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9301C - 终端重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重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79301C CN100579301C CN200710300243A CN200710300243A CN100579301C CN 100579301 C CN100579301 C CN 100579301C CN 200710300243 A CN200710300243 A CN 200710300243A CN 200710300243 A CN200710300243 A CN 200710300243A CN 100579301 C CN100579301 C CN 10057930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nodeb
- terminal
- rnc
- hsp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WSZPRLKJOJINEP-UHFFFAOYSA-N 1-fluoro-2-[(2-fluoro-2,2-dinitroethoxy)methoxy]-1,1-dinitro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O-][N+](=O)C(F)([N+]([O-])=O)COCOCC(F)([N+]([O-])=O)[N+]([O-])=O WSZPRLKJOJINE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使得HSPA+网络的NodeB+不会被严重闲置。本发明中,在终端的CS业务结束后,如果该终端还在使用PS业务,则将该终端的SRNC从传统网络的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在重定位之前可以对是否进行重定位进行决策,决策的依据有多种,可以根据该终端的SRNC是否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进行决策,还可以根据传统网络的RNC的负载信息、和/或HSPA+网络的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决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终端重定位技术。
背景技术
2006年,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通过了高速数据接入(High Speed Packet Access,简称“HSPA”)演进研究项目,HSPA的演进网络架构(称之为HSPA+网络)基于分组域(PS)业务,对于PS业务将提供高比特率的用户速率和更短的呼叫时延;对于当前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简称“3G”)系统的电路域(CS)业务将不再进行优化。
在HSPA+网络中,将现有的3G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简称“RNC”)功能全部都放到了演进HSPA基站节点(NodeB+)上。在与核心网的连接上,如图1所示,从控制面角度看,NodeB+通过Iu-PS的控制接口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简称“SGSN”)直接相连;从用户面角度看,NodeB+可以通过Iu-PS的用户面经过SGSN与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Node,简称“GGSN”)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单隧道方法(one tunnel approach)与GGSN直接相连。
由于在HSPA+网络中,NodeB+与CS的核心网(Core Net,简称“CN”)节点之间没有用户面连接,如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简称“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简称“VLR”),因此不能单独提供CS的业务。为了具有后向兼容性,即为了支持CS业务,需要实现支持PS业务的HSPA+网络和同时支持PS和CS业务的传统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与传统网络相连的HSPA+网络的部署场景有两种,如图2所示,图2(a)是HSPA+独立部署场景,该场景下的NodeB+只支持PS业务,CS业务仍然由传统网络的NodeB和RNC进行承载,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之间存在Iur接口;图2(b)是HSPA+载频共享部署场景,在该场景下,HSPA+网络的NodeB+同时支持PS业务和CS业务,其中PS业务可以通过NodeB+直接接入核心网,CS业务由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进行承载,NodeB+与RNC之间存在Iub/Iur接口。
下面对两种场景下,终端发起PS和/或CS业务时接入网络的方法分别进行说明。
对于独立部署场景,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终端只发起CS业务,则终端将通过传统的NodeB和RNC接入核心网,与HSPA+网络的NodeB+无关,此处不进行重点描述。如果终端只发起PS业务,则终端可能通过传统NodeB和RNC接入核心网,也可能通过HSPA+网络的NodeB+接入核心网,具体选择何种方式接入将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终端的能力等因素共同确定。通过传统方式接入核心网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只考虑通过NodeB+接入核心网的方案,如图3所示。
在该终端正在使用PS业务,并且该PS业务是通过NodeB+接入核心网的情况下,如果该终端需要同时发起CS业务,则已有的PS业务链接必须转移到传统网络进行接入,即需要为该终端发起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Serving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SRNC”)重定位和切换流程,将该终端使用的PS业务的连接切换到传统网络的NodeB和RNC上。在重定位和切换流程完成之后,该终端发起的CS业务才可以通过传统网络NodeB和RNC接入核心网。上述PS业务和CS业务同时接入情况如图4所示。
如果该终端的PS业务先于CS业务结束,那么CS业务将继续保持在传统网络接入,即通过传统网络的NodeB和RNC接入核心网,与终端单独发起CS业务的情况相同,不会引起相关问题。同样,如果CS业务先于PS业务结束,则PS业务仍然将通过传统网络接入,如图5所示。然而,这种情况下,该PS业务的接入方式与图3所示的终端单独发起PS业务时的接入方式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大量的终端经历了一个先PS后CS业务的接入,并且CS业务先结束的过程后,这些终端的PS业务的接入将集中在传统网络,如图6所示,而HSPA+系统将会被闲置。
对于载频共享部署场景,同样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终端只发起CS业务,则终端将通过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接入核心网,此处不进行重点描述。如果终端只发起PS业务,则终端可能通过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接入核心网,也可能通过NodeB+直接接入核心网,具体选择何种方式接入将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终端的能力等因素共同确定。通过传统网络的RNC方式接入核心网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只考虑通过NodeB+接入核心网的方案,如图7所示。
在该终端正在使用PS业务,并且该PS业务是通过NodeB+接入核心网的情况下,如果该终端需要同时发起CS业务,则需要将为该终端提供PS业务连接服务的SRNC从NodeB+转移到传统网络的RNC,即需要为该终端发起SRNC重定位流程,将该终端使用的PS业务的连接切换到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上。在重定位流程完成之后,CS业务才可以通过该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接入核心网。上述PS业务和CS业务同时接入核心网的情况如图8所示。
