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3301C - 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83301C CN100583301C CN200610079098A CN200610079098A CN100583301C CN 100583301 C CN100583301 C CN 100583301C CN 200610079098 A CN200610079098 A CN 200610079098A CN 200610079098 A CN200610079098 A CN 200610079098A CN 100583301 C CN100583301 C CN 10058330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erved area
- bad
- storage device
- level
- portable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是适用于一可携式储存装置中,主要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首先,读取储存于该可携式储存装置的使用模式对照表,检查目前记录使用模式的标签为第k级,并确认该保留区的最大容许坏轨量,其中1≤k≤n;接着,读取该保留区中的坏轨数量。检查该保留区中的坏轨数量是否大于最大容许坏轨量,若是,更进一步检查k是否等于n,若否,修改使用模式,修改该标签由第k级至第k+1级。本发明藉由以软件程式动态地修改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储存空间,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可携式储存装置中保留区的固定空间,只能容纳一定坏轨数量,无法根据可携式储存装置中的坏轨数量来动态地更改保留区的问题,而可使该可携式储存装置的使用效能达到最佳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一随身碟,具有可动态调整可携式储存装置的记忆体保留区与资料区的记忆空间大小功效,可动态地管理记忆体,能够使记忆体管理最佳化的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快闪记忆体(以下称FLASH)被广泛应用在可携式储存装置(例如USB随身碟及各式记忆卡)中。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说明现有习知的一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储存空间规划的示意图,以具有128M储存空间1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图中未示)为例,其储存空间1内含1024个区块(block)11(区块0~区块1023,每个区块128kBytes),并由该等区块中分割出一保留区2及一资料区3。其中保留区2包括区块0至区块31。资料区3包括区块32至区块1023。保留区2是保留做为储存坏轨(bad block)或是密码等等功能运算的区域,或作为储存可携式储存装置出厂时已坏掉的区块资料以及未来使用上可能会陆续增加的坏轨资料的存放区。资料区3才是真正规划让使用者存放资料的区域。保留区2越大,所能允许的坏轨数量就越多,随身碟能使用的寿命就越长,但是相对的,资料区3就越小,使用者能使用的资料储存空间就被缩减,反之亦然。
现有传统的可携式储存装置的记忆体规划问题在于保留区2所占的区块数是一开始就订死的,但随着随身碟使用次数的增加,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坏轨,一旦保留区2可用的区块数被用完,该可携式储存装置就无法再被使用了。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可携式储存装置的规划管理方法在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管理方法又没有适切的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便成了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可携式储存装置的规划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能改进现有的可携式储存装置的规划管理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携式储存装置的规划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动态调整可携式储存装置的记忆体保留区与资料区的记忆空间大小的新的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是适用于一可携式储存装置,该可携式储存装置包括一以快闪记忆体为主的第一储存单元及一第二储存单元,该第一储存单元包括一用以存放坏轨的保留区,该第二储存单元具有一使用模式对照表,该使用模式对照表具有n级使用模式,该n为正整数;其中各该级定义有该保留区的最大容许坏轨量,该保留区具有一记录目前使用模式的标签,该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读取该可携式储存装置的使用模式对照表,检查目前该标签的使用模式为第k级,以确认该保留区的最大容许坏轨数量,其中1≤k≤n;b.读取该保留区中的坏轨数量;以及c.当该保留区中的坏轨数量大于该第k级模式定义的最大容许坏轨量时,更进一步检查k是否等于n,若否,修改使用模式,使记录坏轨的标签由第k级改至第k+1级。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二储存单元更包括一对应转换表,可将该计算机(即电脑)写入的位址转换至可携式储存装置中对应的位址,以及在步骤c之后更包括一步骤d:更新对应转换表。
前述的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a之前更包括下列前置步骤:根据一算式定义初始使用模式操作级,其中该使用模式操作级x=(坏轨数+5)/8,其中1≤x≤n,且x为无条件进位的正整数。
前述的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a之前更包括一建立一对应转换表的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适用于一可携式储存装置,该可携式储存装置包括一以快闪记忆体为主的第一储存单元及一第二储存单元,该第一储存单元包括一用以存放坏轨的保留区,该第二储存单元储存有一使用模式对照表,该使用模式对照表具有n级使用模式,n为正整数;其中各该级定义有该保留区的最大容许坏轨量,且该保留区储存有一记录目前使用模式的标签,该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包括下列的流程。首先,读取该可携式储存装置的使用模式对照表,检查目前该标签的使用模式为第k级,以确认该保留区的最大容许坏轨数量,其中1≤k≤n。接着,读取该保留区中的坏轨数量,然后检查该保留区中的坏轨数量是否大于最大容许坏轨量。若是,更进一步检查k是否等于n,若否,修改使用模式,修改记录坏轨的标签由第k级至第k+1级;若该保留区中的坏轨数量没有大于最大容许坏轨量,则不用修改,程式结束。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借由本发明,藉由以软件程式动态地修改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储存空间,可有效的解决现有传统的可携式储存装置中保留区的固定空间,只能容纳一定坏轨数量,无法根据可携式储存装置中的坏轨数量来动态地更改保留区的问题,而可以使该可携式储存装置的使用效能达到最佳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适用于一可携式储存装置中,主要特征为包括下列步骤。首先,读取储存于该可携式储存装置的使用模式对照表,检查目前记录使用模式的标签为第k级,并确认该保留区的最大容许坏轨量,其中1≤k≤n;接着,读取该保留区中的坏轨数量。检查该保留区中的坏轨数量是否大于最大容许坏轨量,若是,更进一步检查k是否等于n,若否,修改使用模式,修改该标签由第k级至第k+1级。藉此,本发明具有可动态调整可携式储存装置的记忆体保留区与资料区的记忆空间大小的功效,可动态地管理记忆体,使记忆体管理最佳化。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不论在方法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可携式储存装置的规划管理方法具有增进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说明现有习知的一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储存空间规划的示意图。
