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578123C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8123C
CN100578123C CN200710112052A CN200710112052A CN100578123C CN 100578123 C CN100578123 C CN 100578123C CN 200710112052 A CN200710112052 A CN 200710112052A CN 200710112052 A CN200710112052 A CN 200710112052A CN 100578123 C CN100578123 C CN 10057812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nergising
motor
baffle plat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12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4671A (zh
Inventor
塚本惠造
佐久间勉
吉冈功博
谷口一寿
野口好文
菊地宣博
天生胜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44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4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81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812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在管道内设置了风挡装置,通过简单且便宜的构成防止风挡装置的结露和挡板的冻结。控制装置为了风挡装置的挡板的开闭动作(对切换室的冷气的流通的控制)而对风挡马达的通电进行控制,并且在挡板的开闭动作时以外,对风挡马达进行不伴随该挡板的开闭动作的自发热用的通电。作为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的时刻,在预冷运行时,开始对上述风挡马达的自发热用的通电,在除霜运行中继续通电,在除霜运行结束后,返回通常的冷却运行时,结束对风挡马达的自发热用的通电并返回通常的开闭动作控制。在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时,每隔一定时间交互切换向风挡马达的A相线圈的通电、和向B相线圈的通电。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在将由冷却器生成的冷气送到储藏室的管道内,具有控制冷气的流通的风挡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家庭用的冰箱中,在冰箱主体的背壁部靠下部的部位,设置有具备冷却器的冷却器室,并且设有从该冷却器室向上方延伸、用于将生成的冷气送到储藏室(例如切换室)的管道。并且,在上述管道中安装有用于控制向储藏室供给的冷气的流通的风挡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0表示这种风挡装置1的外观。即,该风挡装置1将如下装置一体地单元化地构成:将管道间隔为上下(堵塞)地配置的框架部2;对形成在该框架部2上的开口部2a进行开闭的挡板4;旋转该挡板4的驱动机构部3。上述驱动机构部3是在形成为略长的矩形箱形的合成树脂的外壳6内装入风挡马达7和齿轮机构(未图示)。并且,对旋转轴8进行旋转驱动,该旋转轴8在外壳6中朝向管道内侧并从内侧面6a的下部后端部水平突出地设置。
上述挡板4由合成树脂构成为矩形板状,并与上述旋转轴8连接。并且,在该挡板4的内面(下面)上设置有,在框架部2的开口部2a闭塞时对开口部2a的周围部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5。上述框架部2由合成树脂构成为矩形框架状,使其从上述驱动机构部3的外壳6的内侧面6a的下部向内侧方向水平地延伸,并与该外壳6一体地设置。
这种被单元化了的风挡装置1,虽然未图示,但是上述驱动机构部3被如下地安装,即被嵌入到构成管道壁部的绝热材料的凹部内。此时,上述外壳6的内侧面6a面向管道内进行配置。并且,通过上述风挡马达7由控制装置(未图示)通电控制,使挡板4进行开闭动作,由此控制从管道向储藏室内的冷气的流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0595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冰箱中,由冷却器的结霜变多而引起冷却效率降低。因此,例如定期地(在累计运行时间到达规定时间时),停止冷却运行,对除霜用加热器通电执行除霜运行。在该除霜运行中,由于通过加热器的热将冷却器的霜融化,因此冷却器室内和管道内充满比较高温的湿空气。
