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442842C - Av数据发射机和接收机以及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Av数据发射机和接收机以及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2842C
CN100442842C CNB2003101242781A CN200310124278A CN100442842C CN 100442842 C CN100442842 C CN 100442842C CN B2003101242781 A CNB2003101242781 A CN B2003101242781A CN 200310124278 A CN200310124278 A CN 200310124278A CN 100442842 C CN100442842 C CN 10044284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eiver
signal
transmitter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242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12816A (zh
Inventor
尾山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12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2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28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284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84Client identification by a unique number or address, e.g. serial number, MAC address, socket I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2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7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encryption
    • H04N21/23476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encryption by partially encrypting, e.g. encrypting the ending portion of a movi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8Client or end-user data management, e.g. managing client capabilities, user preferences or demographic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 H04N21/258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 H04N21/25816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involving client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6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 H04N21/26606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for generating or managing entitlement messages, e.g. Entitlement Control Message [ECM] or Entitlement Management Message [EM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1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 H04N21/6106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 H04N21/6131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involving transmission via a mobile phon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73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with two-way working, e.g. subscriber sending a programme selection signal
    • H04N7/17309Transmission or handling of upstream communications
    • H04N7/17318Direct or substantially direct transmission and handling of reques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67Systems rendering the television signal unintelligible and subsequently intelligible
    • H04N7/1675Providing digital key or authorisation information for generation or regeneration of the scrambling sequ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当AV数据发射机发送用于请求ID码变更的ID变更请求信号时,AV数据发射机基于接收的ID变更请求信号而判定哪个AV数据接收机请求该ID码变更,将存储于AV数据发射机中的ID码变更为所判定的AV数据接收机的ID码,以如此改变的ID码加密AV数据,并发送加密的AV数据。

Description

AV数据发射机和接收机以及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V数据发射机,用于以密码来加密AV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来发送加密AV数据,AV数据接收机,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来接收加密AV数据并对加密AV数据进行解码,以及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该AV数据发射机和该AV数据接收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连接的复杂性的增加和无线技术的发展,已经提出了一种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其中AV数据从例如调谐器、录像机或DVD等AV源设备发送至例如显示器或投影仪等AV再现装置,并且其中AV数据以图片或声音的形式显示于AV再现装置或从AV再现装置输出。为了实现此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发送从AV源设备提供的AV数据的AV数据发射机、以及AV接收机被连接至AV再现装置。可替换地,此AV数据发射机包含于AV源设备中,而AV数据接收机则包含于AV再现装置中,从而该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由AV源设备和AV再现装置构成。
在这种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因为AV数据的版权,故AV数据发射机和AV数据接收机是一一对应地提供的,从而AV数据不能在构成别的无线通信系统的AV数据发射机和AV数据接收机之间收发。图28示出了一种构成,其利用了多个传统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在图28中,提供了两个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在一个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X中,从AV源设备1输出的AV数据从AV数据发射机101的天线511发送,该AV数据发射机101由电缆连接至AV源设备1。此来自AV源设备1的AV数据由AV数据接收机102通过天线541接收,由电缆提供给连接至AV数据接收机102的AV再现装置2,并由AV再现装置2再现和显示。
进而,当用来操作AV源设备1的遥控器11被操作以发射红外信号时,红外信号由AV数据接收机102中的红外信号接收部件553接收,改变成无线通信信号,并从天线541发送。当AV数据发射机101通过天线511接收此信号时,此AV数据发射机101将接收的信号改变成红外信号并从红外信号发送部件517发送该红外信号,AV源设备1中的红外信号接收部件12接收该红外信号,而AV源设备1执行由遥控器11指示的操作。
进而,在另一个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Y中,当AV数据从具有AV源设备功能的AV数据发射机103的天线511发送时,具有AV再现装置功能的AV数据接收机104通过天线541接收该AV数据,投影该AV数据,并在屏幕13上再现和显示所投影的AV数据。当操作遥控器14以操作该AV数据发射机103时,AV数据接收机104的红外信号接收部件553接收红外信号,将该红外信号变换成无线通信信号,并从天线541发送该无线通信信号。当AV数据接收机103通过天线511接收此信号时,AV接收机103执行由遥控器14指示的操作。
如图29所示,AV数据发射机101包括输入例如NTSC数据的模拟AV数据的模拟输入部件502和输入数字信号的数字输入部件501。模拟数据由A/D变换部件(以下称为“A/D”)503数字化,并由MPEG部件504编码。各种数据由数据生成部件505排序,而纠错码由纠错码附加部件506附加至数据。数据由数据加扰部件507而加密(加扰),并经由基带(以下称为“BB”)509、射频放大电路(以下称为“RF”)510和天线511而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当数据加扰部件507对数据进行加扰时使用的ID被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在将要输入的数据是数字数据的情形下,数据从数字输入部件501直接提供给数据生成部件505。
图30示出了AV数据接收机102的构成,其中数据通过天线541、RF 542和BB 543接收,由解扰部件544解扰,经过数据分析部件545的AV数据分类、短缺判定等,由MPEG部件546解码、由D/A变换部件(以下称为“D/A”)547变换成模拟信号,并从模拟输入部件548输出为例如NTSC数据的数据。当解扰部件544对数据进行解扰时使用的ID被存储于ID存储部件560中。在将要输出数字数据的情况下,来自数据分析部件545的数据通过数字输出分析部件549和数字输出部件550而输出。
进而,在AV数据接收机102中,数据分析部件545判定数据包是否正确地接收了。当数据分析部件545判定数据包未能正确地接收时,重发请求包生成部件588为未接收的包生成重发请求包。AV数据接收机102进而包括操作部件551,其输入用于控制AV源设备1的信号,并包括红外信号接收部件553,其接收来自遥控器11的红外信号。来自操作部件551的数据由操作部件数据变换部件552变换,而由红外信号接收部件553接收的信号由遥控器数据变换部件554变换。数据生成部件555使用变换后的数据包和来自重发请求包生成部件558的重发请求包而生成发送数据。纠错加密处理部件556将纠错码附加至如此生成的发送数据。结果所得的数据由数据加扰部件557加扰并接着通过BB 543、RF 542和天线541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101。
当AV数据发射机101通过天线511、RF 510和BB 509接收数据时,解扰部件512对数据进行解扰,数据分析部件513判定AV数据接收机102是否正确地接收数据包并对数据排序。在识别了重发请求的情形下,重发请求包生成部件514生成了发出重发请求的AV数据的数据包。进而,由数据分析部件513获得并操作AV源设备1的数据由遥控器数据分析部件516变换成遥控器信号,并从红外信号发送部件517作为红外信号而发送。不是遥控器信号的数字数据通过数字数据分析部件518从数字数据输出部件519输出。
AV数据发射机103具有图29所示的功能并还具有AV源设备1的功能。AV数据接收机104具有图30所示的功能并还具有AV再现装置2的功能。
在图28中,记录于构成无线通信系统X的AV数据发射机101和AV数据接收机102上的ID码被固定为ID码A。另一方面,记录于构成无线通信系统Y的AV数据发射机103和AV数据接收机104的ID码被固定为ID码B。因此,AV数据可在ID码相等的AV数据发射机101与AV数据接收机102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而发送。同样,AV数据可在ID码相等的AV数据发射机103与AV数据接收机104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而发送。在无线通信系统X和Y中给出的ID码A和B分别固定为发货时设定的值。
而且,还提出了一种电子交换机和终端,用于基于从发送侧终端设备发送的ID而判定接收侧终端设备的抵达次序,并根据所判定的抵达次序而执行发送处理(参见日本特许出愿公开平成8-204828(1996年))。
在图28所示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仅由AV设备的预设组合而实现该AV数据无线发送,其不利地限制了使用者通过无线通信在任意位置享受任意的AV数据源。在以下情况下,即:同时存在若干AV数据接收机、其每一个能够接收由加扰等加密并经无线通信发送的AV数据、对接收的AV数据进行解扰、并对AV数据进行解码,则许多使用者可使用这些AV数据接收机而观看或收听AV数据。但这却可能不利地侵害AV源创作者的版权。
为了在保持无线AV发送的同时尊重AV源创作者和广播公司的版权,将同一密码分配给预定数量或更少的AV数据发射机和接收机,并限制AV发送使得能够仅被分配了同一密码的AV数据发射机和接收机构成的一组许可。通过为不同组分别设置不同密码,并限制AV数据发送为不在组间发送AV数据。此外,如图28所示,在目前状况下,构成每一组使得AV数据发射机之一和AV数据接收机之一一一对应。
若该组的构成如图28所示,而使用者发出一个从置于某一室内的AV源设备1发送的AV数据由置于另一室内的AV数据接收机104再现的请求,则首先关闭AV数据接收机102和AV再现装置2。而后,将AV数据发射机103带入AV源设备1所处的室内,AV数据发射机103连接至AV源设备1,而来自AV源设备1的AV数据由AV数据接收机104再现。
传统的构成具有以下缺陷。为了在使用者即使从一室移至另一室内后仍可观看或收听同一AV源,必须实行烦琐的处理,即携带AV数据接收机或准备多套AV数据收发系统并从一套AV数据收发机变更(changing over)为另一套AV数据收发机。尽管有可能同时激活多套AV数据收发系统,但这需要多个AV数据发射机和接收机。因此安装位置的数量和功耗增加了。再者,由于多个发射机和接收机同时收发数据,故占用了大量的有限频带。
而且,使用由日本特许出愿公开平成8-204828(1996年)中的电子交换机而执行数据抵达处理的接收侧终端设备的抵达次序的设定方法,执行数据抵达处理的终端设备的次序是基于从发送侧终端设备发送的ID而判定的,而接收侧终端设备根据该次序而执行数据抵达处理。因此,为了选择AV数据发射机以将AV数据发送至使用者所需要的AV数据接收机,缺陷在于:必须关闭比使用者所要的AV接收机更高次序的AV数据接收机。因而,在使用者期望最低次序的AV数据接收机的情形下,缺陷在于:有必要关闭其他的全部AV数据接收机,这需要烦琐的处理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些缺陷而实现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使得AV数据接收机可请求AV数据发射机发送AV数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AV数据发射机和一种AV数据接收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AV数据发射机包括: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使用每个密钥信号来加密包括声音和图片的AV数据,而每一密钥信号皆设定为用于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每一AV数据接收机,其中AV数据发射机根据AV数据接收机而从作为数据通信密钥信号的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中选择接收机密钥信号之一,所述AV数据发射机将AV数据发送至该AV数据接收机,根据所选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来加密AV数据,并将AV数据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
