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2894C - 一种双制式的移动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制式的移动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42894C CN100442894C CNB2006100662869A CN200610066286A CN100442894C CN 100442894 C CN100442894 C CN 100442894C CN B2006100662869 A CNB2006100662869 A CN B2006100662869A CN 200610066286 A CN200610066286 A CN 200610066286A CN 100442894 C CN100442894 C CN 10044289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mobile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double
- wireless us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控制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存储模块、SIM卡接口、用户控制单元、A/D转换器、D/A转换器、数字调制解调模块、射频收发模块、音频输入部、音频输出部,本发明还包括:无线USB接口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通路选择单元,由控制模块控制,以择一的方式将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无线USB接口模块接通;上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网络电话功能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问询信号以及使用请求信号,并将网络电话数据添加信息码。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既可以享受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面广、通话清晰的优点,又可享受网络电话通话便宜的优点。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制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特别涉及一种既可建立基于无线广域网的通话连接,还可以利用无线USB接口模块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建立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的双制式的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电话已经有逐步取代传统电话的趋势,其是通过互联网协定(Internet Protocol,IP)来进行语音传送的。传统电话以模拟的方式来传送信号,语音先会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铜缆将声音传送到对方。网络电话则是将声音通过网关(gateway)转换为数据信号,并被压缩成数据包(packet),然后才从互联网传送出去,接收端收到数据包时,网关会将它解压缩,重新转成声音给另一方聆听。网络电话利用TCP/IP协议,由专门软件将呼叫方的话音转化成数字信号,然后打包,形成很多小数据量的数据包,该数据包自由寻找网络空闲空间,将语音数据传输到对方,对方的专门设备或软件接收到数据包后,将数据包中的语音数据还原。
现有技术中揭示了一种利用USB线缆与计算机连接,从而拨打网络电话的技术,请参阅中国专利申请号:200320118813.8,申请日:2003年12月3日,发明名称:一种网络通讯终端,该专利的网络通讯终端与计算机端通过USB线缆连接,从而通过计算机端拨打或接收IP电话,该专利的缺点在于:该网络通讯终端应用范围较小,制造成本较高,且通过USB线缆进行数据传输造成了使用的不便。
另外,请参考文献《Wireless Universal Serial BusSpecification》,发表于2005年5月12日,其揭示了利用一种无线传输数据的无线USB技术,可以实现在无线USB设备间距离三米之内其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480兆/秒、在设备间距离十米内其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10兆/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不仅可以建立无线广域网的通话连接,而且可以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与可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实现拨打或接收网络电话,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建立音、视频通话连接,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在无线广域网的通话连接与通过外部设备实现的网络电话连接间切换,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可使用于无线广域网的移动电话部,该移动电话部包括: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存储模块、SIM卡接口、用户控制单元;与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的A/D转换器、D/A转换器、数字调制解调模块;与数字调制解调模块连接的射频收发模块;以及分别与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连接的音频输入部和音频输出部,另外,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无线USB接口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通路选择单元,与控制模块、无线USB接口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连接,由控制模块控制,以择一的方式将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无线USB接口模块接通,上述控制模块包括网络电话功能模块,其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外部设备是否可以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问询信号以及请求启动外部设备的网络电话拨打软件的使用请求信号,并将移动通信终端所输出的网络电话数据添加可使外部设备将其识别为网络电话数据的信息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的用户控制单元包括一切换键,在移动通信终端与通话对端通过基于IP网络或无线广域网进行通话连接时,控制通路选择单元将通话连接切换为另一种通话连接方式的连接。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的网络电话功能模块在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可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应答信号后,发送信息至显示屏或音频输出部以通知用户可以建立网络电话连接。