此处,储藏室侧与冷却器室相比较处于低温,并且对于上述以往的风挡装置1来说,由于大部分部件由合成树脂构成,并在外壳6内内置有具有金属制的马达框架的风挡马达7,因此存在该部分的热容量比其他部分大,即使在除霜运行时温度上升也不是很大(持续低温状态)的情况。因此,在除霜运行结束后的挡板4的开放时,在外壳6的内侧面6a部分上发生结露,该结露水流下并蓄积在旋转轴8部分。当如此地在旋转轴8附近蓄积了结露水时,在除霜后的冷却运行时该水冻结,可能使旋转轴8及挡板4的开闭动作产生障碍。
为了防止这种风挡装置1的结露,在一部分试着安装用于加热驱动机构部3的外壳6的加热器、例如在铝箔上粘贴细型加热器的面加热器。但是,存在加热器的附加导致结构的复杂化和成本上升的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在管道内设置了风挡装置的结构,可通过简单便宜的构成来防止风挡装置的结露及挡板的冻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冰箱的特征在于,在将由冷却器生成的冷气向储藏室输送的管道内,具有将风挡马达作为驱动源并使挡板开闭的风挡装置,并通过对上述风挡马达的通电控制来使挡板进行开闭动作地控制冷气的流通,并设置通电控制单元,在上述挡板的开闭动作时以外,对上述风挡马达进行不随该挡板的开闭动作的自发热用的通电。
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在管道内设置了风挡装置,由于在挡板的开闭动作时以外,对风挡马达设置了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的通电控制单元,因此具有可通过简单便宜的构成防止风挡装置的结露及挡板的冻结的优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表示关于对风挡马达的自发热用的通电进行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冰箱的整体构成的纵剖侧面图。
图3是表示冷却器室及其附近的构成的放大纵剖侧面图。
图4是风挡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风挡马达的线圈的通电方式的图。
图6是表示重要部分的电气构成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冷冻循环的构成的图。
图8是表示对风挡装置的温度变化进行调查的试验结果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图1相当图。
图10是表示以往例的图4相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到图8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图2表示本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11的构成。该冰箱主体11通过将绝热箱体12内由绝热间隔壁12a、12b、12c上下间隔,从上格开始顺序地设置有冷藏室13、制冰室14、蔬菜室15、冷冻室16。此时,上述制冰室14与切换室17(参照图3)一起左右并列地设置。该切换室17构成为,通过用户的操作可切换多个温度带,可切换为冷冻室、部分室、制冷室、冷藏室等使用。另外,图3表示与图2左右方向的位置不同的剖面。
在上述冷藏室13的前面部上设置有铰链开闭式的门18,在制冰室14、蔬菜室15、冷冻室16的前面部上分别设置有抽屉式的门19、20、21。在上述门19的背面部上连接有储冰容器22,在门20、21的背面部上分别连接有储藏容器23、24。在上述冷藏室13内设置有用于检测该冷藏室13内的温度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25,在上述冷冻室16内设置有用于检测该冷冻室16内的温度的冷冻室温度传感器26。并且,在上述切换室17内设置有用于检测该切换室17内的温度的切换室温度传感器27(参照图6)。
如图3所示,在上述蔬菜室15的背壁部,冷藏室用冷却器室28和冷冻室用冷却器室29在前后2格重叠地设置。并且,如图7所示,在上述冷藏室用冷却器室28内,设置有用于冷却上述冷藏室13和蔬菜室15的冷藏室用冷却器30和冷藏用送风风扇31。并且,在上述冷冻室用冷却器室29内,设置有用于冷却冷冻室16、制冰室14及切换室17的冷冻室用冷却器32和冷冻用送风风扇33(参照图3)。另外,虽然没有详细的图示,但是冷藏室用冷却器30和冷藏用送风风扇31和冷冻室用冷却器32和冷冻用送风风扇33,设置在左右错开的位置上。并且,在上述冷冻室用冷却器32中,添加设置有除霜用加热器34(仅在图6中图示)。
由此,如图2所示,当驱动上述冷藏用送风风扇31时,由冷藏室用冷却器30产生的冷气进行如下的循环,即从冷藏室用冷却器室28的上部通过送风管道35,从多个吹出口供给到冷藏室13内,并且,在供给蔬菜室15内之后,返回冷藏室用冷却器室28的下部。这样,冷藏室13和蔬菜室15内被冷却到例如3℃~5℃的冷藏温度带。
