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4162C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54162C CN100454162C CNB2004100557825A CN200410055782A CN100454162C CN 100454162 C CN100454162 C CN 100454162C CN B2004100557825 A CNB2004100557825 A CN B2004100557825A CN 200410055782 A CN200410055782 A CN 200410055782A CN 100454162 C CN100454162 C CN 10045416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er box
- developer
- image
- developing
- imag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628997 Flo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340331 Arabidopsis thaliana IDM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21—Details of unit for develop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03G2215/0177—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2—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slidable sealing member, e.g. shu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显影剂盒,其构造成沿着垂直于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轴方向可以装上和拆下地安装;一种成像装置主体,其构造成能够提供操作阻碍元件,以便在取出成像单元的情形下,能够阻止不在更换位置且从取出成像单元的空间暴露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被装上或者拆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者这些配备有电子照相系统的全色组合机器的成像装置,尤其涉及能够防止用在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盒被错误地装上或者拆下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背景技术中,作为这种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者配备有电子照相系统的全色的组合机器等的成像装置,具有所说的串联形式构成的成像装置,即:对应于黄、品红、青、黑等相应颜色的多个成像部分平行布置,并且形成在各自的成像部分上的黄、品红、青、黑等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纸上,或者通过中间转印带等二次转印到记录纸上,从而形成全色图像。
另外,作为上述的全色复印机、打印机等成像装置来讲,具有这样构成的所说的四循环类型的成像装置,即:对应于黄、品红、青、黑等相应颜色的多个显影单元沿着显影单元主体的圆周方向邻近布置到唯一的感光鼓上,通过驱动显影单元主体旋转,相应颜色的显影单元移动到与感光鼓相对的显影位置上,并且转动感光鼓预定的次数,从而在感光鼓上形成黄、品红、青、黑等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并且在感光鼓上形成的黄、品红、青、黑等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纸上,或者通过中间转印带和类似物二次转印到记录纸上,从而形成全色图像。
在串联且四循环类型的成像装置中,四循环的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因为仅仅使用唯一一个感光鼓,所以能够减小尺寸。
关于四循环成像装置已经提出了一些技术,例如公开在JP-A-2001-83765和JP-A-2001-83766中。
根据上述的JP-A-2001-83765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是包括旋转元件和感光元件容纳单元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该旋转元件布置成组装有多个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包括调色剂容纳部分和基本上具有圆环形状的显影辊,该旋转元件处于将显影辊始终设置在外圆周一侧且旋转移动显影单元以连续地布置到成像位置上的状态下;感光元件容纳单元一体地包括:感光元件,给感光元件充电的充电辊,清洁回收残留在感光元件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器部分,以便借助中间转印元件将通过显影辊在感光元件上显影的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鉴于显影单元从该装置顶面的盖子部分插入该装置内,并处于使在显影辊附近的开口部分指向顶侧的状态,从而从垂直于旋转元件轴线的方向安装到旋转元件上,所以感光元件容纳单元构造为这样:从该装置前侧的开关位置插入该装置内,并且从垂直于显影辊的方向朝向该成像装置引导,并且构造成能够实现两种旋转控制,以便在形成相应颜色的图像的各个步骤时转动该旋转元件90°,并且转动该旋转元件,从而当没有任何显影单元的调色剂时,将显影单元设置在更换位置上。
另外,根据上述的JP-A-2001-83766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是包括旋转元件和感光元件容纳单元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该旋转元件布置成组装有多个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具有调色剂容纳部分和基本上具有圆环形状的显影辊,该旋转元件处于将显影辊始终设置在外圆周一侧且旋转以便将显影单元连续地移动到成像位置的状态下;感光元件容纳单元一体地包括:感光元件,给感光元件充电的充电辊,清洁回收残留在感光元件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器部分,以便借助中间转印元件将通过显影辊在感光元件上显影的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鉴于显影单元从该装置顶面的盖子部分插入该装置内,从而从垂直于旋转元件轴线的方向安装到旋转元件上,因此感光元件容纳单元构造为这样:能够从该装置前侧的开关部分插入该装置内,从而从垂直于显影辊的方向引导到成像位置,并且构造成能够同时容纳残留在中间转印元件到清洁器部分的调色剂。
发明内容
在根据上述的JP-A-2001-83765和JP-A-2001-83766中彩色图像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如图27所示,该装置构造成这样:当任何显影单元100中没有调色剂时,转动布置有四个显影单元100的旋转元件101使其运动,其中没有调色剂的显影单元100运动到更换位置,并且通过打开在该装置顶面上的盖子部分102来更换显影单元100。
同时,如图27所示,不在更换位置上的显影单元100位于与感光元件容纳单元103相对的位置,因此就引起一个问题,即存在这样的担心:在取出感光元件容纳单元103的情形下,不在更换位置上的显影单元100暴露到外面并且被错误地拿出来。
在上述根据JP-A-2001-83765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如图27所示,具有障碍物104,以防止不在更换位置的显影单元100被装上或者拆下。
然而,虽然可以想象:当减小彩色图像记录装置的尺寸时,可以将感光性容纳单元布置在旋转元件外圆周之上,该旋转元件布置成组装有多个显影单元,但是在这样构造的情况下,会造成这样的问题:即当除去感光性容纳单元时,没有布置能够防止不在更换位置的显影单元的装上或者拆下的障碍物的空间,因此不能防止不在更换位置的显影单元被错误地装上或者拆下。
本发明由此而完成,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即使在减小成像装置尺寸的情况下,也没有污染该成像装置内部或其周围的担心,这种污染是这样造成的:当取下成像单元时,错误地装上或者拆下不在更换位置的显影单元的显影剂盒,从而使显影剂飞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它包括:旋转型显影单元,其包括可以转动的显影单元主体、多个沿着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的显影单元和至少一个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沿着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并且将显影剂供给显影单元;成像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图像载体,它设置成与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并且构造成可安装到成像装置上并且从成像装置上拆下来;盖体,在装有成像单元的情形下,允许在更换显影剂盒的位置使显影剂盒装上和拆下;操作阻碍元件,在拆下成像单元的情形下,其阻碍没有布置在更换位置上且从拆下成像单元的空间暴露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的装上或者拆下,其特征在于,显影剂盒构造成这样,即:沿着垂直于旋转轴方向可以装上并且可以拆下,其中所述操作阻碍元件包括一凸起,该凸起沿着所述旋转型显影单元的轴向设置在一端部附近,并且沿着所述显影剂盒的纵向从所述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架开始延伸。