根据该AV数据发射机,当AV数据发射机从AV数据接收机接收变更(changeover)请求信号、用于请求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根据AV数据接收机的某一接收机密钥信号时,AV数据发射机判定已发送了变更请求信号的AV数据接收机是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并且当AV数据接收机是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时,AV数据发射机将选为数据通信密钥信号的接收机密钥变更为根据该AV数据接收机的这一接收机密钥信号,并将用相应改变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加密的AV数据发送至已发送了变更请求信号的AV数据接收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AV数据发射机,包括:加密部件,用于加密包括声音和图片的AV数据;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用于存储当加密部件加密AV数据时使用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发送/接收部件,用于发送AV数据并发送/接收数据;和密钥信号变更控制部件,其存储根据多个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而分别设定的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并变更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中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其中当发送/接收部件从这一AV数据接收机接收变更请求信号、用于请求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根据某一AV数据接收机的某一接收机密钥信号时,AV数据发射机判定已发送了变更请求信号的这一AV数据接收机是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之一,而当这一AV数据接收机是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之一时,密钥信号变更控制部件将存储于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根据这一AV数据接收机的这一接收机密钥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AV数据接收机,包括:接收机密钥信号,由此来解密从AV数据发射机发送的、包括声音和图片的所接收AV数据,其中AV数据接收机通过将AV数据接收机的接收机密钥信号存储为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之一、而向许可AV数据接收机与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发射机发送变更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密钥信号变更为作为加密AV数据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的AV数据接收机的接收机密钥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AV数据接收机,包括:发送/接收部件,用于接收图片或声音等加密的AV数据并发送/接收数据;第一解密部件,用于对AV数据进行解密;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存储接收机密钥信号,第一解密部件利用该密钥信号对AV数据进行解密;和数据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待发送的数据,其中数据生成部件生成变更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密钥信号变更为AV数据接收机的接收机密钥信号,作为加密AV数据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而发送/接收部件通过将AV数据接收机的接收机密钥信号存储为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之一、而将该变更请求信号发送至许可AV数据接收机与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发射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包括:AV数据发射机,其包括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利用所述密钥信号的每一个来加密包括声音和图片的AV数据,而对于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每一AV数据接收机设定所述密钥信号的每一个,该AV数据发射机从多个作为数据通信密钥信号的接收机密钥信号中选择根据AV数据接收机的某一接收机密钥信号,AV数据发射机将把AV数据发送至该AV数据接收机,用所选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来加密AV数据,并将AV数据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和AV数据接收机,用于对将要接收的AV数据进行解密。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的AV数据发射机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AV数据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发送周期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在ID变更处理期间AV数据发射机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A到图5E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状态变换的例子;
图6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在ID变更处理期间AV数据发射机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三至第五实施例中的AV数据接收机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
图8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在ID变更处理后的处理期间AV数据发射机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在断电期间AV数据接收机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在通电期间AV数据接收机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1A到图11E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状态变换的例子;
图12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中在ID变更判定处理期间AV数据发射机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中在ID变更判定处理期间AV数据接收机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4A到图14D示出了第四实施例中当AV数据接收机发送ID变更判定信号时AV数据接收机的状态;
图15A到图15D示出了第四实施例中当AV数据接收机发送ID变更判定信号时AV再现装置的显示例子;
图16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中在ID变更判定处理期间AV数据发射机的操作的另一例子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了第五实施例中在ID变更判定处理期间AV数据发射机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了第五实施例中在ID变更判定处理期间AV数据接收机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9A和图19B示出了第五实施例中当接收变更许可信号或变更禁止信号时AV再现装置的显示例子;
图20是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的AV数据发射机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
图21是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的AV数据接收机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
图22是示出了第六实施例中在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的AV数据发射机的ID变更操作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的AV数据发射机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
图24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的AV数据接收机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
图25是示出了第七实施例中在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的AV数据发射机的ID变更操作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了本发明第八实施例中的AV数据接收机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
图27是示出了第八实施例中在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的AV数据发射机的ID改变操作的流程图;
图28是用来说明传统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9是示出了传统AV数据发射机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和
图30是示出了传统AV数据接收机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用来说明第一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AV数据发射机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在图2中,与图29所示的相同组成元件被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不在此赘述。
图1所示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由以下构成:AV数据发射机3,用于记录ID码A到C并由电缆连接至AV源设备1;AV数据接收机4a,用于记录ID码A并由电缆连接至AV再现装置2a;AV数据接收机4b,用于记录ID码B并由电缆连接至AV再现装置2b;AV数据接收机4c,用于记录ID码C并由电缆连接至AV再现装置2c;和遥控器5,用于操作AV数据接收机4a到4c。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发射机3与图29所示的AV数据发射机具有相等构成,除了AV数据发射机3还包括ID变更控制部件521,用于记录多个ID码并将记录于ID存储部件520的一个ID码变更为另一ID码,以及包括ID变更输入部件522,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ID码变更命令,而且AV数据发射机3包括数据分析部件513a,其不仅具有数据分析部件513的功能,还具有发出ID码变更请求的功能。于是,图1所示的AV数据发射机3具有包括在ID变更控制部件521内的ID码A到C。本实施例中的每一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与图30所示的传统AV数据接收机具有相同的构成。
因此,在图1所示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AV数据发射机3的构成如图2所示而每一AV数据接收机4a到4c的构成如图30所示。如此构成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格式的例子将参照图3的时序图来说明。如图3的时序图所示,一个数据通信周期580包括AV数据发射机3发送AV数据的单向AV数据发送周期581和AV数据发射机3与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之间保持相互数据通信的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
在AV数据发送周期581中,仅对由AV数据发射机3发送的AV数据进行收发。在此AV数据发送周期581中,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3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对应于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之一)接收从AV数据发射机3发送的AV数据信号570,该信号由以下组成:指示发信者、目的地等的发送头部571,和作为流数据的AV数据发送部分572。在此AV数据发送周期581中,AV数据信号570可包括多个AV数据片段,或可发送多个AV数据信号570。
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每一个由指示发信者、目的地等的发送头部574和例如各种控制信号的数据575构成的数据信号573在AV数据发射机3与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之间自由地收发,与LAN(局域网)通信类似。在此期间,AV数据发射机3发送例如控制信号作为数据信号573,用于控制AV数据接收机4a到4c和AV再现装置2a到2c的操作。此外,每一AV数据接收机4a到4c将ID码变更请求或AV数据发射机3的AV数据重发请求或用来控制AV源设备的控制信号作为数据信号573。
当如此设定了AV数据发送周期581和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时,从AV数据发射机3发送的AV数据信号570和数据信号573以根据目前与AV数据发射机3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的ID码而加密。进而,从AV数据接收机4a到4c发送的数据信号分别以存储于此的ID码A到C而加密。注意到:图3所示的数据通信格式仅供示出的目的,而其他的数据通信格式也可用于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假如如此设定了图1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周期,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ID码变更操作将参照图4的流程图来说明。在此ID码变更操作中,通过操作遥控器5而将控制信号输入到每一AV数据接收机4a到4c,而ID码变更请求则从每一AV数据接收机4a到4c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3。
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当AV数据发射机3接收数据信号573时,接收的数据信号573通过天线511、RF 510和BB 509而发送至解扰部件512。当数据信号573发送至解扰部件512,数据分析部件513a请求ID变更控制部件521分配ID码A,而ID变更控制部件521将ID码A馈送至ID存储部件520。解扰部件512接着以ID码A对数据信号573进行解密(步骤0)。
当数据信号573的解密结果馈送至数据分析部件513a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是否以ID码A解密数据信号573(步骤1)。当判定数据信号573是以ID码A解密(步骤1的“是”)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解密的数据信号573是否为用来将收发AV数据时使用的ID码变换成ID码A的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2)。当判定解密的数据信号573是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2的“是”)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ID变更控制部件521是否许可该ID码变更(步骤3)。
