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5680C - 劣化判断装置、劣化判断方法、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劣化判断装置、劣化判断方法、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35680C CN100535680C CNB2006100932321A CN200610093232A CN100535680C CN 100535680 C CN100535680 C CN 100535680C CN B2006100932321 A CNB2006100932321 A CN B2006100932321A CN 200610093232 A CN200610093232 A CN 200610093232A CN 100535680 C CN100535680 C CN 10053568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mentioned
- voltage
- discharge
- l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2—Determining battery ageing or deterioration, e.g. state of health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4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combining voltage and current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Tests Of Electric Status Of Batteri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推定蓄电池的容量的劣化判断装置及劣化判断方法。该劣化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降低从正在对负载供给电力的整流器输出的输出电压;测量从在输出侧并联连接了测量对象电池的整流器和电池流向负载和模拟负载装置的电流值,该负载与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连接,该模拟负载装置在整流器的输出端与负载分开地并联连接;控制模拟负载装置的负载,使测量结果成为规定的电流值;参照电池数据存储部并根据向模拟负载装置和负载放电的放电电流的放电时间、和与放电时间的放电电流对应的电池的端子间电压,计算电池的剩余容量,电池数据存储部存储表示成为测量对象的电池的规定电流值的放电时间、电池的端子间电压、和剩余容量的关系的电池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作为备用具有二次电池的电力供给系统中,具有二次电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的劣化诊断功能的劣化判断装置、劣化判断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过去,在向电话交换等通信用设备供给直接电力的的直流电供给系统中,以浮动充电方式维持着备用的蓄电池。在此系统中,在整流器的输出侧并联着负载设备和蓄电池,整流器始终向负载供给直流电力,并且供给必要的充电电流,以便按照蓄电池的充电状态使电池完全充电。在此系统中,如果发生停电或整流器的故障,则瞬间进行从蓄电池的放电,即使是一瞬间,也不会中断向负载设备的电力供给。
希望在这样的要求可靠性的系统中,由于使用了蓄电池,通过把握蓄电池的剩余容量,求出能否充分发挥蓄电池的性能,把握系统的状态。
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了几种备用蓄电池的状态把握方法和监视方法。这些中方法中的一个是,在电源系统的电力供给过程中,确认来自电池的电力供给的正常性。这是通过仅在规定时间降低整流器的输出电压,进行蓄电池的放电,清楚掌握此时的电压特性(参照非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1:KOZUKA,et al.“Development of On-line BatteryTesting Technology”,Proceeding of INTELE’97,18-2,p.397.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只在规定的时间内降低整流器的输出电压进行蓄电池放电的方式是,以确认蓄电池的充放电电路的正常性为目的。因此,存在不能把握蓄电池的剩余容量的问题。
因此,即使试着进行“推测蓄电池的剩余容量”的工作,由于是对实际负载直接放电,因此,也不能保证放电电流值一定成为固定的值。为此,测量的放电电压特性与恒电流放电特性不同,不能进行容量推测。
再者,蓄电池的剩余容量和电压特性的关系不明确,这成为实施容量推测时的最大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可推测蓄电池的容量的劣化判断装置、劣化判断方法、计算机程序。
