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2825C - 视力改善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视力改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02825C CN100502825C CNB2004800023597A CN200480002359A CN100502825C CN 100502825 C CN100502825 C CN 100502825C CN B2004800023597 A CNB2004800023597 A CN B2004800023597A CN 200480002359 A CN200480002359 A CN 200480002359A CN 100502825 C CN100502825 C CN 10050282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improving device
- eyesight improving
- eyepiece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4438 eyesigh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10000001525 retina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44000287680 Garcinia dulci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508 ey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886 cilia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0695 crystalline l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9711 regulat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08000001491 myop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79 myop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01000010041 presbyop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162 simple ey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61 choroi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436 pseudomyop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72198 Serjania polyphyl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252 bulbus oculi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87 corn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4 visual acu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127 vitreous bod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5494 xerophthal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5/00—Exercisers for the ey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 in contact-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提供眼的成像调节功能提高、便于使用的视力改善装置,使用者将眼贴在目镜(10)上通过开闭遮挡机构(14)用双眼或单眼观察被显示在目标物(12)上的图形。使用者在将眼的焦点聚在图形上的状态下用目标物移动机构(18)从远点到近点、再从近点向远点反复移动目标物(12)。此时,图形的大小被控制成与目镜(10)到目标物(12)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变化。使用者通过在目标物(12)移动期间努力将眼的焦点聚在图形上,能够使睫状体、瞳孔的辐辏、发散等眼的成像调节功能工作,能够提高成像调节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力改善装置,特别涉及假性近视和老花眼的改善装置。
背景技术
图6(a)、(b)为表示了人眼大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6(a)为观看远点时的图,由于睫状体(环状肌)102松弛,脉络膜104的张力拉伸晶状体100使其厚度变薄,曲率变小。另外,图6(b)为看近点时的图,由于睫状体(环状肌)102收缩,脉络膜104拉伸晶状体100的张力缓和,晶状体100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收缩,厚度变厚,曲率增大。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目视对象物的距离调节晶状体100的曲率(焦点距离),能够清晰地感知各对象物。而且为了更醒目地感知对象物,使用虹膜(参照图8)调节瞳孔的直径,根据对象物的距离调节两眼的注视线的角度进行辐辏(内斜)/发散(外斜)调节。
另外,上述远点是指晶状体100的厚度未完全调整好时成像在视网膜的中心窝上的外界的点。并且,近点是指晶状体100的厚度调整过度时成像在视网膜的中心窝上的外界的点。
但是,近年来青少年时看电视、电子游戏、个人电脑等显示屏的时间增多,由假性近视变成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已经知道近视的几个原因,例如,可以认为是在近点看对象物的时间变长,上述睫状体102长期处于收缩状态,晶状体100长时间持续处于曲率增大(厚度变厚)的状态,眼轴(晶状体100到视网膜的距离)变长等。
并且,虽然存在个人差异,但年龄超过40岁时近点变远,不能清楚地感知近的物体,逐渐老花眼。作为其主要原因之一,可以列举睫状体102衰弱。
另外,下述非专利文献1中也记载了近视、老花眼的原因。
以往,提出了使因上述近视等而降低了的视力恢复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往复移动显示了标记的注视板,使用者通过注视靠近、远离的标记而进行眼的训练的视力恢复装置。
但是,上述现有的视力恢复装置中由于被显示在注视板上的标记的大小一定,因此存在特别是在标记靠近使用者时难以聚焦在标记上,难以看清楚的问题。其原因可以认为是当标记靠近使用者时,形成在看着标记的使用者的眼的视网膜上的标记的图像过大,增加了进入大脑的信息量,对睫状体102等眼的成像调节功能的控制变得困难的缘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39501号
[非专利文献1](日本)现代眼科学修订第7版所敬、金井淳金原出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以往问题,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眼的成像调节功能提高、使用方便的视力改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目镜;目标物,能够从上述目镜目视到、并能够显示适当的图形;目标物移动机构,使上述目标物以合适的速度在分别距上述目镜预定距离上的远点和近点之间移动;以及,显示控制机构,在上述目标物的移动过程中连续地使显示在上述目标物上的图形的大小与上述目标物与上述目镜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地变化,以使得在上述目标物的移动过程中在使用者的视网膜上形成固定大小的像。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图形的大小与目标物与目镜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地变化,因此能够提供在移动目标物时容易将眼的焦点聚在图形上,使用方便的视力改善装置。
