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2915C - 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42915C CN100442915C CNB2005100370419A CN200510037041A CN100442915C CN 100442915 C CN100442915 C CN 100442915C CN B2005100370419 A CNB2005100370419 A CN B2005100370419A CN 200510037041 A CN200510037041 A CN 200510037041A CN 100442915 C CN100442915 C CN 10044291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data
- high speed
- transfer
- up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使得上行和下行的联合调度得以实现。本发明中,综合利用上行和下行的相关信息,例如上行调度时的用户传输速率信息、上行负载信息以及下行调度时的CQI信息,用户传输速率,下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等信息等,进行上行和下行的综合调度,将该调度统一使用相同的资源实现,并且对上行和下行传输速率进行同步调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ThirdGeneration,简称“3G”)演进技术中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组织推动了3G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其早期的协议版本中上行和下行业务的承载都是基于专用信道,其中,R99版(Release 99,简称“R99”)中上行和下行能够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384千比特每秒(Kbps)。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3G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演进。许多对流量和迟延要求较高的数据业务如视频、流媒体和下载等需要系统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短的时延,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DPA”)和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UPA”)就是3G技术的重要演进。不同于R99版本中数据包的调度和重传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控制,HSDPA和HSUPA中数据包的调度和重传等由基站控制,这种更快速的控制可以更好的适应信道变化、减小传输时延、增加数据吞吐量。HSDPA和HSUPA分别能够提供高达14.4兆比特每秒(Mbps)和5.76Mbps的峰值速率,频谱利用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HSDPA作为下行高速数据包接入技术在2002年被引入到3GPP第5版(Release 5,简称“R5”)的版本中。HSDPA采用更短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ing Interval,简称“TTI”)和帧长(2ms或10ms)以实现快速自适应控制,在物理层使用自适应的编码和调制(Adaptive Modulationand Coding,简称“AMC”)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引入16阶正交调幅(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简称“QAM”)调制提高频谱利用率。HSDPA中,HARQ技术采用多进程,使用停等协议(Stop And Wait,简称“SAW”),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接收数据后反馈指示数据是否正确接收的ACK/NACK指示,以便基站(NodeB)决定重传或发送新数据。AMC技术要求UE反馈测量得到的下行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CQI”),以便NodeB决定下行HSDPA数据的编码速率和传输格式。
为了实现用户下行数据的高速传输,HSDPA新增了两个下行物理信道和一个上行物理信道,它们分别是用于承载用户数据的下行的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HS-PDSCH”)、用于承载解调伴随数据信道HS-PDSCH所需的信令的下行的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简称“HS-SCCH)”,以及用于承载UE的ACK/NACK和CQI等反馈信息的上行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igh 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HS-DPCCH”)。基站通过HS-DPCCH获知数据是否被正确接收,如果不正确,将发起重传,否则发送新数据。
HSDPA中,可以使用的下行的码资源和功率资源是多个用户共享的,基站需要针对下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进行调度,以实现在动态复杂的无线环境下使多用户更有效地使用无线资源,提高整个扇区的吞吐量。在实施HSDPA分组调度时,调度算法会根据事先掌握的信息,如每个TTI内可用的码资源和功率资源、UE上报的无线信道质量CQI、ACK/NACK以及将要传送数据块的优先级等,在多用户中实施快速调度和无线资源的最优使用,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
HSDPA将优化网络以减少每比特的费用。对运营商来说,引进HSDPA将可以增加网络承载数据服务的容量、增强频谱效率、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网络建设的有效性;对普通用户来说,HSDPA意味着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短的服务反应时间和更可靠的服务。
HSUPA作为高速上行数据包接入技术,在2004年引入到了3GPP第6版(Release 6,简称“R6”)的版本中。类似于HSDPA,HSUPA采用更短的TTI和帧长(2ms或10ms)以实现快速自适应控制,使用HARQ和基于基站的快速上行调度技术,提高了上行的频谱效率。
