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5652C - 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75652C CN100475652C CNB2006100791145A CN200610079114A CN100475652C CN 100475652 C CN100475652 C CN 100475652C CN B2006100791145 A CNB2006100791145 A CN B2006100791145A CN 200610079114 A CN200610079114 A CN 200610079114A CN 100475652 C CN100475652 C CN 10047565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lamine
- secondary material
- container
- hot
- vess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melamine)器皿及其制法,其由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与三聚氰胺已热压成型过的碎粒/小造型片状二次材组成,二者间以适当重量比例组成复合式原材,其中,该碎粒状二次材是指利用已热压成型过的三聚氰胺成型材做粉碎处理后而形成的不规则、大小不一且多种颜色的碎粒,而该小造型片状二次材是指利用三聚氰胺原材热压成型制成的具有造型的小片体;再利用该复合式原材进行热压成型工艺,使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状二次材的形状及颜色可清楚显现在器皿的外表面上,借以增进三聚氰胺器皿的装饰效果及附加价值;且在热压成型中,该适当比例的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可热压结合并紧密黏着于各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状二次材之间,借以增进成型器皿的结构强度及坚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尤其涉及一种由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与已热压成型过的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状二次材组合,再经热压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三聚氰胺(melamine)具有着色自由(可自由染色)、耐热性佳、不燃性、且光泽性好等优点,故被广泛使用于制造各种容器或器皿,包含如碗、杯、盘、钵、锅、筒等日常用品,而现有技术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包括下列步骤:利用一盘形容器存放适量的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而该粉/粒状原材可为单色或多色混合;再将存放有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的容器置入一加热器中进行预热(preheating)过程,温度约40℃,使粉/粒状三聚氰胺原材先热熔形成一软质胚体;再将软质胚体置入器皿成型模具(阴阳模)中以进行热压成型过程,模具温度约180℃;再自成型模具中取出已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并进行冷却、修边(裁去器皿边缘的溢料),即制成三聚氰胺器皿;同时,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的表面上可选择再热压一层装饰用花纸,该装饰用花纸是印有各种花纹、色彩、图样的薄纸,可借热压而熔贴在三聚氰胺器皿外表面上。然而,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底色与使用的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的颜色相同,纵然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粉/粒状原材混合在一起,但经温度约180℃的热压成型过程时,各种不同色的粉/粒状原材因受热受压而交互流动熔合、渗透或扩散,致成型后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底色掺杂成一片而显得模糊不清,也就是在不同色彩之间完全无法显现较清楚的分界线,也无法凸显出多色彩底色的缤纷花样,而且成型后三聚氰胺器皿所显现的原材底色与另热压一层装饰用花纸所显现的贴花比较,二者之间的质感不同;而以目前市场而言,现有技术单底色或再贴装饰用花纸的三聚氰胺器皿均已是低价的大量生产产品,几乎无附加价值可言,因此不但无法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变的需求,也相对地限制了三聚氰胺的应用性及三聚氰胺器皿市场的发展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其是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与三聚氰胺已热压成型过的碎粒状二次材,先组成复合式原材,再利用该复合式原材进行热压成型过程,借以取代现有技术三聚氰胺器皿只利用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称为三聚氰胺一次材)的取材方式,使三聚氰胺碎粒状二次材的形状及颜色可清楚显现在热压成型的器皿的外表面上,借以增进三聚氰胺器皿的装饰效果及其附加价值。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其是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与三聚氰胺已热压成型的小造型片状二次材,先组成复合式原材,再利用该复合式原材进行热压成型过程,借以取代现有技术三聚氰胺器皿只利用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的取材方式,使三聚氰胺小造型片状二次材的形状及颜色可清楚显现在热压成型的器皿的外表面上,借以增进三聚氰胺器皿的装饰效果及其附加价值。