如果该终端的PS业务先于CS业务结束,那么CS业务将继续通过NodeB+和传统RNC接入核心网,与终端单独发起CS业务的情况相同,不会引起相关问题。然而,如果CS业务先于PS业务结束,则PS业务仍然将
通过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接入核心网,如图9所示,此时,该PS业务的接入方式与图7所示的终端单独发起PS业务时的接入方式相比,发生了变化。显而易见地,如上所述,NodeB+集成了传统RNC和NodeB的功能,不受设备名称的限制,例如在3GPP协议中,有关RNC与NodeB+之间的重定位过程的描述,设备名称统一用RNC表示。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大量的终端经历了一个先PS后CS业务的接入,并且CS业务先结束的过程后,这些终端的PS业务将集中通过传统网络的RNC接入核心网,如图10所示,从而NodeB+的RNC功能将会被弱化。
另外,在上述两种部署场景下,在NodeB+(或NodeB+的RNC功能)被闲置的同时,传统RNC负责的业务量会大大增加,无法在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之间进行接入负载的分担。
并且,对于具有支持HSPA+特性(如高带宽、低时延)的终端,由于传统网络的RNC无法提供其所需的性能或服务质量,这些终端所获得的PS业务性能可能无法满足用户的签约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使得HSPA+网络的NodeB+不会被严重闲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在终端的电路域业务结束后,如果该终端还在使用分组域业务,则将该终端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SRNC从传统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重定位到演进高速数据接入HSPA+网络的演进基站节点NodeB+,其中,该传统网络为同时支持分组域(PS)和电路域(CS)业务的网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传统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中,该传统网络为同时支持PS和CS业务的网络,包含:
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在终端的电路域业务结束后,该终端是否还在使用分组域业务;
重定位单元,在判断单元判定终端还在使用分组域业务时,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演进高速数据接入网络的演进基站节点,包含: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以本NodeB+作为SRNC的终端是否发起了电路域业务;
重定位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判定终端发起了电路域业务时,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NodeB+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其中,在进行该重定位时,将表示是从HSPA+网络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原因值发送到RNC,该传统网络为同时支持PS和CS业务的网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重定位系统,包含至少一个根据上文所述的传统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和至少一个根据上文所述的演进高速数据接入网络的演进基站节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网络重定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目标网络接收源网络发起的重定位请求消息,该重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重定位原因值,在电路域业务结束后,如果该终端还在使用分组域业务,该目标网络将该重定位请求消息中指示的终端从目标网络重定位到源网络。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在终端的CS业务结束后,如果该终端还在使用PS业务,则将该终端的SRNC从传统网络的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从而避免因为使用CS业务而将SRNC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的终端,在其使用的CS业务结束后,继续通过传统网络的RNC使用PS业务,造成HSPA+网络的NodeB+被严重闲置的问题,提高NodeB+的利用率,使得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之间能够进行接入负载的分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HSPA+网络中的NodeB+与核心网连接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HSPA+网络的两种部署场景;
图3是现有技术中独立部署场景下只发起PS业务时的接入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独立部署场景下发起PS业务后再发起CS业务的接入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独立部署场景下CS业务结束后PS业务的接入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独立部署场景下众多PS业务滞留在传统网络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载频共享部署场景下只发起PS业务时的接入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中载频共享部署场景下发起PS业务后再发起CS业务的接入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中载频共享部署场景下CS业务结束后PS业务的接入示意图;
图10是现有技术中载频共享部署场景下众多PS业务滞留在传统网络RNC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终端重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终端重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终端重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终端重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终端重定位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如图11所示。
在步骤1101中,在终端的CS业务结束后,传统网络的RNC判断该终端是否还在使用PS业务,如果是则进入步骤1102,否则结束本流程。
在步骤1102中,该RNC判断该终端的SRNC是否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如果是,则进入步骤1103,反之则结束本流程。
具体地说,预先在将该终端的SRNC从该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的过程中,携带表示是从HSPA+网络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原因值,RNC保存该原因值,并根据该原因值判断该终端的SRNC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
根据现有技术,在终端进行重定位的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信息为:重定位类型(Relocation Type)、原因值(Cause)、源标识(Source ID)、目标标识(Target ID)、源RNC到目标RNC的透明容器(Source RNC to target RNCtransparent container)。其中原因值包括“超时重定位(Time criticalRelocation)”,“资源优化重定位(Resource optimization relocation)”,“无线原因的重定位(Relocation desirable for radio reasons)”,“定向重试(DirectedRetry)”,“减少服务小区的负载(Reduce Load in Serving Cell)”,“由网络共享导致的接入限制(Access Restricted Due to Shared Networks)”等。