为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是判断测量对象电池的劣化状态的劣化判断装置,其具有:整流器电压控制部,降低来自向负载供给电力的整流器的输出电压;整流器,在其输出侧并联连接了上述测量对象电池;负载,与上述测量对象电池分开地与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连接;模拟负载装置,与上述负载和上述测量对象电池分开地同样与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连接;负载电流测量部,测量从上述整流器和上述电池流向上述负载与上述模拟负载装置的电流值;控制部,控制上述模拟负载装置的负载,使上述负载电流测量部的测量结果成为规定的电流值;电池数据存储部,存储表示成为测量对象的电池的规定电流值的放电时间、上述电池的端子间电压、和剩余容量之间关系的电池数据;以及运算部,参照存储在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的上述电池数据,并根据向上述模拟负载装置和上述负载放电的放电电流的放电时间和与上述放电时间的上述放电电流相对应的上述电池的端子间电压,计算上述电池的剩余容量。
而且,本发明是,在上述的劣化判断装置中,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在放电时存储表示任意的放电电流、任意放电经过时间的电池端子间电压与在放电开始前通过充电被维持时的电池端子间电压之差、和电池剩余容量的关系的电池数据。
而且,本发明是,在上述的劣化判断装置中,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存储表示任意的放电电流、和任意的放电时间、成为基准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下的电池端子间电压与放电时的电池端子间电压之差、和电池剩余容量的关系的电池数据。
再者,本发明是,在上述的劣化判断装置中,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存储每个剩余容量的、表示电池的端子间电压和放电经过时间的关系的电池数据。
而且,本发明是,在上述的劣化判断装置中,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按照每个放电条件存储电池数据,该放电条件包括制造商、交货商、制造批号、电池种类、电池温度、放电电流值、放电经过时间中的至少一个以上。
而且,本发明是,在上述的劣化判断装置中,在从上述电池对上述负载和上述模拟负载装置正在供给电力的情况下,当上述电池的电压下降到小于等于规定值时,上述整流器电压控制单元解除上述整流器的电压下降。
另外,本发明是判断测量对象电池的劣化状态的劣化判断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降低从正在对负载供给电力的整流器输出的输出电压;测量从在输出侧并联连接了上述测量对象电池的整流器和上述电池流向负载和模拟负载装置的电流值,其中,上述负载与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连接,上述模拟负载装置在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与上述负载分开地并联连接;控制上述模拟负载装置的负载,使上述测量结果成为规定的电流值;参照电池数据存储部并根据向上述模拟负载装置和上述负载放电的放电电流的放电时间、和与上述放电时间的上述放电电流对应的上述电池的端子间电压,计算上述电池的剩余容量,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存储表示成为测量对象的电池的规定电流值的放电时间、上述电池的端子间电压、和剩余容量的关系的电池数据。
此外,本发明是计算机程序,使判断测量对象电池的劣化状态的劣化判断装置的计算机具有以下单元的功能:降低从正在对负载供给电力的整流器输出的输出电压的单元;测量从在输出侧并联连接了上述测量对象电池的整流器和上述电池流向负载和模拟负载装置的电流值的单元,其中,上述负载与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连接,上述模拟负载装置在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与上述负载分开地并联连接;控制上述模拟负载装置的负载,使上述测量结果成为规定的电流值的单元;以及,参照电池数据存储部并根据向上述模拟负载装置和上述负载放电的放电电流的放电时间、和与上述放电时间的上述放电电流相对应的上述电池的端子间电压,来计算上述电池的剩余容量的单元,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存储表示成为测量对象的电池的规定电流值的放电时间、上述电池的端子间电压、和剩余容量的关系的电池数据。
如上述说明,根据此发明,具备模拟负载,因此可以将来自电池的放电电流调整为恒定,能够以高精度获得放电电压特性。而且,参照比较这样高精度的电压特性和存储在电池数据存储部的电池数据,因此,还可以提高容量推定的精度。
而且,根据本发明,在从电池向负载和上述模拟负载装置供给电力的情况下,当电池的电压下降到小于等于规定值时,解除整流器的电压下降。因此,即使在劣化判断处理结束后从电池进行放电的状况下,也能够防止电池的剩余容量降低到不能驱动负载的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劣化判断装置的具有二次电池劣化诊断功能的直流电源装置1的结构的概要方框图。
图2是表示控制装置100的结构的概要方框图。
图3是表示存储在电池数据存储部104的电池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电池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具有二次电池劣化诊断功能的直流电源装置1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具有二次电池劣化诊断功能的直流电源装置1的工作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劣化判断试验中的各设定电压和蓄电池的放电电压之间关系的图。
