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5510C - 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25510C CN100525510C CNB2004100347282A CN200410034728A CN100525510C CN 100525510 C CN100525510 C CN 100525510C CN B2004100347282 A CNB2004100347282 A CN B2004100347282A CN 200410034728 A CN200410034728 A CN 200410034728A CN 100525510 C CN100525510 C CN 10052551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 structure according
- earphone structure
- sub
- chamber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40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6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NHDHVHZZCFYRSB-UHFFFAOYSA-N pyriproxyfen Chemical compound C=1C=CC=NC=1OC(C)COC(C=C1)=CC=C1OC1=CC=CC=C1 NHDHVHZZCFYRS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具有一个或复数个复合音室腔体。在每一个复合音室腔体具有复数个子扬声器配置于此复合音室腔体上,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由这些子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可在复合音室中均匀扩散,以形成复合音场。另外可根据每个子扬声器的特性,其所产生的声道可经由在复合音室中不同的位置,如前后或是不同的角度的配置,而使形成的复合音场与主扬声器形成具有空间感的音质,并应用其物理结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使此耳机可享受到大音场的影剧院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娱乐也逐渐趋向数字化。举例来说,数字激光视盘(Digital Video Disc,一般简称为DVD)播放机已是一般家庭中常见的影像播放装置。且由于DVD播放机基本上已具有杜比数位(Dolby Digital)或数字影音系统(Digital Theater System,一般简称为DTS)的译码功能,因此可对数字讯号进行译码,并输出模拟讯号至喇叭而使其发声。
若要拥有较高质量的数字影音娱乐生活,多声道喇叭是不可或缺的配备,而5.1声道的喇叭即为最基础的多声道喇叭。
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为一个具有5.1声道喇叭的家庭剧院的示意图。DVD播放机100在播放影音的同时,会分别将不同的声音讯号输出至前置主声道的左喇叭102a与右喇叭102b、中央声道(Center)喇叭104、环绕声道(Surround)的左喇叭106a与右喇叭106b、以及重低音喇叭108,使其产生三度空间音效,令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
然而,在不适合利用喇叭播放声音的情况下(例如是会妨碍到其他人做事),就必须使用耳机来聆听了。请参阅图2A所示,由于一般的耳机200a仅在左右两边各配设一喇叭210,因此使用者并无法享受DVD播放机所输出的多声道音效。
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内部具有多个喇叭的耳机,请参阅图2B所示,该耳机200b是分别在左右两边配设了前置主声道喇叭202、中央声道喇叭204以及环绕声道喇叭206,并搭配特殊设计的插头208,以使DVD播放机可藉由插头208而将不同声道的音讯输出至不同的喇叭,进而产生如同图1所示的家庭剧院中的5.1声道喇叭的效果。而现有习知的耳机200b之中是以数字的方式(例如是电路设计)来控制输出音讯的延迟,其所输出的音场较差。与图1所示的家庭剧院中的5.1声道喇叭的效果相比较实在相差甚远,无法呈现出多声道环绕音效的质量及功效。
现有技术更提出一种内部具有多个喇叭的耳机,如图2C、2D与2E所示。此是台湾公告号为第534566号的一种耳机结构改良的新型专利。在图2C、2D与2E中,壳体10内的各声道喇叭21、22、23与24利用各自独立的音室11、12、13、14与15分别予以隔离,使其拥有各自独立的音场。而此独立音场可防止各声道喇叭的音波与其它声道的音波混杂。另外通过不同的角度可使各声道喇叭21、22、23与24发挥各自喇叭的特性。然而,此现有习知的各声道喇叭利用各自独立音室的耳机结构,实际上有其缺点,例如因为每个声道喇叭限制在其独立的音室,而后直接传送到聆听者的耳朵,则会有罐音的产生,也就是类似以一空罐传音后产生的噪声。而越多的声道喇叭及其独立的音室,所造成的罐音现象越严重,造成多声道环绕音效的质量非常不好,而且功效亦不彰。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耳机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耳机结构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耳机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耳机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耳机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改善所输出的音效质量,并使其具有饱和的音场以及多声道环绕音效的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机结构,其包括:一壳体;一主扬声器与多数个子扬声器,配置于该壳体内;一复合音室腔体,其中该些子扬声器配置于该复合音室腔体上,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以使得该些子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可形成一复合音场,并与该主扬声器所发出的声波传送出该耳机以及一罩体,用以与该壳体包覆该主扬声器与该些子扬声器,用以形成该耳机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包括一第一声道扬声器以及一第二声道扬声器,分别配置在该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边。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与该第二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不对称。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更包括一重低音扬声器。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重低音扬声器是位于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后端。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复合音室腔体为一空心柱体。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更分别具有特定物理结构的一子音室。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每一该子音室是一对应的音室腔体所组成。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为一弯管,且该弯管具有一弯曲角度。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弯管至少其中之一的该弯曲角度是在80度到100度的范围内。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为一隔板,且该隔板具有一弯曲角度。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隔板至少其中之一的该弯曲角度是在80度到100度的范围内。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可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一反方向向外延伸。