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585864C -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驱动/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驱动/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5864C
CN100585864C CN200810097258A CN200810097258A CN100585864C CN 100585864 C CN100585864 C CN 100585864C CN 200810097258 A CN200810097258 A CN 200810097258A CN 200810097258 A CN200810097258 A CN 200810097258A CN 100585864 C CN100585864 C CN 1005858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element
active
common
display panel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7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1904A (zh
Inventor
张立勋
林毓文
彭智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097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586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1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58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5864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驱动/制作方法,该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包括第一主动元件、第一扫描线、第二主动元件、第二扫描线、数据线、共通线以及像素电极。第一扫描线连接第一主动元件之第一栅极,而第二扫描线连接第二主动元件的第二栅极。数据线连接第一主动元件的第一源极,而共通线连接第二主动元件的第二源极。像素电极与第一主动元件的第一漏极以及第二主动元件的第二漏极连接。因此,当第一主动元件被开启时,数据线与像素电极通过第一主动元件彼此电性连接。当第二主动元件被开启时,共通线与像素电极通过第二主动元件彼此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驱动/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且尤其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借着显示器的辅助可使生活更加便利,为求显示器轻、薄的特性,促使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成为目前的主流。在诸多平面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高空间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无辐射以及低电磁干扰等优越特性,因此,液晶显示器深受消费者欢迎。
目前的液晶显示器是采用维持模式(Hold Type)的显示方式,也即在下一笔影像数据尚未写入此像素单元之前,则此像素单元便维持显示目前这笔影像数据。因此,以这样的维持模式来显示动态画面时,则会导致显示画面产生影像模糊(Image Blur)的现象。为解决液晶显示器在显示画面时可能产生影像模糊的问题,不少现有技术提出解决方法以进行改善。一般而言,可用插黑画面(Black Insertion)的技术,以降低影像模糊的情形。
插黑画面主要可分为数据插黑(data block insertion)与动态背光(Dynamic Backlight,DBL)两种技术。其中,动态背光的插黑技术需利用背光模块的硬件架构来达成插黑画面的效果,因此会提高背光模块的成本,另外还会衍生出背光模块寿命减少的问题。而数据插黑技术则是以影像数据画面及黑画面交替显示的方式来达成,然而,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的充电时间与插黑画面的时间无法同时兼顾,所以容易发生充电率不足的情形;换言之,插黑画面会让像素的充电时间减少。此外,由于数据插黑技术需利用源极驱动器将黑画面的影像数据通过数据线传送至液晶显示面板中。因此,也会提高源极驱动器的制造与设计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像素单元具有二主动元件,以分别负责影像数据的写入以及插黑画面(blackinsertion)。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具有上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方法,其适于驱动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用于制造上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光电装置,其具有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电装置的驱动方法,其具有上述的驱动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电装置的制作方法,其具有上述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此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包括一基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其中,像素单元配置于基板上,且各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主动元件、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主动元件、一第二扫描线、一数据线、一共通线以及一像素电极。此外,第一主动元件、第一扫描线、第二主动元件、第二扫描线、数据线、共通线以及一像素电极皆可配置于基板上。第一主动元件具有一第一栅极、一第一源极及一第一漏极,且第一扫描线连接第一主动元件的第一栅极。第二主动元件具有一第二栅极、一第二源极及一第二漏极,且第二扫描线连接第二主动元件的第二栅极。数据线连接第一主动元件的第一源极,而共通线连接第二主动元件的第二源极。像素电极与第一主动元件的第一漏极以及第二主动元件的第二漏极连接。当第一主动元件被开启时,数据线与像素电极通过第一主动元件彼此电性连接。当第二主动元件被开启时,共通线与像素电极通过第二主动元件彼此电性连接。