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其中该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与三聚氰胺已热压成型过的碎粒/小造型片状二次材,是以适当重量比例组成,如三聚氰胺粉/粒原材占40~80%而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状二次材占20~60%,使热压成型过程中,该适当比例的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可热压结合并紧密黏着于各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状二次材之间,借以增进成型器皿的结构强度及坚固性,而提升三聚氰胺器皿的应用性,并避免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状二次材之间因欠缺连结性而易剥离或破裂的缺点。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是利用一次热压成型工艺而制成的器皿成型体,其特征在于,该器皿成型体包括:
三聚氰胺一次材,是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借一次热压成型工艺而热压形成,并借该热压成型工艺而黏着包覆并介于若干三聚氰胺二次材之间;
三聚氰胺二次材,是利用预先已热压成型过的三聚氰胺成型材形成,并借一次热压成型工艺而使其形状及颜色可分别显现在三聚氰胺器皿的外表面上。
其中的三聚氰胺二次材,可以是三聚氰胺二次材碎粒、碎片,也可以是三聚氰胺二次材小造型片。
本发明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作工艺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1):提供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及三聚氰胺已热压成型过并再经碎化处理过的碎粒状二次材;
步骤(2):利用上述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与三聚氰胺成型的碎粒状二次材,以适当比例配组成适当量的复合式原材,而该适当量根据三聚氰胺器皿的净重而定,再利用一圆柱形的容器来存放该适当量的复合式原材;
步骤(3):将存放有复合式原材的容器置入加热器(如烤箱)中进行预热,温度约40℃,使粉/粒状复合式原材加热形成一软质胚体;
步骤(4):将软质胚体置入热压成型机中的器皿成型模具(阳、阴模型态)中,以进行热压成型过程,该成型模具的温度约180℃;
步骤(5):自成型模具中取出已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并经冷却、修边(裁去边缘溢料)后而完成该三聚氰胺器皿的制作。
本发明所用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可以是市售的任何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料;所述“三聚氰胺二次材碎粒、碎片”是指预先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经热压固化,再适当粉碎制成的碎片状材料,该碎片有不同形状,并可染成不同颜色;所述“三聚氰胺二次材小造型片”是将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热压成型,预先制出的具有一定外观造型及适当厚度的小片体,如星形、弯月造型,或著名商标图样等,也可染成不同颜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三聚氰胺器皿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工艺的简单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三聚氰胺器皿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正视图;
图8是图6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三聚氰胺器皿1、2;三聚氰胺器皿1a;一次材10;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二次材20、20a;复合式原材30;容器40;加热器50;软质胚体60;成型模具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加明确详实,兹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图,将本发明的结构及其技术特征详述如后:
请参考图1-图5所示,其分别是本发明三聚氰胺器皿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正视图、剖视图、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及制备过程的简单示意图,该三聚氰胺器皿1的形状不限,其结构体主要是由由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经热压成型过程而形成的三聚氰胺一次材10部分,及已热压成型过的三聚氰胺碎粒状二次材20部分构成,其中,该碎粒状二次材20是利用已热压成型过的数种三聚氰胺成型材,并可为各种不同颜色,使其经粉碎处理或再混合后而形成不规则、大小不一且多种颜色混合的碎粒;三聚氰胺是一种热固性塑料,该等三聚氰胺碎粒状二次材20已经过一次热压成型过程,再被选做材料做第二次热压成型过程,故称为二次材;当二次材20与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10a混合后再经一次热压成型过程时,该等碎粒状二次材20均不再热熔软化,因此,当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10a在后一次热压成型过程中加热形成一次材10时,该等不规则、大小不一且多种颜色的碎粒状二次材20,其形状及颜色即可清楚显现在三聚氰胺器皿1的外表面上如图1、2所示,此种装饰效果乃是现有技术三聚氰胺器皿或现有技术制法所无法达到的。
