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006386A - 信息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6386A
CN101006386A CNA2005800281517A CN200580028151A CN101006386A CN 101006386 A CN101006386 A CN 101006386A CN A2005800281517 A CNA2005800281517 A CN A2005800281517A CN 200580028151 A CN200580028151 A CN 200580028151A CN 101006386 A CN101006386 A CN 101006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isplay
conductive paste
substrate
particle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81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子隆德
樱井良
阿久泽一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06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63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56Insulat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77Cells with plural compartments or having plurality of liquid crystal microcells partitioned by walls, e.g. one microcell per pix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显示装置,其具备信息显示用面板,该信息显示用面板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面对的两个基板之间封入1种以上显示介质,通过基板内产生的电场而使显示介质移动,从而显示图像等信息,在该信息显示装置中,为使上下基板之间导通而在基板的周边部分涂布导电性糊剂,为了防止该导电性糊剂的流出所导致的电极间短路,在基板上的规定位置设置可防止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的截面形状(L型、U型、长方形型、圆型、多边形型、半圆型、I型、阶梯型中的任意一种,图示例为L型)的虚设肋11。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显示装置,其通过在基板上设置虚设肋,从而可以防止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所导致的电极间短路。

Description

信息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显示装置,其具备信息显示用面板,该信息显示用面板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面对的两个基板之间封入1种以上显示介质,通过基板内产生的电场而使显示介质移动,从而显示图像等信息。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作为代替液晶(LCD)的信息显示装置,提出了采用电泳方式、电致彩色显示方式、热致方式、双色颗粒旋转方式等技术的信息显示装置。
这些现有技术与LCD相比,由于具有能得到与普通印刷物接近的大视场角、耗电小、具有存储功能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可用于下一代的价格低廉的信息显示装置的技术,可以期待将其应用到便携终端用图像显示、电子纸等方面。特别是最近提出的电泳方式很受期待,该电泳方式是将由分散颗粒和着色溶液构成的分散液微胶囊化后将其配置在相对的基板之间。
然而,在电泳方式中,由于颗粒在液体中泳动,因而存在由液体的粘性阻力引起的响应速度变慢的问题。另外,由于使氧化钛等高比重的颗粒分散在低比重的溶液中,因而变得容易沉降,难以维持分散状态的稳定性,存在缺乏重复更新显示图像等信息时的稳定性的问题。此外,即使进行了微胶囊化,使小室尺寸达到微胶囊的水平,也只是在表观上使上述缺点难以表现出来,但仍然没有解决任何本质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利用溶液中的行为的电泳方式,近来还开始提出了在基板的一部分装入导电性颗粒和电荷传输层而不使用溶液的方案(例如,参考赵国来、其他3人、“新しぃトナ一ディ スプレィデバィス(I)”,1999年7月21日,日本图像学会年度会(第83届)“Japan Hardcopy’99”,p.249-252)。然而,由于因设置电荷传输层及电荷生成层而使结构复杂化,并且难以向导电性颗粒中恒定地注入电荷,因而该方式也存在缺乏显示驱动的稳定性的问题。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各种问题的一个方法,已知有一种信息显示装置,其具备信息显示用面板,该信息显示用面板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对的两个基板间封入1种以上显示介质,通过基板内产生的电场而使显示介质移动,从而显示图像等信息。在这样的信息显示装置中,目前是如下构成的:在基板的周边部分涂布导电性糊剂而使上下基板之间导通,在设置于导通部分的电极上连接供电用连接器,以此从装置外部施加驱动电压。