本实施方式在上述原因值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原因值:“在HSPA+网络和传统网络之间进行重定位(Relocation between HSPA+and LegacyUMTS)”,该原因值同时适用于从HSPA+网络到传统网络、以及从传统网络到HSPA+网络的重定位消息。在本步骤中,RNC可以根据该原因值判断出该终端的SRNC是否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
另外,也可以分别增加两个原因值:“HSPA+网络到传统网络的重定位(HSPA evolution to Legacy UMTS)”和“传统网络到HSPA+网络的重定位(Legacy UMTS to HSPA evolution)”,这两个原因值分别适用于HSPA+网络到传统网络的重定位消息和传统网络到HSPA+网络的重定位消息。本步骤中可以根据HSPA+网络到传统网络的重定位消息中的原因值来判断出终端的SRNC是否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
在步骤1103中,由于该RNC判定该终端的SRNC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因此该RNC直接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该NodeB+。从而避免因为使用CS业务而将SRNC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的终端,在其使用的CS业务结束后,继续通过传统网络的RNC使用PS业务,造成HSPA+网络的NodeB+被严重闲置,提高NodeB+的利用率,使得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之间能够进行接入负载的分担。
不难看出,本实施方式主要是针对:终端因为使用CS业务,而将SRNC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在CS业务结束后,该终端的PS业务滞留在HSPA+网络的情况。因此,在步骤1103中,优先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该终端原先接入的NodeB+,当原来的NodeB+无法满足重定位的要求(例如负荷较重)时,RNC也可以将该终端的S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内其它满足重定位要求的NodeB+。使得在确保HSPA+网络的NodeB+不会被严重闲置的同时,能够平衡HSPA+网络中不同NodeB+的负载。
对于独立的部署场景,在步骤1103中,该RNC还需要指示将该终端的空口连接从本RNC辖下的NodeB切换到该HSPA+网络的NodeB+上。具体的SRNC重定位过程和终端空口切换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RNC除了判断该终端是否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外,在判定该终端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后,还根据本RNC的负载信息和HSPA+网络的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决策,如图12所示。可以仅在RNC的负载过高、或者HSPA+网络的NodeB+负载过低时,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该HSPA+网络的NodeB+。通过根据传统网络的RNC的负载信息、和HSPA+网络的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决策,可以平衡传统网络和HSPA+网络的负载,避免双方有一方负载过小或过大而导致的资源浪费或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获得NodeB+的负载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可以在从HSPA+网络的NodeB+到传统网络RNC的重定位请求消息的“Source RNC to target RNCtransparent container”中携带该NodeB+的负载信息。该RNC在所有从该NodeB+到该RNC的重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NodeB+负载信息中,选择该NodeB+最新的负载信息,根据所选择的NodeB+负载信息和本RNC的负载信息进行决策。
比如说,在最近一小时内有5个终端的SRNC从(NodeB+)A重定位到本RNC,在其重定位请求消息的“Source RNC to target RNC transparentcontainer”中均携带该(NodeB+)A的负载信息,则RNC可以从这些负载信息中选择最新收到的一个,根据所选择的该(NodeB+)A最新的负载信息进行决策。通过在重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NodeB+负载信息的方式,使得RNC无需在进行重定位决策时特地向对应的NodeB+请求负载信息,减轻了RNC的负担,并且增加了重定位决策的速度。
除了在“Source RNC to target RNC transparent container”中携带NodeB+的负载信息外,还可以RNC通过其它机制获取NodeB+的负载信息,例如,NodeB+可以周期性地向RNC发送当前负载信息。RNC可以在通过各种机制获取的负载信息中选取最新的负载信息进行决策。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RNC除了判断该终端是否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外,在判定该终端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后,还根据本RNC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无线接入承载(Radio Access Bearer,简称“RAB”)服务质量、和HSPA+网络的NodeB+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别进行是否重定位的决策,如图13所示。决策条件可以是,在本RNC提供的RAB服务质量低于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时,决定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该HSPA+网络的NodeB+。或者,在本RNC提供的RAB服务质量低于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且两者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时,决定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该HSPA+网络的NodeB+。通过根据NodeB+和RNC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别进行决策,可以优先将那些对PS业务性能要求较高的终端,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使其能够获取与终端性能所匹配的PS业务性能(如较高的RAB服务质量)。