在以下情形下,即:使用者正在观看或收听来自AV源设备1的AV数据的内容、或ID码在本次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开始后已被变更一次,则ID变更控制部件521禁止该ID码变更。当判定ID变更控制部件521许可该ID码变更(步骤3的“是”)时,ID变更控制部件521将ID码变更为或固定为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A,并禁止再次变更ID码,从而当AV数据发射机3在本次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接收另一ID变更请求信号时,ID码A不变更为其他ID码(步骤4)。
当判定数据信号573不以ID码A解密(步骤1的“否”)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请求ID码从ID码A变更为ID码B,ID码变更控制部件521将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变更为ID码B,而数据信号573以ID码B进行解密(步骤5)。
与ID码A的步骤类似,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以ID码B进行解密(步骤6)。当判定数据信号573是以ID码B解密(步骤7的“是”)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解密的数据信号573是否为该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7)。当判定解密的数据信号573是该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6的“是”)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ID变更控制部件521是否许可该ID码变更(步骤8)。当判定ID变更控制部件521许可该ID码变更(步骤8的“是”)时,ID变更控制部件521将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变更为或固定为ID码B,并禁止再次变更ID码(步骤9)。
当在步骤6判定数据信号573不以ID码B解密时,ID码变更控制部件521将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变更为ID码C,而数据信号573以ID码C解密(步骤10)。与ID码A的步骤类似,数据分析部件513a在步骤11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以ID码C进行解密,在步骤12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为ID变更请求信号,和在步骤13判定ID变更控制部件521是否许可该ID码变更。当判定以ID码C解密的数据信号573是ID变更请求信号并许可该ID码变更时,ID变更控制部件521将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变更为或固定为ID码C,并禁止再次变更ID码(步骤14)。
当ID码变更控制部件521在步骤4、步骤9或步骤14变更该ID码、当数据分析部件513a在步骤2、步骤7或步骤12判定解密的数据信号573不是ID变更请求信号(“否”)、当数据分析部件513a在步骤3、步骤8或步骤13判定ID变更控制部件521禁止该ID码变更(“否”)、或当数据分析部件513a在步骤11判定数据信号573不以ID码C解密(“否”)时,即完成了ID码变更操作。
图5A到5E示出了当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执行ID码变更操作时,该系统的状态变换的例子。首先,如图5A所示,当AV数据发射机3以ID码A加密AV数据信号570并发送所加密的AV数据信号570时,仅存储ID码A的AV数据接收机4a接收该AV数据信号570。因而,AV数据接收机4b和4c处于数据不可接收状态。
而后,单向AV数据发送周期581变换为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如图5B所示,当AV数据接收机4b将以ID码B加密的、并用作ID变更请求信号的数据信号573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3时,AV数据发射机3以ID码B对数据信号573进行解密。因而,AV数据发射机3判定存储ID码B的AV数据接收机4b请求该ID码变更并允许ID变更控制部件521将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变更为ID码B。如图5C所示,AV数据发射机3将皆以ID码B加密的AV数据信号570和数据信号573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b。
在AV数据发射机3和AV数据接收机4b之间保持上述AV数据无线通信的同时,如图5D所示,当存储ID码D的AV数据接收机4d将以ID码D加密的、并用作ID变更请求信号的数据信号573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3时,AV数据发射机3不能以任何ID码A到C对数据信号573进行解密。因而,AV数据发射机3认识到AV数据接收机4d不是被许可的接收机,而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仍保持为ID码B。结果,如图5E所示,AV数据发射机3和AV数据接收机4b能继续它们之间的AV数据无线通信。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仅由AV数据发射机3管理的分别包含ID码A到C的AV数据接收机4a到4c被许可保持与AV数据发射机3的AV数据无线通信。此外,可响应于来自每一AV数据接收机4的请求而开始该AV数据无线通信。进而,通过操作ID变更输入部件522,ID变更控制部件521将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变更为其他ID码。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AV数据发射机判定该ID码变更请求是由来自每一AV数据接收机的ID变更请求信号发出的。可替换地,通过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内接收从AV数据接收机之一发送的数据信号,AV数据发射机可判定发出了ID码变更请求。在此情形下,图4的流程图中的步骤2、步骤7和步骤12的操作可略去。
第二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AV数据发射机和AV数据接收机的构成分别如图1、图2和图30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参照图6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ID变更操作。
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当AV数据发射机3接收数据信号573时(步骤20)时,解扰部件512以目前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对数据信号573进行解密,并将解密结果发送至数据分析部件513a(步骤21)。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以当前ID码进行解密(步骤22)。
当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数据信号573是以当前ID码解密(步骤22的“是”)时,执行由数据信号573请求的处理操作(步骤23)。即,由于数据信号573从现在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对应于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之一)输出,故数据信号573用作AV数据重发请求信号或用于控制AV源设备1的操作的控制信号。因此,AV数据发射机3执行AV数据重发处理、用于控制AV源设备1的控制处理等,并完成ID变更操作。
当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数据信号573不以存储在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解密(步骤22的“否”)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发出ID码变更请求,ID变更控制部件521将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变更为另一ID码,而数据信号573以改变后的ID码进行解密(步骤24)。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以改变后的ID码进行解密(步骤25)。
当判定数据信号573被解密(步骤25的“是”)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解密的数据信号573是否为用于将收发AV数据时使用的ID码变换成另一ID码的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26)。当数据分析部件513a确定解密的数据信号573是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26的“是”)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ID变更控制部件521是否许可该ID码变更(步骤27)。
当判定ID变更控制部件521许可该ID码变更(步骤27的“是”)时,ID变更控制部件521将在步骤24改变并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变更为或固定为另一ID码,并禁止再次变更ID码,从而当AV数据发射机3在本次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接收另一ID变更请求信号时,该ID码不变更为其他ID码(步骤28)。
当确定数据信号573不以改变后的ID码解密(步骤25的“否”)时,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已由ID变更控制部件521记录的全部ID码中的任一个解密(步骤29)。当ID变更控制部件521判定有一个尚未使用的ID码时,在步骤24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被变更为未使用的ID码,而数据信号573以改变后的、未使用的ID码解密。
当AV数据发射机3根据图6的流程图操作、在步骤23基于该数据信号573执行该操作、判定该数据信号573不是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26中的“否”)、判定可变更该ID码(步骤27中的“否”)、在步骤28将该ID码变更为另一ID码、或判定数据信号573已由ID变更控制部件521记录的全部ID码中的任一个解密(步骤29中的“是”),该AV数据发射机3完成该ID变更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数据信号首先以目前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进行解密。即,当包含ID码A到C的AV数据发射机3接收数据信号573、同时ID码B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时,数据信号首先以ID码B解密。当数据信号可被解密时,判定数据信号573从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b输出,而ID变更操作可因此略去。反之,当数据信号不能以ID码B解密时,将ID码B变更为其他ID码A或C,并且数据信号以变更后的ID码解密,并可判定是否发出了ID变更请求。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不必对全部ID码进行解密,有可能简化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类似,AV数据发射机通过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间接收从该AV数据接收机发送的数据信号,可判定发出了ID码变更请求,而图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26的操作可略去。进而,即使当AV数据发射机执行本实施例中的上述ID变更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做出图5A到5E示例的状态变换。
第三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AV数据发射机的构成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类似。AV数据接收机的构成如图7的方框图所示。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AV数据接收机与图30所示的AV数据接收机的不同在于:AV数据接收机包括控制部件561,能控制例如AV再现装置的外部设备或连接至AV数据接收机的AC电源。该控制部件561被馈送以用于控制当数字输出分析部件549实行操作时判定的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控制信号而控制该外部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当将要改变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时,关闭AV数据接收机4(对应于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之一),其接收改变ID码前从AV数据发射机3发送的AV数据信号570。在本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实行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同样的ID变更操作。即,当从包含不同于目前所设ID码的ID码的AV数据接收机4发出ID变更请求时,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根据图4或图6的流程图的ID变更操作。
如上所述,通过允许AV数据发射机3实行ID变更操作,存储于AV数据发射机3的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被改变,并使用改变后的ID码来保持AV数据无线通信。此刻,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用于变更前的加密的ID码被存储于ID变更控制部件521。而后,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根据图8的流程图的操作。
下面说明此刻AV数据发射机3的操作。首先,判定存储于ID变更控制部件521中的ID码变更之前使用的ID码(以下称为“变更之前的ID码”)(步骤41)。ID变更控制部件521暂时用完成ID变更操作后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以下称为“变更之后的ID码”)来代替所判定的变更之前的ID码(步骤42)。此刻,因此ID存储部件520的记录状态暂时变成图4或图6的流程图的ID变更操作之前的状态。
在数据生成部件505生成用于关闭AV数据接收机4的控制信号(以下称为“关闭信号”)时,纠错码附加部件506将纠错码附加至此关闭信号(步骤43)。而后,数据加扰部件507读取被暂时取代并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变更之前的ID码,并加密该附加了纠错码的关闭信号(步骤44)。
于是,以变更之前的ID码加密的关闭信号通过BB 509、RF 510和天线511而发送(步骤45)。当发送此关闭信号时,ID变更控制部件521将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返回至在图4或图6的流程图的ID变更操作中设定的变更之后的ID码(步骤46)。
当存储变更之前的ID码的AV数据接收机4接收这样的关闭信号时,AV数据接收机4实行根据图9的流程图的电力关闭处理。在此处理中,通过天线541、RF 542和BB 543接收的信号被馈送至解扰部件544,该信号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60中的ID码解密,并且然后数据分析部件545分析所接收信号的内容(步骤50)。
数据分析部件545判定接收的信号是否为关闭信号(步骤51)。当数据分析部件545判定接收的信号是关闭信号(步骤51的“是”)时,控制部件561判定对于例如AV再现装置2(对应于AV再现装置2a到2c之一)的外部设备和连接至AV数据接收机4的外部AC电源的控制是否有效(步骤52)。当判定对外部设备操作的控制有效(步骤52的“是”)时,将关闭信号通过数字输出分析部件549应用于控制部件561,而控制部件561控制AV再现装置2的关闭(步骤53)。而后,控制部件561控制外部AC电源的关闭(步骤54)。
当如此关闭AV再现装置2或当判定对外部设备操作的控制无效(步骤52的“否”)时,关闭AV数据接收机4本身(步骤55)并且当接收关闭信号时AV数据接收机4完成操作。当判定接收的信号不是关闭信号(步骤51的“否”)时,AV数据接收机4完成操作。在图9的流程图的操作中,步骤54中用来关闭AC电源的控制操作可略去,或可通过直接关闭AC电源来关闭AV再现装置2、而无需步骤53中用来关闭AV再现装置2的控制操作。