另外,本发明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像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旋转型显影单元的旋转外圆周面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它包括:旋转型显影单元,其包括可以转动的显影单元主体、多个沿着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的显影单元和至少一个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沿着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并且将显影剂供给显影单元;成像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图像载体,它设置成与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并且构造成可安装到成像装置上并且可从成像装置上拆下来;盖体,在装有成像单元的情形下,能够在更换显影剂盒的位置使显影剂盒装上和拆下;操作阻碍元件,其阻碍没有布置在更换位置上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关闭显影剂盒供给口方向的操作,其特征在于,显影剂盒构造成能够这样安装,即:沿着垂直于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轴方向可以装上和拆下,并且通过操作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来打开和关闭将显影剂供给显影单元的供给口。
另外,本发明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的手柄朝向所述旋转型显影单元的旋转轨迹的外面凸出。另外,本发明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开和关闭供给口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是显影剂盒本身,其具有形成为非圆形状的截面形状。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旋转型显影单元,其包括:可以转动的显影单元主体;沿着所述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的多个显影单元;和至少一个显影剂盒,所述显影剂盒沿着所述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并且将显影剂供给所述显影单元;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图像载体,该图像载体设置成与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并且构造成可安装到成像装置上并且可从成像装置上拆下;盖体,在装有所述成像单元的情形下,该盖体允许在更换显影剂盒的位置使显影剂盒装上和拆下;以及操作阻碍元件,该操作阻碍元件阻碍没有布置在更换位置上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关闭显影剂盒供给口方向的操作,其中,显影剂盒构造成沿着垂直于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轴的方向可以装上和拆下,并且通过操作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来打开和关闭向所述显影单元供给显影剂的供给口,其中打开和关闭所述供给口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是手柄,该手柄设置在打开和关闭所述供给口的开关元件上,并且其中打开和关闭所述供给口的操作是枢转操作,通过该枢转操作而枢转的开关元件的所述手柄凸出到转动该旋转型显影单元的轨迹的外面,并且所述操作阻碍元件通过与所述开关元件接触来阻止开关元件枢转。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即使在减小成像装置尺寸的时候,也没有污染该成像装置内部或其周围的担心,这种污染是这样造成的:当取下成像单元时,错误地装上或者拆下不在更换位置的显影单元的显影剂盒使得显影剂飞散。
附图说明
图1是结构图,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装置的全色打印机的基本部分;
图2是结构图,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装置的全色打印机;
图3是表示成像单元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通过打开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装置的全色打印机的更换盖而取出成像单元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与显影剂盒一起使用的显影装置的外观透视图;
图6是表示显影单元主体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显影装置的剖面图;
图8A和8B示出了显影装置的显影单元和显影剂盒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显影单元的轮廓透视图;
图10是表示显影剂盒的外观透视图;
图11A到11C示出了显影剂盒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显影剂盒的垂直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显影剂盒的基本部分的底视图;
图14是表示锁紧机构的结构图;
图15是表示显影剂盒的锁紧机构的操作的结构图;
图16是表示止挡机构的结构图;
图17是表示显影剂盒的导向机构的结构图;
图18是表示显影剂盒的导向机构的结构图;
图1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装置的全色打印机的基本部分的结构透视图;
图20是表示通过打开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装置的全色打印机的侧盖而取出显影剂盒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21是表示取出显影剂盒时的显影装置的外观透视图;
图22A和22B示出了显影剂盒的闸门元件的开关操作的剖面图;
图23A和23B示出了显影剂盒的闸门元件的开关操作的剖面图;
图24是表示显影剂盒的闸门元件的开关操作的剖面图;
图25A和25B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装置的全色打印机的操作的例示图;
图2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装置的全色打印机的操作的结构图;以及
图2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成像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2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装置的4循环类型的全色打印机。
在图2中,附图标记1表示全色打印机的主体,并且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2可旋转地布置在全色打印机1里面略微偏离中心的右上部。使用由大约47mm直径的导电圆柱形元件构成的感光鼓2,在其表面上涂覆一层由OPC或者类似材料构成的感光层,并且由未示出的驱动装置沿着箭头标示的方向驱动它以大约150mm/sec的工作速度旋转。通过基本上布置在感光鼓2正下方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3将感光鼓2的表面充电充到预定的电势,然后,通过同样布置在感光鼓2正下方远离位置上作为曝光装置的ROS4(Raster Output Scanner,光栅输出扫描器)的激光束(LB)使其图像曝光,从而形成根据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由沿着圆周方向设置有黄(Y)、品红(M)、青(C)、黑(K)的相应颜色的显影单元5Y、5M、5C、5K的旋转型显影单元5使形成在感光鼓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预定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将要形成的图像的颜色,使在感光鼓2表面上的充电、曝光和显影各个步骤重复预定的次数。根据旋转型显影单元5,对应颜色的显影单元5Y、5M、5C、5K移动到与感光鼓2相对的显影位置上。例如,当形成全色图像时,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对应于黄(Y)、品红(M)、青(C)、黑(K)相应的颜色使充电、曝光和显影各个步骤重复4次,并且对应于黄(Y)、品红(M)、青(C)、黑(K)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连续地形成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在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过程中,转动感光鼓2的次数根据图像的尺寸有所不同,例如当该尺寸为A4时,转动感光鼓2三次可以形成一张图像。即,在3次转动感光鼓2的每一次中,对应于黄(Y)、品红(M)、青(C)、黑(K)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就连续地形成到感光鼓2的表面上。
