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1224C - 图像读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71224C CN100471224C CNB2007100798717A CN200710079871A CN100471224C CN 100471224 C CN100471224 C CN 100471224C CN B2007100798717 A CNB2007100798717 A CN B2007100798717A CN 200710079871 A CN200710079871 A CN 200710079871A CN 100471224 C CN100471224 C CN 10047122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reading
- reading unit
- unit
- image
- equipment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2—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transport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28—Clamshell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包括:图像读取部、压缩弹簧单元、制动单元和切换单元。压缩弹簧单元用作用于图像读取部的开闭机构。制动单元制动图像读取部的打开和关闭运动。切换单元当图像读取部关闭时将图像读取部的转动传递到制动单元,但是当图像读取部打开时不将图像读取部的转动传递到制动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读取文件的图像读取部的诸如传真机、复印机或者多功能装置等图像读取设备。
背景技术
记录设备构造成根据图像信息用记录头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图像读取设备构造成用包括图像传感器的读取单元读取文件的图像。传真机、复印机和多功能装置可结合这些设备。具体地,有包括读取文件的图像(包括文字和符号)的图像读取部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记录单元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设备。
日本实用新型公报No.3-98060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具有当由弹簧弹力支撑的稿台关闭时稿台被锁定机构锁定的构造。该锁定机构设置在当稿台被锁定时水平保持文件的位置。日本特开平7-24441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在该设备中,使用包括拉簧和铰接中心阻尼器(hinge centre damper)的开闭控制机构来使开闭构件打开和关闭。日本特开平9-31138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文件压板(pressing plate)开闭设备,在该设备中,稿台在特定范围内自由停止(free stop),且稿台由于弹簧弹力从一定位置降落。
然而,上述已知技术具有以下问题。在日本实用新型公报No.3-98060的情况中,由于设备需要在稿台关闭时的锁定机构,因此增大了设备主体的尺寸。另外,当锁定时,稿台持续受到沿打开方向的力。因此,蠕变可能会劣化部件的精度和质量,设备的可靠性可能会变差。在日本特开平7-244410号公报的情况中,用户不得不对抗(against)阻尼器的力量来开盖,因此该操作需要较大力气。同样在日本特开平9-311389号公报的情况中,用户不得不对抗稿台的重力和阻尼器的力以打开稿台,因此该操作需要较大力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便宜的小型图像读取设备,在该设备中,当用户关闭图像读取部时,防止图像读取部快速关闭,开关该图像读取部所需的力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图像读取部,其相对于设备主体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可转动地运动;压缩弹簧单元,其当由图像读取部和设备主体所成的角度大于预定角度时沿打开方向对图像读取部施力,当由图像读取部和设备主体所成的角度小于预定角度时沿关闭方向对图像读取部施力,该预定角度是当压缩弹簧单元处于连接图像读取部的转动中心与压缩弹簧单元的在设备主体上的转动中心的线上时,图像读取部相对于设备主体的角度;制动单元,其用于制动图像读取部的转动运动;和切换单元,其当图像读取部关闭时将图像读取部的转动运动传递到制动单元,但是当图像读取部打开时不将图像读取部的转动运动传递到制动单元。
从(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中,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设置在图1的图像读取设备的图像读取部中的面板部分的顶视立体图。
图3是图像读取部的垂直截面图。
图4是记录单元的垂直截面图。