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的可与通话对端建立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的外部设备是为与网关相连的计算机、PDA。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的控制模块是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所述的数字调制解调模块包括高斯低通滤波器和调频压控振荡器。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还包括信息表,该信息表将联系对象在无线广域网中的电话号码与用户定义的联系对象名称建立对应关系。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还包括信息表,该信息表将联系对象端在IP网络上的识别号码与用户定义的联系对象名称建立对应关系。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还包括信息表,该信息表将联系对象端在IP网络上的识别号码、用户定义的联系对象名称、联系对象在无线广域网中的电话号码建立对应关系,使移动通信终端在基于无线广域网的语音运用和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之间切换时,控制模块可获取相对应的联系号码。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的信息表可存储于存储模块或与SIM卡接口连接的SIM卡中,并可由用户控制进行信息表的添加、修改、删除。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还包括视频编码模块及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将从外界获取的光学图像转化成数字信号,视频编码模块同时连接控制模块和图像传感器,用于将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编码、压缩后传送给无线USB接口模块。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还包括显示屏及显示控制器,显示控制器同时连接控制模块和显示屏,用于控制显示屏的工作,将经无线USB接收的视频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传送到显示屏中显示出来。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和视频编码模块与通路选择单元连接,控制模块控制通路选择单元以择一的方式将显示控制器和视频编码模块通至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无线USB接口模块。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的无线USB接口模块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USB接口控制模块以及与该无线USB接口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USB收发接口。
前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的无线USB收发接口由RTL8170型芯片构成。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一、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不仅可建立基于无线广域网的通话连接,还可以通过外部设备实现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从而使本发明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既可以享受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面广、通话清晰的优点,又可享受网络电话通话便宜的优点。
二、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是在现有技术手机的基础上增设了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与可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从而拨打或接收网络电话的功能,且仅在现有技术手机基础上进行部分改动,成本便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三、本发明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可以建立音、视频通话连接,从而便于通话双方更好、更有效地沟通。
四、本发明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可以进行无线广域网的通话连接与通过外部设备实现的网络电话连接间切换,方便用户及时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进行音视频通话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制式的移动通信终端,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与可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外部设备的连接,实现移动通信终端与通话对端基于IP网络的通话功能。
本发明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包括:音频输入部,包括一麦克风,接收外界的声音,并将外界的声音以模拟声音信号输出;A/D转换器,将音频输入部输出的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声音信号输出;音频输出部,包括一扬声器;用户控制单元,接收用户发出的控制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移动通信终端的各种数据;SIM卡接口,用于插入SIM卡,并与SIM卡的金属端子电性连接;数字调制解调模块,将无线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调输出,并将输入的数据进行调制;射频收发模块,与数字调制解调模块连接,进行移频、发射、接收的工作;控制模块,与存储模块、SIM卡接口、用户控制单元相连,用于控制各部件的工作状态;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控制模块、数字调制解调模块、A/D转换器连接,用于将数据进行语音编解码、信道编解码、加密/解密、均衡解调处理;D/A转换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输出端和音频输出部的输入端连接,将接收的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
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无线USB接口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通路选择单元,与控制模块、无线USB接口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连接,由控制模块控制,以择一的方式将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无线USB接口模块接通。
上述控制模块包括网络电话功能模块,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外部设备是否可以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问询信号,从而确定是否可以进行网络电话连接;其还可以发送请求启动外部设备的网络电话拨打软件的使用请求信号,从而使外部设备进行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准备;其还可以将移动通信终端所输出的网络电话数据添加可使外部设备识别为网络电话数据的信息码。
