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5293C - 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95293C CN100495293C CNB2005101087056A CN200510108705A CN100495293C CN 100495293 C CN100495293 C CN 100495293C CN B2005101087056 A CNB2005101087056 A CN B2005101087056A CN 200510108705 A CN200510108705 A CN 200510108705A CN 100495293 C CN100495293 C CN 10049529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fins
- electronic device
- base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0 du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散热模块,其包括有一底座,多个散热鳍片,安装于该底座上,以及一振动装置,安装在该底座上,用来使该多个散热鳍片振动,用以清除该多个散热鳍片上的灰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今日信息社会,计算机系统已经成为多数人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之一,而不论是桌上型个人计算机、笔记型个人计算机或是服务器等,其运作时脉越来越高,应用层面也日益广泛。现今笔记型计算机是朝着轻薄的趋势来发展,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笔记型计算机的功能愈来愈强大,因此在执行各种功能时所伴随产生的热量也相对地增加,这种由笔记型计算机的内部组件产生的热量若无法有效率的排除,则会影响到笔记型计算机的功能运作和运算速度。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一笔记型计算机10的一散热模块12的示意图。笔记型计算机10包括一壳体14,用来包覆内部组件,壳体14的旁侧则设有一出风口18,用来排出流经散热模块12的热空气至壳体14之外。笔记型计算机10的散热模块12包括一风扇20,安装于一入风口(未显示于图中)的上方,以及一散热槽(heat sink)22,安装于风扇20与壳体14的出风口18之间,散热槽22上设有多个散热鳍片24,用以增加散热的表面积。散热模块12的风扇20可经由入风口吸入外界的空气,并将所吸入的空气排至散热槽22的多个散热鳍片24、最后再由出风口18排出,以将笔记型计算机10内部组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对流的方式排出于壳体14之外。
请参阅图2,图2为现有笔记型计算机10使用一滤网26阻隔风扇20经由入风口所吸入的灰尘吹入散热鳍片24的示意图。由于灰尘常会经由入风口被风扇20所吸入,再被吹送至散热鳍片24,故散热鳍片24上常会堆积许多灰尘,尤其以风扇20与散热鳍片24交界处附近灰尘堆积的情况较为严重。如图1与图2所示,因此,其中一种解决方式是于风扇20与散热鳍片24交界处设置滤网26,以阻隔风扇20经由入风口所吸入的灰尘吹入散热鳍片24。但笔记型计算机10在长时间使用下来,滤网26上也会堆积大量灰尘,若使用者仍未清除卡在滤网26的灰尘,则会造成热风不易由出风口18排出,如此一来笔记型计算机10内部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便不易散出,会造成笔记型计算机10系统温度迅速升高,而影响到笔记型计算机10运作的稳定性,因而可能产生所谓热当机的状况,甚至降低笔记型计算机10内部组件的使用寿命。然而一般使用者并不知如何拆卸笔记型计算机10的壳体14以将滤网26拆除以清洁灰尘,或者是根本就忘记有滤网26的设置,因此现有利用滤网26过滤灰尘的方式实不为一人性化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散热模块,以解决笔记型计算机的内部组件产生的热量若无法有效率的排除,则会影响到笔记型计算机的功能运作和运算速度或可能产生所谓热死机的状况。
本发明的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散热模块,其包括有一底座,多个散热鳍片,安装在该底座上,以及一振动装置,安装在该底座上,用来使该多个散热鳍片振动,用以清除该多个散热鳍片上的灰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电子装置,其包括有一壳体,以及一散热模块,安装于该壳体内,该散热模块包括有一底座,多个散热鳍片,安装于该底座上;以及一振动器,安装于该底座上,用来使该多个散热鳍片振动,用以清除该复数个散热鳍片上的灰尘。
本发明的精神在于利用振动散热鳍片,而使得灰尘不易着尘于散热鳍片,如此一来便不会影响到散热鳍片的散热功效,且不会影响空气对流的顺畅,或可抖落已经堆积于散热鳍片上的灰尘,而可更容易地由出风口排出阻塞于散热鳍片上的灰尘,如此一来电子装置内部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便能顺利散出,而保持电子装置运作的稳定性,且可延长电子装置内部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笔记型计算机的散热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笔记型计算机使用滤网阻隔风扇经由入风口所吸入的灰尘吹入散热鳍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内部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一电子装置50的内部组件示意图,电子装置50包括一壳体52,用来包覆内部组件,,壳体52的旁侧则设有一出风口56,电子装置50另包括一散热模块58,其包括一风扇60,安装于一入风口(未显示于图中)的上方,以及一底座62,其安装于风扇60与壳体52的出风口56之间。底座62可为一散热槽(heat sink),底座62上设有多个散热鳍片64,用以增加散热的表面积。散热模块58的风扇60可经由入风口吸入外界的空气,并将所吸入的空气输出至底座62上的多个散热鳍片64,最后再由出风口56排出,以将电子装置50内部组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对流的方式排出于壳体52之外。电子装置50另包括一振动模块66,其安装于底座62上,用来使多个散热鳍片64振动,用以清除多个散热鳍片64上的灰尘,振动模块66可通过导线与电子装置50的主机板相连接(未显示于图中),以接受信号与电源。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电子装置50的功能方块示意图,电子装置50另包括一逻辑单元70,以及一振动模块66,其中,该振动模块66更包括一马达控制接口74及一振动器72。逻辑单元70安装于壳体52内,用来控制振动模块66的动作。振动器72,其可为一振动马达或为其它可产生振动的组件,而马达控制接口74电连接于逻辑单元70以及振动器72,用来依据逻辑单元70传来的控制信号控制振动器72的动作。