并且,上述视力改善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了2个上述目镜,分别具有遮挡视认上述目标物的遮挡机构。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视力改善装置时,容易选择双眼看或单眼看。
或者,在上述视力改善装置中,上述目标物具备显示能够从上述目镜目视的图形的电子显示机构。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视力改善装置时,能够丰富可以选择的图形的数量,提供更鲜明的图形。
并且,在上述视力改善装置中,上述目标物移动机构由驱动机构使上述目标物移动。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目标物的移动容易化。并且能够以正确的速度移动目标物,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视力改善效果。
并且,在上述视力改善装置中,上述驱动机构可以使上述目标物的移动速度分级或连续地变化。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容易设定最适合于使用者的移动速度。
并且,在上述视力改善装置中,上述目镜具备凸透镜。
并且,在上述视力改善装置中,上述目标物向着与目镜相同的方向;设置了与目标物和目镜相向的反射机构和取代目标物移动机构使反射机构以适当的速度在预定的2点之间移动的反射机构移动机构;从目标物射出的光被反射机构反射后入射到目镜。
如果采用上述各种结构,能够使视力改善装置小型化。
或者,本发明的一种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显示机构,能够显示适当的图形;距离测量机构,测量上述电子显示机构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以及,显示控制机构,在上述电子显示机构的移动过程中连续地使显示在上述电子显示机构上的图形的大小与上述电子显示机构同上述使用者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地变化,以使得在上述电子显示机构的移动过程中在上述使用者的视网膜上形成固定大小的像。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具有与便携式电话机相同的功能和形态的小型并且方便的视力改善装置,通过将其功能组入到便携式电话机中也可以实现。
并且,在上述视力改善装置中,上述图形用红、绿、蓝中的任一种颜色来显示,使上述图形的背景为黑色。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使用者容易集中到图形上的视力改善装置。
并且,在上述视力改善装置中,上述图形为环状。
并且,在上述视力改善装置中,当距上述目镜的距离为25cm时,上述图形的大小为最大直径在1cm以内。作为该图形,优选大写字母G的形状。
并且,在上述视力改善装置中,上述图形用白色显示,使上述图形的背景为黑色。
如果采用上述各结构,通过根据使用者的年龄等条件分别使用环状、小的大写字母G等图形,能够实施适当的视力恢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视力改善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视力改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形的大小与眼的视网膜上形成的像的大小的关系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视力改善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视力改善装置的再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
图6是人眼的大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视力改善装置的再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
图8是人眼的详细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表示视力测量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视力改善装置的透视图。另外,图1中为了表明内部结构,透视了装置的壁面。在图1中,在壁面的一个地方设置了目镜10,在从该目镜10能够看到的位置配置目标物12。该目镜10为使用者将眼靠在其上观看目标物12用的部分,至少设置1个,最好设置2个。并且,目镜10上设置遮挡视认目标物12的遮挡机构14,在设置了2个目镜10的结构中,使得仅用单眼就能够目视目标物12。即,如果打开2个遮挡机构14能够用双眼目视目标物12,如果关闭其中一个遮挡机构14,与未闭合的目镜10接触的眼能够目视目标物12。该遮挡机构14的开闭既可以用手动旋钮使板状遮挡机构移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自动快门机构来实现。另外,虽然目镜10使用透明的平板玻璃,但也可以使用凸透镜。
目标物12为可以显示能够从目镜10目视的适当图形的结构。最好使用例如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使用了发光元件的显示器等电子显示机构构成。使用电子显示机构能够控制图形的大小或着色等,能够提供使用更方便的视力改善装置。并且,作为被显示在目标物12上的图形有各种文字、标记、绘画等。这些图形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是便于从目镜10目视、使用者的眼睛便于聚焦、或者容易确认是否聚焦的结构就可以。另外,为了便于观看显示在目标物12上的图形,优选设置照明机构16。
上述目标物12能够通过目标物移动机构18在位于分别距目镜10预定距离上的远点和近点之间以适当的速度移动。该远点和近点如上所述分别为眼的晶状体100的厚度未完全调节好时或晶状体100的厚度调节到极度时分别成像在视网膜的中心窝上的外界的点。并且,有关目标物移动机构18后面叙述。
使用者将眼与目镜10接触,通过开闭遮挡机构14用双眼或单眼看显示在目标物12上的图形。此时,使用者努力看清图形进行眼的聚焦。在这样眼的焦点聚在图形上的状态下,用目标物移动机构18使目标物12从远点移向近点,再从近点移向远点,反复进行。通过使用者在目标物12的移动过程中也努力使眼聚焦在图形上,能够训练睫状体102或瞳孔的辐辏、发散等眼的成像调节功能,能够提高成像调节功能。通过这样,对于近视者看远方对象物或老花眼者看跟前对象物这样以往难以看清楚的对象物也能看清楚。这样一来,通过使睫状体102等的晶状体100的曲率控制组织运动,进行瞳孔直径的调节或辐辏、发散,能够使包括视网膜的整个眼球运动,使眼的功能活化。另外,为了防止干眼病,上述目标物12在远点、近点之间的移动最好以20个左右的来回为一组,每天进行2次左右,中间休息的同时每次进行2到3组。
另外,在长时间看着电脑显示器或长时间看书等之后,也可以用本装置进行睫状体的运动或瞳孔调节、辐辏/发散,以此来恢复眼的功能。
图2(a)表示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视力改善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在图2(a)中,目标物12用支柱等合适的支承机构20固定在基座22上。基座22安置在由皮带轮26和皮带等构成的传送机构24上。皮带轮26为由电动机30驱动移动目标物12的结构。该电动机30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机构。并且,由基座22、传送机构24和电动机30构成本发明的目标物移动机构18。此时,也可以用底板36盖住目标物移动机构18,用支承机构20通过底板36上形成的图1所示的细长形状的缝隙38将目标物12与基座22结合。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目标物12可以在上述远点与近点之间移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视力改善装置也可以被收容在框体28中。