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弯管的开口,至少有一对该些开口方向相反。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弯管其中的一开口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内侧,而该些弯管其中的另一开口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外侧接近该罩体位置。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耳机结构是用以接收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可使在该复合音室腔体内的该些子扬声器与该主扬声器产生一模拟音场。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子扬声器的分频点设计。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子扬声器的分频点与一延迟处理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又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机结构,其包括:一壳体;一主扬声器与多数个子扬声器,配置于该壳体内;多数个复合音室腔体,其中该些子扬声器配置于该些复合音室腔体上,并形成一复合音室,每一该复合音室腔体至少两个该些子扬声器配置其中,藉以使得该些子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可形成一复合音场,并与该主扬声器所发出的声波传送出该耳机;以及一罩体,用以与该壳体包覆该主扬声器与该些子扬声器,用以形成该耳机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包括一第一声道扬声器以及一第二声道扬声器,分别配置在同一该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边。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与该第二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不对称。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更包括一重低音扬声器。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重低音扬声器是位于同一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后端。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复合音室腔体为一空心柱体。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更分别具有特定物理结构的一子音室。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每一该子音室是一对应的音室腔体所组成。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为一弯管,且该弯管具有一弯曲角度。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弯管至少其中之一的该弯曲角度是在80度到100度的范围内。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为一隔板,且该隔板具有一弯曲角度。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隔板至少其中之一的该弯曲角度是在80度到100度的范围内。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可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一反方向向外延伸。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弯管的开口,至少有一对该些开口方向相反。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弯管其中的一开口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内侧,而该些弯管其中的另一开口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外侧接近该罩体位置。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耳机结构是用以接收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可使在该复合音室腔体内的该些子扬声器与该主扬声器产生一模拟音场。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子扬声器的分频点设计。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子扬声器的分频点与一延迟处理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机结构,其包括:一壳体;多数个子扬声器;一复合音室腔体,其中该些子扬声器配置于该复合音室腔体上,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以使得该些子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可形成一复合音场以及一罩体,用以与该壳体包覆该复合音室腔体以形成该耳机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包括一第一声道扬声器以及一第二声道扬声器,分别配置在该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边。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与该第二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不对称。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更包括一重低音扬声器。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重低音扬声器是位于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后端。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复合音室腔体为一空心柱体。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更分别具有特定物理结构的一子音室。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每一该子音室是一对应的音室腔体所组成。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为一弯管,且该弯管具有一弯曲角度。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弯管至少其中之一的该弯曲角度是在80度到100度的范围内。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为一隔板,且该隔板具有一弯曲角度。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隔板至少其中之一的该弯曲角度是在80度到100度的范围内。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可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一反方向向外延伸。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弯管的开口,至少有一对该些开口方向相反。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弯管其中的一开口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内侧,而该些弯管其中的另一开口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外侧接近该罩体位置。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耳机结构是用以接收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可使在该复合音室腔体内的该些子扬声器与该主扬声器产生一模拟音场。