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此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一对向基板以及一配置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包括一基板以及多个配置于基板上的像素单元,且各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主动元件、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主动元件、一第二扫描线、一数据线、一共通线以及一像素电极。而对向基板具有一共通电极。其中,共通线电性连接至一第一共通电压Vcom1,共通电极电性连接至一第二共通电压Vcom2,且|Vcom1-Vcom2|实质上可大于一L0灰阶(最低灰阶)所对应到的电压差。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驱动方法,此驱动方法适于驱动如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驱动方法包括:循序开启各第一扫描线所控制的第一主动元件,并通过数据线将影像数据记录于各像素单元中。然后,循序开启各第二扫描线所控制的第二主动元件,以使各像素单元中的各像素电极的电压为第一共通电压Vcom1。其中,在同一像素单元中的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二主动元件被开启的时间点可不相同。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此制作方法包括:于一基板上形成一第一图案化导电层,此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多条第二扫描线以及多条共通线。然后,于基板上形成一栅绝缘层,用以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接着,于栅绝缘层上形成多个位于第一扫描线上的第一通道层与多个位于第二扫描线上的第二通道层。之后,于栅绝缘层上形成一第二图案化导电层,此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一漏极、多个第二漏极、多条数据线、多个与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源极以及多个与共通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源极。其中,第一源极与第一漏极覆盖住第一通道层的部分区域,且第二源极与第二漏极覆盖住第二通道层的部分区域。再者,于栅绝缘层上形成一保护层,用以覆盖第二图案化导电层。而后,于保护层上形成多个像素电极,且像素电极与第一漏极以及第二漏极电性连接;其中该栅绝缘层具有多个第一接触开口,以将该些共通线的部分区域暴露,而该些第二源极通过该些第一接触开口与该些共通线电性连接;该保护层具有多个第二接触开口以及多个第三接触开口,该些像素电极通过该些第二接触开口与该些第一漏极电性连接,且该些像素电极通过该些第三接触开口与该些第二漏极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光电装置,包含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光电装置的驱动方法,包含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光电装置的制作方法,包含上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在本发明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中,由于影像数据的写入以及插黑画面(black insertion)是分别通过不同的主动元件来进行,因此,液晶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改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1B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1C绘示图1B中沿剖面线C1-C1’的剖面示意图;
图1D绘示图1B中沿剖面线C2-C2’的剖面示意图;
图1E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电路图;
图2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波形时序图;
图3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4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图5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液晶显示面板         110:主动元件阵列基板
112:基板                 114:像素单元
114a:第一主动元件        114b:第一扫描线
114c:第二主动元件        114d:第二扫描线
114e:数据线              114f:共通线
114f’:分支              114g:像素电极
120:对向基板             122:共通电极
130:液晶层               CH1:第一通道层
CH2:第二通道层           Clc:液晶电容
Cst:储存电容             D1:第一漏极
D2:第二漏极              G1:第一栅极G1
G2:第二栅极              GI:栅绝缘层
P1:第一图案化导电层      P2:第二图案化导电层
PV:保护层                S1:第一源极
S2:第二源极              SG1,1~SG1,n+1:第一扫描信号
SG2,1~SG2,n+1:第二扫描信号     T:一个帧时间
Vcom1:第一共通电压                Vcom2:第二共通电压
ΔV:实质上大于L0灰阶所对应        400:显示面板到的电压差
420:电子元件                      500:光电装置
S302、S304、S402、S404、S406、S408、S410、S412: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图。请参照图1A,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一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一对向基板120以及一液晶层130。其中,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包括一基板112以及多个像素单元(未绘示)。对向基板120具有一共通电极122,而液晶层130配置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与对向基板120之间。
图1B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1B,本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包括一基板112以及多个像素单元114(图1B仅绘示一个为例)。其中,像素单元114配置于基板112上。此外,各像素单元114包括一第一主动元件114a、一第一扫描线114b、一第二主动元件114c、一第二扫描线114d、一数据线114e、一共通线114f以及一像素电极114g。
