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0840C -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90840C CN100490840C CNB2005100703794A CN200510070379A CN100490840C CN 100490840 C CN100490840 C CN 100490840C CN B2005100703794 A CNB2005100703794 A CN B2005100703794A CN 200510070379 A CN200510070379 A CN 200510070379A CN 100490840 C CN100490840 C CN 10049084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rate
- water
- adds
- ethanol
-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丹参、红参配伍制备而成,可用于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的治疗,同时还适用于肝功能异常,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丹参、红参合用,具有活血保肝、化瘀通络,达到对冠心病、急性肝功能损伤和免疫低下的治疗作用;产品既可用于急性救治,又可长期服用,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本方所对症---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世界健康人群的一大顽疾,而且近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指标,随着小康生活的来临,膳食谱的改变,居民长寿、健康生存欲望不断提高。为了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开发心脑血管疾病类药物已成一大趋势。至今已有大量中西药面世。如专利申请号:02131434,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的产品,内含元胡,临床报道元胡是中枢抑制药,有镇静作用,由此引起嗜睡,给用药过程带来不便。此外,元胡可至阵发性窦速,导致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甚至有可能出现惊厥,休克等严重反应。又如专利申请号为“00124528”,名称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麝星克瘀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的产品,其方中含有丹参与川芎,但是丹参与川芎不宜配伍。临床报道:川芎、丹参均有保护血管内皮,减轻其通透性,保护血小板,维持生物膜稳定性,改善局部微循环及代谢,清除过氧化脂质以维护正常血液循环的作用,但丹参与川芎配伍后积极作用反而下降。因此,寻找一种成本低,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的纯天然中药制剂十分迫切,经研究对比,我们开发出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由丹参、红参组成。虽然有研究者将丹参、红参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作为原料药制成制剂,但是单一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并不能等同于药物组方,因为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是通过整体协同起效,不是单一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能够替代的。虽然有丹参制剂、红参制剂,但单独使用的疗效又不够理想,并且增加了病人的负担;而两者组方配伍却未见报道。同时肝功能异常的发病率也极高,一般多由肝炎、饮酒、肥胖、脂肪肝、肝硬化、肝肿瘤等因素引起,另外也有可能因为服用药物、接触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所致。鉴于这些情况,寻找一种药材配伍合理、治疗效果理想,没有毒副作用的能有效治疗两种疾病的药物就成了人们急需解决的事情。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它的用途,利用红参大补元气,丹参活血祛瘀作用,将红参与丹参组合成新制剂进行开发研究,通过配伍发挥两者在冠心病心绞痛、保肝降酶的协同互补效应,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增加一个新的用药选择。同时,可以系统深入研究丹参与红参配伍的安全性和质量的可控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证,为医患提供新的用药选择。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由丹参20~80份与红参80~20份经提取精制而成;或是由相应重量份药材经提取后得到的丹参提取物与相应重量份药材经提取后得到的红参提取物制作而成。准确的说: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它由丹参50份与红参10份制作而成,或是由相应重量份药材经提取后得到的丹参提取物与相应重量份药材经提取后得到的红参提取物制作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制剂为注射剂和口服制剂。准确的说:注射剂包括:小水针、粉针或大输液。口服制剂包括:片剂、分散片、泡腾片、口腔崩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凝胶剂、膜剂等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取丹参药材,粉碎后加入水或乙醇溶液,浸泡,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精制,浓缩得丹参提取物;取红参药材,粉碎后加入水或乙醇溶液,浸泡,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精制,浓缩得红参提取物,再将红参提取物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然后制成不同的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取丹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水或乙醇溶液,浸泡2~12小时,提取,滤过,滤液可采用醇沉淀法、絮凝沉淀法、柱层析法、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进行适当精制,浓缩得丹参提取物;取红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水或乙醇溶液,浸泡2~12小时,提取,滤过,滤液可采用柱层析法、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进行适当精制,浓缩得红参提取物,再将红参提取物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然后制成不同的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丹