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子扬声器的分频点设计。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子扬声器的分频点与一延迟处理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再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机结构,其包括:具有一复合音室腔体,配置于一壳体与一罩体,该壳体与该壳体用以包覆该复合音室腔体,用以形成该耳机结构,其中该复合音室腔体用以接收多数个音源讯号,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以使得该些音源讯号形成一复合音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音源讯号中至少有一第一音源讯号以及一第二音源讯号,分别配置在该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边。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音源讯号以及该第二该音源讯号配置位置在该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边并且不对称。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音源讯号中至少包括一重低音音源讯号。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重低音音源讯号是位于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后端。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音源讯号是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可使在该复合音室腔体内产生一模拟音场。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音源讯号的分频点设计。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音源讯号的分频点与一延迟处理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机结构,其包括:具有一复合音室腔体,配置于一壳体与一罩体,该壳体与该壳体用以包覆该复合音室腔体,用以形成该耳机结构,其中该复合音室腔体用以接收多数个音源单体,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以使得该些音源单体形成一复合音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音源单体中至少有一第一音源单体以及一第二音源单体,分别配置在该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边。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音源单体以及该第二该音源单体配置位置在该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边并且不对称。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音源单体中至少包括一重低音音源单体。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重低音音源单体是位于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后端。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该些音源单体是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可使在该复合音室腔体内产生一模拟音场。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音源单体产生讯号的分频点设计。
前述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音源单体产生讯号的分频点与一延迟处理设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耳机结构,包括一壳体、多数个子扬声器、一复合音室腔体与一罩体。其中子扬声器配置于此复合音室腔体上,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以使得这些子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可形成一复合音场,而罩体用以与壳体包覆复合音室腔体,用以形成此耳机结构。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耳机结构,包括一壳体、一主扬声器、多数个子扬声器与一复合音室腔体。此主扬声器与子扬声器皆配置于壳体内。而子扬声器则配置于复合音室腔体上,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以使得子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可在复合音室中扩散,形成一复合音场。而罩体用以与壳体包覆主扬声器与子扬声器,用以形成此耳机结构。另外可根据每个子扬声器的特定,其所产生的声道可经由在复合音室中不同的位置,如前后或是不同的角度的配置,而使形成的复合音场与主扬声器形成具有空间感的音质,并应用其物理结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使此耳机可享受到大音场的影剧院效果。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耳机结构,更可包括多数个复合音室腔体。此主扬声器与子扬声器皆配置于壳体内。而子扬声器则根据设计分配在这些复合音室腔体上,并形成多数个复合音室,藉以使得子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可在这些复合音室中扩散,形成多数个复合音场。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此些子扬声器包括第一声道扬声器与第二声道扬声器,分别配置在复合音室腔体相对的两侧边。而且,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例如是不对称于第二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此些子扬声器更包括重低音扬声器,且其较佳的是位在复合音室腔体相对于开口端的后端。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此复合音室腔体是由一空心柱体所构成。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可根据所需要设计的特定物理结构设计由复合音室腔体所构成的音室,例如由一隔板所构成。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其中部分子扬声器更分别具有一子音室,配置于复合音室腔体中。并且每一子音室皆具有开口,而与罩体间具有一间隙。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此些间隙例如是不一致的。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部分子音室的开口是朝向罩体。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子音室例如是由弯管所构成。其中此弯管具有一弯曲角度,应用其物理结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
本发明是在耳机内将多个扬声器依其特性配置在不同位置,使其能够产生具有三度空间的音效。此外,本发明更利用一复合音场以均匀扩散不同声道的扬声器所输出的声波,进而平衡音压。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上述的耳机结构是用以接收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可使在复合音室腔体内的子扬声器与主扬声器产生一模拟音场。在一实施例中,此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子扬声器的分频点设计或/及一延迟电路经由一延迟处理设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耳机结构,具有一复合音室腔体,配置于一壳体与一罩体。此壳体与壳体用以包覆复合音室腔体,用以形成耳机结构。此复合音室腔体用以接收多数个音源讯号,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以使得这些音源讯号形成一复合音场。