上述目前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结构为:通过在基板的周边部分涂布导电性糊剂而使上下基板之间导通,但完全没有采取有关导电性糊剂的流出对策,因而会产生以下的不良现象。即,在涂布导电性糊剂时,出现上下基板的对准偏离、导电性糊剂粘度的降低等情况下,有时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此时,造成原本不希望导通的电极间发生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显示装置,该信息显示装置通过在基板上设置虚设肋(dummy rib),从而可以防止因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所导致的电极间短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为具备信息显示用面板的信息显示装置,该信息显示用面板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面对的两个基板之间封入1种以上显示介质,通过基板内产生的电场而使显示介质移动,从而显示图像等信息,其特征在于,为使上下基板之间导通而在基板的周边部分涂布导电性糊剂,为了防止该导电性糊剂的流出所导致的电极间短路,在基板上的规定位置设置可防止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的截面形状的虚设肋。
作为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优选例子,根据基板上的导电性糊剂的涂布位置和电极配置,所述虚设肋的截面形状为L型、U型、长方形型、圆型、多边形型、半圆型、I型、阶梯型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其具备信息显示用面板,该信息显示用面板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面对的两个基板之间封入1种以上显示介质,通过基板内产生的电场而使显示介质移动,从而显示图像等信息,在该信息显示装置中,为使上下基板之间导通而在基板的周边部分涂布导电性糊剂,为了防止该导电性糊剂的流出所导致的电极间短路,在基板上的规定位置设置可防止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的截面形状的虚设肋,由此,在涂布导电性糊剂时出现上下基板的对准偏离、导电性糊剂粘度的降低等情况下,即便导电性糊剂要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其流出也被虚设肋阻止。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因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所导致的原本不希望导通的电极间发生短路的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4(a)~(h)分别表示可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使用的虚设肋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的肋形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实施例中设有虚设肋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中,以任意方法向在相对的基板之间封入显示介质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基板内施加电场。沿着电场方向,带电的显示介质受到电场力、库仑力等的吸引,显示介质根据电场方向的变化而改变移动方向,从而实现图像等的信息显示。因此,必须将信息显示用面板设计成显示介质均匀地移动、并能够维持重复更新显示时或持续显示信息时的稳定性。在此,对构成显示介质的颗粒所施加的力,除了颗粒之间的库仑力产生的相互吸引的力之外,还有其与电极的镜像力、分子间力、液桥力、重力等。
基于图1(a)、(b)~图3(a)、(b),对用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中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1(a)、(b)所示的例子中,将分别由至少1种以上颗粒构成的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不同的至少2种以上显示介质3(在这里示出的是白色颗粒群3W和黑色颗粒群3B)相应于配置于基板1、2外部的电极(未图示)所施加的电场,与基板1、2垂直地移动,使观察者可见黑色颗粒群3B而进行黑色显示,或者使观察者可见白色颗粒群3W而进行白色显示。此外,在图1(b)所示的例子中,在图1(a)所示例子的基础上,还在基板1、2之间设置例如格子状的肋4、并形成小室。另外,在图1(b)中省略了位于前侧的肋。
在图2(a)、(b)所示的例子中,将分别由至少1种以上颗粒构成的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不同的至少2种以上显示介质3(在这里示出的是白色颗粒群3W和黑色颗粒群3B)相应于通过在设置于基板1的电极5和设置于基板2的电极6之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与基板1、2垂直地移动,使观察者可见黑色颗粒群3B而进行黑色显示,或者使观察者可见白色颗粒群3W而进行白色显示。此外,在图2(b)所示的例子中,在图2(a)所示例子的基础上,还在基板1、2之间设置例如格子状的肋4、并形成小室。另外,在图2(b)中省略了位于前侧的肋。