作为上述驱动机构的电动机30和作为电子显示机构的目标物12由控制机构32控制其动作。图2(b)表示控制机构32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2(b)中,使用者从键盘、显示器上的区域指定机构、输入开关等输入机构34输入视力改善装置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由控制输入单元40接收,与显示在作为电子显示机构的目标物12上的图形有关的控制信息被输入显示控制单元42,与作为驱动机构的电动机30有关的控制信息被输入驱动控制单元44中。另外,上述输入机构34的结构为安置在使用者近前以便使用。
驱动控制单元44由移动方向控制单元46控制目标物12从远点向近点方向移动或者从近点向远点方向移动,用位置控制单元48控制目标物12的位置,此外设定远点和近点,由速度控制单元50控制目标物12的移动速度。
当从输入机构34输入视力改善装置的启动信号时,移动方向控制单元46控制目标物12反复从远点向近点移动、接着从近点向远点移动动作时的移动方向。另外,输入启动信号时的移动方向为,如果当时目标物12位于远点的话则为向近点的方向,如果当时目标物12位于近点的话则为向远点的方向。并且,如果目标物12在远点与近点之间的话,则移动方向控制单元46选择任意方向,但也可以预先作为缺省设定。
虽然位置控制单元48将上述远点和近点的位置作为离开目镜10的距离设定,但由于每个人的远点及近点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针对每个使用者进行调整。因此采用使远点能够在离目镜10的距离为500~1000mm的范围内进行控制,使近点能够在离目镜10的距离为100~200mm的范围内控制的结构。这些值由使用者从输入机构34输入。并且,目镜10到目标物12的距离由位置控制单元48根据电动机的转速等适当的方法而求得。另外,目镜10到目标物12的距离也被输入到显示控制单元42。
速度控制单元50控制目标物12的移动速度,可以采用能使移动速度分级变化和能使移动速度连续变化的任何一种结构。在采用使移动速度可以分级变化的结构的情况下,使使用者可以从例如10mm/秒、20mm/秒、40mm/秒、80mm/秒、160mm/秒、250mm/秒的移动速度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移动速度。通过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视力。或者,在采用使移动速度可以连续变化的结构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根据最适合于自己的移动速度进行微调,可以获得使用更容易的视力改善装置。这些移动速度的值由使用者从输入机构34输入。
以上移动方向控制单元46、位置控制单元48、速度控制单元50的各控制输出被输入到作为驱动机构的电动机30中,进行预定的控制。另外,如果将移动方向控制单元46、位置控制单元48和速度控制单元50的各控制进行组合,加入目标物12移动时前后一点点的震动,则使用者不仅容易将自己的眼睛聚焦在目标物12所显示的图形上,而且容易判断是否聚焦。
显示控制单元42中通过控制输入单元40输入有从输入机构34输入的与显示图形有关的控制信息,并且,输入有从位置控制单元48输入的目镜10与目标物12之间的距离。显示控制单元42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息从预先存储在存储机构43中的图形数据中选择预定的图形,与选中的图形及其大小有关的信息显示在目标物12的电子显示机构中。此外,从目镜10到目标物12的距离也被显示控制单元42显示在目标物上。这样一来,通过在目标物12上显示从目镜10到目标物12的距离和显示在目标物12上的图形的大小等信息,使使用者可以把握能够看清目标物12上的什么图形和距离多远能看清。通过这样,能够付与使用者成就感,付与使用者努力改善视力的动机。
并且,显示控制单元42进行控制,使显示在目标物12上的图形的大小与目标物12与目镜10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地变化。图3表示进行这样的控制时图形的大小与形成在眼的视网膜上的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如果位于离从目镜10看目标物12的眼球106的晶状体100的距离为l1的位置(例如远点)上大小为h1的图形显示在目标物12上,则通过睫状体102等眼的成像调节功能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像。接着,如果在用目标物移动机构18使显示了图形的目标物12靠近眼睛时使图形的大小与晶状体100与图形之间的距离成比例缩小的话,则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的大小保持一定。即,虽然随着看着的图形靠近,利用眼的成像调节功能的作用调节晶状体100的焦点距离使图形在视网膜上成像,但由于通过晶状体100的中心的光的入射角不变,因此像的大小保持一定。例如,如果假设离晶状体100的距离为l2时图形的大小为h2,离晶状体100的距离为l3时图形的大小为h3,如果控制图形的大小使它们保持l1∶l2∶l3=h1∶h2∶h3的关系,则视网膜上的像的大小总是保持一定。另外,当使目标物12远离眼睛时,使图形的大小与晶状体100与图形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地增大。
如果这样使眼的视网膜上形成的像的大小保持在一定的话,则能够控制进入大脑的视觉信息的量,使用者容易将眼的焦点聚在图形上。因此,能够实现使用者便于看、容易使的视力改善装置。这种效果特别是在目标物12靠近使用者时变大。这是因为如果目标物12靠近使用者时图形的大小一定的话,则视网膜上形成的像的大小就变大,从视网膜进入大脑的信息量就逐渐增多,但如果通过上述控制使图形的大小变化而使像的大小成为一定,因此能够控制从视网膜进入大脑的信息量的增加。另外,由于即使像上述那样控制图形的大小也可以使成像调节功能动作将眼的聚点焦在图形上,因此不会损害视力恢复的效果。
而且,显示控制单元42还控制被显示在目标物12上的图形及图形的背景的颜色。与图形及图形的背景的颜色有关的数据也被预先保存在存储机构43中,显示控制单元42根据从输入机构34输入的控制信息获取与颜色有关的数据。此时,如果使图形的颜色为红、绿、蓝的任一种,图形的背景的颜色为黑色的话,即如果在黑色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红、绿、蓝颜色中的某一种颜色的图形的话,则使用者容易集中在图形上。这是因为人眼的视网膜内的光受纳体由具有吸收波长分别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的吸收特性的锥体和识别明暗的杆体构成,因此由于该光受纳体的特性容易看见红、绿、蓝颜色的图形的缘故。并且,通过使背景为黑色,可是使图形更容易识别,使用者更容易集中在图形上。
由于上述晶状体100与图形之间的距离可以用目标物12与目镜10之间的距离来代表,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视力改善装置的显示控制单元42与目标物12与目镜10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地控制图形的大小。
上述本实施方式的视力改善装置由于远点而使其纵深为550~1050mm左右,非常大。因此,最好在目镜10上设置透镜制作虚像使纵深缩小,使装置小型化。
实施例
下面说明使用了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力改善装置的视力改善试验的结果。
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视力改善装置对15个十几岁、23个二十几岁、25个三十几岁、14个四十几岁、16个五十几岁的人实施了以下的视力恢复训练。
训练内容
使目标物12以250mm/秒的速度在目镜10与目标物12之间的距离为20cm~65cm之间往复15次,使用者将眼睛聚焦在黑色背景中的白色圆盘状图形上。图形的大小为在远点(离目镜10的距离为65cm)上直径80mm,在近点(离目镜10的距离为20cm)上直径为24.6mm,对应离开目镜10的距离直线地缩小或放大。
