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479567C - 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9567C
CN100479567C CNB2005101361845A CN200510136184A CN100479567C CN 100479567 C CN100479567 C CN 100479567C CN B2005101361845 A CNB2005101361845 A CN B2005101361845A CN 200510136184 A CN200510136184 A CN 200510136184A CN 100479567 C CN100479567 C CN 10047956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field communication
near field
chip card
communication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361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8700A (zh
Inventor
陈君玮
胡志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Corp
Priority to CNB2005101361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79567C/zh
Publication of CN1988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8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95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956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近场通讯技术应用于移动电话的安全保密方法包含读取移动电话中的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辨识码,检测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一笔数据是否相符,检测该感应辨识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二笔数据是否相符,以及当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一笔数据相符,且该感应辨识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二笔数据相符时,该移动电话开启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Description

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移动电话的安全保密方法,尤指一种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用来于特定距离内近行数据交换,而近场通讯接口协议(near field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protocol,NFCIP-1)已通过成为ISO/IEC IS18092国际标准。近场通讯技术的通讯频率为13.56MHz,较一般蓝芽或无线局域网络等通讯技术2.4GHz的通讯频率为低,因此较不易受到干扰。当具有近场通讯芯片的装置相互靠近至一定距离时,装置之间即可互相识别并交换信息。
由于具有近场通讯芯片的装置不需经由接触即可相互感应,因此当近场通讯技术应用于移动商务、电子商务、以及身份识别等具有相当的优势。而随着移动电话的逐渐普及,目前已有近场通讯技术应用于移动电话中,以增添消费者于生活上的便利性,举例来说,具有近场通讯芯片卡的移动电话可利用该近场通讯芯片卡作为电子钱包以购买商品,或者利用该近场通讯芯片卡作为身份识别证件。如此,当消费者出门时只需带着移动电话,而不需另外携带钱包和证件外出。
然而,目前应用于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技术并不具有相对应的安全保密机制,因此当消费者的移动电话遗失时,消费者可能会面临电子钱包或身份识别证件遭到冒用的情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是要提出一种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近场通讯技术应用于移动电话的安全保密方法包含读取移动电话中的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辨识码,检测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一笔数据是否相符,检测该感应辨识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二笔数据是否相符,以及当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一笔数据相符,且该感应辨识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二笔数据相符时,该移动电话开启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其包含有下列步骤:(a)读取移动电话中的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辨识码;(b)当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是不符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记录的第一笔数据,或当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辨识码是不符于该存储单元所记录的第二笔数据时,该移动电话要求输入密码;以及(c)当输入的密码是相符于预设密码时,该移动电话开启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提供了一种远程操控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方法,其包含有下列步骤:(a)输入第一预设短消息内容于移动电话;以及(b)当该移动电话接收到内容与该第一预设短消息内容相符的短消息时,该移动电话关闭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近场通讯芯片卡的移动电话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近场通讯技术应用于移动电话的安全保密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移动电话           110近场通讯芯片卡
120用户识别模块卡     130系统
140存储单元           200流程图
210~24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具有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移动电话100的示意图。本发明移动电话100具有插槽以容置并读取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120和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数据。用户识别模块卡120储存有移动电话使用者的数据,例如电话号码、电话簿、和个人识别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PIN)等等。当使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进行通讯时,必须利用一张有效的用户识别模块卡120才能连接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网路以进行信息交换。而每一用户识别模块卡120皆具有国际移动用户识别(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码,用来辨识使用者,且每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都是唯一的。另外,每一近场通讯芯片卡110亦具有唯一的感应辨识码。因此,本发明即是利用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感应辨识码的唯一性来提供移动电话100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
