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998780B -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998780B
CN100998780B CN2006100111758A CN200610011175A CN100998780B CN 100998780 B CN100998780 B CN 100998780B CN 2006100111758 A CN2006100111758 A CN 2006100111758A CN 200610011175 A CN200610011175 A CN 200610011175A CN 100998780 B CN100998780 B CN 100998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volatile oil
dry extract
d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111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998780A (zh
Inventor
李祖泽
施少斌
郑荣波
沈军
黄晓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LAOJI PHARMACEUTICAL CO Ltd GUANGZHOU CITY
Original Assignee
WANGLAOJI PHARMACEUTICAL CO Ltd GUANGZHOU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LAOJI PHARMACEUTICAL CO Ltd GUANGZHOU CITY filed Critical WANGLAOJI PHARMACEUTICAL CO Ltd GUANGZHOU CITY
Priority to CN2006100111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998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0998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998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998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998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是由钩藤、厚朴、天花粉、茯苓、白芷、广东神曲、蒺藜、苍术、葛根、化橘红、稻芽、菊花、木香、广藿香、薄荷、薏苡仁制成。药效学试验表明,采用本发明药物的作用与市售的保济丸相类似,但其药效学作用强于市售的保济丸。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腹痛、腹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舟车晕浪,四时感冒,发热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对这些症状有所记载,并提供了藿香正气方作为治疗的处方。藿香正气方被历代医家誉为“暑湿圣药”。该方具有解表、祛湿、和中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腹痛吐泻的治疗,主要是以腹痛、腹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舟车晕浪,四时感冒,发热头痛等为临床表现,目前也被广泛用于现代医学的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肠炎等治疗。保济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是在传统霍香正气口服液原工艺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新制剂,我国《药典》早已将其收录其中。保济丸具有解表、祛湿、和中的功能;主要用于腹痛、腹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舟车晕浪,四时感冒,发热头痛的治疗。药典中记载的保济丸采用“各药材粉碎,泛丸,包衣”的制法,其生产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没有对组方中药物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因而导致保济丸存在着药品有效成份在胃肠道的溶出率及吸收率降低,吸收时间延长,起效缓慢,且由于保济丸在服用时不良气味会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
中国发明专利号200410027334.4称制成保济片,其采用的工艺中由于钩藤加水煎煮,不容易提取钩藤中脂溶性有效成分,且多种药材如:木香、厚朴、苍术、白芷、广藿香等六味药分别采用CO2萃取的工艺方法比较复杂,完成生产的周期长,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滴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药物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由钩藤、厚朴、天花粉、茯苓、白芷、广东神曲、蒺藜、苍术、葛根、化橘红、稻芽、菊花、木香、广藿香、薄荷、薏苡仁制成。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的用量和配比是经过发明人通过大量摸索和试验总结得到的,各组分原料在下述重量份配比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钩藤15.50~55.80份、厚朴80.40~215.50份、天花粉55.50~205.80份、茯苓155.60~423.20份、白芷80.40~215.50份、广东神曲80.40~215.50份、蒺藜15.50~55.80份、苍术80.40~215.50份、葛根80.40~215.50份、化橘红36.70~125.40份、稻芽55.50~205.80份、菊花36.70~125.40份、木香80.40~215.50份、广藿香80.40~215.50份、薄荷36.70~125.40份、薏苡仁95.20~324.80份。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各组分原料药在下述重量份配比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钩藤27.17~41.20份、厚朴109.12~163.68份、天花粉81.80~123.17份、茯苓217.94~327.85份、白芷109.12~165.56份、广东神曲109.12~165.56份、蒺藜27.17~41.20份、苍术109.12~163.68份、葛根109.12~163.68份、化橘红54.48~81.73份、稻芽81.80~123.17份、菊花54.48~81.73份、木香109.12~163.68份、广藿香109.12~163.6份、薄荷54.48~81.73份、薏苡仁136.77~206.10份。
最佳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各组分原料药在下述重量份配比有较好的疗效:钩藤34.10份、厚朴136.40份、天花粉102.30份、茯苓272.80份、白芷136.40份、广东神曲136.40份、蒺藜34.10份、苍术136.40份、葛根136.40份、化橘红68.20份、稻芽102.30份、菊花68.20份、木香136.40份、广藿香136.40份、薄荷68.20份、薏苡仁170.50份。
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组分的制备和制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萃取法、水提法、水提醇沉法、萃取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联合应用制备。例如,可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也可以将这些药物一起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制成口服液;但是为了使该药物各原料药更好地发挥药效,本发明优选对原料采用如下工艺提取活性组分,但是这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药物活性组分提取所用原料药的配比可以是任意配比,优选原料药重量配比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剂量范围。
a.取原料药钩藤15.50~55.80份、厚朴80.40~215.50份、天花粉55.50~205.80份、茯苓155.60~423.20份、白芷80.40~215.50份、广东神曲80.40~215.50份、蒺藜15.50~55.80份、苍术80.40~215.50份、葛根80.40~215.50份、化橘红36.70~125.40份、稻芽55.50~205.80份、菊花36.70~125.40份、木香80.40~215.50份、广藿香80.40~215.50份、薄荷36.70~125.40份、薏苡仁95.20~324.80份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合并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将干浸膏细粉与挥发混合均匀,制备成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a.取原料药钩藤27.17~41.20份、厚朴109.12~163.68份、天花粉81.80~123.17份、茯苓217.94~327.85份、白芷109.12~165.56份、广东神曲109.12~165.56份、蒺藜27.17~41.20份、苍术109.12~163.68份、葛根109.12~163.68份、化橘红54.48~81.73份、稻芽81.80~123.17份、菊花54.48~81.73份、木香109.12~163.68份、广藿香109.12~163.6份、薄荷54.48~81.73份、薏苡仁136.77~206.10份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1~4次,每次0.5~5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将干浸膏细粉与挥发油混合均匀,制备成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a.取原料药钩藤34.10份、厚朴136.40份、天花粉102.30份、茯苓272.80份、白芷136.40份、广东神曲136.40份、蒺藜34.10份、苍术136.40份、葛根136.40份、化橘红68.20份、稻芽102.30份、菊花68.20份、木香136.40份、广藿香136.40份、薄荷68.20份、薏苡仁170.50份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1~3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1~3次,合并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将干浸膏细粉与挥发油混合均匀,制备成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挥发油用2~9倍量的糊精包埋;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30~99%乙醇提取。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的挥发油用3~8倍量的糊精包埋;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50~95%乙醇提取。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的挥发油用3~8倍量的糊精包埋;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3~8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2小时;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3~8倍量、50~95%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4小时。
更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的挥发油用3.5~6倍量的糊精包埋;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3.5~6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2小时;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3.5~6倍量、55~90%乙醇提取1~2次,每次1~3小时。
最佳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的挥发油用5.5倍量的糊精包埋;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4倍量的水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4倍量、7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制成药剂学上任何一种制剂;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剂型,如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散剂、胶囊剂、软胶囊、丸剂、冲剂、口服液、颗粒剂、滴丸剂、微丸、肌注剂、滴注剂、膏剂、软膏剂、硬膏剂等;最佳制成片剂、滴丸、口服液、颗粒剂、胶囊、软胶囊。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活性组分的中药滴丸剂。