各被试验者的视力这样确定:对LogMAR近距离视力表(日本点眼药研究所)的100%、25%、6%(数字表示记号的深度)这3种及文字识别表的数字、小写字母、大写字母、平假名、片假名、汉字这6种文字(每5个文字的字体大小为14到1构成)共计9种试验项目进行测试,在视力指标的各级当正确率超过50%时认为该视力级别合格(该人的视力),50%以下时降一级作为此人的视力。以这一标准测试了上述训练前后的各被试验者的视力。测试结果表示在图9中。在图9中,综合+为上述9种试验项目中上述训练后的视力比训练前的视力提高的项目比降低的项目多时的情况,综合±为上述训练后的视力与训练前的视力相同(包括提高的项目与降低的项目数相同)时的情况,综合—为上述训练后的视力比训练前的视力提高的项目比降低的项目少时的情况。
如图9所示,各年龄段的被试验者中综合+者超过90%,综合±者不足10%。并且,没有综合—者。这一结果证明,如果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视力改善装置进行上述训练,能够取得很高的视力改善效果。
图4为本发明的视力改善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与图2(a)相同的要素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图4的特点在于,目标物12的显示图形的面向着与目镜10相同的方向,在该目标物12和目镜10的对面设置平面镜等反射机构52。该反射机构52用支柱或其他合适的支承机构20固定在基座22上。固定在基座22上的反射机构52通过传送机构24在预定的2点之间以合适的速度移动。基座22、传送机构24和电动机30构成本发明的反射机构移动机构。
如图4的虚线所示,目标物12发出的光被反射机构52反射入射到目镜10中。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反射机构52从目镜10间接地目视目标物12的图形。并且,通过移动反射机构52的位置可以调节从目标物12发出经过反射机构52反射到达目镜10的光的通过距离即到使用者从目镜10看到的目标物12的距离。因此,可以设定反射机构52在其间移动的2个预定点,使光的通过距离为上述远点和近点。此时由于光被反射机构52反射,因此目镜10与反射机构52的实际距离比光的通过距离短。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确保到使用者从目镜10看到的目标物12的距离的预定的远点的同时缩小视力改善装置的纵深,能够使装置小型化。另外,反射机构52的位置可以用与图2(b)所示的位置控制单元48相同的结构检测到。因此,可以用与图2(b)所示控制机构32相同的结构进行控制,使显示在目标物12上的图形的大小与上述光的通过距离成比例地变化。并且,图形及图形的背景颜色也可以进行同样的控制。
图5(a)为表示本发明的视力改善装置的再一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在图5(a)中,用将图形显示在便携式电话机54中具备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电子显示机构中的结构取代上述目标物12。使用者手持便携式电话机54通过曲伸胳臂等使图形以适当的速度往复移动,使眼睛聚焦在该图形上观看该图形,通过这样来进行视力恢复训练。
便携式电话机54上具备用来测量与使用者56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测量机构。作为距离测量机构可以使用例如以下几种结构:在便携式电话机54中组装入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像图5(a)所示那样用受光元件检测从发光元件发射出的被使用者56的脸反射回来的光58,计算从发光元件发射光之后到受光元件检测到反射光时为止的时间,由此测量距离;或者使便携式电话机54具备相机功能59,从对象画面中仅抽取特定的部分并存储,根据距离改变时该特定部分的长度之比算出距离。但是,距离测量机构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大小能够组装到便携式电话机54中的机构,都没有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使显示在电子显示机构中的图形的大小与由距离测量机构测量到的便携式电话机54与使用者56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地变化的结构。通过这样,能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一样实现使用者容易将目光聚焦在显示的图形上、且便于使用的视力改善装置。
图5(b)为实现图5(a)所示的实施方式用的结构的方框图。另外,图5(b)中省略了实现便携式电话功能的部分。在图5(b)中,用上述相机功能59等构成的距离测量单元60测量便携式电话机54与使用者56之间的距离,距离测量单元60的输出被输入到距离计算单元62中计算出上述距离。这里,由距离测量单元60和距离计算单元62构成本发明的距离测量机构。距离计算单元62计算出的距离数据被输入显示控制单元42内。该显示控制单元42相当于本发明的显示控制机构。该显示控制单元42根据输入的距离数据进行控制,使显示在电子显示机构64上的图形的大小与便携式电话机54与使用者56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地变化。此时被显示在电子显示机构64上的图形与图2(b)时的相同,由显示控制单元42从被保存在存储机构43中的图形数据中选择。并且,对于图形及图形背景的颜色也可以与图2(b)时相同地进行控制。
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以用便携式电话机实现视力改善装置为例,但并不局限于便携式电话机。只要是使用者能够携带并且能够显示适当的图形的装置,例如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个人数字助理)等,通过装入图5(b)所示的结构都能实现本实施方式的视力改善装置。
图7(a)、(b)表示本发明的视力改善装置的再一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7(a)中,目标物12中显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形66。本实施方式的特点在于,图形66的形状为图7(a)所示那样在中央开有孔的圆形即环状。并且,显示图形66的目标物12的画面68将图形66的背景显示成黑色。
图8表示人眼的详细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在图8中,进入眼的光通过角膜70、晶状体72及玻璃体74在视网膜76上结成对象物的像。视网膜76在其大致中央的地方存在视力更好的中心窝78。并且,为了更加醒目地感知对象物,通过位于晶状体72前面的虹膜79调节瞳孔直径。
当用人眼看图7(a)所示的环状图形66时,其像80大致形成在图8所示的位置。如上所述,图形66为环形,在其中央部分开有圆形孔。因此,图形66的像80不形成在眼的中心窝78的区域,抑制了对中心窝78的刺激,靠中心窝78周围的视网膜的刺激感知像80。因此,特别对于上了一定年纪、即老花眼逐渐加深的使用者来说易于看图形66,容易集中在看图形66上。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训练睫状体102等眼的成像调节功能,能够进一步提高成像调节功能。
虽然图7(a)所示的图形66为单一的圆环,但优选使其为双重圆环。如果为双重圆环,则容易判断眼是否聚焦在图形66上,能够使眼聚焦在图形66上更有效地训练眼的成像调节功能。如果眼没有聚焦在图形66上,则不能充分训练睫状体102等眼的成像调节功能。
另外,图形66的大小只要是能够刺激中心窝78周围的视网膜的大小,就没有特别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图7(a)的环状图形66主要适用于老花眼问题的老龄者。而对于青少年即近视问题的使用者有可能使刺激眼的中心窝78的光容易集中。图7(b)表示适用于刺激眼的中心窝78的图形的示例。在图7(b)中,目标物12在其画面68的大致中央的位置显示大写字母G字形状的图形67,背景为黑色。当从目镜10到该图形67(目标物12的画面68)的距离为25cm时,该图形67的大小最好为最大直径在1cm以内。如果是这样大的大小的话,入射到眼中的图形67的光几乎全部可以刺激中心窝78。并且,如果使图形67为图7(b)所示那样的大写字母G的形状的话,则容易判断眼的焦点是否聚在其中央部的“T”的横线上,可以更加有效地训练眼的成像调节功能。另外,该图形67并不局限于大写字母G,也可以是例如上述大小的圆盘状。
