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462291C - 电子部件用托盘及其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用托盘及其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2291C
CN100462291C CNB2006100879508A CN200610087950A CN100462291C CN 100462291 C CN100462291 C CN 100462291C CN B2006100879508 A CNB2006100879508 A CN B2006100879508A CN 200610087950 A CN200610087950 A CN 200610087950A CN 100462291 C CN100462291 C CN 10046229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allet
tray
sign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879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6521A (zh
Inventor
古贺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76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6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22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229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084Containers and magazines for components, e.g. tube-like magaz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子部件用托盘具有用来收置电子部件的托盘主体,和配置于前述托盘主体、表示该托盘主体的质量的标识。

Description

电子部件用托盘及其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部件用托盘、和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历来,把半导体器件等的电子部件进货给顾客之际,有时使用电子部件用托盘(以下称为“托盘”)。近年,因为环境保护等,使用过的托盘被再利用。
具体地说,把用过的托盘从顾客处回收,将能够使用的托盘按电子部件制造商选择,返回给各电子部件制造商。电子部件制造商把电子部件再次收置于所返回的托盘,把电子部件进货给顾客。通过品名或制造商名等的刻印,树脂注入口痕迹的配置等的外观,托盘被分选。
可是,目前,虽然托盘制造商不同,但是不仅形状,而且品名、制造商名、和树脂注入口痕迹的配置等与标准的托盘(以下称为“标准托盘”)相同或类似的类似的托盘(以下称为“类似托盘”)大量存在。
此一类似托盘的构成材料是不明的,例如,有可能含有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有害物质等。因此,在所返回的托盘中混有类似托盘的状态下、再次将电子部件收置于托盘而进货给顾客,这一点是不佳的。由于所混有的类似托盘,有可能导致丧失顾客的信赖。
因为上述原因,有必要识别在所返回的托盘中是否具有类似托盘。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制造商名等也相同或类似,所以根据外观识别是困难的。
这里,公开了把具有储存关于托盘的ID、制造商名、件号、电子部件的品名、数量、以及批号的信息的超微芯片(mu-chip)的电子标签埋入托盘的技术(例如,参照特开2004-284601号公报)。但是,由于为要把电子标签埋入托盘很费事,此外成本很高,所以并不实用。
此外,公开了在托盘的侧面上附加用来识别电子部件的种类等的标识的技术(例如,参照特开平9-188383号公报)。但是,此一标识不是用来识别类似托盘的,是在堆积托盘的状态下,用于容易理解哪种托盘适用于哪种电子部件的。此外,在连该标识也模仿的场合类似托盘的识别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成的。也就是说,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地识别是否为类似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电子部件用托盘以及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识别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电子部件用托盘,具有:用来收置电子部件的托盘主体,和配置于前述托盘主体、表示此一托盘主体的质量的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态的、带有标识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识别方法,包括:测定前述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质量的步骤,和判定前述所测定的质量是否在基于前述标识所确定的允许范围内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形态的标准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示意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实施形态的标准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示意的垂直剖视图。
图3是根据实施形态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识别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实施形态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是根据本实施形态的标准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示意的俯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施形态的标准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示意的垂直剖视图。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标准托盘1具有矩形的托盘主体2。托盘主体2例如,通过注射模塑成形树脂等成形。
在托盘主体2的表面侧,形成收置半导体器件等电子部件E的多个凹处(pocket)3。凹处3网格状地配置多个。
