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7553B - 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7553B
CN1007553B CN86106549A CN86106549A CN1007553B CN 1007553 B CN1007553 B CN 1007553B CN 86106549 A CN86106549 A CN 86106549A CN 86106549 A CN86106549 A CN 86106549A CN 1007553 B CN1007553 B CN 1007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enerator
engine
box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6106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6106549A (zh
Inventor
若林伸纪
青野雅行
沢井克行
小山田泰洋
酒勾勝洋
松野次生
前田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86106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65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07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7553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25D1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with respect to movabl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6Self-contained devices, i.e. including own drive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有一块隔板把一箱体的内部分成两层,置于两层之一的致冷组件包括一蒸发器,一蒸发器风扇,一冷凝器,一冷凝器风扇和一致冷压缩机,另一层置有带发电机组件的公用固定件,发电机组件包括成直线地安装的一发动机,一发动机散热器,一散热器风扇和一发电机,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发电机组件作为一个单元装入(或拆出)箱子,致冷组件和发电机组件由隔板相互绝热,以致从一组件排出的暖空气不会使另一个组件受热。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于运输箱前壁的致冷设备,以便对由汽车,火车或舰船运输的运输箱内部进行冷却。
一般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揭示于日本实用新型公告66779/1981。该致冷设备包括一个箱体,该箱体安装于一个箱子的前壁上。一块水平隔板把箱体分成上下两层。侧壁上有一个排气开口,一台发动机,一个电动交流发电机组,一个制冷剂压机-在下层顺序地排成一行。另外,一块垂直隔板把上述的上层分成两小室。一个小室的上下端被连接到位于设备后部的运输箱内。当从上面看时,所述小室顺序地装有一个蒸发器风扇和一个蒸发器。另一个小室,其下端与下层相连,当从上面看时,该室顺序地装有一个冷凝器风扇,一个冷凝器和一个发动机散热器。
蒸发器和冷凝器通过一根管子连到制冷剂压机。发动机通过一根冷却水管连到散热器。制冷剂压机,蒸发器风扇和冷凝器风扇适于由来自电动交流发电机组的电力驱动,(该电动交流发电机组由发动机提供动力)或者也可由外部提供的工业用电源驱动。此外,运输箱中的空气由蒸发器风扇通过设备面板上的通风板吸入外部的空气来部分地替换而得到循环,并由蒸发器加以冷却。另一方面,由冷凝器风扇通过面板上的空气进口从大气中引入的空气,不仅冷却了冷凝器而且也冷却了发动机散热器,而热空气通过下层从出口排出。
同时,对于用于运输箱的这类致冷设备,如果能获得外部供给的工业用电源,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减少致冷设备的重量,以便使运输箱 具有最大的装截能力来容纳货物或其它物品并要求发电机以及驱动发电机的发动机的效率要高。
但是,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常规致冷设备,即使可获得工业用电源,也几乎不可能省去上述的发动机和电动交流发电机组,也使增加最大装载能力变得不可能。这是由于发动机和发动机散热器是单独地安排在上下小室中,并与冷却水管道连接的,因此,在移去发动机之前,必需先要移去冷却水管。而且,散热器位于空气流的出口端,空气流受到来自冷凝器的幅射热而被加热,空气出口地方与下层连通,结果,散热器就不能具有良好的冷却效率,此外,在下层中的发动机接收排出的已被加热的空气,引起其输出功率下降,电动交流发电机由于其线圈温度上升而使发电效率降低。即引起整个发电系统中的能量利用率的下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致冷设备,这种致冷设备在可能使用工业电源的情况下,为减轻重量或为了检查或修理可容易地实现电气系统的拆卸或安装,通过把作为一个单元的发动机,发电机和其他的部件组装成一个发电机组件,并把所述的发电机组件与致冷组件完全分开,还通过改进对外部空气的冷却方法,从而改善发动机以及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能量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包括如下部件:
安装于运输箱前壁上的一个箱子,该箱子的壁上开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把箱子内部分成两层的一块隔板;
用于运输箱内部空调的一个致冷组件,该组件安装于一层中,包括一个蒸发器,一个蒸发器风扇,一个冷凝器,一个冷凝器风扇和一个致冷压缩机;
一个公用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安装在另一层中;
一个发电机组件,该组件安装在公用固定件上,包括一台发动机, 该发动机由从空气入口流向空气出口的空气流冷却,还包括一个发动机散热器,一个散热器风扇和一个发电机;
发动机,发动机散热器,散热器风扇和发电机成直线地安置在公用固定件上;
致冷组件和发电机组件借助于隔板而相互绝热,而且发电机组件可以作为一个部件安装到箱子内或从箱子内拆出。