其中,在无线USB接口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外部设备是否可以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问询信号,从而获取是否可以通过外部设备与通话对端建立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的信息。上述通路选择单元控制移动通信终端与通话对端的通话连接不被另一种通话连接方式干扰。上述的信息码在每个网络电话数据包内添加,或者在网络电话连接或断开时由移动通信终端向外部设备发送。
上述的与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与通话对端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外部设备是为与网关相连的计算机、PDA等,其还设有可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的无线USB接口模块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数据接口。
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信息表,该信息表将联系对象在无线广域网中的电话号码与用户定义的联系对象名称建立对应关系。上述的信息表也可以是为将联系对象端在IP网络上的识别号码与用户定义的联系对象名称建立对应关系。另外,上述信息表还可以将联系对象端在IP网络上的识别号码、用户定义的联系对象名称、联系对象在无线广域网中的电话号码建立对应关系。
上述的信息表可存储于存储模块或与SIM卡接口连接的SIM卡中,并可由用户控制进行信息表的添加、修改、删除、导入、导出等处理。
本发明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拨打网络电话的具体流程如下:
(1)移动通信终端的无线USB接口模块获取有可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外部设备的信号,并由网络电话功能模块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外部设备是否可以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问询信号,从而确定是否可以进行网络电话连接。
上述搜索外部设备的过程一般是:处于开机状态的外部设备一直以广播方式发送证明自身存在的宣告信息,在移动通信终端开机并处于可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范围内时,如检测到宣告信息,则证明有可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外部设备。(2)可以识别问询信号的外部设备检查是否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和IP网络建立移动通信终端与通话对端的网络电话连接,如外部设备无法建立网络电话连接则不发送应答信号,如外部设备可以建立网络电话连接,则向移动通信终端发出可以拨打网络电话的应答信号,
如果移动通信终端未收到应答信号,则终止与该数据接口的数据传输,并继续搜索具有网络电话拨打/接收功能的外部设备直至搜索到或强制退出;
(3)移动通信终端接收上述外部设备发送的应答信号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可以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提示和/或使音频输出部发出声音通知用户可进行网络电话拨打/接收,在用户确认进行网络电话的拨打/接收后,由用户通过用户控制单元输入联系对象端在IP网络上的识别号码,或调取信息表中存储的识别号码,并由网络电话功能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请求启动外部设备的网络电话拨打软件的使用请求信号,使外部设备收到该信号后启动用于拨打/接收网络电话的软件;
(4)移动通信终端将识别号码传输至外部设备,并通过外部设备的IP网络连接与该联系对象建立网络电话连接,同时由控制模块控制通路选择单元将无线USB接口模块与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连接,并断开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连接;(5)在建立移动通信终端用户与通话对象的网络电话连接后,用户发出的模拟语音信号经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并由网络电话功能模块将移动通信终端所输出的网络电话数据添加可使外部设备识别为网络电话数据的信息码,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传输至外部设备,由外部设备根据信息码将接收的数据识别为网络电话数据,再将数据转换为符合网络电话数据传输协议的格式,并通过IP网络传送至通话对端,另外,通话对象发出的模拟语音信号经过转换后通过IP网络发送至外部设备中,该外部设备依照网络电话的数据传输协议将接收到的数据反向还原,并将该还原后的数据无线传输至移动通信终端,经过移动通信终端的D/A转换器转换为模拟语音信号,由音频输出部播放给用户。
具体而言,上述步骤(3)中启动外部设备中用于拨打/接收网络电话的软件的工作可以在步骤(2)中进行。
上述可与通话对端建立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的外部设备是为设置有数据接口的计算机或PDA等,其可以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进行与移动通信终端的无线数据传输。上述的控制模块是微处理器(CPU)或微控制器(MCU)。上述的数字调制解调模块包括高斯低通滤波器和调频压控振荡器,对数据进行调制解调。
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的无线USB接口模块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USB接口控制模块以及与该无线USB接口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USB收发接口。具体而言,上述无线USB收发接口由台湾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RTL8170型芯片构成。
本发明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的通路选择单元,由控制模块控制,可以使移动通信终端与通话对端的通话连接在无线广域网(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简称WWAN)和基于IP网络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简称VoIP,即前述的网络电话)间切换。在移动通信终端通过无线广域网与通话对端建立通话连接时,将数字信号处理器与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连接,并且切断无线USB接口模块与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的连接;在移动通信终端与通话对端网络电话连接时,将数字信号处理器与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切断,并且连接无线USB接口模块与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
