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998847A - 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998847A CN100998847A CN 200610130832 CN200610130832A CN100998847A CN 100998847 A CN100998847 A CN 100998847A CN 200610130832 CN200610130832 CN 200610130832 CN 200610130832 A CN200610130832 A CN 200610130832A CN 100998847 A CN100998847 A CN 1009988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gram
- type virus
- medicine
- throat p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涉及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丹参25-30克,党参、北沙参各20-25克,金银花、金果榄各15-18克,麦冬、郁金、元参各12-15克,射干、板蓝根、木蝴蝶各10-12克,瓜蒌皮、苦参、降香各8-10克,五味子4-5克,黄连3-4克。本发明的特点是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背景技术: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所导致的心肌炎症,其基本症状为心前区不适,隐痛,心慌,气急,胸闷,神疲易倦,周身肌肉酸痛,心律不齐等。中医学认为该病与心血亏损、气虚血瘀、邪热扰心有关。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表现为:除病病毒性心肌炎基本症状外,伴见咽红疼痛的明显症状。目前,国内外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较多,如西药治疗法,常用药有头孢拉定、阿莫西林、辅酶A、氧氟沙星等;如中药治疗法,常用药有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炙甘草汤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草药汤剂治疗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草药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丹参25-30克,党参、北沙参各20-25克,金银花、金果榄各15-18克,麦冬、郁金、元参各12-15克,射干、板蓝根、木蝴蝶各10-12克,瓜蒌皮、苦参、降香各8-10克,五味子4-5克,黄连3-4克。
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丹参、党参、北沙参、金银花、金果榄、麦冬、郁金、元参、射干、板蓝根、木蝴蝶、瓜蒌皮、苦参、降香、五味子、黄连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本发明内服中药里:丹参具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清心除烦作用;党参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作用;北沙参具有养阴清热、祛痰作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作用;金果榄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作用;麦冬具有养阴清热、生津作用;郁金具有行气解郁、止痛破瘀、利胆作用;元参具有滋阴降火、凉血解毒作用;射干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痰作用;板蓝根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木蝴蝶具有润肺、舒肝、和胃、生肌作用;瓜蒌皮具有润肺祛痰、滑肠散结作用;苦参具有清热祛湿、祛风作用;降香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作用;五味子具有敛肺、生津、滋肾、涩精作用;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上述中草药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药物清热解毒、益气养阴、豁痰化瘀、清心定悸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目的。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有如下特点: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服用方法:
1、药量:每日一剂。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汤剂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2、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3、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
治疗、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的原料配方:丹参25克,党参、北沙参各20克,金银花、金果榄各15克,麦冬、郁金、元参各12克,射干、板蓝根、木蝴蝶各10克,瓜蒌皮、苦参、降香各8克,五味子4克,黄连3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丹参、党参、北沙参、金银花、金果榄、麦冬、郁金、元参、射干、板蓝根、木蝴蝶、瓜蒌皮、苦参、降香、五味子、黄连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的原料配方:丹参30克,党参、北沙参各25克,金银花、金果榄各18克,麦冬、郁金、元参各15克,射干、板蓝根、木蝴蝶各12克,瓜蒌皮、苦参、降香各10克,五味子5克,黄连4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丹参、党参、北沙参、金银花、金果榄、麦冬、郁金、元参、射干、板蓝根、木蝴蝶、瓜蒌皮、苦参、降香、五味子、黄连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症状是否消失。服药40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全部消失;好转——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症状部分消失和减轻;无效——服药1个疗程后,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该药物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7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21例,好转6例,治愈率为78%,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
柴某某,男,42岁,单位员工。2002年3月就诊。患者自述近几个月来,常感心口不适,有时隐痛,心慌气短,全身肌肉酸痛,失眠。诊查,患者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心率忽快忽慢,咽红肿痛。诊断为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采用本发明内服中药,先服20剂,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症状明显好转,继而又服20剂,诸症消失。5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
Claims (1)
1、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丹参25-30克,党参、北沙参各20-25克,金银花、金果榄各15-18克,麦冬、郁金、元参各12-15克,射干、板蓝根、木蝴蝶各10-12克,瓜蒌皮、苦参、降香各8-10克,五味子4-5克,黄连3-4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130832 CN100998847A (zh) | 2006-12-28 | 2006-12-28 | 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130832 CN100998847A (zh) | 2006-12-28 | 2006-12-28 | 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998847A true CN100998847A (zh) | 2007-07-18 |
Family
ID=38257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10130832 Pending CN100998847A (zh) | 2006-12-28 | 2006-12-28 | 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99884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50915A (zh) * | 2015-11-04 | 2016-01-20 | 安徽益健堂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688057A (zh) * | 2016-03-15 | 2016-06-22 | 孙玉红 |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 |
-
2006
- 2006-12-28 CN CN 200610130832 patent/CN10099884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50915A (zh) * | 2015-11-04 | 2016-01-20 | 安徽益健堂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688057A (zh) * | 2016-03-15 | 2016-06-22 | 孙玉红 |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998718A (zh) | 一种治疗气虚型便秘的内服中药 | |
CN100998811A (zh) | 一种治疗痰热阻肺型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 | |
CN100998825A (zh) | 一种治疗阴血不足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
CN1994453B (zh) |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内服中药 | |
CN100998824A (zh) |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
CN1994423A (zh) | 一种治疗胆气虚弱型失眠症的内服中药 | |
CN1994440A (zh) | 一种治疗湿热内蕴型失眠症的内服中药 | |
CN103800689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0998847A (zh) | 一种治疗咽痛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
CN101028432A (zh) | 一种治疗气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
CN1994454A (zh) | 一种治疗痰火扰心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
CN101028415A (zh) | 一种治疗痰热痹阻型风湿性心脏病的内服中药 | |
CN100496573C (zh) |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型重症不寐的内服中药 | |
CN100542565C (zh) | 一种治疗偏头痛型偏汗症的内服中药 | |
CN100998750A (zh) | 一种治疗阴虚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
CN101028499A (zh) | 一种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
CN101120973A (zh) | 一种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内服中药 | |
CN1994406A (zh) | 一种治疗气虚型哮喘病的内服中药 | |
CN100998817A (zh) | 一种治疗体质性低血压的内服中药 | |
CN100998745A (zh) | 一种治疗阴虚型哮喘病的内服中药 | |
CN100998665A (zh) | 一种治疗脾胃虚弱型带状疱疹的内服中药 | |
CN101002925A (zh) | 一种治疗呕逆不食型风湿性心脏病的内服中药 | |
CN100998725A (zh) | 一种治疗便秘的内服中药 | |
CN101002889A (zh) | 一种治疗口苦型高血压的内服中药 | |
CN101028483A (zh) | 一种治疗气滞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7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