上述的耳机结构中,音源讯号中至少有一第一音源讯号以及一第二音源讯号,分别配置在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边。在一实施例中,此第一音源讯号以及第二音源讯号在复合音室腔体相对的两侧边并不对称。
上述的耳机结构中,音源讯号中至少包括一重低音音源讯号。而在一实施例中,此重低音音源讯号是位于复合音室腔体的后端。
上述的耳机结构中,这些音源讯号是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可使在复合音室腔体内产生一模拟音场。而一实施例中,此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音源讯号的分频点设计。而另一实施例中,此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音源讯号的分频点与一延迟处理设计。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具有一个或复数个复合音室腔体。在每一个复合音室腔体具有复数个子扬声器配置于此复合音室腔体上,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由这些子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可在复合音室中均匀扩散,以形成复合音场。另外可根据每个子扬声器的特性,其所产生的声道可经由在复合音室中不同的位置,如前后或是不同的角度的配置,而使形成的复合音场与主扬声器形成具有空间感的音质,并应用其物理结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使此耳机可享受到大音场的影剧院效果。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可让许多的子扬声器共享复合音室,以使所发出的声波可在复合音室中均匀扩散,以形成复合音场。
2、另外可根据每个子扬声器的特定,其所产生的声道可经由在复合音室中不同的位置,如前后或是不同的角度的配置,而使形成的复合音场与主扬声器形成具有空间感的音质,并应用其物理结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使此耳机可享受到大音场的影剧院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可改善所输出的音效质量,并使其具有饱和的音场以及多声道环绕音效的效果。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耳机结构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一个具有5.1声道喇叭的家庭剧院的示意图。
图2A绘示为一种现有习知的耳机的侧视剖面图。
图2B绘示为另一种现有习知的耳机的侧视剖面图。
图2C、2D与2E是绘示为另一种现有习知的耳机的侧视剖面图。
图3绘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耳机300的部分侧视剖面分解图。
图3A绘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耳机300a的部分侧视剖面分解图。
图4绘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耳机4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
图4A绘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耳机400a的部分侧视剖面图。
图5A、5B、5C与5D绘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耳机5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
图6绘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耳机6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
图6A与6B绘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耳机6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
图7绘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耳机7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
图7A绘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耳机7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
10:壳体 21、22、23与24:声道喇叭
11、12、13与14:独立的音室
100:数字激光视盘播放机(数位影音光碟播放机)
102a:前置主声道左喇叭 102b:前置主声道右喇叭
104:中央声道喇叭 106a:环绕声道左喇叭
106b:环绕声道右喇叭 200a、200b:耳机
202:前置主声道喇叭 204:中央声道喇叭
206:环绕声道喇叭 208:耳机插头
210:喇叭 300、400、400a:耳机
310:耳机主体 311:壳体
313:主扬声器 315a、315b与315c:子扬声器
317:复合音室腔体 317b与317c:音室腔体
319:罩体 320:连接件
330:复合音室 331、333:子音室
500、600、700:耳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提出一种耳机结构,具有一复合音室腔体,配置于一壳体与一罩体。此壳体与壳体用以包覆复合音室腔体,用以形成耳机结构。此复合音室腔体用以接收多数个音源讯号或是音源单体,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以使得这些音源讯号或是音源单体形成一复合音场。
而这些音源讯号或是音源单体分别配置在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边。在一实施例中,可在复合音室腔体相对的两侧边但不对称。
而另外,这些音源讯号或是音源单体是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仿真音场处理)的讯号,可使在复合音室腔体内产生一模拟音场。而在一实施例中,此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音源讯号或是音源单体的分频点设计。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此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音源讯号或是音源单体的分频点与一延迟处理设计。
另外可根据每个音源讯号或是音源单体的特定,其所产生的声道可经由在复合音室中不同的位置,如前后或是不同的角度的配置,而使形成的复合音场与主扬声器形成具有空间感的音质,并应用其物理结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使此耳机可享受到大音场的影剧院效果。
下面将举较佳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值得注意的是,以下的实施例是用以方便说明本发明,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3所示,是绘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耳机300的部分侧视剖面分解图。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图3仅绘示出本发明的耳机的其中一侧,但熟习此技艺者应该知道,未绘示出的另一边的结构自然是与图3所示结构相同,此处将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所示,该耳机300,其包括耳机主体310与连接件320。其中,该连接件320,其是用以连接两边的耳机主体310(图中仅以一边作代表)。而该耳机主体310,主要是由壳体311、主扬声器313、多数个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用于配置这些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的复合音室腔体317、以及罩体319所构成。主扬声器313与子扬声器315a-315c是配置于壳体311之内。主扬声器313与复合音室腔体317固定于罩体319上。