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7013B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17013B CN101017013B CN2007100062690A CN200710006269A CN101017013B CN 101017013 B CN101017013 B CN 101017013B CN 2007100062690 A CN2007100062690 A CN 2007100062690A CN 200710006269 A CN200710006269 A CN 200710006269A CN 101017013 B CN101017013 B CN 1010170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main body
- electric wire
- indoor unit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的室内单元,用于使排出空气的阻力最小,并防止电线暴露。为此,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壳体和出口单元,该出口单元安装到壳体上,用于引导从内部排出的空气,其中出口单元包括安装到壳体上的主体,该主体具有:空气出口;叶片,该叶片安装到主体上,用于打开/关闭空气出口;和安全网,该安全网可拆卸地安装到主体的空气出口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并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其中在出口处的安全网由金属线制成,并且电线铺设在出口单元的凹槽中,这些电线与空气吹到其中的空间隔离开。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器用作室内加热器、室内冷却器或空气净化器,用于加热/冷却室内、或净化室内空气,它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室内环境。近来,已研制了一种空调器,其设置有涡轮风扇以使其壳体的厚度最小,以便允许空调器象图框一样安装到墙壁上。
图17图示了现有技术空调器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7,现有技术空调器设置有:薄矩形壳体1,其带有敞开的正面;风扇2,它在壳体1中;热交换器3,其在风扇2的前面;前面板4,其在热交换器3前面带有空气入口4a;孔板5,它是在壳体1与前面板4之间的空气出口,以及前格栅6,其可旋转地安装在前面板4的前面,用于打开/关闭空气入口4a。
风扇2设置有涡轮风扇2a和用于驱动涡轮风扇2a的马达2b,它们不仅使壳体1的厚度最小,而且还沿圆周方向排出通过空气入口4a吸入的空气。
在热交换器3与风扇2之间的孔板5将空气从空气入口4a引导到风扇2。
同时,在前面板4与孔板5之间安装有过滤器7,其用于过滤来自于空气入口4a的空气,并且在孔板5的上方安装有控制盒8,其为控制单元。
在壳体1上安装有出口单元9,其用于在从壳体1的内部排出空气的时候,引导吹出的空气的方向。
出口单元9在内侧具有带多个格栅9a的空气出口9a,用于引导吹出的空气的方向,且出口单元9具有用于操作叶片9b的马达(未示出)。
但是,现有技术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问题。
首先,在出口单元9处的多个格栅9a减小了排出空气的流速。
其次,电线连接到安装在出口单元9上的马达,该电线被暴露在壳体1的内部,这妨碍组件的检修以及室内单元的安装。
发明内容
旨在解决以上问题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目的。
第一,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室内单元,该室内单元具有铺设在出口单元上的电线,使得排出空气的空气速度的减小最小。
第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室内单元,该室内单元具有可拆卸地铺设在出口单元上的网格型线。
第三,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室内单元,该室内单元具有用于防止叶片过度打开的止动件。
第四,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室内单元,该室内单元在出口单元中具有用于放置电线的电线放置空间。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化和广义描述的那样,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到壳体上、用于引导从内部排出的空气的出口单元,其中出口单元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主体,该主体具有:空气出口;叶片,该叶片安装到主体上用于打开/关闭空气出口;和安全网,该安全网可拆卸地安装到主体的空气出口上。
优选地,安全网被强制地放置在主体中,由钢铁制成,并且由相互交叉的若干杆构成。
所述主体具有若干孔,所述杆的段部被分别放置在该主体的孔中,并且主体包括朝空气出口内部凸出的止动件,用于限制叶片的运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壳体和出口单元,该出口单元安装到壳体上,用于引导从内部排出的空气,其中出口单元包括安装到壳体上的主体,该主体具有:空气出口;叶片,该叶片安装到主体上用于打开/关闭空气出口;和止动件,该止动件从主体朝空气出口的内部凸出,用于限制叶片的运动。
止动件具有肋条形状,主体设置有可拆卸地安装到空气出口上的安全网,并且该安全网定位于止动件的内侧。