图5是示出在图像读取部打开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在图像读取部打开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压缩弹簧单元的外部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压缩弹簧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压缩弹簧单元的压缩弹簧和阻尼器臂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在图像读取部关闭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在图像读取部部分打开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在图像读取部进一步打开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侧视图。
图13是示出当图像读取部关闭时的缓冲(antishock)单元的局部侧视图。
图14是示出当图像读取部在打开位置时的缓冲单元的局部侧视图。
图15是齿条的立体图。
图16是根据该实施例的设备主体的中间机架(frame)的侧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图像读取设备中降低图像读取部的开闭速度的缓冲单元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该实施例中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缓冲单元的另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在图18中,图像读取部的开闭转矩没有被传递。
图19是示出图18的缓冲单元的立体图。在图19中,图像读取部的开闭转矩被传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者相应的部件。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设置在图1的图像读取设备的图像读取部中的面板部分的顶视立体图。图3是图像读取部2的ADF 4和扫描器3的垂直截面图。
首先,将说明面板部分(操作面板部分)1。在图2中,面板部分1设置有彩色起动键101、黑白(monochrome)起动键102、停止键103、选择键104、模式键105。另外,面板部分1设置有电源键106、功能键107、拨号键108、确定键109、后退键110、菜单键111。这些键安装于面板盖112。在每个键下,触摸开关(未示出)焊接在控制盘(panel board)(未示出)上。当每个键被按压时,在该键下面的触摸开关被接通。另外,安装透明显示窗构件113作为显示部分。通过该显示窗构件113,操作者能看到安装于控制盘的LCD(未示出)。
接着,将说明图像读取部2。图像读取部2包括操作面板部分1、扫描器3和ADF 4。图像读取部2以图像读取部能打开和关闭的方式安装到记录单元5。图像读取部2能相对于记录单元5转动到大约30度。例如,当更换记录单元5中的墨盒时,打开图像读取部2。扫描器3具有由电动机(未示出)沿箭头A3的方向驱动且用于读取放置在压板玻璃303上的文件的CIS(接触图像传感器)304。扫描器3具有扫描器外壳302和压板玻璃303。在扫描器3内布置CIS304、电动机(未示出)、皮带(belt)等。CIS 304可在压板玻璃303下沿水平方向移动。电动机驱动CIS 304。皮带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CIS 304。
CIS 304用来自LED阵列的光照射文件的图像信息表面。在图像信息表面上反射的光通过透镜聚焦在传感器元件上。CIS 304因此读取图像信息。当CIS 304读取放置在压板玻璃303上的静止文件时,CIS 304由电动机的驱动力沿箭头A3的方向移动。当CIS304读取从ADF 4输送来的文件时,CIS 304被固定在图3所示的位置。
在图3中,ADF 4可开闭地(可转动地)安装于扫描器3的顶部。当读取被放置在压板玻璃303上的文件时,ADF 4关闭。此时,ADF 4用作将文件压靠压板玻璃303的按压板。在ADF 4内设置基本上U型的文件输送路径(下文中被称为U转弯路径)401。文件支撑盘部分402被设置成连接到U转弯路径401的上游端。该文件支撑盘部分402包括盘基部403和盘404。盘404可开闭地(可转动地)连接到盘基部403。文件输出盘405被布置成连接到U转弯路径401的下游端。该文件输出盘405构成设备主体的上表面。
在U转弯路径401的上游部分中设置有搓纸辊(pickuproller)406。搓纸辊406与放置在文件支撑盘部分402中的文件的最上面一个接触并送入该文件。由搓纸辊406送入的文件通过分离部与其它文件分离。分离部包括分离垫407和与分离垫407接触的分离辊408。靠近搓纸辊406设置有检测文件存在或者不存在的文件存在传感器409。上述部件构成进给文件的文件进给装置。在U转弯路径401的下游端设置文件排出辊对410和文件边缘传感器(未示出)。文件排出辊对410将文件排出到文件排出盘405上。文件边缘传感器检测文件的前缘和后缘。
在图3中,附图标记411表示设置在U转弯路径401中用于输送文件的输送辊。附图标记412表示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可打开的上盖。例如,为了清除卡纸而打开上盖。附图标记413表示搓纸臂。搓纸臂413是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文件支撑盘部分402之上且可转动地保持搓纸辊406的保持构件。搓纸臂413保持搓纸辊406,从而搓纸辊406能与放置在文件支撑盘部分402中的文件接触或者不接触。当文件被送入时,搓纸臂413向下转动以使搓纸辊406能与文件接触。
文件可面朝上地放置到ADF 4中。当放置文件时,文件存在传感器409检测文件是否存在。操作者从操作面板部分1指示开始读取。首先,驱动部分(未示出)转动以向下转动搓纸臂413。搓纸辊406与文件的上表面进行接触。然后,搓纸辊406转动以送入放置在文件支撑盘部分402中的文件中的最上面一个。
