、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触发点发送的业务请求;
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业务请求执行业务逻辑;
业务转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另一业务;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转移单元判断为是时,根据所述业务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将继续触发到另一业务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业务触发点。
7、一种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触发点发送的虚拟专用网呼叫请求;
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呼叫请求中被叫的虚拟专用网用户号码转换为被叫的真实号码;
业务转移单元,用于查找所述呼叫请求中的主叫号码对应的类别标识,根据所述主叫号码的类别标识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另一业务;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业务转移单元判断为是时,在所述被叫的真实号码前加上对应另一业务的前缀,发送包含所述具有前缀的被叫真实号码的连接消息给所述业务触发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虚拟专用网用户号码,并以类别标识标明各个虚拟专用网用户是否为预付费用户;
所述另一业务为预付费业务,所述业务转移单元是从所述用户数据存储单元中查找所述呼叫请求中的主叫号码对应的类别标识。
9、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业务交换设备、第一业务控制设备和第二业务控制设备;
所述业务交换设备,用于将具有第一业务标识的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一业务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控制设备的控制命令将业务请求继续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设备;
所述第一业务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业务交换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在判断需要触发第二业务时,控制所述业务交换设备继续将业务请求触发到第二业务控制设备;
所述第二业务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业务交换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
10、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业务交换设备、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和预付费业务控制设备;
所述业务交换设备,用于将具有第一业务标识的呼叫请求触发到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根据所述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返回的具有第二业务标识的连接消息,将所述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处理后的呼叫请求触发到预付费业务控制设备;
所述虚拟专用网业务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业务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在判断所述呼叫请求需要触发预付费业务时,根据本业务逻辑的处理结果发送包含具有第二业务标识的连接命令给所述业务交换设备;
所述预付费业务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业务交换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执行本业务逻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801103A CN100563195C (zh) | 2007-02-12 | 2007-02-12 | 一种业务控制方法及相应的智能网设备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801103A CN100563195C (zh) | 2007-02-12 | 2007-02-12 | 一种业务控制方法及相应的智能网设备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35051A true CN101035051A (zh) | 2007-09-12 |
CN100563195C CN100563195C (zh) | 2009-11-25 |
Family
ID=38731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8011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3195C (zh) | 2007-02-12 | 2007-02-12 | 一种业务控制方法及相应的智能网设备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63195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2717A (zh) * | 2009-05-26 | 2010-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修改付费标识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CN101902682A (zh) * | 2010-08-04 | 2010-12-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业务实现方法及sif |
CN102916980A (zh) * | 2012-11-20 | 2013-02-06 | 苏州联讯达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添加出网前缀的方法 |
CN102916979A (zh) * | 2012-11-20 | 2013-02-06 | 苏州联讯达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添加出网前缀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932514A (zh) * | 2012-11-20 | 2013-02-13 | 苏州联讯达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加拨外网前缀的方法及系统 |
-
2007
- 2007-02-12 CN CNB2007100801103A patent/CN10056319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2717A (zh) * | 2009-05-26 | 2010-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修改付费标识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CN101902682A (zh) * | 2010-08-04 | 2010-12-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业务实现方法及sif |
CN102916980A (zh) * | 2012-11-20 | 2013-02-06 | 苏州联讯达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添加出网前缀的方法 |
CN102916979A (zh) * | 2012-11-20 | 2013-02-06 | 苏州联讯达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添加出网前缀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932514A (zh) * | 2012-11-20 | 2013-02-13 | 苏州联讯达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加拨外网前缀的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63195C (zh) | 2009-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7508C (zh) | 一种实现异地智能用户漫游呼叫的方法 | |
CN1158198A (zh) | 智能电信网 | |
CN1285221C (zh) | 号码可移植性以及利用号码范围所有者信息的业务 | |
CN1430849A (zh) | 在电信系统中处理用户计费 | |
CN1180598C (zh) | 无线固定电信网中电话用户“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 | |
CN1848878A (zh) |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一卡多号业务的方法 | |
CN101035051A (zh) | 一种业务控制方法及相应的智能网设备和系统 | |
CN1208991C (zh) | 移动电话用户“漫游本地号码”业务的实现方法 | |
CN1929629A (zh) | 一种触发智能业务的方法、系统及信令处理装置 | |
CN1146286C (zh) | 一种在移动网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
CN1536818A (zh) | 一种业务逻辑运行环境实现的方法 | |
CN1467983A (zh) | 一种移动用户充值方法 | |
CN1874390A (zh) | 实现一号通号码到同时振铃号码间计费的方法 | |
CN102487497B (zh) | 主叫号码变换方法、系统及业务控制点 | |
CN100373984C (zh) | 一种采用手机短号发送短消息的方法 | |
CN1633147A (zh) | 一种主被叫付费的智能业务实现方法 | |
CN1300964C (zh) | Cdma智能网用户包交换数据业务的网络系统及其计费方法 | |
CN1968513A (zh) | 呼叫控制方法 | |
CN1360429A (zh) | 在固定话机上利用移动智能网实现长途呼叫的方法 | |
CN1276616C (zh) | 通信网络中对固定终端实现移动管理的方法 | |
CN1941810A (zh) | 一种实现用户电话号码跨网使用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056471A (zh) | 专网卡实现装置及方法 | |
CN101080042A (zh) | 一种实现闭合群业务的方法 | |
CN1842171A (zh) | 一种呼叫接续方法 | |
CN1509090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未完成来电短消息通知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