主体包括在其长度中间的肋条,该肋条被连接到主体的上/下壁,并且该肋条向空气出口的内侧凸出用于限制叶片的运动。
叶片具有内缘,该内缘朝主体的内侧运动以打开空气出口。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壳体和出口单元,该出口单元安装到壳体上,用于引导从内部排出的空气,其中出口单元包括安装到壳体上的主体,该主体具有:空气出口;和位于主体中的电线放置空间。
室内单元还包括:叶片,该叶片安装到主体上用于打开/关闭空气出口;和电线放置空间,该电线放置空间定位于壳体和主体之间,用于使电线放置空间与空气流动空间隔离开。
电线放置空间是位于主体中的凹槽,电线被强制地嵌入凹槽,或固定至凹槽并由其保持。
主体具有在凹槽中延伸的肋条,用于防止电线从凹槽脱落,并且肋条具有与壳体接触的端部,用于封闭电线放置空间。
室内单元具有设备,而出口单元包括:叶片,该叶片安装到主体上用于打开/关闭空气出口;和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叶片,其中电线放置空间具有放置在其中的电线,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至驱动装置。
有利效果
由于空气出口上的金属杆做的安全网,所以本发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使对排出的空气的阻力最小,并且由于安全网,防止了外物或用户的手进入壳体,并且在室内单元操作期间防止了电线与流动空气接触,以减小空气的流动阻力。
附图说明
附图被纳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这些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内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图框面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4图示了本发明图框面板的装饰框的分解透视图;
图5图示了截面图,显示了用于装配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图框的过程的步骤;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带有紧固部分的装饰框的透视图;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前面板的正视图;
图8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前面板的正视图,其中将维修盖从前面板上去掉;
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壳体和前面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装配在一起的壳体和前面板的透视图;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维修盖和排水槽的透视图;
图1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出口单元的外型的透视图;
图1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出口单元的内部的透视图;
图1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线放置部分的透视图;
图1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出口单元的侧视图;
图1 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出口单元的操作过程的操作示意图;
图17图示了现有技术空调器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在附图中图示了这些优选实施方案的实例。在任何可能的情形下,在所有这些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将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图1和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空调器的室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图框面板的分解透视图,图4图示了本发明的图框面板的装饰框的分解透视图,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组装图片框的过程,以及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具有紧固部分的装饰框的透视图。
参考图1或2,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室内单元包括:壳体10,其形成了该室内单元的外型;前面板20,其安装在壳体10的前面;以及图框面板30,其安装在前面板20上并与该前面板20间隔开。
前面板20具有中央空气入口15,并被紧固到壳体10上。
壳体1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排出空气的空气出口16。
同时,室内单元包括:基座12以安装在室内的墙壁上,基座12上的、用于吸入/排出室内空气的风扇14,以及用于将空气从空气入口15引导到风扇14的孔板13。
风扇14在基座1 2与孔板13之间,其将空气从空气入口15全部地引导到空气出口16。
特别地,风扇14是离心式风扇,用于将空气从孔板13沿圆周方向排出。