通过在一次转印位置上的一次转印辊7将连续地形成到感光鼓2上的黄(Y)、品红(M)、青(C)、黑(K)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进行一次转印,在一次转印位置上,使作为中间转印元件的中间转印带6以这样的状态缠绕在感光鼓2的外圆周上,即:它们在中间转印带6上彼此相互重叠。通过二次转印辊8,多重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上的黄(Y)、品红(M)、青(C)、黑(K)色调色剂图像合在一起二次转印到记录纸9上。从布置在全色打印机主体1下部的送纸盒10通过捡拾辊11、进给辊12和减速辊13以一张一张分离的状态来输送记录纸9,并且由抵抗辊14以与转印在中间转印带6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的状态将其运送到中间转印带6的二次转印位置。
由多个辊子悬挂中间转印带6,并且根据例如感光鼓2的旋转来驱动它,以使其按照预定的运转速度(大约150mm/sec)循环移动。由下列元件以预定的张力悬挂中间转印带6,即:绕进辊15,其规定在沿着感光鼓2枢转方向的上游侧的中间转印带6的缠绕位置;一次转印辊7,用来将形成在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上;绕出辊16,用来规定在缠绕位置下游一侧的中间转印带6的缠绕位置;支持辊17,其通过中间转印带6与二次转印辊8接触;第一清洁支持辊19和第二清洁支持辊20,它们与中间转印带6的清洁单元18相对。
另外,虽然如上所述,由多个辊子7、15到17、19、20来悬挂中间转印带6,但是根据该实施例,为了减小全色打印机主体1的尺寸,可以把悬挂中间转印带6的剖面形状构造成基本上平坦且细长梯形的形状。
同时,根据该实施例,在成像装置中包括:旋转型显影单元,它包括可以转动的显影单元主体、多个沿着显影单元主体的枢转方向布置的显影单元和至少一个显影剂盒,它沿着显影单元主体的枢转方向布置并且将显影剂供给显影单元;成像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图像载体,它设置成与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并且构造成能够装到成像装置上或者从成像装置上拆下来;盖体,在装有成像单元的情形下,能够在更换显影剂盒的位置使显影剂盒装上或者拆下;操作阻碍元件,其阻碍没有布置在更换位置上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关闭显影剂盒供给口方向的操作,该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显影剂盒构造成这样安装,即:沿着垂直于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轴方向可以装上和拆下,并且通过操作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来打开和关闭将显影剂供给显影单元的供给口。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用来打开和关闭供给口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成为手柄,其设置在开关元件上以便打开和关闭供给口。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沿着旋转型显影单元的旋转外圆周面布置成像单元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根据该实施例,枢转操作阻碍元件构造成包括一凸起,它沿着该旋转型显影单元的轴向设置在一端部附近,并且沿着显影剂盒的纵向从成像装置主体开始延伸。
就是说,根据该实施例,如图2所示,尽可能减小整个全色打印机的尺寸,并且由旋转型显影单元5占据该全色打印机主体1的较大空间。因此,在减小该装置尺寸的同时将全色打印机主体1设计成能够提升中间转印带6和旋转型显影单元5等的维修性能。具体说来,该成像单元21一体构造成包括感光鼓2和充电辊3等,并且整个成像单元21构造成这样:通过打开作为全色打印机主体1的更换盖的上盖22,可以将其装到全色打印机主体1上或者从它上面拆下。进而,该中间转印带6的上部布置有位置传感器23,它包括反射型光传感器,用于检测形成在中间转印带6上的调色剂块。
下面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如图3所示,成像单元21一体地安装有:感光鼓2,充电辊3,中间转印带6,悬挂中间转印带6的多个辊子7、15到17、19、20,用于中间转印带6的清洁单元18,以及后面将要提及的用于感光鼓2的清洁单元34。此外,如图1所示,通过用手握住设置在成像单元21上部的手柄21a来提升成像单元21,可以把成像单元21从打印机主体1上取出。另外,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打印机主体1的前后侧的内部支架1a、1b分别设置有两个导向槽1c、1d,以便在装上和拆下成像单元21的过程中引导成像单元21。进而,如图2所示,成像单元21布置成处于这样的状态,即:从中间转印带6的清洁单元18到感光鼓2,沿着旋转型显影单元5的旋转外圆周面使它们尽可能地靠近,以便减小打印机主体1的尺寸。
另外,如图2所示,如上所述,打印机主体1的上部设置有作为更换盖的上盖22,以便能够装卸成像单元21。如图4所示,根据打印机主体1,当打开上盖22时,成像单元21进入曝光状态,并且如图1所示,通过用手握住手柄21a沿着两个导向槽1c、1d提升成像单元21,能够从打印机主体1中取出成像单元21。另外,在将成像单元21安装到打印机主体的过程中,与取出相反,通过用手握住成像单元21的手柄21a,在成像单元21的部分装配到两个导向槽1c、1d中的状态下,逐渐向下移动成像单元21,如图2所示,能够将成像单元21装到打印机主体1的预定位置。
另外,如图2所示,中间转印带6的清洁单元18包括:刮板24,其布置成能够与由第一清洁支持辊19悬挂的中间转印带6的表面接触;以及清洁刷25,其布置成能够与由第二清洁支持辊20悬挂的中间转印带6的表面压力接触,由刮板24和清洁刷25除去的残留调色剂和纸张粉末回收到清洁单元18的里面。该清洁单元18构造成这样,即:以枢轴26为中心沿着图中的逆时针方向可枢转设置,使其退到远离中间转印带6表面的位置,直到完成最后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二次转印,并且当最后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二次转印结束时,使其与中间转印带6的表面接触。
另外,如图2所示,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9被从中间转印带6输送到定影器27,由定影器27通过加热和加压将调色剂图像固定到记录纸9上,并且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由排出辊28将其排出到设在打印机主体1上部的排出托盘29上。
同时,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不能由排出辊28将通过定影器27固定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9排出到排出托盘29,而是在由排出辊28夹紧记录纸9后端部的状态下,反向转动排出辊28,由布置在双面纸张输送路线30上的输送辊31使记录纸9的输送路线转换到双面纸张输送路线30,在记录纸9的头尾颠倒的状态下,由布置在双面纸张输送路线30上的输送辊31将记录纸再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的二次转印位置上,从而在记录纸9的背面上形成图像。
另外,如图2所示,该全色打印机在打印机主体1的侧面可以有选择地安装能够打开和关闭的手动塞入托盘32。由进给辊33输送装在手动塞入托盘32上任意尺寸和种类的记录纸9,并且通过输送辊31和抵抗辊14将其运送到中间转印带6的二次转印位置,从而对于任意尺寸和种类的记录纸9来讲,也能够形成图像。
另外,在完成转印调色剂图像的步骤之后,由布置在感光鼓2斜下侧的清洁单元34的清洁刮板35来除去感光鼓2表面残余的调色剂等,从而为连续的成像步骤作好准备。
图5是表示用到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上的旋转型显影单元5的特定例子的外观透视图。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图5表示在显影单元主体上装有一个显影单元5Y和一个显影剂盒45Y的状态。