并且,如图3所示,当驱动上述冷冻用送风风扇33时,由冷冻室用冷却器32产生的冷气进行如下的循环,即从冷冻室用冷却器室29的上部通过管道36,供给到制冰室14(及切换室17),并且,在供给冷冻室16之后,返回冷冻室用冷却器室29的下部。这样,冷冻室16和制冰室14被冷却到例如-18℃以下的冷冻温度带。此时,在上述管道36内设置有用于对向切换室17供给的冷气进行控制(开闭管道36的通路)的风挡装置37。对该风挡装置37将在后面说明。
在该冰箱主体11内装入冷冻循环38(参照图7)。此时,如图2所示,在冰箱主体11的下端部背面侧设置有机械室39,在该机械室39内设置有压缩机40、冷凝器41以及用于冷却这些的冷却风扇42等(参照图6、图7)。
如图7所示,该冷冻循环38构成为,顺序地将上述压缩机40、上述冷凝器(冷凝器)41、由具有1个入口43a和第1及第2出口43b及43c的三通阀构成的切换阀43、与该切换阀43的第1出口43b连接的第1毛细管44、上述冷冻室用冷却器32、蓄能器45和止回阀46,通过冷媒管连接成闭环,并且在上述切换阀43的第2出口43c、上述止回阀46和压缩机40的连接点之间,将第2的毛细管47和上述冷藏室用冷却器30、通过冷媒管与冷冻室用冷却器32等并列地连接。上述切换阀43,通过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构成的控制装置48(参照图6)来进行控制。
因此,在上述切换阀43被切换到第1出口43b侧时,在通过压缩机40的驱动冷媒通过冷凝器41之后,并在通过第1毛细管44供给冷冻室用冷却器32之后,顺序通过蓄能器45、止回阀46,并返回压缩机40(冷冻室冷却模式)。对此,当切换阀43被切换到第2出口43c侧时,在通过压缩机40的驱动冷媒通过冷凝器41之后,通过第2毛细管47供给冷藏室用冷却器31,返回压缩机40(冷藏室冷却模式)。
下面,对上述风挡装置37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该风挡装置37是将如下部件单元化为一体地构成:将上述管道36间隔(堵塞)为上下地配置的框架部49;对形成在该框架部49上的矩形的开口部49a进行开闭的挡板50;转动该挡板50的驱动机构部51。上述驱动机构部51构成为,在略为纵向长的矩形箱体状的合成树脂制的壳52内,装入风挡马达53和齿轮机构(未图示)。并且,旋转驱动旋转轴54,该旋转轴54从壳52中朝向管道36内侧的内侧面52a的下部后端部水平突出地设置。另外,在壳52的外壁部上设置有未图示的连接器,风挡马达53与驱动电路连接。
上述挡板50由合成树脂构成为矩形板状,并与上述旋转轴54连接。并且,在该挡板50的内表面(下表面)上设置有密封部件55,该密封部件55在关闭了框架49的开口部49a时密封开口部49a周围部。上述框架部49由合成树脂构成在周围部(三方)具有立起壁的矩形容器状,并从上述驱动机构部51的壳52的内侧面52a的下部向内侧方向水平延伸,与该壳52一体地设置。上述开口部49a在框架部49的底壁的中央部形成为矩形状。
这种单元化的风挡装置37,如图3所示,上述驱动机构部51被嵌入构成管道36壁部的绝热材料的凹部内进行组装。此时,上述壳52的内侧面52a面向管道36内进行配置。并且,上述风挡马达53由上述控制装置48经由未图示的驱动电路来通电控制,由此使挡板50开闭动作,由此控制从管道36向切换室17内的冷气的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风挡马达53,采用可得到高转矩、动作流畅的两相励磁型步进马达。如图5(a)所示,该风挡马达(步进马达)53,具有作为机械角错开90度的A相线圈56和B相线圈57,通过对A相线圈56的端子A、A’、和B相线圈57的端子B、B’,以图5(b)所示的模式交互施加脉冲信号来使其旋转。
此时,在使挡板50从闭状态到开状态动作的情况下,通过按步骤1、2、3、3的顺序(图5(b)的从左到右的顺序)的模式进行通电,由此风挡马达53进行正旋转(CW)。通过与其相反的顺序(图5(b)的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通电,风挡马达53进行逆旋转(CCW),挡板50从开状态转动为闭状态。并且,在该挡板50的开闭动作后,风挡马达53的通电被切断,但是即使在该状态下,通过风挡马达53的电磁制动力也能维持挡板50的开闭状态。
图6概略地表示以上述控制装置48为中心的冰箱主体11的电气构成。对该控制装置48输入来自上述冷藏室温度传感器25、冷冻室温度传感器26和切换室温度传感器27的信号,并且输入来自除霜传感器58的信号,并且输入来自检测箱外温度(周围温度)的外部气温传感器59的信号。另外,如图7所示,上述除霜传感器58附设在冷冻室用冷却器32附近的蓄能器45上。
并且,该控制装置48,根据预先存储的运行控制程序,并根据这些输入信号,控制上述压缩机40、切换阀43、冷藏用送风风扇31、冷冻用送风风扇33、冷却风扇42、除霜加热器34和风挡马达53等。
此时,控制装置48,通过该软件的构成,并通过切换上述切换阀43,交换地切换冷藏室冷却模式和冷冻室冷却模式,并执行冷却运行,并且,交互地冷却冷藏室13(及蔬菜室15)和冷冻室16(及制冰室14),并将各室13~16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温度附近。并且,控制装置48对于切换室17根据所选择的温度带和切换室温度传感器27的检测温度,控制风挡装置37(风挡马达53的挡板50的开闭),并将内部维持在设定温度带。