如图1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扫描线114b与第一主动元件114a位于共通线114f的一侧,而第二扫描线114d与第二主动元件114c位于共通线114f的另一侧为例,但不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设计者可因应设计的需求,将第一扫描线114b、第一主动元件114a、第二扫描线114d及第二主动元件114c配置在相对于共通线114f的同一侧,本发明并不限定上述布局(layout)关系。
上述的第一主动元件114a或第二主动元件114c例如是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接下来,以底栅极薄膜晶体管(Bottom Gate TFT)为例,并搭配图1C及图1D来加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栅极薄膜晶体管的结构。因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主动元件114a或第二主动元件114c可采用顶栅型薄膜晶体管或其它合适的型态。再者,第一主动元件114a或第二主动元件114c的型态于此实施例皆以二者同型态的薄膜晶体管为例,但不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主动元件114a或第二主动元件114c也可采用二者都为不同的薄膜晶体管。
图1C绘示图1B中沿剖面线C1-C1’的剖而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B及图1C,本实施例的第一主动元件114a配置于基板112上,其中第一主动元件114a具有一第一栅极G1、一第一源极S1以及一第一漏极D1。此外,第一栅极G1连接至第一扫描线114b,第一源极S1连接至数据线114e,第一漏极D1连接至像素电极114g。
图1D绘示图1B中沿剖面线C2-C2’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B及图1D,本实施例的第二主动元件114c配置于基板112上,且第二主动元件114c具有一第二栅极G2、一第二源极S2以及一第二漏极D2。其中,第二栅极G2连接至第二扫描线114d,第二漏极D2连接至像素电极114g。
值得一提的是,共通线114f可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二源极D2连接的分支114f’。以像素单元114为范例,共通线114f具有两个分支114f’,而第二源极S2可通过其中一个分支114f’与共通线114f连接。然而,为提高像素单元114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n,AR),或为降低共通线114f的分支114f’与其它导电层(例如数据线114e)的电容效应,或基于其它设计考虑,设计者可视需求而改变分支114f’的数目或形态。
由于数据线114e与第一源极S1相互连接,因此,当第一主动元件114a被开启时,数据线114e与像素电极114g可通过第一主动元件114a彼此电性连接,使数据线114e上的影像数据写入像素电极114g中。此时,像素电极114g与共通电极122(绘示于图1A)之间的电压差可决定液晶层130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使液晶显示面板100显示相对应的灰阶画面。必需说明的是,存在于像素电极114g与共通电极122(绘示于图1A)之间的电压差,而影响液晶分子排列,则也可称为液晶电容Clc。
另一方面,因为共通线114f与第二源极S2电性连接,所以当第二主动元件114c被开启时,共通线114f与像素电极114g可通过第二主动元件114c彼此电性连接。因此,像素电极114g的电压会与共通线114f的电压约略呈同准位的状态。较特别的是,本实施例的共通线114f会电性连接至一第一共通电压Vcom1,并使像素电极114g与共通电极122(绘示于图1A)之间的电压差可控制在实质上大于L0灰阶(最低灰阶)所对应到的电压差ΔV。必需说明的是,若将亮度从暗至亮分割为225阶,则L0灰阶代表为最暗的亮度下所呈现的灰阶,其所对应的电压差。
将上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100中,则此液晶显示面板100的电路图如图1E所示。图1E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电路图。请同时参照图1A、图1B、图1D及图1E,本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包括由多数个像素单元(图1B中仅绘示一个像素单元114)所构成的阵列。以像素单元114为例,像素单元114具有第一主动元件114a及第二主动元件114c。其中,第二主动元件114c的第二源极S2与共通线114f连接,且共通线114f电性连接至第一共通电压Vcom1。此外,第一主动元件114a及第二主动元件114c位于共通线114f的不同侧为范例,但不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主动元件114a及第二主动元件114c可位于共通线114f的同一侧。
另一方面,对向基板120的共通电极122电性连接至一第二共通电压Vcom2。其中,共通电极122与像素电极114g之间的电场用以改变液晶层130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而使液晶显示面板100显示不同的灰阶画面。
图2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波形时序图。请同时参照图1B、图1E及图2,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包括由多个像素单元(图1B及图1E中仅绘示一个像素单元114)所构成的阵列。如图2所示,以液晶显示面板100为例,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具有n+1排像素单元、n+1条第一扫描线以及n+1条第二扫描线。其中,第1条~第n+1条第一扫描线所传递的扫描信号分别以SG1,1~SG1,n+1表示,第1条~第n+1条第二扫描线所传递的扫描信号分别以SG2,1~SG2,n+1表示。
第1条~第n+1条第一扫描线会在一个帧时间T内完成传送扫描信号SG1,1~SG1,n+1的动作,使影像信号依序写入第1排~第n+1排像素单元中。详细而言,以像素单元114为例,当像素单元114接收第一扫描信号SG1,n时,第一扫描信号SG1,n使第一主动元件114a开启,而第二扫描信号SG2,n使第二主动元件114c关闭。此时,通过数据线114e可将影像数据写入像素单元114中。另外,由于共通线114f被施以第一共通电压Vcom1,因此,像素电极114g与共通线114f可构成一储存电容Cst。其中,储存电容Cst可维持影像数据的电位。
另一方面,第1条~第n+1条第二扫描线也会在一个帧时间T内完成传送扫描信号SG2,1~SG2,n+1的动作。以像素单元114为例,当像素单元114接收第二扫描信号SG2,n时,第二扫描信号SG2,n使第二主动元件114c开启,而第一扫描信号SG1,n使第一主动元件114a关闭,因此像素电极114g可通过第二主动元件114c与共通线114f电性连接。