图8是模式表示初始状态下的电池的放电曲线和在各剩余容量中处于劣化状态下的电池的放电曲线的图。
图9是表示在各放电时间中,初始状态的电池的端子间电压和已劣化状态的电池的端子间电压之差ΔV的图。
图10是表示在任意的放电经过时间中,100%容量电池的开放电压和容量下降了的电池的端子间电压之差的图。
图11是表示电池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在交流电力供给装置中的二次电池自动劣化诊断器的适用例的概要方框图。
图13是表示在交流电力供给装置中的二次电池自动劣化诊断器的适用例的概要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劣化判断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劣化判断装置是,在指定的任意时刻,按指定的任意电流只进行任意时间的蓄电池放电,根据此时的放电特性推定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即,由于在正向负载设备供给电力期间进行从蓄电池的放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工作中的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在负载容许的电压范围内降低到指定值。由此,进行从蓄电池的放电。但是,此状态下,蓄电池的放电电流依旧是负载所需要的电流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模拟负载装置来调整电流,以便按照指定的任意恒定电流进行从蓄电池的放电。由此,可以按恒定的电流进行放电,可以获得所谓的“恒定电流放电特性”。
由于在恒定电流放电中的电压的时效变化曲线中表现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因此,在指定的任意经过时间,测量作为对象的电池的端子电压。利用测量的端子间电压值,对照事先求得的、表示蓄电池的劣化和端子间电压之间关系的电池数据,来推定对象电池的容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劣化判断装置。
图1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劣化判断装置的、具有二次电池劣化诊断功能的直流电源装置1的结构的概要方框图。
具有二次电池劣化诊断功能的直流电源装置1包括控制装置100、交流电源109、整流器200、交流电源300、负载400、模拟负载装置500、组电池600、电路切断开关700、负载电流传感器800、组电池放电电流传感器810、温度传感器820、电压传感器830、电池电压调整电路900。
从交流电源300供给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器200被转换为直流电,供给组电池600及负载400。组电池600连接多个锂离子二次电池而构成,与整流器200和负载400连接,可进行充电、放电。
交流电源109向控制装置100供给交流电流。
模拟负载装置500基于来自控制装置100的模拟负载控制信号,进行从组电池600的放电,使负载400和模拟负载装置500的电流值总和成为规定的电流值。
电路切断开关700基于包含在模拟负载控制信号中的开、关信号执行开、关动作,在关的情况下从组电池600分离模拟负载装置500。
负载电流传感器800测量供给负载400的电流值,向控制装置100输出测量结果。组电池放电电流传感器810检测从组电池600供给的电流,向控制装置100输出检测结果。温度传感器820测量组电池600的温度,向控制装置100输出测量结果。电压传感器830检测组电池600的电压,向控制装置100输出检测结果。电池电压调整电路900控制构成组电池600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各电池的电压。
接着,说明控制装置100的结构。图2是表示控制装置100的结构的概要方框图。
数据输入部101输入从负载电流传感器800、组电池放电电流传感器810、温度传感器820、电压传感器830输出的测量结果,并输出到控制部103和运算部105。测量条件设定值输入部102具有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的功能,包括键盘、功能键。控制部103具有向整流器200输出整流器输出控制信号,并且在从测量条件设定值输入部102输入的设定值范围内降低从整流器200输出的输出电压的功能。而且,控制部103向模拟负载装置500输出模拟负载控制信号进行控制,使流向负载400和模拟负载装置500的电流总和成为从测量条件设定值输入部102输入的设定值。
例如,在电池数据存储部104存储着:与制造商、交货商、制造批号等电池的制造和流通等有关的信息;表示“在任意时间的端子间电压之差和具有各种剩余容量的电池容量的关系”的电池数据;表示“新电池(100%容量)的开放电压与使各种剩余容量的电池放电时的端子间电压之差、和剩余容量的关系”;表示“维持充电时的充电电压(下面,在本文或图中有时简化为“维持充电电压”来表现)与使各种剩余容量的电池放电时的端子间电压之差、和剩余容量的关系”的电池数据。在此,剩余容量指的是,在如上所述的电力供给系统中的备用蓄电池中,在完全充电状态下保有的容量。在图3表示存储在此电池数据存储部104的电池数据的一例。在此,存储了表示任意放电经过时间的100%容量电池的端子间电压和容量降低了的电池的端子间电压之差的关系的电池数据。对于任意电流值为电流值I1~In的情况,按各电池的种类(A~X)存储了该电池数据。在图4表示这样存储的一例。而且,根据需要,按各个温度Te(n)制做。