此时,控制装置48分别对冷藏室13和冷冻室16,对设定温度(目标)设定规定温度幅度的开启温度和关断温度,基本上构成为,根据上述冷藏室温度传感器25和冷冻室温度传感器26的检测温度等,来对切换阀43进行切换。
具体地说,对于冷藏室13例如将开启温度设定为5℃、将关断温度设定为2℃,对于冷冻室16例如将开启温度设定为-18℃、将关断温度设定为-21℃。并且,作为切换模式的条件为如下情况之一:(1)在冷却中的室的检测温度达到关断温度时,(2)在从上次的模式切换经过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以上、且非冷却中的室的检测温度上升到开启温度时,(3)在从上次模式切换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60分钟)时。在两个室的检测温度双方都为关断温度以下时,关断压缩机40(停止冷却运行)。
并且,此时,上述冷藏用送风风扇31,在冷藏室用冷却器30流入冷媒时(冷藏室冷却模式)被开启,除此之外在执行冷冻室冷却模式时也被开启,并且控制冷藏室用冷却器30的结霜(湿润运行)。并且,冷冻用送风风扇33,在冷冻室用冷却器32流入冷媒时被开启,除此之外在执行冷藏室冷却模式时也被开启。通过该控制,即使在执行冷藏室冷却模式时,冷冻室用冷却器32的表面温度也处于足够的低温,因此通过驱动冷冻用送风风扇33,可对冷冻室16和制冰室14(未图示制冰盘)供给冷风,有助于一定温度的冷却。上述冷却风扇42在压缩机40被驱动时开启。
并且,每当冷冻室冷却模式的执行时间的累计值达到规定时间(例如10小时),控制装置48执行除霜运行。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除霜运行之前执行预冷运行。该预冷运行如下地进行,首先在将冷冻室16、14的设定温度转换到低温侧例如3℃的状态下,以高转数连续地驱动压缩机40来执行冷冻室冷却模式,强制地冷却冷冻室16等,之后切换为冷藏室冷却模式并强制冷却冷藏室13。
上述除霜运行,在停止了压缩机40和各风扇31、33、42的状态下,通过对上述除霜加热器34通电来进行,并基于除霜传感器58检测到规定温度(例如8℃)以上的温度来结束。另外,在该除霜运行时,上述风挡装置37的挡板50为封闭状态。并且,如上所述,对于冷藏室用冷却器30,由于几乎没有结霜,因此不需要通过特别加热来融化霜,但是对于该冷藏室用冷却器30部分,也可以设置除霜用的加热器和除霜传感器并同样地加热。
但是,在上述除霜运行时,对除霜用加热器通电来进行除霜运行。在该除霜运行中,由于通过除霜用加热器34的热可使附着在冷冻室用冷却器32上的霜融化,因此在冷冻室用冷却器29内和管道36内,充满比较高温的湿空气。并且,在除霜运行结束后,在开放上述风挡装置37的挡板50时,如果壳52的内侧面52a部分变为低温,则高温多湿的空气可能与该内侧面52a接触并产生结露。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后面的作用说明(流程说明)中也说明的那样,上述控制装置48,为了上述风挡装置37的挡板50的开闭动作(对切换室17的冷气的流通的控制),控制对风挡马达53的通电,除此之外,在上述挡板50的开闭动作时以外,对上述风挡马达53进行伴随该挡板50的开闭动作的自发热用的通电。因此,控制装置48作为通电控制单元起作用。
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时,每过一定时间交互地切换向风挡马达53的A相线圈56的通电、和向B相线圈57的通电。此时,在与使上次挡板50开闭动作时的最后的通电模式相同的通电状态下,可对A相线圈56的端子A、A’、和B相线圈57的端子B、B’流直流电。例如,在进行了上次挡板50的封闭动作时的最后的通电状态为图5(b)的最右的模式的情况下,对A相线圈56通电,使端子A为“+”、端子A’为“-”。对B相线圈57通电使端子B为“-”、端子B’为“+”。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进行上述自发热用的通电的时刻,在预冷运行时开始对上述风挡马达53的自发热用的通电,并在除霜运行中继续通电,在除霜运行结束后,在返回通常的冷却运行时,结束对风挡马达53的自发热用的通电,并返回通常的开闭动作控制。
下面,说明上述构成的作用。图1的流程图表示控制装置48执行的、与对上述风挡马达53的自发热用的通电的控制相关部分的处理步骤。即、首先,在步骤S1中,判断预冷运行是否开始。当预冷运行开始时(步骤S1中的是),在下一步骤S2中,开始对风挡马达53的线圈56、57的自发热用的通电。该通电如上所述,每过一定时间交互反复向A相线圈56通电、和向B线圈57通电。
当从预冷运行开始的累计时间经过一定时间时,结束预冷运行(步骤S3)。于是,这次开启除霜用加热器34,并且封闭风挡装置37的挡板50,开始除霜运行(步骤S4)。即使在该除霜运行时,也继续执行对上述风挡马达53的自发热用的通电。
