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450207C - 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0207C
CN100450207C CNB2005101059041A CN200510105904A CN100450207C CN 100450207 C CN100450207 C CN 100450207C CN B2005101059041 A CNB2005101059041 A CN B2005101059041A CN 200510105904 A CN200510105904 A CN 200510105904A CN 100450207 C CN100450207 C CN 10045020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cf
entity
message
territory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59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1933A (zh
Inventor
朱东铭
张恒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1059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50207C/zh
Priority to CN200680012325.5A priority patent/CN101160881B/zh
Priority to PCT/CN2006/002020 priority patent/WO2007036123A1/zh
Priority to EP06121565A priority patent/EP1770949A3/en
Priority to US11/540,915 priority patent/US20070086581A1/en
Publication of CN1941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1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02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020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6Interworking of session control protocols
    • H04M7/127Interworking of session control protocols where the session control protocols comprise SIP and SS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3Media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36Signalling gateways at the e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4Signalling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43Gateway controllers, e.g.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MGCP] cont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域接入IMS域的方法,该方法由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接收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转发的电路CS域信令消息,将接收到的所述电路CS域信令消息映射为SIP信令消息,并将该SIP信令消息转发到IMS域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实体;所述AGCF实体将IMS域向电路域发送的SIP信令消息映射为CS域信令消息,并转发到所述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及接入网关控制功能实体。

Description

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电路域与IP多媒体子系统(IMS)域互通。
背景技术
IMS是3GPP R5/R6标准定义的WCDMA网络中的一个IP多媒体子系统,是第三代(3G)移动网实现分组话音和分组数据,提供统一的多媒体业务和应用的目标网络。
IMS采用IP分组域作为其控制信令和媒体传输的承载通道,采用SIP协议作为呼叫控制信令,实现了业务管理、会话控制及承载接入的三者分离。
在IMS中,业务由应用服务器AS统一提供,会话控制由业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完成,两者在网络结构上完全分离,业务通过S-CSCF触发至AS处理,多个AS间可以协同工作。用户通过当前位置所在地的拜访域节点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接入IMS,会话和业务控制总由其签约所在地的归属域节点完成,因此用户在不同接入点总能得到同样的服务。IMS的会话控制和业务控制功能与接入无关,IMS的用户签约数据集中在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中管理。
为了将无线CS域用户接入到IMS域中,现有技术在CS域端局的位置引入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在该框架下,AGCF完成如下功能:
(1)处理与无线接入网侧的电路域的信令;
(2)处理与IMS域的SIP交互信令;
(3)处理无线接入网侧的电路域信令与IMS域的SIP信令之间的转换,AGCF的呼叫的路由IMS实现;
(4)控制媒体网关(MGW),进行媒体流的转换和路由。
由于上述方案在局端引入AGCF实体将CS域用户接入IMS域,因此,对现存容量网络进行升级改造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对于解决R99CS域用户以及R99之前版本承载控制合一,基于时分复用(TDM)承载的网络用户接入IMS的问题,需要首先解决承载控制分离,必须在合适的位置引入一个能完成信令和承载分离的功能实体才能将控制信令独立于承载传送至IMS处理,这样使该方案的实现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以减少对现存网络的大量端局进行升级改造时的工作量。
进一步地,解决按现有技术将信令和承载一体的网络用户接入IMS,还必须在合适的位置引入能完成信令和承载分离的功能实体,从而导致实现方案复杂的问题。
一种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接收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转发的电路(CS)域信令消息,将接收到的所述电路CS域信令消息映射为SIP消息,并将该SIP消息转发到IMS域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实体;
所述AGCF实体将IMS域向电路域发送的SIP信令消息映射为CS域信令消息,并转发到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IMS域网络系统,包括用于路由和控制会话的呼叫会话功能(CSCF)实体;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与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和所述呼叫会话功能实体连接,用于接收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转发的CS域信令消息,将接收到的所述CS域信令消息映射为SIP消息并转发到所述CSCF实体,以及将CSCF实体向电路域发送的SIP消息映射为CS域信令消息,并转发到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
其中,一个所述的接入网关控制功能实体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连接。
一种接入网关控制功能实体,包括:
CS域信令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转发的CS域信令消息,并处理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之间的呼叫以及移动性管理消息;
