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1450C - 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11450C CN100511450C CNB2006100725800A CN200610072580A CN100511450C CN 100511450 C CN100511450 C CN 100511450C CN B2006100725800 A CNB2006100725800 A CN B2006100725800A CN 200610072580 A CN200610072580 A CN 200610072580A CN 100511450 C CN100511450 C CN 10051145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
- optical disc
- structure body
- disc apparatus
- described c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28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by means provided on the turntable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28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by means for moving the turntable or the clamper towards the disk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其中,作为相对作为装置基盘的第一基台,绕支点使构成单元结构部的第二基台旋转而升降的升降机构部,为具有在处于卡紧状态的光盘的正投影区域内绕在第一基台侧可旋转地设置的转动轴,在该转动轴方向上形成了凸轮面的凸轮结构体,并使在第二基台侧设置的凸轮销接合到该凸轮面上的结构。凸轮结构体的结构为在将插入到装置内的光盘卡紧在转台上并变为可旋转的状态时,通过凸轮驱动部绕转动轴旋转。由此,实现了装置的进一步的小型、薄型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尤其涉及为卡紧光盘,而使转台升降移位时的驱动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有例如在特开2002—352498号公报和实开平7—41783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在特开2002—352498号公报中,记载了在盘装置中,通过在主滑块(slider)的面上形成的第一凸轮机构和在副滑块的面上装载的第二凸轮机构来使横动臂(transverse)(单元结构部)升降移位的结构,在实开平7—41783号公报中记录了在盘装置中,包括具有圆筒凸轮的圆筒凸轮齿轮和通过圆筒凸轮旋转而使单元(单元结构部)上移的升降杆部件的结构。
但是,由于特开2002—352498号公报记载的技术在滑块的面上形成凸轮机构,所以使横动臂(单元结构部)升降移位的结构容易很大。另外,实开平7—41783号公报记载的技术被认为适用于具有托盘,允许装置的厚度尺寸为例如约25×10-3m以上的光盘装置(例如,半高度型的机型等),很难适用于例如薄型的插口型机型(不使用托盘,而将光盘直接插入到装置主体内的方式的机型)等。另外,由于圆筒凸轮为连动于盘装载时的向装置主体内的托盘引入动作或盘卸载时的向装置主体外的托盘拉出动作来进行旋转的结构,所以为在一个旋转以内的旋转动作期间对应于该托盘引入动作或该托盘拉出动作的同时,进行单元(单元结构部)的上下移动动作的结构,所以需要大的圆筒凸轮直径,圆筒凸轮齿轮整体也为大型结构。另外,由于该圆筒凸轮齿轮在盘插入口侧配置在比光盘外围更外侧的区域上,所以从这些方面也容易使光盘装置的平面尺寸增大。进一步,在与圆筒凸轮的凸轮沟槽部接合的升降杆部件侧也为将凸轮跟随器结合到该升降杆部件上,并在该凸轮跟随器的前端上进一步设置球状部的结构,使得在该凸轮跟随器向圆筒凸轮的侧面侧延伸的状态下将该球状部与凸轮沟槽部接合。因此,该升降杆部件侧也需要大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问题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其目的是提供在光盘装置中,单元结构部的升降结构为使装置的小型且薄型化成为可能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该问题,且实现光盘装置的进一步小型·薄型化的技术。
本发明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
即,本发明中,在光盘装置中,作为相对作为装置基盘的第一基台,绕支点使装载了盘马达和转台、构成单元结构部的第二基台旋转而升降移位的升降机构部,为具有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台侧的、在转动轴周围,在该转动轴方向上形成了凸轮面的凸轮结构体,并使在上述第二基台侧设置的凸轮销与该凸轮面接合的结构。该凸轮结构体在将插入到装置内的光盘卡紧在转台上而变为可旋转状态时,通过凸轮驱动部绕转动轴旋转。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光盘装置中的装置尺寸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例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凸轮结构体的动作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凸轮结构体在动作前的装置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凸轮结构体的动作后的装置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例图,图2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凸轮结构体的动作说明图,图4是表示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凸轮结构体在动作前的装置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凸轮结构体的动作后的装置状态的图。另外,图1~图5中,对同一构成要素添加同一符号且使用同一坐标轴。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表面侧(盘装置侧)的结构例图。