在下一步骤S5中,判断是否为除霜运行结束的时间。此时,在除霜传感器58检测到规定温度(例如8℃)以上的温度时,判断为除霜结束,但是即使除霜传感器58还未检测到规定温度(例如8℃),在从除霜运行开始经过了一定时间(例如20分钟)的情况下,也强制结束。
当判断为除霜运行结束时(步骤S5中的是),在步骤S6中关断除霜用加热器34。在下一步骤S7中,在经过时间T1(例如6分钟)之后,开启压缩机40。通过使压缩机40的运行开始只延迟时间T1,使各冷却器30、32的压力平衡变得良好。然后,在步骤S8中,在经过了时间T2(例如4分钟)之后,驱动(正转)冷冻用送风风扇33,并且,在步骤S9中,在经过了时间T3(例如1分钟)之后反转冷冻用送风风扇33。由此,由于除霜产生的温暖空气不停留在管道36部分(风挡装置37的下部)地流动。
并且,在步骤S10中,在经过时间T4(例如2分钟)之后,转换到通常的冷却运行。在此时,结束对风挡马达53的自发热用的通电,进行通常的风挡装置37的开闭控制。并且,冷冻用送风风扇33的旋转返回正转。
通过上述控制,对风挡马达53进行伴随挡板50的开闭动作的自发热用的通电,风挡马达53的线圈56、57发热。通过该发热,可提高风挡马达53的马达框架以及其周围部分的温度,可使风挡装置37难以发生结露。此时,通过在风挡装置37部分容易产生结露的除霜运行时进行对风挡马达53的自发热用的通电,可有效防止除霜运行时和其后的结露的产生。并且,在预冷运行时,开始对风挡马达53的自发热用的通电,因此在开始除霜运行的时刻,可预先将风挡马达53的周围部分的温度提高,变得更加有效。
另外,图8表示调查了在除霜运行时及之后的风挡装置37的驱动机构部51的壳52的表面(内侧面52a)的温度变化的试验结果。图中a表示进行了本实施例的控制(自发热用的通电)的情况下的温度变化,图中b表示不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的以往的温度变化。并且,图中c表示管道36内(风挡装置37的下部)的温度变化的情况。
根据该试验结果也可理解的情况为,根据本实施例可将风挡装置37的温度作为比较高的温度来实现防止结露。并且,特别通过步骤S7~S9的控制,使开放挡板50的时刻延迟,可进一步提高防止结露的效果。
如此,根据本实施例,在管道36内设置了风挡装置37的装置,在挡板50的开闭动作时以外,对风挡马达53进行不伴随该挡板50的开闭动作的自发热用的通电,因此可防止风挡装置37的结露和挡板50的冻结。此时,不需要附加另外的加热器等,通过风挡马达53的通电控制,可防止结露和冻结的发生,并使用简单且便宜的构成即可。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最有效的时刻对风挡马达53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因此可有效地防止结露的发生,并且可实现省电。并且,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在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时,在向该风挡马达53的A相线圈56的通电、和向B相线圈57的通电之间交互地切换,因此可不只消耗一相的线圈(降低寿命)即可,可抑制线圈56、57的寿命的降低。
图9的流程图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由作为通电控制单元的控制装置48对风挡马达53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的时刻进行控制。此处,控制装置48根据来自检测箱外温度的外气温度传感器59的信号、和切换室17的设定温度带,对风挡马达53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另外,当然对风挡装置37进行通常的控制(挡板50的开闭控制)。
即、首先在步骤S21中,判断外气温度传感器59是否检测到规定温度(例如10℃)以下。在外气温度传感器59检测到规定温度以下时(步骤S21中的是),在下一步骤S22中,判断切换室17的设定是否在冷冻室温度带以外。在切换室17的设定为冷冻室温度带以外时(步骤S22中的是),在步骤S23中,对风挡马达53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
之后,在步骤S24中,监视外气温度传感器59的检测温度是否在规定温度(例如10℃)以下,当检测到超过规定温度的温度时(步骤S24中的否),在步骤S25中,停止对风挡马达53的自发热用的通电。之后,重复从步骤S21开始的处理。
此处,在切换室17被设定为冷冻室温度带的情况下,风挡装置37的挡板50大部分时间处于开放状态,并成为管道36内一直流通冷气的状态,因此壳52难以产生结露。对此,在切换室17被设定在冷藏室、制冷室等比较高的温度带的情况下,挡板50被关闭的时间变多,此时,冷气在管道36内(风挡装置37附近)停滞,因此在挡板50开放时存在容易结露的情况。并且,在箱外气温低的冬季等时,存在风挡装置37容易变得更加低温,容易产生壳52的结露的情况。