此外,在热压成型过程中,该等不规则、大小不一且多种颜色的碎粒状二次材20在模具内的流动状况并不易完全掌握,会随预热过的胚体60在模具70内受模具阳、阴模相对热压而自由流动移位,其中,当部分碎粒状二次材20的不规则尺寸中(如长、宽、高三方向)有某一尺寸比成型三聚氰胺器皿1的厚度大时,则其或许会因模具70压迫及自由流动而自然倾倒并平置于器皿厚度的范围内如图4所示,使其不规则形状或颜色显现在三聚氰胺器皿1的外表面的一面或二面(上、下面)上,也或许会直接受到模具压迫而破碎成更小的碎粒;又以一般三聚氰胺器皿而言,其厚度有一大概范围,因此,可通过控制碎粒状二次材20的粉碎处理程度,使碎粒状二次材20的大小可大概选择,或调配大、小碎粒的组成比例,如采用小于或接近器皿厚度的碎粒,或采用大于或接近器皿厚度的碎粒,或采用大、小混合的碎粒。
再有,该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10a与三聚氰胺成型的碎粒状二次材20,二者间是以适当重量比例组成,如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占40~80%,而三聚氰胺碎粒状二次材20相对地占20~60%,使在热压成型过程中,该适当比例的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在热压形成三聚氰胺一次材10时,可同时热熔结合并紧密黏着于各三聚氰胺碎粒状二次材20之间如图4所示,借以增进成型三聚氰胺器皿1的结构强度及坚固性,并避免三聚氰胺碎粒状二次材20之间因欠缺连结性而易剥离或破裂的缺点。
请再参考图5所示,其是本发明工艺示意图,本发明工艺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1):提供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10a,及三聚氰胺已热压成型过并再经碎化处理过的碎粒状二次材20;
步骤(2):利用上述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10a与三聚氰胺成型的碎粒状二次材20,以适当比例配组成一适当量的复合式原材30,而该适当量根据三聚氰胺器皿1的净重而定,再利用一圆柱形的容器40来存放该适当量的复合式原材30;
步骤(3):将存放有复合式原材30的容器40置入加热器(如烤箱)50中进行预热(preheating),温度约40℃,使粉/粒状复合式原材30加热形成一软质胚体60;
步骤(4):将软质胚体60置入热压成型机中的器皿成型模具70(阳、阴模型态)中,以进行热压成型过程,该成型模具70的温度约180℃;
步骤(5):自成型模具60中取出已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1a,并经冷却、修边(裁去边缘溢料)后而完成该三聚氰胺器皿1的制作。
其中,步骤(3)至步骤(5)与现有技术三聚氰胺器皿工艺大体类似,但在步骤(3)进行预热以形成胚体60之前,本发明的工艺比现有技术三聚氰胺器皿工艺增加一步骤(2)的配组程序,该步骤(2)的配组程序主要目的使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10a与三聚氰胺成型的碎粒状二次材20组成复合式原材30时,该碎粒状二次材20可以适当均匀度分布在粉/粒状原材10a中,以避免因过度集中,致在热压成型过程中,该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无法热压结合并紧密黏着于各三聚氰胺碎粒状二次材20之间,致使三聚氰胺碎粒状二次材20之间欠缺连结性而产生剥离或破裂现象。该步骤(2)的配组程序包含搅拌(mixing)、或表面铺设等不同方式,其中,搅拌方式是取用适当量的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与碎粒状二次材20后,使用一般果汁机之类所用的搅拌器,使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与碎粒状二次材20均匀搅拌混合后,再倒入圆柱形的容器40中,以继续进行步骤(3);而表面铺设方式可分为两种模式(图5中未示),其一是先取用适当量的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倒入容器40内,再取用适当量的碎粒状二次材20铺设在容器40内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的上表面,再继续进行步骤(3);另一方式是先取用适当量的碎粒状二次材20铺设在容器40内底面上,再取用适当量的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倒入容器40内的碎粒状二次材20上面,再继续进行步骤(3);上述表面铺设方式中,碎粒状二次材20并不限制要整面均匀铺设在粉/粒状原材10a上面(第一种模式)或容器40内底面上(第二种模式),其亦可局部铺设,以使碎粒状二次材20显现在三聚氰胺器皿1的局部处,借以增进三聚氰胺器皿1上碎粒状二次材20显现图样的变化性。
在步骤(4)中,由于三聚氰胺二次材20相当坚硬,故热压成型过程中使用的热压成型模具70须利用高坚硬度材料,如以高硬度不锈钢材制成,使成型模具70的成型面具有足够硬度以避免毁损。
请再参考图6、图7、图8、图9所示,其分别是本发明三聚氰胺器皿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正视图、剖视图、及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该三聚氰胺器皿2的结构及工艺与上述三聚氰胺器皿1近似如图5所示,其不同处是在三聚氰胺器皿2的结构中或其工艺的步骤(1)中,三聚氰胺器皿2另利用小造型片状二次材20a以取代碎粒状二次材20,或同时使用碎粒状二次材20及小造型片状二次材20a如图6-9所示,而该小造型片状二次材20a是指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10a先热压成型制出具有一定外观造型及适当厚度的小片体,如星形、弯月造型,或著名商标图样(如米老鼠Mickey mouse)等如图6-9所示。当小造型片状二次材20a再与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10a再经一次热压成型过程时,该等碎粒均不再热熔软化,因此,在后一次的热压成型过程中,当三聚氰胺的粉/粒状原材10a加热形成一次材10时,该等小造型片状二次材20a的形状及颜色即可显现在三聚氰胺器皿2的外表面上如图6-图9所示,借以再增进三聚氰胺器皿1的变化性。