在有可能用工业电源代替内部安装在电源组件而运输箱体时,象发动机,发动机散热器,冷却水管,(这些冷却水管连接到安装于公用固定件上的部件,而这些部件被直接连接到致冷压缩机)以及安装在另一层的带有电线的冷凝器风扇,上述公用固定件等可以从箱子的另一层中很容易拆去,以减轻致冷设备的重量。另外,作为单一部件安装在上述公用固定件上的发电机组件,在检查或修理时为进行试运行,也可容易地从箱子中拆出。而且,象致冷组件中的冷凝器和发动机散热器被单独地置于分开的层中,而它们的冷却空气通道也是相互独立的,从一个系统排出的热空气决不会流入到另一个系统的冷却通道中。因此,这种致冷设备,发动机吸入空气的温度升高或发电机线圈的温度升高是不受限制的,这就改进了设备的能量利用率,也改进了致冷系统的致冷效率。
图1,2和3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运输箱致冷设备的透视图。
图4是移去了面板的致冷设备的正视图。
图5是取自图4中Ⅴ-Ⅴ线的垂直截面图。
图6是取自图4中Ⅵ-Ⅵ线的垂直截面图。
图7是取自图4中Ⅶ-Ⅶ线的水平截面图。
图8是公用固定件的透视图。
图9是公用固定件的平面示意图,该固定件被包括在底板中。
图10(a),(b),(c),(d)和(e)是图9中Ⅹ部分的详细示图。
图11是在图4中Ⅺ-Ⅺ线方向上的示图。
图12是取自图4中Ⅻ-Ⅻ线的截面图。
图13是取自图12中ⅩⅢ-ⅩⅢ线的截面图。
图14是取自图12中ⅩⅣ-ⅩⅣ线的截面图。
图15是发电机外壳通风道的透视图。
图16是一个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中的电气系统的方块示意图。
图17(a),(b)和(c)是排气通道叉型插入管的详细示图。
图18是用于发电机外壳的通风道的一个改进例子的示意透视图。
图19和20是连接发电机外壳的通风道和空气过滤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1是下层空气通道的一个改进例子的前视图。
图22(a)和(b)是取自图21中ⅩⅫ-ⅩⅫ线的截面图。
图23是空气进口通风道的一个改进例子的平面图。
图24是空气进口通风道同一个改进例子的侧视图。
图25是公用固定件安装在底板上的结构的一个改进例子的平面示图。
图26(a)和(b)是图25中ⅩⅩⅥ部分的详细示图。
图27(a)和(b)是图25中ⅩⅩⅦ部分的详细示图。
图28和29是公用固定件安装结构一个改进例子的组成部分的截面图。
图30是面板出口的一个改进例子的透视示意图。
图31是根据先有技术的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的正视图。
下面参照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一个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该致冷设备安装于运输箱的前壁上,并具有一个矩形箱子1,箱子1由顶板2,底板3,彼此相对的侧壁4和5和前壁6组成,前壁6包括4块可拆卸的面板6a, 6b,6b′和6c这些前面板6a,6b,6b′和6c可在拿掉插入设在这些板上和箱子上的螺栓孔内(未示出)的螺栓时卸出。箱子1由水平隔板7分隔成两层,即,上层150和下层19。上层150由垂直隔板8进一步分隔成两个小室,即左小室17和右小室18,正如从图上见到的那样。另外,如图2和3所示,顶板2,侧壁5面板6a和隔板7,8围成上述的上部右面小室18,顶板2具有一个空气出口9c,侧壁5具有一个空气入口9a,面板6a具有一个空气入口网格9b和一个出口网格9d。侧壁4和5,底板3和隔板7围成上述的下层19,侧壁4具有一个空气入口10a,侧壁5具有一个出口10c,以及前板6b具有一个出口10d。此外,下层的左半部面板左面开口形成一个空气入口10b。上述上面左边小室17的面板6c具有滑动的通风孔11和11(如图1所示)。上述的底板3也用作下层19的底板。在空气入口10a附近的部分底板3上,安置有一个用于发电机系统的控制器12,一个备用油箱13a,一个蓄电池组36和一个用于致冷设备的控制器14,另外,主油箱13b置于底板3之下。而且两个标号为15和15′的待插入叉股的容器(以下简称插叉容器)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隔开地固定在上述水平隔板7的下表面上,一个发动机消声器16固定于箱体板152上,该板与侧壁5相对。
图4是移去了四块面板的箱体内部的正视示意图。图5是从上面左边小室17平面截取的垂直截面图。图6是从上面右边小室18平面截取的垂直截面图。图7是下层19的横截面图。
上面左边小室17的下部(见图5)与下层19由水平隔板7完全隔开,另一方面,在其面板后部的箱体前壁20上有开口153,该开口由接近箱体前壁20的垂直隔板22与箱体内部21隔开。箱体内部21的顶板和底板部分被相应地连接到覆盖隔板20上下部分的上部左边小室17的上下部分。上部左边小室17的上面部分由倾斜隔板23 隔开,其中用作蒸发器风扇的离心式风扇24(两个)安装于倾斜隔板23的上表面,倾斜隔板的整个下表面安装一个由带散热片的螺旋管组成的蒸发器25。另外,在上部左边小室17的水平隔板7上有一个排水孔26,以便放出由冷凝器25滴下的并冷凝成小滴水珠的水。正如图6所示,上部右边小室18由水平隔板7与其下部的下层19完全隔离,而其后部由箱体的前壁20与箱体的内部21隔离,一个由带散热片的螺旋管组成的冷凝器27安装于入口网格9b和出口网格9d的中间,(这两个网格装在面板6a上),以便将小室18的上部和下部完全分开。另外,用作冷凝器风扇的螺旋浆式风扇28(两个)安装于冷凝器27的上面,带有电动机和容器55的致冷压缩机29被安装在水平隔板7上。蒸发器25,致冷压缩机29,冷凝器27和容器55由(没示出的)管道连接,而容器55和蒸发器25通过一个(没示出的)调节阀相连接,以构成一个致冷循环。这样,安装于箱子1的上部左边小室17和上部右边小室18中由部件24,25,27,29,容器55构成的致冷组件200与发电机组件201是完全隔离的,该发电机组件安装于下面接着要介绍的下层19中。
正如图8所示,具有四个用于在其周边部分用螺栓固定的穿孔30a的公用固定件30和两个插叉容器30b被用(没示出的)螺栓固定在图4所示的底板3上。正如图4和7所示,一个发动机散热器31被装于公用固定件30的中部,一台发动机35在散热器右边与散热器成行地也安装于固定件30上。一个散热器风扇32安装在发动机35的左侧转轴上,另外,发电机33连接到发动机35的右侧驱动轴,一个供给空气的过滤器34被置于发电机33的上面。由旋转式散热器风扇32送出的空气顺序地通过散热器31,散热器风扇32,发动机35和发电机33。正如图4下面左边部分和图7左面到中间部分所示,一个辅助油箱13a与蓄电池36重叠地安装在公用固定件30上。 另外,在辅助油箱13a的左边装有一个发电机控制器12。这样,对安装于公用固定件30左端的发电机控制器的这种安排,可以使它靠近侧壁4上的入口10a。同样,对发电机33的这种安排,使它能靠近侧壁5上的出口10c。安装在上面小室17和18的用于致冷系统的致冷控制器14位于侧壁4上发电机控制器12的上面。因此,空气在流入散热器31之前就有效地冷却了致冷控制器14和发电机控制器12。而且,如图7所示,面板6b完全盖住了在下层19中的发动机散热器31和侧壁5之间的前面板。面板6b上的出口10d接近安装在发电机外壳57左前方的冷却风扇的出口57b。这种安排使得空气在流过发动机35使其得到冷却后从出口10d流出,从而增强了对发动机35的冷却效果。但是,也可以分别为发动机和发电机提供(没示出的)出口。