在不同的凹处3之间,形成连接凹处3彼此的多个格状物4。如图2中所示,一部分(例如几处)格状物4的壁厚成为比其他格状物4的壁厚要厚些。再者,只要是一部分格状物4的壁厚与其他格状物4的壁厚不同就可以了,也可以为另一部分格状物4的壁厚比其他格状物4的壁厚要薄些。在格状物4上面的预定的部位处,形成作为树脂注入口使用的树脂注入口痕迹5。
在托盘主体2的外周部的里面,形成凹部。在此一凹部中形成用来提高标准托盘1的强度的加强筋6。如图2中所示,一部分(例如几处)的加强筋6的壁厚成为比其他加强筋6的壁厚要厚些。再者,只要是一部分的加强筋6的壁厚与其他加强筋6的壁厚不同就可以了,也可以使另一部分的加强筋6的壁厚比其他加强筋6的壁厚要薄些。
托盘主体2的外周缘部2a向下突出。如图2中所示,外周缘部2a的一部分的壁厚成为比外周缘部2a的其他部分的壁厚要厚些。再者,只要是外周缘部2a的一部分的壁厚与外周缘部2a的其他部分的壁厚不同就可以了,也可以使外周缘部2a的另一部分的壁厚比外周缘部2a的其他部分的壁厚要薄些。
在托盘主体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在搬送标准托盘1之际可对其保持的保持部7、8。如图2中所示,保持部7的壁厚成为比保持部8的壁厚要厚些。再者,只要是保持部7的壁厚与保持部8的壁厚不同就可以了,也可以使保持部7的壁厚比保持部8的壁厚要薄些。
在保持部7的表面上,刻印着例如品名9、制造商名10、以及表示标准托盘1的质量的标识11等。此一标识11是把质量编码化而成的.作为标识11,例如,可以举出包括字母等文字、数字、标志、和图案等至少一种的标识。此外,也可以把条形码等一维代码、QR码等二维代码用作标识。进而,也可以代替光学性标识,用磁性标识,例如磁性码。
具体地说,例如,在标准托盘1的质量为100g的场合,也可以将把“100g”这个质量编码化的“BAA”(这里,A表示0,B表示1)这样的标识11附加于保持部7。再者,也可以不把标识11编码化,例如把“100”这样的直接表示标准托盘1的质量的数字附加于保持部7。此外,表示标准托盘1的质量的标识11只要是附加于标准托盘1的某部位就可以了。例如标识11也可以附加于刻印标签(tab)。此外,也可以取代向标准托盘1的刻印,把标识11印刷于标准托盘1。进而也可以把打印标识11等的薄片粘贴于标准托盘1。
以下,就类似托盘的识别方法进行说明。再者,类似托盘,是指与标准托盘1形状相同并且与标准托盘1的品名、制造商名、标识等完全相同或类似的托盘。
首先,对附加于托盘的编码化了的标识进行译码,求出托盘的质量。进而,设定包括此一质量,且可以看成标准托盘1的允许范围。例如,在根据附加于标准托盘1的标识求出标准托盘1的质量为100g的场合,设定大于等于99g且小于等于101g的允许范围。例如,通过参照将质量和允许范围对应而表示的表,可以执行此一设定。此外,也可以通过对质量乘以预定的允许率(例如,±1%),设定允许范围。
接着,实际地测定托盘的质量。最后,判别实际测定的托盘的质量是否处于允许范围内。
这里,在标准托盘1中,实际测定的托盘的质量,与通过对标识11进行译码所求出的质量几乎一致。因此,在托盘为标准托盘1的场合,所测定的质量为允许范围内的概率很高。
另一方面,在类似托盘中,实际测定的托盘的质量与通过对标识译码所求出的质量不一致。这是因为即使类似托盘的形状和标识等与标准托盘1的形状和标识等相同或类似,类似托盘的构成材料与标准托盘1的构成材料不同的概率也很高的缘故。因此,在托盘是类似托盘的场合,不存在于允许范围内的概率很高。这样一来,识别托盘是否为类似托盘。
在本实施形态中,把表示标准托盘1的质量的标识11附加于标准托盘1。因此,仅靠测定托盘的质量,就可以识别是否为类似托盘。即使在类似托盘的形状与标准托盘相同、而且与标准托盘1相同或类似的标识附加于类似托盘时,也可进行该识别.再者,在类似托盘上未附加表示质量的标识的场合或虽然附加了但是不类似的场合,用不着测定质量,靠外观就可以识别成是类似托盘。
类似托盘的识别,用人工、用机械都能够执行。图3是表示类似托盘识别装置20的框图。
类似托盘识别装置20可进行类似托盘的自动识别,包括标识读取部21、质量测定部22、识别装置主体23。
标识读取部21是读取托盘上的标识的装置,例如,为光学性文字读取装置(OCR)、代码阅读器(例如,条形码阅读器)、磁性阅读器。可以用相应于标识的种类的读取装置。标识读取部21读取托盘上的标识11,输出该信息。
质量测定部22是测定托盘的质量的装置,例如为质量计。质量测定部22测定托盘的质量,输出该信息。
识别装置主体23是基于来自标识读取部21和质量测定部22的信息,判别类似托盘的装置,例如,包括计算机.识别装置主体23包括允许范围确定部24、类似托盘判别部25、标识表保持部26。
允许范围确定部24基于托盘的标识11确定质量的允许范围。在此一确定中采用标识辞典。
类似托盘判别部25基于托盘的质量与允许范围的关系,或者托盘的标识11自身判别类似托盘。
标识表保持部26是储存标识辞典的存储装置,例如硬盘。标识辞典是用来对标识11进行译码的辞典,表示标识与质量的对应关系。为了对标识11的密码译码而使用。
图4是表示利用类似托盘识别装置20进行的类似托盘识别的顺序的流程图。以下,基于图4详细说明类似托盘识别的顺序。
(1)托盘的标识11的读取(步骤S11)
由标识读取部21读取托盘上的标识11。再者,也可以靠人工读取标识11,输入到类似托盘识别装置20。
(2)通过标识11进行的类似托盘识别(步骤S12、S13)
基于所读取的标识11,判别是否为类似托盘。参照标识辞典,判定对应于该标识11的质量的信息是否存在。如果对应于标识11的质量的信息不存在,则判别成该托盘为类似托盘。如果判别成类似托盘,则该托盘中的判定处理结束(步骤S13)
(3)质量的允许范围的确定(步骤S14)
基于所读取的标识11,确定质量的允许范围。此时执行以下的1)、2)的顺序。
1)用标识辞典,对对应于所读取的标识11的质量的信息进行译码。此外,也可以通过参照对应于标识11、和质量而表示的表(标识-质量表),确定允许范围。此一表,可以代替标识辞典,或者与标识辞典一起,预先储存于标识表保持部26。以后的表(质量-允许范围表、标识-允许范围表)也同样,可以预先储存于标识表保持部26。
2)基于所译码的质量,确定质量的允许范围。例如,可以通过对质量乘以预定的允许率(例如,±1%),确定允许范围。此外,也可以通过参照对应质量、和允许范围而表示的表(质量-允许范围表),确定允许范围。
3)也可以取代以上1)、2),根据标识11直接确定质量的允许范围。例如,用对应标识11与质量的允许范围而表示的表(标识-允许范围表),可以根据标识11的信息得到允许范围的信息。
(4)托盘的质量测定(步骤S15)
由质量测定部22测定托盘的质量。
(5)基于质量的类似托盘的识别(步骤S16)
基于所测定的质量是否在允许范围,识别类似托盘。
以上的处理顺序能够更换。例如,可以在步骤S11前先执行步骤S15。此外,也可以同时并行地执行步骤S11、S15。如果同时并行地执行步骤S11、S15,则处理速度加快。
以上的处理顺序以利用类似托盘识别装置20进行的处理为前提。可以人为地执行此一处理顺序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也可以人为地读取,或测定标识11、质量,将其输入到类似托盘识别装置20。
在本实施形态中,标识11把标准托盘1的质量编码化。因此,标识11表示标准托盘1的质量这一点很难被注意到。结果,可以防止巧妙的类似托盘的制造。
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改变标准托盘1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的壁厚,可以把标准托盘1调节成预期的质量。具体地说,可以改变格状物4、加强筋6、外周缘部2a的壁厚的一部分、保持部7的壁厚。结果,例如,与未改变壁厚的场合相比可以加重5g左右。