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水,浸泡2~12小时,煎煮1~4次,每次0.5~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加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0.5%~5%,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9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过滤,滤液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0.15%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0.25%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丹参滤液和红参滤液混合均匀,然后制成不同的注射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丹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水,浸泡2~12小时,煎煮1~4次,每次0.5~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10%~4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0.15%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5%~25%乙醇洗脱除杂,再用50%~8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0.25%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丹参滤液和红参滤液混合均匀,然后制成不同的注射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然后制成不同的注射制剂。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冻干粉针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将甘露醇加注射用水配制成120mg/ml溶液,与上述滤液混匀,滤过,分装,预冻温度—45~—40℃,预冻时间6~8h;—40~—35℃抽真空,保持6~8h;再升温至—30~—25℃,保持6~8h;升温至—20~—15℃,保持6~8h;升温至—10~—5℃,保持3~5h;升温至0℃,保持3~5h;升温至15~20℃,保持1~3h;升温至25~30℃,保持1~3h,升温至35~40℃,保持1~3h,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水针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注射用水,分装到安剖瓶,封口灭菌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葡萄糖输液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葡萄糖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氯化钠输液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氯化钠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冻干粉针剂还可以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将甘露醇加注射用水配制成120mg/ml溶液,与上述滤液混匀,滤过,分装,预冻温度—45~—40℃,预冻时间6~8h;—40~—35℃抽真空,保持6~8h;再升温至—30~—25℃,保持6~8h;升温至—20~—15℃,保持6~8h;升温至—10~—5℃,保持3~5h;升温至0℃,保持3~5h;升温至15~20℃,保持1~3h;升温至25~30℃,保持1~3h,升温至35~40℃,保持1~3h,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水针剂还可以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注射用水,分装到安剖瓶,封口灭菌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葡萄糖输液剂还可以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条件为:4000r/min;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葡萄糖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氯化钠输液剂还可以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条件为:4000r/min;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氯化钠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
本发明产品还可以用于对肝功能异常的治疗,这是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发现的新的用途。
本方中,红参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可调节心脏机能,扩张或收缩血管,调整血压的作用,同时红参具有较强的增强免疫的作用;丹参活血祛瘀,能使心功能不良的心脏功能改善,抗血栓形成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常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同时适用于肝功能异常,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两者合用具活血保肝、化瘀通络,达到对冠心病、急性肝功能损伤和免疫低下的治疗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申请人进行了完善的药物组方配伍实验,并不仅仅是简单叠加;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试验、心肌细胞培养试验,对红参∶丹参按5∶1、4∶2、3∶3、2∶4和1∶5五个组合处方分进行了系统的药效试验筛选,结果发现以红参、丹参1∶5组合的处方药理作用较强且用量较低,也就是说两者配伍能达到增效解毒的效果。还对对红参0.75g和丹参3.75g组合处方有效性的进行了确认及拆方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红参与丹参配伍后在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保肝降酶,增强免疫作用较二者单独用药好。
在制备过程中发现,丹参、红参如果分别采取水提醇沉、醇提水沉工艺,产品成本较低,但可控成分含量稍微偏低;如果分别采取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可控成分含量提高,标准相应也提高,但生产成本偏高;两种工艺制得的产品疗效相当。最重要的是,提取得到的丹参提取液与红参提取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混合过程,为了适应人体生理需要,同时考虑药液中各类成分的性质,在配液时需要对药液的pH值进行适当调整,pH值调整不当会造成刺激性过大,或者有效成分损失严重。