在控制模块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获取外部设备对问询信号做出的有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应答信号后,上述通路选择单元可自动进行从基于无线广域网的通话连接向通过外部设备实现的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的切换。
在移动通信终端获取无法与通话对端建立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的信息后,上述控制模块控制通路选择单元进行从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向基于无线广域网的通话连接的切换。具体而言,在无线USB接口模块无法与可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时,或者外部设备无法与通话对端建立网络电话连接时,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均会收到无线USB接口模块或外部设备发送的无法与通话对端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信息。
上述用户控制单元包括一切换键,在移动通信终端与通话对端通过基于IP网络或无线广域网进行通话连接时,控制通路选择单元将通话连接切换为另一种通话方式的连接。
上述无线广域网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使用现有的GSM系统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增强型通用分组无线业务(Enhanced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EGPRS)、以及提高数据速率的GSM演进技术(Enhanced Data Rate forGSM Evolution,简称EDGE)等通讯系统。
另外,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的信息表将无线广域网中的电话号码与通话对端在IP网络上的识别号码建立对应关系,使控制模块可以根据通话对象的电话号码或网络电话的识别号码,在信息表中获取与之对应的网络电话识别号码或电话号码。另外,在上述信息表中,上述通话对象的电话号码或网络电话联系号码可以与用户定义的通话对象名称建立对应关系。
本发明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在与通话对端以无线广域网的语音运用进行通话过程中,可以将通话连接切换至利用外部设备实现的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其具体切换方法是在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与通话对端通过无线广域网进行通话连接时,由网络电话功能模块发送问讯信号,确认通话对端是否可以通过网络电话进行通话连接,以及是否有可与无线USB接口模块无线传输数据的外部设备,且该外部设备可建立网络电话连接,在确认可以与通话对端通过外部设备进行网络电话连接后,由网络电话功能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启动用于拨打/接收网络电话的软件的信号,另外,由控制模块在信息表中获取与联系对象的电话号码相对应的网络电话识别号码,并将识别号码发送至外部设备,使外部设备准备与具有该识别号码的通话对端建立连接,再通过无线广域网或IP网络向通话对端发送请求切换至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的信号,在通话对端同意并切断与其的通话连接后与通话对端建立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从而实现移动通信终端与通话对端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
本发明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在与通话对端以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进行通话过程中,可以切换至利用无线广域网的语音运用。首先是由控制模块通过无线广域网或IP网络通知通话对端,请求呼叫转移至无线广域网的通话连接,经同意后切断与外部设备的通话连接,拆除通话数据流,由控制模块在信息表中获取与联系对象在IP网络中的识别号码相对应的无线广域网的电话号码,并将通话连接呼叫转移为无线广域网中与该电话号码的通话连接。上述的切换可以在移动通信终端与通信对端间的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中断时自动进行。
本发明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一切换选择模块,该切换选择模块在接收到可以与通话对端通过外部设备进行网络电话连接的信息后,向用户发出可以切换至网络电话连接的通知,并由用户选择是否切换,如用户选择进行切换,则触发控制模块将无线广域网的电话连接切换至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另外,上述的切换选择模块可以由用户设定网络电话连接和无线广域网的电话连接的优先级,从而使控制模块可以根据优先级自动选择上述通话连接方式。
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视频编码模块及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将从外界获取的光学图像转化成数字信号,视频编码模块同时连接控制模块和图像传感器,用于将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编码、压缩后传送给无线USB接口模块,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向外部设备传输,使通话对端可以以基于IP网络的音/视频传输获取图像传感器获取的视频数据和音频输入部获取的声音文件。
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显示屏及显示控制器,显示控制器同时连接控制模块和显示屏,用于控制显示屏的工作,将经无线USB接收的视频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传送到显示屏中显示出来。另外,上述显示控制器还可以将经上述视频编码模块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传送到显示屏中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可进行音视频通话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由于音频及视频电话所需传输的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因声音数据的流量远小于图像数据,故声音数据对带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以视频图像的分辨率为640×480ppi,人眼可分辨的活动图像为24帧/秒,颜色为32位计算,则进行视频数据传输所需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640×480×32×24=225Mbps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的无线USB接口模块可以接收和发送视频数据,并且利用无线USB接口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的音频及视频数据的传输,可以实现移动通信终端与通话对端间的语音连接及视频单/双向连接。另外,本发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可以由上述切换模块将上述基于IP网络的音视频通话连接与无线广域网的通话连接进行切换。