信令转换模块,与所述CS域信令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完成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HLR的CS域信令与IMS域SIP消息之间的转换;
IMS域代理模块,与CS域信令处理模块及信令转换模块连接,用于代理CS域用户向IMS域进行注册、注销、周期性注册并处理响应消息,以及发送接收业务请求消息。
本发明在汇接入局引入AGCF实体将CS域用户接入到IMS域,与现有技术中MSC端局引入AGCF实体而言,不仅实施的工作量大大减少,而且对现有网络的影响非常小。
采用本发明,可以将移动网络CS域用户快速接入到IMS,从而使这些用户同样可以接受IMS网络的统一管理,并在IMS统一的开放业务架构上为其提供业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在端局引入AGCF实体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A、2C为本发明中在汇接局引入AGCF实体的网络架构示意;
图2B为本发明中AGCF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AGCF实体与IMS网络的P-CSCF实体合一设置时,CS域用户的注册流程图;
图3B为AGCF实体与IMS网络的P-CSCF实体合一设置时,CS域用户发起呼叫的流程图;
图3C为AGCF实体与IMS网络的P-CSCF实体合一设置时,CS域作被叫的流程图;
图4A为AGCF实体与IMS网络的P-CSCF实体分离设置时,CS域用户的注册流程图;
图4B为AGCF实体与IMS网络的P-CSCF实体分离设置时,CS域用户发起呼叫流程图;
图4C为AGCF实体与IMS网络的P-CSCF实体分离设置时,CS域作被叫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在端局引入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所引起的大量端局的改造工作量,以及解决R99的CS域用户以及之前版本的网络用户接入IMS域的问题,本发明在汇接局的位置引入AGCF实体;同时,3GPP标准定义的IMS的各网络节点功能保持不变,由AGCF实体屏蔽接入用户的差异,AGCF实体的网络中位置和IMS网络节点P-CSCF类似,或者,AGCF实体的网络位置位于P-CSCF之下的接入网,为CS域用户提供代理接入功能。
本发明中的CSCF实体是指3GPP R5/R6中定义的呼叫会话控制单元,包括但不限于P-CSCF实体,S-CSCF实体,I-CSCF实体,BGCF实体。
在汇接局引入AGCF实体后的网络架构如图2A所示,移动网络中的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MSC/VLR)接入到AGCF实体,AGCF实体与IMS网络域中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实体连接,用户媒体层面的连接由MSC完成。其中网络的SMS功能由MSC/VLR来完成。
参阅图2B所示,AGCF实体包括至少包括CS域信令处理模块和信令转换模块;进一步地,还可包括IMS域代理模块。其中:
CS域信令处理模块,主要用于处理与MSC/VLR、HLR之间的呼叫以及移动性管理消息;包括但不限于ISUP消息、BICC消息和MAP消息。
信令转换模块,主要用于完成MSC/VLR、HLR CS信令消息与IMS域SIP消息之间的转换。
IMS域代理模块,主要用于代理用户向IMS域进行注册、注销、周期性注册并处理响应消息,以及发送接收业务请求消息等操作。
AGCF实体与MSC/VLR之间的接口为呼叫控制接口和/或MAP接口,呼叫控制接口包括但不限于ISUP接口和BICC接口;AGCF实体与HLR之间的接口可为MAP接口。
AGCF实体与CSCF实体可为相互独立的物理实体,AGCF实体与CSCF实体之间的接口包括但不限于SIP接口;进一步的,为了支持IMS计费,AGCF实体要支持与CCF实体之间的Diameter协议。
AGCF实体也可与CSCF实体中的P-CSCF实体设置在同一物理实体中,AGCF实体与P-CSCF实体通过内部接口连接。
参阅图2C所示,该网络结构与图2A所示的区别在于,AGCF实体与MGW连接,用户媒体层面的连接由AGCF控制MGW实体完成。在此结构中,AGCF实体中还包括有用于控制MGW的MGW控制模块;AGCF实体与MGW之间的接口为MGC与MGW之间的控制接口,包括但不限于MGCP和H.248协议接口。该模式与模式二的主要的区别是该模式下AGCF实体不需要控制MGW,用户媒体层面的连接由MSC完成。
基于上述的网络架构模型,AGCF实体在完成移动性管理和呼叫转换的过程中,同时需要完成CS域用户在IMS域用户标识的映射和管理,即AGCF实体将CS域的用户的IMSI卡号转换成IMS域的用户的IMPI;将CS域的用户号码转换成IMS域的用户的IMPU。
基于上述的网络架构模型,AGCF实体可以选择代理CS域用户向IMS域注册或者选择不代理CS域用户向IMS域注册,所述注册包括正常注册、注销和周期性注册等(以下同)。
在汇接局引入AGCF实体后,AGCF实体需要完成IMS网络相关实体的寻址。如果选择AGCF代理CS域用户向IMS域注册(包括正常注册、注销和周期性注册等),则寻址功能包括注册寻址和呼叫寻址;如果选择AGCF不代理CS域用户向IMS域注册(包括正常注册、注销和周期性注册等),则寻址功能只包括呼叫寻址。
AGCF完成注册寻址方式如下:
A、如果AGCF实体与P-CSCF实体设置为一体,AGCF/P-CSCF实体根据用户的MSISDN或者IMSI信息,获得用户归属域信息;进一步的,AGCF/P-CSCF实体可以从本地配置数据中查询出用户归属域的I-CSCF的地址信息,由I-CSCF查询HSS确定处理该用户注册消息的S-CSCF,从而确定该用户后续的注册、会话消息的路径。
B、如果AGCF实体与P-CSCF实体相互独立设置,AGCF实体根据用户的MSISDN或者IMSI信息,获得用户归属域信息,并根据本地配置数据信息获得P-CSCF实体的地址信息。进一步的,P-CSCF实体根据用户的归属域信息查询出归属域I-CSCF实体的地址信息。
AGCF实体完成呼叫寻址方式如下:
A、如果AGCF实体代理CS域用户向IMS注册(包括周期性注册,注销),则AGCF实体根据主叫用户在IMS网络注册时保留的路径,将会话信令发送给IMS网络分配的S-CSCF实体,由该S-CSCF实体进行主叫用户的AS业务触发;对于来自被叫S-CSCF实体指向AGCF实体CS域用户的会话请求,根据被叫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CS网络注册时记录的地址信息,执行到被叫用户终端的路由;在AGCF功能实体处于网络GMSC的位置时,AGCF实体执行GMSC的路由查询功能,依据HLR提供的路由信息执行到被叫用户终端的路由。
B、如果AGCF实体不代理CS域用户向IMS注册(包括周期性注册,注销),对于主叫用户,AGCF实体使用固定数据配置的本地策略将会话信令发送给IMS网络分配的S-CSCF实体,由该S-CSCF实体进行主叫用户的AS业务触发;对于被叫,使用固定数据配置指定网络中的一个S-CSCF实体处理用户的业务。S-CSCF实体根据本地数据配置将业务请求消息发送给几个可用的AGCF实体之一,该AGCF实体去HLR查询获取用户目前所属的VMSC,将业务请求消息路由过去。
在选择AGCF实体代理CS域用户向IMS域注册(包括注销,周期性注册等)的情况下,AGCF实体需要感知CS域用户的移动性管理信令。AGCF实体获得CS域MAP信令有几种方式:
A、AGCF实体基于MSC/VLR与HLR之间的MAP信令拦截的方式获得其之间的信令。
修改MSC/VLR的数据配置,将原来需要发送给HLR的MAP消息发送给AGCF实体;同时,修改HLR的数据配置,将原来需要发送给MSC/VLR的信令发送给AGCF实体。该方式不需要升级MSC/VLR或者HLR的软件,能很好地减少对原有网络的影响。
为了不影响原来的处理流程,AGCF实体将拦截到的MSC/VLR的原始消息转发给HSS/HLR,将拦截到的HSS/HLR原始消息转发给MSC/VLR。
B、原有CS域的移动性管理的处理点将CS域的移动性管理信令发送通知给AGCF实体,进一步的,并结合AGCF实体的响应消息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进一步的,原有CS域的移动性管理的处理点可以根据AGCF实体处理需求对CS域的移动性管理信令进行过滤,将AGCF实体需要感知的移动性管理信令发送给AGCF实体,并结合AGCF实体的响应消息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所述原有CS域的移动性管理的处理点可以是MSC/VLR,也可以是HLR。该方式需要升级该原有CS域的移动性管理的处理点的软件。
在选择AGCF实体代理CS域用户向IMS域注册(包括正常注册、注销和周期性注册等),处理CS用户在IMS网络的注册如下:
A、AGCF实体将收到的原有CS域的移动性管理的处理点发送的用户UEIMSI附着的位置更新消息,映射成IMS域的初始注册消息,并将IMS域的响应消息映射成位置更新响应消息,转发给原有CS域的移动性管理的处理点。
B、AGCF实体将收到的原有CS域的移动性管理的处理点发送的Purge或网络侧注销用户的Cancel Location消息,映射成IMS域的注消消息。AGCF将用户IMSI卡分离消息映射成注销消息,发送给IMS网络。
C、AGCF实体将收到的原有CS域的移动性管理的处理点发送的用户周期性及同一个AGCF实体下用户漫游导致的位置更新消息,映射成IMS域的周期性注册消息,并将IMS域的响应消息映射成位置更新响应消息,转发给原有CS域的移动性管理的处理点。
D、用户UE从AGCF实体1漫游到AGCF实体2时,AGCF实体2将将收到的原有CS域的移动性管理的处理点发送的用户漫游的位置更新消息用户,映射成初始注册消息,并将IMS域的初始注册响应消息映射成位置更新响应消息,转发给原有CS域的移动性管理的处理点。
在上述网络模型中,MSC完成CS域用户的基本呼叫控制,AGCF实体完成用户出局呼叫的路由控制以及IMS的增强呼叫控制,其主要的处理方式如下:
(1)呼叫/会话过程的转换和映射
AGCF实体将CS域呼叫控制过程与IMS域会话建立过程进行映射,并在此过程中及会话建立后执行IMS SIP(包括SIP-I,SIP-T等)与CS域呼叫控制协议之间的双向转换,实现对CS用户增强的呼叫控制。
AGCF实体收到CS域MSC/VLR的呼叫消息,映射成相应的SIP(SIP-T,SIP-I)消息转发给IMS代理模块进行处理。
AGCF实体收到IMS代理模块的消息,转换成相应的呼叫消息,转发给呼叫和移动性管理模块进行处理。
(2)计费处理
AGCF实体在用户业务处理过程中根据IMS统一要求产生计费请求消息将计费信息送往IMS域CCF。MSC/VLR在基本的用户呼叫过程中或者用户补充业务过程中,产生计费消息并送往计费中心。
(3)切换处理
用户UE的切换由MSC/VLR之间通过信令交互完成。AGCF实体通过前面所述的方法感知到MSC/VLR之间的切换信令。对于IMS AS服务器,可能因为业务逻辑的需求需要获得用户的切换信息,可以采取IMS AS向AGCF实体订阅,AGCF实体在感知到切换信令后向IMS AS发送NOTIFY通知的方式传递该信息。
(4)承载控制
AGCF实体在不同应用场景,由AGCF实体控制MGW,或者AGCF实体不需要控制MGW,以满足不同的实施需求。在AGCF实体接的端局的设备是R4版本的MSC Server时,AGCF实体不需要控制MGW;在MSC是信令和承载一体的情况下,必须在AGCF实体进行分离信令和媒体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AGCF实体的功能模块需要增加对MGW控制的模块,AGCF实体控制的MGW作为网络的媒体的汇聚点。同时,AGCF实体的接口也需要增加与MGW之间的控制接口。
在上述网络架构模型中,对于来自非IMS网络的来话,AGCF实体按照被叫的处理流程,将呼叫触发到IMS的S-CSCF实体进行业务触发检查。如果业务触发成功,S-CSCF实体将呼叫路由到AS进行相关的业务逻辑控制,然后将呼叫经S-CSCF实体路由到AGCF实体;如果业务触发不成功,S-CSCF实体直接将呼叫从IMS网络路由到AGCF实体。AGCF实体分发到相关的端局进行处理。
为了支持CS域用户原有特色业务在IMS的实现,AGCF实体可以将CS用户与AGCF实体之间的特殊操作映射到SIP消息。AGCF实体与CS用户之间的特殊操作通过用户UE与AGCF实体之间的USSD通道进行传输。
为了支持CS域用户与标准IMS用户的互通和业务共享,AGCF实体支持SIP特有的会话中增强控制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但不限于REFER、REDIRECT、re-INVITE等,其主要处理如下:
(1)进行CS呼叫控制信令与IMS信令间主叫号码显示/主叫显示限制业务相关参数映射处理。
(2)进行CS呼叫控制信令与IMS信令被连号码显示/被连号码显示限制业务相关参数映射处理。
(3)支持对端通过re-INVITE(重邀请)/UPDATE(更新)发起的媒体流重定向及收发模式更改等重协商处理;该功能通过AGCF实体控制MGW进行媒体端点,媒体流的修改来完成。
(4)收到对端通过SIP UPDATE实现的呼叫保持/恢复通知,根据其中SDP指示与PDF交互进行本侧发送媒体通道的关闭/打开处理;AGCF实体通过控制MGW进行媒体端点,媒体流的修改来完成该功能;或者,AGCF实体通过与MSC端局之间的呼叫控制信令,通知MSC端局来完成该功能。
(5)收到对端REFER(转交)指示,保持本侧终端状态,按指示发起新的连接并根据后续指示切换本侧终端连接、释放老连接;该功能通过AGCF实体控制MGW进行媒体端点,媒体流的修改来完成。
(6)收到SIP重定向指示,在维持本端用户状态情况下修改目的侧重新发起会话建立请求;进一步的,根据业务需要给本端用户放提示音;该功能通过AGCF实体控制MGW进行媒体端点,媒体流的修改来完成。
对于CS域用户的鉴权,可以选择在CS域与IMS分别进行鉴权,也可以选择只在CS域进行鉴权或者只在IMS域进行鉴权。S-CSCF实体可以根据一定的策略决定是否对CS域用户进行鉴权,该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本地固定配置数据。
在AGCF实体与IMS网络的P-CSCF实体合一设置时,AGCF实体逻辑功能实体与P-CSCF实体逻辑功能实体之间的接口为内部接口。AGCF实体通过用户的MSISDN或者IMSI获得用户的归属域信息,P-CSCF实体根据数据配置信息获得归属域I-CSCF实体的地址信息。进一步的,由I-CSCF实体查询HSS将CS用户的业务请求处理分配到一个具体的S-CSCF实体。
在该模式下,AGCF实体代理用户向IMS发起注册时,SIP注册消息发往IMS域的I-CSCF实体,I-CSCF实体到HSS查询,决定将注册消息发送给哪个S-CSCF实体进行处理。AGCF实体查找用户归属域的I-CSCF实体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根据用户的IMSI/MSISDN信息,在本地数据库中查找用户的归属域I-CSCF实体信息。
参阅图3A所示,AGCF实体与IMS网络的P-CSCF实体合一设置时,CS域用户的注册过程如下:
1、MSC/VLR发送用户的位置更新消息给AGCF/P-CSCF实体。
2、AGCF实体将该位置更新信息映射成用户在IMS的注册消息。AGCF实体根据用户的MSISDN或者IMSI获得用户的归属域信息,P-CSCF实体根据数据配置信息获得该归属域的I-CSCF实体的目的地址;然后,AGCF实体/P-CSCF实体发送注册消息给IMS的I-CSCF实体。
3、I-CSCF实体到HSS进行查询,获得S-CSCF实体地址信息;或者S-CSCF实体能力信息,I-CSCF实体根据S-CSCF实体的能力信息分配一个S-CSCF实体。I-CSCF实体将消息发送给S-CSCF实体。
4、S-CSCF实体根据配置数据确定是否要对该用户的注册消息进行鉴权,如果不需要鉴权,则S-CSCF实体发送注册响应消息给I-CSCF实体,I-CSCF实体将该响应消息转发给AGCF实体/P-CSCF实体。
5、AGCF实体/P-CSCF实体将注册响应消息映射成位置更新的响应消息,发送给用户。
6、如果S-CSCF实体确定需要对用户的注册消息进行鉴权,则发送鉴权挑战给I-CSCF实体,I-CSCF实体转发鉴权挑战给AGCF实体/P-CSCF实体。
7、AGCF实体/P-CSCF实体将IMS域的鉴权挑战请求映射成CS域的鉴权请求,发送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发送鉴权挑战响应消息。
8、AGCF实体/P-CSCF实体将用户的鉴权响应消息映射成IMS的鉴权响应消息,发送给I-CSCF实体,I-CSCF实体将该消息转发给S-CSCF实体。
9、S-CSCF实体确定用户鉴权是否通过,并发送注册响应消息给I-CSCF实体,I-CSCF实体转发注册响应消息给AGCF实体/P-CSCF实体。
10、AGCF实体/P-CSCF实体将注册响应消息映射成位置更新响应消息,发送给用户终端。
参阅图3B所示,CS域用户发起呼叫的主要处理流程如下:
1、MSC/VLR向AGCF实体/P-CSCF实体发送SETUP呼叫请求。
2、AGCF实体/P-CSCF实体将该消息映射成IMS网络的会话建立请求INVITE。
3、如果之前有CS域注册过程,AGCF实体/P-CSCF实体根据注册过程的路径确定目的S-CSCF实体的地址;如果之前没有注册过程,AGCF实体/P-CSCF实体根据固定配置数据确定目的S-CSCF实体的地址信息;然后,AGCF实体/P-CSCF实体将INVITE消息发送给S-CSCF实体。
4、S-CSCF实体进行业务触发检测,如果触发成功,将会话消息路由到IMSAS进行处理。
5、IMS AS根据业务逻辑进行会话控制。IMS AS向S-CSCF实体发送被叫用户的INVITE请求。
6、S-CSCF实体将INVITE请求发往被叫网络。
7、经过后续的SIP/CS信令交互后,该会话成功建立。
参阅图3C所示,CS域作被叫的主要处理流程如下:
1、被叫网络的I-CSCF实体收到主叫网络的INVITE会话请求消息,如果被叫用户之前有注册过程,则I-CSCF实体到HSS查询目的S-CSCF实体地址信息;如果被叫用户没有注册过程,I-CSCF实体根据固定配置数据确定目的S-CSCF实体的地址信息;然后,I-CSCF实体将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S-CSCF实体。
2、S-CSCF实体进行业务触发检测,如果检测成功,将请求路由到IMS AS进行处理。
3、IMS AS进行业务逻辑控制,发送INVITE请求到S-CSCF实体。
4、如果之前被叫用户有注册请求,S-CSCF实体根据用户注册的路径确定目的AGCF/P-CSCF实体的信息;如果被叫用户没有注册过程,S-CSCF实体根据负荷分担的策略确定目的AGCF实体/P-CSCF实体的地址信息。
5、AGCF/P-CSCF实体收到会话请求消息后,到HLR查询用户的漫游号码信息,确定目的端局MSC/VLR地址;然后,AGCF实体/P-CSCF实体将INVITE请求映射成SETUP消息发送给目的MSC/VLR。
6、经过后续的CS/SIP信令交互,会话成功建立。
在AGCF实体与IMS网络的P-CSCF实体分离设置时,AGCF实体逻辑功能实体与P-CSCF实体逻辑功能实体之间的接口为标准的SIP接口。在这种情况下,AGCF实体根据用户的MSISDN或者IMSI信息获得用户归属域信息并通过消息携带给P-CSCF实体;AGCF实体使用固定数据配置的方法获得P-CSCF实体的地址信息。
在该模式下,AGCF实体在注册时需要根据一定的策略发现P-CSCF实体,该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本地固定数据配置。
参阅图4A所示,AGCF实体与IMS网络的P-CSCF实体分离设置时,CS域用户的注册过程如下:
1、MSC/VLR发送用户的位置更新消息给AGCF实体/P-CSCF实体。
2、AGCF实体将该位置更新信息映射成用户在IMS的注册消息。AGCF实体根据用户的MSISDN或者IMSI获得用户的归属域信息,AGCF实体根据固定配置数据信息获得目的P-CSCF实体的地址信息;然后,AGCF实体发送注册请求给P-CSCF实体。
3、P-CSCF实体根据数据配置信息获得该归属域的I-CSCF实体的目的地址,P-CSCF实体发送注册消息给IMS的I-CSCF实体。
4、I-CSCF实体到HSS进行查询,获得S-CSCF实体地址信息;或者I-CSCF实体根据S-CSCF实体的能力信息分配一个S-CSCF实体。I-CSCF实体将消息发送给S-CSCF实体。
5、S-CSCF实体根据配置数据确定是否要对该用户的注册消息进行鉴权,如果不需要鉴权,则S-CSCF实体发送注册响应消息给I-CSCF实体,I-CSCF实体将该响应消息转发给P-CSCF实体,P-CSCF实体转发消息给AGCF实体。
6、AGCF实体将注册响应消息映射成位置更新的响应消息,发送给用户。
7、如果S-CSCF实体确定需要对用户的注册消息进行鉴权,则发送鉴权挑战给I-CSCF实体,I-CSCF实体转发鉴权挑战给P-CSCF实体,P-CSCF实体转发消息给AGCF实体。
8、AGCF实体将IMS域的鉴权挑战请求映射成CS域的鉴权请求,发送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发送鉴权挑战响应消息。
9、AGCF实体将用户的鉴权响应消息映射成IMS的鉴权响应消息,发送给P-CSCF实体,P-CSCF实体将该消息转发给I-CSCF实体,I-CSCF实体转发给S-CSCF实体。
10、S-CSCF实体确定用户鉴权是否通过,并发送注册响应消息给I-CSCF实体,I-CSCF实体转发注册响应消息给P-CSCF实体,P-CSCF实体转发消息给AGCF实体。
11、AGCF实体将注册响应消息映射成位置更新响应消息,发送给CS域的用户终端。
参阅图4B所示,CS域用户发起呼叫的主要处理流程如下:
1、MSC/VLR向AGCF实体发送SETUP呼叫请求。
2、AGCF实体将该消息映射成IMS网络的会话建立请求INVITE。
3、AGCF实体根据数据配置信息将INVITE消息发送给P-CSCF实体。
4、如果之前有CS域注册过程,P-CSCF实体根据注册过程的路径确定目的S-CSCF实体的地址。如果之前没有注册过程,P-CSCF实体根据固定配置数据确定目的S-CSCF实体的地址信息。P-CSCF实体将消息发送给S-CSCF实体。
5、S-CSCF实体进行业务触发检测,如果触发成功,将会话消息路由到IMSAS进行处理。
6、IMS AS根据业务逻辑进行会话控制。IMS AS向S-CSCF实体发送到被叫用户的INVITE请求。
7、S-CSCF实体将INVITE请求发网被叫网络。
8、经过后续的SIP/CS信令交互后,该会话成功建立。
参阅图4C所示,CS域作被叫的主要处理流程如下:
1、被叫网络的I-CSCF实体收到主叫网络的INVITE会话请求消息,如果被叫用户之前有注册过程,则I-CSCF实体到HSS查询目的S-CSCF实体地址信息;如果被叫用户没有注册过程,I-CSCF实体根据固定配置数据确定目的S-CSCF实体的地址信息;然后,I-CSCF实体将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给S-CSCF实体。
2、S-CSCF实体进行业务触发检测;如果检测成功,将请求路由到IMS AS进行处理。
3、IMS AS进行业务逻辑控制,发送INVITE请求到S-CSCF实体。
4、如果之前被叫用户有注册请求,S-CSCF实体根据用户注册的路径确定目的P-CSCF实体的信息;如果被叫用户没有注册过程,S-CSCF实体根据固定配置数据确定目的P-CSCF实体的地址信息;然后,S-CSCF实体发送INVITE消息给P-CSCF实体。
5、如果之前被叫用户有注册请求,P-CSCF实体根据用户注册的路径确定目的AGCF实体的信息;如果被叫用户没有注册过程,P-CSCF实体根据负荷分担策略确定目的AGCF实体的地址信息;然后,P-CSCF实体发送INVITE消息给AGCF实体。
6、AGCF实体收到会话请求消息后,到HLR查询用户的漫游号码信息,确定目的端局MSC/VLR地址信息;然后,AGCF实体将INVITE请求映射成SETUP消息发送给目的MSC/VLR。
7、经过后续的CS/SIP信令交互,会话成功建立。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电路域用户接入IP多媒体子系统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接收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转发的电路CS域信令消息,将接收到的所述电路CS域信令消息映射为会话发起协议SIP的信令消息,并将该会话发起协议SIP的信令消息发送到IMS域中的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所述AGCF实体将IMS域向CS域发送的SIP信令消息映射为CS域信令消息,并发送到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S域信令消息为位置更新消息时,CS域用户在IP多媒体子系统域进行注册,所述的注册进一步包括: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将接收到的CS域的用户位置更新消息映射成会话发起协议的注册消息,并将该消息发送到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将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对上述注册消息的响应消息映射成CS域的位置更新响应消息,发送给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S域用户在IP多媒体子系统域进行注册时,CS域用户在IP多媒体子系统域进行鉴权,所述的鉴权是由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发起,所述的鉴权进一步包括: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将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发送的IP多媒体子系统域的鉴权挑战请求消息映射成CS域的鉴权挑战请求消息,并发送给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将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转发的用户终端鉴权挑战响应消息映射为IP多媒体子系统域的鉴权挑战响应消息,并发送给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S域用户在IP多媒体子系统域进行注册时,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获知CS域的移动性管理信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获知CS域移动性管理信令的步骤包括:
CS域的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传送的消息都首先发送到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再由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进行转发到对端;或者
CS域的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或者归属位置寄存器直接将CS域的移动性管理信令发送给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转发的CS域信令消息为CS域的主叫会话请求消息时,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将上述消息映射为会话发起协议的会话请求消息,然后发送给目的业务-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由该目的业务-会话控制功能实体进行主叫用户的业务触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业务-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地址的确定步骤包括:
当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已经代理主叫用户在IP多媒体子系统域进行注册时,代理-会话控制功能实体根据主叫用户在IP多媒体子系统域注册时保留的路径确定目的业务-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的地址;
当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没有代理主叫用户在IP多媒体子系统域进行注册时,代理-会话控制功能实体根据固定数据配置的本地策略确定目的业务-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地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IP多媒体子系统域向CS域发送的会话发起协议信令消息为指向CS域用户的会话请求消息,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将上述会话请求消息映射为CS域的会话请求消息,然后发送给被叫用户当前所属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方式确定所述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的地址:
当被叫用户已注册,则根据被叫用户在IP多媒体子系统域注册时保留的路径确定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的地址;
当被叫用户未注册,则会话控制功能实体根据本地策略确定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的地址。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叫用户当前所属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地址的确定步骤包括:
当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接收到会话发起协议的会话请求消息后,到归属位置寄存器中查询被叫用户的漫游号码信息,根据该信息确定被叫用户当前所属的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的地址。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将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转发的CS域信令消息映射为会话发起协议信令消息时,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还将CS域的用户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转换为IP多媒体子系统域用户的IMPI,将CS域的用户号码转换为IP多媒体子系统域用户的IMPU。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接收到的CS域信令消息为信令和媒体承载合一的消息时,将该CS域信令消息中的信令消息和媒体消息进行分离,并将媒体消息传送到媒体网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接收到的CS域信令消息为信令和媒体承载合一的消息时,所述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控制媒体网关进行媒体端点、媒体流的修改。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根据对端通过重邀请/更新发起的媒体流重定向及收发模式更改进行重协商处理;或者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收到对端通过会话发起协议更新实现的呼叫保持/恢复通知,根据其中会话描述协议指示与策略决策功能实体交互进行本侧发送媒体通道的关闭/打开处理;或者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收到对端转交指示时,保持本侧终端状态,按指示发起新的连接并根据后续指示切换本侧终端连接、释放老连接;或者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收到会话发起协议重定向指示,在维持本端用户状态情况下修改目的侧重新发起会话建立请求;还根据业务需要给本端用户放提示音。
1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IMS域网络系统,包括用于路由和控制会话的呼叫会话功能CSCF实体;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与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和所述呼叫会话功能CSCF实体连接,用于接收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转发的CS域信令消息,将接收到的所述CS域信令消息映射为SIP消息并转发到所述CSCF实体,以及将CSCF实体向CS域发送的SIP消息映射为CS域信令消息,并转发到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
其中,一个所述的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GCF实体包括:
CS域信令处理模块,用于处理与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之间的呼叫以及移动性管理消息;
信令转换模块,与所述CS域信令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完成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HLR的CS域信令与IMS域SIP消息之间的转换;
IMS域代理模块,与CS域信令处理模块及信令转换模块连接,用于代理电路域用户向IMS域进行注册、注销、周期性注册并处理响应消息,以及发送接收业务请求消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GCF实体还包括控制网络中的媒体网关MGW的模块,由AGCF实体控制MGW;所述AGCF实体从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的信令和承载一体的消息中分离出信令和媒体消息,并将媒体消息传送到所述媒体网关。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GCF实体与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为呼叫控制接口或移动应用部分MAP接口。
19、一种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CS域信令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转发的CS域信令消息,并处理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之间的呼叫以及移动性管理消息;
信令转换模块,与所述CS域信令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完成移动交换中心/拜访位置寄存器、HLR的CS域信令与IMS域SIP消息之间的转换;