图9示出了装有发动机系统的公用固定件30被固定在底板3上的结构。底板3上有四个螺栓孔对应于公用固定件30上的四个穿孔30a。另外,底板3的每个螺栓孔均攻有内螺纹。正如图9所示,在底板3的前部,有两个相互纵向间隔排列的凸块37,在公用固定件30的下表面有两个乒乓球拍形状的凹口38与两个凸块37相对应。正如图10(a),10(b)所示公用固定件30上的凹口38的较宽部分38a被设计成与底板3上的凸块37能宽松地啮合。当其较宽部分38a宽松地啮合到凸块37,的公用固定件30被移动通过一个对应于凹口38锥形部分38b的位置而到达对应于凹口38的较窄部分38c的位置时,四个穿孔30a就到位,就可以把公用固定件30容易而准确地安装到底板3上。图10c,10d和10e示出了图10a和10b的一个改进实施例。在这个改进例中,公用固定件30也带有乒乓球拍形状的类似穿孔38′,以及底板3上带有T形截面的凸块37′(见图10e)。当凸块37′紧紧地啮合到穿孔38′上的窄部 38′c时,凸块37′的上部37′a就紧紧地固定公用固定件30,防止了固定件上移。
图11是下层19的底板3的底视平面图。图12是同一板3的平面图。图13和14是带有公用固定件30的底板3的截面图,该公用固定件30上装有发电机33。正如图13和14所示,底板3与U型截面槽钢46被固定在一个普通的方形截面的框架件44的中部,底板3的两端由盖板47a和47b封闭。底板3的底板部分由盖板48封闭,该盖板限定了通风道49和50,以便形成外部空气引入通道。另外,正如图11至14所示,在通风道49的两侧有空气入口51a,在其底部有空气入口51b和51c,在靠近盖板47b的上表面上有空气出口52。在通风道50的上表面有出口53和54。这种包含有盖板47a,47b,空气入口51a,51b和51c以及出口52,53和54的配置,使空气流过通风道49和50时产生如图11中箭头所示的风,这样可以从含有雨水或海水的空气中把雨水或海水分离出来。另外,底板也可以用带有两个穿孔的单块平板来代替包含有图11至14中所示的通风道结构,单块平板上的一个孔通过通风道连接到发电机33的入口57a,另一个孔通过另一个通风道连接到空气过滤器34的空气入口34a。此外,正如图15所示,分别在上部边缘带有固定件56a和在下部边缘带有橡胶密封垫56b的两个入口通风道56被安装在发电机外壳57的右端(图4)。正如图14所示,出口52和54通过密封入口通风道56与空气入口57a连接,用于安装在发电机外壳57下部内的冷却风扇61。而且,正如图13所示,空气输入管道59连接在排出口53和空气过滤器34的空气入口34a之间。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致冷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气系统方块图。正如图中所示,连接到发动机35驱动轴的发电机33在其轴60的一端装有一个冷却风扇61,并装有一个连接到发电机控制器12 的起动器62。外壳57适于通过其一侧的空气入口57a引入外部空气,并从其另一侧的排气口57b排出空气,用于冷却定子33a,转子33b的线圈和其它部件。发动机35是这样安排的,以致能用连接到发电机控制器12的蓄电池36起动。发电机33发出的电力被输送到发电机控制器12,并通过连接到控制器12的连接器插座63a输出。致冷控制器14是这样安排的,以致它能通过连接器插座63a接收所发出的电力或通过连接器插头63b接收外部提供的工业用电,还用以向诸如离心式风扇24和24,电热器65,螺旋浆式风扇28和28,致冷压缩机29和其它控制设备供电,并用来控制所有上述设备。
图17(a)示出了一个固定于水平隔板7的下表面的插叉容器部件15′。在插叉容器15′中,在其相对的两侧排列有穿孔66a,66a……(图17(b)),在其下表面上排列有穿孔66b,66b……(图17(c)),并在靠近其后面装有盖板67,以便引导由散热器风扇32下游所排出的部分热空气流从穿孔66a,66b通过插叉容器部件15′的内部到达其前端并排放到大气中(如各图中箭头所示)。
具有上述结构的致冷设备的运行情况如下:
蓄电池36通过发电机控制器12向起动器62供电以便起动发动机35(图16)。例如,含有海水的海风(如图13中的箭头所示)被吸入装在底板3中的通风道50,当空气流过包括一个排出口53和一个空气入口59的风道时,基本上除去了空气中的海水。然后经过空气过滤器34的净化后,加到发动机35。另一方面,将柴油送入发动机35,以使发动机35开始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固定在发动机35轴端的旋转式散热风扇32,如图7中的箭头所示那样,通过下层1、9面板上的入口10a和10b吸入新鲜空气。新鲜空气冷却发动机散热器31,然后冷却发动机35而变为暖空气。部分暖空气从出口10d 排出。部分暖空气进一步冷却发电机外壳57并从出口10c排出。另外,如图17(含a,b,c)所示,部分暖空气通过插叉容器部件15′相对两侧上的穿孔66a,按图4中箭头所指方向流过发动机35的上面,以及通过其底面上的穿孔66b进入容器部件15′的内部,并在穿过容器部件15′后从容器部件15′的末端流出而进入大气,从而增强了对发动机35的冷却效果。由发动机35驱动的装于发电机33上的冷却风扇61(图16),通过空气入口51a和51b为位于底板3中的通风道49吸入空气。这样的一种空气流,在几乎完全去除了空气中的盐水后,通过出口52,54和通风道56的内部后,流入发电机外壳57(图16)上的空气入口57a。在冷却了发电机外壳57中的线圈和其他部件后,通过发电机外壳57上的出口57b,接着通过出口10d排入大气。
另一方面,由发动机35供能的发电机33所产生的电力,如图16所示,被加到致冷设备所包含的各个部件,而各个部件均由致冷控制器14来控制。正如在图5和6中所示的,由蒸发器25和冷凝器27所构成的致冷循环,是由致冷压缩机29提供致冷剂的,而致冷压缩机是由内装的电动机提供能量的,从而由蒸发器25吸收热量而由冷凝器27放出热量。装于左上部小室17的离心式风扇24通过箱体21的顶部吸入箱体内部的空气,把其输送到用作吸收热量,冷却空气的蒸发器25。被冷却的空气吹入箱体21内部的底板部分,以便于用作致冷的空气循环。面板6c上的滑动气窗11用外部的空气来替换箱体内的部分循环空气。在蒸发器25上形成和落下的水滴又通过水平隔板7上的排水孔26落入下层19。装于右上部小室18的螺旋浆风扇28通过面板67a上的空气入口网格9b和侧壁上的空气入口9a吸入外部空气,并把空气输送到起散热作用的冷凝器27,以便冷却冷凝器27。由这个过程所加热的空气通过排出口网格9d以及顶板2上的排出口排放到 大气。