为了实现用户上行数据的高效率传输,HSUPA新增加了两个上行物理信道和三个下行物理信道,它们分别是用于承载用户数据的上行增强专用数据传输信道(Enhanced-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简称“E-DPDCH”)、用于传输伴随物理层信令,为E-DPDCH解调提供伴随信令的上行增强专用控制信道(Enhanced-DCH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Channel,简称“E-DPCCH”),用于控制用户的上行传输速率的绝对授权信道(Enhanced-DCH Absolute Grant Channel,简称“E-AGCH”)和相对授权信道(Enhanced-DCH Relative Grand Channel,简称“E-RGCH”),以及用于指示上行进程数据传输是否正确的重传指示信道(E-DCH Hybrid ARQIndicator Channel,简称“E-HICH”)。其中,E-AGCH只在服务无线连接小区存在,用于指示用户上行可以传输的最大传输速率,调节的频率比较低;E-RGCH在服务无线连接和非服务无线连接小区都可以存在,用于指示用户按一定步长调整上行传输速率,调整的频率比较高,最高可达每TTI一次。HSUPA中,用户通过E-HICH获知数据是否被正确接收,如果不正确,将发起重传,否则发送新数据。
和HSDPA不同的是,HSUPA中,用户上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是每个用户独享的,基站不需要针对上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进行调度。但是HSUPA中上行各个用户统一的传输速率会在基站接收端产生对应的干扰,基站在允许的干扰范围内可以保障用户的解调性能,但是干扰超过设定的范围,就可能使得某些用户的解调性能无法保障,因此HSUPA基站调度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和允许用户在基站接收端带来的干扰水平。基站上行快速调度根据当前小区的干扰水平与设定门限,确定用户上行允许的传输数据速率,并在干扰水平过高时能够快速的下调用户上行的数据传输速率,使得上行干扰在设定的目标范围内。
HSDPA和HSUPA技术将以低成本提供高性能的服务,为实现真正大规模的市场化应用的移动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多媒体提供了可能。由于VoIP是IMS和全IP网的主要驱动,也是固定和无线二网合一的关键,因此对于移动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HSDPA/HSUPA的分组语音(Voice over IP,简称“VoIP”)无疑是将来最有发展潜力的解决方案,在HSDPA/HSUPA这样高带宽情况下,VoIP可以提供比电路交换更高的容量。
在网络同时支持HSDPA和HSUPA时,既需要考虑上行的基站快速调度,也需要考虑下行的基站快速调度,如何实现上行和下行统一的调度就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现有技术方案中,基站分别独立地进行上行和下行的快速调度。
下行的HSDPA的基站快速调度算法根据用户下行数据缓存队列优先级、容量、发送数据等待时间长度、CQI等信息对下行用户进行优先级用户排队,优先级高的用户才会被调度发送下行数据,被调度的用户将会被分配下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并确定用户数据格式。HSDPA的基站调度算法只考虑下行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没有考虑上行业务状况。
上行的HSUPA的基站快速调度算法根据当前接收的带宽内总功率,确定上行干扰水平,并和设定的目标接收带宽内总功率进行比较,根据剩下的余量判定上行用户允许增加的干扰水平。基站根据用户的上行速率请求,是否满意的指示信息以及数据重传次数等信息,确定调整的用户和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并预测调整后的传输速率给基站接收端增加的干扰水平,使得上行快速调度后,基站小区接收的总上行干扰水平在设定的目标值以下。HSUPA的基站调度算法只考虑上行干扰水平,没有考虑用户下行业务状况。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方案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不利于保障用户的传输速率、无法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简称“QoS”)、在用户业务同时使用HSDPA和HSUPA时,尤其是在小区支持用户数规格很大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更加严重。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技术方案独立地进行上行和下行的调度,没有综合考虑上行和下行的业务状况,可能会造成用户的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不匹配,无法保证用户的QoS。同时,由于没有综合利用上行和下行的调度信息以优化数据传输,无法更好保证用户的传输速率,并且对于同一用户分别进行上行和下行的快速调度增加了调度资源的消耗,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小区支持用户数规格很大,多小区用户调度等处理对资源要求比较高时,如果上行和下行的基站快速调度独立进行,会导致资源比较大的浪费,无法充分利用时延小和数据传输速率更高等方面带来的好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使得上行和下行的联合调度得以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对使用高速数据传输的用户进行优先级排队;
B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信道质量和上行负载决定该用户下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信道质量、上行负载和调度请求决定该用户上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
C根据用户的优先级排队,依次为用户分配上行高速数据传输资源和下行高速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根据步骤B所决定的上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为所述用户上行链路分配上行高速数据传输资源,根据步骤B所决定的下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为所述用户下行链路分配下行高速数据传输资源。
其中,在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上行高速数据传输或所述下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改变,则同步调整对应用户的所述下行高速数据传输或所述上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用户包括时延敏感业务用户和时延不敏感业务用户。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对所述时延不敏感业务用户进行所述优先级排队时,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同时存在上下行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用户、仅存在下行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用户和仅存在上行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用户。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对每种所述业务的用户进行所述优先级排队时,还包含以下步骤:
A1为信道质量好的用户设置较高优先级;
A2根据所述用户的传输时延信息对所述步骤A1中优先级排队的结果进行调整。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优先级排队按照上下行链路的最小传输时间间隔TTI进行刷新。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若所述上行负载过大,对于需要上下行速率匹配的业务,禁止提高下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若所述信道质量差,则禁止提高上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所述资源包含下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所述资源动态配置。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上行高速数据传输和所述下行高速数据传输的服务小区为一个小区,基站更软切换小区的上行速率调整和下行硬切换数据传输统一处理。
此外,所述方法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演进方案中使用,所述上行高速数据传输和所述下行高速数据传输分别为高速上行分组接入和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综合利用上行和下行的相关信息,例如上行调度时的用户传输速率信息、上行负载信息以及下行调度时的CQI信息,用户传输速率,下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等信息等,进行上行和下行的综合调度,将该调度统一使用相同的资源实现,并且对上行和下行传输速率进行同步调整。
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区别,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即首先,由于本发明方案综合了上下行的相关信息,调度时使用更多的参考信息从而可以使得调度算法更准确,更有利于保证用户的传输速率,保障用户的QoS;
第二,本发明方案只需要一套调度资源就可以实现上下行业务的同时调度,因此更加节省基站的调度资源,节约运营商的业务成本;
第三,本发明上下行同步调度和调整的方式避免了上下行速率不匹配的情况,避免速率不匹配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传输质量下降;
第四,对于承载的实时业务,本发明调度方案能够更好的提供性能保障,为高速数据业务承载实时业务提供了可能,可以更好的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的流程;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对用户进行优先级排队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方案融合基站上行调度和下行调度的方法,针对用户而非单独的上行业务或下行业务进行调度。
对于被调度的用户,其上行和下行链路的传输速率可以同步调整,并且上行或下行链路的传输速率通过综合考虑上行和下行的相关信息再确定。
为了方便的实现联合调度,本发明还将上行高速数据包接入的服务小区和下行高速数据包接入的服务小区统一为一个小区,由该小区的调度器确定用户上下行数据的传输。
首先,由于本发明针对用户进行调度,而且上行和下行链路的传输速率可以同步调整,因此可以避免出现用户上下行传输不匹配的情况,保证用户的QoS;同时,由于本发明方案上行和下行统一进行调度,上行和下行调度使用统一的调度资源进行,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上行和下行独立调度时分别使用不同的调度资源造成的资源浪费。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进入步骤110,对用户进行优先级排队。其中,用户优先级排队时,主要考虑用户优先级、业务类型、CQI指示以及用户QoS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情况中,优先级排队的方法很多,并且可能会根据实际传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优先级排队的主要原则是尽量满足用户QoS并尽量增加系统的吞吐率。
接着进入步骤120,综合上行和下行相关信息决定上行和下行传输速率。其中,上行相关信息可以是上行负载余量和用户的调度请求信息,下行相关信息可以是UE反馈的CQI指示。
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根据UE上报的当前CQI以及当前上行负载余量决定下行传输速率。与现有技术仅根据UE上报的当前CQI决定下行传输速率的方式相比,本发明还考虑了和上行数据传输有关的上行负载余量,这主要是考虑到如果当前上行负载已经过高或者过载,对于有些需要上下行速率匹配的业务,下行的传输速率不允许提升,否则下行速率提升会进一步增大上行负载,造成系统上行性能下降。例如,传输控制协议/网际互连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简称“TCP/IP”)需要反馈信息,下行TCP/IP传输速率的提升会造成相应上行反馈信息的增加,从而增加上行负载,此时如果上行负载已经过大,即使下行可以提高传输速率,也不应该允许。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现有技术方案独立对下行和上行进行调度,可能出现上行负载已经过高的情况下仍然提升下行传输速率的情况,将会大大恶化上行传输质量,造成系统总的业务质量下降,从而造成用户满意度的降低。
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根据UE上报的当前CQI指示、当前上行负载余量以及用户上行的调度请求信息联合决定上行传输速率。与现有技术仅根据当前上行负载余量以及用户上行的调度请求信息决定上行传输速率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方案还考虑了和下行数据传输有关的UE上报的当前CQI指示决定上行传输速率,这主要是考虑到如果CQI指示当前信道质量比较差,则即使用户上行的调度请求信息希望能够提供很高的上行数据传输也不允许,因为过高的数据速率将导致解调性能无法得到保障。一般来说,在下行没有发射分集时,CQI指示值增加3个等级可以用于评估上行能够达到的传输速率。此外,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还根据当前上行负载余量决定是否允许进行调整,如果当前上行负载已经过载,则需要考虑降低上行数据传输速率。
接着进入步骤130,判断用户的上行或下行速率是否被改变,如果是则进入步骤140,否则进入步骤150。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如果用户的上行或下行速率被改变,则对于对称的数据业务、TCP/IP这种上下行速率需要同步提高或降低的业务等,为了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出现上下行速率不匹配的情况,本发明方案需要对该用户对应的下行或上行速率进行调整。