本发明中药滴丸,是采用上述制备的活性组分与滴丸剂常用辅料按照滴丸剂常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为干浸膏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合物与滴丸常用辅料混合。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滴丸,是采用上述制备的干浸膏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合物的混合物中,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15~9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中药滴丸,是采用上述制备的干浸膏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合物的混合物中,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20~8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更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中药滴丸,是采用上述制备的干浸膏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合物的混合物中,加入干浸膏细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埋物1~30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1~5∶1~4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25~75滴/min,滴入液状石蜡,或甲基硅油或甲基硅油∶液状石蜡=1~4∶1~3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最佳的本发明中药滴丸,是采用上述制备的干浸膏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合物的混合物中,加入干浸膏细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埋物20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40滴/min,滴入液状石蜡,或甲基硅油∶液状石蜡为3∶1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本发明中的糊精为倍他环糊精。
以上组成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料重量配比比例不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药物的药效学试验。以下试验中所用药物按照实施例15方法制备。
一、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的影响
本发明药物采用按实施例15的生产工艺生产获得。取上述药物,研碎,加水成糊状。
对照药物:保济丸,市售,采用相同的糊状物。
1.采用小鼠半固体胃排空实验方法,观察本发明药物对正常小鼠及盐酸多巴胺致小鼠胃排空延迟的影响,结果表明:(1)本发明药物、保济丸对正常小鼠胃排空作用不明显。(2)本发明药物两个剂量(1.85g/kg、3.70g/kg)、保济丸(1.85g/kg)、吗丁林(5mg/kg)胃中营养糊残留量较单纯盐酸多巴胺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提示一定剂量的本发明药物、保济丸均对盐酸多巴胺引起的小鼠胃排空延迟有拮抗作用。
2.采用小鼠小肠炭末推进试验,观察本发明药物及对照药保济丸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以及在新斯的明,肾上腺素、阿托品引起小鼠小肠推进亢进或抑制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本发明药物小剂量有加快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的作用,而中、高剂量以及保济丸两个剂量作用不明显。(2)本发明药物中、高剂量以及保济丸二个剂量在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亢进有抑制作用。(3)本发明药物高剂量对阿托品引起小肠推进抑制有拮抗作用,而小、中剂量以及保济丸二个剂量作用不明显。(4)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在肾上腺素引起小肠推进抑制有拮抗作用,而保济丸作用不明显。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一定剂量在新斯的明引起小鼠小肠推进亢进有抑制作用,对肾上腺素或阿托品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抑制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结果提示,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胃排空、小肠运动紊乱有调节作用。本发明药物主治的症状之一为肠胃不适,消化不良,两者均可表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此作用应是其治疗胃肠不运、消化不良的药理作用之一。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作用与保济丸作用相识,且本发明药物还对肾上腺素引起小肠推进抑制有拮抗作用,而保济丸除对肾上腺素引起小鼠小肠推进抑制的作用不明显外。
二、本发明药物止泻、镇痛及解痉作用试验。
1.小鼠抗腹泻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和保济丸二个剂量以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有明显抗腹泻作用。表现为给药组6小时累计泻下便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其中本发明药物中、小剂量(3.70g/kg、1.85g/kg),及保济丸小剂量(1.85g/kg)在给番泻叶致泻剂后的第二个2小时及第三个2小时泻下便次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
2.(1)热板法镇痛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小剂量(1.85g/kg)给药后120分钟,中高剂量(3.70g/kg、5.55g/)给药后90分钟、120分钟痛阈值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保济丸中剂量(3.70g/kg),高剂量给药60分钟,90分钟痛阈值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
(2)醋酸扭体法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及保济丸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5.55g/kg)扭体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保济丸两个剂量组也有一定的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及保济丸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起效慢且作用弱。
3.离体家兔小肠和离体豚鼠小肠解痉作用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一定剂量对氯化乙酰胆碱引起离体兔回肠痉挛性收缩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对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回肠痉挛性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加药后肠管的紧张性明显下降。
结果提示,本发明药物有一定的解痉作用,相同剂量的保济丸解痉作用不明显。
三、本发明药物抗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和对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
1.采用盐酸乙醇大鼠急性胃粘摸损伤模型,观察本发明药物及保济丸的抗急性胃粘摸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0.925g/kg、1.85g/kg、33.70)以及保济丸(1.85g/kg)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胃粘摸损伤指数,提示两种制剂对某些外来物质引起的胃粘摸急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2.采用大鼠幽门结扎法胃分泌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中的中、低剂量(1.85、0.925g/kg)对幽门结扎大鼠胃酸分泌无明显的影响;高剂量(3.70g/kg)表现为胃液分泌量、总酸排出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提示该剂量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保济丸(1.85g/kg)对胃分泌无明显的影响。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
a.取处方一:钩藤15.50g、厚朴80.40g、天花粉55.50g、茯苓155.60g、白芷80.40g、广东神曲80.40g、蒺藜15.50g、苍术80.40g、葛根80.40g、化橘红36.70g、稻芽55.50g、菊花36.70g、木香80.40g、广藿香80.40g、薄荷36.70g、薏苡仁95.20g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糊精包埋,得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合并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6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500=3∶2的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1500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25~75滴/min,滴入液状甲基硅油∶液状石蜡=1∶3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2:
a.取处方二:钩藤55.80g、厚朴215.50g、天花粉205.80g、茯苓423.20g、白芷215.50g、广东神曲215.50g、蒺藜55.80g、苍术215.50g、葛根215.50g、化橘红125.40g、稻芽205.80g、菊花125.40g、木香215.50g、广藿香215.50g、薄荷125.40g、薏苡仁324.80g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糊精包埋,得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5∶1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0~7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3:
a.取处方三:钩藤15.50g、厚朴215.50g、天花粉55.50g、茯苓155.60g、白芷215.50g、广东神曲215.50g、蒺藜55.80g、苍术215.50g、葛根215.50g、化橘红125.40g、稻芽205.80g、菊花125.40g、木香215.50g、广藿香215.50g、薄荷125.40g、薏苡仁95.20g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倍他环糊精包埋,得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合并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40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0滴/min,滴入液体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4:
a.取处方四:钩藤41.20g、厚朴163.68g、天花粉123.17g、茯苓327.85g、白芷165.56g、广东神曲165.56g、蒺藜41.20g、苍术163.68g、葛根163.68g、化橘红81.73g、稻芽123.17g、菊花81.73g、木香163.68g、广藿香163.6g、薄荷81.73g、薏苡仁206.10g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糊精包埋,得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4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4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4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70~75滴/min,滴入液状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5:
a.取处方五:钩藤27.17g、厚朴109.12g、天花粉81.80g、茯苓217.94g、白芷109.12g、广东神曲109.12g、蒺藜27.17g、苍术109.12g、葛根109.12g、化橘54.48g、稻芽81.80g、菊花54.48、木香109.12g、广藿香109.12g、薄荷54.48g、薏苡仁136.77g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糊精包埋,得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1次,提取4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挥发油,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60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75~90滴/min,滴入-10~10℃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6
a.取处方六:钩藤34.10g、厚朴136.40g、天花粉102.30g、茯苓272.80g、白芷136.40g、广东神曲136.40g、蒺藜34.10g、苍术136.40g、葛根136.40g、化橘红68.20g、稻芽102.30g、菊花68.20g、木香136.40g、广藿香136.40g、薄荷68.20g、薏苡仁170.50g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一定量的糊精包埋,得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3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5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70~7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液状石蜡=3∶1的冷凝剂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7: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3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挥发油,加入干浸膏粉、挥发油6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500=5∶2的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1500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40滴/min,滴入5℃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8: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2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一定量的糊精包埋,得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2次,每次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1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5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5滴/min,滴入5℃液体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9: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5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9倍量的糊精包埋,得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9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9倍量、99%乙醇提取3次,每次0.5~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3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5∶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50~60滴/min,滴入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10: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7倍量的糊精包埋,得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5倍量的水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4倍量、3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4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1∶4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75~80滴/min,滴入甲基硅油∶液状石蜡=1∶3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11: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1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3~8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3~8倍量、50~95%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4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挥发油,加入7倍干浸膏粉和挥发油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的混合物,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为3∶1,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50~80滴/min,滴入-10~10℃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12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2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8倍量的糊精包埋,得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8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8倍量、95%乙醇提取3次,每次4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4倍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的混合物,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为3∶2,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40~50滴/min,滴入0~10℃液体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13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3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3倍量的糊精包埋,得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3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3倍量、50%乙醇提取1次,提取0.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6倍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重量的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的混合物,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为3∶2,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0滴/min,滴入液体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14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5倍量的水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5倍量、75%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挥发油,加入5倍干浸膏粉、挥发油混合物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的混合物,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为4∶1,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35~40滴/min,滴入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15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取处方量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6倍量的倍他环糊精包埋,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处方量的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再取处方量的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80%浓度乙醇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10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70~7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液状石蜡=3∶1的冷凝剂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16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5备用;
b.取处方量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3倍量的倍他环糊精包埋,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处方量的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1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再取处方量的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50%浓度乙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5.5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500=2∶3的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1500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0滴/min,滴入液状甲基硅油∶液状石蜡=1∶1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17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4备用;
b.取处方量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处方量的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3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再取处方量的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95%浓度乙醇提取1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挥发油,加入干浸膏粉5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1∶1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45~5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液状石蜡=4∶1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18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3备用;
