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2188B - 电连接器端子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22188B CN101022188B CN2006100384308A CN200610038430A CN101022188B CN 101022188 B CN101022188 B CN 101022188B CN 2006100384308 A CN2006100384308 A CN 2006100384308A CN 200610038430 A CN200610038430 A CN 200610038430A CN 101022188 B CN101022188 B CN 1010221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connector
- connector terminal
- arm
- main part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包括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基部、由基部两端分别向相反方向延伸出的连接部及焊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与端子料带相连的主体部及与焊接部相对于基部朝向同一方向偏移并与主体部相互垂直设置的中部,中部的末端向上偏移延伸出呈直线状设置的臂部,该臂部与主体部相互平行设置,且该臂部与中部的间于水平方向上偏移有一定间距,臂部的末端向上弯折延伸并与之形成一定角度的弯曲部及自弯曲部接续延伸设置的接触部,通过设置与中部于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偏移距离的直线状臂部,从而可增加端子的弹性力臂长度以提升端子的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尤指一种将芯片模块电性连接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端子。
【背景技术】
平面栅格数组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用以将芯片模块电性连接至电路板,以实现芯片模块与电路板间信号和数据的传输。如″NonlinearAnalysis Helps Design LGA Connectors″(Connector Specifier,Februray 2001)中即揭示了此种技术。该电连接器包括本体及收容于该本体内的多个端子,当该电连接器将芯片模块与电路板连接时,端子的上接触点与芯片模块的导电片相压接,而端子的下接触点则系通过锡球与电路板的导电片相焊接,从而形成芯片模块与电路板间的信号传输。
但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导电片的排列密度越来越大,而用于该领域中的平面栅格数组电连接器端子的尺寸及高度越来越小,而端子排列密度却要求越来越密集。在此种情况下,当芯片模块通过按压方式与电连接器端子电性连接时,由于电连接器端子的尺寸及高度很小使得端子的刚度增加,而其弹性减小,进而易导致芯片模块无法完全与端子间形成良好接触,从而影响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间的电性传输。因此,为了确保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间的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增加这种以按压方式与芯片模块形成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端子的弹性机械性能就变得尤其重要。
故,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电连接器,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可在与电子组件相接触时增加弹性长度,并确保良好的机械性能的电连接器端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端子包括基部、自基部一端向上延伸而出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与基部一端相连接的主体部,其中,自主体部侧边缘延伸有中部,且自中部上端末端向上延伸有与中部平行设置并在水平方向上偏移一段距离的臂部,且该臂部呈直线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与中部于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偏移距离的直线状臂部,从而可增加端子的弹性力臂长度以提升端 子的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端子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1是通过按压方式将芯片模块(未图示)电性连接至电路板(未图示)上,其主要包括有基部10、焊接部13及连接部14。于基部10的相对两侧面11设有多个倒刺12以将电连接器端子1固持于电连接器(未图示)中。该焊接部13及连接部14是分别由基部10两端向相反方向延伸而出,且该焊接部13是由基部10一端垂直延伸而出,并通过锡球(未图示)焊接至电路板上。
连接部14具有与端子料带(未图示)相连的主体部15及与主体部15呈钝角设置的中部16,且该钝角以145度为最佳,且该主体部15的宽度小于基部10的宽度。该中部16与焊接部13位于基部10同一侧,中部16的末端向上偏移延伸出呈直线状设置的臂部17,该臂部17的末端低于主体部15的末端,该臂部17与中部16相互平行设置,基部10与主体部15处于同一平面内,而中部16与臂部17之间连接有使臂部17与中部16呈偏移设置的过渡部18。由于该过渡部18的设置,使得中部16与臂部17于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可增加电连接器端子1的长度,进而可增加电连接器端子1的弹性变形长度,臂部17的远离中部16一端向上弯折延伸有弯曲部19,且该弯曲部19的宽度自臂部17末端向上逐渐缩小设置(图2所示)。其中该弯曲部19于其自由末端进一步延伸设有弧状的接触部190。
当芯片模块按压于该电连接器端子1上并挤压与芯片模块的导电体相对应的端子1的接触部190时,此时电连接器端子1的臂部17及弯曲部19将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接触部190相对于导电体在水平方向上滑移直至接触部190与导电体之间形成良好电性接触。由于臂部17与中部16之间连接有过渡部18,使得臂部17与中部16之间于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偏移间距,从而增加了臂部17及弯曲部19的整体长度,使其更易发生弹性变形,以达成电连接器端子 1与芯片模块间可靠的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此仅说明一下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端子2上未设置中部结构,过渡部28直接由基部20的一端朝焊接部23的延伸方向弯折延伸而出,且主体部25的末端高于臂部27与弯曲部29相连接的一端,其它结构如接触部29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第三实施方式,在此仅说明一下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主体部35的末端低于臂部37与弯曲部39相连接的一端,主体部35与中部36间呈平行设置,两者之间通过圆弧34连接,而焊接部33、臂部37及弯曲部39均位于主体部35同一侧。其它结构如基部30、连接部(未标示)、过渡部38、接触部39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第四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端子4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在此仅说明一下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主体部45的末端低于臂部47与弯曲部49相连接的一端,且弯曲部49呈直线状延伸,同时,中部46与主体部45通过圆弧44连接,其它结构如基部40、连接部(未标示)、过渡部48、接触部490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端子2、3、4的臂部27、37、47均设置成直线状,且其与各自对应的基部20、30、40的间于水平方向均具有一定的偏移距离,因而增加了电连接器端子2、3、4弹性变形长度的机械性能,从而使电连接器端子2、3、4与芯片模块之间均达成可靠的电性连接。