图1中,100是光盘装置,2是旋转驱动光盘(图中未示)的盘马达,2a是装载光盘的转台,3是光拾取器,3a是物镜,4是作为装置基盘的第一基台的底盘,5是配置上述盘马达2和上述光拾取器3后构成的单元结构部、5a是作为单元结构部5的支撑基盘并装载了上述盘马达2和上述光拾取器3,相对底盘4可绕支点旋转移位的作为第二基台的单元结构台板(deck)部件,6是绕支点来使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旋转,并相对底盘4升降移位的凸轮结构体,7是在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侧设置,与上述凸轮结构体6的凸轮面接合的凸轮销,8是覆盖光盘装置100的背面侧的底盖(底座),21是在表面上设置了螺丝,并通过该螺丝的旋转,使光拾取器3沿光盘(图中未示)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的导螺杆部件(丝缸部件),22、23是引导该光拾取器3的移动的引导部件,30是旋转驱动导螺杆部件31的进给马达,40是产生使光盘装载移动或卸载移动的驱动力的加载马达,41是将驱动力从加载马达40传到负载侧的传送用齿轮列,50是在光盘从前面板(图中未示)侧沿Y轴方向向装置主体内插入时和光盘从装置主体内向前面板侧排出时,进行该插入·排出动作用的驱动力传送的臂部件,50a是臂部件50的臂部,50b是可旋转地支撑臂部50a的臂支撑部,70是将光盘引入到装置主体内用的盘插槽臂部件,80是辅助杆,g、h是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的转动支点,P-P’是通过转动支点g、h的直线(下面称作支点线)。在作为第二基台的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上与盘马达2和光拾取器3一起装载了导螺杆部件21、引导部件22、23和进给马达30。
凸轮结构体6是在柱状体的外围部设置了形成凸轮面的凸轮沟槽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在底盘4上,可旋转地设置于在转台2a上卡紧的光盘的正投影区域(光盘的圆形平面正投影的圆形区域)的范围内。该转动轴为与盘马达2的旋转轴大致相同的方向(Z轴方向),凸轮沟槽具有在该转动轴的周围在该转动轴方向(Z轴方向)上形成了凸轮面的结构。凸轮销7的前端部插入到该凸轮沟槽内与凸轮面接合。凸轮结构体6和凸轮销7构成使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绕转动支点g、h,即支点线P—P’旋转,相对底盘4升降移位的升降机构部。光盘装置100的表面侧通过顶盖部件(图中未示)来进行覆盖。在本光盘装置100中,设装置的厚度尺寸(顶盖部件的外表面和底盖8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9.5×10-3m以下。
下面,对说明中所用的图1的结构要素添加与图1中相同的符号来加以使用。
图2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a)是斜视图,(b)是平面图。
图2中,6a是在凸轮结构体6内,与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轴按同心状设置的作为凸轮结构体6的被驱动部的从动齿轮,6b是在凸轮结构体6内、形成了凸轮面的部分,6c是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轴,9是接合到凸轮结构体6的从动齿轮6a上,将使凸轮结构体6绕转动轴6c旋转用的驱动力传到该从动齿轮6a上的驱动齿轮,9c是驱动齿轮9的转动轴,122、123是在光盘的装载或卸载时动作的杆部件。杆部件122、123在光盘的装载移动或卸载移动时,将加载马达40的旋转驱动力经传送用齿轮列41进行传送,使该光盘保持为预定的状态,并移位,而将该光盘引导到装置主体内的可卡紧的位置,或从该可卡紧位置向装置主体外排出光盘。其他符号与图1的情况相同。将凸轮销7配置在连接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轴6c的中心(转动中心轴)和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的直线上。
例如,在光盘装载时,若将光盘插入到装置主体内的规定位置上,则加载马达40开始旋转,该加载马达40的旋转驱动力经传送用齿轮列41传到杆部件122,该杆部件122进行直线移动,并使凸轮驱动部的驱动齿轮9绕转动轴9c转动。驱动齿轮9通过旋转来驱动从动齿轮6a,而使凸轮结构体6绕转动轴6c旋转。通过凸轮结构体6的旋转凸轮面移动,从而凸轮销7沿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轴方向,即Z方向跟随凸轮面的曲线进行移位。通过凸轮销7沿Z轴方向进行移动变位,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绕转动支点g、h,即支点线P—P’进行转动,而使该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上的盘马达2和转台2a相对底盘4进行升高移动。通过转台2a的该升高移动,光盘升高移动,而在按压到顶盖的内面部的状态下进行卡紧。
图3是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凸轮结构体6的动作说明图。
图3(a)是表示凸轮销7没有开始进行由凸轮结构体6形成的向Z轴方向的升高动作的状态的图,图3(b)是表示通过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凸轮销7变为凸轮面而开始向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轴方向(Z轴方向)的升高动作后,卡紧光盘时的凸轮面上的凸轮销7的位置的图,图3(c)是表示在光盘的卡紧后,开始记录或再现动作时的凸轮面上的凸轮销7的位置的图。
图3中,c是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中心,Q是凸轮结构体6的凸轮沟槽,S1是凸轮结构体6的凸轮面中的第一凸轮面,S2是相同的第二凸轮面,St是在第一凸轮面S1和第二凸轮面S2之间凸轮面的曲线成为最大的极大凸轮面。其他符号与图1和图2的情况相同。在卡紧时,通过驱动齿轮9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来驱动从动齿轮6a,而使凸轮结构体6绕转动中心c(=绕转动轴6c)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通过凸轮结构体6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凸轮面S1、St、S2依次相对凸轮销7移动,从而凸轮销7跟随凸轮面S1、St、S2的曲面,而沿Z轴方向和—Z轴方向进行移位。若凸轮结构体6旋转凸轮销7从图3(a)所示的位置开始移动而与凸轮面S1接触,则该凸轮面S1跟随该曲线,而使该凸轮销7沿Z轴方向升高移动。随着该凸轮销7的升高移动,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也绕转动支点g、h,即支点线P—P’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使盘马达2和转台2a与光盘(图中未示)相对底盘4升高移动。通过该升高移动转台2a上的光盘接近于上方的顶盖(图中未示)。若凸轮销7来到凸轮面St的位置,则凸轮销7变为Z轴方向的最高位置(图3(b))。在该位置上,将转台2a上的光盘压到顶盖的内面部,而变为在转台2a上卡紧的状态。若凸轮结构体6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凸轮销7与凸轮面S2接触。在该凸轮面S2中,使凸轮销7沿-Z轴方向接着下降移动。随着该凸轮销7的下降移动,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也绕转动支点g、h,即支点线P-P’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使盘马达2和转台2a和光盘相对底盘4下降移动。通过该下降移动,转台2a上的光盘变为与顶盖的内面分离而可旋转的状态,可以进行记录或再现动作。