作为构成致冷系统一部分的冷凝器27被单独地置于箱子1的小室18中,作为包括发动机散热器31,发动机35,发电机33和其他部件的发电机系统被独立地置于箱子1的下层19中,而且,对每个系统来说,具有相互间独立的冷却空气通道,从一个系统的通道中排出的热空气不会对另一个系统通道中冷却空气的冷却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发电机控制器12,致冷控制器12(包含电气部分和辅助油箱13a)位于发动机散热器31的上游侧,这些部件不会由于排出的热空气而失效或工作异常。
接着,当把带有发电机组件201的公用固定件30(图4)安装到下层19的底板3上时,一对叉股被插入到插叉容器部件30b,公用固定件30被举起,并可由叉型自动装卸车来搬运。此时,公用固定件30被放在如图9所示底板3的位置上。更确切地说,公用固定件30是在第一位置,以致底板3上的两个凸块37,37分别装入到公用固定件30上的两个凹口38和38的较宽部分38a和38a。接着,叉型自动装卸车的双叉慢慢地把公用固定件30推到下层19的后部,以使两个凸块37和37分别沿着两个凹口38和38上的锥形部分38b和38b导入,一直到两个凸块37和37分别紧紧地啮合到凹口38和38的窄部38c和38c,以使公用固定件30正确定位。然后,使公用固定件30上的四个穿孔30a与底板3上的四个螺孔相互正确地就位,并用四个螺栓紧固,以使公用固定件30紧紧地固定在底板3上。发动机35(位于公用固定件30上)上的一根连到消声器16的排气管39,用适当的连接件固定在与侧壁5相对的箱体壁上,以使排气管39可拆卸。另外,当要把公用固定件30从底板3上卸下时,采取的操作次序与上述相反。
因此,发动机35,散热器31,散热器风扇32,发电机33, 发电机控制器12,辅助油箱13a和蓄电池36通常装配在公用固定件30上,以形成一个整体,当要对发电机系统进行检查或修理,或在箱体运输期间可用工业电源时,能容易地从箱子1中拆去。
如前所述,对上述实施例来说,当从空气流的上游侧来看时,在公用固定件30的上表面上装有发电机控制器12,辅助油箱13a,蓄电池36,发动机散热器31,散热器风扇32,发动机35和发电机33。带有上述装配部件的公用固定件30,用四个螺栓固定在箱子1内下层19的底板3上。在设备上提供有各种开口。这些开口包括在下层19的侧壁4上的入口10a,在下层19前面板上的入口10b,在面板6b上的出口10d和在侧壁5上的出口10c。另外,插叉容器部件15′上的穿孔66a和66b被用作排出通道。包括上述开口的用于发电机系统的冷却空气通道与另一个用于冷凝器27的冷却空气通道是完全隔离的,(作为致冷系统一部分的冷凝器27的空气通道被置于上部小室17和18中)而且与发电机冷却空气通道(49→52→56→57a→57b;49→54→56→57a→57b)和空气过滤器供气通道(50→53→59→34)也完全无关,后两个通道均穿过在底板3中形成的通风道。因此,例如在上游侧的包含电气部件的发电机控制器12,就不会受排出的热空气的不利影响而出故障,从一个空气通道排出的热空气就不会对另一个空气通道中的冷却空气产生不利影响。引入外部冷空气以及有效的冷却作用改善了发动机和发电机的输出。在空气流过上述通风道的同时除去了包含在外部空气中的海水,也就消除了对发电机或发动机的不利影响。另外,象安装发电机组件201的公用固定件30具有乒乓球拍形状的凹口38,该凹口用于使安装螺栓的穿孔30a与插叉容器30b定位,公用固定件30可容易而迅速地安装到下层舱19的底板3上或从其上拆卸,不会由连接而引起损坏。这一特点,特别对于检查或修理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当把发 电机系统所有必需的部件作为一个单元安装在公用固定件30上,需要时,从箱子1中拆出的发电机系统的试验运行可以按常规进行。而且,如果可用工业电源而不用内装的发电机系统,为了使上述下层的内部几乎卸空,可以把公用固定件30从箱子1中拆出,以增加运输装置的最大装载量。
图18至24是连接到发电机33和供气过滤器34的空气通道的改型示意图。正如图18所示,围成的空气入口的通风道70位于发电机33的外壳57的端部,通风道70的端面下中部装有一个空气入口70a,该空气入口从侧壁5伸出,并按箭头的方向引入外部空气。与底板3直接接触的底边装有橡胶密封垫70b。
对图19和20的改型而言,通风道56和某些部件与图15所示部件相同。但是,作了这样的改进;用穿孔57c代替了图13所示的(安装在底板3中的)通风道50和空气引入管59,该穿孔57c位于发电机外壳前面的上部,并被用作对应于冷却风扇出口的排出口。空气出口57c通过一个空气输入通风道34b与空气过滤器34的空气入口34a连接,以便把一部分由冷却风扇61吹出的暖空气送入空气过滤器34,从而简化了系统。
图21是装有面板6b和6b′的下层19的正视图。图22(a)示出了上图的一个截面,一个在面板6b上部下侧的作为空气过滤器34的空气入口71,以及一个在面板6b下部下侧的作为发电机冷却风扇的空气入口72,代替了图13和14所示的在底板3内部形成的通风道。另外,正如图22(a)所示,空气入口71和空气过滤器34由带有橡胶密封垫73和73的通风道76相连接,密封垫73装在面板6b和其下端带有排水管75的凹形排水槽74的接合部位,排水管用于排出水。另外,空气入口72和发电机外壳57的空气入口57a由带有与上述相同的橡胶密封垫73的通风道77相连接。图 22(b)中的改型和图22(a)中的一个相似,只是通风道76′的形状与通风道76稍微有些不同。这种结构可以使空气过滤器34和发电机外壳57所引入的外部空气流过通风道76和76′时包含在外部空气中的海水,在通风道76和76′中基本上被去除,分别在通风道76和76′上安装的排水槽74和74′所收集到的海水可以由截断的排出管75和75′排出。
图23示出了用于空气过滤器34的一个改进的空气输入通风道的平面图。图24是该通风道的正视图。空气输入通风道78从作为空气过滤器34的空气入口34a沿着发动机35的上表面穿过,然后弯曲地延伸到接近发动机散热器31前面板的上方。这一特点使外部新鲜空气不受加到发动机35上而排出的暖空气的不利影响,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图25至27分别示出了一种改进结构的平面图和局部的详细示图,图中示出了安装有发电机组件的公用固定件30固定在下层的底板3上的情况。正如图25所示,公用固定件30上有三个相互纵向隔开的穿孔30a,以便用螺栓固定在底板3的前部。另外,在同一侧,底板3上有三个内螺纹孔,分别对应于公用固定件30上的孔。在公用固定件30的后面板上开有两个凹口79和80。底板3上装有凸出的导向装置81和82,分别对应于凹口79和80。正如图26(a)和(b)所示,导向装置81的部分外螺钉凸出在底板3上。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导向滚轮84被套在外螺钉83的下部。外螺钉83的上部与在手柄85上形成的内螺纹85a啮合。手柄85上有一个收紧钩86,用于把公用固定件30向下固定到底板3上。当转动手柄85时,收紧钩86转动并变得越来越低,以使钩86与公用固定件上的凹口79的上部圆周紧紧地啮合,从而将公用固定件30紧紧地固定在底板3上。另外,如图27(a)和27(b)所示,导向装置82是这样构成的, 以致有一个销子88凸出在底板3上,并在其上部有一个卡圈88a以及一个套在销子88的下部并能自由转动的导向滚轮89。根据这种结构,安装在图25所示位置的公用固定件30是通过与凹口79和80接触的可自由转动的导向滚轮84和89平滑地引导到对应每个凹口末端的正确安装位置的,用于安装螺栓的三个孔能容易和正确地调整到与其对应的孔对齐。