接着,最上面的文件通过分离辊408和分离垫407与其它文件分离,然后被进给到U转弯路径401中。然后,被进给到U转弯路径401中的文件由输送辊411沿U转弯路径401向读取位置输送。在文件边缘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文件的前缘之后,文件被输送预定距离,然后CIS 304开始读取图像信息。此时,文件被读取白板(white plate)414按压。在开始读取之后,文件被透明刮片415(scraper sheet)刮过,然后被引导到文件排出辊对410。
在文件边缘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文件的后缘之后,文件被输送预定距离,然后CIS 304停止读取。在被读取之后,文件由文件排出辊对410向文件输出盘405输送,并且被排出到文件排出盘405上。图像读取设备重复上述读取操作直到文件存在传感器409检测到文件不存在。ADF 4和支撑ADF 4的扫描器3包括许多较重的部件,诸如多个电动机、压板玻璃303、以及其它大机架部件。因此,需要大力以打开和关闭图像读取部2。
图4是记录单元5的垂直截面图。接着,将说明记录单元5。一旦接收到记录指令,凸轮(未示出)按压(press up)中盘501。堆叠到中盘501上的记录介质的最上面一个通过送纸辊502和中盘501的转动与其它记录介质分离。被进给的记录薄片由输送辊503和夹送(pinch)辊504之间的夹持部夹持,然后通过输送辊503的恒速转动输送到图像形成部。
图像形成部设置有记录头。记录头沿引导轴506被引导并由引导轴506支撑以能够沿与记录薄片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往复运动。记录头根据图像信息在记录薄片上记录图像。通过交替地重复一行记录和预定间距的薄片进给,在整个记录介质上执行图像记录。在记录之后,记录介质被排纸辊对507排出到排纸盘(未示出)。在记录操作开始时,排纸盘自动打开。因此,即使用户忘记打开排纸盘,也能防止卡纸。
接着,将说明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操作的例子。用户用面板部分1的键操作图像读取设备。将以复印操作为例。用户用电源键106给设备接通电源,然后用模式键105选择复印功能。用户用功能键107选择图像质量和记录介质,用选择键104设定复印的数量。接着,用户打开图像读取部2的ADF 4,将待复印的文件放置在压板玻璃303上。接着,用户在记录薄片盘中装载记录薄片。接着,用户压下彩色起动键101或者黑白起动键102。
当用户使用ADF 4用于复印时,用户打开盘404,将文件放入文件支撑盘部分402中。接着,用户按下彩色起动键101或者黑白起动键102。尽管以复印作为操作的例子,当用模式键105选择扫描时,也能从通过USB连接到设备的PC执行扫描操作。
图5是示出在图像读取部2打开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在图像读取部2打开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侧视图。在图5和6中,压缩弹簧单元7连接图像读取部2的扫描器3和设备主体的中间机架601。扫描器3的外壳302的铰链部分(未示出)配合在设备主体的中间机架601的轴承部分(未示出)中。在中间机架601的左侧安装有缓冲单元8,该缓冲单元8具有用于在打开位置保持图像读取部2的锁定机构。
接着,将参考附图7至9说明压缩弹簧单元7的构造。图7是示出压缩弹簧单元7的外部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压缩弹簧单元7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压缩弹簧单元7的压缩弹簧和阻尼器臂(damper arm)的立体图。压缩弹簧单元7的内部结构包括阻尼器臂703、弹簧销704和705、压缩弹簧706。弹簧销704和705被压入阻尼器臂703中。
在图7中,沿箭头J方向的力作用在阻尼器臂703上,以拉伸压缩弹簧单元7。当压缩弹簧单元7已经拉伸预定长度时,弹簧销704和705与盖701接合以停止阻尼器臂703的运动。阻尼器臂703的枢轴部分703a可转动地连接到设置在扫描器3的外壳302中的铰链306。阻尼器基部702的枢轴部分702a可转动地连接到设置在设备主体的中间机架601中的基盘(base plate)604的轴承部分604a。由于该构造,如图6所示,当压缩弹簧单元7在连接基盘604的轴承部分604a和扫描器3的转动中心的线Q-Q上方时,沿箭头N方向的力作用。当压缩弹簧单元7在线Q-Q下方时,沿箭头P方向的力作用。也就是说,图像读取部2的开闭机构相对于线Q-Q是肘节关系(toggle relation)。在打开侧,沿打开方向的力作用。在关闭侧,沿关闭方向的力作用。
图10是示出图像读取部2关闭时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侧视图。在图10中,虽然压缩弹簧单元7试图沿箭头J方向拉伸,但由于上述肘节关系,沿箭头R方向的力作用在压缩弹簧单元7上。阻尼器基部702的枢轴部分702a受到沿箭头M方向的力。阻尼器臂703的枢轴部分703a作为压缩弹簧单元7的一个枢轴部分被由金属形成的金属铰链306支撑。阻尼器基部702的枢轴部分702a作为压缩弹簧单元7的另一个枢轴部分被由金属形成的基盘604的轴承部分604a支撑。
图11是示出在图像读取部2部分打开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侧视图。图12是示出在图像读取部2进一步打开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侧视图。在图12中,双齿轮被脱离(disengage),转矩的传递被切断。也就是说,在图12中,摆动臂单元804已沿顺时针转动,摆动臂单元804中的双齿轮的转矩传递被切断。图13是示出当图像读取部2关闭时的缓冲单元8的局部侧视图。图14是示出当图像读取部2在打开位置时的缓冲单元8的局部侧视图。