因此,如本实施例那样通过构成为:在切换室17被设定在冷冻室温度带以外、且外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规定温度以下时,对风挡马达53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由此可抑制风挡装置37变为低温,并可有效防止风挡装置37的结露的发生。与经常进行对风挡马达53执行自发热用的通电相比,可实现省电,并且,不需要附加另外的加热器等,使用简单且便宜的构成即可。
另外,省略了图示,但本发明可如下地进行变更并实施。首先,作为对风挡马达53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的时刻,可进行如下的几个变形。即、在设置了用于检测除霜传感器58的故障的故障检测单元的装置中,也可构成为,在由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到除霜传感器58的故障时,经常对风挡马达53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由此,在除霜传感器58故障时,能够可靠防止风挡装置37的结露的发生。
或者,也可构成为,在风挡装置37的挡板50的开放状态下,连续或者断续地进行对风挡马达53的自发热用的通电。由此,在挡板50开放冷气流通过风挡装置37中容易结露的部分时,可使风挡马达53发热,并可抑制容易发生结露的部分变为低温,来提高防止结露的效果。
并且,在接通冰箱的电源之后,各储藏室13~17内的温度比较高,因此迅速冷却到一定程度的低温是重要的。并且,在该预冷期间内,风挡装置37部分的温度也比较高,因此发生结露的可能性小,不需要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
所谓该预冷期间内,具体地说可根据以下任一条件进行判断:在接通电源后经过规定时间(例如150分钟)之前;或在执行了规定次数(例如3次)的冷冻室冷却模式和冷藏室冷却模式的循环之前;或在冷冻室用冷却器32成为规定温度(例如-20℃)之前;或冷冻室13(或者制冰室14)内成为规定温度(例如-10℃)之前。
因此,可构成为:在接通电源后的、判断储藏室13~17内的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以下为止的预冷期间内,禁止对风挡马达53的自发热用的通电。由此,在不可能发生结露的状态下,可通过禁止通电来实现省电。
并且,也可构成为:作为对风挡马达53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的模式,在挡板50的关闭状态下,以进行该挡板50的关闭动作时的模式,对两相线圈56、57进行通电;在挡板50的开放状态下,以进行该挡板50的开放动作时的模式,对两相线圈56、57进行通电。由此,可达成的目的,并且可消除随着反复挡板50的开闭而产生的步进的差异,即可得到加紧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例如冰箱主体中的各室的构成(配置)、和设置2个冷却器的位置等的构成,都可进行各种变更。并且,对控制切换室的冷气的流通的风挡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适用于例如在具备1个冷却器的冰箱中,控制向冷藏室的冷气的流通的风挡装置上。并且,对于2个储藏室分别进行冷气的流通的控制时,可设置2个风挡装置,但是也可将这2个风挡装置作为1个单元地构成。并且,作为上述设定温度和时间等具体的数值,只不过表示一个例子,可进行适当的变更等。

Claims (9)

1.一种冰箱,在将由冷却器生成的冷气向储藏室输送的管道内,具有将风挡马达作为驱动源使挡板开闭的风挡装置,并通过对上述风挡马达的通电控制使挡板进行开闭动作来控制冷气的流通,其特征在于,
设置通电控制单元,在上述挡板的开闭动作时以外,对上述风挡马达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电控制单元,在对上述冷却器的除霜运行中,对上述风挡马达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电控制单元,在上述除霜运行前进行的预冷运行时,开始对上述风挡马达的自发热用的通电。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判断上述除霜运行的结束时的除霜传感器,并且具备检测该除霜传感器的故障的故障检测单元,
上述通电控制单元,在通过上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到除霜传感器的故障时,经常进行对上述风挡马达的自发热用的通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电控制单元,在上述挡板的开放状态下,进行对上述风挡马达的自发热用的通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箱外气温的外气温度传感器,