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配置于复合音室腔体317上,并共享由此复合音室腔体317所形成的一复合音室330,以使所发出的声波可在复合音室中均匀扩散,以形成复合音场,而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当然,如前所述,可根据每个子扬声器的特定,其所产生的声道可经由在复合音室中不同的位置,此部分将在底下的实施例中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该主扬声器313,例如是前置主声道扬声器(FrontChannel)扬声器,该子扬声器315a-315c,例如是包括有重低音扬声器315a、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以及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其中,重低音扬声器315a例如是位于复合音室腔体317的后端。当声音讯号由影音播放装置(未绘示)传输至子扬声器315a-315c之中时,重低音扬声器315a、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以及第二声道315c所输出的声波将可在复合音室330之中均匀扩散以平衡音压。为了达到更佳的音质,此声音讯号可为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例如,可根据每个子扬声器的分频点,例如图示中的子扬声器315a-315c的分频点,以及经由电子讯号延迟处理电路的延迟处理后,模拟最佳的声场。如此,亦可达到置于同一腔体内的子扬声器彼此不受干扰,并可使所发出的音质具有均匀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形成复合音室330的复合音室腔体317是由一空心柱状体所构成。当然,此形状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成密闭空间的形状即可适用于本发明。而罩体319则是罩附于壳体311上,并具有多个出声孔319a,以使壳体311内的主扬声器313所发出的声波藉此传出耳机主体310。
请参阅图3A所示,是绘示在本发明实施例图3中的耳机300,可根据设计上的需要,选择性地增加复数组复合音室,以便提供更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如图3A所示,此耳机300a包括两个复合音室腔体317a与317b。此复合音室腔体317a包括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并形成复合音室330a。而复合音室腔体317b则包括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并形成复合音室330b。当然,此图3A的耳机300a仅说明两个复合音室腔体,然熟习此艺的人士皆知此耳机300a可为两个或以上的复合音室腔体。
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4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图中所绘示的组件若与图3相同者,即使用相同的组件标号,此处将不再赘述。
根据共享复合音室330的子扬声器315a-315c的特定,经由特别的设计将其分别置于复合音室330中不同的位置,例如前后或是不同的角度的配置,而使形成的复合音场与主扬声器313形成具有空间感的音质,并应用其物理结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例如,若是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是后置环绕声道(Surround Channel)扬声器,而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例如是中央声道(Central Channel)扬声器,则依其特性将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不对称地配置在复合音室腔体317内,也就是一前一后地配置在复合音室腔体317内,使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所发出的声波延迟输出,以便形成复合音场,并与主扬声器形成具有空间感的音质,而此音质具有均匀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使此耳机400可享受到大音场的影剧院效果。
当然,如前所述,此耳机400为达到更佳的音质,所接受的声音讯号可为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例如,可根据每个子扬声器的分频点,以及经由电子讯号延迟处理电路的延迟处理后仿真最佳的声场。如此,亦可达到置于同一腔体内的子扬声器彼此不受干扰,并可使所发出的音质具有均匀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
请参阅图4A所示,是绘示在本发明实施例图4中的耳机400,可根据设计上的需要,选择性地增加复数组复合音室,以便提供更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如图4A所示,此耳机400a,包括两个复合音室腔体317a与317b。此复合音室腔体317a包括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并形成复合音室330a。而复合音室腔体317b则包括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并形成复合音室330b。当然,此图4A的耳机400a仅说明两个复合音室腔体,然熟习此艺的人士皆知此耳机400a可为两个或以上的复合音室腔体。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定,更可以针对子扬声器设计其特定物理结构的音室,而达到更高的音质要求,此物理结构可根据设计而定。例如,针对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设计其特定物理结构的音室。特以底下的图示说明。
请参阅图5A所示,是绘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5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图中所绘示的组件若与图3相同者,即使用相同的组件标号。该耳机500包括耳机主体310与连接件320。其中,该连接件320是用以连接两边的耳机主体310(图中仅以一边作代表)。而该耳机主体310,主要是由壳体311、主扬声器313、多数个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用于配置这些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的复合音室腔体317、以及罩体319所构成。主扬声器313与子扬声器315a-315c是配置于壳体311之内。主扬声器313与复合音室腔体317固定于罩体319上。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共享由此复合音室腔体317所形成的一复合音室33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分别具有子音室331及子音室333。而子音室331及333是分别由音室腔体317b与317c所形成。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可分别固定于音室腔体317b与317c上。由上述结构可知,由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所发出的声波会先通过子音室317b,而后再传至复合音室330之中,再传送到聆听者的耳朵。同样的,由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所发出的声波会先通过子音室317c,再传至复合音室330之中,而后再传送到聆听者的耳朵。其中,音室腔体317b与317c则是经过特定设计的物理结构,例如是由弯管所构成,或是在复合音室330之中以例如是隔板隔出空间,以作为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的子音室331及333。
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设计,主要是形成特定物理结构的音室。而音室腔体317b与317c结构上,如图所示,与罩体319之间有一小段距离,也就是当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分别经由子音室331及333传出声波后,会先经过复合音室330再传出耳机500到聆听者的耳朵,此是根据底下的原理设计。首先,可减少管音的现象。根据一般的声学理论,在密闭音室腔体内传递声波的长度若是越长,也就是传递的距离越长,则产生管声的现象就会越严重,而造成的失真(Distortion)情况就越严重。也因此所需要传递的声波功率(Power)就会越高,也就是音压需要越高的要求。另外,若是声波在密闭音室腔体内传递,经由管径较小传递到管径较大的情况,则可增加共振的机会,也就是会增加音压,可加强传递的效果。
