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是基于在先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年5月10日提交的No.2005-137888以及2006年1月19日提交的No.2006-010821并且要求作为本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通过引用包含于本申请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盘装置MA的分解透视图。盘装置MA封闭在盒状外壳10中。外壳10包括顶部开口的外壳主体1和覆盖外壳主体1顶部的顶板(防护元件)6。这样的结构在外壳10中获得气密的状态,基本上不会存在灰尘污染等。
在外壳10中设置有转台3,装附在作为主轴电动机的电动机11的旋转轴上。盘2可拆卸地置于转台3上。光拾取器4安装在转台3中,可以在盘2的下面沿着盘的径向方向往复运动。拾取器4用于向盘2记录或者从盘2再现。电动机11安装在固定于外壳主体1的基座9上,如图5所示,将在后面叙述。
外壳主体1具有托盘5,用于将盘2装载到转台3上以及从转台3上卸下。托盘5可以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在主体1一端形成的导向槽(未示出)往复运动。托盘5比主体1更窄,从而在托盘移动的纵向方向上,在托盘5纵向(托盘5移动的方向)的各个侧壁和主体1的相应内壁之间存在有间隙。托盘5具有开口5a和台5b,开口5a对应于电动机11和光拾取器4,盘2放在台5b上。
盘2放在从外壳1主体拉出的托盘5的台5b上并且引导进入主体1中。一旦引入盘2,转台3向着下面要叙述的夹持机构7上升。盘2随后置于转台3上并且靠夹持机构7固定在其上。盘2从台5b上分离开的时候旋转。
顶板6具有带有厚圆形壁部分6c的圆形开口6a,如图1以及图2所示。夹持机构7安装在开口6a中,用于将盘2固定在转台3上。在顶板6的外表面60上设置有盖子8覆盖着安装在开口6a中的机构7。开口6a的中心基本上符合转台3的旋转中心。
图2的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面朝着托盘5以及放在托盘台5b上的盘2上表面的顶板6的内表面61,带有突起元件。
在内表面61上设置与开口6a同心的圆周部分6d。还在内表面61上设置几个突起元件6b,作为气流引导装置,每个都形成为从厚壁部分6c开始到圆周部分6d并且连接这些部分的弧形。
如此形成弧形突起元件6b,使得所有突起部分都定向为相同的方向。元件6b形成为弧形,但是可以不是完全的弧形。如下详细叙述的,元件6b将由于盘2旋转引起的气流引导至旋转中心。
在这个实施例中,突起元件6b形成为具有相同半径的弧形。弧形的起始点沿着厚壁部分6c的圆周彼此分开。在图2中,弧形的起始点以恒定的间隔彼此分开。
在最近的盘装置中,盘旋转速度达到10,000rpm左右从而进行高速记录。另外,如上所述,盘装置MA具有气密结构,几乎没有灰尘污染。因此,当盘2高速旋转的时候,在盘上方和下方的空气也会旋转,随后由于离心力而从盘的内部流到外部,从而使得盘内部上方的空气压力降低。
将简短地讨论盘装置MA和已知的不带突起元件的盘装置的这种气流,参考图3和4。图3的透视图示出了盘装置MA以及已知盘装置的盘2的要被记录的表面(盘的下表面)下的气流。图4的透视图示出了盘装置MA以及已知盘装置的盘2的与上述表面相反的表面(盘的上表面)上的气流。
如图3和4所示,空气在沿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的盘2上方和下方旋转,随后由于离心力从盘内部向外部流动。
图5为已知盘装置的截面图。详细地,图5示出了从已知装置截面看时的对应于图3和4的气流。
已知盘装置的对应于盘装置MA的那些元件在所有附图中都给出了相同的数字标记。
在盘2下方,气流如图5箭头所示地循环。详细地,在托盘5上方从盘内部到外部的气流在盘的外缘向下转,在托盘下方从盘外部向内部运动,并且上升通过托盘的开口5a。该空气循环不会导致盘内部下方的空气压力降低,而是造成低的负气压LNP。
相反地,盘2上方的空气只是从盘内部高速移动到外部,而没有通道从外部流向内部。这使得盘内部上方的空气压力降低,在盘2上方造成了比其下方更高的负气压HNP。当盘2高速旋转的时候,由于盘内部上方的空气压力降低而产生了使得盘向上浮动的力,这可能迫使盘从夹持机构7上释放出来。
图6的透视图示出了从顶板6的内表面61看时,盘装置MA(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突起元件6b附近的气流。
如图6中的箭头所示,当盘2向着箭头L所示方向旋转时产生的气流被突起元件6b引导而朝向盘的旋转中心。
图7是弧形突起元件6b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当盘2向着箭头A所示方向旋转的时候,产生气流并且气流由于离心力而向着箭头B所示的方向运动。然而,向着箭头B方向运动的气流与弧形突起元件6b碰撞并将其方向改为向着元件6b弧形的切线方向。随后,气流向着箭头C所示的方向沿着弧形向着盘的旋转中心运动。
当更靠近盘的旋转中心时,用于引导气流的通道变得更窄,盘旋转中心附近的空气压力根据伯努利法则而增大。这用来防止在高旋转速度下盘2从夹持机构7上释放出来,而在没有提供这样的突起时会发生。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突起元件6b的盘装置MA的截面图。详细地,图8示出了从装置MA的截面看时,对应于图3、4和6的气流。