运算部105具有接收从数据输入部101输出的组电池600的端子间电压值的功能,和比较已接收的端子间电压值和存储在电池数据存储部104的数据、计算测量对象电池的剩余容量来进行劣化判断的功能。
显示部106通过计量器显示运算部105的运算结果。电源部107将交流电源109输出的AC100V变换为直流电源,供给劣化判断装置100的内部电源。数据发送部110经外部通信接口108连接在监视传感器的终端,向监视传感器的终端发送作为运算部106的运算结果的数据。电池电压调整电路控制部111向电池电压调整电路900输出用于控制电池电压的控制信号。
下面,使用图5的流程图说明上述的具有二次电池劣化诊断功能的直流电源装置1的工作。
首先,在待机中(步骤S1),计测从整流器200供给负载400的负载电流,计算出最大电流值(步骤S2)。然后,当通过用户从测量条件设定值输入部102输入劣化判断处理的开始指示时,开始劣化判断处理(步骤S3)。在此,接着劣化判断处理的开始指示,接受通过用户输入的、继续降低从整流器200输出的电压的放电时间设定值、电流设定值。
当输入各种设定值时,控制部103向整流器200输出整流器输出控制信号,以降低整流器200的输出电压(步骤S4)。
伴随从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开始从组电池600的放电。控制部103利用模拟负载控制信号适当控制模拟负载装置500所分担的电流值,以使流入负载400和模拟负载装置500的电流值的合计(组电池放电电流传感器810的检测结果的值)成为指定的恒定电流值(步骤S5)。
控制部103还从开始进行劣化判断处理的时刻起,开始蓄电池放电时间的计时(步骤S6)。然后,通过电压传感器830计测组电池600的端子间电压(步骤S7),检测出组电池600的电压是否下降到规定值(步骤S8)。在组电池600的电压下降到规定值时,解除整流器的电压下降,使整流器输出电压恢复到正常电压,并且向监视传感器的终端传送警报(步骤S9),转移到步骤S1。
另一方面,在组电池600的电压大于等于规定值时,检测蓄电池放电时间的计时值是否达到从测量条件设定值输入部102输入的放电时间(步骤S10)。在计时值未达到放电时间时,转移到步骤S5。
另一方面,在计时值达到放电时间时,由电压传感器830测量该放电时间的对象电池的端子间电压,记录温度传感器820的测量结果和测量结果的电压值(步骤S11)。当记录了温度传感器820的检测结果、电池电压时,运算部105与测量时间、测量温度相对应地参照存储在电池数据存储部104的电池数据,并基于记录的电池电压,进行电池容量的计算(步骤S12)。
在该电池容量的计算中,可以使用根据具有各种剩余容量的蓄电池的放电特性(端子间电压的时间变化特性)而求得的“任意时间的端子间电压之差和电池容量的关系”。用任意的放电电流、任意的周围温度来求得上述关系即可。并且,还可以使用“新电池(100%容量)的开放电压与使各种剩余容量的电池放电时的端子间电压之差、同电池容量的关系”,来进行剩余容量的运算。再者,还可以利用“维持充电时的充电电压与使各种剩余容量的电池放电时的端子间电压之差、同电池容量的关系”,进行剩余容量的计算。而且,在此基于温度传感器820的测量结果、从测量条件设定值输入部102输入的电池种类,选择符合条件的电池数据进行参照。
当计算出电池容量时,控制部103使整流器200的输出电压恢复到通常的输出电压后(步骤S13),输出算出的电池容量的值(步骤S14)。该输出是通过显示部106的显示和从数据发送部110向外部的监视传感器的终端的发送而进行的。
然后,当输出了测量结果时,控制部103结束劣化判断处理(步骤S15)。
并且,在此过程的进行中,还并行地进行发生停电或整流器故障的检测。然后,在一旦发生了上述故障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从组电池600向负载400的电力供给,并取消此过程中的容量推定作业。停电结束后,整流器200的输出电压被设定为通常值,进行向负载400的电力供给和组电池600的充电。
在此,使用图6进一步说明具有二次电池劣化诊断功能的直流电源装置1的工作。
当在时刻T1开始劣化判断试验时,根据来自控制部103的指示,整流器200的输出电压降低(符号a)。将整流器200的输出电压设定成如下电压,即比负载400可工作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高的值,并且使对负载400的电力供给仅成为来自蓄电池的放电。
当输出电压降低时,通过从组电池600供给电力,输出蓄电池电流(符号b),发生模拟负载消耗电流(符号c)。然后,经过指定的放电时间,当在时刻T2试验结束时,基于来自控制部103的指示,整流器200的输出电压恢复到通常的电压,开始对组电池600进行充电(符号e)。然后,通过模拟负载装置500的电路切断开关700成为关,模拟负载装置500的消耗电流成为0(符号f)。并且,在此图中,蓄电池的放电电流IB=模拟负载电流IDL+负载电流IL。
进一步,使用图7说明劣化判断试验中的各设定电压和蓄电池的放电电压的关系。该图表示在直流供电系统中的供给电压的上下限和通常的整流器工作电压Vn、还有试验实施时的整流器电压VT。试验实施时的整流器电压VT,被设定为比系统的下限电压高的值。随着试验的开始,当整流器输出电压被设定为试验电压VT时,与此同时开始蓄电池放电。在容量没有极端地失去的正常的蓄电池的情况下,电压的时效变化是沿放电曲线(符号a)而变化,在规定时间T2试验结束。在容量正在降低的电池的情况下,用如放电曲线(符号b)那样的曲线进行放电,在比设定放电时间短的时间,试验结束(B点)。在B点成为与整流器输出电压相同的电压,因此不能进行仅从蓄电池的放电,试验实际上结束。控制部103检测出此状态,容量推定在该T3时间以前的阶段进行,再者,整流器的电压降低工作结束,恢复到通常的电压Vn。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控制部103忽略了已到达B点的状态,设定异常检测电压VB,进行系统保护。此例由放电曲线(符号c)表示。即,当在B’点控制部103检测出试验结束时,进一步进行放电。如果下降到系统的最低电压VL,恐怕会对负载产生影响。因此,设定异常检测电压VB,如果发生自系统的输出下降到该电压的情况,就结束试验,进行整流器的输出下降的停止、发出警报等处理。