而构成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结构,例如弯管,可具有一预定角度的弯曲,而使在子音室331及333中所传递声波的音质,因为物理结构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根据本发明所做的验证发现,此预定弯曲的角度可为例如在80-100度的范围,声波的物理特性的改变将使效果更好,而所输出的声波具有较饱和的音场,并进而增加音场的广度与深度。
请参阅图5B所示,是绘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5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图中所绘示的组件若与图3相同者,则使用相同的组件标号。耳机500包括耳机主体310与连接件320。其中,该连接件320是用以连接两边的耳机主体310(图式中仅以一边作代表)。而该耳机主体310主要是由壳体311、主扬声器313、多数个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用于配置这些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的复合音室腔体317、以及罩体319所构成。主扬声器313与子扬声器315a-315c是配置于壳体311之内。主扬声器313与复合音室腔体317固定于罩体319上。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共享由此复合音室腔体317所形成的一复合音室330。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分别具有子音室331及子音室333。而子音室331及333是分别由音室腔体317b与317c所形成。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可分别固定于音室腔体317b与317c上。
本实施例与图5A的耳机500不同处在于音室腔体317b的设计。由音室腔体317b所构成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的子音室331,经由设计刻意地延长其长度。如此,则可增加延迟的时间,也就是增加音场的广度与深度。
请参阅图5C所示,是绘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5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图中所绘示的组件若与图3相同者,则使用相同的组件标号。耳机500包括耳机主体310与连接件320。其中,该连接件320是用以连接两边的耳机主体310(图式中仅以一边作代表)。而该耳机主体310主要是由壳体311、主扬声器313、多数个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用于配置这些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的复合音室腔体317、以及罩体319所构成。主扬声器313与子扬声器315a-315c是配置于壳体311之内。主扬声器313与复合音室腔体317固定于罩体319上。子扬声器315a、315b与315c共享由此复合音室腔体317所形成的一复合音室330。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分别具有子音室331及子音室333。子音室331及333是分别由音室腔体317b与317c所形成。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可分别固定于音室腔体317b与317c上。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500与图5A中的耳机500不同处在于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设计。如前所述,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设计,主要是形成特定物理结构的音室。而在图5C中,构成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结构,是由例如一隔板,可具有一预定角度的弯曲,而使在子音室331及333中所传递声波的音质,因为物理结构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根据本发明所做的验证发现,此预定弯曲的角度可为例如在80-100度的范围,声波的物理特性的改变将使效果更好,而所输出的声波具有较饱和的音场,并进而增加音场的广度与深度。
请参阅图5D所示,是绘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5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本实施例与图5B中的耳机500相同之处在于音室腔体317b所构成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的子音室331,经由设计刻意地延长其长度。如此,则可增加延迟的时间,也就是增加音场的广度与深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同之前所述,本发明可依图5中的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的特性而将其一前一后地配置于复合音室腔体317上,并使子音室331及子音室333形成有一距离上的差异,而使形成的复合音场与主扬声器313形成具有空间感的音质,而此音质则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其配置如图6所示。
当然,如前所述,本发明的耳机600亦可以针对音室腔体作不同的设计。例如,由音室腔体317b所构成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的子音室331,经由设计刻意地延长其长度。如此,则可增加延迟的时间,也就是增加音场的广度与深度。而其配置如图6A所示。
而又如前所述,本发明的耳机600亦可针对音室腔体作不同的结构设计,其配置如图6B所示。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600与图6的耳机600不同处在于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设计。如前所述,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设计,主要是形成特定物理结构的音室。而在图6B中,构成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结构,是由例如一隔板,可具有一预定角度的弯曲,而使在子音室331及333中所传递声波的音质,因为物理结构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根据本发明所做的验证发现,此预定弯曲的角度可为例如在80-100度的范围,声波的物理特性的改变将使效果更好,而所输出的声波具有较饱和的音场,并进而增加音场的广度与深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若经由特别设计,构成子音室331及子音室333的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开口,可以根据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的特性,调整开口的方向,例如可以是朝不同的方向。请参阅图7所示,是绘示此另一实施例的耳机700的部分侧视剖面图。音室腔体317b的开口是朝向罩体319,而音室腔体317c的开口则是朝向复合音室330的另一端。因此,由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所发出的声波在通过子音室333之后,会经由复合音室330的内壁将其反射后,才传至聆听者。由此可知,此种设计可弥补耳机内部空间不足的缺陷,以增加第一声道扬声器315b与第二声道扬声器315c所发出的声波传出耳机本体310的时间差,进而增加耳机700输出音场的深度。
而又如前所述,本发明的耳机700亦可针对音室腔体作不同的设计,其配置如图7A所示。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700与图7的耳机700不同之处在于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设计。如前所述,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设计,主要是形成特定物理结构的音室。而在图7B中,构成音室腔体317b与317c的结构,是由例如一隔板,可具有一预定角度的弯曲,而使在子音室331及333中所传递声波的音质,因为物理结构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根据本发明所做的验证发现,此预定弯曲的角度可为例如在80-100度的范围,声波的物理特性的改变将使效果更好,而所输出的声波具有较饱和的音场,并进而增加音场的广度与深度。