图2是一说明实施本发明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的相关系统架构的系统方块图。
图3是一说明计算机执行一软件程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一说明计算机执行一软件程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请参阅图2所示,是一说明实施本发明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的相关系统架构的系统方块图。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可携式储存装置4(例如为一随身碟或各式记忆卡)包括一以快闪记忆体(记忆体即为存储介质,存储器,内存等,以下均称为记忆体)为主的第一储存单元40(例如为一128M的快闪记忆体)以及一第二储存单元41(例如为一控制晶片42中的只读记忆体ROM或一电子式可清除程式化只读记忆体EEPROM)。
该第一储存单元40,分割成一保留区400及一资料区401。
该第二储存单元41,储存有一软件程序410及一内建于软件程序410中的使用模式对照表411。使用者可以根据计算机5执行软件程序410,藉以进行如图3的流程图所示的复数步骤;以及执行一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50(例如一硬碟、光碟、可携式硬碟或网路磁碟)中的软件程式500(如图2所示),以进行如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复数步骤。
请参阅下面的列表所示,是一说明使用模式对照表411一较佳实施例的列表。
模式 | 保留区的最大容许坏轨量 | 资料区区块数量 |
1 | 8 | 1016 |
2 | 16 | 1008 |
3 | 24 | 1000 |
4 | 32 | 992 |
5 | 40 | 984 |
6 | 48 | 976 |
.. | .. | .. |
n | 8n | 1024-8n |
使用模式对照表411规划为n级使用模式,每一级使用模式皆设有对应的保留区的最大容许坏轨数量以及资料区区块数量,例如第1级的保留区最大容许坏轨数量为8,第1级的资料区数量为1016。
当一新的可携式储存装置刚出厂第一次要决定要以哪一个模式作规划时,是以下列算式作为依据:
使用模式操作级x=(坏轨数+5)/8,其中1≤x≤n,且x为无条件进位的正整数,亦即操作模式中其保留区的最大容许坏轨数必须要大于(坏轨数+5)。
以下请结合参阅图2所示的相关系统架构及图3所示,以及结合参阅图2及图4所示,对计算机执行软件程序以及软件程式时的步骤流程作一具体说明如下。
首先,当操作模式确定后,操作模式会被储存至保留区400的一标签(Tag)中。所以,当使用者使用计算机5对可携式储存装置4进行读取时,计算机5的系统首先在步骤S1可执行软件程序410建立一对应转换表(mapping table),该对应转换表可储存在一例如第一储存单元41中(图中未示),以将由计算机5写入的位址转换至可携式储存装置4中相对应的位址。接着检查目前可携式储存装置4的使用状态,统计出资料区401的区块数与保留区400目前的坏轨数量。
然后在步骤S2读取标签,查出目前的操作模式,例如为第k级,其中1≤k≤n,藉以在使用模式对照表411中找出对应的保留区400最大容许坏轨量以及资料区401的区块数。
接续,在步骤S3中检查坏轨数量是否大于最大容许坏轨量,若是则在步骤S4回报计算机5容量为零,保留区400无剩余空间。若否在步骤S5回传计算机5目前使用容量以供使用者参考。
当计算机5接收可携式储存装置4保留区400的容量为零时,使用者可在计算机5输入一请求以执行该软件程式500(图4的步骤S6),首先在步骤S7时读取标签,查出目前的操作模式,以在使用模式对照表411中找出对应的保留区400最大容许坏轨量及资料区401区块数。
接着,在步骤S9中检查坏轨数量是否大于最大容许坏轨量,若否则不用修改,程式结束(步骤S14)。
若是则在步骤10中检查标签中操作级k是否等于n,即标签是否已达最大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14结束程式。若否则更改标签(步骤S11),将标签记录的使用模式由第k级更改为第k+1级。并在步骤S12及S13更新对应转换表,并重新格式化随身碟,最后,结束程式(步骤S14)。
归纳上述,本发明藉由以软件程式动态地修改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储存空间,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传统的可携式储存装置中保留区的固定空间,只能容纳一定坏轨数量,而无法根据可携式储存装置中的坏轨数量来动态地更改保留区的问题,使该可携式储存装置的使用效能可以达到最佳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适用于一可携式储存装置,该可携式储存装置包括一以快闪记忆体为主的第一储存单元及一第二储存单元,该第一储存单元包括一用以存放坏轨的保留区,该第二储存单元具有一使用模式对照表,该使用模式对照表具有n级使用模式,该n为正整数;其中各该级定义有该保留区的最大容许坏轨量,该保留区具有一记录目前使用模式的标签,该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读取该可携式储存装置的使用模式对照表,检查目前该标签的使用模式为第k级,以确认该保留区的最大容许坏轨数量,其中1≤k≤n;
b.读取该保留区中的坏轨数量;以及
c.当该保留区中的坏轨数量大于该第k级模式定义的最大容许坏轨量时,更进一步检查k是否等于n,若否,修改使用模式,使记录坏轨的标签由第k级改至第k+1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储存单元更包括一对应转换表,可将该计算机写入的位址转换至可携式储存装置中对应的位址,以及在步骤c之后更包括一步骤d:更新对应转换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步骤a之前更包括下列前置步骤:
根据一算式定义初始使用模式操作级,其中该使用模式操作级x=(坏轨数+5)/8,其中1≤x≤n,且x为无条件进位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步骤a之前更包括一建立一对应转换表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79098A CN100583301C (zh) | 2006-04-29 | 2006-04-29 | 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79098A CN100583301C (zh) | 2006-04-29 | 2006-04-29 | 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4195A CN101064195A (zh) | 2007-10-31 |
CN100583301C true CN100583301C (zh) | 2010-01-20 |
Family
ID=38965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79098A Active CN100583301C (zh) | 2006-04-29 | 2006-04-29 | 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83301C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96707A1 (en) * | 2003-04-04 | 2004-10-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bad blocks in a flash memory |