承上述,由于共通线114f的电压为第一共通电压Vcom1,所以像素电极114g与共通线114f电性连接后也变为第一共通电压Vcom1。换句话说,此时像素电极114g与共通电极122之间的电压差即为|Vcom1-Vcom2|。实务上,可将|Vcom1-Vcom2|设定为实质上大于L0灰阶所对应到的电压差ΔV,使液晶显示面板100显示实质上大于L0灰阶的画面,也就是显示黑色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扫描信号SG1,n与扫描信号SG2,n传送的至像素单元114的时间点不同,因此,第一主动元件114a及第二主动元件114c被开启的时间点不相同。
详细地说,于第一主动元件114a开启期间,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为数据线114e所提供。然而,于第二主动元件114c开启期间,液晶显示面板100则可通过实质上大于L0灰阶所对应到的电压差ΔV来显示黑色画面。也就是说,在同一排像素单元中,第一主动元件进行充电用以完成影像数据的写入动作,而第二主动元件犹如放电使影像数据的显示画面转变为一黑色画面。因此,在下一个帧时间T前,每个像素单元有如插入一个黑色画面。
图3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流程图。此驱动方法适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00(绘示于图1A)。请参照图3,此驱动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首先,在步骤S302中,循序开启各第一扫描线所控制的第一主动元件,并通过数据线将影像数据记录于各像素单元中。接着,在步骤S304中,循序开启各第二扫描线所控制的第二主动元件,以使各像素单元中的各像素电极的电压为第一共通电压Vcom1。其中,在同一像素单元中的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二主动元件被开启的时间点不相同。至于本驱动方法的其余细节已包含在上述实施例中,故在此不加赘述。
图4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此制作方法可适于制作图1B、图1C及图1D中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本实施例以底栅型薄膜晶体管为范例,但不限于此。另请同时参照图1B、图1C、图1D及图4,此制作方法至少包括:首先,在步骤S402中,于一基板112上形成一第一图案化导电层P1。其中,第一图案化导电层P1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114b、多条第二扫描线114d以及多条共通线114f(图1B仅绘示一条第一扫描线、一条第二扫描线及一条共通线为例)。
再者,在步骤S404中,于基板112上形成一栅绝缘层GI,以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P1。其中栅绝缘层GI具有多个第一接触开口(未绘示),用以将共通线114f的部分区域暴露,而第二源极S2通过第一接触开口(未绘示)与共通线114f电性连接。
之后,在步骤S406中,于栅绝缘层GI上形成多个位于第一扫描线114b上的第一通道层CH1与多个位于第二扫描线114d上的第二通道层CH2(图1C仅绘示一个第一通道层、图1D仅绘示一个第二通道层为例)。
接着,在步骤S408中,于栅绝缘层GI上形成一第二图案化导电层P2。其中,第二图案化导电层P2包括多个第一漏极D1、多个第二漏极D2、多条数据线114、多个与数据线114电性连接的第一源极S1以及多个与共通线114f电性连接的第二源极S2。此外,第一源极S1与第一漏极D1覆盖住第一通道层CH1的部分区域,且第二源极S2与第二漏极D2覆盖住第二通道层CH2的部分区域(图1A仅绘示一条数据线、图1C仅绘示一个第一源极及一个第一漏极、图1D仅绘示一个第二源极及一个第二漏极为例)。第一通道层CH1与第二通道层CH2可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且其材质包含多晶硅、非晶硅、单晶硅、微晶硅、纳米晶硅、或上述晶格具有掺杂物的硅化合物、或上述晶格的含锗硅化合物、或上述晶系的有机半导体、或其它合适材料、或上述的组合。
然后,在步骤S410中,于栅绝缘层GI上形成一保护层PV,以覆盖第二图案化导电层P2。其中,保护层PV具有多个第二接触开口(未绘示)以及多个第三接触开口(未绘示)。而像素电极114g通过第二接触开口(未绘示)与第一漏极D1电性连接,且像素电极114g通过第三接触开口(未绘示)与第二漏极D2电性连接。
而后,在步骤S412中,于保护层PV上形成多个像素电极114g(图1B仅绘示一个像素电极为例),其中像素电极114g与第一漏极D1以及第二漏极D2电性连接。
在完成步骤S402、S404、S406、S408、S410及S412之后,便可从图1B、图1C及图1D中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更进一步了解上述的结构。
于其它实施例中,若第一主动元件114a及第二主动元件114c其中的一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则上述实施例制造方法,就有少许变动的。此时,就会以步骤S406的方式,先形成第一通道层CH1及第二通道层CH2基板112上,再以步骤S404的方式,在基板112上形成一栅绝缘层GI,且覆盖第一通道层CH1及第二通道层CH2。然后,以步骤S402的方式,于栅绝缘层GI上形成第一图案化导电层P1,其包含第一扫描线114b、第二扫描线114d、共通线114f。以步骤S408、步骤S410及步骤412来形成后续所需的像素电极114g、保护层PV、数据线114e、第一源极S1/第二源极S2及第一漏极D1/第二漏极D2。必需说明的是,需于步骤408及步骤402之间增加一道覆盖一图案介电层(未绘示)于基板上,来借此防止扫描线(114b及114d)与数据线(114e)产生短线现象。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通道层CH1及CH2依其主动元件114a及114c而有不同的堆栈结构。若以主动元件114a及114c其中至少一者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为范例,则通道层CH1及CH2其中至少一者包含垂直排列结构或水平排列结构。以垂直排列结构为例,则通道层CH1及CH2其中至少一者包含掺杂硅层及位于掺杂硅层下方的非掺杂硅层。以水平排列结构为例,则通道层CH1及CH2其中至少一者仅包含一硅层,此硅层同时具有掺杂硅区及非掺杂硅区。相反的,若以主动元件114a及114c其中至少一者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为范例,则通道层CH1及CH2其中至少一者包含水平排列结构,而其结构如上所述。