在风扇14的相对侧,也就是在基座12的相对侧上,有用于将空气从风扇14引导到壳体10外面的空气出口16。各空气出口16具有安装在其上、用于打开/关闭空气出口16的出口单元40。
在基座12下侧的空气出口16还具有安装于其上的出口单元40,其用于将出口空气导入室内,该出口单元40由室内单元的控制单元打开/关闭。
通过背面的托架,基座12被固定地安装在室内的墙壁上。
安装在风扇14之上,也就是在基座12的上部有空气引导件18,其用于将空气从风扇14引导到基座12的两侧的空气出口16。
同时,安装在孔板13之上有空调器控制单元的设备单元150。
在孔板13的前面,有用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冷却/加热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器50,而在热交换器50之下,有用于保存和排出冷凝水的排水槽100,其中冷凝水在该热交换器50处形成。
热交换器50被固定在前面板20或孔板13上,并且在一侧具有连接管52,用于连接到从室内单元外部引来的制冷剂管道(未示出)。
特别地,热交换器50在前面具有等离子过滤器160。
在热交换器50前面的前面板20被紧固在基座12上。前面板20到基座12的紧固形成了空气出口16,在空气出口16上安装出口单元40。
壳体10在角落上具有管罩11,用于当管罩11安装在基座12的角落上时形成该室内单元外型的一部分。
管罩11安装在壳体10四个角的多个角上,通过这些管罩,外部制冷剂管道被引到壳体10。
同时,参考图2至6,图框面板30包括图框基座32,和图框组件,其可旋转地铰接在图框基座32上。
图框组件包括在图框基座34上的装饰框34、放置在装饰框34中的透明板35、用于围绕并同时保持装饰框34和透明板35的装饰件36、以及在装饰框34中的显示窗口38。
透明板35由透明的丙稀或玻璃制成,并被定位于图框基座32的前面,以便使附着于图框基座32的图片或照片显露出来。
装饰框34安装在透明板35的边缘处,用于固定该透明板35。
参考图4或6,装饰框34包括四个部件34a、34b、34c和34d,用于与透明板35的四个边形成紧密接触,在安装之前,各部件装配在一起。
因此,装饰框34中的一个部件34a具有孔34a’,而将连接到部件34a上的另一部件34b具有将放置在孔34a’中的凸台34b’。在装饰件36装配好之后,将一紧固构件(未示出)紧固到凸台34b’上,以使装饰框34靠近装饰件36。
与此同时,装饰框34的部件34a和34b具有向前弯曲的外边缘33,用于围绕透明板35的边缘。
在装饰框34背面的上部,有朝图框基座32的若干凸起31,各凸起31分别带有用于铰接到图框基座32的铰接孔31a。
铰接孔31a在装饰框34的上侧沿横向方向延伸,使得图框组件能围绕顶边回转。
当将凸起31放置在图框基座32中的狭槽(未示出)中,并且销(未示出)穿过该狭槽和凸起31时,凸起31通过铰链将图框基座32和图框组件连接起来。
在装饰框34的下侧,有连接到设备单元150的显示窗口38,用于显示信号。
在装饰框34的下侧部件与右侧部件34b之间的显示窗口38安装在附图右侧的下侧,并且装饰件36的下部件36c具有用于暴露显示窗口38的孔36c’。
尽管实施方案将显示窗口38显示为用于打开LED等的装置,但不同于此,显示窗口38可以是平面显示单元,如LCD。
显示窗口38显示室内单元的工作状态、或室内环境等等。
装饰件36具有用于同时围绕透明板35四个边的四个部件36a、36b、36c和36d。
将装饰框34和透明板35放置在部件36a、36b、36c和36d的凹槽37中。
特别地,装饰件36的前侧叶片与透明板35构成紧密接触,而装饰件36的后侧叶片37a与装饰框34构成紧密接触。
装饰件36的后侧叶片37b形成得长得足以以盖住孔34a’/凸台34b’部分,这些部分与装饰框34的部件36a和36b结合。
装饰件36的后侧叶片37b具有孔37c,其中放置了紧固部件39,并且在紧固部件39放置通过孔37c之后,已放置通过装饰件36的孔37c的紧固部件39被放置在装饰框34的凸台34b’中。由于紧固部件39的插入深度变得更深,所以紧固部件39将装饰框34按压到透明板35上。
装饰件36中的孔37c上形成有通过紧固部件39紧固的螺纹,并且紧固部件39的一端将装置框34推向透明板35。
装饰件36的前侧叶片37a长得足以使装饰框34透过透明板35不可见,装饰件36中的孔36c’与显示窗口38相匹配。
因为在紧固部件39紧固的同时,紧固部件39将装饰框34按压到透明板35上,并且装饰件36和装饰板34的紧固同时进行,所以本发明图框面板30的装配较有效率。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前面板的正视图,图8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前面板的正视图,其中将维修盖从前面板上去掉,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壳体和前面板的分解透视图,和图10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装配在一起的壳体和前面板的透视图。
参考图7至10,前面板20包括在中心处的空气入口15,和在空气入口15下方、盖住壳体10的内部一部分的维修盖24。维修盖24是前面板20外形的一部分。
维修盖24通过钩子27a和孔17a被可卸下地安装于前面板20上。维修盖24和排水槽100紧固在一起,并通过螺栓或螺钉(未示出)紧固到前面板20上。
特别地,检修盖24紧固到前面板20上,使得检修盖24的一端24a位于热交换器的下连接管52的前面,用于盖住下连接管52,并且另一端盖住了接线盒155,接线盒155用于向设备单元150供电。
接线盒155与设备单元150分离开,并与供电电线连接。
特别地,在接线盒155需要修理的情况下,不用去掉整个前面板20,而是仅仅去掉维修盖24之后就能够修理维修盖14所覆盖的接线盒155。
而且,在安装室内单元时,不是去掉整个前面板20,而仅仅是去掉维修盖之后,就将制冷剂管连接到热交换器,并且将电线连接到接线盒155,从而简化了室内单元的安装。