当使用小造型片状二次材20a而其尺寸又大于成型器皿2的厚度时,为避免小造型片状二次材20a在热压成型过程中破裂,该等小造型片状二次材20a在步骤(2)的配组程序中,利用表面铺设方式较好,亦即将小造型片状二次材20a铺设在容器40内已置入的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上面,或先铺设在容器40内底面上,再置入三聚氰胺粉/粒状原材10a。
上述所揭示的附图及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非为限定本发明的实施例;凡熟悉该项技术的普通一般技术人员,其所依本发明的特征范畴,所作的其它等效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以下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该三聚氰胺器皿是利用一次热压成型工艺而制成的器皿成型体,包含三聚氰胺一次材及若干三聚氰胺二次材,其特征在于,该器皿成型体包括:
三聚氰胺一次材,是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状和/或粒状原材借一次热压成型工艺而热压形成,并借该热压成型工艺而黏着包覆并介于若干三聚氰胺二次材之间;
三聚氰胺二次材,是利用预先已热压成型过的三聚氰胺成型材形成,并借一次热压成型工艺而使其形状及颜色可分别显现在三聚氰胺器皿的外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其特征在于,该三聚氰胺二次材包括利用已热压成型过的三聚氰胺成型材经粉碎处理后而形成的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碎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其特征在于,该三聚氰胺二次材的碎粒具有多种颜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其特征在于,该三聚氰胺二次材包括利用三聚氰胺原材热压成型而制成的具有造型的小造型片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其特征在于,该三聚氰胺二次材的小造型片体具有多种颜色。
6.一种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三聚氰胺粉状和/或粒状原材,及三聚氰胺二次材,其特征在于,该三聚氰胺二次材是利用已热压成型过的三聚氰胺成型材形成;
利用上述三聚氰胺的粉状/和或粒状原材与三聚氰胺二次材,以适当比例配组成一适当量的复合式原材,再利用一容器存放该适当量的复合式原材;
将存放有复合式原材的容器置入加热器中进行预热,使复合式原材加热形成一软质胚体;
将上述软质胚体置入器皿成型模具中,以进行热压成型过程;
自成型模具中取出已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并进行冷却、修边,而完成该三聚氰胺器皿的制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三聚氰胺二次材包括利用已加热成型的三聚氰胺成型材粉碎处理后而形成的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碎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三聚氰胺二次材包括利用三聚氰胺原材热压成型而制成的具有造型的小造型片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原材是由三聚氰胺粉状和/或粒状原材40~80%及三聚氰胺二次材20~60%组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三聚氰胺粉状和/或粒状原材及三聚氰胺二次材在配组成复合式原材时利用搅拌方式以形成均匀的复合式原材,再置入容器中。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三聚氰胺粉状和/或粒状原材及三聚氰胺二次材在配组成复合式原材时,先将三聚氰胺粉状和/或粒状原材置入容器内,再使若干三聚氰胺二次材铺设在容器内的三聚氰胺粉状和/或粒状原材的上面。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三聚氰胺粉状和/或粒状原材及三聚氰胺二次材在配组成复合式原材时,先使若干三聚氰胺二次材铺设在容器内底面上,再使三聚氰胺粉状和/或粒状原材置入容器内的三聚氰胺二次材上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791145A CN100475652C (zh) | 2006-04-29 | 2006-04-29 | 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791145A CN100475652C (zh) | 2006-04-29 | 2006-04-29 | 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2722A CN101062722A (zh) | 2007-10-31 |
CN100475652C true CN100475652C (zh) | 2009-04-08 |
Family