在制备注射剂的过程中发现,丹参酚酸稳定性较差,做成冻干粉针,既可保证临床疗效,同时又可避免水针由于长时间放置所发生的水解、氧化、产生沉淀等现象,使制剂更加稳定,有利于制剂的贮存,同时固体制剂便于运输。在研制粉针的过程中发现,本产品的关键是成型工艺,特别支架剂的种类、药液浓度、冻干工艺条件。因为支架剂的种类、冻干工艺条件直接影响产品能否成型,而本产品的药液浓度越高,成型性越差;但若降低药液浓度,则临床使用数量加大。经过实验,本产品选择甘露醇作为冻干的支架剂以及如下的工艺条件:—45℃,预冻10h后,开始抽真空,并升温至—40℃,保持10h;升温至—35℃,保持10h;升温至—25℃,保持10h;升温至—15℃,保持5h;升温至0℃,保持5h;升温至10℃,保持2h;升温至20℃,保持2h;升温至30℃,保持2h,制得理想的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相对于丹参、银杏的单独制剂不仅疗效更好,而且使用携带均很方便,提供了多种不同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适宜于不同人群使用,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也可以长期服用。在研制口服制剂的过程中发现:辅料的使用是其关键所在:本制剂中的原药粉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同时原药粉粘性差,不易压制成品,因此解决原药粉润滑性的同时还要使混合物料具有一定的粘性,这样就增加了制成片剂的难度;而本制剂中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酚类,如何提高有效成分在滴丸中的稳定性与滴丸基质息息相关;同时红参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脂溶性成分,更增加了药粉的制备胶囊剂市的填装难度,使装量差异较大,给该原料制成胶囊剂增加很大困难,为了克服以上的技术难点,只能通过辅料改善原药粉的润滑性,降低其粘附性;微囊剂可以达到控释的效果,主要的原因是囊材可以包合有效成分,控制其释放速度,但是中药的包封率偏低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一个技术难点,而本制剂中的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总酚)又不是非常稳定,在进行包合时需要控制的条件很严格,因此更增加该项制剂研究的难度,通过仔细考虑和预试验摸索,我们发现影响其包封率的主要因素是明胶的用量,因此通过实验寻找最合适的明胶的浓度。
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可以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具有有效的效果;
实验例1:药物组合配伍依据
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试验、心肌细胞培养试验,对红参∶丹参按5∶1、4∶2、3∶3、2∶4和1∶5五个组合处方分进行了系统的药效试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红参∶丹参=0.75∶3.75g组合处方药理作用较强且用量较低,故确定该比例处方为本项目的正式处方。数据见下表。
注射用双参药物组合配伍的处方筛选试验研究结论
(2)红参0.75g和丹参3.75g组合处方有效性的确认及拆方研究结论
经过系统的药效研究表明,两位药物联合应用后,在活血化瘀方面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治疗脑缺血方面也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同时可以明显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缺血心脏的后负荷、对抗心肌耗氧量的增加,从而更好的保护缺血心肌。结果见下表。
红参0.75g和丹参3.75g组合处方有效性的确认及拆方研究结论
(3)红参0.75g和丹参3.75g组合处方全性性的确认及拆方研究结论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长期毒性试验对红参0.75g和丹参3.75g组合处方安全性的进行了确认及拆方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红参与丹参配伍后无明显毒性增加。
①一般情况及体重:合用未见异常。
②血常规:注射用双参高剂量组和红参组、丹参组给药90天均可不同程度造成HGB和RBC下降,停药15天后各组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推测可能由于皂苷类物质长期超大剂量使用造成轻度溶血,或与该品具有活血化瘀药理作用有关,且HGB和RBC下降值仍在正常生理值范围,停药后可恢复,表明其程度较轻。
③肝功能:注射用双参高剂量组和丹参组可明显降低AST、ALT,停药15天后各值恢复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推测其降酶作用与其具有保肝的药理作用相关。
④肾功能:注射用双参给药90天及停药15天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⑤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肌酸激酶:注射用双参和红参组及丹参组具有不同程度降低CK和CHOL的作用,停药15天后各值恢复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CK降低无临床意义,CHOL的降低具有量效关系,与具有保肝的药理作用相关。
⑥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注射用双参高剂量组和丹参组给药90均可延长大鼠PT、aPPT,且呈现量效关系,停药后各值恢复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推测PT、aPPT延长与其活血化淤作用相关。
⑦电解质:给药90天大鼠血清电解质检查,红参组和丹参组给药90天大鼠血清Cl-浓度浓度有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最大降低率<1.7%,且各数值均在正常生理值范围,无明显量效关系,故认为无临床意义。停药后各值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二者合用未见异常。
⑧系统尸解及脏器指数:给药90天检查,可见高剂量和红参组脾脏指数、肾上腺指数和胸腺指数均不同程度地增加,停药15天后各组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推测给药期指数增加与药物具有增强免疫作用相关。
⑨病理组织学检查:二者合用未见异常。
二者合用无明显毒性增加。
实验例2 配液pH值的选择
为适应人体生理需要,同时还要考虑药液中各类成分的性质,在配液时需要对药液的pH值进行适当调整。选择丹参总酚含量作为评价指标。
试验方法及结果:按处方量投料并按上述条件处理后,将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滤过,加水至1000ml,调pH值,当达到下表所示的不同pH值时,煮沸后静置过夜,观察在不同pH值条件下外观性状的变化。实验结果见下表。
配液pH值的考察
结果表明,药液煮沸后pH值在5.0以下的样品出现沉淀,pH值在6.5以上的样品颜色明显加深,pH值为5.0~6.5的药液相对比较稳定,外观没有明显变化。下面对其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
