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2713C - 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82713C CN100582713C CN200810036552A CN200810036552A CN100582713C CN 100582713 C CN100582713 C CN 100582713C CN 200810036552 A CN200810036552 A CN 200810036552A CN 200810036552 A CN200810036552 A CN 200810036552A CN 100582713 C CN100582713 C CN 10058271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l
- offshore platform
- computer
- servo motor
- tes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0223 real-time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其中:海洋平台模型通过拉力传感器和锚泊线模型相连,锚泊线模型下端固接于滑块,滑块位于丝杆上面,丝杆和伺服电机固接,水密装置位于伺服电机、丝杆和滑块的外面,且置于水池底部,运动控制卡连接到计算机,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连接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拉力传感器设置在海洋平台模型和锚泊线模型上端之间,拉力传感器连接到应变放大器,应变放大器连接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本发明提高了混合模型试验的精度和可靠度,使其更加接近海洋平台工程实际的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试验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深海平台系统技术复杂、投资大、风险高,如何比较正确地获得其在严酷海洋环境下的运动、受力以及甲板是否上浪等技术性能十分重要,这些性能参数是决定和设计海洋平台结构及其系泊、立管等相关系统的重要依据。海洋工程界仍然一致认为物理模型试验的结果最为可靠,并以此作为设计、建造海洋平台的最终定夺。海洋平台的物理模型试验都是在能够模拟海洋环境的海洋工程水池中进行的,而系泊缆的长度又受到水池尺度的限制。在进行物理模型试验时可用,先用数值计算海洋平台模型在给定海洋环境条件下的运动和受力,再将系泊缆截断,使用专门办法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对截断处缆绳的运动进行模拟,这样可以用尺寸较大的模型在海洋工程水池中进行试验。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0962068Y,专利名称:单柱式海洋平台涡激运动模型试验装置,该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被动式截断技术的海洋平台模型试验装置,用数学优化方法使得每根模型锚泊线的张力——水平位移特性与实际一致,总模型系泊系统的恢复力——水平位移特性与实际一致,即用等效系泊系统来等效实际系泊系统的静力特性,其不足在于:这种被动式截断技术需要各种不同的模拟系泊线模型分段和其他的多种许辅助材料,再加上一些结构数值计算软件,必然导致每根模型锚泊线的张力——水平位移特性与实际产生偏差,总模型系泊系统的恢复力——水平位移特性与实际也会有较大的误差。这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模型试验,系泊系统的动力特性达不到和真实的系泊系统一致,其可信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往完成等效水深截断的深海平台混合模型试验时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主动式深海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使其更加接近海洋平台工程实际的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所述的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海洋平台模型系统、实时计算机运动控制系统、测量分析系统、拖车。海洋平台系统试验模型和实时计算机运动控制系统相连,海洋平台系统试验模型置于试验水池中,实时计算机运动控制系统置于拖车上,测量分析系统部分放在海洋平台系统试验模型上,部分置于拖车上。
所述的海洋平台模型系统包括海洋平台模型和锚泊线模型。所述的海洋平台模型是根据缩尺比和实际工作的海洋平台制作的,和锚泊线相连,置于水池中;所述的锚泊线模型式根据缩尺比和截断水深处以上的实际工作中的锚泊线制作的,上端通过应力传感器和海洋平台模型相连,下端和实时计算机运动控制系统中的滑块相连,置于水池中。
所述的实时计算机运动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运动控制卡、驱动器、伺服电机、丝杆、滑块、水密装置,计算机、运动控制卡、驱动器均置于拖车上,计算机和运动控制卡相连,驱动器连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丝杆,滑块设置在丝杆上,并和截断锚泊线下端部相连。水密装置位于伺服电机、丝杆和滑块的外面,置于水池底部。其中:所述的计算机用来控制截断锚泊线下端的实时运动;所述的运动控制卡用来将截断锚泊线下端的运动信号转变为脉冲信号;所述的驱动器用来驱动伺服电机工作;所述的伺服电机用来带动丝杆转动和滑块的水平运动,置于水池底部;所述的丝杆通过自身转动来带动丝杆上滑块的水平运动,和伺服电机相连;所述的滑块用于模拟截断锚泊线下端的运动;所述的水密装置用来防止伺服电机、丝杆及滑块进水,影响其正常工作。
所述的测量分析系统包括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拉力传感器、应变放大器、接线装置、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其中: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接线装置、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置于拖车上,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连接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拉力传感器安装在海洋平台模型和锚泊线模型上端之间,拉力传感器连接到应变放大器,应变放大器连接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