另外,如图26(a)和(b)以及27(a)和(b)所示,导向滚轮84是与外螺钉83接合的,而导向滚轮89是与销子88接合的,以便引导公用固定件30平滑地通过凹口79和89。但是,正如图28和29所示,导向部件84和89也可以焊接到底板3上,以使其能引导公用固定件30通过凹口79和80。
图30示出了一种改型,在这种改型中,面板6b和6b′分别具有出口10d和10d。
图31示出了现有的运输箱致冷设备。图中诸标号表示:100-致冷设备,101为箱体,102为水平隔板,150,151分别为上,下层,105为侧壁,104为侧壁上的排气口,106为发动机,107为交流发电机组,108为制冷剂压机,103为下层,109为垂直隔板,110和113为两小室,111为蒸发器风扇,112为蒸发器,114为冷凝器风扇,115为冷凝器,116为发动机散热器。
从上述的说明可以理解到,根据本发明的运输箱用致冷设备有一个箱子,该箱子安装在运输箱的前壁上。箱子的内部用一块水平隔板分成两层。其一层置有用于箱体内部空调的蒸发器,一个蒸发器风扇,一个冷凝器,一个冷凝器风扇和一个致冷压缩机,另一方面,在另一层中,在公用固定件上成行地置有一个发动机散热器,一个散热器风扇和发电机。另外,在箱子的侧壁上开有用于冷却发动机的空气入口和排出口。 这样,当发电机系统作为单独的单元装于公用固定件上时,发电机组件可以以最少的工作量很容易地安装到箱中或拆去,同时,也可以在箱外,对组件作试运转,方便了检查和修理工作,另外,也增强了运输箱装置的最大装载量。而且,由于致冷系统和发电机系统被分别地置于独立的空间并相互之间完全隔离,同时用于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冷却空气通道以及用于冷凝器的类似的通道相互之间也是独立的,因此从一个通道排出的暖空气不会对另一个系统的冷却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从而,获得了高效率的冷却效果,改善了发动机以及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Claims (13)

1、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安装在运输箱前壁的箱子(1);一块把箱子(1)内部分成两层(150,19)的隔板(7);一个致冷组件(200),该组件包括一个蒸发器(25),一个蒸发器风扇(24),一个冷凝器(27),一个冷凝器风扇(28),和一台致冷压缩机(29),一台发电机组件(201),该组件包括一台发动机(35),一个发动机散热器(31),一个散热器风扇(32)和一台发电机(33),该设备特征在于:
-所述箱子在顶板(2),底板(3),侧壁(4,5)和包含箱子前板(6b)的前壁(6)所有这些壁之至少两壁上设置有空气入口(10a,10b)和空气出口(10c,10d);
-所述致冷组件设置于两层中之一层(150)内;
-一个公用固定件置于另一层(19);
-所述发电机组件(201)设置在所述公用固定件(30)上,其中所述发动机(35)是由空气入口(10a,10b)流向空气出口(10c,10d)的空气流所冷却,而且发动机(35),发动机散热器(31)、散热器风扇(32)和发电机(33)顺序地置于所述公用固定件上;从而使致冷组件(200)和发电机组(201)借助隔板相互绝热,而且使发电机组件可作为一个单元装入箱子或从箱子中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散热器(31),散热器风扇(32),发动机(35)和发电机(33)成直线地排列在公用固定件(30)上,在通过发动机散热器(31)的空气流的上游侧,箱子(1)的两侧壁(4,5)和前板(6b)上开有空气入口(10a,10b),在散热器风扇(32)的下游侧,开有空气出口(10c,10d)。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散热器(31)的上游侧设置有发电机控制器(12)和致冷控制器(14)。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发电机(33)有一个外壳(57),外壳中容纳有一个冷却风扇(61),在外壳(57)底部的轴向相对两端开有一个空气入口(57a)和一个空气出口(57b)。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外壳(57)的空气入口(57a)和由箱子(1)的底板(3)所限定的通道之间有一个引入风道(56),用于从由底板(3)内部限定的输入通道吸入外部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箱子(1)前壁(6)之一部分的是开有出口(10d)的可拆卸面板6b。
7、根据权利要求5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底板(3)包括一个由通风道(49)和(50)组成的外部空气输入通道,该通道上开有空气入口(51a),(51b)和(51c),用于从下面抽入外部空气,以及出口,(52)和(54)以向上排出所述空气,所述出口(52)和(54)通过所述引入通风道(56)与发电机(33)的外壳(57)上的空气入口(57a)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底板(3)上开有一个出口(53),其向上排出的所述空气通过所述外部空气输入通道进入大气,所述出口(53)通过一个空气引入管(59)与发动机(35)的空气过滤器(34)的一个入口(34a)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33)的外壳(57)开有一个出口(57c),该出口位于所述冷却风扇(61)的上侧,并通过一个空气通风道(34b)连接到空气过滤器(34)的入口(34a)。