b.取处方量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处方量的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3.5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再取处方量的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95%浓度乙醇提取1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挥发油,加入干浸膏粉20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1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5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19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4备用;
b.取处方量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3.5倍量的倍他环糊精包埋,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处方量的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6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再取处方量的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3.5倍量、90%浓度乙醇提取1次,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6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2∶3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5滴/min,滴入液状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20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取处方量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6倍量的倍他环糊精包埋,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处方量的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4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再取处方量的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6倍量、55%浓度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5∶1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液状石蜡=4∶1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21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12倍量的水提取3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4.5倍量、55%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将干浸膏细粉与挥发油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500的混合物,其中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500为3∶1,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20~8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22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1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4倍量的倍他环糊精包埋,得倍他环糊精包埋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4倍量的水提取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4倍量、6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将干浸膏细粉与糊精包埋物混合均匀,加入PVP、羧甲基淀粉钠的组合,混合均匀,加20%乙醇制粒,用量为干浸膏细粉、糊精包埋物和辅料用量的20%;将颗粒干燥,加入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压片,包衣,即得片剂。
实施例23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5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5倍量的水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5倍量、8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提取液至适量,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将干浸膏细粉与挥发油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60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9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23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1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聚乙二醇60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9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24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2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聚乙二醇40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8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25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3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聚乙二醇15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85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26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4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500的混合物,加入的量为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500为3∶1,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20~8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27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5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10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5∶1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5滴/min,滴入冷凝液(液状石蜡,或甲基硅油∶液状石蜡=4∶1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28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6;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4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1∶1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45~5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液状石蜡=4∶1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29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2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6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2∶3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5滴/min,滴入液状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30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4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1;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20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1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5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31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5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2;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4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5∶1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55~6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32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8;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5.5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500=2∶3的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1500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0滴/min,滴入液状甲基硅油∶液状石蜡=1∶1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33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2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10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70~7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液状石蜡=3∶1的冷凝剂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34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3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8;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3倍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的聚乙二醇60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80~9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35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4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0;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5倍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的混合物,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为4∶1,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35