参考图9或10,前面板20的盖部分27向后弯曲,覆盖壳体10的前侧边缘。
壳体10在前面板20所覆盖的前侧边缘处具有边框17,使得边框17插入盖部分27中。
特别地,在实施例中,在将前面板20安装在壳体10上时,前面板20的盖部分27的内表面上的钩子27a与壳体10的边框17上的孔17a接合,使得前面板20覆盖壳体10的边框17。
因此,壳体10的前侧边缘由盖部分27覆盖,并固定到盖部分27上,盖部分27是前面板20的后侧边缘,使得壳体10与前面板20的结合线不出现在室内单元的外型上。
换句话说,盖部分27被安装成完全地覆盖边框17,不暴露边框17,而是将盖部分27暴露在室内单元的外型上。
因此,由于未暴露壳体10与前面板20的结合线,所以室内单元具有简洁的外型,防止了结合线由于灰尘或杂质变脏。
而且,由于前面板20覆盖壳体10的外面,所以本发明的室内单元在前面板20与壳体10的结合部份具有提高的平面度。
换句话说,如果结合线暴露在外型上,则仅仅当前面板20和壳体10的邻接表面连续时外型才显得漂亮,如果不连续,则外型的平面度将变差。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前面板20覆盖壳体10的外部,所以无需考虑结合线的平面度或结合状态,这样增加设计的自由度。
同时,参考图1或2,前面板20在其前面具有前格栅21(见图1),而空气入口15具有安装在其上的过滤器60,用于过滤朝孔板13流动的空气。
前格栅21从前面板21朝空气入口15的中心侧延伸,该中心侧被限定于空气入口15的周围的一部分。
前格栅21从前面板20朝图框面板30向前凸出。
过滤器60可拆卸地安装在前面板20上。在这种情况下,过滤器60具有插入前面板20中的狭槽25中的下边缘,和插入保持狭槽23的上边缘。
过滤器60向前凸出一预定距离,与朝图框面板30凸出的前格栅21相适应。在该实施例中,过滤器60具有附着于空气入口15周围的周围,以及向前凸出的中心部分。
过滤器60的中心隆起防止过滤器在过滤器60后侧接触热交换器50,并且提供了比平面过滤器更大的面积。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维修盖和排水槽的透视图。
参考图11,本发明的维修盖24盖住壳体10的下外侧周围,维修盖24被紧固并固定在排水槽100 上。
维修盖24具有分别从背面朝排水槽100凸出的钩子24c,而排水槽100具有用于分别将钩子24c放置于其中的狭槽100c。
而且,通过紧固部件109,穿过维修盖24中的紧固孔24d和排水槽100上的凸台103,维修盖24被紧固到排水槽100上。
排水槽100包括外壳102、在外壳102中的肋条104、以及将冷凝水从外壳102排到室内单元外部的排水管106。
外壳102是具有敞开顶部的六面体盒。热交换器50(见图1)安装在该外壳102中。
特别地,外壳102前壁102a的顶边比后壁102b的顶边高,用于减小空气通过热交换器50的阻力。
外壳102中的肋条104是竖直的,以支撑热交换器50的底部。
肋条104是沿横向延伸的薄板,用于与横向安装的热交换器50的底部横向接触。
特别地,肋条104形成得将冷凝水引导朝向排水管106。
多个肋条104交错布置,用于使冷凝水从外壳102顺畅运动到在维修外壳102一侧的排水管106。
肋条104具有比外壳102的前壁102a或后壁102b的顶边低的高度,使得前壁102a或后壁102b支撑热交换器50后部的正面。
排水管106通过外壳102,并在外壳102的外部具有与冷凝水管(未示出)连接的端部,用于将冷凝水从外壳102引导到房间外部。
图1 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出口单元外型的透视图,图1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出口单元的内部的透视图,图1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线放置部分的透视图,图1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出口单元的侧视图,而图1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出口单元的操作过程的操作示意图。
参考图1或2和12至16,出口单元40包括:主体42,其被安装在基座12中的空气出口16上;叶片44,其在主体42上用于打开/关闭空气出口41;马达45,用于驱动叶片44;以及安全网46,位于主体42的空气出口41上。
主体42安装在基座12的空气出口16处,并靠近肋条12b放置且被紧固。
因此,出口单元40的主体42安装在基座12的空气出口16上,并且主体42中具有空气出口41,以便与壳体10的内部连通。
与此同时,主体42安装在叶片44上用于打开/关闭空气出口41,并且叶片44可旋转地铰接在主体42上。
因此,叶片44在相对端具有铰链44a,各铰链44a放置从主体42的内部处通过主体42中的铰接孔42a,使得叶片44可旋转地围绕铰接孔42a中的铰链44a。
叶片44的铰链44a可旋转地定位于主体42的内部,使得当叶片44的内边缘44c运动至主体42里时,主体42的空气出口41打开。
而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空气出口41的主体42的内部安装了止动件47,止动件47通过保持叶片44的内边缘44c,防止了叶片44旋转大于预定的角度。
止动件47具有肋条形状。
同时,在主体42的内部有肋条43,其位于主体42长度的中间,该肋条43连接到上壁/和下壁,用于增加主体42的刚性。肋条43还用作止动件47。
马达45位于主体42连接到叶片44的一侧,用于旋转叶片44。
马达45被固定地安装在主体42的一侧,并且当连接到马达轴的铰链44a旋转时,叶片44旋转。
同时,有安全网46安装在主体42的内部,用于防止使用者的手或异物进入主体42中。
安全网46由相互交叉的金属杆或塑料杆46a和46b构成,它们的端部被分别放置在主体42的孔 42c中。