如图5和6所示,旋转型显影单元5设置有可旋转地布置在垂直面内的显影单元主体40。该显影单元主体40设置有:圆柱形状的旋转轴元件41,它沿着纵向布置在其中心部分;在前侧的凸缘元件42,它布置在旋转轴元件41纵向上这一侧的端部;在后侧的凸缘元件43,它布置在旋转轴元件41纵向上深度(离纸面较远)一侧的端部;以及分隔元件44,以便按照各自90度将由旋转轴元件41和在前侧及后侧上的凸缘元件42、43形成的圆柱形空间S分成四部分。
如图2所示,显影单元主体40可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地安装到打印机主体1上,其中心定在旋转轴元件41上。如图7所示,显影单元主体40沿顺时针方向且沿着圆周方向装有黄(Y)、品红(M)、青(C)、黑(K)色四个显影单元5Y、5M、5C、5K,并且与显影单元5Y、5M、5C、5K对应地装有黄(Y)、品红(M)、青(C)、黑(K)色的四个显影剂盒45Y、45M、45C、45K。
因为所有的显影单元5Y、5M、5C、5K结构相同,所以在此通过黄色(Y)显影单元5Y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黄色(Y)显影单元5Y设置有显影单元主体46,并且该显影单元主体46构造成从对应的显影剂盒45Y给其供应新的显影剂。
如图8A所示,显影单元主体46里面布置有:沿垂直于纸面方向延长的显影辊48;以及两个螺旋推进器49、50,它们沿着显影辊48的斜下方向设置在后侧,并且与显影辊48平行地延伸。如图9所示,显影辊48基本上布置在显影单元主体46的全长上。在显影单元5Y中,如图8所示,当显影辊48旋转时,在深度一侧的螺旋推进器49运送包含在显影单元主体46中的显影剂51,同时沿着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搅拌显影剂51。同时,螺旋推进器50一边运送显影剂51,一边沿着与螺旋推进器49运送显影剂51方向相反的方向搅拌显影剂51,从而均匀地将显影剂51供给显影辊48。根据显影辊48的旋转方向,通过薄膜厚度限制元件52限制薄膜厚度,将供应到显影辊48表面上的显影剂51运送到与感光鼓2相对的显影区域上。另外,虽然根据该实施例,包括调色剂和载体两种组分的显影剂用作显影剂51,但是该显影剂51也可以至少包括调色剂,当然也可以使用仅仅包括该调色剂的一种组分的显影剂。
如图8所示,通过以固定到显影辊48里面的状态布置的磁辊48a的磁力,显影辊48吸收包含在显影剂51内的载体,从而形成在显影辊48表面的显影剂51的磁刷,以便将吸收到载体上的调色剂运送到与感光鼓2相对的显影区域。另外,由形成在显影辊48表面上的载体和调色剂构成的显影剂51的磁刷来使形成在感光鼓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另外,由这样的一个显影剂盒来构成根据该实施例的显影剂盒,即:将显影单元主体在垂直面内可枢转地布置在其中,并且与沿着该显影单元主体圆周方向布置的多个显影单元中的每一个对应地设置,以便将至少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供给对应的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显影剂盒包括:显影剂容纳部分,用于容纳新的显影剂;显影剂回收部分,其沿着显影剂容纳部分的纵向延伸到一端,以便从显影单元回收用过的显影剂,显影剂容纳部分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非圆形状,基本上占据了分配给装有显影剂盒的显影单元主体的一个显影单元的空间内除了该显影单元之外的全部空间,并且显影剂回收部分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该圆形基本上与分配给装有显影剂盒的显影单元主体的一个显影单元的空间内除了该显影单元之外的空间内接。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显影剂容纳部分的截面形状构造成能够提供彼此形成锐角的两个侧面。
此外,根据该实施例,显影剂容纳部分的截面形状基本上形成为泪滴的形状。
进一步地,该实施例包括:朝向显影剂回收部分一侧开口的供给口,使其与显影剂容纳部分连通,以便向外面供应显影剂;开关元件,用来打开和关闭该供给口;手柄,当显影剂盒装到显影单元主体上以及从其上面取下时握住它,并且该手柄与开关元件一体形成。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该开关元件形成为圆柱形,其可枢转地装配到显影剂容纳部分的外圆周上,并且该手柄构造成从开关元件的一部分外圆周面上凸出,从而在开关元件的一部分外圆周面上沿着半径方向指向外部。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在显影单元主体可枢转的情况下,该手柄构造成容纳在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外圆周面内。
此外,根据该实施例,手柄的抓握部分构造成非滑动的装置。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该显影盒构造成能够提供锁紧机构,以防止在显影剂盒从显影单元主体上取下的状态下开关元件沿着打开供给口的方向枢转。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显影剂盒构造成能够提供止挡机构,以防止在开关元件打开供给口的情况下该显影单元的显影剂盒脱离显影单元主体。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手柄构造成这样:在能够从显影单元主体上取下显影剂盒的状态下,该手柄凸出到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外圆周面的外侧。
就是说,如图5和图10、11所示,显影剂盒45包括长圆柱形的容器,其中,由不是圆形的非圆形状构成其几乎整个截面形状。如图12所示,由分隔盖56将显影剂盒45的里面分隔成容纳新的显影剂52的显影剂容纳部分53和回收用过的显影剂54的显影剂回收部分55。另外,虽然例示的实施例设置为这样,即:显影剂容纳部分53占据显影剂盒45整个长度的大约4/5,显影剂回收部分55占据其长度的大约1/5,但是显影剂容纳部分53和显影剂回收部分55之间的长度比自然也可以构成为其它的比率。
同时,如图10和11所示,显影剂盒45的显影剂容纳部分53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不是圆形的非圆形状。如图11所示,显影剂容纳部分53的截面形状基本形成为三角形,其中,设置在顶部的角部58的角度设定得略小,并且形成为“圆化的三角形”形状,或者基本上为泪滴形状,其中各个角部57、58、59形成为圆弧形。进一步说来,根据显影剂容纳部分53的截面形状,布置在下端部的第一角部57形成为具有相对较大半径的圆弧形,并且基本形成为平面形状的第一和第二侧面60、61基本上布置成仿V型,形成中心在第一角部57上大约60度的角度。另外,设置在第一侧面60和第二侧面61前端的第二角部58和第三角部59形成为圆弧形,它们具有比第一角部57的半径要小的半径,从而该第二角部58和第三角部59设置有基本相同的半径。另外,如图7所示,与第二角部58和第三角部59连接的第三侧面62形成为圆弧形,其具有基本上与在显影装置5前侧上的凸缘元件42半径相等的较大半径。
结果,根据显影剂盒45的显影剂容纳部分53,如图11C所示,显影剂容纳部分53的截面形状不是形成为圆形,而是形成为非圆形,其基本上占据分配给装有显影剂盒45的显影单元主体46的一个显影单元5Y的空间S1内除了该显影单元5Y之外的所有空间S2,因此,即使在减小显影装置6的整体尺寸并且把显影装置6的直径设定较小的时候,该显影剂容纳部分53也可以容纳尽可能多的显影剂52。
同时,如图11A和11C所示,根据与显影剂容纳部分53一端部连续设置的显影剂回收部分55,其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基本上与分配给装有显影剂盒45的显影单元主体46的一个显影单元5的空间S1内除了该显影单元5之外的空间S2内接,并且具有略微小于该空间S2的直径的直径。如图12所示,显影剂回收部分55布置有分隔盖体,在接近显影剂容纳部分53的显影剂回收部分55的端部,该分隔盖体通过沿显影剂容纳部分53纵向位于一端部的圆形一体形成为构成截面形状的圆柱形。
进一步说来,如图12所示,根据该显影剂容纳部分53,接近显影剂回收部分55的端部形成为略微小一些,从而连续地设置到形成为圆柱形的显影剂回收部分55上。结果,接近显影剂回收部分55的显影剂容纳部分53的端部53a形成为与显影剂回收部分55形状相同的圆柱形。如图12所示,该显影剂容纳部分53的圆柱形部分53a开有供给口65,以便在显影剂回收部分55一侧的端部以在略微倾斜位置上的长方形形状供应新的显影剂52。另外,在显影剂容纳部分53里面可旋转地布置有螺旋形状的搅拌器66,以便运送包含在显影剂容纳部分53内的新的显影剂52,同时搅拌新显影剂52,并且由搅拌器66运送显影剂52,从而从供给口65运送到外面。另外,驱动搅拌器66旋转的齿轮67设置在显影剂盒45后侧的端部,从而向外暴露其一部分。如图9所示,齿轮67构造成能够与设置在显影单元主体46上的齿轮67a啮合,以驱动搅拌器66旋转。