上述通电控制单元,在上述外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规定温度以下时,进行对上述风挡马达的自发热用的通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电控制单元,在接通电源后的、被判断为上述储藏室内的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以下之前的下降期间内,禁止对上述风挡马达的自发热用的通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风挡马达由具备A相、B相的两相的线圈的两相励磁型的步进马达构成,
上述通电控制单元,在进行自发热用的通电时,交互地切换向上述风挡马达的一个线圈的通电、和向另一个线圈的通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风挡马达由具备A相、B相的两相的线圈的两相励磁型的步进马达构成,
上述通电控制单元,在上述挡板的关闭状态下,以进行该挡板的关闭动作时的模式来进行向上述两相的线圈的通电,在上述挡板的开放状态下,以进行该挡板的开放动作时的模式来进行向该两相的线圈的通电。
CN200710112052A 2006-09-13 2007-06-22 冰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12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7563/2006 2006-09-13
JP2006247563A JP2008070015A (ja) 2006-09-13 2006-09-13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4671A CN101144671A (zh) 2008-03-19
CN100578123C true CN100578123C (zh) 2010-01-06

Family

ID=39207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120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123C (zh) 2006-09-13 2007-06-22 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070015A (zh)
CN (1) CN100578123C (zh)
SG (1) SG141364A1 (zh)
TW (1) TW20081338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39811B2 (ja) * 2010-07-30 2014-12-10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2042133A (ja) * 2010-08-19 2012-03-01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13088074A (ja) * 2011-10-20 2013-05-13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3113526A (ja) * 2011-11-30 2013-06-10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5818701B2 (ja) * 2012-01-20 2015-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JP6143458B2 (ja) * 2012-12-28 2017-06-07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048549B1 (ja) * 2015-08-07 2016-12-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6723499B2 (ja) * 2015-12-17 2020-07-15 青島海爾股▲フン▼有限公司 冷蔵庫
CN105953500A (zh) * 2016-05-23 2016-09-21 广州美的华凌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冰箱
WO2018123529A1 (ja) * 2016-12-28 2018-07-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8109499A (ja) * 2016-12-28 2018-07-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6970796A (zh) * 2017-03-29 2017-07-2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状态机的冰箱主控软件设计方法
KR102694180B1 (ko) 2019-02-28 2024-08-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제어 방법