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装有插叉容器部件(15′),部件15′位于发动机散热器(31)的下游侧,而且插叉容器部件(15′)限定穿孔(66a,66b),以使流过发动机散热器(31)部分暖空气向前排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具有一块可拆卸面板(6b),位于所述箱子(1)的前部,并开有两个空气入口(71)和(72),所述空气入口(72)通过通风道(77)连接到发电机(33)的空气入口(57a),所述的另一个空气入口(71)通过通风道(76,76′)连接到空气过滤器(34)的一个空气入口(34a)。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固定件(30)在其一边开有多个用于装配螺栓的穿孔(30a),以及在其另一边的后部配置凹口(79,80),箱子(1)的底板(3)在其一边开有多个用于装配螺栓的穿孔,以及带有分别与公用固定件(30)另一边上的凹口(79,30)啮合的导向部件(84,89)。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致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固定件(30)在其一边上开有多个穿孔(30a)用于装配螺栓,以及在其另一边的后部凸有凹口(79,80);箱子(1)的底板(3)的一边开有多个装配螺栓的穿孔,以及在其另一边带有多个导向装置(81,82),所述导向装置分别与公用固定件(30)另一边的凹口(79,80)啮合,导向装置之一(81)包括一个固定在底板(3)上的外螺钉(83),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导向滚轮(84)适于套在外螺钉(83)的下部,并引导公用固定件(30)的凹口(79),一个手柄(85),其形成的内螺纹(85a)与外螺钉(83)的上部啮合,和一个收紧钩(86),其固定在手柄(85)上并与公用固定件(30)啮合,而另一个导向装置(82)包括一个固定在底板(3)上的导向销子(88)和适于套在销子(88)上的可自由转动,并用于引导公用固定件(30)的凹口(80)的导向滚轮(89)。
CN86106549A 1985-10-17 1986-10-17 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 Expired CN1007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0233050A JPH0686976B2 (ja) 1985-10-17 1985-10-17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JP233050/1985 1985-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6549A CN86106549A (zh) 1987-07-08
CN1007553B true CN1007553B (zh) 1990-04-11

Family

ID=16949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6106549A Expired CN1007553B (zh) 1985-10-17 1986-10-17 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4748824A (zh)
EP (1) EP0220625B1 (zh)
JP (1) JPH0686976B2 (zh)
KR (1) KR910004396B1 (zh)
CN (1) CN1007553B (zh)
AU (1) AU588762B2 (zh)
DE (1) DE3683589D1 (zh)
DK (1) DK4963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1424B (zh) * 2006-06-27 2011-01-12 洋马株式会社 冷冻集装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6597A (en) * 1987-04-08 1988-04-12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US4811569A (en) * 1988-05-23 1989-03-14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Zero cube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unit for straight trucks
JP2695884B2 (ja) * 1988-12-27 1998-01-14 ヤンマーディーゼル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駆動冷凍コンテナ
JPH0390580U (zh) * 1989-12-28 1991-09-13
JPH05296641A (ja) * 1990-12-26 1993-11-09 Mitsubishi Juko Reinetsu Service Kk 蓄冷冷凍冷蔵庫
US5584185A (en) * 1992-05-14 1996-12-17 Mishport Pty Ltd Engine powered energy providing assemblies
US5744940A (en) * 1995-12-26 1998-04-28 Carrier Corporation Fuel tank having pass through conduits
US5739675A (en) * 1995-12-26 1998-04-14 Carrier Corporation Removable powertray for a self contained motor generator set
DE19647130C1 (de) * 1996-11-14 1998-04-09 Daimler Benz Ag Dämpferventilanordnung
US5804946A (en) * 1996-11-19 1998-09-08 Carrier Corporation Dual tower fuel tank for a motor generator set
US5916253A (en) * 1998-05-04 1999-06-29 Carrier Corporation Compact trailer refrigeration unit
JP2000213849A (ja) 1999-01-25 2000-08-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冷凍輸送車両