US20050162947A1 (en) * | 2004-01-27 | 2005-07-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ata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lash memory |
US20050204187A1 (en) * | 2004-03-11 | 2005-09-15 | Lee Charles 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blocks in flash memory |
US20060031710A1 (en) * | 2004-08-04 | 2006-02-09 | Jo Seong-Kue | Flash memory device for performing bad block management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bad block management of flash memory device |
-
2006
- 2006-04-29 CN CN200610079098A patent/CN100583301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96707A1 (en) * | 2003-04-04 | 2004-10-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bad blocks in a flash memory |
US20050162947A1 (en) * | 2004-01-27 | 2005-07-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ata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lash memory |
US20050204187A1 (en) * | 2004-03-11 | 2005-09-15 | Lee Charles 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blocks in flash memory |
US20060031710A1 (en) * | 2004-08-04 | 2006-02-09 | Jo Seong-Kue | Flash memory device for performing bad block management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bad block management of flash memor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4195A (zh) | 2007-10-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98395B2 (en) | Logical block management method for a flash memory and control circuit storage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TWI425357B (zh) | 用來進行區塊管理之方法以及記憶裝置及控制器 | |
US752659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vely enabling an out of sequence write process within a non-volatile memory system | |
JP5002201B2 (ja) | メモリシステム | |
US20100011154A1 (en) | Data accessing method for flash memory and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ler using the same | |
US7649794B2 (en) | Wear leveling method and controller using the same | |
US9037814B2 (en) | Flash memory management method and flash memory controller and storage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US9268688B2 (en) | Data management method,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mory storage apparatus | |
CN101582052A (zh) | 存储器模组及于存储器模组中实现平均磨损的方法 | |
US20130019049A1 (en) | Block management method,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mory stoarge apparatus | |
CN102135942A (zh) | 一种存储设备中实现损耗均衡的方法及存储设备 | |
US20120079170A1 (en) | Method for performing block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memory device and controller thereof | |
US9009442B2 (en) | Data writing method,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mory storage apparatus | |
US20130304964A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mory storage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8423707B2 (en) | Data access method for flash memory and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ler using the same | |
CN101425338B (zh) | 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写入方法及使用此方法的控制器 | |
CN102890655A (zh) | 存储器储存装置、其存储器控制器与有效数据识别方法 | |
JP5180957B2 (ja) | メモリコントローラ、半導体記録装置及び書き換え回数通知方法 | |
CN101211314B (zh) | 闪存资料读写寿命提升方法 | |
CN102968385A (zh) | 数据写入方法、存储器控制器与储存装置 | |
TWI435216B (zh) | 用來進行超區塊管理之方法以及記憶裝置及控制器 | |
US8572350B2 (en) | Memory management, memory control system and writing method for managing rewritable semiconductor non-volatile memory of a memory storage system | |
US8417909B2 (en) | Block management and data writing method, and flash memory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ler using the same | |
CN100583301C (zh) | 记忆体动态管理方法 | |
CN117806572A (zh) | 一种存储设备以及内存管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