缓冲单元8包括齿条801、摆动臂单元804、转矩限制器806、锁定销807、和锁定销弹簧808。摆动臂单元804包括摆动臂809和安装于摆动臂809的双齿轮802和803。转矩限制器806是转动齿轮和油阻尼器的组合。摆动臂单元804中的双齿轮802和803彼此啮合。
当图像读取部2如图10所示关闭时,锁定销807被锁定销弹簧808压靠齿条801的滑动部分801a。在图10中,摆动臂单元804处于传递状态,在该状态,摆动臂单元804传递图像读取部2的开闭力。然而,当图像读取部2关闭时,摆动臂单元804可能处于非传递状态,在该状态,摆动臂单元804不传递开闭力。例如,当操作者为了更换墨盒而打开图像读取部2时,齿条801与图像读取部2一起沿图12中的箭头8bA方向逆时针转动。该转矩被传递到双齿轮802。然而,由于摩擦弹簧(未示出),一定量的摩擦力作用于双齿轮802和摆动臂809之间。因此,摆动臂单元804沿图12中的箭头8bB的方向顺时针转动。如图14所示,双齿轮803脱离双齿轮805,转矩的传递被切断。摆动臂单元804用作当图像读取部2关闭时将图像读取部2的转动传递到双齿轮805以及当图像读取部2打开时不将图像读取部2的转动传递到双齿轮805的切换单元。
齿条801是用于将图像读取部2的开闭运动传递到双齿轮805的传递机构。在齿条801逆时针转动的状态下,摆动臂单元804顺时针转动。设备主体的中间机架601设置有制动器部分601s。因此,由于摆动臂单元804的顺时针转动,如图14所示,摆动臂809与制动器部分601s接触。因此,摆动臂单元804不进一步转动。双齿轮802转动并在摆动臂809上滑动。双齿轮803被双齿轮802转动。在此期间,如图11所示,被锁定销弹簧808压靠齿条801的锁定销807在齿条801的滑动部分801a上滑动。
图15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齿条的立体图。图16是根据该实施例的设备主体的中间机架的侧视图。齿条801设置有槽801b。当图像读取部2转动到如图6所示的打开位置时,槽801b的端801bb与设置在中间机架601中的凸台(boss)601a进行接触。因此,图像读取部2不能进一步转动。另外,如图6和14所示,锁定销807被配合到设置在齿条801中的凹部801c中。如果操作者从图像读取部2放手,这通过齿条801产生将扫描器3保持在打开位置的保持力。通过该保持力和压缩弹簧单元7的弹簧弹力的合力,图像读取部2被保持在打开位置。
齿条801安装到扫描器3的外壳302,以能沿图6中的双头箭头6bA的方向转动几度。中间机架601的凸台601a松动地配合到齿条801的槽801b中,由此限制齿条801的位置。因此,齿条801的齿轮部分和双齿轮802之间的中心距由设置在中间机架601中的凸台601a和设置在中间机架601中且定位双齿轮802的凸台601b确定。如果采用该构造,无需通过许多部件定位齿轮,各部件所要求的尺寸精度并不是很高。因此,能降低成本。如果不会由于中心距精度变差而发生诸如跳齿(tooth skip)和打底(bottoming)的问题以及齿轮部分中的其它问题,则齿条801可被固定到扫描器外壳302。
接着,将说明图像读取部2的关闭操作。沿关闭方向的力施加在被保持在打开位置的图像读取部2上。被锁定销弹簧808按压并配合到齿条801的凹部801c中的锁定销807被如图14所示的凹部801c的凸轮形状801cc按压。因此,锁定销807对抗弹簧808的压力沿如图11所示的箭头801cA的方向移动。当锁定销807从凹部801c脱离时,压缩弹簧单元7是保持图像读取部2的唯一装置。仅仅由压缩弹簧单元7保持图像读取部2不太可能。因此,压缩弹簧单元7由于图像读取部2的重力而收缩,图像读取部2沿关闭方向转动。
在图像读取部2沿关闭方向转动的状态下,齿条801顺时针转动。双齿轮802由此逆时针转动。此时,由于摩擦力因摩擦弹簧(未示出)而作用于双齿轮802和摆动臂809之间,摆动臂单元804逆时针转动。如图13所示,在摆动臂809已经与中间机架601的制动器601t接触之后,摆动臂单元804不进一步转动。双齿轮802转动并在摆动臂809上滑动。此时,双齿轮803与双齿轮805啮合。通过该啮合,图像读取部2沿关闭方向的转动通过齿条801、双齿轮802、803和805传递到用作制动单元的转矩限制器806。双齿轮805是用于将摆动臂单元804的转矩传递到转矩限制器806的中间传递单元。
如上所述,摆动臂单元804的摆动臂809和双齿轮802和803构成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当图像读取部2沿关闭方向转动时将图像读取部2的转动传递到转矩限制器806。另一方面,该切换机构当图像读取部2沿打开方向转动时不将图像读取部2的转动传递到转矩限制器806。转矩限制器806根据转动速度产生与转动方向相反的力。因此,制动力通过双齿轮805、803和802以及齿条801作用在图像读取部2上。因此,能减小图像读取部2沿关闭方向的转动速度。在双齿轮805中,与转矩限制器806啮合的齿轮805b的中径(pitch diameter)设得大。因此,齿轮805b能与多个转矩限制器806啮合。在该实施例中,设备主体的中间机架601设置有四个转矩限制器固定架601c,转矩限制器806仅安装到其中两个固定架上。
如上所述,该实施例涉及图像读取部2可开闭地(可转动地)安装到设备主体的图像读取设备。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包括压缩弹簧单元7,该压缩弹簧单元7当图像读取部2的转动角度大于预定角度时沿打开方向对图像读取部2施力,当图像读取部2的转动角度小于预定角度时沿关闭方向对图像读取部2施力。该设备还包括齿条801,该齿条801用于将图像读取部2的开闭运动传递到用来制动开闭运动的转矩限制器806。该设备还包括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当图像读取部2沿关闭方向转动时将图像读取部2的转动传递到转矩限制器806,当图像读取部2沿打开方向转动时不将图像读取部2的转动传递到转矩限制器806。该切换机构包括摆动臂单元804的摆动臂809以及双齿轮802和803。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限制图像读取部2打开的角度并将图像读取部2保持在打开位置。在摆动臂单元804和转矩限制器806之间布置双齿轮805。当图像读取部2沿打开方向转动时,其转动被传递到摆动臂单元804但是不传递到转矩限制器806。