在图3(a)、(b)所示的例子中,将由至少1种以上颗粒构成的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电性的1种显示介质3(在这里示出的是白色颗粒群3W)相应于通过在设置于基板1的电极5和电极6之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沿与基板1、2平行的方向移动,使观察者可见白色颗粒群3W而进行白色显示,或者使观察者可见电极6或基板1的颜色而进行电极6或基板1的颜色显示。另外,在图3(b)所示的例子中,在图3(a)所示例子的基础上,还在基板1、2之间设置例如格子状的肋4、并形成小室。另外,在图3(b)中省略了位于前侧的肋。
上述的说明同样可以适用于分别将白色颗粒群3W替换为白色粉流体、将黑色颗粒群3B替换为黑色粉流体的情况。
下面,对于作为本发明特征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用面板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是在基板的周边部分涂布导电性糊剂而使上下基板之间导通的结构,作为导电性糊剂的流出对策,在基板上的规定位置设置可防止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的截面形状的虚设肋。
作为所述虚设肋的“可防止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的截面形状”,有如图4(a)~(h)所示的各种形状。图4(a)所示的“L型”,适用于在用长方形包围导电性糊剂时的两边相互接近地配置电极的情况,特别优选为导电性糊剂被涂布于基板的四角的情况。图4(b)所示的“U型”,适用于在用长方形包围导电性糊剂时的三边相互接近地配置电极的情况,特别优选为导电性糊剂被涂布于基板的四角以外的周边部的情况。图4(c)~(e)所示的“长方形型”、“圆型”、“多边形型”,适用于在用长方形包围导电性糊剂时的四边相互接近地配置电极的情况,特别优选为导电性糊剂被涂布于多个电极拥挤设置的基板的四角以外的周边部的情况。图4(f)~(h)所示的“半圆型”、“I型”、“阶梯型”,适用于在用长方形包围导电性糊剂时的一边相互接近地配置电极的情况,特别优选为导电性糊剂被涂布于电极不拥挤的基板的四角的情况。另外,虚设肋的“可防止导电性糊剂从正规位置流出的截面形状”并只不限于图4(a)~(h)所示的形状,只要是可以得到“防止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的功能”的形状,就可以使用上述以外的其它形状的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为使上下基板之间导通而在基板的周边部分涂布导电性糊剂,为了防止该导电性糊剂的流出所导致的电极间短路,在基板上的规定位置设置可防止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的截面形状的虚设肋、即从图4(a)~(h)所示形状的虚设肋中根据导电性糊剂的涂布位置和其周围的电极配置选择的肋,因而在涂布导电性糊剂时出现上下基板的对准偏离、导电性糊剂粘度的降低等情况下,即便导电性糊剂要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其流出也被虚设肋阻止,可以可靠地防止因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所导致的原本不希望导通的电极间发生短路的不良现象。
下面,对于构成作为本发明对象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各个部件进行说明。
关于基板,至少一个基板是从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外侧可以观察到显示介质的颜色的透明的基板,其合适的材料是可见光的透射率高、并且耐热性良好的材料。作为另一个基板的背面基板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对基板材料进行例示的话,可以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醚砜、聚乙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丙烯酸酯类树脂等聚合物片材、或金属片材这样的具有挠性的材料,以及玻璃、石英等没有挠性的无机片材。基板的厚度优选为2~5000μm,进一步适合为5~2000μm,如果过薄,则难以保持强度、基板间的间隔均匀性,如果比5000μm更厚,则不适于作成薄型信息显示用面板的情形。
作为根据需要设置的电极5、6的电极形成材料,可以例示有铝、银、镍、铜、金等金属类;或氧化铟锡(ITO)、氧化铟、导电性氧化锡、导电性氧化锌等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类;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导电性高分子类,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作为电极的形成方法,可以采用通过溅射法、真空蒸镀法、CVD(化学蒸镀)法、涂布法等使上述例示的材料形成薄膜状的方法,或者采用通过将导电剂混合到溶剂或合成树脂粘合剂中进行涂布的方法。另外,电极的厚度只要能确保导电性、不阻碍光透射性即可,适合为3~1000nm,优选为5~400nm。设置在背面基板1一侧的电极5的材质、厚度等可以与上述的电极6相同,但不必是透明的。另外,这种情况时的外部电压输入可以是直流或叠加交流。
关于根据需要设置的肋4,可以根据用于显示的显示介质的种类,适当地最优化设定其形状,并不是一概加以限定的,但肋的宽度可以调整为2~100μm、优选为3~50μm,肋的高度可以调整为10~500μm、优选为10~200μm。此外,在形成肋时,可以考虑在相面对的两基板上分别形成肋后接合的两肋法、只在单侧的基板上形成肋的单肋法。在本发明中,任何方法均可适当使用。