如图9所示,从显影剂盒45给其供应显影剂52的显影单元5Y在显影单元的一侧上设有闸板68,在使其基本上弯曲成圆弧形的状态下,该显影单元的一侧和与显影剂盒45的供给口65对应的部分接触。闸板68沿着箭头标示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到显影单元主体46上。另外,闸板68开有补充接收口69,以接收来自显影剂盒45供给的新的显影剂52,并且在该补充接收口69的外周侧面上的端部凸出设有指向内侧的凸起件69a。如图8和图9所示,在补充有来自补充接收口69的显影剂52的显影单元5Y中,由补充推进器71沿着显影单元主体46的纵向以预定的距离来运送新的显影剂52,该补充推进器71布置在显影单元主体46后面一侧顶侧的预定长度上,并且在其进口处具有显影剂的补充口,之后从未示出的补充开口部分将显影剂补充到显影单元主体46的里面,该补充开口部分设置在显影单元主体46后面一侧的顶侧上。
另外,如图8B所示,显影单元5Y在显影单元主体46后面一侧的顶侧上设置有回收开口部分95,以回收包含在显影单元主体46内的显影剂51中用过的显影剂,并且显影单元5Y构造成这样:当显影单元5Y旋转运动到图4的位置5C时,通过打开阀瓣73回收一部分用过的显影剂54。如图9所示,从显影单元5回收的显影剂54构成为这样,即:借助图9所示的在闸板68上开口的回收排放口70以及图12中所示的在显影剂盒45上开口的回收口74,回收进入如图8B所示显影盒45的显影剂回收部分55。另外,该显影单元的回收排放口70还凸出形成有凸起元件70a以指向内侧,如图9所示。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如图8和12所示,作为打开和关闭显影剂容纳部分53的供给口65和显影剂回收部分55的回收口74的开关元件的闸门元件75沿圆周方向可枢转地装到显影剂容纳部分53a和显影剂回收部分55的外圆周上,显影剂容纳部分53a和显影剂回收部分55形成在显影剂盒45的圆柱形内。虽然如图8和图10所示,闸门元件75形成为与显影剂盒45的显影剂容纳部分53a和显影剂回收部分55相同的圆柱形,但是闸门元件75的内径略微大于显影剂回收部分55的外径,并且形成为基本上内接于分配给装有显影剂盒45的显影单元主体46的一个显影单元5Y的空间S1内除了该显影单元5Y之外的空间S2的圆形,如图8和图11C所示。
如图8和12、13所示,在对应于显影剂盒45的供给口65和回收口74的位置上,闸门元件75开有供给开口部分76和回收开口部分77,并且通过沿着回收剂盒45的显影剂回收部分55的外圆周进行枢转,该闸门元件75可以同时打开和关闭显影剂盒45的供给口65和回收口74。另外,凸起元件76a和77a在闸门元件75的供给开口部分76和回收开口部分77的端部边缘上朝向外面凸出。
另外,如图10所示,闸门元件75在沿其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凸出形成有沿着半径方向指向外面的手柄78,以便操作从而使闸门元件75枢转并且抓住显影剂盒45,从而将其装到显影单元主体46。如图8A所示,在显影剂盒45装到显影单元主体46上并且打开闸门元件75的情形下,将手柄78设为具有与显影剂盒45的显影剂容纳部分53的第二角部58一致的前端曲率半径,并且手柄78的侧面设有防滑部分79,它由多条凸起的条纹构成以便于抓握。
另外,如图11A所示,闸门元件75构造成这样:在顺时针方向操作闸门元件75枢转、且关闭显影剂盒45的供给口65和回收口74的情形下,使手柄78在显影单元主体46的外圆周上凸出。
另外,如图13所示,闸门元件75设有锁紧机构80,以防在从显影单元主体46上取下显影剂盒45的情形下,沿着打开显影剂盒45的供给口65和补充口74的方向错误地枢转闸门元件75。如图14所示,由下述元件构成锁紧机构80,即:形成在显影剂盒45前侧端面45a上的邻接部分81;以及在闸门元件75内表面上凸出的可弹性变形的锁紧件82,以便由邻接部分81将其锁定。另外,显影剂盒45构造成这样,即:在从显影单元主体46上取下的情形下,由形成在显影剂盒45前侧端面45a上的邻接部分81锁紧在闸门元件75内表面上凸出的锁紧件82,并且防止闸门元件75沿着打开显影剂盒45的供给口65和补充口74的方向枢转,如图15所示。另外,当显影剂盒45装到显影单元主体46的预定位置上时,如图14中虚线所示,由在显影单元主体46预定位置上凸出的凸起83使显影剂盒45的锁紧件82弹性变形,以释放被邻接部分81锁紧的状态,该闸门元件75可以沿着打开显影剂盒45的供给口65和补充口74的方向枢转。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设置有止挡机构85,以防在显影剂盒45装到显影单元主体46的预定位置且闸门元件75停留在打开状态的情形下,显影剂盒45从显影单元主体46上取下。止挡机构85构成为这样,即:当显影剂盒45装到显影单元主体46的预定位置、且沿着打开闸门元件75的方向枢转时,如图16所示,由锁紧凹陷部分88锁住在显影单元主体46预定位置上凸出的锁紧板部分86,该锁紧凹陷部分88设置在闸门元件75端面上的凸缘部分87的内圆周上,并且在这种状态下,只要在显影单元主体46上凸出的锁紧板部分86与闸门元件75的锁紧凹陷部分88接触、并且不会沿着关闭闸门元件75的方向枢转,显影剂盒45就不能从显影单元主体46上取下来。
另外,如图16所示,在锁紧凹陷部分88这一侧,闸门元件75的凸缘部分87通过平滑地弯曲脊部分89a而形成有斜面89b,并且当通过枢转闸门元件75而使锁紧板部分86骑在起脊部分89a上时,通过斜面89a的倾斜而朝向锁紧凹陷部分88引导锁紧板部分86,从而显影剂盒45能够始终牢固地安装到显影单元主体46的预定部分上。
另外,该实施例构造成这样,即:在将显影剂盒45安装到显影单元主体46的预定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沿着与显影单元主体46轴向垂直的半径方向从外侧朝向显影单元主体46的大致中心方向滑动显影剂盒45,如图17所示,在显影剂盒45的深度一侧端面上凸出的滑动部分与设置在图9中所示的显影单元主体46对应位置上的接合片簧91相接合,并且如图15到18所示,通过在显影剂盒45前侧端面上凸出的闸门元件75的凸缘部分87的导向缺口92,来引导在显影单元主体46上凸出的锁紧板部分86。
同时,根据该实施例,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如上所述,成像装置主体构造成提供操作阻碍元件,以便在取出成像单元的情形下,阻碍没有布置在更换位置上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打开供给口方向枢转的操作。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用来打开和关闭供给口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成为手柄,其设置在打开和关闭该供给口的开关元件上。
就是说,根据该实施例,如图1和19所示,在打印机主体1的内部支架1a、1b上,在沿着旋转型显影单元5的轴向一端部(前侧)附近,作为操作阻碍元件的凸起96从内部支架1a开始沿着显影剂盒45的纵向延伸,该操作阻碍元件阻止位于位置A上(不在更换位置B)的显影剂盒45的手柄78沿着取下显影剂盒45的方向枢转。例如,凸起96与内部支架1a一体形成。
在上述的结构中,根据用作该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全色打印机,即使当减小成像装置的尺寸时,也不会涉及当采用下面的方法取下成像单元时由于显影剂飞散而引起的成像装置里面或者周围的污染,而这种显影剂的飞散是由于错误地装上或者拆下并非位于更换位置上的显影单元的显影剂盒造成的。
根据上述的全色打印机,如图2和图7所示,通过从装到旋转型显影单元5上的显影剂盒45Y、45M、45C、45K将预定颜色的显影剂52供给对应的显影单元5Y、5M、5C、5K,可以进行彩色图像的打印操作。
同时,根据该显影剂盒45的显影剂容纳部分53,如图4和图8、图11所示,显影剂容纳部分53的截面形状不必由圆形构成,在分配给装有显影剂盒45的显影单元主体46的一个显影单元5Y的空间S1内,除了显影单元5Y的基本整个空间S2形成为非圆形状,因此,即使在减小整个显影单元6的尺寸并且将显影装置6的直径设定较小的时候,显影剂容纳部分53也能够容纳尽可能多的显影剂52。
因此,即使在减小旋转型显影单元5的尺寸的时候,该显影剂盒45的显影剂容纳部分53也能够容纳尽可能多的显影剂52,例如,在黑白单色图像具有5%暗度的情况下,该显影剂盒45能够打印大约4000张的A4纸。
接下来,根据上述的全色打印机,如图2所示,当连续操作打印彩色图像时,容纳在装到旋转型显影单元5上的显影剂盒45内的显影剂52逐渐地被消耗,并且当在显影剂盒45内的显影剂52用完时,必须用一个新的显影剂盒来更换显影剂盒45。
这样,如图20所示,使该旋转轴显影单元5这样停止,即:使待更换的显影剂盒45位于更换位置B上,打开设置在打印机主体1侧面上的侧盖97,如图1和图20所示,在图7中用B指示的位置,拿出待更换的显影剂盒45。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显影剂盒45,如图21所示,用手抓住闸门元件75的手柄78,并且沿着顺时针方向逐渐枢转闸门元件75。
然后,根据显影剂盒45,如图11A所示,按照闸门元件75的枢转,闸门元件75关闭显影剂盒45的供给口65和补充口74。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2所示,出现在显影剂盒45供给口65的显影剂52进入被闸门元件75的开口部分76的端部边缘刮擦切除的状态,并且显影剂盒45的供给口65关闭在这种状态,即:显影剂不会进入闸门元件75的开口部分76的端部边缘。
根据显影剂盒45,如图23和24所示,当进一步枢转闸门元件75时,通过闸门元件75的开口部分76的端部边缘,显影单元主体46的闸板68枢转,并且显影单元主体46的供给口65完全关闭。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6所示,设置在显影剂盒45前侧的止挡机构85被释放。即,在显影单元主体46预定位置上凸出的锁紧板部分86脱离和闸门元件75的凸缘部分87的锁紧凹陷部分88的接合,并且通过凸缘元件87的导向缺口92可以移动,从而显影剂盒45可以从显影单元主体46上取下。