KR20200105610A (ko) 2019-02-28 2020-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제어 방법
CN111795539A (zh) * 2020-08-03 2020-10-20 佛山通宝华通控制器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冰箱电动风门装置加热防结霜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0176A (ja) * 1986-09-24 1988-04-11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モ−タの起動保証方法
JPH0719709A (ja) * 1993-06-29 1995-01-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JP3351935B2 (ja) * 1995-09-21 2002-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冷蔵庫
JPH09140193A (ja) * 1995-11-17 1997-05-27 Denso Corp ステップモータの駆動装置及び指示計器
JPH10205957A (ja) * 1997-01-23 1998-08-04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3912233B2 (ja) * 2002-09-06 2007-05-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冷蔵庫の運転方法
JP2005030606A (ja) * 2003-07-07 2005-02-03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70015A (ja) 2008-03-27
TWI331203B (zh) 2010-10-01
CN101144671A (zh) 2008-03-19
TW200813381A (en) 2008-03-16
SG141364A1 (en) 2008-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8123C (zh) 冰箱
US6817195B2 (en) Reduced energy refrigerator defros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964281A (en) Low-temperature showcase
EP2578973B1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A2108342C (en) Method for sequentially operating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evaporators
US11067324B2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5809789A (en) Refrigeration module
US20080184715A1 (en) Bottle Cooler Defroster And Methods
WO2003083388A1 (en) Refrigerator
US6952930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s
CA247253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s
KR20120012613A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3608630B (zh) 制冷装置
JP2017116224A (ja) 冷蔵庫
JPH11173729A (ja) 冷蔵庫
JP2004003867A (ja) 冷蔵庫
JP5656494B2 (ja) 冷蔵庫
KR100557438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JPH0989434A (ja) 冷凍冷蔵庫
KR101723284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103384B2 (ja) 冷蔵庫
JP4928720B2 (ja) 冷蔵庫
JP3600009B2 (ja) 冷蔵庫の制御方法
JP2002206840A (ja) 冷蔵庫
JP3519763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Kaden Seizo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