通过由这些肋构成的肋所形成的小室,如图5所示,从基板平面方向观察,可以例示有四边形、三角形、线状、圆形、六边形,作为其配置,可以例示有格子状、蜂窝状或网目状。比较好的是尽可能缩小与从显示面一侧可视的肋截面部分相当的部分(小室框架部分的面积),这样能增加信息显示状态的清晰度。在此,若对肋的形成方法进行示例,则可以列举出模具转印法、丝网印刷法、喷砂法、光刻法、添加法。在这些方法中,适合采用使用抗蚀膜的光刻法、模具转印法。
接着,对于在成为本发明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用作显示介质的粉流体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的“粉流体”是既不借助气体的力也不借助液体的力而自身显示出流动性的、兼具流体和颗粒特性的两者的中间状态的物质。例如,液晶被定义为液体与固体的中间相,具有作为液体特征的流动性和作为固体特征的各向异性(光学性质)(平凡社:大百科词典)。另一方面,颗粒的定义是即使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大小也具有有限的质量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影响(丸善:物理学词典)。在此,颗粒中也存在称为气固流动层体、液固流动体的特殊状态,若从底板对颗粒喷流气体,则对应于气体的速度对颗粒施加向上的力,当该力与重力平衡时,处于像流体那样能容易流动的状态,将其称为气固流动层体,同样,将利用流体使其流动化的状态称为液固流动体(平凡社:大百科词典)。这样的气固流动层体或液固流动体是利用气体流或液体流的状态。在本发明中,明确了能够特别制作出既不借助这样的气体的力也不借助液体的力而自身显示出流动性的状态的物质,将其定义为粉流体。
即,本发明中的粉流体与液晶(液体与固体的中间相)的定义同样,是兼有颗粒与液体两特性的中间状态,显示出极难受到前述作为颗粒特征的重力的影响、并具有高流动性的特殊状态的物质。这样的物质可以以气溶胶状态获得,即以固体状或液体状物质作为分散质稳定地漂浮在气体中的分散体系获得,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将固体状物质作为分散质。
作为本发明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其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对的基板之间封入例如在气体中作为分散质稳定地漂浮有固体颗粒的气溶胶状态并显示出高流动性的粉流体,这样的粉流体,施加低电压下就能够容易地在库仑力等的作用下稳定地移动。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粉流体,如上所述,是既不借助气体的力也不借助液体的力而自身就显示出流动性的、兼有流体和颗粒特性的两者的中间状态的物质。该粉流体尤其可以采取气溶胶状态,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以固体状物质作为分散质比较稳定地漂浮在气体中的状态被使用。
以下,对于作为在本发明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用作显示介质的颗粒进行说明。
在颗粒中,在作为其主要成分的树脂中,根据需要可以与以往同样地包含电荷控制剂、着色剂、无机添加剂等。下面,例示出树脂、电荷控制剂、着色剂、其它添加剂。
作为树脂的例子,可以列举出聚氨酯树脂、尿素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尿烷树脂、丙烯酸尿烷硅酮树脂、丙烯酸尿烷氟树脂、丙烯酸氟树脂、硅酮树脂、丙烯酸硅酮树脂、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烯烃树脂、丁缩醛树脂、偏氯乙烯树脂、密胺树脂、酚醛树脂、氟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砜树脂、聚醚树脂、聚酰胺树脂等,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特别是从控制与基板的附着力的观点出发,适合的是丙烯酸尿烷树脂、丙烯酸硅酮树脂、丙烯酸氟树脂、丙烯酸尿烷硅酮树脂、丙烯酸尿烷氟树脂、氟树脂、硅酮树脂。
对于电荷控制剂,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负电荷控制剂,可以列举出例如水杨酸金属络合物、含金属偶氮染料、含金属(包含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的油溶性染料、季铵盐类化合物、杯芳烃化合物、含硼化合物(苯甲酸硼络合物)、硝基咪唑衍生物等。作为正电荷控制剂,可以列举出例如苯胺黑染料、三苯基甲烷类化合物、季铵盐类化合物、聚胺树脂、咪唑衍生物等。此外,还可以将超微粒二氧化硅、超微粒氧化钛、超微粒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吡啶等含氮环状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或盐、各种有机颜料、含氟、氯、氮等的树脂等用作电荷控制剂。
作为着色剂,可以使用如以下例示的有机或无机的各种各色的颜料、染料。
作为黑色着色剂,可以使用炭黑、氧化铜、二氧化锰、苯胺黑、活性炭等。
作为青色着色剂,有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5、绀青、钴蓝、碱性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酞菁蓝、无金属酞菁蓝、酞菁蓝的部分氯化物、坚牢天蓝、阴丹士林蓝BC等。
作为红色着色剂,有铁丹、镉红、铅丹、硫化汞、镉、永久红4R、立索红、吡唑啉酮红、沃丘格红、钙盐、色淀红D、亮胭脂红6B、曙红色淀、若丹明色淀B、茜素色淀、亮胭脂红3B、C.I.颜料红2等。