优选地,安全网46由钢铁制成,并且更优选地,杆46a和46b是细的,并且在杆46a与46b之间布置有较大的间隔,用于使排出空气的阻力最小。
与此同时,安全网46定位于止动件47的内侧,用于防止与叶片44发生干涉。
同时,参考图12至15,出口单元40具有电线放置空间,用于放置电线49,该电线放置空间是位于主体42底部的凹槽40a。
电线49放置在出口单元40的主体与基座12之间(见图15),使得电线49不暴露在空气流动的壳体10的内部,并且电线49放置在主体42的凹槽40a中。
凹槽40a沿着主体42的长度延伸,而电线49放置在凹槽40a中并被保持在其中。主体42具有用于防止电线49从凹槽40a脱落的肋条48。
特别地,肋条48从主体延伸到主体42的下侧,并且肋条48的端部48a与基座12接触,使得肋条48与基座12之间的接触盖住电线,使电线处于被保持在主体42中的状态。
优选地,为了将电线49稳固放置于凹槽40a中,主体42中的凹槽40a具有小于电线49厚度的截面积。
电线49在两个端部具有接头49a和49b,这些接头被分别连接到马达45和设备单元150(见图1)。
将参考图1至6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图框面板的装配过程。
将装饰框34的部件34a和34b装配在一起。
然后,将透明框35安装在装饰框34的外边缘33上,该外边缘33向前弯曲,以将透明框35和装饰框34装配起来。
将装饰件36的部件36a、36b、36c和36d分别插在透明板35和装饰框34组件的四个边上,从而使得装饰件36的部件36a、36b、36c和 36d同时保持透明板35和装饰框34。
将紧固部件39紧固到装饰36件后部中的孔37c上,并且使紧固部件39穿过装饰件36并插入在装饰框34上的凸台36b’,以将装饰框34按压在透明板35上。
特别地,通过紧固部件39的紧固,将支撑在装饰件36的前侧叶片37a上的透明板35固定到装饰36上。
与此同时,透明板35在装饰框34的挤压下被固定,其中由于透明板35被均匀地挤压在与装饰框的接触区上,所以紧固力是均匀的,并且由于通过紧固部件39的作用力没有集中,所以防止了透明板35的变形或破损。
而且,图框面板30具有以下优点,装饰框34/透明板35/装饰件36被同时固定。
将参考图1和7至11详细描述用于安装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前面板的过程。
在将风扇14和空气引导部件18安装在壳体10上之后,将孔板13安装配合到风扇14上。
将设备单元150安装在孔板13之上,将热交换器50安装在排水槽100上,将排水槽100紧固到壳体10上,并将热交换器50安装在孔板1 3的中心处。
然后,将出口单元40分别安装到壳体10中的空气出口16上,而将前面板20安装在壳体10上。
首先,将前面板20的顶部安装在壳体10上,其中将前面板20的盖部分27安装成围绕壳体10的边框17,而将在盖部分27内表面上的钩子27a插入并保持在边框17的孔眼17a中。
接下来,在前面板20的顶部安装好之后,安装维修盖24。
在确定维修盖24的左/右边之后,将维修盖24后侧上的钩子24c推入排水槽100中的孔100c中,以紧固维修盖24,并且将紧固部件109紧固在该孔100c中,将维修盖24和排水槽100坚固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种情形下,在维修盖24上的盖部分27也围绕和保持边框17。
同时,当安装室内单元时,不去掉整个前面板20,而是仅仅去掉维修盖24,用于进行热交换器50的连接管52和接线盒155的连接。
换句话说,根据管道的安装方向,将连接管52安装在热交换器50的左侧或右侧,并且去掉了左/右管罩11中的一个,以将连接管52连接到与室内单元相连的管道(未示出)上。
而且,在连接管道的时候,将电线连接到接线盒155。
将参考图12至15详细描述安装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出口单元的过程。
首先,通过稍微地弯曲安全网46,将杆46a和46b放置在主体42的孔42c中,将安全网46安装到主体42上。
由于安全网46由金属制成,所以安装之后安全网在弹性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
然后,将叶片44安装到主体42上。
在这种情形下,在将叶片44一侧上的铰链44a放置在主体42的铰接孔42a中的一个内之后,稍微地弯曲叶片44,将叶片44另一侧上的铰链44a放置在其余的铰接孔42a中。
在叶片44安装好之后,将马达45连接到放置在主体42中的铰链44a上,并且将马达45固定地安装到主体42上。
尽管马达45可直接连接到铰链44a上,但是优选地,马达45通过齿轮连接到铰链44a,齿轮是动力传输机构。
一旦马达45固定好,将电线49的接头连接到马达45上,并且将电线49强制地放置在主体底部的凹槽40a中。
将电线49沿着主体42中的凹槽40a强制地放置,并且电线与主体42底部上的肋条48接触,防止电线从主体42脱落。
一旦完全完成电线49在凹槽40a中的强制放置,将另一侧上的接头49b连接到设备单元150。
同时,完成出口单元40的装配后,将装配好的出口单元40安装到基座12的空气出口部分16上,以使壳体10的外部和内部通过出口单元40中的空气出口41连通。
将参考图10描述本发明出口单元操作的过程。
首先,如果空调器未运转,则控制单元旋转叶片44,使得主体42中的空气出口41关闭,使主体42与主体42中的空气出口41紧密接触。
如果空调器在运转,则控制单元将向马达45供电,以将叶片44的铰链44a旋转预定的角度。
在铰链44a旋转之后,叶片44的内边缘44c向内旋转到空气出口41里,并且外边缘44b远离主体42运动,从而打开空气出口41。
叶片44的打开角度由马达45控制,直到叶片44停在主体42上的止动件47处为止,以限制叶片44的最大旋转角度。
特别地,如果叶片44的内边缘44c与止动件47紧密接触并被支撑在止动件47上,则减小了当空气吹过空气出口41时叶片44的震动。