在该实施例中,齿条安装于图像读取部2,而摆动臂单元、转矩限制器和缓冲单元安装于设备主体。然而,齿条可安装于设备主体,摆动臂单元、转矩限制器和缓冲单元可安装于图像读取部。在该情况下,同样能获得相同的优势。
图17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缓冲单元的构造的立体图。
齿条801、双齿轮802、803和805、以及转矩限制器806的齿轮部分的模数可设得大以增强其齿。然而,模数可由于空间的限制而受限制。在该实施例中,齿条801和双齿轮802的齿轮802a的模数设为1.5,双齿轮802的齿轮802b和双齿轮803的齿轮803a的模数也设置为1.5。然而,双齿轮803的齿轮803b和双齿轮805的齿轮805a的模数设为1.2,从而防止它们的中径过大。双齿轮805的齿轮805b的模数设为0.8以符合通用的转矩限制器的模数。
在该实施例中,齿轮805a和齿轮805b具有基本上相同的中径但是不同的模数。例如,如果摆动臂809被松动地安装,则双齿轮803可向齿轮805b移动,齿轮803b可被齿轮805b挡住(caught)。为了防止该情况,在齿轮805a和齿轮805b之间设置空隙,转矩限制器806的本体部分806m布置在该空隙中。
图18和19是示出该实施例中缓冲单元8的第二个例子的立体图。在图18中,图像读取部2的开闭转矩没有被传递。在图19中,图像读取部2的开闭转矩被传递。在根据第二个例子的缓冲单元8中,齿条801设置有凸轮形状801d,摆动臂809设置有凸轮形状809a。这些凸轮形状801d和809a防止摆动臂809的操作,直到图像读取部2在一定角度被关闭。因此,摆动臂809的传递状态和非传递状态可根据图像读取部2的角度而被控制。
在传递状态和非传递状态之间执行切换的角度能通过改变齿条801的凸轮形状801d而改变。如果采用该构造,阻尼器开始工作的角度可设为各种值。因此,如果开闭机构的平衡根据图像读取部2的重量和压缩弹簧单元7的弹簧的力量而改变,可通过仅改变凸轮801d和809a的形状而得到缓冲的最佳定时。
如果采用上述实施例,图像读取部2可在没有设置锁定机构的情况下被关闭,可防止图像读取部2快速关闭。另外,能在不增加尺寸和成本的情况下减少打开和关闭图像读取部所需的力。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当被给予最宽的解释,以覆盖所有的变形、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7)
1.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包括:
设备主体;
图像读取部,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可转动地运动;
压缩弹簧单元,其当由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设备主体所成的角度大于预定角度时沿所述打开方向对所述图像读取部施力,当由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设备主体所成的角度小于所述预定角度时沿所述关闭方向对所述图像读取部施力,该预定角度是当压缩弹簧单元处于连接图像读取部的转动中心与压缩弹簧单元的在所述设备主体上的转动中心的线上时,图像读取部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的角度;
制动单元,其用于制动所述图像读取部的所述转动运动;和
切换单元,其当所述图像读取部关闭时将所述图像读取部的所述转动运动传递到所述制动单元,但是当所述图像读取部打开时不将所述图像读取部的所述转动运动传递到所述制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中的齿条和布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中的摆动臂单元,所述齿条与所述摆动臂啮合以将所述图像读取部的所述转动运动传递到所述制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限制由所述图像读取部和所述设备主体所成的角度并将所述图像读取部保持在打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中的齿条,当所述图像读取部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齿条啮合以提供将所述图像读取部保持在所述打开位置的保持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沿所述关闭方向的力施加在打开位置处的所述图像读取部上时,解除所述保持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图像读取部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图像读取部由所述压缩弹簧单元的施力和所述锁定机构的所述保持力的合力被保持在所述打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单元是转动齿轮型转矩限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42229 | 2006-02-20 | ||
JP2006042229 | 2006-02-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26673A CN101026673A (zh) | 2007-08-29 |
CN100471224C true CN100471224C (zh) | 2009-03-18 |