如果用户的上行或下行速率被改变,则在步骤140中,同步调整该用户对应的下行或上行速率。其中,同步调度的总体原则是当用户下行链路数据传输被调度时,同时考虑上行链路数据传输速率是否需要调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种同步调整很有实际意义,因为信道质量指示可以同时反映出上下行信道的质量好坏,尤其对于对称的上下行数据业务(包括时延敏感业务),下行数据速率根据信道质量做调整后,上行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此外,如果用户只有下行数据业务,则因为TCP/IP数据传输时,上行需要传送确认信息给服务器,如果下行数据业务传输速率越高,要求上行反馈的传输速率也越高,一般来说,下行TCP/IP数据峰值速率达到2Mbps左右,则上行传输峰值速率需要达到384Kbps。由于系统是根据信道质量好坏提供可以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因此下行速率波动可能比较大,为了使得上行传输数据匹配下行数据传输的需求,在联合调度时,如果出现较长时间的高速传输,则相应需要提高上行传输的速率,这样提高了上行反馈服务器确认信息的传输速率,减小环回传输时延。
在步骤150中,根据用户的优先级排队和被分配的速率为该用户配置传输需要的资源。
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50中,首先,根据调度确定的用户上行传输速率,为用户上行链路分配HSUPA资源,包括:用户上行链路允许到达基站接收端的干扰水平,为了实现HSUPA需要的下行功率和下行码道等资源。如果用户上行传输数据速率不需要做调整,则E-AGCH、E-RGCH不发送,即不需要发送这两个信道的下行功率和码道资源;如果需要反馈当前HSUPA上行数据接收正确与否指示信道的确认信息,则需要占用下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可以根据当前在线的HSUPA用户动态确定下行信道占用的资源,并根据HSUPA用户的增删情况确定码资源和功率资源的实际使用量,从而避免采用固定下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分配带来的资源浪费。
接着,根据调度确定的用户下行传输速率,为用户下行链路分配HSDPA需要的码资源和功率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根据下行剩余的码资源和功率资源,确定是否可以满足下行的传输速率,如果无法满足,将还需要调整下行传输速率。
最后,根据用户的队列优先级,依次给用户按照上述的方法分配上行资源和下行资源。以下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为基准,如果上行负载资源首先被耗尽,则考虑针对优先级队列用户,根据传输速率和平均重传次数,计算最大的用户,根据配置的用户传输格式集,选择其中更小的用户上行传输速率,如果还不能满足要求,按照相同原则选取第二个需要降速的用户,进行相同处理,依次类推,直到满足上行负载资源的要求。这样,针对下行资源和上行资源继续调度用户,直到资源用尽。其中,TFCUL_i为上行数据传输速率,RSNavg_i为平均重传次数。
基于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对用户进行优先级排队的流程如图2所示。
首先,进入步骤210,根据CQI和上下行时延进行时延敏感业务用户的优先级排队。在该步骤中,首先根据用户反馈的CQI进行优先级排队,信道质量好的用户优先级高;接着,为了保证时延敏感业务的时延满足要求,还根据允许的空口传输最大时延TUu_MaxDelay以及用户上下行数据等待发送数据时延TUL_Wait和TDL_Wait进行优先级排队的修正,如果 其中Cthreshold为设定门限,则该用户设为最高优先级。
接着,进入步骤220,根据CQI和当前上下行传输速率及时延进行时延不敏感业务且同时存在上下行业务的用户优先级排队。在该步骤中,首先依然根据用户反馈的CQI进行优先级排队;接着,根据用户当前下行数据传输速率TFCDL_i和等待时间TDL_Wait、以及上行用户传输速率TFCUL_i和等待时间TUL_Wait进行修正,并设置TFCDL_i*TDL_Wait+TFCUL_i*TUL_Wait最大的用户优先级最高。
接着,进入步骤230,根据CQI和下行传输速率及时延进行时延不敏感且仅有下行业务的用户的优先级排队。由于通常下行数据业务应用是上行数据业务应用的2倍以上,因此下行数据传输的优先级比单纯的上行数据传输要更高。在该步骤中,首先根据用户反馈的CQI进行优先级排队;接着根据用户当前下行数据传输速率TFCDL_i和等待时间TDL_Wait,设置TFCDL_i*TDL_Wait最大的用户优先级最高。
最后,进入步骤240,根据CQI和上行传输速率及时延进行时延不敏感且仅有上行业务的用户的优先级排队。在该步骤中,同样首先根据用户反馈的CQI对用户进行优先级排队;接着根据用户当前上行数据传输速率TFCUL_i和等待时间TUL_Wait进行优先级排队修正,设置TFCUL_i*TUL_Wait最大的用户优先级最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基础上,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在完成上述的用户优先级排队以后,需要根据一些数据传输的异常情况,对排好的用户优先级队列进行修正,例如,如果用户在HSUPA接入中反馈了不满意(Unhappy bit)信息,则在上述用户排好的优先级顺序中,把这些用户取出来放在优先级队列的前面。
为了保证用户的主观感受,防止出现上下行时延都很长的情况,在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对于上下行数据传输时延敏感的业务,在充分保障上下行时延需求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了下行或者上行传输时延过大时,相应反向的传输调度需要提高优先级保障。
为了保证用户优先级排队的实时性,在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中,用户优先级排队按照上下行链路的最小TTI进行刷新。
为了节省实现上文所述的上下行联合调度所需要的调度资源,在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中,HSUPA的服务小区和HSDPA的服务小区统一为一个小区,由该小区的调度器确定用户上下行数据的传输。HSUPA的服务小区和HSDPA的服务小区统一为相同的小区后,HSUPA的服务小区判定可以根据当前的HSDPA接入所在小区进行确定,从而使得HSUPA的服务小区判定就变得很简单。基站软切换/更软切换小区的上行速率调整和下行硬切换数据传输调度统一处理。更软切换所在小区的E-RGCH承载的速率调整信令取相同的值Min{RGi},RG取值范围为-1、0、1,不同更软切换小区独立判定调度的RG值,但是基站为了使得下行E-RGCH信道发送相同的RG值,采用Min{RGi}原则取相同值并发送给用户,用户解调时可以采用最大比合并提高RG值的解调性能,下行硬切换时不同更软切换小区缓存中下行待发送数据实现平滑搬移到新小区,而不需要RNC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层来重传,否则会导致过大的时延。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对使用高速数据传输的用户进行优先级排队;
B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信道质量和上行负载决定该用户下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信道质量、上行负载和调度请求决定该用户上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