获得该HSPA+网络的NodeB+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方式有很多,一个实现起来较方便的方式为:在从HSPA+网络的NodeB+到传统网络RNC的重定位请求消息的“Source RNC to target RNC transparentcontainer”中携带该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RNC可以保存该重定位请求消息中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并根据所保存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和本RNC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别,进行是否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该HSPA+网络的NodeB+的决策。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RNC除了判断该终端是否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外,在判定该终端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后,还根据该终端是否具有支持HSPA+的能力,进行重定位决策。在判定该终端具有支持HSPA+的能力后,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该HSPA+网络的NodeB+。从而使得具有HSPA+能力的终端能够获取与其能力相对应的PS业务性能。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相类似,在本实施方式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定时器。
具体地说,可以在RNC决定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该NodeB+后,启动一个定时器,如果在定时器超时之前,该终端未再发起CS业务,则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该NodeB+。通过设置定时器,可以避免将终端的SRNC在HSPA+网络和传统网络之间进行频繁的重定位,对于经常发起CS业务的终端而言,十分适用。
这里所说的在RNC决定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该NodeB+后,指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RNC判定该终端的SRNC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时;或者在第二实施方式中RNC根据本RNC的负载信息和NodeB+的负载信息决定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NodeB+时;或者在第三实施方式中RNC根据本RNC和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值,决定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NodeB+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终端的CS业务结束后,确定该终端还在使用PS业务时,先启动一个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该终端未发起CS业务,则进行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重定位决策,包括判断该终端是否是从NodeB+重定位到本RNC、根据本RNC的负载信息和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的决策、以及本RNC和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值进行的决策。该方式可以避免RNC对经常发起CS业务的终端进行的重定位决策,降低RNC的负担。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本实施方式是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的组合。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定该终端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后,还根据本RNC的负载信息和HSPA+网络的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是否重定位的决策,以及根据本RNC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和HSPA+网络的NodeB+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别进行是否重定位的决策,在两次决策均决定进行重定位时,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该HSPA+网络的NodeB+。从而在平衡传统网络和HSPA+网络的负载的同时,还能够优先将那些对PS业务性能要求较高的终端,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使其能够获取与终端性能所匹配的PS业务性能(如较高的RAB服务质量)。
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负载信息、和RAB服务质量进行是否重定位决策的方式,以及获取NodeB+负载信息和获取该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方式,均与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本实施方式是第二、第三和第五实施方式的组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RNC在在判定该终端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以及根据本RNC的负载信息和HSPA+网络的NodeB+的负载信息决定进行该重定位,以及根据本RNC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和HSPA+网络的NodeB+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别决定进行重定位后,启动一个定时器,如果在定时器超时前,该终端未发起CS业务,则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切换到HSPA+网络的NodeB+,如图14所示。
或者,也可以在进行上述判断和决策之前,先启动一个定时器,如果在定时器超时前,该终端未发起CS业务,则进行上述判断和决策,从而避免RNC进行不必要的判断和决策。
除了上述组合方式外,本发明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很多其它组合,如还可以:
将第二和第四实施方式相组合,即在重定位决策时分别考虑RNC和NodeB+的负载情况、以及终端是否具有HSPA+能力;
将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相组合,即在重定位决策时分别考虑RNC和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别、以及终端是否具有HSPA+能力;
将第二、第三、第四实施方式相组合,即在重定位决策时分别考虑RNC和NodeB+的负载情况、RNC和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别、以及终端是否具有HSPA+能力;
将第二、第四、第五实施方式相结合,即在重定位决策时分别考虑RNC和NodeB+的负载情况、终端是否具有HSPA+能力、以及终端是否在预设时长内为再发起CS业务;
将第三、第四、第五实施方式相结合,即在重定位决策时分别考虑RNC和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别、终端是否具有HSPA+能力、以及终端是否在预设时长内为再发起CS业务;
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实施方式相结合,即在重定位决策时分别考虑RNC和NodeB+的负载情况、RNC和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别、终端是否具有HSPA+能力、以及终端是否在预设时长内为再发起CS业务。
由于包括以上情况在内的各种组合方式均未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因此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与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相类似,本实施方式在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RNC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切换到HSPA+网络的NodeB+上时,携带原NodeB+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以便在将该终端的SRNC重定位到NodeB+后,该终端能够尽快重新获得原先在HSPA+网络的RAB服务质量。可以将该原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携带在从本RNC到HSPA+网络的NodeB+的重定位请求消息的“Source RNC totarget RNC transparent container”中,发送给该目的NodeB+。