Family
ID=3842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7987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1224C (zh) | 2006-02-20 | 2007-02-15 | 图像读取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69322B2 (zh) |
CN (1) | CN100471224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78223B (en) * | 2005-09-20 | 2007-04-01 | Benq Corp | Scanner |
US7751751B2 (en) * | 2007-07-19 | 2010-07-06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amper |
JP5293538B2 (ja) | 2009-09-28 | 2013-09-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11203574A (ja) * | 2010-03-26 | 2011-10-13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複合機 |
JP5175899B2 (ja) * | 2010-06-02 | 2013-04-0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822179B2 (ja) * | 2011-06-28 | 2015-11-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レバー切換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594532B2 (en) * | 2011-06-30 | 2013-11-26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Door dampening device and system |
JP6098926B2 (ja) | 2013-01-11 | 2017-03-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6142550B2 (ja) * | 2013-01-31 | 2017-06-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6116390B2 (ja) * | 2013-06-13 | 2017-04-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開閉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335615B2 (ja) * | 2014-04-25 | 2018-05-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418029B2 (ja) * | 2015-03-26 | 2018-11-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0205838B2 (en) | 2016-01-22 | 2019-02-1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upper casing which opens and closes relative to lower casing |
US10674025B2 (en) | 2016-06-30 | 2020-06-0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mage digitizing apparatus and image digitizing method |
US10344511B2 (en) | 2016-10-21 | 2019-07-0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Hinge damper |
JP6614114B2 (ja) * | 2016-11-30 | 2019-12-04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開閉カバー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826316B2 (ja) * | 2017-01-24 | 2021-02-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媒体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開閉装置 |
JP6815949B2 (ja) * | 2017-08-08 | 2021-0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ト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6420A (zh) * | 2001-01-19 | 2002-08-2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象阅读设备 |
CN1416261A (zh) * | 2001-10-31 | 2003-05-07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读出装置 |
