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8635C - 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 - Google Patents
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48635C CN100548635C CNB2005100919746A CN200510091974A CN100548635C CN 100548635 C CN100548635 C CN 100548635C CN B2005100919746 A CNB2005100919746 A CN B2005100919746A CN 200510091974 A CN200510091974 A CN 200510091974A CN 100548635 C CN100548635 C CN 10054863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e
- composite material
- surface decoration
- mold
- decoration technolo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其将印刷好的塑料薄膜置于复合材料板材之上,再一起将二者置放于模具内。然后,在模压过程中加热让复合材料板材软化,使塑料薄膜与复合材料板材一起成型。开模后,即可取出具有表面装饰的复合材料成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装饰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
背景技术
移动电子商品的塑料外壳由于需要保护其内部的精密电子组件,又要兼顾使用者的移动便利性,因此需要使用质量轻且高强度的塑料原料来制造,复合材料即为其中一种常用的塑料强化原料。复合材料是一种利用在塑料原料中添加短纤维或长纤维的强化塑料材料。
要使用复合材料来制造移动电子商品的塑料外壳的加工流程,其一般为先将塑料原料与纤维混合以形成复合材料板材,然后加以剪裁成适当大小。接着,将平整的板材置入于模具中,在加热加压状态下进行模压步骤,让板材形成所需的立体形状。然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品。
由于在混合塑料原料与纤维的过程中,会添加有机溶剂来让两者能混合均匀。若混合不均匀,在后续模压步骤中易形成气泡,使成品表面形成缺陷。因此需再对成品的表面进行打磨加工之后,才能进行喷漆,完成最终产品。或是,不进行打磨加工,直接增加喷漆的厚度来遮掩产品的表面缺陷。
然而,上述的打磨加工步骤会降低产品的产量,增加产品的单价。此外,打磨加工所产生的粉尘,易让操作者吸入而造成职业伤害。上述的增加喷漆厚度的作法,不仅不能完全解决表面缺陷的问题,还会降低产品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复合材料的表面缺陷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与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该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包括下列步骤:形成一复合材料板材,该复合材料板材具有一预定立体形状;剪裁该复合材料板材;印刷选定的塑料薄膜以具有一预定图案;形成与所述复合材料板材的立体形状相一致的一塑料薄膜;剪裁该塑料薄膜;将该塑料薄膜与该复合材料板材置于开模的一模具中,且该塑料薄膜位于该复合材料板材之上;加热该模具使得该复合材料板材软化;模压该塑料薄膜与该复合材料板材,使该塑料薄膜与该复合材料板材完全结合,以形成一复合材料成品;以及打开该模具,以取出该复合材料成品。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首先,先形成具有所需立体形状的复合材料板材,然后将其加以剪裁成适当大小。另外,形成具有所需图案与所需立体形状的塑料薄膜,再将其剪裁成适当大小。将上述的复合材料板材与塑料薄膜放入开模的模具中,让塑料薄膜位于复合材料板材之上。将模具关上,模压复合材料板材与塑料薄膜,让复合材料板材与塑料薄膜结合一同成型。然后开模,取出具有表面装饰的复合材料成品。
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上述的模压步骤较佳为只加热不加压。而在模压步骤中所施行的加热方法,较佳为利用红外线进行加热,让复合材料板材可以软化即可。
根据上述,由于使用印刷好图案的塑料薄膜作为复合材料成品的表面装饰材料,所以可以完全遮掩复合材料成品的表面缺陷,又不会产生现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一种模内装饰的加工制造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复合材料的表面缺陷问题,又不会有现有技术的困扰。以下将配合较佳实施例来加以详细说明。
模内装饰(in-mold decoration;IMD)是一种利用彩色印刷的方式,在透明的薄膜上做彩色印刷。之后,让彩色印刷好的薄膜进行热压成型与冲切等步骤。最后,放入模具内,进行塑料注塑成型步骤,让彩色薄膜与塑料结合成型,即可生产出具有美观的彩色外表的塑料产品。许多无法以印刷喷漆处理的塑料产品,常使用模内装饰的技术来装饰其外表。
本发明是将上述的模内装饰技术作适当地修改后,应用在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上,以克服并解决现有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的技术问题。请参考图1,其绘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一种模内装饰的加工制造流程图。在图1中,先选择适合的塑料原料与纤维(步骤110),将两者均匀混合后,进行模压成型步骤,形成所需立体形状的复合材料板材(步骤120)。在移动电子商品中所使用的复合材料,其塑料原料通常会选择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而纤维通常会选择碳纤维或玻璃纤维。
然后,选择合适的塑料薄膜(步骤130),利用喷漆制作工艺在上面进行彩色印刷(步骤140)。再利用热压成型制作工艺,形成所需立体形状的彩色塑料薄膜(步骤150)。彩色塑料薄膜的立体形状与上述的复合材料板材的立体形状是一致的。
接着,在开模状态之下,将彩色塑料薄膜叠合在复合材料板材之上,放入复合材料的模具中(步骤160)。对模具加热,较佳是使用红外线对模具加热,使复合材料板材软化。如此,复合材料板材与彩色塑料薄膜就可以在同一模具内,结合在一起而成型(步骤170)。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模压成型步骤170,较佳为利用冷模,且只利用红外线来加热模具,但不对模具施加高压。最后,将模具打开之后,即可取出具有彩色表面外观的复合材料成品(步骤180)。由上述可知,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将现有塑料注塑成型的模内装饰技术(IMD)加以修改的处如下:(1)本发明不对模具施加高压,但现有的是对模具施加高压;(2)本发明省略现有的注塑步骤,但现有的需具有注塑步骤。
从上述的较佳实施例可知,本发明针对复合材料的特性,将现有的原本应用在塑料注塑成型的模内装饰技术加以改进,然后应用在复合材料上。此举不仅让复合材料成品具有品质优良又美观的表面,还可以省略现有复合材料的打磨加工与喷漆的工作。因此应用本发明不仅可以提高复合材料成品的合格率,还可提高其产率。
虽然结合以上一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6)
1.一种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该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包括下列步骤:
形成一复合材料板材,该复合材料板材具有一预定立体形状;
剪裁该复合材料板材;
印刷选定的塑料薄膜以具有一预定图案;
形成与所述复合材料板材的立体形状相一致的一塑料薄膜;
剪裁该塑料薄膜;
将该塑料薄膜与该复合材料板材置于开模的一模具中,且该塑料薄膜位于该复合材料板材之上;
加热该模具使得该复合材料板材软化;
模压该塑料薄膜与该复合材料板材,使该塑料薄膜与该复合材料板材完全结合,以形成一复合材料成品;以及