在此,只要在试验开始时设定的放电时间的最大值以内,进行上述容量推定的运算可以进行多次,而不是一次,通过多次的容量推定,在计算值进入作为目标的精度(例如,3~4次的测量值的差为5%)以内时,即使在设定放电时间内也可以结束试验。另一方面,在没进入目标精度内时,进行全部设定放电时间的放电,进行容量推定并结束试验。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计算出电池容量后,控制部103使整流器200的输出电压返回到适当值。由此,从整流器200向负载400供给电力,同时进行组电池600的充电,对供给负载侧的电力品质不产生影响。
而且,根据此实施方式,在组电池600的电池电压下降到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03使向整流器200的输出电压恢复到原值,因此,使组电池600放电时,为了应付劣化判断试验后的停电等,能够使组电池600不完全放电。再者,通过几个检测电压的设定,防止因试验而在系统中发生问题。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电池数据存储部104存储表示电压差ΔV和剩余容量之间关系的电池数据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利用图8所示的放电曲线所表示的数据。图8(a)是模式地表示处于初始状态的电池的放电曲线、和各剩余容量时的处于劣化状态的电池的放电曲线的图。在此图中,Vcn(Tn)表示使剩余容量为Cn的电池放电时的、经过了放电时间Tn的端子间电压。即,对每个电池种类和放电电流求出剩余容量和各种经过时间的端子间电压之间的关系。在此,图8(b)是表示具有各剩余容量的电池的各放电经过时间后的端子间电压和剩余容量之间关系的图。通过在容量推定中使用这样求得的关系,在事先规定的放电电流中,能够测量经过了指定放电时间的时刻的端子间电压,来推定容量。
而且,作为存储在电池数据存储部104的电池数据,可以使用其它信息。图9是表示各放电时间的、处于初始状态的端子间电压与处于已劣化状态的端子间电压之差ΔV的图。在图9中,示出经过了放电时间Tn时的、处于初始状态(放电容量为100%)的端子间电压为V100(Tn),经过劣化剩余容量成为80%的端子间电压是V80(Tn),剩余容量成为60%的端子间电压是V60(Tn)。而且,在本图中,用箭头b表示经过了放电时间Tn时的、处于初始状态的端子间电压V100(Tn)和处于劣化状态的端子间电压V60(Tn)的电压差ΔV。
利用这样的放电特性,也可以使用表示各放电时间的、处于初始状态的电池的开放电压Vopen与处于劣化状态的端子间电压的电压差ΔV’(图9的符号(c))、和剩余容量之间关系的信息。
图10是表示在任意的放电经过时间的、100%容量电池的开放电压和容量下降的端子间电压之差的图。此时,电池数据存储部104存储表示本图的关系的电池数据。在图11表示这样存储的电池数据的一例。这样的电池数据按每个电池种类制作。并且,同样地,也可以制作关于“维持充电时的充电电压与使各种剩余容量的电池放电时的端子间电压之差、和电池容量的关系”的图。在实际的电源系统中,电池通过整流装置等充电装置被维持,因此,同开放电压相比,与“维持充电时的充电电压”的关系更实用。
并且,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供给负载400的电力是直流的情况,但是,不仅仅限于直流供给系统,还可以适用于交流供给系统。图12、图13是表示在交流电力供给装置中的二次电池自动劣化诊断器的适用例的概要方框图。在图12、图13中,在具有备用蓄电池的专用充电器的交流电力供给系统中,进行专用充电器的充电电压的调整,来代替直流供给系统中的整流器的电压调整,再者,蓄电池的放电不是对实际负载进行、而是对专用的模拟负载进行,但是,通过蓄电池的恒电流放电来推定容量这一点基本上相同。
并且,为了防止用于试验的放电中的过度放电等对负载的影响,还可以测量组电池600的总电压,若下降到事先设定的用于危险预知的电压值,就停止蓄电池放电。
而且,还可以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记录用于实现图1中的控制装置100的功能的程序,通过使计算机读入并执行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进行劣化判断。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结构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定,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等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Claims (7)
1.一种劣化判断装置,判断测量对象电池的劣化状态,其特征在于,具有:
整流器电压控制部,降低来自向负载供给电力的整流器的输出电压;
整流器,在其输出侧并联连接了上述测量对象电池;
负载,与上述测量对象电池分开地与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连接;