进而,在本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当通过操作遥控器5或直接操作而开启AV数据接收机4时,AV数据接收机4发出ID码变更请求,以将存储于AV数据发射机3的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变更为存储于AV数据接收机4中的ID码,从而接收来自AV数据发射机3的AV数据信号570。下面参照图10的流程图来说明AV数据接收机4在开启时的操作。
当开启AV数据接收机4(步骤61)时,数据生成部件555生成ID变更请求信号,用于指示存储于AV数据发射机3的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将被变更为存储于AV数据接收机4的ID存储部件560中的ID码,并将生成的ID变更请求信号通过BB 543、RF 542和天线541而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步骤62)。此刻,纠错码由纠错码附加部件556附加至ID变更请求信号,由数据加扰部件557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60中的ID码进行加密,并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3。
相应地,接收此ID变更请求信号的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根据图4或图6的流程图的ID变更操作。此外,在AV数据接收机4中,控制部件561判定在发送ID变更请求信号后对例如AV再现装置2的外部设备和连接至该AV数据接收机4的AC电源进行控制的控制操作是否有效(步骤63)。当判定外部设备的操作可控制(步骤63的“是”)时,控制部件561控制外部AC电源的接通(步骤64)。
接下来,在控制部件561控制AV再现装置2的接通(步骤65)后,AV再现装置2改变为数据输入状态,以能够将来自模拟输出部件548的AV数据输入到AV再现装置2(步骤66)。当AV再现装置2的输入被变更或当判定AV再现装置2的操作可控制(步骤63的“否”)时,AV数据接收机4完成电力接通期间的处理操作。
结果,仅通过接通AV数据接收机4,便可向AV数据发射机3发出ID变更请求并激活AV再现装置2。可替换地,步骤62的ID变更请求操作在步骤63到步骤66的对AV再现装置2的激活控制后方可实行。进而,例如AV再现装置2的外部设备和AC电源可仅通过开启AV再现装置2的电源功能来控制,而无需接通AC电源。
图11A到图11E示出了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状态变换的例子,该状态变换通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将AV数据接收机4的ID码变更操作与电力通/断操作互锁而出现。首先,如图11A所示,当AV数据发射机3以ID码A来加密AV数据信号570并发送所加密的ID码时,仅存储ID码A的AV数据接收机4a接收AV数据信号570。此刻,AV再现装置2a处于电力接通状态,而AV再现装置2b和2c和AV数据接收机4b和4c处于电力关闭状态。
而后,如图11B所示,当AV数据接收机4b接通时,AV再现装置2b被接通,并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内,以ID码B加密的、并用作ID变更请求信号的数据信号573被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3。因而,AV数据发射机3以ID码B对此数据信号573进行解密并将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变更为ID码B。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接着暂时改变为ID码A,即变更之前的ID码,用于关闭AV数据接收机4a的关闭信号以ID码A来加密并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a。
相应地,如图11C所示,AV数据接收机4a接收以ID码A加密的关闭信号,AV再现装置2a被关闭,而AV数据接收机4a本身被关闭。AV数据发射机3将AV数据信号570和以ID码B加密的数据信号573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b。
在AV数据发射机3与AV数据接收机4b之间如此保持AV数据无线通信的同时,当接通存储ID码D的AV数据接收机4d时,AV数据再现装置2d被接通,而AV数据接收机4d将以ID码D加密的、并用作ID变更请求信号的数据信号573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3,如图11D所示,AV数据发射机3不能以ID码A到C的任何一个对数据信号573进行解密。因而,AV数据发射机3认识到AV数据接收机4d不是被许可的接收机,而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因此仍是ID码B。结果,如图11E所示,AV数据发射机3和AV数据接收机4b能继续它们之间的AV数据无线通信。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例,通过接通AV数据接收机4,AV数据接收机4可发出请求以将存储于AV数据发射机3的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变更为存储于AV数据接收机4的ID存储部件560的ID码,以供与AV数据发射机3通信。因此,通过接通AV数据接收机4,可在AV数据接收机4与AV数据发射机3间自动建立数据通信。
进而,当将ID变更请求发至AV数据发射机3、并改变存储于AV数据发射机3的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时,在ID变更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可被关闭。因此,与AV数据发射机3不保持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可被关闭,并可减低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耗。
在此实施例中,当AV数据接收机4与AV数据发射机3不保持AV数据无线通信时,AV数据接收机4和例如AV再现装置2的外部设备被关闭。可替换地,当AV数据接收机4接收关闭信号时,AV数据接收机4可设定为例如休眠状态或挂起状态的低功耗模式。进而,当AV数据接收机4接收关闭信号时,AV数据接收机4可转入其中AV数据接收机4仅实行接收操作的操作状态。
第四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AV数据发射机和AV数据接收机的构成分别如图1、图2和图30或图7所示,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类似。
第四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不同在于:AV数据接收机4判定AV数据发射机3的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能否改变为另一ID码,AV数据接收机4发出ID变更请求。注意到: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实行同样的ID变更操作。此外,在AV数据发射机3实行ID变更操作后,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根据图8的流程图的操作,而AV数据接收机4(对应于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之一)实行根据图9的流程图的操作,与第三实施例类似。
即,当AV数据接收机4将ID变更请求发至AV数据发射机3时,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根据图4或图6的流程图的ID变更操作。AV数据发射机3发送关闭信号,而与AV数据发射机3中断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和AV再现装置2(对应于AV再现装置2a到2c之一)被关闭。
如上所述,在其中AV数据发射机3和AV数据接收机4实行它们的ID变更操作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实行了用于判定ID变更是否可能的ID变更判定操作。在此操作中,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根据图12的流程图的操作,而AV数据接收机4实行根据图13的流程图的操作。
首先,当例如在接通AV数据接收机4的时刻实行预定的操作时、或当使用者操作系统时,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开始ID变更判定操作,用于判定ID变更操作是否可能。数据生成部件555生成ID变更判定信号,而纠错码由纠错码附加部件556附加至该信号。结果所得的信号由数据加扰部件557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60的ID码加密,并通过BB 543、RF 542和天线541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步骤80)。
此外,当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AV数据发射机3通过天线511、RF 510和BB 509接收数据信号573时,ID变更控制部件521将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变更为另一ID码,并判定解扰部件512能否以ID存储部件520中的改变后的ID码对数据信号573进行解扰。
在此情形下,与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ID变更操作类似,AV数据发射机3可判定数据信号573能否依A→B→C次序以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进行解扰。可替换地,与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ID变更操作类似,AV数据发射机3可判定数据信号573能否以开始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当前ID码次序的ID码进行解扰。
当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接收的信号数据573能以记录于ID变更控制部件521的多个ID码的任一个进行解密(步骤70的“是”)时,则判定此解密的数据信号573是否为ID变更判定信号(步骤71)。注意到:当如此解密数据信号573时,用来对数据信号573进行解密的ID码被暂时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此刻,当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数据信号573是ID变更判定信号(步骤71的“是”)时,则判定使用者是否指示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不可改变(步骤72)。
为使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不可变更,则设定ID变更控制部件521的状态。如此设定的状态将称为“固定模式”。可通过操作ID变更输入部件522或通过从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发送控制信号而指定该固定模式。
当基于ID变更控制部件521的状态判定AV数据发射机3不处于固定模式(步骤72的“否”)时,数据生成部件505生成变更许可信号,以指示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可变更(步骤73)。在纠错码附加部件506将纠错码附加至该变更许可信号后,数据加扰部件507以暂时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用于步骤70的解密)来加密该变更许可信号,而加密的信号通过BB 509、RF 510和天线511而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步骤74)。
反之,当基于ID变更控制部件521的状态判定AV数据发射机3处于固定模式(步骤72的“是”)时,数据生成部件505生成变更禁止信号,以指示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不可变(步骤75)。而后,与步骤74类似,纠错码附加部件506将纠错码附加至此变更禁止信号,数据加扰部件507以暂时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来加密该信号,并且加密的信号通过BB509、RF 510和天线511而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步骤76)。
在AV数据发射机3在步骤74发送变更许可信号或在步骤76发送变更禁止信号后,ID变更控制部件521将暂时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变更为在步骤70判定解扰部件512能以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对数据信号573进行解扰之前存储于其中的ID码(步骤77)。结果,当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返回原始状态时,AV数据发射机3完成该操作。
进而,判定解扰部件512甚至不能以记录于ID变更控制部件521中的多个ID码对数据信号573进行解扰(步骤70的“否”),然后AV数据发射机3将接收的信号作为非变更目标信号通过BB 509、RF 510和天线511而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以指示:发送由AV数据发射机3接收的信号的AV数据接收机4是ID码不能变更、而且不能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数据通信的接收机(步骤78),并且AV数据发射机3完成该操作。此处假设接收的信号暂时存储于BB 509,直到完成了根据图12的流程图的操作。
当判定解密的数据信号573不是ID变更判定信号(步骤71的“否”)时,AV数据发射机3完成了根据图12的流程图的操作。此刻,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解密的数据信号573的内容并实行根据该内容的操作。即,在解密的数据信号573是例如ID变更请求信号的情形下,AV数据发射机3移至根据图4或图6的流程图的操作,并判定ID变更控制部件521是否许可ID码变更(步骤3、步骤8、步骤13或步骤27)。当判定ID变更控制部件521许可该ID码变更时,改变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步骤4、步骤9、步骤14或步骤28)。
此刻,在用与步骤70的判定前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不同的ID码加密该信号情形下,可直接改变该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进而,在信号是用步骤70的判定前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中的ID码加密的重发请求信号或用于控制AV源设备1的操作的控制信号的情形下,实行AV数据重发处理或控制AV源设备1的处理。
如上所述,当AV数据发射机3发送作为判定结果信号的变更许可信号、变更禁止信号或非变更目标信号时,AV数据接收机4判定AV数据接收机4是否已接收了来自AV数据发射机3的判定结果信号(步骤81)。当AV数据接收机4已通过天线541、RF 542和BB 543接收了判定结果信号(步骤81的“是”)时,解扰部件544以ID存储部件560中的ID码对判定结果信号进行解扰,而数据分析部件545判定该判定结果信号是否为非变更目标信号(步骤82)。
当数据分析部件545判定该判定结果信号不是非变更目标信号(步骤82的“否”)时,数据分析部件545判定该信号是否为变更禁止信号(步骤83)。当数据分析部件545判定该信号不是变更禁止信号(步骤83的“否”)时,AV数据接收机4显示指示ID变更有可能的结果(步骤84)。当数据分析部件545判定该信号是变更禁止信号(步骤83的“是”)时,AV数据接收机4显示指示ID变更不可能的结果(步骤85)。当数据分析部件545判定该信号是非变更目标信号(步骤82的“是”)时,AV数据接收机4显示指示该AV数据接收机4不是ID变更目标接收机的结果(步骤86)。
当AV数据接收机4未判定AV数据接收机4已接收了来自AV数据发射机3的判定结果信号(步骤81的“否”)时,AV数据接收机4判定从变更判定信号的发送后是否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步骤87)。当判定未经过预定的时间(步骤87的“否”)时,处理再次返回步骤81,其中AV数据接收机4判定AV数据接收机4是否接收了该判定结果信号。当判定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步骤87的“是”)时,AV数据接收机4显示指示AV数据发射机3未发送判定结果信号的结果(步骤88)。
下面参照图14A到图14D来说明AV数据发射机3和AV数据接收机4实行它们的ID变更判定操作的操作例。首先,如图14A所示,当AV数据接收机4a将以ID码A加密的ID变更判定信号ASK发送至包含ID码A到C、并不处于固定模式的AV数据发射机3时,AV数据发射机3将变更许可信号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a。因而,AV数据接收机4a接收该变更许可信号,意识到ID变更有可能,并通过接通例如LED的发光部件40而显示ID变更有可能的结果。