以上说明的图形66、67的颜色优选白色,如上所述,背景优选黑色。如果这样,图形66、67对眼的刺激变强,使用者易于集中看图形66、67。
工业应用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由于图形的大小与目标物与目镜的距离成比例地变化,因此可以提供目标物移动时使眼的焦点容易聚在图形上、使用方便的视力改善装置。
并且,在使用视力改善装置时,通过遮挡机构容易选择双眼视还是单眼视。
并且,通过在目标物中使用电子显示机构,能够丰富可选择的图形的数量,能够提供更鲜明的图形。
并且,通过用驱动机构使目标物移动,不仅能够使目标物的移动容易化,而且能够使目标物以正确的速度移动,因此能进一步提高视力改善效果。此时,可以使目标物的移动速度分级变化或连续变化,因此能够容易地设定最适合于使用者的移动速度。
并且,通过在目镜中使用凸透镜,或者在目标物与目镜之间设置反射机构,能够使视力改善装置小型化。
并且,通过将本发明的视力改善装置组装到便携式电话机等中,可以实现小型并且方便的视力改善装置。
并且,通过根据使用者的年龄等条件分别使用环状、小的大写字母G等图形,能够实施适当的视力恢复训练。
Claims (14)
1.一种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镜;
目标物,能够从上述目镜目视到、并能够显示适当的图形;
目标物移动机构,使上述目标物以合适的速度在分别距上述目镜预定距离上的远点和近点之间移动;以及,
显示控制机构,在上述目标物的移动过程中连续地使显示在上述目标物上的图形的大小与上述目标物与上述目镜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地变化,以使得在上述目标物的移动过程中在使用者的视网膜上形成固定大小的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2个上述目镜,分别具有遮挡视认上述目标物的遮挡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目标物具备显示能够从上述目镜目视的图形的电子显示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目标物移动机构由驱动机构使上述目标物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可以使上述目标物的移动速度分级地变化。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可以使上述目标物的移动速度连续地变化。
7.如权利要求1、2、5、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目镜中具备凸透镜。
8.如权利要求1、2、5、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目标物向着与上述目镜相同的方向;设置了与上述目标物和上述目镜相向的反射机构和取代上述目标物移动机构使上述反射机构以适当的速度在预定的2点之间移动的反射机构移动机构;从上述目标物射出的光被上述反射机构反射后入射到上述目镜。
9.一种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显示机构,能够显示适当的图形;
距离测量机构,测量上述电子显示机构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以及,
显示控制机构,在上述电子显示机构的移动过程中连续地使显示在上述电子显示机构上的图形的大小与上述电子显示机构同上述使用者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地变化,以使得在上述电子显示机构的移动过程中在上述使用者的视网膜上形成固定大小的像。
10.如权利要求1、2、5、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形用红、绿、蓝中的任一种颜色显示,使上述图形的背景为黑色。
11.如权利要求1、2、5、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形为环状。
12.如权利要求1、2、5、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距上述目镜的距离为25cm时,上述图形的大小为最大直径在1cm以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形为大写字母G的形状。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视力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形用白色显示,使上述图形的背景为黑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8103/2003 | 2003-01-16 | ||
JP2003008103 | 2003-01-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8585A CN1738585A (zh) | 2006-02-22 |
CN100502825C true CN100502825C (zh) | 2009-06-24 |
Family
ID=32820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0235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2825C (zh) | 2003-01-16 | 2004-01-16 | 视力改善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393102B2 (zh) |
JP (1) | JP3766681B2 (zh) |
CN (1) | CN100502825C (zh) |
DE (1) | DE112004000144T5 (zh) |
WO (1) | WO200406690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73397A (zh) * | 2017-11-10 | 2018-03-09 | 李峥炜 | 办公室眼部健康调节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02070A2 (en) | 2004-06-15 | 2006-01-05 | Novavision,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guiding a user's head during vision training |
WO2007004580A1 (ja) * | 2005-07-05 | 2007-01-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
JP2007014393A (ja) * | 2005-07-05 | 2007-01-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
JPWO2007004680A1 (ja) * | 2005-07-05 | 2009-01-2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
JP2007021086A (ja) * | 2005-07-21 | 2007-02-0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携帯型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
JP2007089658A (ja) * | 2005-09-27 | 2007-04-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