作为黄色着色剂,有铬黄、锌黄、镉黄、黄色氧化铁、无机永固黄、镍钛黄、脐橙黄、萘酚黄S、汉撒黄G、汉撒黄10G、联苯胺黄G、联苯胺黄GR、喹啉黄色淀、永久黄NCG、酒石黄色淀、C.I.颜料黄12等。
作为绿色着色剂,有铬绿、氧化铬、颜料绿B、C.I.颜料绿7、孔雀绿色淀、最终黄绿G(final yellow green G)等。
作为橙色着色剂,有红色铬黄、钼橙、永久橙GTR、吡唑啉酮橙、坚牢橙(vulcan orange)、阴丹士林亮橙RK、联苯胺橙G、阴丹士林亮橙GK、C.I.颜料橙31等。
作为紫色着色剂,有锰紫、坚牢紫B、甲基紫色淀等。
作为白色着色剂,有锌白、氧化钛、锑白、硫化锌等。
作为体质颜料,有重晶石粉、碳酸钡、粘土、二氧化硅、白炭黑、滑石、氧化铝白等。此外,作为碱性、酸性、分散、直接染料等各种染料,有苯胺黑、亚甲基蓝、玫瑰红、喹啉黄、群青蓝等。
作为无机类添加剂的例子,可以列举出氧化钛、锌白、硫化锌、氧化锑、碳酸钙、铅白、滑石、二氧化硅、硅酸钙、氧化铝白、镉黄、镉红、镉橙、钛黄、绀青、群青、钴蓝、钴绿、钴紫、氧化铁、炭黑、锰铁素体黑、钴铁素体黑、铜粉、铝粉等。
这些颜料和无机类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多种组合使用。其中,尤其是作为黑色颜料优选炭黑,作为白色颜料优选氧化钛。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颗粒,其平均粒径d(0.5)优选在0.1~20μm的范围、均匀且分布窄。如果平均粒径d(0.5)大于该范围,则缺乏显示上的清晰度,如果小于该范围,则颗粒之间的聚集力变得过大,因此会对颗粒的移动带来阻碍。
此外,在本发明中,关于各颗粒的粒径分布,下式所示的粒径分布的跨度(Span)不足5,优选不足3。
Span=(d(0.9)-d(0.1))/d(0.5)
(其中,d(0.5)是以μm表示的粒径数值,颗粒中的50%比其大,50%比其小;d(0.1)是以μm表示的粒径数值,粒径在该数值以下的颗粒的比率为10%;d(0.9)是以μm表示的粒径数值,粒径在该数值以下的颗粒的比率为90%。)
通过将跨度控制在5以下的范围内,各颗粒的尺寸分布窄,可以实现颗粒的均匀的移动。
此外,对于各个颗粒的关系,重要的是在所使用的颗粒中具有最小直径的颗粒的d(0.5)相对于具有最大直径的颗粒的d(0.5)的比值为50以下、优选为10以下。即便粒径分布跨度小,也由于是带电特性彼此不同的颗粒彼此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适合的是双方的颗粒尺寸相近,双方的颗粒能够容易地按照当量向相反方向移动,这就要求上述范围。
另外,上述粒径分布和粒径可以由激光衍射/散射法等求得。如果对作为测定对象的颗粒照射激光,则会产生空间上的衍射/散射光的光强度分布图案,由于该光强度图案与粒径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测定粒径和粒径分布。
在此,本发明中的粒径和粒径分布是由体积基准分布得到的。具体地说,可以使用Mastersizer2000(Malvern InstrumentsLtd.)测定机,在氮气气流中投入颗粒,使用附带的分析软件(以采用Mie理论的体积基准分布为基础的软件),测定粒径和粒径分布。
此外,在本发明中将颗粒群或粉流体用作显示介质的情况下,对基板间的包围颗粒群或粉流体的空隙部分的气体进行管理是重要的,其有助于提高显示稳定性。具体地说,对于空隙部分的气体的湿度,25℃下的相对湿度为60%RH以下、优选为50%RH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以下是重要的。
在图1~图3中,该空隙部分是指从夹在相对的基板1、基板2之间的部分中减去电极5、6(设置于基板内侧时)、颗粒群(或粉流体)3所占有的部分、肋4所占有的部分、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密封部分的、所谓颗粒群(或粉流体)所接触的气体部分。
空隙部分的气体只要是在上述的湿度范围内,其种类就没有限制,适合的是干燥空气、干燥氮气、干燥氩气、干燥氦气、干燥二氧化碳、干燥甲烷等。该气体必须在保持其湿度的条件下封入信息显示用面板中,例如在规定的湿度环境下进行颗粒群或粉流体的填充、信息显示用面板的组装等,此外,施加用以防止湿气从外部侵入的密封材料、密封方法是重要的。
成为本发明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基板和基板间的间隔,只要显示介质可以移动、可以维持对比度即可,通常调整为10~500μm,优选为10~200μm。
相对的基板之间的空间中颗粒群或粉流体的体积占有率优选为5~70%,进一步优选为5~60%。在超过70%的情况下,对颗粒群或粉流体的移动产生障碍,在不足5%的情况下,对比度容易变得不清晰。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显示介质,说明了在气体中使用的颗粒群或粉流体,但本发明也适合于填充内包有电泳颗粒群的微胶囊型等显示介质的情况。
实施例
下面,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使用图4(a)所示的“L型”的虚设肋,制作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1的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用面板。即,如图6所示,实施例1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在相面对的2片基板的四角的1处,如图示那样设置虚设肋11。此时,基板的四角的1处,上基板侧ITO电极12和下基板侧ITO电极13-1电极重叠(overlap),在该重叠部涂布有导电性糊剂14,与下基板侧ITO电极13-1相互接近地配置有下基板侧ITO电极13-2,因此,为了防止下基板侧ITO电极13-1和下基板侧ITO电极13-2之间的短路,如图示那样,“L型”的虚设肋11是适合的。使用银糊、炭糊、ACS(各向异性导电密封胶)作为上述导电性糊剂14。