如图14B所示,当AV数据发射机3处于ID码固定为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B的固定模式、且AV数据接收机4a将以ID码A加密的ID变更判定信号ASK发送至该AV数据发射机3时,AV数据发射机3将变更禁止信号发送至该AV数据接收机4a。因而,AV数据接收机4a接收该变更禁止信号,意识到该AV数据接收机4a是变更目标接收机但ID变更不可能,并接通和关闭发光部件40。
如图14C所示,当存储ID码D的AV数据接收机4d将以ID码D加密的ID变更判定信号ASK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3时,AV数据发射机3不能对信号ASK进行解密,因为该信号不是以ID码A到C之一进行加密的,并发送非变更目标信号。AV数据接收机4d接收该非变更目标信号,意识到该AV数据接收机4d不是变更目标接收机,并接通发光部件41。进而,如图14D所示,当AV数据接收机4在发送ID变更判定信号ASK后,未接收来自AV数据发射机3的判定结果信号时,则AV数据接收机4意识到没有来自AV数据发射机4的答复,并接通和关闭发光部件41。
如上所述,发光部件40或41可设在AV数据接收机4上,而AV数据接收机4可根据发光部件40或41的状态,显示指示在图13的流程图的步骤84到步骤86和步骤88之一的状态的结果。可替换地,如图15A到15D所示,结果可由连接至AV数据接收机4的AV再现装置2显示。
即,在图14A所示的状态中,指示ID变更有可能的结果由连接至AV数据接收机4a的AV再现装置2a显示,如图15A所示。在图14B所示的状态中,指示ID变更不可能的结果由AV再现装置2a显示,如图15B所示。在图14C所示的状态中,指示AV数据接收机4不是变更目标接收机的结果由连接至AV数据接收机4d的AV再现装置2d显示,如图15C所示。在图14D所示的状态中,指示没有来自AV数据发射机3的答复的结果由连接至AV数据接收机4的AV再现装置2显示,如图15D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当AV数据接收机4发送ID变更判定信号时,数据生成部件555生成ID变更判定信号(用作强制模式的ID变更判定信号),所述信号包含用于释放AV数据发射机3的固定模式的数据。在此情形下,判定ID变更是否可能的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根据图16的流程图的操作。
具体地,当在步骤70判定接收的信号能以记录于ID变更控制部件521上的ID码解密、并在步骤71判定解密的信号是ID变更判定信号时,处理移至步骤90,在此判定ID变更判定信号是否为强制模式的信号。当判定ID变更判定信号是强制模式的信号(步骤90的“是”)时,处理移至步骤73,在此实行ID码可改变时的处理操作。当判定ID变更判定信号不是强制模式的信号(步骤90的“否”)时,处理移至步骤72,在此判定AV数据发射机3是否处于固定模式。
第五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AV数据发射机和AV数据接收机的构成分别如图1、图2和图30或图7所示,与第四实施例类似。
在与第四实施例类似的第五实施例中,系统实行ID变更判定操作和ID变更操作。由于该ID变更操作与第四实施例的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对于该ID变更判定操作,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在于:AV数据发射机3基于目前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而发送指示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对应于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之一)的信号,以及允许发送ID变更判定信号的AV数据接收机4识别由该信号指示的通知。
当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实行上述ID变更判定操作时,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根据图17的流程图的操作而AV数据接收机4实行根据图18的流程图的操作。在图17和图18的流程图中,实行与图12和图13的流程图同样操作的步骤被标以相同附图标记并不在此处赘述。
首先,当实行预定的操作时,例如,当接通AV数据接收机4、使用者操作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或从上次ID变更判定的完成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开始ID变更判定操作,以判定ID变更是否可能。AV数据接收机4发送ID变更判定信号(步骤80)。AV数据发射机3判定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接收的数据信号573能否以记录于ID变更控制部件521的ID码进行解密(步骤70)。当判定数据信号573能被解密(步骤70的“是”)时,AV数据发射机3判定该信号573是否为ID变更判定信号(步骤71)。
当AV数据发射机3判定数据信号573是ID变更判定信号(步骤71的“是”)时,AV数据发射机3判定在步骤70判定数据信号573能被解密之前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数据生成部件505生成所选的接收机判定信号,其指示目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并且生成的信号被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步骤100)。在此情形下,纠错码附加部件506将纠错码附加至所选的接收机判定信号,数据加扰部件507以在步骤70判定的ID码来加密该信号,而加密的信号通过BB 509、RF 510和天线511而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
而后,与第四实施例类似,判定AV数据发射机3是否处于固定模式(步骤72)。当判定AV数据发射机3不处于固定模式(步骤72的“否”)时,将在步骤70判定数据信号能否被解密之前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与在步骤70用于对数据信号进行解密的ID码进行比较(步骤101)。当比较结果表明这两个ID码一致(步骤101的“是”)时,这指示该数据信号是从目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发来的,而AV数据发射机3发送指示正在保持该AV数据通信的信号(步骤102)。
当比较结果表明这两个ID码不一致(步骤101的“否”)时,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步骤73、步骤74和步骤77的操作,并将变更许可信号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当判定AV数据发射机3处于固定模式(步骤72的“是”)时,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步骤75到步骤77的操作,并将变更禁止信号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当判定信号数据573不能被解密(步骤70的“否”)时,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步骤78的操作,并将非变更目标信号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
在发送变更判定信号后,AV数据接收机4判定AV数据接收机4是否接收了所选的接收机判定信号(步骤110)。当AV数据接收机4通过天线541、RF 542和BB 543接收了所选的接收机判定信号(步骤110的“是”)时,解扰部件544对此所选的接收机判定信号进行解密,而数据分析部件545判定目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步骤111)。
当AV数据接收机4未接收所选的接收机判定信号时,AV数据接收机4判定从ID变更判定信号的发送后是否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步骤112)。当判定未经过预定的时间(步骤112的“否”)时,处理移至步骤110。当判定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步骤112的“是”)时,处理移至步骤81以判定AV数据接收机4是否已接收了该判定结果信号。
进而,在步骤111判定了目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后,AV数据接收机4判定AV数据接收机4是否已接收了判定结果信号(步骤81)。当判定AV数据接收机4已接收了判定结果信号(步骤81的“是”)时,AV数据接收机4判定该判定结果信号是否为指示AV数据接收机4的ID码存储于AV数据发射机3的ID存储部件520、而AV数据接收机4目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信号(步骤113)。当AV数据接收机4目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步骤113的“是”)时,AV数据接收机4完成该ID变更判定操作。
当通过实行步骤82和步骤83的操作而判定AV数据接收机4已接收了变更许可信号时,AV数据接收机4显示ID变更有可能、以及目前所选的AV数据接收机4的数量的通知(步骤84a)。当判定AV数据接收机4已接收了变更禁止信号时,AV数据接收机4显示ID变更不可能、以及目前所选的AV数据接收机4的数量的通知(步骤85a)。进而,当在步骤82判定AV数据接收机4已接收了非变更目标信号时,AV数据接收机4显示AV数据接收机4不是ID变更目标接收机的通知(步骤86)。进而,当在步骤87该AV数据接收机4判定经过了预定的时间但未判定AV数据接收机4已接收了判定结果信号时,AV数据接收机4显示没有来自AV数据发射机3的答复的通知(步骤88)。
因此,如图19A所示,当AV数据接收机4a将以ID码A加密的ID变更判定信号ASK发送至包括ID码A到C的、将ID码B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与AV数据接收机4b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发射机3,并且AV数据发射机3不处于固定模式时,AV数据发射机3将指示AV数据发射机3与AV数据接收机4b保持AV数据通信的所选的接收机判定信号、以及变更许可信号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a。
AV数据接收机4a意识到AV数据发射机3与AV数据接收机4b保持AV数据通信,并且ID变更有可能。AV数据接收机4a的状态移至步骤84a的状态,而AV数据接收机4a在连接至AV数据接收机4a的AV再现装置2a上显示ID变更有可能和AV数据发射机3与AV数据接收机4b保持AV数据通信的通知,如图19A所示。
如图19B所示,在AV数据发射机3处于ID码固定为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B的固定模式的同时,当AV数据接收机4a将以ID码A加密的ID变更判定信号ASK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3时,AV数据发射机3将指示AV数据发射机3与AV数据接收机4b保持AV数据通信的所选的接收机判定信号、以及变更禁止信号发送至AV数据接收机4a。
AV数据接收机4a意识到AV数据发射机3与AV数据接收机4b保持AV数据通信、而ID变更不可能。AV数据接收机4a的状态移至步骤85b的状态,而AV数据接收机4a在连接至AV数据接收机4a的AV再现装置2a上显示ID变更不可能和AV数据发射机3与AV数据接收机4b保持AV数据通信的通知,如图19B所示。
如图15C所示,当存储ID码D的AV数据接收机4d将以ID码D加密的ID变更判定信号ASK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3时,AV数据发射机3不能对该信号进行解密,因为该信号不以ID码A到C之一加密,并且AV数据发射机3向AV数据接收机4d发送该非变更目标信号。AV数据接收机4d接收该非变更目标信号,意识到该AV数据接收机4d不是该变更目标接收机,而AV数据接收机4d的状态移至步骤86的状态。AV数据接收机4d然后在连接至AV数据接收机4d的AV再现装置2d上显示该AV数据接收机4d不是变更目标接收机的通知。
如图15D所示,如果AV数据接收机4自从将ID变更判定信号Ask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3后还没有接收到来自AV数据发射机3的判定结果信号,则AV数据接收机4意识到没有来自AV数据发射机3的答复。因此,AV数据接收机4的状态移至步骤88的状态,如图15D所示,而AV数据接收机4在连接至AV数据接收机4的AV再现装置2上显示没有来自AV数据发射机3的答复的通知。
可替换地,在第五实施例中,当AV数据接收机4将ID变更判定信号发送至AV数据发射机3时,AV数据接收机4的数据生成部件555可生成强制模式的ID变更判定信号,与第四实施例类似。
第六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与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发射机和AV数据接收机的构成分别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图20所示的AV数据发射机中,用途与图2所示的AV数据发射机相同的组成元件分别被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不在此赘述。在图21所示的AV数据接收机中,用途与图7所示的AV数据接收机相同的组成元件分别被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不在此赘述。
第六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与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其构成使得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收发的数据信号573不以ID码加密。图20所示的AV数据发射机3与图2所示的不同在于:其构成不设有解扰部件512,从而数据分析部件513a直接连接至BB 509,并从而附设连接至数字输入部件501的数据生成部件505a,和纠错码附加部件506a、其将纠错码附加至来自数据生成部件505a的数据并将结果数据馈送至BB 509。
图21所示的AV数据接收机4(对应于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之一)的构成不设有加扰部件557,从而纠错码附加部件556直接连接至BB 543,并从而数字输出分析部件549直接连接至BB 543。
当AV数据发射机3和AV数据接收机4如上构成时,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收发的数据信号573从数字输入部件501通过AV数据发射机3中的数据生成部件505a和纠错码附加部件506a而施加于BB 509。此外,在AV数据接收机4中,数据信号573从数据生成部件555通过纠错码附加部件556施加于BB 543。
即,与第一到第五实施例不同,数据信号573不由加扰部件507和557加密,从而基于头部574所含的发送侧信息而判定数据信号573是从哪个装置发送来的。进而,每一BB 509和549判定周期是单向AV数据发送周期581还是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由此判定接收的数据是AV数据信号570还是数据信号573。
在AV数据发射机3中,当数据生成部件505a基于从数字输入部件501输入的数据而生成数据信号573时,纠错码附加部件506a将纠错码附加至生成的数据信号573,而结果所得的数据信号573通过BB 509、RF 510和天线511而发送。当通过天线511而接收数据信号573时,接收的信号573通过RF 510而施加于BB 509。由于该周期是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故AV数据发射机3判定该信号是数据信号573。此外,AV数据发射机3基于头部574判定该数据信号被送达(addressed)AV数据发射机3,并将接收的信号馈送至数据分析部件513a。数据分析部件513a基于数据信号573的头部574而判定数据信号573是从哪个AV数据接收机4发送来的。
在AV数据接收机4中,当数据生成部件555基于从操作部件数据变换部件552、遥控器数据变换部件554和重发请求包生成部件558输入的数据而生成数据信号573时,纠错码附加部件556将纠错码附加至数据信号573,而结果所得的数据信号573通过BB 543、RF 542和天线541而发送。当AV数据接收机4通过天线541而接收数据信号573时,接收的数据通过RF 542施加于BB 543。由于该周期是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故AV数据接收机4判定该信号是数据信号573。此外,AV数据接收机4基于头部574判定该数据信号被送达AV数据接收机4,并将接收的信号馈送至数据输出分析部件549。