另外,在无线广域网也可进行上述的可视电话连接时,显示控制器和视频编码模块与通路选择单元连接,控制模块控制通路选择单元以择一的方式将显示控制器和视频编码模块通至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无线USB接口模块。另外,上述的视频数据以与音频数据相同的通路接通至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无线USB接口模块,从而使输入输出的视频数据仅进行无线广域网的视频传输或网络电话的视频传输。上述的基于无线广域网或IP网络的可视电话连接也可进行如语音通话相同的切换,其具体切换过程不再赘述。
Claims (14)
1、一种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包括使用于无线广域网的移动电话部,该移动电话部包括: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存储模块、SIM卡接口、用户控制单元;与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的A/D转换器、D/A转换器、数字调制解调模块;与数字调制解调模块连接的射频收发模块;以及分别与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连接的音频输入部和音频输出部,其特征在于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
无线USB接口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通路选择单元,与控制模块、无线USB接口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连接,由控制模块控制,以择一的方式将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无线USB接口模块接通,
上述控制模块包括网络电话功能模块,其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外部设备是否可以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问询信号以及请求启动外部设备的网络电话拨打软件的使用请求信号,并将移动通信终端所输出的网络电话数据添加可使外部设备将其识别为网络电话数据的信息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用户控制单元包括一切换键,在移动通信终端与通话对端通过基于IP网络或无线广域网进行通话连接时,控制通路选择单元将通话连接切换为另一种通话连接方式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网络电话功能模块在通过无线USB接口模块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可建立网络电话连接的应答信号后,发送信息至显示屏或音频输出部以通知用户可以建立网络电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可与通话对端建立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的所述外部设备是为与网关相连的计算机、PD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模块是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所述的数字调制解调模块包括高斯低通滤波器和调频压控振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信息表,该信息表将联系对象在无线广域网中的电话号码与用户定义的联系对象名称建立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信息表,该信息表将联系对象端在IP网络上的识别号码与用户定义的联系对象名称建立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信息表,该信息表将联系对象端在IP网络上的识别号码、用户定义的联系对象名称、联系对象在无线广域网中的电话号码建立对应关系,使移动通信终端在基于无线广域网的语音运用和基于IP网络的通话连接之间切换时,控制模块可获取相对应的联系号码。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信息表存储于存储模块或与SIM卡接口连接的SIM卡中,并可由用户控制进行信息表的添加、修改、删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视频编码模块及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将从外界获取的光学图像转化成数字信号,视频编码模块同时连接控制模块和图像传感器,用于将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编码、压缩后传送给无线USB接口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显示屏及显示控制器,显示控制器同时连接控制模块和显示屏,用于控制显示屏的工作,将经无线USB接口模块接收的视频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传送到显示屏中显示出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和视频编码模块与通路选择单元连接,控制模块控制通路选择单元以择一的方式将显示控制器和视频编码模块通至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无线USB接口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无线USB接口模块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USB接口控制模块以及与该无线USB接口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USB收发接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制式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无线USB收发接口由RTL8170型芯片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662869A CN100442894C (zh) | 2006-03-31 | 2006-03-31 | 一种双制式的移动通信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662869A CN100442894C (zh) | 2006-03-31 | 2006-03-31 | 一种双制式的移动通信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8987A CN1848987A (zh) | 2006-10-18 |
CN100442894C true CN100442894C (zh) | 2008-12-10 |
Family