主体42上的细杆46a和46b构成的安全网46不仅使排出空气与安全网46之间的阻力最小,而且阻挡了异物或用户的手进入壳体10。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作出各种变型和改变。因此,本发明意图覆盖进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变型和改变。
工业实用性
正如已描述的那样,本发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由于出口上的安全网由金属杆构成,所以出口单元可使空气阻力降低到最小,并且由于安全网,所以出口单元能够阻挡异物或用户的手进入壳体,由于出口单元主体上的止动件,所以在空调器运转期间出口单元能够保持叶片的最大打开角度。
第二,在空调器的运转期间,由于出口单元的叶片被支撑在主体的止动件上,叶片在空调器运转期间发生的震动降低到最小,并且因为安全网由细杆构成,因而该安全网对空气的阻力最小,出口单元具有较低的噪音。
第三,电线放置在出口单元的凹槽中,与空气流动空间隔离,防止了在室内单元运转期间电线与空气接触,并减小吹出空气的流动阻力。
第四,出口单元中的电线放置空间防止了电线的暴露,这允许在维修期间干扰最小,并且因为电线放置空间在壳体的基座与出口单元的主体之间,所以防止了电线脱落。
第五,由于电线被强制地嵌入出口单元主体的凹槽中,所以一旦电线放置在其中,就防止了电线的脱落,并且由于主体的凹槽由肋条构成,并且肋条与基座紧密接触,所以即使电线从凹槽脱落,电线的运动也受肋条限制。
第六,出口上的安全网阻挡了异物或用户的手进入壳体,由于安全网由金属杆构成,所以出口单元使排出空气的阻力最小,并且由于装饰件的紧固部件通过装饰件,朝着透明板施加压力,所以将透明板、装饰框和装饰件同时保持在一起。
Claims (9)
1.一种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
壳体;以及
出口单元,该出口单元安装到所述壳体上用于引导空气从内部排出,
其中所述出口单元包括:
主体,该主体安装到所述壳体上,并具有空气出口;和
位于所述主体中的电线放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还包括叶片,该叶片安装到所述主体上,用于打开/关闭所述空气出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电线放置空间定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主体之间,以便使所述电线放置空间与空气流动空间隔离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电线放置空间是位于所述主体中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电线被强制地插入所述凹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电线被固定到所述凹槽并由其保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主体具有肋条,该肋条在凹槽中延伸,用于防止电线从所述凹槽脱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肋条具有与所述壳体接触的端部,用于封闭所述电线放置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室内单元具有设备单元,并且所述出口单元包括:
叶片,该叶片安装到所述主体上,用于打开/关闭所述空气出口;和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叶片,
其中所述电线放置空间具有放置于其中的电线,用于将所述设备单元连接到所述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60011655A KR20070080386A (ko) | 2006-02-07 | 2006-02-07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KR1020060011656 | 2006-02-07 | ||
KR1020060011655 | 2006-02-07 | ||
KR10-2006-0011656 | 2006-02-07 | ||
KR1020060011656A KR20070080387A (ko) | 2006-02-07 | 2006-02-07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KR10-2006-0011655 | 2006-02-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17013A CN101017013A (zh) | 2007-08-15 |
CN101017013B true CN101017013B (zh) | 2011-03-30 |
Family
ID=38600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0626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7013B (zh) | 2006-02-07 | 2007-02-07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070080386A (zh) |
CN (1) | CN1010170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92368B (zh) * | 2018-05-03 | 2024-05-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7229Y (zh) * | 1997-05-06 | 1999-02-10 |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出风口水平导风板的定位 |