相应地,在ID变更操作中,如图22的流程图所示,当AV数据发射机3接收数据信号573(步骤120)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基于数据信号573的头部574而判定由AV数据发射机3接收的数据信号573是从哪个装置发来的(步骤121)。AV数据发射机3接着判定所判定的接收机是否为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步骤122)。当数据信号573的发信者是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3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步骤122的“是”)时,则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发自包含与目前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一致的ID码的AV数据接收机4(步骤123)。
当判定数据信号573不是从目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发来的(步骤123的“否”)时,AV数据发射机3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为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124)。当判定数据信号573是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124的“是”)时,AV数据发射机3判定该ID变更是否可能(步骤125)。当判定ID变更有可能(步骤125的“是”)时,AV数据发射机3将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变更为已发送了数据信号573的AV数据接收机4的ID码(步骤126)并结束该操作。
当判定AV数据接收机4未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通信(步骤122的“否”)时,当数据信号573是从目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发来的(步骤123的“是”)时,当数据信号573不是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124的“否”)或当ID变更不可能(步骤125的“否”)时,AV数据发射机3结束该操作。
相应地,当AV数据发射机3接收ID改变请求信号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基于信号的头部574判定此ID改变请求信号是从哪个装置发来的。当AV数据发射机3将ID码A到C存储于ID变更控制部件521、并且所判定的接收机是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之一时,AV数据发射机3判定ID变更是否有可能。当判定ID变更有可能时,AV数据发射机3将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改变为AV数据接收机4的ID码。
可替换地,与第一实施例类似,AV数据发射机3可基于头部574而判定AV数据接收机4,同时参照存储于ID变更控制部件521的ID码的次序。与第二实施例类似,AV数据发射机3可通过使信号对应于不是目前使用的ID码的ID码而判定数据信号是变更请求信号。与第三实施例类似,当接通AV数据接收机4时,在ID变更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和连接至该AV数据接收机4的外部设备可被关闭,或ID变更请求信号可从AV数据接收机4发送。
进而,当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实行ID变更判定操作时,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根据图12或图17的流程图的操作而AV数据接收机4实行根据图13或图18的流程图的操作,与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类似。于是,当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实行ID变更判定操作时,AV数据发射机3判定发送了由头部574识别的数据信号573的接收机是否是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而不象在图12或图17的流程图的步骤70那样判定数据信号能否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解密。当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可实行与第一到第五实施例同样的操作时,关闭信号、所选的接收机判定信号、和ID变更判定信号不以ID码加密,与例如ID变更请求信号的其他数据信号573类似。
第七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与第一到第六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发射机和AV数据接收机的构成分别如图23和图24所示。在图23所示的AV数据发射机中,用途与图20所示的AV数据发射机相同的组成元件分别被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不在此赘述。在图24所示的AV数据接收机中,用途与图21所示的AV数据接收机相同的组成元件分别被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不在此赘述。
第七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与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其构成使得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收发的数据信号573以共用ID码X加密。此ID码X由AV数据发射机3存储于AV数据发射机3和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对应于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之一)的每一个。即,在以下情形下:AV数据发射机3许可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通信,如在图1所示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见,则存储于AV数据发射机3的ID码X不存储于不是AV数据接收机4a到4c的其他AV数据接收机4中。
在此,图23所示的AV数据发射机3与图20所示的不同在于:附含ID存储部件520a、其存储AV数据发射机3和被许可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通信的全部AV数据接收机4共用的ID码X,数据加扰部件507a、其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a的ID码X来加密来自纠错码附加部件506a的数据信号,和解扰部件512、其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a的ID码X对数据信号进行解密。另外,图24所示的AV数据接收机4与图21所示的不同在于:附含ID存储部件560a、其存储AV数据发射机3共用的ID码X,数据加扰部件557、其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60a的ID码X来加密来自纠错码附加部件556的数据信号,和解扰部件544a、其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60a的ID码X对数据信号进行解密。
当AV数据发射机3和AV数据接收机4如上构成时,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收发的数据信号573通过AV数据发射机3中的数据生成部件505a和纠错码附加部件506a从数字数据输入部件501数据施加于数据加扰部件507a。数据信号573接着由数据加扰部件507a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a的ID码X来加密并施加于BB 509。在AV数据接收机4中,数据信号573从数据生成部件555通过纠错码附加部件556施加于数据加扰部件557。数据信号573由数据加扰部件557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60a的ID码X来加密并施加于BB 543。
即,与第一到第五实施例不同,数据信号573以数据加扰部件507a和557共用的共用ID码X来加密。因此,基于数据信号573的头部574所含的发送侧信息,判定数据信号573是从哪个装置发来的。此外,每一BB 509和543判定该周期是单向AV数据发送周期581还是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由此判定接收的数据是AV数据信号570还是数据信号573。
在AV数据发射机3中,当数据生成部件505a生成基于从数字输入部件501输入的数据的数据信号573时,纠错码附加部件506a将纠错码附加至生成的数据信号573。数据加扰部件507a通过从ID存储部件520读出ID码X而以ID码X来加密数据信号573,并通过BB 509、RF 510和天线511而发送加密的数据信号573。
进而,在AV数据发射机3中,当通过天线511而接收数据信号573时,数据信号573通过RF 510施加于BB 509。由于该周期是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故AV数据发射机3判定接收的信号是数据信号573并且数据信号573基于头部574被送达AV数据发射机3,并将数据信号573馈送至解扰部件512。解扰部件512通过从ID存储部件520a读出ID码X而以ID码X对数据信号573进行解密,并将解密的数据信号573馈送至数据分析部件513a。数据分析部件513a基于数据信号573的头部574判定数据信号573是从哪个AV数据接收机4发来的。
在AV数据接收机4中,当数据生成部件555基于操作部件数据变换部件552、遥控器数据变换部件554和重发请求包生成部件558的内容而生成数据信号573时,纠错码附加部件556将纠错码附加至生成的数据信号573。数据加扰部件557从ID存储部件560a读出ID码X,以ID码X来加密数据信号573,并通过BB 543、RF 542和天线541而发送加密的数据信号573。
进而,在AV数据接收机4中,当通过天线541而接收数据信号573时,接收的数据信号通过RF 542施加于BB 543。由于该周期是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故AV数据接收机4判定所接收的信号是数据信号573,而数据信号573基于头部574被送达AV数据接收机4,并将数据信号573馈送至解扰部件544a。解扰部件544a从ID存储部件560a读出ID码X,以ID码X对数据信号573进行解密,并将解密的数据信号573馈送至数字输出分析部件549。
因此,在ID变更操作中,如图25的流程图所示,当AV数据发射机3接收数据信号573(步骤130)时,接收的数据信号573施加于解扰部件512并由解扰部件512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a的ID码X来解密(步骤131)。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以ID码X解密(步骤132)。当判定数据信号573是以ID码X解密(步骤132的“是”)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基于数据信号573的头部574来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发自含有与目前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一致的ID码的AV数据接收机4(步骤133)。
当数据信号573不是从目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发来的(步骤133的“否”)时,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为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134)。当数据信号573是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134的“是”)时,判定ID变更是否可能(步骤135)。当判定ID变更有可能(步骤135的“是”)时,将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变换为已发送了数据信号573的AV接收机4的ID码(步骤136),而AV数据发射机3结束该操作。
当判定数据信号573不以ID码X解密(步骤132的“否”)时,当数据信号573是从目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发来的(步骤133的“是”)时,当数据信号573不是ID变更请求信号(步骤135的“否”)或当判定ID变更不可能(步骤136的“否”)时,AV数据发射机3结束该操作。
如上所述,当AV数据发射机3接收ID变更请求信号时,AV数据发射机3通过判定解扰部件512能否以ID码X对信号进行解密而判定ID变更是否可能。当ID变更有可能时,数据分析部件513a基于信号的头部574判定此ID变更请求信号是从哪个装置发来的,并改变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的ID码。此刻,与第三实施例类似,当接通AV数据接收机4时,在ID变更前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和连接至该AV数据接收机3的外部设备可被关闭,或ID变更请求信号可从AV数据接收机4发送。
进而,当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实行ID变更判定操作时,AV数据发射机3实行根据图12或图17的流程图的操作而AV数据接收机4实行根据图13或图18的流程图的操作,与第六实施例类似。此刻,AV数据接收机3在图12或图17的流程图的步骤70判定数据信号573能否以ID码X解密。当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可实行象第一到第五实施例那样的操作时,关闭信号、所选的接收机判定信号、和ID变更判定信号以ID码X加密,与例如ID变更请求信号的其他数据信号573类似。
第八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与第一到第七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发射机的构成如图23所示,与第七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的AV数据接收机的构成如图26所示。在图26所示的AV数据接收机中,用途与图24所示的AV数据接收机相同的组成元件分别被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不在此赘述。
第八实施例中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与第七实施例类似,其构成使得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收发的数据信号573以共用ID码X加密,并使ID码改变而加密在单向AV数据发送周期581中发送的AV数据信号。即:在本实施例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AV数据接收机4(对应于AV数据接收机4a到4c之一)附含改变ID码的ID生成部件562,如图26以及图24的组成元件所示。由于AV数据接收机4的其他组成元件与第七实施例中AV数据接收机4的组成元件相等,故将不在此赘述。
因此,将说明AV数据接收机在ID码改变期间的操作。当操作AV数据接收机4以改变ID码时,ID生成部件562生成ID码。在由此ID生成部件562生成的ID码被施加于数据生成部件555后,纠错码由纠错码附加部件556附加至数据信号,并将结果所得的数据信号馈送至数据加扰部件557。
在数据加扰部件557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60a的ID码X来加密数据信号时,加密的数据信号在双向数据通信周期582中通过BB 543、RF 542和天线541作为数据信号573而发送。如此发送的数据信号573被假定为ID改变请求信号。此外,存储于ID存储部件560的ID码被变更为由ID生成部件562生成的ID码。
当AV数据接收机4发送ID改变请求信号、即通过ID码被变更为由ID生成部件562生成的ID码而形成的数据信号573时,AV数据发射机3接收数据信号573并判定AV数据接收机4已改变了该ID码。下面将参照图27的流程图来说明此刻AV数据发射机3的操作。
当AV数据发射机3通过天线511、RF 510和BB 509接收数据信号573时,数据信号573被馈送至解扰部件512并由解扰部件512以存储于ID存储部件520a的ID码X来解密(步骤140)。数据分析部件513a判定数据信号573是否已由ID码X解密(步骤141)。当判定数据信号573是以ID码X解密(步骤141的“是”)时,数据分析部件513基于数据信号573的头部574而判定信号发自哪个AV数据接收机4,以及数据信号573是否为ID改变请求信号(步骤142)。
当数据信号573是ID改变请求信号(步骤142的“是”)时,ID变更控制部件521判定数据信号573的发信者AV数据接收机4的ID码(步骤143)。由ID变更控制部件521判定的ID码被改变为由ID改变请求信号判定的ID码(步骤144),而AV数据发射机3结束该ID改变操作。当数据信号573还没有以ID码X解密(步骤141的“否”)时,或当数据信号573不是ID改变请求信号(步骤142的“否”)时,AV数据发射机3结束该ID改变操作。