逻辑单元70可通过输入控制信号至振动模块66的马达控制接口74,以启动或关闭振动器72,以及通过控制输入振动模块66的电流来调整振动模块66的振动器72的振动幅度。举例来说,可在电子装置50开机后,逻辑单元70控制散热模块58的风扇60启动的同时,逻辑单元70输出一控制信号至振动模块66的马达控制接口74,以启动振动器72进行旋转的振动,而由于振动器72与散热鳍片64都安装在底座62上,故振动器72产生旋转的振动可通过底座62传至散热鳍片64,使得散热鳍片64也产生相对应的振动,如此一来不仅可有效地避免灰尘着尘于散热鳍片64,并可将先前堆积于散热鳍片64上的灰尘以振动的方式抖落,再通过风扇60将所吸入的空气排至底座62上的多个散热鳍片64,以将散热鳍片64上的灰尘由出风口56排出。因此,振动器72的作用在于带动散热鳍片64产生相对应的振动,而使得灰尘不易着尘于散热鳍片64,如此一来便不会影响到散热鳍片64的散热功效,且不会影响空气对流的顺畅,以及可以振动的方式抖落已经堆积于散热鳍片64上的灰尘,而可更容易地由出风口54排出阻塞于散热鳍片64上的灰尘。此外,本发明可利用一程控振动器72的振动,例如使用者可在电子装置50上执行该程序,之后逻辑单元70便可通过马达控制接口74控制振动器72产生振动;或可在电子装置50上增设一开关,使用者可利用切换该开关以执行该程序,进行控制振动器72产生振动。
相比较于现有的电子装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由于并未使用滤网作为过滤灰尘的机制,故可省去拆卸机壳以清理滤网的不便,且可改善使用者忘记清理滤网的缺点,而由于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利用振动散热鳍片,而使得灰尘不易着尘于散热鳍片,如此一来便不会影响到散热鳍片的散热功效,且不会影响空气对流的顺畅,或可抖落已经堆积于散热鳍片上的灰尘,而可更容易地由出风口排出阻塞于散热鳍片上的灰尘,如此一来电子装置内部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便能顺利散出,而保持电子装置运作的稳定性,且可延长电子装置内部组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散热模块,其包括有:
一底座;
多个散热鳍片,安装于该底座上;以及
一振动装置,安装于该底座上,用来使该多个散热鳍片振动,用以清除该多个散热鳍片上的灰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另包括一风扇,安装于该多个散热鳍片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安装于一壳体内,且该多个散热鳍片的另一侧设置于相对应于该壳体的出风口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该底座为一散热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该振动装置为一振动马达。
6.一种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电子装置,其包括有:
一壳体;以及
一散热模块,安装于该壳体内,该散热模块包括有:
一底座;
多个散热鳍片,安装于该底座上;以及
一振动器,安装于该底座上,用来使该多个散热鳍片振动,用以清除该多个散热鳍片上的灰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散热模块另包括一风扇,安装于该多个散热鳍片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壳体上设有一出风口,且该多个散热鳍片的另一侧设置于相对应于该壳体的出风口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底座为一散热槽。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振动器为一振动马达。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另包括一逻辑单元,安装于该壳体内,用来控制该振动器的作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087056A CN100495293C (zh) | 2005-09-28 | 2005-09-28 | 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087056A CN100495293C (zh) | 2005-09-28 | 2005-09-28 | 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0818A CN1940818A (zh) | 2007-04-04 |
CN100495293C true CN100495293C (zh) | 2009-06-03 |
Family
ID=37959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1087056A Active CN100495293C (zh) | 2005-09-28 | 2005-09-28 | 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9529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94966B (zh) * | 2008-01-22 | 2011-06-15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除尘机构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与散热模块的组合 |
CN102045983B (zh) * | 2009-10-09 | 2013-07-24 | 马小康 | 散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157626B (zh) * | 2011-12-13 | 2016-10-05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除尘装置 |
CN103433247B (zh) * | 2013-08-07 | 2016-03-30 |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除尘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06020077B (zh) * | 2016-05-07 | 2018-11-16 | 徐帆 | 一种采用远程抄表技术的智能监控设备 |