在盘2下方,气流与图5所示类似进行循环。详细地,在托盘5上方从盘内部到外部的气流在盘的外缘向下转,在托盘下方从盘外部向内部运动,并且上升通过托盘的开口5a。该空气循环不会导致盘内部下方的空气压力降低,而是造成低的负气压LNP。
相反地,在盘2上方具有两种类型的气流:一种从盘内部运动到外部;另一种在突起元件6b的帮助下向着盘的旋转中心运动,如上所述。
在本实施例中从盘内部向外部的气流要比没有这种突起元件6b的更慢,其速度LS比图5中的HS更低。这样较慢的气流限制了盘旋转中心附近空气压力的降低,导致较低的负气压LNP。这用于限制盘2向上浮动并防止它在高旋转速度下从夹持机构上释放出来。
图9中示出了在带有或不带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突起元件6b的情况下,作用在盘2的用于记录的下表面或者相反的上表面的空气压力的模拟结果。
图9中的图(A)示出了作用在盘的上表面的负气压,在顶板6上没有突起元件6b。图9中的图(B)示出了作用在盘的下表面的负气压,在顶板6上没有突起元件6b。
图9中的图(C)示出了作用在盘的上表面的负气压,在顶板6上带有突起元件6b。图9中的图(D)示出了作用在盘的下表面的负气压,在顶板6上带有突起元件6b。
图9中的图(C)和(D)示出了在顶板6上提供了24个突起元件6b的模拟结果。
在图9各图的模拟中采用了相同的盘装置,除了在图(A)和(B)的模拟中顶板6具有平的表面而没有突起元件6b以外。
图9中图(A)的模拟示出了盘旋转中心附近的最高的负气压PL:低于PL的中等负气压PM;以及当更加靠近盘的外部时最低的负气压PS,,即越靠近旋转中心,空气压力的降低就更大。图9中图(B)的模拟示出了在盘下表面下方的几乎恒定的低的负气压PS。
图9中图(A)和图(B)教导了当在顶板6上不设置突起元件6b时比下表面更高的负气压作用于盘上表面,特别是在盘旋转中心附近。
图9中图(C)的模拟示出了在盘上表面上方的几乎恒定的低的负气压Ps,带有仅作用于上表面一部分的负气压PM。图9中图(D)的模拟也示出了在盘下表面下方的几乎恒定的低的负气压PS,带有只作用于部分下表面的负气压PM。
图9中图(C)和图(D)教导了当在顶板6上设置突起元件6b时几乎相等的负气压作用在盘的上下表面上。
根据图9中各图的模拟,发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盘装置MA中的顶板6上设置的突起元件6b,用于在盘的上表面提供几乎恒定的负气压,并且也在盘的上下表面提供几乎相等的负气压。
接下来讨论突起元件6b如何影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盘装置MA中的气流。
在速度8,000rpm的旋转速度下进行作用于盘上下表面的空气压力模拟,其参数为:设置在顶板6上的突起元件6b的高度和数量,以及盘2和元件6b之间的间隙。
表1至3中示出的模拟结果具有三个等级:“最好”表示在盘上下表面之间几乎没有空气压力的差;“良好”表示在其间有小的差;而“不好”表示其间有大的差。
图10中定义了与突起元件6b相关的尺寸:L1…各元件6b从其装附在顶板6上的上端到面对着盘2的下端的高度;L2…下端和盘上表面之间的间隙。
表1示出了各突起元件6b的高度L1变化的模拟结果。
表1
突起元件的高度L1[mm]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空气压力差 |
不好 |
不好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突起元件的高度L1[mm]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空气压力差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良好 |
良好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表1示出在高度L1为0.7至1.7mm的范围中盘上下表面之间的压力差为良好,而在1.0至1.5mm的范围中为最好。因此,突起元件6b高度L1的优选范围是从0.7至1.7mm,更优选的是从1.0mm至1.5mm。
表2示出了突起元件6b的数量变化的模拟结果。
表2
突起元件的数量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空气压力差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突起元件的数量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空气压力差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突起元件的数量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空气压力差 |
良好 |
良好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表2示出在突起元件6b数量为8至30的范围中盘上下表面之间的压力差为良好,而在8至24的范围中为最好。因此,突起元件6b数量的优选范围是从8至30,更优选的是从8至24。
表3示出了突起元件6b和盘2之间的间隙L2变化的模拟结果。
表3
间隙L2[mm] |
1.00 |
1.05 |
1.10 |
1.15 |
1.20 |
1.25 |
1.30 |
1.35 |
1.40 |