~40滴/min,滴入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36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5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2;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6倍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重量的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的混合物,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为3∶2,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0滴/min,滴入液体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37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9;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4倍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的混合物,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为3∶2,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40~50滴/min,滴入0~10℃液体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38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1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7倍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的混合物,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为3∶1,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50~80滴/min,滴入-10~10℃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39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2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4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1∶4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75~80滴/min,滴入甲基硅油∶液状石蜡=1∶3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40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3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3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5∶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50~60滴/min,滴入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41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4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6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45~55滴/min,滴入0℃液体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42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6;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5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5滴/nin,滴入5℃液体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43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2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6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500=5∶2的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1500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40滴/min,滴入5℃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44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4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5;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5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70~7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液状石蜡=3∶1的冷凝剂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45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5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2;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4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70~75滴/min,滴入液状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46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7;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挥发油,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60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75~90滴/min,滴入-10~10℃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47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4;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40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0滴/min,滴入液体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48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2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10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1∶4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5~75滴/min,滴入液状石蜡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49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3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8;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8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5∶1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60~75滴/min,滴入甲基硅油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50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4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0;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6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500=3∶2的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1500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25~75滴/min,滴入液状甲基硅油∶液状石蜡=1∶3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51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5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2;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25倍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量的聚乙二醇60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8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52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9;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30倍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量的聚乙二醇40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45~5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53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1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10倍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量的混合物,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为2∶1,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5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54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2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15倍量的聚乙二醇4000,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3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实施例55
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3备用;
b.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c.取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加入干浸膏粉、糊精包合物20倍量、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40滴/min,滴入液状石蜡,或甲基硅油∶液状石蜡为3∶1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Claims (14)