CN1703068A (zh) * | 2004-05-27 | 2005-11-3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48162B2 (ja) | 1989-09-11 | 1998-05-06 | コニカ株式会社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H07244410A (ja) | 1994-03-04 | 1995-09-19 |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 開閉部材の開閉制御機構 |
JP3266426B2 (ja) * | 1994-10-11 | 2002-03-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複写機の原稿押え装置 |
JPH09311389A (ja) | 1996-05-17 | 1997-12-02 |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 原稿圧着板の開閉装置 |
JP3397993B2 (ja) * | 1996-11-15 | 2003-04-21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制動力付与部材の位置決め構造 |
JP4552370B2 (ja) * | 2001-09-27 | 2010-09-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開閉機構 |
-
2007
- 2007-02-15 CN CNB2007100798717A patent/CN10047122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2-19 US US11/676,451 patent/US776932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6420A (zh) * | 2001-01-19 | 2002-08-2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象阅读设备 |
CN1416261A (zh) * | 2001-10-31 | 2003-05-07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读出装置 |
CN1703068A (zh) * | 2004-05-27 | 2005-11-3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769322B2 (en) | 2010-08-03 |
CN101026673A (zh) | 2007-08-29 |
US20070196128A1 (en) | 2007-08-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71224C (zh) | 图像读取设备 | |
JP4933295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CN101605195B (zh) | 图像处理设备和输送装置 | |
US9033332B2 (en) | Sheet conveying device with stopper | |
JP5387840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US9686422B2 (en) | Image scanner having a rea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 |
KR100815582B1 (ko) | 용지 이송 장치 | |
KR980008584A (ko) | 로울러의 구동전달기구 | |
JP5686113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 | |
US8505905B2 (en) | Sheet feeding device, automatic sheet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 |
CN10262501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7406291B2 (en) | Image reading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aten roller pressing a document against the document glass stand | |
JP4284814B2 (ja) | 自動シート搬送装置 | |
JP389154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WO2014110824A1 (en) | Interlocking assembly for a scanning unit | |
US20040251593A1 (en) | Pick mechanism | |
JP2570063Y2 (ja) | 印字装置 | |
KR100419223B1 (ko) | 잉크젯 복합기 | |
JPH11263455A (ja) | 給紙装置及びシート材処理装置 | |
JP3750266B2 (ja) | 原稿繰出装置 | |
JP2564199B2 (ja) | 給紙装置 | |
JPH0738703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4013439B2 (ja) | 自動シート搬送装置 | |
JP4006917B2 (ja) | 自動シート搬送装置 | |
JP3735544B2 (ja) | 給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