再者,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基板110,可应用于下列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例如:穿透型显示面板、半穿透型显示面板、反射型显示面板、彩色滤光片于主动层上(color filter on array)的显示面板、主动层于彩色滤光片上(array on color filter)的显示面板、垂直配向型(VA)显示面板、水平切换型(IPS)显示面板、多域垂直配向型(MVA)显示面板、扭曲向列型(TN)显示面板、超扭曲向列型(STN)显示面板、图案垂直配向型(PVA)显示面板、超级图案垂直配向型(S-PVA)显示面板、先进大视角型(ASV)显示面板、边缘电场切换型(FFS)显示面板、连续焰火状排列型(CPA)显示面板、轴对称排列微胞型(ASM)显示面板、光学补偿弯曲排列型(OCB)显示面板、超级水平切换型(S-IPS)显示面板、先进超级水平切换型(AS-IPS)显示面板、极端边缘电场切换型(UFFS)显示面板、高分子稳定配向型显示面板、双视角型(dual-view)显示面板、三视角型(triple-view)显示面板、三维显示面板(three-dimensional)或其它型面板、或上述的组合。又,上述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驱动方法也可运用光电装置及其制造/驱动方法上。如图5所示,图5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由包含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的显示面板400可以跟电子元件420组合成一光电装置500。在此,电子元件420包括如:控制元件、操作元件、处理元件、输入元件、存储元件、驱动元件、发光元件、保护元件、感测元件、检测元件、或其它功能元件、或前述的组合。而光电装置的类型包括可携式产品(如手机、摄影机、照相机、笔记型计算机、游戏机、手表、音乐播放器、电子信件收发器、地图导航器、数字相片、或类似的产品)、影音产品(如影音放映器或类似的产品)、屏幕、电视、交易系统的屏幕、广告牌、投影机内的面板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光电装置,其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中的共通线及第二主动元件可对像素电极进行插黑画面的动作。然而,当液晶显示面板利用第二主动元件显示黑画面时,并不会影响第一主动元件的充电时间。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所提出的插黑画面技术不会衍生充电率不足的问题。此外,本发明无需额外利用源极驱动器将黑画面的影像数据经由数据线写入液晶显示面板中,因此,本发明无须提高源极驱动器的制造成本与设计复杂度。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个像素单元,配置于该基板上,且各该像素单元包括:
一第一主动元件,配置于该基板上,且其具有一第一栅极、一第一源极及一第一漏极;
一第一扫描线,配置于该基板上,且连接该第一主动元件的该第一栅极;
一第二主动元件,配置于该基板上,且其具有一第二栅极、一第二源极及一第二漏极;
一第二扫描线,配置于该基板上,且连接该第二主动元件的该第二栅极;
一数据线,配置于该基板上,且连接该第一主动元件的该第一源极;
一共通线,配置于该基板上,且连接该第二主动元件的该第二源极;以及
一像素电极,配置于该基板上,并与该第一主动元件的该第一漏极以及该第二主动元件的该第二漏极连接,当该第一主动元件被开启时,该数据线与该像素电极通过该第一主动元件彼此电性连接,当该第二主动元件被开启时,该共通线与该像素电极通过该第二主动元件彼此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像素单元内的该第一主动元件包括薄膜晶体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像素单元内的该第二主动元件包括薄膜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像素单元内的该第一扫描线与该第一主动元件位于该共通线的一侧,而该第二扫描线与该第二主动元件位于该共通线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像素单元内的该共通线具有至少一分支,且该分支与该第二主动元件的该第二源极连接。
6.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中该共通线电性连接至一第一共通电压Vcom1;
一对向基板,具有一共通电极,该共通电极电性连接至一第二共通电压Vcom2,且|Vcom1-Vcom2|大于一L0灰阶所对应到的电压差;以及
一液晶层,配置于该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与该对向基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像素单元内的该第一主动元件包括薄膜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像素单元内的该第二主动元件包括薄膜晶体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像素单元内的该第一扫描线与该第一主动元件位于该共通线的一侧,而该第二扫描线与该第二主动元件位于该共通线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像素单元内的该共通线具有至少一分支,且该分支与该第二主动元件的该第二源极电性连接。
11.一种驱动方法,适于驱动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包括:
循序开启各该第一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第一主动元件,并通过该些数据线将影像数据记录于各该像素单元中;以及
循序开启各该第二扫描线所控制的该些第二主动元件,以使各该像素单元中的各该像素电极的电压为第一共通电压Vcom1,在同一像素单元中的该第一主动元件与该第二主动元件被开启的时间点不相同。
12.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一基板上形成一第一图案化导电层,该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多条第二扫描线以及多条共通线;
于该基板上形成一栅绝缘层,以覆盖该第一图案化导电层;
于该栅绝缘层上形成多个位于该第一扫描线上的第一通道层与多个位于该第二扫描线上的第二通道层;
于该栅绝缘层上形成一第二图案化导电层,该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一漏极、多个第二漏极、多条数据线、多个与该些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源极以及多个与该些共通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源极,该些第一源极与该些第一漏极覆盖住该些第一通道层的部分区域,且该些第二源极与该些第二漏极覆盖住该些第二通道层的部分区域;
于该栅绝缘层上形成一保护层,以覆盖该第二图案化导电层;以及
于该保护层上形成多个像素电极,该些像素电极与该些第一漏极以及该些第二漏极电性连接;其中
该栅绝缘层具有多个第一接触开口,以将该些共通线的部分区域暴露,而该些第二源极通过该些第一接触开口与该些共通线电性连接;
该保护层具有多个第二接触开口以及多个第三接触开口,该些像素电极通过该些第二接触开口与该些第一漏极电性连接,且该些像素电极通过该些第三接触开口与该些第二漏极电性连接。
