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6433B - 一种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噪比估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噪比估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26433B CN101026433B CN2006100241253A CN200610024125A CN101026433B CN 101026433 B CN101026433 B CN 101026433B CN 2006100241253 A CN2006100241253 A CN 2006100241253A CN 200610024125 A CN200610024125 A CN 200610024125A CN 101026433 B CN101026433 B CN 1010264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nterdot
- signal
- noise ratio
- sigma
- sequ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确估算接收信噪比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广义频分复用系统和单载波系统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接收信噪比估算方法,同时,本发明还可直接用于基于循环前缀的码分多址(CP-CDMA)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CP-SC(单载波)系统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在过去的很多文献中都被研究和提出过。在基于帧的自适应调制编码中,一帧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MCS)是不变的,但根据信道的状态信息的不同,帧与帧之间的MCS是改变的。对于OFDM系统,误码率性能主要取决于信噪比最小的那个子载波。而对于CP-SC系统,每个比特的能量都是均匀分布在整个频谱上。因此,由衰落性信道造成的严重的频率衰落对CP-SC系统的影响并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采用了基于帧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CP-SC系统的吞吐量可以远远超过同样采用了基于帧AMC的OFDM系统。如果对于OFDM系统的每个子载波采用不同的MCS,系统的吞吐量可以大大提高,但这需要增加大量的信令冗余,非常不实际。
广义频分复用系统(GOFDM)是作为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CP-SC(单载波)系统的折中方案而提出的。在GOFDM中,多个小尺寸的OFDM符号在时域进行级联组成一个FFT长度的GOFDM帧。同样的,循环前缀加在每一个GOFDM帧的前端。在接收端,采用频域均衡器对数据进行均衡。GOFDM系统可以被看成是传统的CP-SC系统当OFDM符号的子载波数为1,也可以被看成OFDM系统当OFDM符号的子载波数等于FFT的长度。
广义频分复用系统(GOFDM)是一个很好的候选方案,基于对复杂度,频域分集,峰均功率比,尤其是基于帧的AMC。
现有技术中,对于广义频分复用系统因为该系统没有被实际应用,因此还没有人提出基于GOFDM的信噪比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噪比估算方法,可用于在广义频分复用系统中精确计算接收信噪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广义频分复用系统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广义频分复用系统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多种调制编码方式对应的系统吞吐量的仿真性能示意图。
图4是采用基于帧的AMC的CP-SC,GOFDM和OFDM的系统吞吐量性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给出了GOFDM系统的发送接收结构框图。在发送端,长为Ns的数据序列被调制到星座点上,进行串并转换将总长为Ns的发送序列d分成K组长度为Nm的短序列dk,Ns=Nm×k,0≤k≤K-1。将这些短序列分别做Nm点的IFFT,则得到sk,可以表示为:
其中,WNm是FFT酉矩阵, 且 H表示矩阵的共扼转置。INm×Nm为对角元素为1的对角阵。然后将sk级联,再并串转换成序列s,s可以表示为:
s=UHd (2)
其中, 且UHU=UUH=INs×Ns。
最后序列s加上循环前缀后进行发送。
如图2所示:经过信道后在接收端,首先将接收到的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后得到r,r可以表示为:
r=Cs+n (3)
=CUHd+n
其中 为Ns×Ns的对角阵,对角元素为信道的频率响应,其余为零。WNs为Ns×Ns的FFT酉矩阵。将式(4)代入(3)得到:
去除CP后在时域得到的接收信号通过Ns点FFT可以变换到频域,
1.1迫零(ZF)均衡
采用ZF均衡,即将经过Ns点的FFT变换后的数据序列R乘以频率信道矩阵(HHH)-1HH:
因为ZF均衡是没有ISI的,因此接收信噪比可以表示为:
其中σn 2为噪声方差,σs 2为信号能量,假定为1。INs×Ns为对角元素为1的对角阵。由于W和U都是酉矩阵,因此SNRZF是一个对应于Ns个星座符号的接收信噪比的向量。
1.2最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
MMSE均衡是将序列R乘以(HHH+Iσn 2)-1HH,得到:
其中,第一项是期望的信号,中间一项是残余的符号间干扰ISI,最后一项是加性高斯噪声。残余的符号间干扰和加性噪声之和记为J:
最后接收信噪比可以表示为:
由于W和U都是酉矩阵,因此SNRMMSE是一个对应于Ns个星座符号的接收信噪比的向量。这种信噪比的分析方法也可以直接用于其他的系统,例如CP-CDMA。对CP-CDMA而言,唯一的区别就是将U矩阵替换为正交Walsh-Hadamad变换矩阵。
2.用于帧AMC的接收信噪比
基于整个帧的AMC中,一帧的数据采用同一种调制编码方式,调制编码的选择是依据所有可选的调制编码方式下,系统在高斯白噪声环境中得到的误码率或者误帧率性能,设定信噪比门限,利用一帧数据的接收信噪比进行调制编码的选择。接收信噪比计算方法如下:采用ZF均衡时,假设经过星座点调制的符号的能量σs 2=1,根据式(10)一帧数据的接收信噪比SNRZF_all表示为:
采用MMSE均衡时,根据式(15),一帧数据的接收信噪比SNRMMSE_all表示为:
在一个GOFDM系统中,用于复用的OFDM符号长度Nm=16,8个OFDM符号进行复用,k=8,组成长度为Ns=128的GOFDM帧,采用MMSE均衡。每一帧的MCS方式根据门限值由式(17)计算出来的SNRMMSE决定。
仿真结果
仿真参数如表1所示:
系统 | OFDM(FFT=128)GOFDM(小FFT=16,复用#=8)CP-Single Carrier(CP长度=16) |
载波频率 | 2.4G |
采样频率 | 5MHz |
信道模型 | ITU-PB |
移动速度 | 3km/h |
信道均衡 | MMSE(信道状态信息已知) |
AMC | 基于帧的MSC选择 |
编码 | 卷积码(CC) |
仿真量 | 每个点仿10,000帧 |
调制编码方式如表2所示:
MCS | 信息比特长 度 | 编码长度 | 删余后的长 度 | 符号长度 |
QPSK R=1/2 | 128 | 256 | 256 | 128 |
QPSK R=3/4 | 192 | 384 | 256 | 128 |
[0084]
16QAM R=1/2 | 256 | 512 | 512 | 128 |
16QAM R=3/4 | 384 | 768 | 512 | 128 |
64QAM R=2/3 | 512 | 1024 | 768 | 128 |
64QAM R=3/4 | 576 | 1152 | 768 | 128 |
调制编码方式对应的信噪比门限如表3所示:
Threshold(dB) | <5.91 | 5.91 | 8.85 | 12.62 | 16.98 | 18.97 |
MCS | QPSK R=1/2 | QPSK R=3/4 | 16QAM R=1/2 | 16QAM R=3/4 | 64QAM R=2/3 | 64QAM R=3/4 |
信噪比SNR的门限设定式基于在高斯信道下,每一种调制编码方式的系统吞吐量的仿真性能,如图3所示。相邻两条曲线的交点就是门限值。采用基于帧的AMC的CP-SC,GOFDM和OFDM的系统吞吐量性能见图4,MCS的选择是根据式(17)计算出来的接收信噪比。可以明显的看到GOFDM系统的吞吐量介于CP-SC和OFDM之间。
Claims (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噪比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在发送端,长为Ns的数据序列被调制到星座点上,进行串并转换将总长为Ns的发送序列d分成K组长度为Nm的短序列dk,Ns=Nm×k,0≤k≤K-1,将所述短序列分别做Nm点的IFFT,则得到sk,可以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噪比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序列sk级联,再并串转换成序列s,s表示为:s=UH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噪比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在序列s加上循环前缀后进行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噪比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上述去除循环前缀后的序列通过Ns点FFT变换到频域,获得数据序列R: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241253A CN101026433B (zh) | 2006-02-24 | 2006-02-24 | 一种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噪比估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241253A CN101026433B (zh) | 2006-02-24 | 2006-02-24 | 一种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噪比估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26433A CN101026433A (zh) | 2007-08-29 |
CN101026433B true CN101026433B (zh) | 2010-08-25 |
Family
ID=3874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2412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6433B (zh) | 2006-02-24 | 2006-02-24 | 一种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噪比估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02643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15641B (zh) * | 2006-09-19 | 2013-04-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基于相移的预编码的方法及支持其的设备 |
KR20090030200A (ko) | 2007-09-19 | 2009-03-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위상천이 기반의 프리코딩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이를 지원하는 송수신기 |
TWI360971B (en) | 2008-09-09 | 2012-03-21 |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 An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pa |
CN101908917A (zh) * | 2009-06-05 | 2010-12-08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多天线接收装置的接收装置及其方法 |
CN106330277B (zh) * | 2016-08-26 | 2019-06-2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应用于gfdm通信系统的相关旋转预编码方法 |