IMS域代理模块,与CS域信令处理模块及信令转换模块连接,用于代理CS域用户向IMS域进行注册、注销、周期性注册并处理响应消息,以及发送接收业务请求消息。
CNB2005101059041A 2005-09-30 2005-09-30 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020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59041A CN100450207C (zh) 2005-09-30 2005-09-30 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CN200680012325.5A CN101160881B (zh) 2005-09-30 2006-08-10 电路域用户接入ip多媒体子系统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PCT/CN2006/002020 WO2007036123A1 (fr) 2005-09-30 2006-08-10 Procede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pour un utilisateur du domaine cs accedant au domaine ims
EP06121565A EP1770949A3 (en) 2005-09-30 2006-09-29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ircuit switch users accessing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US11/540,915 US20070086581A1 (en) 2005-09-30 2006-09-29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ircuit switch users accessing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59041A CN100450207C (zh) 2005-09-30 2005-09-30 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1933A CN1941933A (zh) 2007-04-04
CN100450207C true CN100450207C (zh) 2009-01-07

Family

ID=375531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590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0207C (zh) 2005-09-30 2005-09-30 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CN20068001232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0881B (zh) 2005-09-30 2006-08-10 电路域用户接入ip多媒体子系统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232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0881B (zh) 2005-09-30 2006-08-10 电路域用户接入ip多媒体子系统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86581A1 (zh)
EP (1) EP1770949A3 (zh)
CN (2) CN100450207C (zh)
WO (1) WO200703612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3836B1 (en) 2021-05-06 2024-03-26 T-Mobile Usa, Inc. 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 for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08118B4 (de) * 2007-02-19 2011-02-03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tomographischer Darstellungen mit einem Röntgen-Computertomographie-System mit Streustrahlungskorrektur
CN101325563B (zh) * 2007-06-13 2011-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呈现互连网关和互连方法
CN101325734B (zh) * 2007-06-14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ms集中控制业务中终呼的实现方法
CN101330736B (zh) * 2007-06-18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用户提供呼叫转移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RU2449488C2 (ru) * 2007-08-21 2012-04-27 Чайна Мобайл Коммуникейшенс Корпорейшн Контроллер доступа к сеансу,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ая ip-подсистема и регистрация и метод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сеанса с их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WO2009063448A2 (en) * 2007-11-13 2009-05-22 Starhome Gmbh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in a hybrid network
US20090168758A1 (en) * 2007-12-31 2009-07-02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devices and non-ims devices and between ims devices on different ims networks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CN101448244B (zh) * 2008-04-09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业务中用户终端配置业务的方法
US9001730B2 (en) * 2008-05-23 2015-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ssage routing in IMS and circuit switched networks
DK2297916T3 (en) 2008-06-11 2017-05-15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PROCEDURE, DEVICE, SYSTEM AND RELATED HANDOVER MANAGEMENT COMPUTER PRODUCT
CN101583119B (zh) * 2008-08-15 201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机制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72075B (zh) * 2008-12-31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EP2209286A1 (en) * 2009-01-14 2010-07-21 Starhome GmbH Network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IP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or sub-networks