CN1506626A (zh) * | 2002-07-12 | 2004-06-23 | ��ʿͨ�����ɷ�����˾ | 空调器 |
CN2649832Y (zh) * | 2003-09-27 | 2004-10-20 |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换风机 |
CN1542369A (zh) * | 2003-04-30 | 2004-11-03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相框式空调机的排出格栅 |
-
2006
- 2006-02-07 KR KR1020060011655A patent/KR20070080386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
- 2007-02-07 CN CN2007100062690A patent/CN1010170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7229Y (zh) * | 1997-05-06 | 1999-02-10 |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出风口水平导风板的定位 |
CN1506626A (zh) * | 2002-07-12 | 2004-06-23 | ��ʿͨ�����ɷ�����˾ | 空调器 |
CN1542369A (zh) * | 2003-04-30 | 2004-11-03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相框式空调机的排出格栅 |
CN2649832Y (zh) * | 2003-09-27 | 2004-10-20 |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换风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70080386A (ko) | 2007-08-10 |
CN101017013A (zh) | 2007-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77470B1 (en) |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 |
CN215260170U (zh) | 空调器 | |
CN101017011B (zh)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09812871B (zh) | 空调器 | |
KR101259806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100541020C (zh)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01017013B (zh)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209655451U (zh) | 空调器 | |
CN100348908C (zh) | 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控制盒 | |
KR20100086830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208431862U (zh) | 一种整体式蜗壳及空调器 | |
KR100769913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20070077642A (ko) |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실내기 | |
EP1816404B1 (en) |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 |
CN22192370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KR100484809B1 (ko) |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의 컨트롤 박스 | |
KR200146171Y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마그네트 고정장치 | |
KR20050031570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100821652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20070080387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200146172Y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에어필터 안내장치 | |
KR100347947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토출구 구조 | |
KR20070080385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100935700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20070080384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