空气压力差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不好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间隙L2[mm] |
1.45 |
1.50 |
1.55 |
1.60 |
1.65 |
1.70 |
1.75 |
1.80 |
1.85 |
空气压力差 |
良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间隙L2[mm] |
1.90 |
1.95 |
2.00 |
2.05 |
2.10 |
2.15 |
2.20 |
2.25 |
2.30 |
空气压力差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最好 |
表3示出在间隙L2为1.20mm或者更大时盘上下表面之间的空气压力差为良好,而在1.50mm或者更大时为最好。因此,优选的间隙L2为1.20mm或者更大,更优选的为1.50mm或者更大,但是超过3.0mm或者更小,超过3.0mm会造成夹持机构7难以夹持盘2。
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突起元件6b的多个样品顶板6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来证明该模拟结果。
当突起元件6b的高度L1和数量、以及盘2与元件6b之间的间隙L2在表1至3所示的范围内变化时,测试盘的浮动和盘面的波动。当盘上下表面之间的空气压力差变得更小时,就更多地限制了盘的浮动和盘面的波动。图11至13示出了盘浮动和盘面波动的变化。
图11中的图(A)和(B)分别示出了突起元件6b的高度为0.7mm、1.0mm、1.2mm、1.5mm和1.7mm时盘浮动和盘面波动的变化。详细地,图11中的图(A)示出盘浮动的平均量相比于盘的旋转速度,而图11中的图(B)示出盘面波动量相比于盘的旋转速度。
在这个实施例中,在8,000rpm或更高的高旋转速度下,最可接受的盘浮动平均量为60μm或更小,盘面波动量也为60μm或更小。
图11中的图(A)示出当各突起元件6b的高度L1降低的时候,盘浮动的平均量变大。根据图11中的图(A),高度L1必须至少为1mm。当高度L1变得更大时,盘浮动的平均量变小,然而,盘面波动量变大,如图11中的图(B)所示。根据图11中的图(B),高度L1必须为1.5mm或更小,以在高转速下将盘面波动限制为6060μm或更小。
突起元件6b的高度L1变低造成盘浮动量变大的原因是,它限制了气流从盘外部流向内部从而降低了盘内部上方的空气压力。相反地,突起元件6b的高度L1变大高造成盘面波动量变大的原因是,它会使得过多的气流从盘外部流向内部从而使得各突起元件6b的弧形内外部之间的空气压力差变大,造成了空气湍流使得盘2波动。
因此,突起元件6b的高度L1的最佳范围为1.0至1.5mm。
图12中的图(A)和(B)分别示出了突起元件6b的高度L1为1.2mm,元件6b数量为12、24和36时的盘浮动和盘面波动的变化。详细地,图12中的图(A)示出盘浮动的平均量相比于盘的旋转速度,而图12中的图(B)示出盘面波动量相比于盘的旋转速度。
图12中的图(A)示出相对于突起元件6b数量变化,盘浮动的平均量大致为恒定。相反地,图12中的图(B)示出当突起元件6b的数量增加时,盘波动的量在较高的旋转速度突然变大。在由于盘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空气湍流使得外部激励频率接近盘2的高阶谐振频率时产生的盘2的谐振造成了波动。
根据图12中的图(A)和(B),突起元件6b的最佳数量为24或者更少。表2也示出突起元件6b的数量范围从8至24时给出的盘上下表面之间的空气压力差为最好。因此,突起元件6b的最佳数量范围为从8至24。
图13中的图(A)和(B)分别示出了12个突起元件6b的高度L1为1.2mm,盘2和元件6b之间的间隙L2为1.25mm、1.5mm、1.75mm、2mm以及2.25mm时的盘浮动和盘面波动的变化。详细地,图13中的图(A)示出盘浮动的平均量相比于盘的旋转速度,而图13中的图(B)示出盘面波动量相比于盘的旋转速度。
图13中的图(A)和(B)示出当盘2和突起元件6b之间的间隙L2变窄的时候,在高旋转速度下盘浮动的平均量和盘面波动的量都增大。这是由于当间隙L2变窄时盘2和元件6b之间的气流延迟造成了从盘外部流向内部气流的限制,从而使得盘内部上方的空气压力降低。
根据图13中的图(A)和(B),最佳的间隙L2为1.5mm或者更宽。
如上所述,确保下面的要求,从而使得作用于高速旋转的盘2上下表面的空气压力差较小。
各突起元件6b从其附在顶板6的上端至其下端的高度L1:0.7mm至1.7mm;
元件6b的数量:8至30;以及
盘2和元件6b之间的间隙L2:1.2mm至3.0mm。
另外,用于有效限制盘浮动和盘面波动的最佳要求如下:
高度L1:1.0mm至1.5mm;
突起元件6b的数量:8至24;以及
间隙L2:1.5mm至3.0mm。
如详细公开的,达到上面列出的高度L1、突起元件数量以及间隙L2要求的本发明,有效限制了盘2高速旋转时盘内部上空气压力的降低。
另外,本发明有效限制了盘的浮动从而防止盘2从夹持机构7上释放出来。
此外,本发明有效较低了作用在盘2上表面将盘2向着电动机11推动的负气压,从而限制了在高速旋转时盘表面的波动,即使盘2的重心从原始点移开的时候,其提供稳定的记录或再现。
另外,有了这种对盘面波动的限制,本发明提供了产生较少噪音的高质量的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