举例来说,当装有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移动电话100于第一次开机时,移动电话100的系统130会读取用户识别模块卡120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辨识码,并将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该感应辨识码储存于存储单元140中。因此,当以后每次移动电话100开机时,移动电话100的系统130会自动读取用户识别模块卡120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辨识码,并和存储单元140储存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感应辨识码做比对。若用户识别模块卡120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存储单元140所储存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符,且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辨识码与存储单元140所储存的感应辨识码相符时,移动电话100的系统130就会开启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相反地,若用户识别模块卡120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存储单元140所储存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不相符,或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辨识码与存储单元140所储存的感应辨识码不相符时,亦即用户识别模块卡120或近场通讯芯片卡110遭到替换,移动电话100的系统130就不会开启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并进而要求使用者输入密码以确认使用者的身份,若密码正确,移动电话100的系统130才会开启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
另外,移动电话100于开机后的使用期间内,若检测到用户识别模块卡120被取出,若是检测不到用户识别模块卡120,则移动电话100的系统130会立即关闭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并再度执行上述比对验证的程序,以避免被盗用。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单元140系直接储存用户识别模块卡120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辨识码,然而,本发明亦可根据用户识别模块卡120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辨识码产生第一笔数据和第二笔数据,并将该第一笔数据和该第二笔数据储存于存储单元140中,以用来和用户识别模块卡120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辨识码作比对。
然而,使用者仍有可能因移动电话100遗失而使得近场通讯芯片卡110遭到冒用。因此本发明装有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移动电话100于第一次开机时,移动电话100的系统130会要求使用者输入第一预设短消息内容和第二预设短消息内容以储存于存储单元140中,上述两预设短消息内容可由使用者自行决定。当移动电话100接收到内容与该第一预设短消息内容相符的短消息时,移动电话100的系统130会关闭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而当移动电话100接收到内容与该第二预设短消息内容相符的短消息时,移动电话100的系统130就会开启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因此,当使用者发现移动电话100遗失时,为了防止近场通讯芯片卡110遭到冒用,使用者自远程传送内容与该第一预设短消息内容相符的短消息至移动电话100,以关闭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另一方面,当使用者重新获得移动电话100时,使用者可传送内容与该第二预设短消息内容相符的短消息至移动电话100,以再度开启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另外,即使移动电话100被盗用者关机而无法接收短消息,根据短消息服务(shortmessage service,SMS)协议,短消息会被暂时储存于短消息中心,当移动电话100重新开机时,短消息会重新传给移动电话100,因此盗用者无法藉由关机来逃避移动电话100的安全保密机制的远程操控。而且无论短消息是用来开启或关闭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移动电话100会储存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使用状态,因此即使移动电话100被关机,移动电话100仍能维持近场通讯芯片卡110上一次的使用状态。举例来说,若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已被关闭,则移动电话100于下一次开机时仍是保持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关闭状态,反之亦然。
为了更明确说明本发明安全保密方法,图2提供一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200。请参考图2,并一并参考图1,图2的流程图200包含有下列步骤:
步骤210:移动电话100开机;
步骤212:读取用户识别模块卡120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辨识码;
步骤214:比对用户识别模块卡120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辨识码是否和存储单元140储存的数据相符,若是,则继续步骤222,若否,则继续步骤216;
步骤216:移动电话100要求使用者输入密码;
步骤218:分析密码是否相符,若是,则继续步骤222,若否,则继续步骤220;
步骤220:不开启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并继续步骤212;
步骤222:开启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
步骤224:检测用户识别模块卡120是否被取出,若是则继续步骤226,若否则继续步骤228;
步骤226:关闭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并继续步骤212;
步骤228:移动电话100是否收到短消息,若是,则继续步骤230,若否,则继续步骤224;
步骤230:分析短消息是否和预设短消息内容相符,若是,则继续步骤232,若否,则继续步骤224;
步骤232:分析短消息是否和第一预设短消息内容相符,若是,则继续步骤234,若否,则继续步骤238;
步骤234:关闭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并继续步骤236;
步骤236:移动电话100储存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使用状态,并继续步骤228;
步骤238:开启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并继续步骤240;
步骤240:移动电话100储存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使用状态,并继续步骤224。
基本上,上述结果的达成,流程图200的步骤并不一定要遵守以上顺序,且各个步骤并不一定是相邻的,其它的步骤也可介于上述步骤之间。另外,本发明利用短消息开启或关闭近场通讯芯片卡110的感应功能的方法亦可应用于非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亦即不包含用户识别模块卡的移动电话亦可使用上述短消息远程操控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可由软件方式来达成,亦可由软件搭配固件、硬件或以上三种方式的任意组合来达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近场通讯技术应用于移动电话100的安全保密方法,使消费者在使用近场通讯芯片卡110时,能有更多一层的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其包含有下列步骤:
(a)读取移动电话中的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辨识码;
(b)检测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一笔数据是否相符;
(c)检测该感应辨识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二笔数据是否相符;以及
(d)当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一笔数据相符,且该感应辨识码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第二笔数据相符时,该移动电话开启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是于该移动电话开机时读取该移动电话中的该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辨识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当检测不到该用户识别模块卡时,该移动电话关闭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输入预设短消息内容于该移动电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当该移动电话接收到内容与该预设短消息内容相符的短消息时,该移动电话关闭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当该移动电话接收到内容与该预设短消息内容相符的短消息时,该移动电话开启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7.一种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其包含有下列步骤:
(a)读取移动电话中的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辨识码;
(b)当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是不符于该移动电话的存储单元所记录的第一笔数据,或当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辨识码是不符于该存储单元所记录的第二笔数据时,该移动电话要求输入密码;以及
(c)当输入的密码是相符于预设密码时,该移动电话开启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是于该移动电话开机时读取该移动电话中的该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辨识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当检测不到该用户识别模块卡时,该移动电话关闭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输入预设短消息内容于该移动电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当该移动电话接收到内容与该预设短消息内容相符的短消息时,该移动电话关闭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当该移动电话接收到内容与该预设短消息内容相符的短消息时,该移动电话开启该近场通讯芯片卡的感应功能。
CNB2005101361845A 2005-12-20 2005-12-20 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956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361845A CN100479567C (zh) 2005-12-20 2005-12-20 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361845A CN100479567C (zh) 2005-12-20 2005-12-20 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8700A CN1988700A (zh) 2007-06-27
CN100479567C true CN100479567C (zh) 2009-04-15

Family

ID=38185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618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9567C (zh) 2005-12-20 2005-12-20 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79567C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7787A (zh) * 2001-09-08 2003-04-02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研究所 移动终端自动报警和防盗用的实现方法
JP2003244290A (ja) * 2002-02-21 2003-08-29 Denso Corp Icカードのカードケースおよび電話システム
CN1514635A (zh) * 2003-04-29 2004-07-21 叶丰平 采用指纹智能终端实现移动电子商务的方法及智能手机
CN1561130A (zh) * 2004-02-19 2005-01-0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对应用户识别卡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694548A (zh) * 2004-05-11 2005-11-09 天时达中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手机防盗的方法和防盗手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7787A (zh) * 2001-09-08 2003-04-02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研究所 移动终端自动报警和防盗用的实现方法
JP2003244290A (ja) * 2002-02-21 2003-08-29 Denso Corp Icカードのカードケースおよび電話システム
CN1514635A (zh) * 2003-04-29 2004-07-21 叶丰平 采用指纹智能终端实现移动电子商务的方法及智能手机
CN1561130A (zh) * 2004-02-19 2005-01-0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对应用户识别卡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694548A (zh) * 2004-05-11 2005-11-09 天时达中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手机防盗的方法和防盗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8700A (zh) 200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0772B2 (en) Security token for mobil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s
US9312923B2 (en) Personal point of sale
TWI283122B (en) Method for securing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of a mobile phone
US8788418B2 (en) Portable E-wallet and universal card
US9813116B2 (en) Secur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olutions and circuits
US2015024284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remote access and remote payment using a mobile device and a powered display card
CN105122283B (zh) 移动终端、安全性服务器及其支付方法
CN102984698A (zh) 一种进行近场通信安全性保护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US10019704B2 (en) Personal point of sale
KR101648502B1 (ko) 카드형 단말기를 이용한 모바일 결제 시스템 및 방법
EP2663106A1 (en) Secur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olutions and circuits
CN100479567C (zh) 移动电话的近场通讯装置的安全保密方法
CN102315936A (zh) 认证处理装置及其相关移动装置
CN105225105A (zh) 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
KR101674299B1 (ko) 마그네틱 카드 리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카드 결제 방법
KR20160093197A (ko) 비접촉 매체를 이용한 무선 결제 방법
KR20130007498A (ko) 모바일 카드 발급 방법 및 스마트폰
KR20120097811A (ko) 모바일 카드 발급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단말장치 및 스마트폰
KR20180001647A (ko) 무선장치를 이용한 앱 연동 기반 비동기식 역방향 결제 방법
KR20090109008A (ko) 무선 메시지를 이용한 원격 결제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위한 원격 결제 장치 및 기록매체
KR20180001645A (ko) 무선장치를 이용한 앱 연동 기반 비동기식 역방향 결제 방법
KR20180006600A (ko) 무선장치를 이용한 앱 연동 기반 비동기식 역방향 결제 방법
KR20180001648A (ko) 무선장치를 이용한 앱 연동 기반 비동기식 역방향 결제 방법
KR20180001657A (ko) 무선장치를 이용한 비동기식 역방향 결제 방법
KR20180001649A (ko) 무선장치를 이용한 앱 연동 기반 비동기식 역방향 결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