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包括基部、自基部一端向上延伸而出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与基部一端相连接的主体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主体部侧边缘延伸有中部,且自中部上端末端向上延伸有与中部平行设置并在水平方向偏移一段距离的臂部,且该臂部呈直线状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基部另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有焊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地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与焊接部位于基部同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呈扁平板状结构,且其所在平面与主体部所在平面呈钝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所在平面与主体部所在平面呈145度夹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呈U形板状结构,且U形的一个板与主体部共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所在平面与主体部所在平面呈垂直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所在平面与主体部所在平面呈平行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末端向上进一步弯曲延伸有弯曲部,且臂部与弯曲部相连接的一端低于主体部的末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末端向上进一步弯曲延伸有弯曲部,且臂部与弯曲部相连接的一端高于主体部的末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384308A CN101022188B (zh) | 2006-02-15 | 2006-02-15 | 电连接器端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384308A CN101022188B (zh) | 2006-02-15 | 2006-02-15 | 电连接器端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22188A CN101022188A (zh) | 2007-08-22 |
CN101022188B true CN101022188B (zh) | 2012-07-04 |
Family
ID=38709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384308A Active CN101022188B (zh) | 2006-02-15 | 2006-02-15 | 电连接器端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02218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2759A (zh) * | 2011-09-26 | 2013-04-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所用的导电端子及端子料带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38275Y (zh) * | 2003-06-27 | 2004-09-0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6955572B1 (en) * | 2004-07-22 | 2005-10-18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LGA contact with extended arm for IC connector |
-
2006
- 2006-02-15 CN CN2006100384308A patent/CN1010221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38275Y (zh) * | 2003-06-27 | 2004-09-0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6955572B1 (en) * | 2004-07-22 | 2005-10-18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LGA contact with extended arm for IC connect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22188A (zh) | 2007-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97410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1577996B (zh) | 具有多个接触梁的电子插座 | |
CN2718819Y (zh) | 柔性印刷电路连接器 | |
CN201549634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 |
CN202142692U (zh) | 接地端子 | |
TWI321379B (en) | Contact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537141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101022188B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200422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579016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1717404U (zh) | 导电端子 | |
CN2932686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1285837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2145497U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9896292U (zh) | Fpc连接器 | |
CN20095939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638275Y (zh) | 电连接器 | |
CN1125507C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227034B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1153157Y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 |
CN2660699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227040B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099046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20586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101577382B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