CN108446002A (zh) * | 2018-05-17 | 2018-08-24 | 郑州天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笔记本振动除尘散热器 |
CN109843027B (zh) * | 2019-04-01 | 2020-07-17 | 东阳市新意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散热装置 |
CN111831089B (zh) * | 2020-07-20 | 2022-04-12 | 深圳市森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除尘结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204145U (zh) * | 1987-04-20 | 1988-05-04 |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所 | 振动除尘式热管热交换器 |
CN1093860A (zh) * | 1993-04-16 | 1994-10-19 | 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 | 一种雾室冷却装置 |
JP2000244161A (ja) * | 1999-02-24 | 2000-09-08 | Sony Corp | 冷却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CN1523438A (zh) * | 2003-02-18 | 2004-08-25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电子摄像装置 |
CN2702360Y (zh) * | 2004-01-18 | 2005-05-25 | 赵颖男 | 微型计算机用高效清洁无震散热冷却装置 |
-
2005
- 2005-09-28 CN CNB2005101087056A patent/CN100495293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204145U (zh) * | 1987-04-20 | 1988-05-04 |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所 | 振动除尘式热管热交换器 |
CN1093860A (zh) * | 1993-04-16 | 1994-10-19 | 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 | 一种雾室冷却装置 |
JP2000244161A (ja) * | 1999-02-24 | 2000-09-08 | Sony Corp | 冷却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CN1523438A (zh) * | 2003-02-18 | 2004-08-25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电子摄像装置 |
CN2702360Y (zh) * | 2004-01-18 | 2005-05-25 | 赵颖男 | 微型计算机用高效清洁无震散热冷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0818A (zh) | 2007-04-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493611B2 (ja) | 電子機器 | |
US20070058346A1 (en) | Thermal module capable of removing dust from heat sink fins by vibr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
KR101010041B1 (ko) | 송풍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이들의 제어 방법 | |
JP4554503B2 (ja) | 放熱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US20120275115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I453570B (zh) | 電腦系統之空氣濾淨技術 | |
US20080121373A1 (en) | Heat-dissipation device with dust-disposal function | |
CN100495293C (zh) | 利用振动方式清除散热鳍片上灰尘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 | |
US8203840B2 (en) | Self-cleaning computer | |
US20130229774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1193539A (zh) | 具有除尘功能的散热器 | |
CN102541224B (zh) | 具有排尘机构的风扇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排尘方法 | |
CN105159395A (zh) | 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散热笔记本电脑 | |
WO2004066133A1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JP4697307B2 (ja) | 冷却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送風装置 | |
CN103106127A (zh) | 检测积尘的方法 | |
US11924994B2 (en) | Managing a heatsink of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
JP5100857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ファン制御方法 | |
JP2009111159A (ja) | 冷却装置及び冷却装置を組み込んだパソコンと、冷却装置の制御装置 | |
CN215264621U (zh) | 电脑系统及其电子组件 | |
CN102053655A (zh) | 电子装置 | |
JP2000020172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 |
JP2002149280A (ja) |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 |
CN1940883A (zh) | 具有感测物体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