其中,RNC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原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在终端的SRNC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时,在其重定位请求消息的“Source RNC to target RNC transparent container”中携带该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RNC从该重定位请求消息中获取原NodeB+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
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与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RNC无需判断终端的SRNC是否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也就是说,RNC无需顾及在该终端使用CS业务前,其PS业务是否是通过HSPA+网络的NodeB+接入核心网。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在终端的CS业务结束后,该终端是否还在使用PS业务,则RNC判断该终端是否支持HSPA+网络,如果是则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切换到HSPA+网络的NodeB+。
作为一种改进,则RNC在判定该终端支持HSPA+网络后,还根据本RNC的负载信息进行决策,如果本RNC的当前负载大于预设门限,则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切换到HSPA+网络的NodeB+。
在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再作改进,增加一个定时器,在决定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切换到HSPA+网络的NodeB+后,启动该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且终端未发起CS业务的情况下,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切换到HSPA+网络的NodeB+。
上述重定位方法明确了重定位过程中的源网络和目标网络各自执行的动作,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应用上述方法实施例进行终端在源网络和目标网络之间的切换,上述源网络和目标网络是定位过程中的网络名称,具体实施中,例如,HSPA+网络可以是源网络也可以是目标网络。
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重定位系统,其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至少一个传统网络的RNC和至少一个HSPA+网络的NodeB+。该传统网络的RNC包含: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在终端的CS业务结束后,该终端是否还在使用PS业务;重定位单元,在该判断单元判定该终端还在使用PS业务时,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从而避免因为使用CS业务而将SRNC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的终端,在其使用的CS业务结束后,继续通过传统网络的RNC使用PS业务,造成HSPA+网络的NodeB+被严重闲置,提高NodeB+的利用率,使得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之间能够进行接入负载的分担。
该RNC还包含决策单元,在该判断单元判定该终端还在使用PS业务时,决策是否需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如果决策的结果是需要进行重定位,则指示该重定位单元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该决策单元根据以下条件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进行决策:
根据该终端的SRNC是否是从该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进行该决策,以便能够优先将原本通过HSPA+网络的NodeB+使用PS业务的终端重定位到该NodeB+。
根据本RNC的负载信息和/或HSPA+网络的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决策,以便平衡传统网络和HSPA+网络的负载,避免双方有一方负载过小或过大而导致的资源浪费或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根据该终端在该CS业务结束后的预设时长内,是否再使用CS业务,进行决策。如果该终端在预设时长内再次发起CS业务,则决定不需要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从而避免在HSPA+网络和传统网络之间进行频繁的重定位。
根据该终端是否具有支持HSPA+的能力,或,根据本RNC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和HSPA+网络的NodeB+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差别,决策是否需要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以便可以优先将那些有HSPA+能力的终端或对PS业务性能要求较高的终端,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使其能够获取与终端性能所匹配的PS业务性能(如较高的RAB服务质量)。
该RNC还包含空口切换单元,用于指示将该终端的空口连接从传统网络的NodeB切换到HSPA+网络的NodeB+;该空口切换单元在在该第一判断单元判定在该终端的CS业务结束后,该终端还在使用PS业务,且该终端通过传统网络的NodeB接入本RNC(即当前处于在独立部署场景下),并且所述决策单元进行决策的结果是需要进行所述重定位时,指示将该终端的空口连接从该传统网络的NodeB切换到该HSPA+网络的NodeB+。
该RNC还包含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该终端的SRNC是否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如果是,则指示该重定位单元在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P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的过程中,携带该NodeB+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以便在将SRNC重定位到NodeB+后,该终端能够尽快重新获得原先在HSPA+网络的服务质量。
该HSPA+网络的Node+包含: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以本NodeB+作为SRNC的终端是否发起了电路域业务;重定位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终端发起了电路域业务时,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NodeB+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其中,在进行该重定位时,将表示是从HSPA+网络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原因值发送到所述RNC。使得该RNC能够根据该原因值判断该终端的SRNC是否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