pH值调节前后指标成分的变化情况表
由表可知,药液在调整pH值前后,指标成分人参总皂苷含量没有太大变化。综合上述药液的外观性状和人参总皂苷的含量变化,确定配液时药液的pH值调在5.0~6.5之间
实验例3 冻干工艺的考察
①支架剂种类的筛选
支架剂加入与否及其种类影响冻干粉针的成型,故首先对此进行了筛选。取含生药4.5g/ml的药液,分别与支架剂甘露醇、葡萄糖和乳糖的溶液混合均匀,用0.22μm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每支西林瓶装溶液3ml。
冻干机:Edwards SNL-3200冷冻干燥机(美国热电Thermo)。
冻干条件:—45℃,预冻10h后,开始抽真空,并升温至—40℃,保持10h;升温至—35℃,保持10h;升温至—25℃,保持10h;升温至
—15℃,保持5h;升温至0℃,保持5h;升温至10℃,保持2h;升温至20℃,保持2h;升温至30℃,保持2h。
支架剂种类筛选
由表可得,冻干药液需加入支架剂;其中甘露醇的成型效果较好,故支架剂最终选用甘露醇。
①药液浓度的考察
取不同浓度的药液,与150mg/ml甘露醇溶液分别以体积比1:2、1:1和2:1进行混合,过滤后冷冻干燥,每支西林瓶装溶液3ml。冻干条件:—45℃,预冻10h后,开始抽真空,并升温至—40℃,保持10h;升温至—35℃,保持10h;升温至—25℃,保持10h;升温至—15℃,保持5h;升温至0℃,保持5h;升温至10℃,保持2h;升温至20℃,保持2h;升温至30℃,保持2h。结果见下表。
药液浓度筛选
由表可见,药液浓度越高,成型性越差;当药液浓度在含生药量4.5g/ml以下时,样品成型性较好,色泽与外形均较理想。但药液浓度降低,使用数量加大,临床不方便。综合考虑成品的成型性及临床用药量,选择药液浓度为每毫升含生药量4.5g。
③支架剂用量筛选
将不同浓度的甘露醇溶液(100mg/ml、120mg/ml和150mg/ml)与含生药4.5g/ml的药液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过滤,每支西林瓶装溶液3ml,冷冻干燥。冻干条件:—45℃,预冻10h后,开始抽真空,并升温至—40℃,保持10h;升温至—35℃,保持10h;升温至—25℃,保持10h;升温至—15℃,保持5h;升温至0℃,保持5h;升温至10℃,保持2h;升温至20℃,保持2h;升温至30℃,保持2h。结果见下表。
甘露醇用量筛选
由表可知,甘露醇的用量越多,产品的成型性越好;同时为了达到在制剂成型的条件下辅料尽可能少的目的,经过综合考虑,最终选择甘露醇浓度为120mg/ml,甘露醇溶液与药液的体积比为2∶1。
④冷冻干燥条件筛选
冷冻干燥条件筛选
实验结果显示:条件II所得样品出现喷瓶、萎缩现象,条件I和原冻干条件制得的成品外观性状和水分含量均符合标准。考虑到生产的实际情况,最终选定总体用时较短的条件I,即冷冻干燥条件为:预冻温度—45℃,预冻时间10h;开始抽真空,并升温至—40℃,保持8h;再升温至—35℃,保持8h;升温至—25℃,保持8h;升温至—15℃,保持5h;升温至0℃,保持5h;升温至10℃,保持2h;升温至20℃,保持2h;升温至30℃,保持2h得成品。
实验例4:口服制剂辅料筛选
(1)口崩片剂
双参制剂中的原药粉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同时原药粉粘性差,不易压制成品。因此解决原药粉润滑性的同时还要使混合物料具有一定的粘性,这样就增加了该制剂的难度,因此对以下辅料进行考察。
辅料 | 15%淀粉 | 15%微晶纤维素 | 15%蔗糖粉 |
休止角 | 37度 | 32度 | 39度 |
硬度 | 松散 | 适中 | 强 |
从上面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选用微晶纤维素为辅料,不但可以降低混合药粉的休止角,增加其流动性,而且还可以使片剂的硬度适中,有利于样品的成型。
(2)滴丸剂
中药滴丸剂对药物的要求比较高,既要考虑原药粉的溶解特性,同时还要考虑药材的出膏率,药粉太多增加服用剂量;过低减少出膏率,可以使滴丸的服用量减少,但是这样会损失过多的有效成分,从而降低药物疗效,为了兼顾药物疗效,同时还要尽可能使样品滴制成丸,我们对药物基质进行考察。
从上面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两种基质均能使药粉混匀,但是PEG6000使样品容易结块,而且制成的滴丸硬度不够,同时双参制剂中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酚类,通过使用基质PEG4000不但提高有效成分的稳定性,而且也使有效成分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因此综合考虑样品性状我们选用PEG4000。
(3)胶囊剂
该产品的提取物出膏率较高,药粉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同时银杏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脂溶性成分,更增加了药粉的填装难度,使装量差异较大,给该原料制成胶囊剂增加很大困难。为了克服以上的技术难点,我们筛选和考察如下辅料,试验结果如下:
辅料 | 2%硬脂酸镁 | 2%滑石粉 | 2%硬脂酸 |
休止角 | 34度 | 37度 | 38度 |
装量差异 | 合格 | 不合格 | 不合格 |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三种润滑剂中只有硬脂酸镁才能真正改善原药粉的润滑性,降低其粘附性,使混合药粉更利于流动和填装胶囊,因此考虑用硬脂酸镁。
(4)微囊剂
微囊剂可以达到控释的效果,主要的原因是囊材可以包合有效成分,控制其释放速度。但是中药的包封率偏低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一个技术难点,而双参制剂中的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总酚)又不是非常稳定,在进行包合时需要控制的条件很严格,因此更增加该项制剂研究的难度,通过仔细考虑和预试验摸索,我们发现影响其包封率的主要因素是明胶的用量,因此我们设计如下试验进行考察。
明胶浓度(%) | 1 | 3 | 5 | 7 |
微囊形态 | 扁平不整、不均匀 | 圆整、均匀 | 圆整、均匀 | 圆整、均匀 |
总酚包封率(%) | 70 | 85 | 89 | 91 |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明胶用量的增加,微囊的形态越好,同时微囊对丹参总酚的包封率有所增加。在保证包封率和微囊外观的情况下,同时保证减少明胶用量,我们优选浓度在3%~5%范围内。
实验例5:药理实验
(1)方法:180-250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心梗组(n=6):乙醚麻醉下,在大鼠胸骨左缘第三、四胁间开胸暴露心脏,剪开心包膜,细丝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部;本发明组:除术前经胃灌本发明胶囊剂5.0g/kg三天,结扎冠脉后经股静脉注射本发明胶囊剂水提取物300mg/kg外,余同心梗组;假手术组:操作方法同心梗组,但动物冠脉仅穿线不结扎。术后48h以20%乌拉坦(1.0g/kg.ip)麻醉,肝素(100u/kg.iv)抗凝后行颈总动脉切开放血备测。另取大鼠心脏,用0.22%kcl冲洗心脏内残血,迅速置于-20℃冷冻备测。