另外,实施例1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虽然在图6中没有记载,但在其它部分也涂布有导电性糊剂14,对于各自的导电性糊剂14也与上述一样,在基板上的规定位置设有根据导电性糊剂的涂布位置和其周围的电极配置而从图4(a)~(h)所示形状的虚设肋中选择的肋。
根据实施例1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从可防止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的截面形状的虚设肋、即图4(a)~(h)所示形状的虚设肋中,根据导电性糊剂的涂布位置和其周围的电极配置而选择最适合的截面形状的虚设肋11,并将其分别设置在对应于导电性糊剂14的涂布位置的规定位置,由此,在涂布导电性糊剂时出现上下基板的对准偏离、导电性糊剂粘度的降低等情况下,即便导电性糊剂要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其流出也被虚设肋阻止,可以可靠地防止因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所导致的原本不希望导通的电极间发生短路的不良现象。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信息显示装置,适用于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PDA、便携式电话、手提式终端机等可移动机器的显示部,电子书、电子报纸等电子纸,广告板、海报、黑板等布告板,台式电子计算机、家电产品、汽车用品等的显示部,点卡(point card)、IC卡等的卡显示部,电子广告、电子POP、电子价签、电子存货标签、电子乐谱、RF-ID机器的显示部等。

Claims (2)

1.一种信息显示装置,其具备信息显示用面板,该信息显示用面板在至少一方为透明的相面对的两个基板之间封入1种以上显示介质,通过基板内产生的电场而使显示介质移动,从而显示图像等信息,其特征在于,
为使上下基板之间导通而在基板的周边部分涂布导电性糊剂,为了防止该导电性糊剂的流出所导致的电极间短路,在基板上的规定位置设置可防止导电性糊剂从正规涂布位置流出的截面形状的虚设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基板上的导电性糊剂的涂布位置和电极配置,所述虚设肋的截面形状为L型、U型、长方形型、圆型、多边形型、半圆型、I型、阶梯型中的任意一种。
CNA2005800281517A 2004-08-19 2005-08-04 信息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0063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39761 2004-08-19
JP239761/2004 2004-08-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6386A true CN101006386A (zh) 2007-07-25

Family

ID=35907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281517A Pending CN101006386A (zh) 2004-08-19 2005-08-04 信息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52793A1 (zh)
EP (1) EP1780590A4 (zh)
JP (1) JPWO2006018982A1 (zh)
CN (1) CN101006386A (zh)
WO (1) WO200601898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9539B (zh) * 2008-05-06 2013-09-21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液晶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3993B2 (en) * 2005-02-25 2010-03-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6268020A (ja) * 2005-02-25 2006-10-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WO2008062914A1 (en) * 2006-11-23 2008-05-29 Tovi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various shape
JP2011146023A (ja) * 2009-09-17 2011-07-28 Panason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
JP6659257B2 (ja) * 2015-07-22 2020-03-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水晶デバイス
CN107357109B (zh) 2017-08-21 2019-03-08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墨水显示屏及制造方法