模拟负载装置,与上述负载和上述测量对象电池分开地同样与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连接;
负载电流测量部,测量从上述整流器和上述电池流向上述负载与上述模拟负载装置的电流值;
控制部,控制上述模拟负载装置的负载,使上述负载电流测量部的测量结果成为规定的电流值;
电池数据存储部,存储表示成为测量对象的电池的规定电流值的放电时间、上述电池的端子间电压、和剩余容量之间关系的电池数据;以及
运算部,参照存储在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的上述电池数据,并根据向上述模拟负载装置和上述负载放电的放电电流的放电时间和与上述放电时间的上述放电电流相对应的上述电池的端子间电压,计算上述电池的剩余容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化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在放电时存储表示任意的放电电流、任意放电经过时间的电池端子间电压与在放电开始前通过充电被维持时的电池端子间电压之差、和电池剩余容量的关系的电池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化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存储表示任意的放电电流、和任意的放电时间、成为基准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下的电池端子间电压与放电时的电池端子间电压之差、和电池剩余容量的关系的电池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化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存储每个剩余容量的、表示电池的端子间电压和放电经过时间的关系的电池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化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按照每个放电条件存储电池数据,该放电条件包括制造商、交货商、制造批号、电池种类、电池温度、放电电流值、放电经过时间中的至少一个以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劣化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电池对上述负载和上述模拟负载装置正在供给电力的情况下,当上述电池的电压下降到小于等于规定值时,上述整流器电压控制单元解除上述整流器的电压下降。
7.一种劣化判断方法,判断测量对象电池的劣化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降低从正在对负载供给电力的整流器输出的输出电压;
测量从在输出侧并联连接了上述测量对象电池的整流器和上述电池流向负载和模拟负载装置的电流值,其中,上述负载与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连接,上述模拟负载装置在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与上述负载分开地并联连接;
控制上述模拟负载装置的负载,使上述测量结果成为规定的电流值;
参照电池数据存储部并根据向上述模拟负载装置和上述负载放电的放电电流的放电时间、和与上述放电时间的上述放电电流对应的上述电池的端子间电压,计算上述电池的剩余容量,上述电池数据存储部存储表示成为测量对象的电池的规定电流值的放电时间、上述电池的端子间电压、和剩余容量的关系的电池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38741 | 2005-08-19 | ||
JP238741/2005 | 2005-08-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6653A CN1916653A (zh) | 2007-02-21 |
CN100535680C true CN100535680C (zh) | 2009-09-02 |
Family
ID=37737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9323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5680C (zh) | 2005-08-19 | 2006-06-23 | 劣化判断装置、劣化判断方法、计算机程序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499200B2 (zh) |
KR (1) | KR100803474B1 (zh) |
CN (1) | CN10053568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42183A (ja) * | 2007-08-10 | 2009-02-26 | Canon Inc | 電子機器及びバッテリチェック方法 |
JP5789736B2 (ja) | 2009-10-23 | 2015-10-0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電力供給装置 |
CN101706557B (zh) * | 2009-11-19 | 2012-06-27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通信蓄电池自动检测装置 |