所述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利用位置测量仪测量固定在海洋平台模型上的三个发光元件的运动,并使用计算机程序解析出船模在波浪中的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即:纵荡,横荡,垂荡,横摇,纵摇,及艏摇),所得到的运动信息发送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所述的拉力传感器用于测量锚泊线模型的张力,所得到的应力信号发送到应变放大器中,置于海洋平台模型和锚泊线之间。所述的应变放大器用于将拉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应力信号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再传送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所述的接线装置用于整个系统的线路连接。所述的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用于海洋平台试验时的各种数据的采集和实时分析。
所述的拖车用于放置部分实时计算机运动控制系统和测量分析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直接通过模型试验获得实际系泊系统所需要的动力特性,解决了以往混合模型试验需要利用各种不同的模拟系泊线模型分段和其他的多种许辅助材料,再加上一些结构数值计算软件,必然导致每根模型锚泊线的张力——水平位移特性与实际产生偏差,总模型系泊系统的恢复力——水平位移特性与实际也会有较大的误差的问题,提高了混合模型试验的精度和可靠度,使其更加接近海洋平台工程实际的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海洋平台模型1,锚泊线模型2,计算机3,运动控制卡4,驱动器5,伺服电机6,丝杆7,滑块8,水密装置9,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拉力传感器11,应变放大器12,接线装置13,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拖车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海洋平台模型1,锚泊线模型2,计算机3,运动控制卡4,驱动器5,伺服电机6,丝杆7,滑块8,水密装置9,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拉力传感器11,应变放大器12,接线装置13,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拖车15。连接关系为:海洋平台模型1通过拉力传感器11和锚泊线模型2相连,锚泊线模型2下端固接于滑块8,滑块8位于丝杆7上面,丝杆7和伺服电机6固接,水密装置9位于伺服电机6、丝杆7和滑块8的外面,置于水池底部,伺服电机6和驱动器5、运动控制卡4以及计算机3依次相连,计算机3、运动控制卡4、驱动器5、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应变放大器12、接线装置13、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布置在拖车15上。运动控制卡4连接到计算机3,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连接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拉力传感器11安装在海洋平台模型1和锚泊线模型2上端之间,拉力传感器11连接到应变放大器12,应变放大器12连接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
所述计算机3,用来接收锚泊线模型2的随时间变化的运动信息,并将信息传送至运动控制卡4。
所述运动控制卡4,接收计算机3传送来的运动信息,并将此运动信息转变为脉冲信号,传送至伺服电机6。
所述驱动器5,接收脉冲信号,用来控制伺服电机,是伺服电机的控制部分。
所述伺服电机6,用作执行元件,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带动丝杆7转动,使滑块8产生平动。
所述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利用位置测量仪测量固定在海洋平台模型上的三个发光元件的运动,并使用计算机程序解析出船模在波浪中的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即:纵荡,横荡,垂荡,横摇,纵摇,及艏摇),所得到的运动信息发送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
所述拉力传感器11,用于测量锚泊线模型2的张力,所得到的应力信号发送到应变放大器12中。
所述的应变放大器12,用于将拉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应力信号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再传送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接收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测量到的运动信息以及应变放大器12得到的应力信息,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试验时,先根据实际海洋平台和水池的尺度确定合适的模型缩尺比。利用实际海洋平台系统和海洋平台系统在实际工作中所受的海洋环境条件,通过相关的数值计算软件模拟计算海洋平台系统的运动,获得截断水深处系泊缆的运动信息,并根据缩尺比和截断水深得到混合模型试验中系泊缆截断部分的运动信息,制作混合模型试验中所需的海洋平台模型1和锚泊线模型2,并确定其试验中的模拟海洋环境条件。然后将海洋平台模型1,经过拉力传感器11,接上锚泊线模型2;将计算机3置于拖车15上,用导线依次连接运动控制卡4、驱动器5、伺服电机6,再将丝杆7上的滑块8固接于锚泊线模型2的下端;最后在拖车15上适当位置对准海洋平台模型1安装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把安装好的测量仪器的线接到拖车上的应变放大器12并连接接线装置13和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调试所有仪器。
在试验水池中制造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所需的海洋环境条件,与此同时,将混合模型试验中系泊缆截断部分的运动信息输入实时计算机运动控制系统,完成混合模型试验中系泊缆截断部分的运动,待系统稳定后,打开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进行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
Claims (9)