USD898021S1 (en) * 2018-05-14 2020-10-06 Compal Electronics, Inc. Notebook computer with air tunnel co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3128Y2 (ja) * 1989-07-28 1997-08-06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
US5821912A (en) * 1993-11-05 1998-10-13 Sony Corporation Plasma-addressed display device
WO2000045360A1 (fr) * 1999-01-28 2000-08-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anneau electro-optique, affichage de projection,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ssocie
JP4061863B2 (ja) * 2001-06-20 2008-03-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表示駆動方法
DE60330959D1 (de) * 2002-04-26 2010-03-04 Bridgestone Corp Methode zur Herstellung eines sphärischen Partikels zur Bildanzeige
US20030214475A1 (en) * 2002-05-17 2003-11-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medium
JP2004054233A (ja) * 2002-05-17 2004-02-19 Sharp Corp 表示媒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9539B (zh) * 2008-05-06 2013-09-21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液晶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52793A1 (en) 2007-11-01
EP1780590A1 (en) 2007-05-02
JPWO2006018982A1 (ja) 2008-05-08
EP1780590A4 (en) 2008-11-26
WO2006018982A1 (ja) 2006-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8229A (zh) 显示介质用颗粒及使用其的信息显示面板
CN100510924C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
CN101006386A (zh) 信息显示装置
JP4903052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4993963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US20070111627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panel
JP4614711B2 (ja) 画像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614714B2 (ja) 画像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0541304C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
CN101542374B (zh) 驱动信息显示面板的方法
JP4902956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及び情報表示装置
CN100573295C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
JP4663295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4863707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4895528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CN100510925C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13044A (zh) 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JP2008096495A (ja) 情報表示装置
JP2008268771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657677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および情報表示装置
JP4763985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4925708B2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0590685C (zh) 显示介质用颗粒以及使用其的信息显示用面板
JP2006139266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06154664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及び情報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