特异性放免测定血浆内皮素,TBA法测血浆MDA,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PK,CK-MB活性。取处理过的心脏沿左室纵轴方向将心脏平行均匀切为6片,浸入含0.22%kcl的0.7%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液中,37℃孵育20min,以10%甲醛固定2h后取出,在解剖显微镜下用体视学测微尺计算大鼠左室总面积(LVmm2)和坏死区面积(ISmm2),梗塞范围以各片坏死区面积之和与左室总面积之和的百分比表示(IS/LV%)。
①本发明胶囊剂对心肌坏死面积及梗塞范围的影响:各组大鼠左室总横截面积无明显差异,假手术组心肌无坏死。本发明胶囊剂组坏死面积和梗塞范围显著较心梗组缩小。
实验各组心肌坏死面积及梗塞范围比较
②本发明片剂对心肌梗塞大鼠血浆ET的影响:心梗组血浆ET显著较假手术组高,应用本发明胶囊剂可显著降低血浆ET(结果见表2)。本发明胶囊剂对心肌梗塞大鼠血清CPK,CK-MB及MDA的影响,心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CPK,CK-MB活性及MDA水平明显升高;本发明胶囊剂组与心梗组比较CPK,CK-MB及MDA下降。
实验各组血清ET,CPK,CK-MB和MDA
结果表明,在大鼠心肌梗塞模型上,应用本发明胶囊剂可显著减少心肌坏死面积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血浆中CPK,CK-MB漏出减少,血清MDA含量下降,显示本发明胶囊剂对心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本发明胶囊剂治疗后大鼠血浆ET水平显著下降,本发明胶囊剂有保护缺血心肌作用。
(2)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
健康Wistar大鼠,体重120~160g,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本发明颗粒剂组,采用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配伍组于造模的第1天开始给药,均为灌胃给药,本发明颗粒剂3.38g/kg;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给予等量的0.9%NaCl溶液。各组动物于造模10w后断头处死。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肝功能。
各组大鼠肝功能变化(x±s)
从实验看出,本发明产品也可用于肝损伤的治疗。
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丹参50g 红参10g
丹参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将甘露醇加注射用水配制成120mg/ml溶液,与上述滤液混匀,滤过,分装,预冻温度—45~—40℃,预冻时间6~8h;—40~—35℃抽真空,保持6~8h;再升温至—30~—25℃,保持6~8h;升温至—20~—15℃,保持6~8h;升温至—10~—5℃,保持3~5h;升温至0℃,保持3~5h;升温至15~20℃,保持1~3h;升温至25~30℃,保持1~3h,升温至35~40℃,保持1~3h,即得冻干粉针剂,静脉注射,一日三次,一次一支。
实施例2 丹参50g 红参10g
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注射用水,分装到安剖瓶,封口灭菌即得水针剂。
实施例3 丹参50公斤 红参10公斤
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葡萄糖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葡萄糖输液剂。
实施例4 丹参50份 红参10份
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氯化钠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氯化钠输液剂。
实施例5 丹参50份 红参10份
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将甘露醇加注射用水配制成120mg/ml溶液,与上述滤液混匀,滤过,分装,预冻温度—45~—40℃,预冻时间6~8h;—40~—35℃抽真空,保持6~8h;再升温至—30~—25℃,保持6~8h;升温至—20~—15℃,保持6~8h;升温至—10~—5℃,保持3~5h;升温至0℃,保持3~5h;升温至15~20℃,保持1~3h;升温至25~30℃,保持1~3h,升温至35~40℃,保持1~3h,即得冻干粉针剂。
实施例6 丹参50份 红参10份
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注射用水,分装到安剖瓶,封口灭菌即得即得水针剂。
实施例7 丹参50份 红参10份
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条件为:4000r/min;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葡萄糖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葡萄糖输液剂。
实施例8 丹参50份 红参10份
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条件为:4000r/min;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氯化钠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氯化钠输液剂。
实施例9 丹参80份 红参20份
丹参药材,粉碎后加3倍量水,浸泡2小时,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10%4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0.15%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5%乙醇洗脱除杂,再用5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丹参滤液和红参滤液混合均匀,加入注射用水,即得水针剂。
实施例10 丹参20份 红参80份
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12小时,煎煮4次,每次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4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5%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25%乙醇洗脱除杂,再用8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5%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丹参滤液和红参滤液混合均匀,加入注射用水,即得水针剂。
实施例11 丹参20份 红参80份
丹参药材,粉碎后加3倍量水,浸泡2小时,煎煮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加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0.5%,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过滤,滤液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3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丹参滤液和红参滤液混合均匀,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氯化钠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氯化钠输液剂。