ID=38964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791145A Active CN100475652C (zh) | 2006-04-29 | 2006-04-29 | 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75652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96461A (zh) * | 2017-11-15 | 2018-02-16 | 东莞万善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三聚氰胺容器的双色产品的制造方法 |
CN107901385A (zh) * | 2017-11-15 | 2018-04-13 | 东莞万善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三聚氰胺容器的内、外双面贴花的制造方法 |
CN110480902B (zh) * | 2019-08-09 | 2021-11-23 | 东莞市瑞欣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 | 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52724A1 (en) * | 1997-02-26 | 2003-08-14 | Fort James Corporation | Coated paperboards and paperboard containers having improved tactile and bulk insulation properties |
CN1490146A (zh) * | 2002-10-14 | 2004-04-21 | 桥发有限公司 | 三聚氰胺容器的内、外双贴花的制造方法 |
CN1490145A (zh) * | 2002-10-17 | 2004-04-21 | 桥发有限公司 | 三聚氰胺容器的双色产品的制造方法 |
-
2006
- 2006-04-29 CN CNB2006100791145A patent/CN100475652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52724A1 (en) * | 1997-02-26 | 2003-08-14 | Fort James Corporation | Coated paperboards and paperboard containers having improved tactile and bulk insulation properties |
CN1490146A (zh) * | 2002-10-14 | 2004-04-21 | 桥发有限公司 | 三聚氰胺容器的内、外双贴花的制造方法 |
CN1490145A (zh) * | 2002-10-17 | 2004-04-21 | 桥发有限公司 | 三聚氰胺容器的双色产品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2722A (zh) | 2007-10-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75652C (zh) | 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 | |
CN101574843B (zh) | 塑胶外壳无缝包边工艺以及专用高压成型模芯 | |
CN101143479A (zh) | 一种双色标牌的成型方法 | |
CN101560318B (zh) | 一种纳米封边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1897533A (zh) | 双色蛋糕盘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1293574B (zh) | 含有木质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 | |
CN106274218A (zh) | 贵金属薄片立体画、摆件、首饰制作工艺 | |
CN113878896A (zh) | 一种具有渐变色密胺餐具的制备方法 | |
CN200978032Y (zh) | 具有二次材成分的美耐皿器皿 | |
CN107549934B (zh) | 环保纽扣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8827266U (zh) | 一种闪光内饰膜 | |
US20080006960A1 (en) | Melamine utensi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2101311B (zh) | 花纹人造石生产工艺 | |
JP2006142710A (ja) | メラミン樹脂製食器及びその圧縮成形方法 | |
CN110480902B (zh) | 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10195871A (ja) | 圧縮成形用再生メラミン樹脂材料、再生メラミン樹脂成形品、食器、及び再生メラミ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CN101224340A (zh) | 麻将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 |
US20080277833A1 (en) | Melamine utensi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210133383U (zh) | 外表面呈现明暗渐层式金属般色泽效果的美耐皿器皿 | |
TW201208617A (en) | Melamine product | |
CN202312515U (zh) | 双色美耐皿器皿 | |
KR101991478B1 (ko) | 자개를 이용한 다용도 적층 시트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다용도 적층 시트 | |
TWM323265U (en) | Melamine utensils with wooden integrants and/or similar integrants | |
CN112693055A (zh) | 一种密胺树脂产品的印花方法及密胺容器 | |
TWI304384B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