当然,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罩体319上包覆一层海绵或触感较为柔软的布料(图中未示),可以避免使用者因长时间配戴耳机而产生不适感。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所提出的耳机结构,可让许多的子扬声器共享复合音室,以使所发出的声波可在复合音室中均匀扩散,以形成复合音场。另外可根据每个子扬声器的特定,其所产生的声道可经由在复合音室中不同的位置,如前后或是不同的角度的配置,而使形成的复合音场与主扬声器形成具有空间感的音质,并应用其物理结构特性,形成具有均匀度特性的扩散音压及环绕音场的效果,而使此耳机可享受到大音场的影剧院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5)
1、一种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壳体;
一主扬声器与多数个子扬声器,配置于该壳体内;
一复合音室腔体,其中该些子扬声器配置于该复合音室腔体上,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以使得该些子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可形成一复合音场,并与该主扬声器所发出的声波传送出该耳机,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至少包括一第一声道扬声器以及一第二声道扬声器,并且所述的第一声道扬声器以及第二声道扬声器以上下相对的朝向分别配置在该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以及
一罩体,用以与该壳体包覆该主扬声器与该些子扬声器,用以形成该耳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声道扬声器以及第二声道扬声器设置的朝向垂直于声波向外传送出该耳机结构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与该第二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不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更包括一重低音扬声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重低音扬声器是位于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复合音室腔体为一空心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更分别具有特定物理结构的一子音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每一该子音室是一对应的音室腔体所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为一弯管,且该弯管具有一弯曲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弯管至少其中之一的该弯曲角度是在80度到100度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为一隔板,且该隔板具有一弯曲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隔板至少其中之一的该弯曲角度是在80度到100度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可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一反方向向外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弯管的开口,至少有一对该些开口方向相反。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弯管其中的一开口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内侧,而该些弯管其中的另一开口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外侧接近该罩体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耳机结构是用以接收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可使在该复合音室腔体内的该些子扬声器与该主扬声器产生一模拟音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子扬声器的分频点设计。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子扬声器的分频点与一延迟处理设计。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机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的复合音室腔体。
20.一种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壳体;
多数个子扬声器;
一复合音室腔体,其中该些子扬声器配置于该复合音室腔体上,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以使得该些子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可形成一复合音场,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至少包括一第一声道扬声器以及一第二声道扬声器,并且所述的第一声道扬声器以及第二声道扬声器以上下相对的朝向分别配置在该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以及
一罩体,用以与该壳体包覆该复合音室腔体以形成该耳机结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声道扬声器以及第二声道扬声器设置的朝向垂直于声波向外传送出该耳机结构的方向。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与该第二声道扬声器的配置位置不对称。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更包括一重低音扬声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重低音扬声器是位于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后端。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复合音室腔体为一空心柱体。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子扬声器更分别具有特定物理结构的一子音室。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每一该子音室是一对应的音室腔体所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为一弯管,且该弯管具有一弯曲角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弯管至少其中之一的该弯曲角度是在80度到100度的范围内。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为一隔板,且该隔板具有一弯曲角度。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隔板至少其中之一的该弯曲角度是在80度到100度的范围内。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音室腔体可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一反方向向外延伸。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弯管的开口,至少有一对该些开口方向相反。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弯管其中的一开口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内侧,而该些弯管其中的另一开口向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外侧接近该罩体位置。