JPWO2007037433A1 (ja) * | 2005-09-29 | 2009-04-1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
US20090244481A1 (en) * | 2005-09-30 | 2009-10-0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Vision recovery training device |
US7594728B2 (en) | 2005-12-16 | 2009-09-29 | Novavision, Inc. | Adjustable device for vision testing and therapy |
US7543938B2 (en) * | 2007-09-17 | 2009-06-09 | Tsutomu Nakada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yopia and fatigue |
GB0808922D0 (en) * | 2008-05-16 | 2008-06-25 | Nimkovitch Claude |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eye exercise |
EP2351544A4 (en) | 2008-10-29 | 2012-10-24 | Panasonic Corp | TARGET PRESENTATION DEVICE,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VEHICLE MOUNTED DISPLAY DEVICE |
CN101627941B (zh) * | 2009-07-30 | 2011-04-20 | 钟兴武 | 近视治疗保健仪 |
EP2329761A1 (en) | 2009-12-02 | 2011-06-08 | RetCorr AB |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nd/or improving binocular vision |
CN101773443B (zh) * | 2010-02-09 | 2011-12-21 | 上海上大明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视功能优化康复训练设备 |
CN102204863B (zh) * | 2010-03-31 | 2013-12-11 | 陶冶 | 一种带有瞳距调节和双光路调焦的视觉眼保仪 |
GB201015282D0 (en) * | 2010-09-14 | 2010-10-27 | Univ Aston | Apparatus to measure accommodation of the eye |
US20120098837A1 (en) * | 2010-10-20 | 2012-04-26 | Luckybite Llp | Apparatus for augmenting a handheld device |
US8515491B2 (en) * | 2011-07-28 | 2013-08-20 | Qualcomm Innovation Center, Inc. | User distance detection for enhanced interaction with a mobile device |
CN103239346B (zh) * | 2012-02-08 | 2015-01-21 | 上海明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视力训练箱 |
JP2014023722A (ja) * | 2012-07-26 | 2014-02-06 | Michiko Saito | 眼筋訓練装置 |
FR2994378B1 (fr) * | 2012-08-09 | 2017-03-10 | Essilor Int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depistage d'un etat de fatigue ophtalmique d'un individu |
CN103353663B (zh) | 2013-06-28 | 2016-08-10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成像调整装置及方法 |
CN103353667B (zh) | 2013-06-28 | 2015-10-21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成像调整设备及方法 |
CN103353677B (zh) | 2013-06-28 | 2015-03-11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成像装置及方法 |
CN103431840B (zh) | 2013-07-31 | 2016-01-20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眼睛光学参数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03424891B (zh) | 2013-07-31 | 2014-12-17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成像装置及方法 |
CN103439801B (zh) | 2013-08-22 | 2016-10-26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视力保护成像装置及方法 |
CN103431980A (zh) | 2013-08-22 | 2013-12-11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视力保护成像系统及方法 |
CN103605208B (zh) | 2013-08-30 | 2016-09-28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内容投射系统及方法 |
CN103500331B (zh) * | 2013-08-30 | 2017-11-10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提醒方法及装置 |
CN103558909B (zh) | 2013-10-10 | 2017-03-29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交互投射显示方法及交互投射显示系统 |
CN103494706B (zh) | 2013-10-11 | 2016-03-30 | 吴荣泰 | 一种具有保健视力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
CN104545784A (zh) * | 2013-10-18 | 2015-04-29 | 孟庆娜 | 飞蚊症量化检测仪 |
CN204016785U (zh) * | 2014-06-27 | 2014-12-17 | 吴荣泰 | 一种具有震动功能的视力保健仪 |
CN104352339B (zh) * | 2014-11-06 | 2017-02-15 | 广西明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近视保健治疗仪 |
CN104473754A (zh) * | 2014-12-18 | 2015-04-01 | 张亚珍 | 基于远雾视法的眼肌训练仪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596186B (zh) * | 2015-11-11 | 2018-03-13 | 刘东光 | 智能化眼球内外肌灵敏运动训练仪及其训练方法 |
CN105395342A (zh) * | 2015-11-30 | 2016-03-16 | 许伟 | 一种便携式假性近视矫正仪 |
CN107362005A (zh) * | 2016-05-13 | 2017-11-21 | 陈信义 | 视力训练设备 |
CN106264441A (zh) * | 2016-07-20 | 2017-01-04 | 李成新 | 一种新型近视度数测试仪及应用方法 |
CN106265005A (zh) * | 2016-07-20 | 2017-01-04 | 李成新 |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 |