13.一种光电装置,包含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14.一种光电装置的驱动方法,包含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15.一种光电装置的制作方法,包含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CN200810097258A 2008-05-06 2008-05-06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驱动/制作方法 Active CN10058586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97258A CN100585864C (zh) 2008-05-06 2008-05-06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驱动/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97258A CN100585864C (zh) 2008-05-06 2008-05-06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驱动/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1904A CN101271904A (zh) 2008-09-24
CN100585864C true CN100585864C (zh) 2010-01-27

Family

ID=40005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7258A Active CN100585864C (zh) 2008-05-06 2008-05-06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驱动/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586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6072B (zh) * 2009-03-27 2013-08-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畫素結構、主動元件陣列基板、顯示面板以及顯示裝置
CN101582423B (zh) * 2009-06-30 2011-01-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76385B (zh) * 2013-12-27 2016-08-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
KR102235703B1 (ko) * 2014-02-12 2021-04-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4849931B (zh) * 2015-06-08 2018-01-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1904A (zh) 2008-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2120B (zh) 立体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8456400B2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719625B2 (en) Active device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the same
US20170004794A1 (en) A driving circuit, a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7000505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643802B2 (en) Pixel array, polymer stablized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array driving method
JP5619787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液晶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US820809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6066559A (zh) 液晶显示器
KR102412456B1 (ko) 표시장치
US839557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sub-pixels provided with three different voltage levels
WO2015096326A1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0971094B1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861367B2 (en) Drive method for display panel
US9502438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and repai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WO2016106879A1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120229723A1 (en) Substrat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0585864C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驱动/制作方法
CN103018987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8279365B2 (en) Active device array substrate
WO2018126684A1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0573248C (zh) 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光电装置
US20180143472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05428372B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JP2006091288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