ID=37078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6628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894C (zh) | 2006-03-31 | 2006-03-31 | 一种双制式的移动通信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42894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77166B (zh) * | 2015-03-17 | 2017-04-01 | 神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訊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57685B (zh) * | 2008-03-14 | 2011-06-22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通信终端、音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1252743B (zh) * | 2008-03-31 | 2011-07-1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通信终端、音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120303A (zh) * | 2018-10-23 | 2019-01-01 | 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伞降的通讯电台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3056719A1 (fr) * | 2001-12-29 | 2003-07-10 | Legend (Beijing) Limited |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a courte et longue distance et procede correspondant |
CN2645354Y (zh) * | 2003-08-14 | 2004-09-29 | 浙江浙大网新易盛网络通讯有限公司 | 无线usb电话机 |
CN1606891A (zh) * | 2000-12-28 | 2005-04-13 | 讯宝科技公司 | Wlan和wwan间的自动无缝垂直漫游 |
CN1665328A (zh) * | 2005-03-18 | 2005-09-07 | 杭州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双模/多模便携装置及其智能切换方法 |
CN1720708A (zh) * | 2002-12-04 | 2006-01-11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双模电话的方法和设备 |
-
2006
- 2006-03-31 CN CNB2006100662869A patent/CN10044289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6891A (zh) * | 2000-12-28 | 2005-04-13 | 讯宝科技公司 | Wlan和wwan间的自动无缝垂直漫游 |
WO2003056719A1 (fr) * | 2001-12-29 | 2003-07-10 | Legend (Beijing) Limited |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a courte et longue distance et procede correspondant |
CN1720708A (zh) * | 2002-12-04 | 2006-01-11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双模电话的方法和设备 |
CN2645354Y (zh) * | 2003-08-14 | 2004-09-29 | 浙江浙大网新易盛网络通讯有限公司 | 无线usb电话机 |
CN1665328A (zh) * | 2005-03-18 | 2005-09-07 | 杭州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双模/多模便携装置及其智能切换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77166B (zh) * | 2015-03-17 | 2017-04-01 | 神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訊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8987A (zh) | 2006-10-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13505B2 (en) | Efficient and flexi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with base-to-base communication | |
EP1480462A1 (en) | Apparatus for the recording, remote transmission and display of images and sounds from / for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 |
KR20040028648A (ko) |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 |
WO2002019053A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wireless multimedia services using bluetooth | |
CN100442894C (zh) | 一种双制式的移动通信终端 | |
US20050119014A1 (en) | Home cellular phone system | |
KR100415557B1 (ko) | 유무선 겸용의 통신 단말장치 | |
CN1710817B (zh) | 天线模块 | |
US6061569A (en) | Free channel double checking protocol and systems | |
CN101159720A (zh) | 无线ip网关、无线ip电话系统及voip通话的实现方法 | |
CN104158982A (zh) | 一种手机与有线电话的号码转换方法 | |
KR200198069Y1 (ko) | 데이터와 음성을 송,수신할 수 있는 무선 네트워크시스템 | |
JP2737672B2 (ja) | 携帯情報通信装置 | |
US20060240817A1 (en) | Multi-wireless connection device | |
CN101986731B (zh) | 一种无线通信及遥控系统和无线通信及遥控方法 | |
KR100244851B1 (ko) | 유선전화망을 통해 통화 가능한 휴대용 통신기기의 통화수행방법 | |
CN201869269U (zh) | 一种高端多模无线系统终端 | |
US20040028030A1 (en) | Method for dialing an internet protocol phone | |
CN1870680A (zh) | 通讯交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US2003003552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telephone number | |
CN212696059U (zh) | 一种基于WiFi的网络电话终端及系统 | |
KR100678108B1 (ko) | 유선망/무선망을 선택하여 통신할 수 있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및 그 동작 방법 | |
JP3096034U (ja) | 制御信号送信用イヤホンマイク | |
KR100965004B1 (ko) | 이동 단말기와 복수의 통신망 간의 통신을 위한 정합 장치 및 상기 정합 장치를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 |
KR20020080072A (ko) | 무선 전화 기능을 갖는 영상 전화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33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