在卸载光盘的情况下,通过驱动齿轮9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来驱动从动齿轮6a,而使凸轮结构体6绕转动中心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使凸轮面相对凸轮销7以S2、St、S1的顺序接触,而使凸轮销7跟随凸轮面S2、St、S1的曲线,沿Z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移位,使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绕支点线P—P’旋转而使转台2a升降移位,使光盘在转台2a上分离而解除卡紧状态。
图4是表示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凸轮结构体动作之前的装置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凸轮结构体动作之后的装置状态的图。
图4和图5中,160是接通、截断向加载马达40的通电用的开关。其他符号与图1和图2的情况相同。在光盘的装载时,若向处于图4的装置状态的光盘装置100的装置主体内插入光盘,该光盘通过盘插槽臂部件70和辅助杆部件80进一步向装置主体内侧插入,同时,杆部件122、123动作,而使臂部件50的臂部50a和臂支撑部50b绕支点旋转。若臂支撑部50b旋转,则按压开关160而变为接通加载马达40的状态后进行旋转,其旋转驱动力经传送用齿轮列41传到杆部件122,并进一步传到凸轮驱动部的驱动齿轮9而使该驱动齿轮9绕转动轴9c旋转。驱动齿轮9通过旋转使从动齿轮6a驱动,并使凸轮结构体6绕转动轴6c旋转。通过凸轮结构体6的旋转凸轮面移动,从而与凸轮沟槽接合的凸轮销7跟随凸轮面的曲线而沿Z轴方向或—Z轴方向移动移位。通过凸轮销7沿Z轴方向或—Z轴方向移位,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绕转动支点g、h,即支点线P—P’旋转,使该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上的盘马达2和转台2a相对底盘4移动,并使光盘在转台2a上进行卡紧。这时,光盘装置100为图5的装置状态。在按压上述开关160时,该开关160的输出信号输入到作为光盘装置100的控制单元的微计算机等,并根据来自该微计算机等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加载马达40的驱动。
根据上述实施例,凸轮结构体6为仅在插入到装置内的光盘在转台上进行卡紧变为可旋转的状态时和在解除该状态而可向装置外取出光盘的状态的动作的情况下使凸轮销7升降移动的结构,所以该凸轮结构体6可以为冲程短、凸轮面为简单结构且转动轴方向的振幅也比较小的小径且薄型的结构。因此,可以实现光盘装置整体的平面尺寸和厚度尺寸的减小。另外,由于该凸轮结构体6为在底盘4上,在转台2a上进行卡紧的光盘的正投影区域内进行设置的结构,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实现光盘装置的尤其平面尺寸的进一步的缩短。
本发明可以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之外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进行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所有的方面不过是本发明的仅仅的一个示例,不应理解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的范围(claim)来表示。进一步,属于该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同等范围的变形和改变全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光盘装置,在转台上卡紧光盘后,在使盘平面的高度位置变化的状态下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为装置基盘的第一基台;
第二基台,安装旋转驱动所述转台的盘马达,并可相对所述第一基台绕支点进行转动移位;
凸轮结构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台侧,绕着沿与所述盘马达的旋转轴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的转动轴,在该转动轴方向形成有凸轮面;
凸轮销,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台侧,并与所述凸轮结构体的凸轮面接合;和
凸轮驱动部,旋转驱动所述凸轮结构体;
构成为,在将插入到装置内的所述光盘卡紧并变为可转动的状态时,所述凸轮驱动部旋转驱动所述凸轮结构体,并使所述凸轮销的与所述凸轮面的接触部沿该凸轮结构体的转动轴方向移位而使所述第二基台转动移位,并使所述转台的高度位置升降移位,
所述凸轮结构体的结构为,在柱状体的外围部上设置有形成凸轮面的沟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结构体配置在被卡紧的光盘的正投影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结构体的结构为,具有凸轮面的高度在转动轴方向变成极大的结构,在该凸轮面的高度成为极大的位置上,所述光盘的卡紧终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驱动部的结构为,驱动齿轮使与所述凸轮结构体的转动轴同心状设置的从动齿轮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驱动部的结构为,从与所述光盘的外围接触、将该光盘直接引入到装置主体内的机构传送驱动力,并使与所述凸轮结构体的转动轴同心状设置的从动齿轮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销的结构为,配置在连接所述凸轮结构体的转动中心轴和所述第二基台的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结构为装置的厚度尺寸小于等于9.5×10-3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95944A JP2007109270A (ja) | 2005-10-11 | 2005-10-11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5295944 | 2005-10-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9379A CN1949379A (zh) | 2007-04-18 |