1、一种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海洋平台模型(1)、锚泊线模型(2)、计算机(3)、运动控制卡(4)、驱动器(5)、伺服电机(6)、丝杆(7)、滑块(8)、水密装置(9)、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拉力传感器(11)、应变放大器(12)、接线装置(13)、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拖车(15),其特征在于,海洋平台模型(1)通过拉力传感器(11)和锚泊线模型(2)相连,锚泊线模型(2)下端固接于滑块(8),滑块(8)位于丝杆(7)上面,丝杆(7)和伺服电机(6)固接,水密装置(9)位于伺服电机(6)、丝杆(7)和滑块(8)的外面,且置于水池底部,伺服电机(6)和驱动器(5)、运动控制卡(4)以及计算机(3)依次相连,计算机(3)、运动控制卡(4)、驱动器(5)、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应变放大器(12)、接线装置(13)、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布置在拖车(15)上,运动控制卡(4)连接到计算机(3),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连接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拉力传感器(11)设置在海洋平台模型(1)和锚泊线模型(2)上端之间,拉力传感器(11)连接到应变放大器(12),应变放大器(12)连接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计算机(3),用来接收锚泊线模型(2)的随时间变化的运动信息,并将信息传送至运动控制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运动控制卡(4),接收计算机(3)传送来的运动信息,并将此运动信息转变为脉冲信号,传送至伺服电机(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器(5),接收脉冲信号,用来控制伺服电机(6),是伺服电机(6)的控制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伺服电机(6),用作执行元件,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带动丝杆(7)转动,使滑块(8)产生平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利用位置测量仪测量固定在海洋平台模型(1)上的三个发光元件的运动,并使用计算机程序解析出船模在波浪中的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即:纵荡、横荡、垂荡、横摇、纵摇及艏摇,所得到的运动信息发送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拉力传感器(11),用于测量锚泊线模型(2)的张力,所得到的应力信号发送到应变放大器(12)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应变放大器(12),用于将拉力传感器(11)测量得到的应力信号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再传送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14),接收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10)测量到的运动信息以及应变放大器(12)得到的应力信息,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36552A CN100582713C (zh) | 2008-04-24 | 2008-04-24 | 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36552A CN100582713C (zh) | 2008-04-24 | 2008-04-24 | 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61178A CN101261178A (zh) | 2008-09-10 |
CN100582713C true CN100582713C (zh) | 2010-01-20 |
Family
ID=39961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36552A Active CN100582713C (zh) | 2008-04-24 | 2008-04-24 | 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8271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82455A (zh) * | 2010-03-12 | 2010-07-21 | 上海交通大学 | 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 |
CN101975655B (zh) * | 2010-09-22 | 2012-05-23 | 上海交通大学 | 非定常载荷模拟装置 |
CN102542898A (zh) * | 2010-12-30 | 2012-07-04 | 刘陈英 | 用于建造含发电功能的金字塔的实验装置和能源制造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102535385A (zh) * | 2010-12-30 | 2012-07-04 | 刘陈英 | 一种基于建造水下建筑物的实验装置和能源制造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102169049B (zh) * | 2011-01-20 | 2012-10-24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浮式钻井储油装卸系统的模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CN102305721A (zh) * | 2011-05-23 | 2012-01-04 | 吴为国 | 一种推流能力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02636331A (zh) * | 2012-05-04 | 2012-08-1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船舶海洋结构物运动及阻力测试装置 |
CN103162934B (zh) * | 2013-01-14 | 2015-05-27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一种新型水动力试验高速拖车 |
CN103743331B (zh) * | 2013-12-31 | 2016-05-0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大幅运动随动式五自由度适航仪 |
CN104596733A (zh) * | 2014-06-26 | 2015-05-06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一种新型的飞机模型水池高速试验数据采集方法 |
CN104266854B (zh) * | 2014-08-08 | 2015-09-23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基于海洋环境与钻井工况耦合作用下的隔水管力学行为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
CN104535357A (zh) * | 2015-01-21 | 2015-04-22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液舱模型砰击荷载半实物仿真测量系统 |
CN105438399A (zh) * | 2015-08-21 | 2016-03-30 | 河海大学 | 一种系泊船舶物理模型及其试验方法 |
CN105547673A (zh) * | 2015-12-21 | 2016-05-04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锚链动态特性跟踪装置及方法 |