实施例12 丹参80份 红参20份
丹参药材,粉碎后加0倍量水,浸泡12小时,煎煮4次,每次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加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0.5%~5%,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9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过滤,滤液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5%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5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25%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丹参滤液和红参滤液混合均匀,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氯化钠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氯化钠输液剂。
实施例13 丹参20份 红参80份
取丹参药材,粉碎后加3倍量水醇溶液,浸泡2小时,提取,滤过,滤液可采用醇沉淀法、絮凝沉淀法、柱层析法、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进行适当精制,浓缩得丹参提取物;取红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水溶液,浸泡2小时,提取,滤过,滤液可采用柱层析法、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进行适当精制,浓缩得红参提取物,再将红参提取物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再将红参提取物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减压干燥制,加入1~2%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14 丹参80份 红参20份
取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溶液,浸泡12小时,提取,滤过,滤液可采用醇沉淀法、絮凝沉淀法、柱层析法、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进行适当精制,浓缩得丹参提取物;取红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溶液,浸泡12小时,提取,滤过,滤液可采用柱层析法、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进行适当精制,浓缩得红参提取物,再将红参提取物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再将红参提取物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1~1.5倍药粉重量的聚乙二醇4000,融合均匀,滴入液体石蜡中即得滴丸剂。
实施例13 丹参80份 红参20份
取丹参药材,粉碎后加3倍量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提取,滤过,滤液可采用醇沉淀法、絮凝沉淀法、柱层析法、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进行适当精制,浓缩得丹参提取物;取红参药材,粉碎后加3倍量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提取,滤过,滤液可采用柱层析法、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进行适当精制,浓缩得红参提取物,再将红参提取物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再将红参提取物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0.8~1.2倍药粉重量的大豆油和2~5%的蜂蜡,混合均匀,压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14 丹参20份 红参80份
取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提取,滤过,滤液可采用醇沉淀法、絮凝沉淀法、柱层析法、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进行适当精制,浓缩得丹参提取物;取红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提取,滤过,滤液可采用柱层析法、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进行适当精制,浓缩得红参提取物,再将红参提取物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再将红参提取物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将其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适量微晶纤维素和1%~6%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匀,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14 丹参50份 红参10份
丹参粉碎后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干燥成丹参提取物;红参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减压干燥制成红参提取物,将其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5%~8%的交联聚维酮PVPP和适量甘露醇,压制成片,即得口崩片。
实施例15 丹参50份 红参10份
丹参粉碎后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干燥成丹参提取物;红参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减压干燥制成红参提取物,将其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到3%~5%的明胶溶液中混旋均匀,用硫酸钠溶液为凝聚剂沉降,得微囊装入胶囊,即得缓释微囊剂。
实施例16 丹参50份 红参10份
丹参粉碎后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干燥成丹参提取物;红参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减压干燥制成红参提取物,将其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甜菊甙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17 丹参50份 红参10份