另外,通过基本上沿着显影装置5(6)的半径方向将新的显影剂盒45从外侧到中心部分安装到显影单元主体46的预定位置上,可以释放显影剂盒45的锁紧机构80,并且可以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显影剂盒45的闸门元件75。
然后,根据显影剂盒45,如图22到24所示,通过与取下显影剂盒45的操作相反地进行操作,该显影剂盒45可以装到显影单元主体46上,并且通过闸门元件75可以打开显影剂盒45的供给口65和补充口74。
另外,根据上述的全色打印机,如图4所示,存在着从打印机主体1上取下成像单元21以便取出堵塞的记录纸9、维修等等的情况。然后,根据上述的全色打印机,如图4和图7所示,位于不在更换位置的显影位置上的显影单元的显影剂盒45暴露在外面,并且有这样的担心:即用户错误地拿出位于不在更换位置(图7的位置B)的显影位置A上的显影剂盒45,从而进行更换等操作。
同时,根据该实施例,如图1和图19所示,打印机主体1的支架1a设置有凸起96,以防位于不在更换位置(图7的位置B)的显影位置A处的显影单元的显影剂盒45被错误地取出。
因此,即使当用户错误地想要拿出位于不在更换位置(图7的位置B)的显影位置A的显影单元的显影剂盒45时,如图25和图26所示,通过凸起96能够阻止显影剂盒45的手柄78枢转,并且不能操作手柄枢转。因此,只要显影剂盒45没有枢转到更换位置,那么手柄78就不能沿着取出显影剂盒45的方向枢转,就不能释放止挡机构85,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显影剂盒45被错误地取出。
这样,在上述的全色打印机的情况下,即使在通过将成像单元21布置在旋转型显影单元5的周围等等而减小打印机主体1的尺寸之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这样的情况,即:当取下成像单元21时,错误地装上或者拆下不在更换位置的显影单元的显影剂盒45,显影剂飞散从而污染打印机主体1的里面或者周围。
另外,即使当通过打开盖子而从打印机主体1上取下成像单元21时,位于不在图7中的更换位置的位置C或者位置D的显影剂盒45不会暴露到外面,因此,没有用户错误地拿出显影剂盒45这样的担心。
另外,虽然根据该实施例,已经描述了这样构成的情况,即:通过操作枢转显影剂盒45的手柄78而装上或者拆下显影剂盒45,但是该实施例不限于此,显影剂盒45可以构造为这样:通过将显影剂盒45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非圆形并且操作以枢转整个显影剂盒45而进行装上或者拆下的操作。
Claims (6)
1、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旋转型显影单元,该旋转型显影单元包括:
可转动的显影单元主体;
多个沿着所述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的显影单元;和
至少一个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沿着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并且将显影剂供给显影单元;
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图像载体,它设置成与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并且构造成可安装到所述成像装置上并且可从所述成像装置上拆下来;
盖体,在装有所述成像单元的情形下,该盖体允许在更换显影剂盒的位置使所述显影剂盒装上和拆下;以及
操作阻碍元件,在拆下所述成像单元的情形下,该操作阻碍元件阻碍没有布置在更换位置上并且从拆下成像单元的空间暴露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的装上或者拆下,
其中,所述显影剂盒构造成这样,即:沿着垂直于旋转轴方向可以装上并且可以拆下,其中
所述操作阻碍元件包括一凸起,该凸起沿着所述旋转型显影单元的轴向设置在一端部附近,并且沿着所述显影剂盒的纵向从所述成像装置的内部支架开始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单元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旋转型显影单元的旋转外圆周面设置。
3、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旋转型显影单元,其包括:
可以转动的显影单元主体;
多个沿着所述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的显影单元;和
至少一个显影剂盒,所述显影剂盒沿着所述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并且将显影剂供给所述显影单元;
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图像载体,它设置成与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并且构造成可安装到成像装置上并且可从成像装置上拆下来;
盖体,在装有所述成像单元的情形下,该盖体允许在更换显影剂盒的位置使所述显影剂盒装上和拆下;以及
操作阻碍元件,其阻碍没有布置在更换位置上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关闭显影剂盒供给口方向的操作,
其中,显影剂盒构造成能够这样安装,即:沿着垂直于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轴方向可以装上和拆下,并且通过操作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来打开和关闭向所述显影单元供给显影剂的供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的手柄朝向所述旋转型显影单元的旋转轨迹的外面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和关闭供给口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非圆形状的截面形状。
6、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旋转型显影单元,其包括:
可以转动的显影单元主体;
沿着所述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的多个显影单元;和
至少一个显影剂盒,所述显影剂盒沿着所述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方向布置并且将显影剂供给所述显影单元;
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图像载体,该图像载体设置成与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并且构造成可安装到成像装置上并且可从成像装置上拆下;
盖体,在装有所述成像单元的情形下,该盖体允许在更换显影剂盒的位置使所述显影剂盒装上和拆下;以及
操作阻碍元件,该操作阻碍元件阻碍没有布置在更换位置上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关闭显影剂盒供给口方向的操作,
其中,显影剂盒构造成沿着垂直于显影单元主体的旋转轴的方向可以装上和拆下,并且通过操作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来打开和关闭向所述显影单元供给显影剂的供给口,
其中打开和关闭所述供给口的显影剂盒的至少一部分是手柄,该手柄设置在打开和关闭所述供给口的开关元件上,并且
其中打开和关闭所述供给口的操作是枢转操作,通过该枢转操作而枢转的开关元件的所述手柄凸出到转动该旋转型显影单元的轨迹的外面,并且所述操作阻碍元件通过与所述开关元件接触来阻止开关元件枢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404997 | 2003-12-03 | ||
JP2003404997A JP4380309B2 (ja) | 2003-12-03 | 2003-12-03 | 画像形成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086409A Division CN101281385B (zh) | 2003-12-03 | 2004-07-30 | 显影剂盒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24599A CN1624599A (zh) | 2005-06-08 |
CN100454162C true CN100454162C (zh) | 2009-01-21 |
Family
ID=346316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0864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1385B (zh) | 2003-12-03 | 2004-07-30 | 显影剂盒 |
CNB20041005578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4162C (zh) | 2003-12-03 | 2004-07-30 | 成像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0864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1385B (zh) | 2003-12-03 | 2004-07-30 | 显影剂盒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212774B2 (zh) |