US6223546B1 (en) * 1999-04-21 2001-05-01 Robert A. Chopko Electrically powered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unit
EP1046525A3 (en) * 1999-04-21 2002-06-12 Carrier Corporation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unit with synchronous generator power system
US6202434B1 (en) * 1999-10-05 2001-03-20 William P. Hearne, Jr. Portable combination hydro cooling and forced refrigerated air cooling unit
US6497112B1 (en) * 2001-08-22 2002-12-24 Carrie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pod scroll
US6932148B1 (en) 2002-10-07 2005-08-23 Scs Frigette Vehicle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US7259469B2 (en) * 2003-07-31 2007-08-21 Scs Frigette Inc. Vehicle auxiliary power unit, assembly,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050072553A1 (en) * 2003-10-07 2005-04-07 Robert Tigner Gen set with external oil filter and pump
DE10355397A1 (de) * 2003-11-25 2005-06-30 Behr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Klimaanlage mit Standklimatisierung
US7150159B1 (en) 2004-09-29 2006-12-19 Scs Frigette Hybrid auxiliary power unit for truck
JP4598188B2 (ja) * 2005-04-26 2010-12-15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冷却貯蔵庫
JP2007309608A (ja) * 2006-05-19 2007-11-29 Daikin Ind Ltd トレーラー用冷凍装置
JP2008008516A (ja) * 2006-06-27 2008-01-17 Yanmar Co Ltd エンジン駆動式冷凍コンテナ
WO2008001528A1 (fr) * 2006-06-27 2008-01-03 Yanmar Co., Ltd. Récipient réfrigérant
DE102006048821A1 (de) * 2006-10-09 2008-04-10 Bitzer Kühlmaschinenbau Gmbh Kühlsystem
JP2008255831A (ja) * 2007-04-02 2008-10-23 Yamaha Motor Powered Products Co Ltd 遮音型エンジン発電機
US9581380B1 (en) * 2007-07-20 2017-02-28 Carlos Quesada Saborio Flexible refrigeration platform
JP5277620B2 (ja) * 2007-11-30 2013-08-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用コントロールボックス
JP5180577B2 (ja) * 2007-12-21 2013-04-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輸送用冷凍装置
US8037704B2 (en) * 2008-05-22 2011-10-18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refrigeration system
US8776928B2 (en) * 2008-12-24 2014-07-15 ENGEN Technologies Regenerative electric drive refrigerated unit
EP2436543B1 (en) * 2009-05-25 2018-09-05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device for trailer
JP5476805B2 (ja) * 2009-06-10 2014-04-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トレーラ用冷凍装置
JP5453943B2 (ja) * 2009-06-10 2014-03-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トレーラ用冷凍装置
CN102470981B (zh) * 2009-07-31 2015-02-11 开利公司 制冷集装箱和将制冷单元组装到运输制冷集装箱的方法
DE102010022993B4 (de) * 2010-06-08 2021-07-01 Schmitz Cargobull Aktiengesellschaft Transportkältemaschine zum Kühlen des Innenraums
JP2012112620A (ja) * 2010-11-26 2012-06-14 Yanmar Co Ltd コンテナ冷凍装置
CN102261545B (zh) * 2011-07-13 2012-12-19 江苏道康发电机组有限公司 一种推车式风冷低噪音箱式电站
JP2015517078A (ja) * 2012-03-22 2015-06-18 ビーイー・エアロスペー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蒸気サイクル・システムを有する乗物用冷蔵装置
FR2993505B1 (fr) * 2012-07-19 2015-06-26 Leroy Somer Moteurs Ensemble comportant un generateur et des moteurs electrique, pour un systeme de climatisation ou de refrigeration de vehicule.