丹参粉碎后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干燥成丹参提取物;红参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减压干燥制成红参提取物,将其与丹参提取物混合均匀,加水制丸即得丸剂。
Claims (14)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它由丹参50份与红参10份制作而成,或是由相应重量份药材经提取后得到的丹参提取物与相应重量份药材经提取后得到的红参提取物制作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注射剂和口服制剂。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注射剂包括:小水针、粉针或大输液。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丹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水,浸泡2~12小时,煎煮1~4次,每次0.5~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加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0.5%~5%,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9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过滤,滤液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0.15%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0.25%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丹参滤液和红参滤液混合均匀,然后制成不同的注射制剂。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丹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水,浸泡2~12小时,煎煮1~4次,每次0.5~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10%~4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0.15%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3~10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5%~25%乙醇洗脱除杂,再用50%~8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05%~0.25%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丹参滤液和红参滤液混合均匀,然后制成不同的注射制剂。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冻干粉针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将甘露醇加注射用水配制成120mg/ml溶液,与上述滤液混匀,滤过,分装,预冻温度—45~—40℃,预冻时间6~8h;—40~—35℃抽真空,保持6~8h;再升温至—30~—25℃,保持6~8h;升温至—20~—15℃,保持6~8h;升温至—10~—5℃,保持3~5h;升温至0℃,保持3~5h;升温至15~20℃,保持1~3h;升温至25~30℃,保持1~3h,升温至35~40℃,保持1~3h,即得。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水针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注射用水,分装到安剖瓶,封口灭菌即得。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葡萄糖输液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葡萄糖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氯化钠输液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加5%的明胶溶液使明胶含量按质量体积百分比达1%,搅匀,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5~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0.8倍药材重量的注射用水,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浓缩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注射用水,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氯化钠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
10、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冻干粉针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将甘露醇加注射用水配制成120mg/ml溶液,与上述滤液混匀,滤过,分装,预冻温度—45~—40℃,预冻时间6~8h;—40~—35℃抽真空,保持6~8h;再升温至—30~—25℃,保持6~8h;升温至—20~—15℃,保持6~8h;升温至—10~—5℃,保持3~5h;升温至0℃,保持3~5h;升温至15~20℃,保持1~3h;升温至25~30℃,保持1~3h,升温至35~40℃,保持1~3h,即得。
11、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水针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注射用水,分装到安剖瓶,封口灭菌即得。
12、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葡萄糖输液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条件为:4000r/min;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葡萄糖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