US9246337B2 (en) * | 2010-04-23 | 2016-01-26 | Hitachi, Ltd. |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 pack controller |
MY158124A (en) * | 2010-11-10 | 2016-08-30 | Nissan Motor | Vehicle battery diagnosis apparatus |
WO2012095894A1 (ja) * | 2011-01-14 | 2012-07-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劣化速度推定方法、および劣化速度推定装置 |
KR20120134415A (ko) * | 2011-06-02 | 2012-12-12 |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 Ess의 배터리 수명 예측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KR101232648B1 (ko) * | 2011-07-01 | 2013-02-13 |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 태양전지 열화가속장치, 그의 최대 부하점 추적 장치, 태양전지 열화가속방법 및 그의 최대 부하점 추적방법 |
JP5971580B2 (ja) * | 2011-11-22 | 2016-08-1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放電システム |
CN102590760B (zh) * | 2012-02-27 | 2014-08-13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蓄电池状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JP5596083B2 (ja) | 2012-06-26 | 2014-09-24 | Imv株式会社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劣化診断装置 |
JP6303576B2 (ja) * | 2014-02-18 | 2018-04-04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取引装置 |
CN104375091A (zh) * | 2014-11-18 | 2015-02-25 | 柳州市金旭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组监测方法 |
CN105807225B (zh) * | 2014-12-29 | 2018-08-31 | 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 电池特性决定装置 |
JP6638585B2 (ja) | 2016-07-15 | 2020-01-29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電力供給装置 |
JP6345292B1 (ja) * | 2017-03-22 | 2018-06-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管理方法及び生産方法 |
DE112018001790T5 (de) * | 2017-03-31 | 2019-12-12 |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 Vorrichtung zur verwaltung eines energiespeichergeräts und verfahren zur ver waltung eines energiespeichergeräts |
JP2020016582A (ja) * | 2018-07-26 | 2020-01-30 |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の残量の検出方法 |
JP7276676B2 (ja) * | 2019-01-28 | 2023-05-1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評価方法、二次電池の評価装置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
CN110618388B (zh) * | 2019-09-04 | 2023-01-17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性能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JP7344191B2 (ja) * | 2020-12-21 | 2023-09-1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バックアップバッテリ制御モジュール及びバックアップバッテリ制御システム |
CN113985286B (zh) * | 2021-10-14 | 2024-03-08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不同温度下soc-ocv测试方法 |