US20140060097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Philip PERREAULT Refrigerated truck battery back-up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14047615A1 (en) 2012-09-24 2014-03-27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Condenser exhaust fan location within a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unit
DE112014001469B4 (de) * 2013-03-15 2017-05-18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Geringbelastungskapazitätsschutz
CN103267395A (zh) * 2013-06-06 2013-08-28 河南统一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式冷藏冷冻仓
DE102014215401A1 (de) * 2014-08-05 2016-02-1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Container, Generator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Warentransport
US11015855B2 (en) * 2015-02-27 2021-05-25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for containers
JP6667210B2 (ja) * 2015-05-11 2020-03-18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輸送用冷凍機、および、トレーラー
EP4528183A2 (en) * 2015-05-15 2025-03-26 Carrier Corporation Staged expansion system and method
JP6458320B2 (ja) * 2015-07-07 2019-01-30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輸送用冷凍機、及びトレーラ
JP6662730B2 (ja) 2016-07-04 2020-03-11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サブエンジン式輸送用冷凍ユニット
JP2018017445A (ja) 2016-07-27 2018-02-01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輸送用冷凍ユニット
KR102153310B1 (ko) * 2018-09-04 2020-09-09 주식회사 베이킹제주 자가 발전이 가능한 하이브리드형 냉동 컨테이너
JP7048905B2 (ja) * 2020-03-06 2022-04-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輸送用冷凍装置および輸送用コンテナ
JP7025667B2 (ja) * 2020-03-06 2022-02-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輸送用冷凍装置、及び輸送用コンテナ
DE102020213904A1 (de) * 2020-11-05 2022-05-05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CN113865142B (zh) * 2021-08-23 2023-06-27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撬装式高效制冷装置
CN114963639B (zh) * 2022-05-27 2023-08-18 青岛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储能箱体制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35277A (en) * 1956-02-21 clark
US1380123A (en) * 1918-08-02 1921-05-31 William E Sullivan Portable lighting-plant
US1638146A (en) * 1919-04-14 1927-08-09 Ind Res Corp Engine and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US1343485A (en) * 1919-07-09 1920-06-15 Herbert D Shamberg Manufacture of power plants
US2263476A (en) * 1940-01-24 1941-11-18 Sunday Air Conditioning Compa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cargo trailers
US2694553A (en) * 1951-01-04 1954-11-16 Trane Co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for railroad cars
US2881600A (en) * 1953-06-19 1959-04-14 Thore M Elfving Mechanically refrigerated railway car
US2891389A (en) * 1956-07-06 1959-06-2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2932957A (en) * 1958-08-18 1960-04-19 Dorsey Trailers Inc Refrigerating unit for cargo transporting vehicle bodies
US3692100A (en) * 1971-07-09 1972-09-19 United Brands Co Mobile refrigerator shipping container unit
US3712078A (en) * 1971-11-22 1973-01-23 Krispin Eng Ltd Refrigeration unit
DE2919237A1 (de) * 1979-05-12 1980-11-27 Motoren Werke Mannheim Ag Waermepumpenaggregat
US4257240A (en) * 1979-09-26 1981-03-24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Container refrigeration unit
US4394818A (en) * 1981-09-16 1983-07-26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unit with removable power pack frame
US4551986A (en) * 1984-10-17 1985-11-1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uni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1424B (zh) * 2006-06-27 2011-01-12 洋马株式会社 冷冻集装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588762B2 (en) 1989-09-21
KR910004396B1 (ko) 1991-06-27
EP0220625A3 (en) 1988-08-24
CN86106549A (zh) 1987-07-08
DK496386A (da) 1987-04-18
KR870004280A (ko) 1987-05-08
US4748824A (en) 1988-06-07
AU6370086A (en) 1987-04-30
EP0220625A2 (en) 1987-05-06
JPH0686976B2 (ja) 1994-11-02
EP0220625B1 (en) 1992-01-22
DE3683589D1 (de) 1992-03-05
JPS6291773A (ja) 1987-04-27
DK496386D0 (da) 1986-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7553B (zh) 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
US20030226653A1 (en) Structure for cooling high-voltage built-in units in hybrid vehicle
US4495901A (en) Generator apparatus for the combined p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 heat
CN1185408C (zh) 发动机发电机机组
JP3934896B2 (ja) エンジン発電機
US20150010802A1 (en) Battery temperature adjustment apparatus
JP6254052B2 (ja) エンジンシステム
JPH11135160A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冷却構造および冷却方法
JP3458239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ケース
KR20110138514A (ko) 차량용 배터리 냉각 시스템
CN104235968A (zh) 热源装置
WO2001018364A1 (fr) Structure de chambre de reniflard de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CN216790389U (zh) 空调机
US20230314020A1 (en) Air conditioner
JP4272965B2 (ja) 電力供給装置
JP7460960B2 (ja) レンジエクステンダ車両用発電ユニットの冷却構造
CN1188878A (zh) 内部和外部风扇的电机装在外侧的一体式空调器
CN1908532A (zh) 空气调节器
EP1376022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ventilator
JP2589977B2 (ja) エンジン低温始動試験用冷却装置
JPH10238825A (ja) エンジン駆動熱ポンプ装置の室外機ユニット
JP2006071253A (ja)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US20080317612A1 (en) Auxiliary engine driven device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CN118522992B (zh) 一种用于电池包的多层散热结构
EP3626492B1 (en) Undermount conditioning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