该NodeB+还包含服务质量发送单元,用于在该重定位单元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NodeB+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的过程中,将本NodeB+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发送到该RNC。以便该RNC能够根据该RAB服务质量描述决策是否将该终端的SRNC从该RNC重定位到本NodeB+。并且,使得该RNC在将该终端的SRNC重定位到本NodeB+时,能够携带本NodeB+原本为该终端提供的RAB服务质量,使得在将该终端的SRNC重定位到本NodeB+后,该终端能够尽快重新获得原先在本NodeB+的服务质量。
该服务质量发送单元可以将本NodeB+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携带在重定位请求消息的“Source RNC to target RNCtransparent container”中。
该NodeB+还包含负载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该重定位单元将该终端的SRNC从本NodeB+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的过程中,将本NodeB+的负载信息发送到该RNC。使得该RNC能够根据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重定位决策。本NodeB+的负载信息具体可以携带在重定位请求消息的“Source RNCto target RNC transparent container”中。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终端的CS业务结束后,如果该终端还在使用PS业务,则将该终端的SRNC从传统网络的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从而避免因为使用CS业务而将SRNC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的终端,在其使用的CS业务结束后,继续通过传统网络的RNC使用PS业务,造成HSPA+网络的NodeB+被严重闲置的问题,提高NodeB+的利用率,使得NodeB+和传统网络的RNC之间能够进行接入负载的分担。
根据该终端的SRNC是否是从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进行是否需要重定位的决策,以便优先将原本通过HSPA+网络的NodeB+使用PS业务的终端重定位到该NodeB+。
通过根据传统网络的RNC的负载信息、和/或HSPA+网络的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是否需要重定位的决策,可以平衡传统网络和HSPA+网络的负载,避免双方有一方负载过小或过大而导致的资源浪费或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为终端设置定时器,如果该终端在预设时长内再次发起CS业务,则决定不需要将该终端的SRNC从传统网络的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从而避免在HSPA+网络和传统网络之间进行频繁的重定位。
根据该终端是否具有支持HSPA+的能力,或,根据传统网络的RNC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HSPA+网络的NodeB+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决策是否需要将该终端的SRNC从传统网络的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以便可以优先将那些支持HSPA+能力的终端或对PS业务性能要求较高的终端,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使其能够获取与终端性能所匹配的PS业务性能(如较高的RAB服务质量)。
在将终端的S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的过程中,携带原先的NodeB+为该终端的PS业务提供的RAB服务质量的描述,以便在将其SRNC重定位到NodeB+后,该终端能够尽快重新获得原先在HSPA+网络的服务质量。
因为NodeB+是一种把RNC功能实体压缩到NodeB的设备,而且NodeB+与核心网的接口,也可以看作是NodeB+内部被压入的RNC与核心网的接口,所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地,可将上述实施例直接应用到传统的RNC。即假如一个传统的RNC没有Iu CS用户面,那么在这个传统的RNC上发起的CS呼叫也应该被relocation到另一个具有Iu CS用户面的传统RNC支持。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终端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在终端的电路域业务结束后,如果所述终端还在使用分组域业务,则将所述终端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SRNC从传统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重定位到演进高速数据接入HSPA+网络的演进基站节点NodeB+,其中,所述传统网络为同时支持分组域PS和电路域CS业务的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传统网络的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的步骤之前,还包含对是否需要进行所述重定位进行决策的步骤,如果所述决策的结果是需要进行所述重定位,则执行所述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传统网络的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是否需要进行所述重定位进行决策的步骤中,根据以下条件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进行所述决策:
根据所述终端的SRNC是否是从所述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所述传统网络的RNC,进行所述决策;或
根据所述终端是否具有支持HSPA+的能力,进行所述决策;或
根据所述RNC的负载信息进行所述决策;或
根据所述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所述决策;或
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电路域业务结束后的预设时长内,是否再使用电路域业务,进行所述决策;或
根据所述RNC为所述终端的分组域业务提供的无线接入承载服务质量和所述NodeB+为所述终端的分组域业务提供的无线接入承载服务质量的差别进行所述决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终端以所述HSPA+网络的NodeB+为SRNC,并且所述终端发起电路域业务,则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所述NodeB+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所述NodeB+重定位到所述RNC的步骤中,携带所述NodeB+为所述终端的分组域业务提供的无线接入承载服务质量的描述,所述无线接入承载服务质量的描述用于进行所述决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所述NodeB+重定位到所述RNC的步骤中,携带所述NodeB+的负载信息;
在根据所述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所述决策的步骤之前,所述RNC在已获得的所述NodeB+的负载信息中,选择最新的负载信息,根据所选择的NodeB+负载信息,执行根据所述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所述决策的步骤;其中,所述已获得的所述NodeB+的负载信息包括从所述NodeB+重定位到所述RNC时携带的NodeB+负载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所述NodeB+重定位到所述RNC的步骤中,携带所述NodeB+为所述终端的分组域业务提供的无线接入承载服务质量的描述信息;所述RNC保存所述无线接入承载服务质量的描述信息;