打开该模具,以取出该复合材料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其中该模具包括一冷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其中该加热该复合材料板材的方法包括照射红外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其中该模压步骤不包括添加高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其中该复合材料板材所使用的塑料原料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其中该复合材料板材所使用的纤维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919746A CN100548635C (zh) | 2005-08-15 | 2005-08-15 | 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919746A CN100548635C (zh) | 2005-08-15 | 2005-08-15 | 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5646A CN1915646A (zh) | 2007-02-21 |
CN100548635C true CN100548635C (zh) | 2009-10-14 |
Family
ID=37736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9197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8635C (zh) | 2005-08-15 | 2005-08-15 | 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4863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4944A (zh) * | 2013-01-21 | 2014-07-23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碳纤维具外观装饰效果处理方法及其产品 |
CN104985888B (zh) * | 2015-07-29 | 2017-04-19 | 浙江兆奕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薄膜复合玻纤板3d曲面成型方法 |
CN106003982A (zh) * | 2016-05-20 | 2016-10-12 | 合肥徽宝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纸品覆膜工艺 |
CN105819020A (zh) * | 2016-05-20 | 2016-08-03 | 合肥徽宝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覆膜方法 |
CN106217909A (zh) * | 2016-07-26 | 2016-12-14 | 东华大学 | 一种具有标识作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28734A (en) * | 1995-01-05 | 1999-07-27 | Empe Findlay Industries Gmbh | Soft trim part for the interior finishing of,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s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soft trim part |
CN2681922Y (zh) * | 2003-12-26 | 2005-03-02 | 孔士忠 | 新型复合板材 |
-
2005
- 2005-08-15 CN CNB2005100919746A patent/CN10054863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28734A (en) * | 1995-01-05 | 1999-07-27 | Empe Findlay Industries Gmbh | Soft trim part for the interior finishing of,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s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soft trim part |
CN2681922Y (zh) * | 2003-12-26 | 2005-03-02 | 孔士忠 | 新型复合板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5646A (zh) | 2007-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74281B (zh) | 预浸热塑性树脂结构的制造方法 | |
KR20070067107A (ko) | 장식된 사출성형 물품과 장식 사출성형 물품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사용되는 전사 필름 | |
CN102615771B (zh) | 一种模内镶件注塑贴合方法 | |
US7494559B2 (en) | Surface ornamentation method of composite material | |
CN106738610A (zh) | 钢化玻璃与塑胶件的复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10274915A1 (en) | Recycled plastic chip panel construction | |
CN100548635C (zh) | 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 | |
JP4971489B2 (ja) | フィルムインサート成型用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製造方法 | |
TWM362111U (en) | Continuous strengthened fibrous laminate structure | |
CN109177215A (zh) | 一种电镀片材注塑成型工艺及其产品 | |
KR20170085753A (ko) | 융복합 인쇄가 적용된 필름인서트 사출성형 수지부품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JPH0584769A (ja) | 射出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KR20180040347A (ko) | 리얼우드 내장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TWI535577B (zh) | 轉印膜、轉印設備及其轉印方法 | |
KR101302333B1 (ko) | 가식시트, 상기를 이용한 사출성형방법 및 가식 성형품 | |
JPH0577274A (ja) | 被覆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CN111283959A (zh) | 利用液相反应固化工艺制造具有复合层的真实材料制品的方法 | |
JP2780969B2 (ja) | 着色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KR101643933B1 (ko) | 수지계 시트의 코팅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코팅장치 | |
KR102239803B1 (ko) | 리얼우드 내장재의 제조방법 | |
KR100639191B1 (ko) | 무광택 합성수지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JP2010064273A (ja) | インサート成形方法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 |
CN202242745U (zh) | 一种荧光产品的表面处理系统 | |
JPH11300920A (ja) | 凹凸模様入りプラスチック製品の製造法 | |
EP4000882A1 (en) | Luggage formed by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