借此,赋予标准托盘1与类似托盘的质量差,可以容易地进行类似托盘的识别。例如,即使在除形状及表示质量的标识等之外、就连构成材料也与标准托盘1相同或类似的场合,也可以识别类似托盘。在此一场合,在标准托盘1的壁厚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部分这一点很难被注意到。这是因为变化壁厚的仅是一部分,此外变化壁厚这一点外观上是不容易看出的缘故。结果,可以防止更巧妙的类似托盘的制造。
(其他实施形态)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的记载内容。例如,结构或材质,各构件的配置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此外,类似托盘的识别,通过人工、机械的某一种都能够执行。

Claims (11)

1.一种电子部件用托盘,其包括:
用来收置电子部件的托盘主体,和
配置于前述托盘主体、表示该托盘主体的质量的标识,该标识用于以下步骤中:
对前述质量编码化而表示,从前述电子部件用托盘读取前述标识的步骤;
基于前述标识确定质量的允许范围的步骤;
测定前述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质量的步骤,和
判定所测定的质量是否在基于前述标识所确定的允许范围内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用托盘,其中,前述标识对前述质量编码化而表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用托盘,其中,
前述托盘主体包括:配置于主面上的多个凹处,和配置于该凹处间的多个格状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部件用托盘,其中,
前述多个格状物包括相互壁厚不同的格状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部件用托盘,其中,
前述托盘主体还包括配置于前述主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多个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部件用托盘,其中,
前述多个加强筋包括相互壁厚不同的加强筋。
7.一种附加有标识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识别方法,其中,包括:
前述托盘包括托盘主体,前述标识对前述托盘主体的质量编码化而表示,从前述电子部件用托盘读取前述标识的步骤;
基于前述标识确定质量的允许范围的步骤;
测定前述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质量的步骤,和
判定所测定的质量是否在基于前述标识所确定的允许范围内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识别方法,其中,
前述托盘主体包括配置于主面上的多个凹部,和配置于该凹部间的多个格状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识别方法,其中,
前述多个格状物包括相互壁厚不同的格状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识别方法,其中,
前述托盘主体还包括配置于前述主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多个加强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部件用托盘的识别方法,其中,
前述多个加强筋包括相互壁厚不同的加强筋。
CNB2006100879508A 2005-06-08 2006-06-08 电子部件用托盘及其识别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22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8376/2005 2005-06-08
JP2005168376A JP4551823B2 (ja) 2005-06-08 2005-06-08 電子部品用トレイの識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6521A CN1876521A (zh) 2006-12-13
CN100462291C true CN100462291C (zh) 2009-02-18

Family

ID=3750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795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2291C (zh) 2005-06-08 2006-06-08 电子部件用托盘及其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10081B2 (zh)
JP (1) JP4551823B2 (zh)
CN (1) CN100462291C (zh)
TW (1) TW20071000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7601A1 (en) * 2008-05-22 2012-04-12 Blue Avocado Co. Shopping Bag System
US8541886B2 (en) * 2010-03-09 2013-09-24 Stats Chippac Ltd.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ing system with via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WO2020004326A1 (ja) * 2018-06-28 2020-01-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セット、コンデンサ、電子部品セットの製造方法、読取り方法及び読取り装置
DE102019105869A1 (de) 2019-03-07 2020-09-10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Flüssigkeitsreibkupplung
CN109884455B (zh) * 2019-03-27 2021-03-19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盘组件和辨识系统
CN110626567B (zh) * 2019-11-01 2021-06-01 佛山市鼎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激光的封装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1531A (ja) * 1991-09-02 1993-05-18 Sony Corp 半導体ウエハ用キヤリヤ
JPH09188383A (ja) * 1996-01-04 1997-07-2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半導体部品収納用トレイ