JP (1) | JP4380309B2 (zh) |
KR (1) | KR100654202B1 (zh) |
CN (2) | CN1012813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80309B2 (ja) * | 2003-12-03 | 2009-12-0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D523066S1 (en) * | 2004-04-09 | 2006-06-13 | Fuji Xerox Co., Ltd. | Toner cartridge |
JP4749135B2 (ja) * | 2005-11-29 | 2011-08-17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62092B2 (ja) * | 2007-03-30 | 2012-06-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KR101530629B1 (ko) * | 2007-07-04 | 2015-06-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커버 개폐장치와 이를 가지는 화상형성장치와 커버 제거 및장착방법 |
JP5393210B2 (ja) * | 2009-03-13 | 2014-01-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627213B2 (ja) * | 2009-10-30 | 2014-11-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TWI608315B (zh) * | 2015-10-15 | 2017-12-11 | Seiko Epson Corp | 片材製造裝置 |
JP6206530B2 (ja) | 2016-03-31 | 2017-10-0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JP7039226B2 (ja) * | 2017-09-21 | 2022-03-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493A (zh) * | 1993-02-24 | 1994-11-23 | 佳能株式会社 | 用于旋转支承显色装置的具有支承件的显色盒及显色设备 |
JPH08137175A (ja) * | 1994-11-11 | 1996-05-31 | Minolta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167282A (zh) * | 1996-03-05 | 1997-12-10 | 佳能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JPH10142940A (ja) * | 1996-11-15 | 1998-05-29 | Minolta Co Ltd | 現像装置 |
JP2001008376A (ja) * | 1999-06-22 | 2001-01-12 | Canon Inc |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電池を有する装置 |
JP2001083765A (ja) * | 1993-10-15 | 2001-03-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カラー画像記録装置 |
CN2570829Y (zh) * | 2002-09-26 | 2003-09-03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碳粉供料容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60725B2 (ja) * | 1992-06-30 | 2000-07-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現像剤カ−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3225151B2 (ja) | 1993-12-21 | 2001-11-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現像装置 |
US5506665A (en) * | 1994-05-12 | 1996-04-0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detachable toner box for use i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JPH07306578A (ja) | 1994-05-12 | 1995-11-21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
JPH07325479A (ja) * | 1994-06-01 | 1995-12-12 | Canon Inc |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15971A (ja) | 1994-06-30 | 1996-01-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752151A (en) * | 1994-12-27 | 1998-05-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cleaning blade with a tensile strength from 80 to 120 kg/cm2 |
JPH0943982A (ja) | 1995-07-31 | 1997-02-14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5722019A (en) * | 1996-01-29 | 1998-02-24 | Oki Data Corporation | Toner cartridge and drum cartridge for receiving the toner cartridge therein |
JP3535298B2 (ja) * | 1996-02-09 | 2004-06-0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回転式現像装置 |
JPH09281873A (ja) | 1996-04-16 | 1997-10-31 | Canon Inc |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
JP3481772B2 (ja) | 1996-04-26 | 2003-12-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トナー/現像剤供給装置 |
JPH10133450A (ja) * | 1996-11-05 | 1998-05-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3651528B2 (ja) | 1996-12-27 | 2005-05-25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10247011A (ja) * | 1997-03-04 | 1998-09-14 | Ricoh Co Ltd | トナー補給装置 |
JP3728105B2 (ja) | 1997-07-03 | 2005-12-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3679614B2 (ja) * | 1997-07-03 | 2005-08-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ャッター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H11282251A (ja) | 1998-03-30 | 1999-10-15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3450757B2 (ja) | 1998-09-22 | 2003-09-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補給容器 |
JP3757736B2 (ja) * | 2000-02-23 | 2006-03-22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3893861B2 (ja) * | 2000-08-18 | 2007-03-1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交換部品 |
JP3295416B2 (ja) | 2000-08-21 | 2002-06-2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カラー画像記録装置 |