CN116413619A (zh) * | 2023-03-20 | 2023-07-11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的故障主动检测方法及储能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97572B1 (ko) * | 2003-02-10 | 2005-07-01 |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 교류 임피던스 측정기술을 이용한 포터블용 배터리팩 비파괴 평가 장치 및 방법, 이 장치가 구비된 다채널 측정 시스템 |
JP2005019019A (ja) * | 2003-06-23 | 2005-01-20 | Yazaki Corp | バッテリの劣化判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2006
- 2006-06-23 CN CNB2006100932321A patent/CN10053568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7-28 KR KR1020060071282A patent/KR10080347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
- 2013-04-30 JP JP2013096070A patent/JP549920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200312A (ja) | 2013-10-03 |
KR20070021911A (ko) | 2007-02-23 |
KR100803474B1 (ko) | 2008-02-14 |
CN1916653A (zh) | 2007-02-21 |
JP5499200B2 (ja) | 2014-05-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35680C (zh) | 劣化判断装置、劣化判断方法、计算机程序 | |
JP5460943B2 (ja) | 劣化判定装置、劣化判定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EP2339716B1 (en) | Battery pack and line open detec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1340103B (zh) | 过电压保护系统、电池组以及电子设备 | |
EP241616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agnosing an abnormality of a current-measuring unit of a battery pack | |
CN101192758A (zh) | 充电器 | |
JP2008151526A (ja) | 二次電池の劣化判定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電源 | |
CN101960689A (zh) | 充电设备和充电方法 | |
KR102180625B1 (ko) | 2차 전지의 수명상태 검출방법 | |
CN105811487B (zh) | 一种电池组、电池组容量自动校准学习方法及系统 | |
CN100593222C (zh) | 具有二次电池的电池组以及使用该电池组的充电系统 | |
KR20160046817A (ko) | 축전지 장치 및 축전지 시스템 | |
CN101960691A (zh) | 电池组的充电装置和电池组的品质判断装置 | |
CN105871021A (zh) | 用于电动自行车电池组快速充电的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 |
KR20150104669A (ko) | 배터리 검사 장치 및 배터리 검사 장치 제어방법 | |
US11885852B2 (en) | Battery management device,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battery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KR20040027466A (ko) | 충방전 제어 회로 및 충전식 전원 장치 | |
EP4057477A1 (en) | Cell fault detection in batteries with parallel cells | |
CN113646648A (zh) | 检测并联电池单元的连接故障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7413192A (zh) | 电池测试设备及电池测试系统 | |
US8933669B2 (en) | Reclaiming energy stored in rechargeable batteries for charging other batteries | |
KR20210155518A (ko) | 전지 셀의 불량 판정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셀의 불량 판정 방법 | |
CN114675113B (zh) | 一种基于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 | |
KR101166140B1 (ko) | 이차전지 충방전장치 및 이차전지 충방전방법 | |
JPS5841368A (ja) | 電池容量試験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