JP2001287785A (ja) * 2000-04-06 2001-10-16 Nec Yamagata Ltd 半導体部品収納用トレイ
JP2004284601A (ja) * 2003-03-19 2004-10-14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半導体装置の搬送方法および実装方法ならびに包装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収容体の再利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7025U (zh) * 1979-06-27 1981-01-22
JPH01164948U (zh) * 1988-05-10 1989-11-17
JPH0266475A (ja) * 1988-09-01 1990-03-06 Tokyo Electron Ltd 半導体素子の検査方法
JPH08244877A (ja) * 1995-03-03 1996-09-24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素子の搬送及び保管用トレイ
US20040146602A1 (en) * 2000-11-28 2004-07-29 Garwood Anthony J.M. Continuous production and packaging of perishable goods in low oxygen environments
DK1638847T3 (en) * 2003-07-02 2015-12-07 Us Postal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HIPPING OF GOODS WITH RFID TAG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1531A (ja) * 1991-09-02 1993-05-18 Sony Corp 半導体ウエハ用キヤリヤ
JPH09188383A (ja) * 1996-01-04 1997-07-2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半導体部品収納用トレイ
JP2001287785A (ja) * 2000-04-06 2001-10-16 Nec Yamagata Ltd 半導体部品収納用トレイ
JP2004284601A (ja) * 2003-03-19 2004-10-14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半導体装置の搬送方法および実装方法ならびに包装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収容体の再利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10081B2 (en) 2009-03-31
JP4551823B2 (ja) 2010-09-29
TWI298704B (zh) 2008-07-11
US20060278563A1 (en) 2006-12-14
JP2006341873A (ja) 2006-12-21
TW200710006A (en) 2007-03-16
CN1876521A (zh) 2006-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2291C (zh) 电子部件用托盘及其识别方法
US11593815B2 (en) Preserving authentication under item change
ES2271645T5 (es) Etiquetaje de identificacion o cronomarcaje de objetos postales por firma de imagen y maquina de clasificacion postal asociada.
US8297523B2 (en) Secure barcode
US7798403B2 (en) Item carrying at least two data storage elements
US6731221B1 (en) Electrically modifiable product labeling
US8584961B2 (en) Marking verification system
US20090309733A1 (en) Identification tags, objects adapted to be identified, and relate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JP2004500974A (ja) 大量郵便差出人によって送られた小荷物上の住所情報の自動位置特定
US4629873A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producing and analyzing secret identifying code marks in machine-scanned data carriers
WO2000068870A1 (en) Identification device
JP2014026299A (ja) 遊戯用代用貨幣および遊戯用代用貨幣の判定システム
US20050280503A1 (en) Semiconductor wafer having identification unit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the semiconductor wafer using the identification unit
US763914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validating asset tracking codes
JP2893336B1 (ja) 個体識別方法
JPH05267482A (ja) 半導体装置
US11593576B1 (en) Scratch-off design for tamper identification
RU127969U1 (ru) Стикер системы защиты товаров от подделок
CN107273966A (zh) 一种rfid防伪证件
JP4570131B2 (ja) Icタグを利用した図書館における書籍類管理システム
JP2002123850A (ja) 抽選結果自動判別方法
WO2021015980A1 (en) Integrated anti-counterfeiting, tracking, and digitalization system
WO2012128724A1 (en) Inherent disorder-based tags having a removable identification feature
CN108009831A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
CN1242561A (zh) 一种利用集成电路芯片管理标码的防伪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