CN106092500B (zh) * | 2016-06-02 | 2019-08-27 | 舟山创智航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圆柱腿大型海洋平台模拟综合监测装置 |
CN106498897A (zh) * | 2016-11-07 | 2017-03-15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可调节式海洋平台模型试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CN106777742B (zh) * | 2016-12-28 | 2019-10-29 | 合肥学院 | 一种基于多组份的系泊系统模型设计方法 |
CN109060296A (zh) * | 2018-09-14 | 2018-12-21 | 天津大学 | 一种用于深海平台振动控制的混合模型试验平台 |
CN109100114A (zh) * | 2018-09-25 | 2018-12-28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水下生产系统悬垂下放过程仿真实验台 |
CN109696293B (zh) * | 2019-01-23 | 2019-12-10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深海多柱式系泊浮式平台涡激运动水池试验装置 |
CN111398036B (zh) * | 2020-04-22 | 2024-05-10 | 天津大学 | 一种测量海底结构受力的智能拖拉试验系统 |
CN113970421B (zh) * | 2020-07-22 | 2024-04-1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测量水下管汇受力的实验装置和实现方法 |
CN112758275B (zh) * | 2020-12-28 | 2021-12-07 | 浙江大学 | 一种研究波浪对六自由度浮式平台的砰击荷载的实验装置 |
CN113371151B (zh) * | 2021-06-29 | 2022-06-07 | 天津大学 | 一种张力腿平台涡激运动水池模型实验装置 |
CN118857670B (zh) * | 2024-09-25 | 2024-12-03 | 山东大学 | 一种浮式平台锚泊线涡激振动响应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119334593B (zh) * | 2024-12-20 | 2025-07-18 | 中国海洋大学 | 系泊模型刚度标定装置及标定测量方法 |
-
2008
- 2008-04-24 CN CN200810036552A patent/CN100582713C/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Features of the state-of-the -art deepwater offshore basin. B.Buchner等.OTC'99. 1999 * |
Hybrid hydrodynamic modelling. Sarah Watts.The jouunal of offshore technology,Vol.7 No.1. 1999 * |
Studies on the dynamics of truncated mooring line. Xiaohong Chen 等.Proceedings of the tenth(2000) 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Vol.2. 2000 * |
等效水深截断的深海平台混合模型试验方法研究. 张火明等.海洋工程,第24卷第4期. 2006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61178A (zh) | 2008-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82713C (zh) | 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 |
CN201464154U (zh) | 一种海洋工程模型的环境载荷测量装置 | |
CN110057559B (zh) | 一种多自由度海洋立管试验装置 | |
CN102109405B (zh) | 双向剪切流和双向阶梯剪切流下立管的涡激振动测试装置 | |
CN1257407C (zh) | ‘波流-结构物-海床’动力耦合实验模拟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532836B (zh) | 一种海洋工程模型的环境载荷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1464199B (zh) | 半潜式海洋平台外载荷模型试验二阶波浪力测量装置 | |
CN102012306B (zh) | 双向剪切流下斜置立管的涡激振动旋转测试装置 | |
CN101344460A (zh) | 水下机器人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 |
CN105004506A (zh) | 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波流载荷系数测试实验系统 | |
CN201508257U (zh) | 船舶轴系轴承负荷自动测量装置 | |
CN101782455A (zh) | 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 | |
Motta et al.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symmetric spinnaker aerodynamics using pressure and sail shape measurements | |
CN106706267A (zh) | 一种实际海洋环境中海洋结构波流载荷实验测量装置 | |
CN102053000A (zh) | 剪切流下斜置立管的涡激振动旋转测试装置 | |
CN105738225A (zh) | 深孔岩/土体原位测试方法及测试机器人 | |
CN112903241A (zh) | 一种模拟深海采矿的试验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0561161C (zh) |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半实物仿真测试方法和系统 | |
CN108613771A (zh) | 一种磁通量传感器标定装置及方法 | |
Le Pelley et al. | Aerodynamic force deduction on yacht sails using pressure and shape measurements in real time | |
CN108917858A (zh) | 一种用于水下结构动静态行为测量实时传输传感器 | |
CN205426231U (zh) | 一种自升式平台波流载荷实验数据采集装置 | |
CN118153416B (zh) | 一种基于探-监测信息的受载煤岩应力场反演方法及装置 | |
CN204758256U (zh) | 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波流载荷系数测试实验系统 | |
Clauss et al. | CFD analysis on the flying shape of modern yacht sai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