CN101572967B (zh) * 2009-05-22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域核心网演进的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01932119B (zh) * 2009-06-26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US9148624B2 (en) * 2009-09-17 2015-09-2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graphical contents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CN102025686B (zh) 2009-09-22 2014-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用户呼叫转接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082766B (zh) * 2009-12-01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中用户设备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04862B (zh) * 2009-12-22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域cs锚定ip多媒体子系统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16577B (zh) * 2010-07-06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册控制方法
CN102123151B (zh) * 2011-03-08 2013-11-20 南京麦伦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类数据通讯的轻量级通信平台的实现方法
CN102857900B (zh) * 2011-06-27 2017-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设备接入ims网络方法及agcf和s‑cscf
EP2658202B1 (en) * 2012-04-24 2017-10-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dentification of an ip-can session in a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pparatus
CN102916962B (zh) * 2012-10-25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ms架构下自交换的触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47430B (zh) * 2013-12-31 2018-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控制设备和处理用户业务的方法
US10701112B2 (en) * 2016-08-05 2020-06-30 T-Mobile Usa, Inc. IP-based USSD communications
CN109246688B (zh) * 2017-07-11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108832B2 (en) * 2019-09-26 2021-08-31 T-Mobile Usa, Inc. Network component selection based on device identifier
CN111669475B (zh) * 2020-05-06 2021-12-10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真系统应答方法、传真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0104A1 (en) * 2001-02-13 2002-08-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ybrid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providing circuit-switched access to a packet-switched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02104057A1 (en) * 2001-06-18 2002-12-27 Nokia Corporation Roaming from ims domain to the cs domain
WO2004086703A1 (en) * 2003-03-25 2004-10-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gateway device for enab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ip and cs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1147B1 (en) * 1999-04-01 2004-03-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rged packet service and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US7126939B2 (en) * 2000-07-24 2006-10-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acket-based cal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870196B2 (en) * 2000-11-08 2011-01-11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ing an application layer control protocol transporting spatial location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devices connected to wired and wireless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US7379877B2 (en) * 2001-09-13 2008-05-27 Nokia Corporation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U2003258099A1 (en) * 2002-08-05 2004-02-23 Roamwar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llular network traffic redirection
US7395045B2 (en) * 2002-11-26 2008-07-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l routing for 911 network connectivity
US7369567B2 (en) * 2002-12-31 2008-05-06 Motorola, Inc. Methods for affiliating endpoints with a group and determining common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for the affiliated endpoints
US7522613B2 (en) * 2003-05-07 2009-04-21 Nokia Corporation Multiplexing media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sessions
US8437368B2 (en) * 2003-06-04 2013-05-07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ing over a call from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to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GB0314252D0 (en) * 2003-06-19 2003-07-2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onversational bearer negotiation