EP3298952B1 (en) * | 2016-09-22 | 2019-07-17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Optometry device |
CN106264442B (zh) * | 2016-09-27 | 2018-02-06 | 深圳市亮睛视觉研究所 | 一种视觉功能测试仪 |
WO2018110743A1 (ko) * | 2016-12-15 | 2018-06-21 | 주식회사 에덴룩스 | 모양체근의 운동을 통한 시력훈련장치 |
CN109803623B (zh) * | 2016-09-30 | 2024-09-10 | 埃登卢克斯公司 | 视力改善装置 |
US10512585B2 (en) * | 2016-09-30 | 2019-12-24 | Sung-Yong Park | Device for exercising muscles in eyes |
ES2998045T3 (en) | 2016-12-14 | 2025-02-18 | Edenlux Corp | Vision training device |
CN107049721A (zh) * | 2017-02-14 | 2017-08-18 | 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视力矫正方法及装置 |
CN107280925B (zh) * | 2017-06-23 | 2020-06-16 | 宁波优视优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视觉雾视的调节方法 |
CN107224394A (zh) * | 2017-06-23 | 2017-10-03 | 宁波优视优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视觉雾视的调节装置 |
CN107198506B (zh) * | 2017-06-26 | 2023-08-04 | 宁波优视优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视觉色差筛查仪 |
CN107242965A (zh) * | 2017-07-24 | 2017-10-13 | 宋艳新 | 一种动态模拟望远镜 |
CN108210258A (zh) * | 2018-01-08 | 2018-06-29 | 刘玉英 | Zw视光训练仪 |
CN108852768A (zh) * | 2018-06-07 | 2018-11-23 | 广州壹点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视力矫正设备及其矫正方法 |
CN110623821B (zh) * | 2018-06-21 | 2021-11-05 | 北京星辰万有科技有限公司 | 沉浸式近视理疗装置 |
KR102284283B1 (ko) * | 2018-11-29 | 2021-08-03 | 주식회사 뉴냅스 | 시야 장애 개선 훈련 방법,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팅 장치 |
WO2020111871A1 (ko) | 2018-11-29 | 2020-06-04 | 주식회사 뉴냅스 | 시야 장애 개선 훈련 방법,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팅 장치 |
CN109692071A (zh) * | 2018-12-29 | 2019-04-30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视力矫正仪及利用其进行近视矫正的方法 |
CN109793649B (zh) * | 2019-02-01 | 2021-03-30 | 北京星辰万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仿晶状体近视理疗装置 |
CN113397931A (zh) * | 2020-03-16 | 2021-09-17 | 杭州生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睫状肌训练的vr治疗仪 |
CN111493812B (zh) * | 2020-04-24 | 2022-06-24 | 杭州艾斯凯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一站式电子视觉检查仪及检查方法 |
CN111671629B (zh) * | 2020-06-02 | 2025-02-18 | 李容梅 | 通过裸眼凝视的矫正近视的治疗仪 |
US20220000359A1 (en) * | 2020-07-01 | 2022-01-06 | Zaaf Science Group LLC | Automated refraction examination system |
US20220079431A1 (en) * | 2020-09-15 | 2022-03-17 | M Dan Siler | Method for improving vision |
CN113081716B (zh) * | 2021-04-08 | 2022-07-29 | 中山市加乐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视力矫正仪 |
CN113516683B (zh) * | 2021-04-12 | 2023-10-10 | 广东视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评估移动速度对立体视影响的建模方法 |
CN115399989A (zh) * | 2021-05-28 | 2022-11-29 | 成都医学院 | 一种防治假性近视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3813147B (zh) * | 2021-10-14 | 2023-08-15 | 蔡钟麟 | 一种视力恢复设备 |
CN114209559B (zh) * | 2021-11-25 | 2024-07-23 | 上海睿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4931492A (zh) * | 2022-05-27 | 2022-08-23 | 重庆交通大学 | 一种智能视力训练系统及方法 |
CN116869466B (zh) * | 2023-07-20 | 2024-02-02 | 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一种可移动视力检测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05302A (en) * | 1976-06-23 | 1978-08-08 | Tate Jr George W | Automatic refra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4408846A (en) * | 1981-02-02 | 1983-10-11 | Andrew M. Cla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visual acuity |
JPS62142326A (ja) | 1985-12-17 | 1987-06-25 |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 エツチング方法 |
JPS62142326U (zh) * | 1986-03-03 | 1987-09-08 | ||
US5237351A (en) * | 1989-06-23 | 1993-08-1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Visual target apparatus |
JP2520819B2 (ja) | 1992-04-08 | 1996-07-31 | 株式会社寿一会 | 視力回復装置 |
JPH06133257A (ja) | 1992-10-20 | 1994-05-13 | Nippon Steel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 |