CN100511450C true CN100511450C (zh) | 2009-07-08 |
Family
ID=37912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7258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1450C (zh) | 2005-10-11 | 2006-04-07 | 光盘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34238B2 (zh) |
JP (1) | JP2007109270A (zh) |
CN (1) | CN10051145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09289A (ja) * | 2005-10-12 | 2007-04-26 |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7220176A (ja) * | 2006-02-15 | 2007-08-30 |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5032402B2 (ja) * | 2008-06-20 | 2012-09-26 | ソニーオプティアーク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41783A (ja) | 1993-07-30 | 1995-02-10 | Ntn Corp | 固形グリース充填転がり軸受 |
JP3437393B2 (ja) | 1996-11-29 | 2003-08-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
JP3847956B2 (ja) | 1998-05-29 | 2006-11-22 | 株式会社東芝 | ディスク装置 |
JP3522235B2 (ja) | 2001-05-25 | 2004-04-2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7109289A (ja) * | 2005-10-12 | 2007-04-26 |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2005
- 2005-10-11 JP JP2005295944A patent/JP2007109270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
- 2006-03-07 US US11/368,682 patent/US743423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4-07 CN CNB2006100725800A patent/CN10051145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7109270A (ja) | 2007-04-26 |
US20070083876A1 (en) | 2007-04-12 |
CN1949379A (zh) | 2007-04-18 |
US7434238B2 (en) | 2008-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11450C (zh) | 光盘装置 | |
JP2005251299A (ja) |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 | |
TWI383381B (zh) | A gripping device and a disc device | |
CN100481231C (zh) | 盘装置 | |
US6665254B2 (en) | Disk-loading apparatus | |
JP2004296091A (ja) |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及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用トレー | |
JP2005251306A (ja) |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 | |
JP2005251305A (ja) |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 | |
JP2005251304A (ja) |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 | |
JP2005251300A (ja) |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 | |
JP2005251302A (ja) |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 | |
JP3070791B2 (ja)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装置 | |
US7739704B2 (en) | Disk apparatus having traverse and spindle cam memb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 |
KR100628858B1 (ko) | 광디스크 장치 | |
JP2693030B2 (ja)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
JP2006260719A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JP2712223B2 (ja)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 |
JP3858704B2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
CN100501854C (zh) | 光盘装置 | |
CN100380464C (zh) | 光盘装置 | |
JPH0135324Y2 (zh) | ||
JPH05266563A (ja)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 |
JPH1083606A (ja) | ディスクトレー及び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JP2009080930A (ja) | 駆動機構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
JP2005196853A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