C根据用户的优先级排队,依次为用户分配上行高速数据传输资源和下行高速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根据步骤B所决定的上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为所述用户上行链路分配上行高速数据传输资源,根据步骤B所决定的下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为所述用户下行链路分配下行高速数据传输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上行高速数据传输或所述下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改变,则同步调整对应用户的所述下行高速数据传输或所述上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用户包括时延敏感业务用户和时延不敏感业务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时延不敏感业务用户进行所述优先级排队时,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同时存在上下行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用户、仅存在下行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用户和仅存在上行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种所述业务的用户进行所述优先级排队时,还包含以下步骤:
A1为信道质量好的用户设置较高优先级;
A2根据所述用户的传输时延信息对所述步骤A1中优先级排队的结果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排队按照上下行链路的最小传输时间间隔TTI进行刷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上行负载过大,对于需要上下行速率匹配的业务,禁止提高下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若所述信道质量差,则禁止提高上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资源包含下行码资源和功率资源,所述资源动态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高速数据传输和所述下行高速数据传输的服务小区为一个小区,基站软切换/更软切换小区的上行速率调整和下行硬切换数据传输统一由服务小区调度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演进方案中使用,所述上行高速数据传输和所述下行高速数据传输分别为高速上行分组接入和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370419A CN100442915C (zh) | 2005-09-02 | 2005-09-02 | 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370419A CN100442915C (zh) | 2005-09-02 | 2005-09-02 | 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0809A CN1870809A (zh) | 2006-11-29 |
CN100442915C true CN100442915C (zh) | 2008-12-10 |
Family
ID=37444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3704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915C (zh) | 2005-09-02 | 2005-09-02 | 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4291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324735T3 (es) * | 2007-03-21 | 2009-08-13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odo, estacion de base y terminal para proporcionar una conexion de voip. |
EP2171939B1 (en) * | 2007-07-18 | 2016-09-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chedul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CN101399605B (zh) * | 2007-09-25 | 2012-07-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VoIP承载方法 |
CN101414954B (zh) * | 2007-10-16 | 2011-08-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交频分多址系统的业务集成调度方法 |
CN101686554B (zh) * | 2008-09-24 | 2012-12-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系统调度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终端 |
CN101990255A (zh) * | 2009-08-05 | 2011-03-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下行重配方法及装置 |
CN102474748B (zh) * | 2009-09-29 | 2014-06-04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调度方法和调度器 |
CN101790215B (zh) * | 2009-12-30 | 2016-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和基站 |
CN101742567B (zh) * | 2009-12-30 | 2012-09-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分组接入业务的速率保证方法及装置 |
CN102158883A (zh) * | 2010-02-11 | 2011-08-17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接入承载的检索方法和装置 |
CN108770067B (zh) * | 2018-05-23 | 2023-01-31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