1.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a.取原料药钩藤15.50~55.80份、厚朴80.40~215.50份、天花粉55.50~205.80份、茯苓155.60~423.20份、白芷80.40~215.50份、广东神曲80.40~215.50份、蒺藜15.50~55.80份、苍术80.40~215.50份、葛根80.40~215.50份、化橘红36.70~125.40份、稻芽55.50~205.80份、菊花36.70~125.40份、木香80.40~215.50份、广藿香80.40~215.50份、薄荷36.70~125.40份、薏苡仁95.20~324.80份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将干浸膏细粉与挥发混合均匀,制备成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a.取原料药钩藤27.17~41.20份、厚朴109.12~163.68份、天花粉81.80~123.17份、茯苓217.94~327.85份、白芷109.12~165.56份、广东神曲109.12~165.56份、蒺藜27.17~41.20份、苍术109.12~163.68份、葛根109.12~163.68份、化橘红54.48~81.73份、稻芽81.80~123.17份、菊花54.48~81.73份、木香109.12~163.68份、广藿香109.12~163.6份、薄荷54.48~81.73份、薏苡仁136.77~206.10份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1~4次,每次0.5~5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将干浸膏细粉与挥发油混合均匀,制备成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a.取原料药钩藤34.10份、厚朴136.40份、天花粉102.30份、茯苓272.80份、白芷136.40份、广东神曲136.40份、蒺藜34.10份、苍术136.40份、葛根136.40份、化橘红68.20份、稻芽102.30份、菊花68.20份、木香136.40份、广藿香136.40份、薄荷68.20份、薏苡仁170.50份备用;
b.其中木香、广藿香、化橘红、薄荷、苍术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水提取1~3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提取液及上述收集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乙醇提取1~3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干燥,粉碎,得干浸膏细粉;
c.将干浸膏细粉与挥发油混合均匀,制备成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挥发油用2~9倍量的糊精包埋;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30~99%乙醇提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挥发油用3~8倍量的糊精包埋;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50~95%乙醇提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挥发油用3~8倍量的糊精包埋;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3~8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2小时;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3~8倍量、50~95%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4小时。
7.如权利要求6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挥发油用3.5~6倍量的糊精包埋;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3.5~6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2小时;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3.5~6倍量、55~90%乙醇提取1~2次,每次1~3小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挥发油用5.5倍量的糊精包埋;药渣与茯苓、菊花、蒺藜、稻芽、薏苡仁、天花粉、广东神曲加4倍量的水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钩藤、厚朴、葛根、白芷用4倍量、7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9.一种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取权利要求1~8任一制得的干浸膏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合物与滴丸常用辅料混合,按照滴丸常规方法滴制,即得滴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干浸膏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合物的混合物中,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15~9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干浸膏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合物的混合物中,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20~80滴/min,滴入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干浸膏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合物的混合物中,加入干浸膏细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埋物1~30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1~5∶1~4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25~75滴/min,滴入液状石蜡,或甲基硅油或甲基硅油∶液状石蜡=1~4∶1~3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干浸膏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合物的混合物中,加入干浸膏细粉和挥发油或糊精包埋物20倍量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3∶2的混合物,加热溶融,采用滴速为40滴/min,滴入液状石蜡,或甲基硅油∶液状石蜡为3∶1的冷凝液中,即得滴丸。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糊精为倍他环糊精。
CN2006100111758A 2006-01-12 2006-01-12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0998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11758A CN100998780B (zh) 2006-01-12 2006-01-12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11758A CN100998780B (zh) 2006-01-12 2006-01-12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998780A CN100998780A (zh) 2007-07-18
CN100998780B true CN100998780B (zh) 2011-04-20

Family

ID=38257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111758A Active CN100998780B (zh) 2006-01-12 2006-01-12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998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6315B (zh) * 2011-04-15 2012-07-25 北京身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湿热体质人祛湿化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29395B (zh) * 2017-12-12 2020-08-14 眉山碧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钩藤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3086A (zh) * 2004-05-27 2005-02-23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及其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3086A (zh) * 2004-05-27 2005-02-23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及其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保济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1998,194-19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保济口服液》.《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七册》.1998,171-17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998780A (zh) 200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5227C (zh) 一种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及其生产工艺
CN101366858B (zh) 用于清热泻火、散风止痛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5535448A (zh) 一种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72051B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红曲葛根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6128B (zh) 一种感冒止咳中药组合物
CN100998780B (zh)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776B (zh) 一种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787B (zh)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中药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781B (zh)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784B (zh)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0998783B (zh)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中药组合物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777B (zh)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9674848A (zh) 一种甘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0998778B (zh)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51425C (zh)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788B (zh)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中药组合物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779B (zh) 一种具有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51426C (zh) 一种解表、去湿、和中的中药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786B (zh)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7063A (zh) 一种降脂保肝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985982B (zh)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803B (zh)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2114B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红曲泽泻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8558A (zh) 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2040A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红曲川芎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