在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所述RNC重定位到所述NodeB+的步骤之前,还包含判断所述RNC中是否保存有所述描述信息的步骤,如果所述RNC中保存有所述描述信息,则在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所述RNC重定位到所述NodeB+的步骤中,携带所述描述信息,所述NodeB+根据所述描述信息为所述终端的分组域业务提供无线接入承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所述NodeB+重定位到所述RNC的步骤中,携带表示是从HSPA+网络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原因值,所述原因值用于所述决策。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终端的电路域业务结束后,如果所述终端还在使用分组域业务并且所述终端通过传统网络的基站节点NodeB接入传统网络的RNC,且所述决策的结果是需要进行所述重定位,则将所述终端的空口连接从所述传统网络的NodeB切换到所述HSPA+网络的NodeB+。
10.一种传统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传统网络为同时支持PS和CS业务的网络,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在终端的电路域业务结束后,所述终端是否还在使用分组域业务;
重定位单元,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终端还在使用分组域业务时,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统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决策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终端还在使用分组域业务时,决策是否需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如果所述决策的结果是需要进行所述重定位,则指示所述重定位单元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统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单元根据以下条件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进行所述决策:
根据所述终端的SRNC是否是从所述HSPA+网络的NodeB+重定位到本RNC,进行所述决策;或
根据所述终端是否具有支持HSPA+的能力,进行所述决策;或
根据本RNC的负载信息进行所述决策;或
根据所述NodeB+的负载信息进行所述决策;或
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电路域业务结束后的预设时长内,是否再使用电路域业务,进行所述决策;或
根据本RNC为所述终端的分组域业务提供的无线接入承载服务质量、和所述NodeB+为所述终端的分组域业务提供的无线接入承载服务质量的差别进行所述决策。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统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空口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在所述终端的电路域业务结束后,所述终端还在使用分组域业务,且所述终端通过传统网络的NodeB接入本RNC,并且所述决策单元进行决策的结果是需要进行所述重定位时,指示将所述终端的空口连接从传统网络的NodeB切换到所述HSPA+网络的NodeB+。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统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终端的SRNC是否保存有原NodeB+为所述终端的分组域业务提供的无线接入承载服务质量的描述信息,如果是,则指示所述重定位单元在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本RNC重定位到HSPA+网络的NodeB+的过程中,携带所述描述信息。
15.一种演进高速数据接入网络的演进基站节点,其特征在于,包含: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以本NodeB+作为SRNC的终端是否发起了电路域业务;
重定位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终端发起了电路域业务时,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本NodeB+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其中,在进行所述重定位时,将表示是从HSPA+网络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原因值发送到所述RNC,所述传统网络为同时支持PS和CS业务的网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演进高速数据接入网络的演进基站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服务质量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重定位单元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本NodeB+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的过程中,将本NodeB+为所述终端的分组域业务提供的无线接入承载服务质量的描述发送到所述RNC。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演进高速数据接入网络的演进基站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负载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重定位单元将所述终端的SRNC从本NodeB+重定位到传统网络的RNC的过程中,将本NodeB+的负载信息发送到所述RNC。
18.一种终端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统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和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演进高速数据接入网络的演进基站节点。
19.一种网络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目标网络接收源网络发起的重定位请求消息,所述重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重定位原因值,在电路域业务结束后,如果所述终端还在使用分组域业务,所述目标网络将所述重定位请求消息中指示的终端从所述目标网络重定位到所述源网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网络为演进高速数据接入网络,所述目标网络为传统网络,所述传统网络为同时支持PS和CS业务的网络。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网络接收重定位请求消息包括,传统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接收源网络发起的重定位请求消息,所述传统网络为同时支持PS和CS业务的网络。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重定位方法,所述网络包括核心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重定位原因值包括源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实体与核心网之间用户面连接状态的指示字段。
2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网络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重定位原因值包括源网络HSPA+网络和目标网络UMTS之间进行重定位的指示字段Relocation between HSPA+and LegacyUMTS。