13、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氯化钠输液剂这样制备:丹参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的树脂柱用水冲洗除杂,然后用20%乙醇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1%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红参药材,粉碎后加8倍量8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相对密度60℃时为1.05~1.10,加入水溶解,离心条件为:4000r/min;10min,上清液过D301大孔树脂柱,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加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加入0.2%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丹参水液混合均匀,调PH值5.0~6.5,煮沸,4℃冷藏过夜,粗滤、精滤,加入适量经过煮沸的氯化钠溶液中,用注射用水稀释即得。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肝功能异常的药物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703794A CN100490840C (zh) | 2004-05-09 | 2005-05-08 |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410022501.6 | 2004-05-09 | ||
CN 200410022501 CN1569157A (zh) | 2004-05-09 | 2004-05-09 |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B2005100703794A CN100490840C (zh) | 2004-05-09 | 2005-05-08 |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01810A CN1701810A (zh) | 2005-11-30 |
CN100490840C true CN100490840C (zh) | 2009-05-27 |
Family
ID=35631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7037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0840C (zh) | 2004-05-09 | 2005-05-08 |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9084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3673B (zh) * | 2005-02-07 | 2011-10-26 | 贵阳云岩西创药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双参注射剂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
CN100364558C (zh) * | 2006-04-19 | 2008-01-30 | 南京大学 | 高丽参提取物在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性疾病中的应用 |
CN102526430A (zh) * | 2012-03-13 | 2012-07-04 | 张君梅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
-
2005
- 2005-05-08 CN CNB2005100703794A patent/CN10049084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双参注射液急性毒性与安全性实验的研究. 白明学,马文建,陈忠东.河南中医药学刊,第15卷第2期. 2000 |
双参注射液急性毒性与安全性实验的研究. 白明学,马文建,陈忠东.河南中医药学刊,第15卷第2期. 200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01810A (zh) | 2005-1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90840C (zh) |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22792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0542548C (zh)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85191B (zh) | 一种生脉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剂 | |
CN102430001B (zh) | 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32829B (zh) | 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药物制剂 | |
CN100553617C (zh) | 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的药物 | |
CN1891249A (zh)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32688C (zh) | 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33070A (zh) |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21493B (zh) | 一种降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0430070C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 |
CN1891269A (zh)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21658C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 |
CN100408052C (zh) | 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低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709472A (zh) |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13448B (zh) | 一种抗心肌肥厚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306485A (zh)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709473A (zh) |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09471A (zh)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84071A (zh) | 一种保肝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857293A (zh) | 一种含有野黄芩苷和芍药苷的药用组合物 | |
CN1939390A (zh) |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15273A (zh) |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
CN1915266A (zh) |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5050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