JPH0751333A (ja) | 1993-08-06 | 1995-02-28 | Green Glass:Kk | 視力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
JPH08243137A (ja) | 1995-03-14 | 1996-09-24 | Sony Corp |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
JPH08257078A (ja) | 1995-03-24 | 1996-10-08 | Minolta Co Ltd |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
JPH08257077A (ja) | 1995-03-24 | 1996-10-08 | Minolta Co Ltd |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
JPH0947479A (ja) | 1995-08-08 | 1997-02-18 | Sony Corp | 斜視訓練装置 |
JPH10221639A (ja) | 1996-12-03 | 1998-08-21 | Sony Corp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
JPH11238124A (ja) | 1998-02-19 | 1999-08-31 | Nec Shizuoka Ltd | 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2000070317A (ja) | 1998-08-31 | 2000-03-07 | Nikon Corp | 眼調節力回復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2000116600A (ja) | 1998-10-09 | 2000-04-25 | Canon Inc | 視力装置 |
DE10104079B4 (de) * | 2001-01-29 | 2008-05-08 | Heraeus Kulzer Gmbh | Verwendung von Mischungen als Abform- oder Dubliermassen im Dentalbereich |
JP4369078B2 (ja) | 2001-05-11 | 2009-11-18 | オリンパスビジュア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立体映像を利用する視力回復装置及び立体映像の表示方法 |
JP4207459B2 (ja) | 2002-05-20 | 2009-01-14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眼疲労解消装置 |
-
2004
- 2004-01-16 JP JP2005504668A patent/JP376668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1-16 US US10/541,662 patent/US739310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1-16 CN CNB2004800023597A patent/CN10050282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1-16 WO PCT/JP2004/000289 patent/WO2004066900A1/ja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04-01-16 DE DE112004000144T patent/DE112004000144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73397A (zh) * | 2017-11-10 | 2018-03-09 | 李峥炜 | 办公室眼部健康调节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4066900A1 (ja) | 2004-08-12 |
JPWO2004066900A1 (ja) | 2006-05-18 |
US20060103808A1 (en) | 2006-05-18 |
JP3766681B2 (ja) | 2006-04-12 |
DE112004000144T5 (de) | 2006-01-12 |
US7393102B2 (en) | 2008-07-01 |
CN1738585A (zh) | 2006-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02825C (zh) | 视力改善装置 | |
US6742892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ercising eyes | |
US10231614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 and/or a synthetic 3-dimensional information for the measurement of human ocular performance | |
Owens | The Resting State of the Eyes: Our ability to see under adverse conditions depends on the involuntary focus and convergence of our eyes at rest | |
CN103439801B (zh) | 视力保护成像装置及方法 | |
US9282886B2 (en) |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group of vision aids suitable for a person | |
EP1499229B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ercising eyes | |
US10806659B2 (en) | Eye exercise device | |
CN104407437A (zh) | 变焦头戴设备 | |
US10512585B2 (en) | Device for exercising muscles in eyes | |
CN106265005A (zh) |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 | |
CN108478185A (zh) | 真假性近视检测系统 | |
CN110462494A (zh) | 被适配为由配戴者配戴的光学装置 | |
CN108852767B (zh) | 一种视力矫正辅助方法及系统 | |
JP2010148742A (ja) | 視力改善訓練装置および視力改善訓練制御プログラム | |
US20240310658A1 (en) | Training Glasses, Training System, and Training Method Therefor | |
CN109806123A (zh) | 一种视力训练装置的硬件机构 | |
JP2010148737A (ja) | 視力改善訓練装置および視力改善訓練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H11109932A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
Menozzi | Visual ergonomics of head‐mounted displays | |
CN212997350U (zh) | 通过裸眼凝视的矫正近视的治疗仪 | |
CN208822742U (zh) | 一种简易判断学生近视的主觉验光仪 | |
Mayer et al. | Is eye damage caused by stereoscopic displays? | |
CN111671629B (zh) | 通过裸眼凝视的矫正近视的治疗仪 | |
Verezen | Eccentric viewing spectacles including an introduction in low vision rehabilit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