CN114285800A (zh) * | 2021-12-17 | 2022-04-05 | 瓴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tcp数据流的拥塞调整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09767A1 (en) * | 2002-04-06 | 2004-01-15 | Lee Young-Dae | Radio link parameter updat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523835A (zh) * | 2003-09-05 | 2004-08-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Gprs系统中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重指派方法 |
US20050047387A1 (en) * | 2003-08-26 | 2005-03-03 | Frank Frederiksen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link adaptation and packet scheduling in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radio system |
-
2005
- 2005-09-02 CN CNB2005100370419A patent/CN10044291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09767A1 (en) * | 2002-04-06 | 2004-01-15 | Lee Young-Dae | Radio link parameter updat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50047387A1 (en) * | 2003-08-26 | 2005-03-03 | Frank Frederiksen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link adaptation and packet scheduling in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radio system |
CN1523835A (zh) * | 2003-09-05 | 2004-08-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Gprs系统中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重指派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0809A (zh) | 2006-1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70306B (en) | Transfer rate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power ratio control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 |
TWI505677B (zh) | 配置增強上鏈服務無線存取承載電路之無線通信方法及系統 | |
JP4299270B2 (ja) | 向上した上りリンクサービスを支援する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US804551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plink packet data | |
TWI359582B (en) |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775608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on-scheduled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an enhanced uplink data channel | |
US8325655B2 (en) | Multi-carrier HSDPA cha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the multi-carrier downlink packet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 |
CN101686196B (zh) | 业务调度方法与装置 | |
EP1956728B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of radio terminal, and radio terminal | |
US20050220040A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ata rate of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therefor | |
EP2292059B1 (en) | Distribution of downlink e-dch power usage | |
US20090141675A1 (en) | Retransmission Process Control Method | |
EP1689133B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8345613B2 (en) | Enhanced UL rate violation detection | |
WO200512505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scheduling for uplink packet data servi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0442915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调度方法 | |
CN1953350B (zh) | 对用户进行上行调度以及上下行联合调度的方法 | |
CN101005689A (zh) | 用户终端的调度优先级的设置方法及基站节点 | |
CN101345906B (zh) | 高速分组接入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
TW200539631A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cells with enhanced uplink services | |
JP4594418B2 (ja) | 向上した上りリンクサービスを支援する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US2013011448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plink packet data service | |
CN1984058B (zh) |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的服务调度更新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1026574B (zh) | 无线通信系统、固定台设备及信号发送方法 | |
KR20050119619A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향상된 상향링크 전용 채널의효율적인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