3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耳机结构是用以接收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可使在该复合音室腔体内的该些子扬声器与该主扬声器产生一模拟音场。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子扬声器的分频点设计。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子扬声器的分频点与一延迟处理设计。
38、一种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复合音室腔体,配置于一壳体与一罩体,该壳体与该壳体用以包覆该复合音室腔体,用以形成该耳机结构,其中该复合音室腔体用以接收多数个音源单体,并形成一复合音室,藉以使得该些音源单体形成一复合音场,其中所述的该些音源单体至少包括一第一音源单体以及一第二音源单体,并且所述的第一音源单体以及第二音源单体以上下相对的朝向分别配置在该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壁。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音源单体以及第二音源单体配置在该复合音室腔体的朝向垂直于声波向外传送出该耳机结构的方向。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音源单体以及该第二该音源单体配置位置在该复合音室腔体的相对的两侧边并且不对称。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音源单体中至少包括一重低音音源单体。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重低音音源单体是位于该复合音室腔体的后端。
43、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音源单体是经由一模拟音场处理的讯号,可使在该复合音室腔体内产生一模拟音场。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音源单体产生讯号的分频点设计。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模拟音场处理是根据该些音源单体产生讯号的分频点与一延迟处理设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347282A CN100525510C (zh) | 2004-05-09 | 2004-05-09 | 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347282A CN100525510C (zh) | 2004-05-09 | 2004-05-09 | 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4573A CN1694573A (zh) | 2005-11-09 |
CN100525510C true CN100525510C (zh) | 2009-08-05 |
Family
ID=35353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472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5510C (zh) | 2004-05-09 | 2004-05-09 | 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2551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10661B (en) | 2006-08-23 | 2009-06-01 | Cotron Corp | Earphone |
CN101137249B (zh) * | 2006-08-30 | 2012-01-04 |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耳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0803A (en) * | 1992-03-31 | 1995-07-04 | Soei Electric Co., Ltd. | Bifunctional earphone set |
CN2243756Y (zh) * | 1996-05-24 | 1996-12-25 | 刘汉森 | 环绕声耳机 |
CN2355507Y (zh) * | 1998-07-31 | 1999-12-22 | 朱群彬 | 具有环绕声效果的耳机 |
CN2419776Y (zh) * | 2000-04-29 | 2001-02-14 | 朱曜明 | 四声道耳机 |
US6263085B1 (en) * | 1999-07-01 | 2001-07-17 | Sergio W. Weffer | Surround sound headphones |
CN1422101A (zh) * | 2001-11-27 | 2003-06-04 | 黄瑞书 | 改进的耳机 |
-
2004
- 2004-05-09 CN CNB2004100347282A patent/CN10052551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0803A (en) * | 1992-03-31 | 1995-07-04 | Soei Electric Co., Ltd. | Bifunctional earphone set |
CN2243756Y (zh) * | 1996-05-24 | 1996-12-25 | 刘汉森 | 环绕声耳机 |
CN2355507Y (zh) * | 1998-07-31 | 1999-12-22 | 朱群彬 | 具有环绕声效果的耳机 |
US6263085B1 (en) * | 1999-07-01 | 2001-07-17 | Sergio W. Weffer | Surround sound headphones |
CN2419776Y (zh) * | 2000-04-29 | 2001-02-14 | 朱曜明 | 四声道耳机 |
CN1422101A (zh) * | 2001-11-27 | 2003-06-04 | 黄瑞书 | 改进的耳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4573A (zh) | 2005-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39784B (en) | Earphone structure with a composite sound field | |
US6817440B1 (en) | Multi-channel headphones | |
TWI657701B (zh) | 耳機裝置 | |
US20030103637A1 (en) | Headphone | |
CN109309887B (zh) | 振膜式扬声器及可产生三维立体声效果的耳机 | |
WO2017190413A1 (zh) | 三维五音路入耳式耳机 | |
TWM482225U (zh) | 整合式靜電耳機單體模組之結構改良 | |
US7590257B1 (en) | Axially propagating horn array for a loudspeaker | |
TW200812417A (en) | Earphone | |
JP2010504655A5 (zh) | ||
WO2004040941A1 (en) | Multichannel headphones | |
CN1264381C (zh) | 改进的耳机 | |
EP1318692A1 (en) | Headphone | |
CN100525510C (zh) | 具有复合音场的耳机结构 | |
CN201039449Y (zh) | 多声道耳机结构 | |
CN101137249B (zh) | 耳机 | |
CN106331939B (zh) | 一种一体式条形音箱 | |
KR200271621Y1 (ko) | 헤드폰 | |
CN114466290B (zh) | 一种声学装置和音频系统 | |
CN213522324U (zh) | 一种自带分频网络的双单元耳机 | |
CN2523161Y (zh) | 改进的耳机 | |
CN112165667A (zh) | 一种自带分频网络的双单元耳机 | |
CN213186472U (zh) | 一种立体声耳机 | |
CN1713783A (zh) | 具有多声道指向导引结构的耳机 | |
TWM648081U (zh) | 多音路耳機喇叭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