24.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网络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重定位原因值包括源网络HSPA+网络和目标网络UMTS之间进行重定位的指示字段HSPA evolution to Legacy UMTS或Legacy UMTS to HSPA evolutio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300243A CN100579301C (zh) | 2007-04-25 | 2007-12-17 | 终端重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
PCT/CN2008/070795 WO2008131682A1 (fr) | 2007-04-25 | 2008-04-24 | Procédé, appareil et système de relocalisation de termina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01538.1 | 2007-04-25 | ||
CN200710101538 | 2007-04-25 | ||
CN200710300243A CN100579301C (zh) | 2007-04-25 | 2007-12-17 | 终端重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6418A CN101296418A (zh) | 2008-10-29 |
CN100579301C true CN100579301C (zh) | 2010-01-06 |
Family
ID=40066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3002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9301C (zh) | 2007-04-25 | 2007-12-17 | 终端重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79301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61549A (zh) * | 2017-08-17 | 2018-01-09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位置的重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69758B (zh) | 2009-03-18 | 2014-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负载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256305A (zh) * | 2010-05-21 | 2011-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节点及节点间负荷分担方法 |
CN106162760B (zh) * | 2015-03-23 | 2019-11-15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ue在rnc间的迁移方法 |
-
2007
- 2007-12-17 CN CN200710300243A patent/CN10057930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GERAN- E-UTRAN - GERAN Handovers. Nokia.3GPP Workshop on LTE GSM Handovers. 2007 |
GERAN- E-UTRAN - GERAN Handovers. Nokia.3GPP Workshop on LTE GSM Handovers. 2007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61549A (zh) * | 2017-08-17 | 2018-01-09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位置的重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7561549B (zh) * | 2017-08-17 | 2020-07-24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位置的重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6418A (zh) | 2008-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64917B2 (en) | Radio access network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CN104641682B (zh) | 在电路交换回退操作期间处理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 |
US7408906B2 (en) |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implementing cellular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via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
EP2122963B1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relating t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rvices request activation | |
CN101594285B (zh) | 一种使用聚合最大比特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772106B (zh) | 数据传输路径的控制方法和系统、移动性管理网元和终端 | |
EP2015524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ling guaranteed bit rate service bearer in evolution network | |
CN106332198A (zh) |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设备及通讯系统 | |
CN101385367A (zh) | 无线电网络之间的切换 | |
CN103428768B (zh) |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接入点和用户设备 | |
WO2013097373A1 (zh) | 业务均衡方法和装置 | |
CN101217794A (zh) | 一种获知承载业务类型及完成承载网切换的方法 | |
CN103298140A (zh) | 多模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服务器和终端 | |
CN101653023B (zh) | 无线通信网络管理 | |
CN107251611A (zh)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 |
CN102892210B (zh) | 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0579301C (zh) | 终端重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 |
EP1429567B1 (en) | Improved OpenRAN architecture for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adio Base Station device | |
CN101795442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承载建立的方法 | |
AU2005249033B2 (en) | Frame transmission interval | |
CN101248629A (zh) | 保留的承载 | |
CN105323852A (zh) | 上行承载的修改方法及装置 | |
KR20020052441A (ko) | 전송채널 변경에 의한 과금 비율 변경 방법 | |
CN104303473A (zh) | 运营商共享网络的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 |
GB2412548A (en) | Resouce sharing between several User Plane Servers in a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