JP3907408B2 (ja) * | 2000-12-28 | 2007-04-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228696A (ja) | 2001-01-09 | 2001-08-24 | Canon Inc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US6920301B2 (en) * | 2001-07-31 | 2005-07-1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otary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developer recovery |
JP4386324B2 (ja) * | 2001-09-17 | 2009-12-16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装置 |
US6931228B2 (en) * | 2001-11-19 | 2005-08-16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inspection and storage of developing devices |
JP2003307925A (ja) * | 2002-04-18 | 2003-10-31 | Canon Inc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3854893B2 (ja) | 2002-04-25 | 2006-12-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 |
JP4194298B2 (ja) | 2002-05-17 | 2008-12-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記憶媒体、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809412B2 (ja) * | 2002-09-30 | 2006-08-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380309B2 (ja) * | 2003-12-03 | 2009-12-0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470470B2 (ja) * | 2003-12-03 | 2010-06-0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
2003
- 2003-12-03 JP JP2003404997A patent/JP438030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7-09 US US10/886,573 patent/US721277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7-30 CN CN2008101086409A patent/CN10128138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7-30 CN CNB2004100557825A patent/CN10045416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8-30 KR KR1020040068441A patent/KR100654202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3-05 US US11/713,592 patent/US738906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493A (zh) * | 1993-02-24 | 1994-11-23 | 佳能株式会社 | 用于旋转支承显色装置的具有支承件的显色盒及显色设备 |
JP2001083765A (ja) * | 1993-10-15 | 2001-03-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カラー画像記録装置 |
JPH08137175A (ja) * | 1994-11-11 | 1996-05-31 | Minolta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167282A (zh) * | 1996-03-05 | 1997-12-10 | 佳能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JPH10142940A (ja) * | 1996-11-15 | 1998-05-29 | Minolta Co Ltd | 現像装置 |
JP2001008376A (ja) * | 1999-06-22 | 2001-01-12 | Canon Inc |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電池を有する装置 |
CN2570829Y (zh) * | 2002-09-26 | 2003-09-03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碳粉供料容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50053481A (ko) | 2005-06-08 |
CN1624599A (zh) | 2005-06-08 |
US20070154237A1 (en) | 2007-07-05 |
US20050123320A1 (en) | 2005-06-09 |
US7389067B2 (en) | 2008-06-17 |
KR100654202B1 (ko) | 2006-12-06 |
CN101281385B (zh) | 2010-11-10 |
US7212774B2 (en) | 2007-05-01 |
JP2005165053A (ja) | 2005-06-23 |
JP4380309B2 (ja) | 2009-12-09 |
CN101281385A (zh) | 2008-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65973A (en) | Rotary developing devic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840165B2 (en) | Toner replenish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1222160A (ja) | 現像剤補給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受入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7389067B2 (en) | Developer cartridge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removably mounting | |
US7146124B2 (en) | Developer cartridge, develop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H11272050A (ja) | 現像装置 | |
US759634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er containing portion with slender end portion | |
JP4534581B2 (ja) | 現像装置 | |
US818025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duction of operation noise | |
JP4513922B2 (ja) |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
JP453010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現像剤収容部材 | |
JP453009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272053A (ja) | 現像装置 | |
JP391108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516518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214949B2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2152383A (ja) | 手差し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412056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083092A (ja) | 現像装置 | |
JP200031499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27206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装置 | |
JP200025898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807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