CN110198282B (zh) * | 2018-02-27 | 2020-06-23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信道均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6737A (zh) * | 2000-07-31 | 2002-02-20 | 汤姆森特许公司 | 用于处理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
WO2005125140A1 (en) * | 2004-06-18 | 2005-12-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pace-frequency block coding/deco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06
- 2006-02-24 CN CN2006100241253A patent/CN10102643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6737A (zh) * | 2000-07-31 | 2002-02-20 | 汤姆森特许公司 | 用于处理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
WO2005125140A1 (en) * | 2004-06-18 | 2005-12-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pace-frequency block coding/deco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王起伟等.自适应MMSE算法的OFDM信道估计.通信管理与技术 2.2005,(2),47-48. * |
王起伟等.自适应MMSE算法的OFDM信道估计.通信管理与技术2.2005,(2),47-4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26433A (zh) | 2007-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5767B (zh) | 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 |
JP5122428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 |
JP4904291B2 (ja) | マルチキャリア・システムの遅延制限チャネル推定 | |
JP4046515B2 (ja) | Ofdm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反復最大尤度チャンネル推定及び信号検出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JP4272665B2 (ja) | Ofdm伝送システムのチャネルを推定する装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08833311A (zh) | 联合时域聚类去噪与均衡判决的变换域二次估计方法 | |
US699015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mi-bli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 |
CN101166171B (zh) | 一种ofdm系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 |
CN101350800A (zh) | 载波间干扰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使用其的接收机 | |
CN101026433B (zh) | 一种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噪比估算方法 | |
CN1890910A (zh) | 在多载波系统中估算每个副载波的噪声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884761B (zh) | 一种用于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发送端的数据发送方法 | |
CN103873422A (zh) | 水声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符号内多径干扰消除方法 | |
CN101083515A (zh) | 一种发射分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的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 |
EP1819116B1 (en) | Channel estimator and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 |
CN109309542A (zh) | 一种基于时域过采样的正交信分复用水声通信方法 | |
CN101325575B (zh) |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帧同步的实现方法 | |
CN102045285B (zh) | 信道估计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
CN101322365B (zh) | 多载波系统中的噪声功率插值 | |
CN101729479B (zh) | 一种基于ofdm信号循环平稳特性的盲信道估计方法 | |
US7826342B2 (en) | Correlation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for OFDM | |
CN101616120B (zh) | 一种子载波信噪比估计方法及系统 | |
CN102685060B (zh) |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多用户mimo接收方法和装置 | |
CN101132381A (zh) | Mimo-ofdm系统的导频数据发送方法及其信道估计方法 | |
CN101197796B (zh) | 基于sc-fde和虚拟多天线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估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