当在每一AV数据发射机3和AV数据接收机4中如上述改变ID码时,可通过实行在第七实施例中所述的ID改变操作而改变与AV数据发射机3保持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4。进而,ID改变操作可与ID变更判定操作或ID变更操作同时实行。
第一乃至第八实施例是在假定AV数据发射机3和AV数据接收机4a到4c通过操作遥控器5而操作的同时说明的。可替换地,通过直接操作AV数据发射机3和AV数据接收机4a到4c,可实行ID变更操作、ID变更判定操作和ID改变操作。
根据本发明,AV数据发射机管理与该AV数据发射机保持AV数据通信AV数据接收机。因此,能接收来自AV数据发射机的信号的AV数据接收机的数量可被限于特定数量。此外,由于想要接收AV数据的AV数据接收机可请求密钥信号变更,故无需操作不是想要接收AV数据的AV数据接收机以外的装置。进而,完成与AV数据发射机的AV数据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的操作状态是与密钥信号变更同时自动改变的。例如,当AV数据接收机的操作状态改变为请求低功耗的操作状态时,可抑制功耗。此外,由于AV数据发射机与AV数据接收机之间的连接关系可由AV数据接收机或AV再现装置来通知,故使用者可容易地检查连接关系和连接状态。

Claims (38)

1.一种AV数据发射机,包括:
密钥信号变更控制部件,用于存储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对应于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每一AV数据接收机而分别设定所述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的其中之一,其中
所述AV数据发射机从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中选择对应于所述AV数据发射机向其发送包括声音和图片的AV数据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接收机密钥信号作为数据通信密钥信号,用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来加密所述AV数据,并将所加密的AV数据发送至所述AV数据接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AV数据发射机,其中
当所述AV数据发射机从所述AV数据接收机接收用于请求将该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对应于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接收机密钥信号的变更请求信号时,所述AV数据发射机判定已发送了所述变更请求信号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是否是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并且
当所述AV数据接收机是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时,所述AV数据发射机将所选择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对应于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这一接收机密钥信号,并将用对应改变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加密的所述AV数据发送至已发送了所述变更请求信号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
3.一种AV数据发射机,包括:
加密部件,用于加密包括声音和图片的AV数据;
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用于存储当所述加密部件加密所述AV数据时使用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
发送/接收部件,用于发送所述AV数据并发送/接收数据;和
密钥信号变更控制部件,用于存储对应于多个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而分别设定的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并变更所述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中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其中
当该发送/接收部件从AV数据接收机之一接收用于请求将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对应于这一AV数据接收机的接收机密钥信号的变更请求信号时,所述AV数据发射机判定已发送了所述变更请求信号的这一AV数据接收机是否是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之一,并且
当这一AV数据接收机是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之一时,所述密钥信号变更控制部件将存储于所述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中的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对应于这一AV数据接收机的这一接收机密钥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的AV数据发射机,进一步包括:
第一解密部件,用于以存储于所述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的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对由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的数据进行解密,其中
所述变更请求信号以对应于发送所述变更请求信号的这一AV数据接收机的这一接收机密钥信号进行加密,并且
通过判定所述第一解密部件能以存储于所述密钥信号变更部件中的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的哪一个对由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的所述变更请求信号进行解密,所述AV数据发射机判定已发送所述变更请求信号的这一AV数据接收机是否是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3的AV数据发射机,进一步包括:
第二解密部件,用于对以所述AV数据发射机和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共用的特定密钥信号加密的变更请求信号进行解密,其中
通过判定所述第二解密部件是否能以所述特定密钥信号对由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的所述变更请求信号进行解密,所述AV数据发射机判定已发送所述变更请求信号的这一AV数据接收机是否为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3的AV数据发射机,其中
当所述AV数据发射机接收所述变更请求信号并变更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时,所述发送/接收部件发送状态改变信号以改变这一AV数据接收机的操作状态,这一AV数据接收机使用这一接收机密钥信号作为该数据通信密钥信号,直到变更了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的AV数据发射机,其中
所述发送/接收部件从AV数据接收机之一接收用于请求改变存储于所述密钥信号变更控制部件中的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的改变请求信号,并且
当所述AV数据发射机判定已发送所述改变请求信号的这一AV数据接收机是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之一时,所述AV数据发射机将存储于所述密钥信号变更控制部件的对应于各AV数据接收机的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改变为由所述改变请求信号识别的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3的AV数据发射机,其中
所述AV数据发射机具有固定模式,其中存储于所述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的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不能被变更。
9.根据权利要求8的AV数据发射机,其中
假定从这一AV数据接收机发送了变更判定信号,用来判定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中的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能否被变更,和
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所述变更判定信号,
则当从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这一AV数据接收机发送了所述变更判定信号而所述AV数据发射机不处于固定模式时,所述发送/接收部件发送通信许可信号,指示这一AV数据接收机能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并且
当从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这一AV数据接收机发送了所述变更判定信号而所述AV数据发射机处于固定模式时,所述发送/接收部件发送通信禁止信号,指示这一AV数据接收机不能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AV数据发射机,其中
当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所述变更判定信号时,所述AV数据发射机判定目前接收基于存储于所述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的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的AV数据的AV数据接收机,并发送所判定的AV数据接收机的信息、以及通信许可信号或通信禁止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AV数据发射机,其中
当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所述变更判定信号并且所述变更判定信号发自不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时,所述AV数据发射机发送非通信目标信号,指示发送所述变更判定信号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不是通信目标接收机。
12.根据权利要求3的AV数据发射机,其中
所述AV数据发射机对于每一周期设定其中发送所述AV数据的AV数据发送时间段,并在除了该周期中的AV数据发送时间段以外的时间段接收所述变更请求信号。
13.一种AV数据接收机,包括:
密钥信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收机密钥信号,由此来解密所接收到的从AV数据发射机发送的、包括声音和图片的AV数据,其中
所述AV数据接收机通过存储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接收机密钥信号、而向许可所述AV数据接收机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所述AV数据发射机发送变更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将用于加密AV数据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
14.一种AV数据接收机,包括:
发送/接收部件,用于接收加密的包括图片或声音的AV数据并发送/接收数据;
第一解密部件,用于对所述AV数据进行解密;
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用于存储接收机密钥信号,所述第一解密部件利用该接收机密钥信号对所述AV数据进行解密;和
数据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将要发送的数据,其中
所述数据生成部件生成变更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将用于加密AV数据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而所述发送/接收部件通过利用所存储的AV数据接收机的接收机密钥信号,而将所述变更请求信号发送至许可所述AV数据接收机与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所述AV数据发射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AV数据接收机,进一步包括:
加密部件,用于以存储于所述第一密钥信号存储部件的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来加密由所述数据生成部件生成的信号,其中
由所述数据生成部件生成的变更请求信号由所述加密部件以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进行加密,并从所述发送/接收部件发送。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AV数据接收机,进一步包括:
加密部件,用于以所述AV数据发射机和被所述AV数据发射机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共用的特定密钥信号来加密由所述数据生成部件生成的信号,其中
由所述数据生成部件生成的变更请求信号由所述加密部件以所述特定密钥信号进行加密并从所述发送/接收部件发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AV数据接收机,进一步包括:
第二解密部件,用于以所述特定密钥信号对除了由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的所述AV数据以外的信号进行解密。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AV数据接收机,其中
当在所述AV数据发射机中变更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时,当前接收来自该AV数据发射机的AV数据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所述发送/接收部件从所述AV数据发射机接收用于改变操作状态的状态改变信号,并改变当前接收来自该AV数据发射机的AV数据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操作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AV数据接收机,其中
当当前接收来自该AV数据发射机的AV数据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所述状态改变信号时,当前接收来自该AV数据发射机的AV数据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控制包括AV数据再现装置的外部设备的操作状态以改变所述操作状态,该AV数据再现装置再现AV数据并通过电缆连接至当前接收来自该AV数据发射机的AV数据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
20.根据权利要求14的AV数据接收机,其中
当操作以接通所述AV数据接收机时,所述数据生成部件生成变更请求信号,所述发送/接收部件发送所述生成的变更请求信号,并接通包括AV数据再现装置的外部设备,该AV数据再现装置再现AV数据并通过电缆连接至所述AV数据接收机。
21.根据权利要求14的AV数据接收机,进一步包括:
密钥信号生成部件,用于生成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其中
由所述密钥信号生成部件生成的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被施加于所述数据生成部件,所述数据生成部件生成改变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将存储于所述AV数据发射机的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变更为由所述密钥信号生成部件生成的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并且所述发送/接收部件发送所生成的改变请求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4的AV数据接收机,其中