US7359373B2 (en) * 2003-10-17 2008-04-15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ircuit-switched communications vi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signaling
GB2410855A (en) 2004-02-04 2005-08-10 Vodafone Plc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sessions
GB0409496D0 (en) * 2004-04-28 2004-06-02 Nokia Corp Subscriber identities
US7809381B2 (en) * 2004-07-16 2010-10-05 Bridgeport Networks, Inc. Presence detection for cellular and 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y
US7136651B2 (en) * 2004-08-30 2006-11-14 Tatara Systems, Inc. Mobile services control platform providing a converged voice service
WO2006034399A2 (en) * 2004-09-21 2006-03-30 Snapin Software Inc. Secure software execution such as for use with a cell phone or mobile device
US8694008B2 (en) * 2005-06-16 2014-04-08 At&T Mobility Ii Llc Multi-mode handset services
US20070043947A1 (en) * 2005-08-19 2007-02-22 Mizikovsky Semyon B Providing multimedia system security to removable user identity modul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0104A1 (en) * 2001-02-13 2002-08-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ybrid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providing circuit-switched access to a packet-switched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02104057A1 (en) * 2001-06-18 2002-12-27 Nokia Corporation Roaming from ims domain to the cs domain
WO2004086703A1 (en) * 2003-03-25 2004-10-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gateway device for enab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ip and cs network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3836B1 (en) 2021-05-06 2024-03-26 T-Mobile Usa, Inc. 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 for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0881A (zh) 2008-04-09
WO2007036123A1 (fr) 2007-04-05
CN101160881B (zh) 2010-05-19
EP1770949A2 (en) 2007-04-04
US20070086581A1 (en) 2007-04-19
CN1941933A (zh) 2007-04-04
EP1770949A3 (en) 200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0207C (zh) 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EP1827034B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of holding session continuity
US83925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making use of virtual IMS subscriptions coupled with the identity of a non SIP compliant terminal for non-registered subscribers
CN101142833B (zh) 用于控制电路交换域用户终端接入ims通信网服务的设备
KR100886165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터넷 프로토콜을 통한 음성단말기에 통신을 라우팅하기 위한 방법
JP4819904B2 (ja) 回線交換型アクセスを介するIMSサービスのプロビジョン(provision:提供)
CN101322373B (zh) 为电路交换控制用户终端处理呼叫的方法和接入网关节点
US20020110104A1 (en) Hybrid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providing circuit-switched access to a packet-switched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8003910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ing control
CN101175248B (zh) 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控制业务的紧急呼叫系统及方法
CN101001440A (zh) 一种选择被叫接续网络的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01361346A (zh) 用于向电路交换控制的终端提供ims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90562B (zh) 在ip多媒体子系统中传递用户终端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56847C (zh) 一种选择被叫路由的方法、网络及设备
CN100583843C (zh) 一种会话路由路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0456843C (zh) 一种被叫业务路由选择方法
EP2716001B1 (en) Routing of calls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entralized services networks
CN100493214C (zh) 实现呼叫失败前转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70307B (zh) 通信网络锚定方法及装置
CN100479611C (zh) 多媒体域仿真电路域业务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1267577A (zh) 实现呼叫接续以及智能业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0450292C (zh) 一种ip多媒体终端和系统中用户注册及会话接续的方法
CN101160857A (zh) 基于业务触发的语音业务实现方法及路由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193420B (zh) 一种ims网络和cs网络互通时选择路由的方法
CN101577897A (zh) Ims获知为ue分配的pdn gw的所属网络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