所述数据生成部件生成变更判定信号,用于判定所述AV数据发射机的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能否被变更,而所述发送/接收部件发送所述生成的变更判定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AV数据接收机,进一步包括:
通信状态判定部件,用于当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从所述AV数据发射机发送的、并指示能保持通信的通信许可信号时,指示能保持通信,而当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从所述AV数据发射机发送的、并指示不能保持通信的通信禁止信号时,指示不能保持通信。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AV数据接收机,其中
当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了从所述AV数据发射机发送的、并指示能保持通信的通信许可信号时,所述AV数据接收机控制通过电缆连接至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AV再现装置,以显示能保持通信的通知,并且
当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了从所述AV数据发射机发送的、并指示不能保持通信的通信禁止信号时,所述AV数据接收机控制该AV再现装置,以显示不能保持通信的通知。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AV数据接收机,其中
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代表目前正在被所述AV数据发射机发送AV数据的AV数据接收机的信息、以及通信许可信号或通信禁止信号,并且所述AV数据接收机控制所述AV再现装置,以显示目前正在被所述AV数据发射机发送AV数据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
26.根据权利要求23的AV数据接收机,其中
当所述发送/接收部件从已接收了所述变更判定信号的所述AV数据发射机接收了指示通信被禁止的非通信目标信号时,所述通信状态判定部件表明所述AV数据接收机是非通信目标接收机。
27.根据权利要求24的AV数据接收机,其中
当所述发送/接收部件从已接收了所述变更判定信号的所述AV数据发射机接收了指示通信被禁止的非通信目标信号时,所述AV数据接收机控制所述AV再现装置,以显示所述AV数据接收机是非通信目标接收机的通知。
28.根据权利要求14的AV数据接收机,其中
所述AV数据接收机对于每一周期而设定其中接收所述AV数据的AV数据发送时间段,并在除了该周期中的AV数据发送时间段以外的时间段发送所述变更请求信号。
29.一种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AV数据发射机,包括密钥信号变更控制部件,用于存储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对于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每一AV数据接收机来分别设定所述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的其中之一,所述AV数据发射机从多个接收机密钥信号中选择对应于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接收机密钥信号作为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其中所述AV数据发射机用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来加密包括声音和图片的所述AV数据,并将所述AV数据发送至所述AV数据接收机;和
AV数据接收机,用于对将要接收的所述AV数据进行解密。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AV数据接收机发送变更请求信号,用于请求将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对应于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某一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
当所述AV数据发射机接收所述变更请求信号时,所述AV数据发射机判定已发送了所述变更请求信号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是否是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
当所述AV数据发射机判定已发送了所述变更请求信号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是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时,所述AV数据发射机将所选择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对应于所述AV数据接收机的这一接收机密钥信号,并且
所述AV数据发射机将用相应改变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加密的所述AV数据发送至已发送了所述变更请求信号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变更请求信号是以对应于该AV数据接收机的这一接收机密钥信号加密的。
32.根据权利要求30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变更请求信号是以所述AV数据发射机和被所述AV数据发射机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共用的特定密钥信号进行加密的。
33.根据权利要求29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当所述AV数据发射机将所选择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变更为对应于已发送了所述变更请求信号的第一AV数据接收机的第一接收机密钥信号,
接着所述AV数据发射机向所述第二AV数据接收机发送用于改变第二AV数据接收机的操作状态的状态改变信号,以便改变对应于第二接收机密钥信号的所述第二AV数据接收机的操作状态,该第二接收机密钥信号被用作变更之前的数据通信密钥信号,并且
所述第二AV数据接收机接收所述状态改变信号,并改变所述第二AV数据接收机的操作状态。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通过接通所述第一AV数据接收机,而发送所述变更请求信号。
35.根据权利要求29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AV数据接收机改变对应于该AV数据接收机的这一接收机密钥信号,生成并发送包括作为信息的接收机密钥信号的改变请求信号,用于请求改变所述AV数据发射机中的对应于该AV数据接收机的这一接收机密钥信号,并且
当所述AV数据发射机接收了所述改变请求信号时,所述AV数据发射机将对应于已发送了所述改变请求信号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而存储的这一接收机密钥信号改变为由所述改变请求信号判定的所述接收机密钥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29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AV数据接收机发送变更判定信号,用于判定所述数据通信密钥信号能否被变更,并且
当已接收了所述变更判定信号的所述AV数据发射机判定能保持通信时,所述AV数据发射机发送指示能保持通信的通信许可信号,而当已接收了所述变更判定信号的所述AV数据发射机判定不能保持通信时,所述AV数据发射机发送指示不能保持通信的通信禁止信号。
37.根据权利要求36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当已发送了所述变更请求信号的所述AV数据接收机不是被许可与所述AV数据发射机通信的AV数据接收机时,已接收了所述变更判定信号的所述AV数据发射机发送非通信目标信号来指示所述AV数据接收机不是通信目标接收机。
38.根据权利要求29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对于每一周期设定AV数据发送时间段,其中发送/接收所述AV数据,并
在该周期中的除了AV数据发送时间段以外的时间段发送/接收所述变更请求信号。
CNB2003101242781A 2002-12-27 2003-12-29 Av数据发射机和接收机以及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84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82348/02 2002-12-27
JP2002382348A JP2004214971A (ja) 2002-12-27 2002-12-27 Av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avデータ受信装置及びavデータ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382348/2002 2002-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2816A CN1512816A (zh) 2004-07-14
CN100442842C true CN100442842C (zh) 2008-12-10

Family

ID=32817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2427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842C (zh) 2002-12-27 2003-12-29 Av数据发射机和接收机以及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161107A1 (zh)
JP (1) JP2004214971A (zh)
CN (1) CN10044284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6762B2 (en) * 2004-08-20 2009-11-10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registering network device i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PLC)
JP2008113172A (ja) * 2006-10-30 2008-05-15 Hitachi Ltd 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暗号化方法
JP5193076B2 (ja) * 2009-01-19 2013-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ンク機器及び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WO2011122456A1 (ja) * 2010-03-29 2011-10-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ンク機器、ソース機器、及び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WO2021150082A1 (ko) * 2020-01-23 2021-07-29 주식회사 피에스디엘 보안 장치 및 보안 프로그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364A (ja) * 1993-06-16 1995-01-24 Hitachi Maxell Ltd 有料暗号化放送の視聴装置
US5784464A (en) * 1995-05-02 1998-07-21 Fujitsu Limited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client
CN1266572A (zh) * 1998-04-01 2000-09-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数据发送设备、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接收系统、av内容发送方法、av内容接收方法、av内容发送设备、av内容接收设备和程序记录媒体
CN1317203A (zh) * 1998-07-15 2001-10-10 卡纳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数字音视频装置之间信息保密通信方法和装置
JP2002366438A (ja) * 2001-06-11 2002-12-20 Sharp Corp ディジタル情報提供取得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ィジタル情報配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0474A (en) * 1995-12-04 1999-02-09 Scientific-Atlant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ditional access in connection-oriented, interactive networks with a multiplicity of service providers
DE19835668A1 (de) * 1997-08-07 1999-02-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Übertragungsmedienverbindungsvorrichtung, steuernde Vorrichtung, gesteuerte Vorrichtung und Speichermedium
US6912513B1 (en) * 1999-10-29 2005-06-28 Sony Corporation Copy-protecting management using a user scrambling key
US7146007B1 (en) * 2000-03-29 2006-12-05 Sony Corporation Secure conditional access port interface
JP4187935B2 (ja) * 2000-08-23 2008-11-2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データ転送方法
EP1182874A1 (en) * 2000-08-24 2002-02-27 Canal+ Technologies Société Anonyme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 system
US7089426B1 (en) * 2000-09-26 2006-08-08 At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cryption
JP4839554B2 (ja) * 2000-10-19 2011-12-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サーバ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6957329B1 (en) * 2001-02-05 2005-10-18 At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encrypting data from multiple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20146125A1 (en) * 2001-03-14 2002-10-10 Ahmet Eskicioglu CA system for broadcast DTV using multiple keys for different service providers and service areas
US7224797B2 (en) * 2001-08-17 2007-05-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conditional access for receivers of encrypted transmissions
EP1452027B1 (en) * 2001-12-10 2006-08-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ccess to encrypted broadcast content
US8312265B2 (en) * 2001-12-11 2012-11-13 Pinder Howard G Encrypting received content
US7233669B2 (en) * 2002-01-02 2007-06-19 Sony Corporation Selective encryption to enable multiple decryption key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364A (ja) * 1993-06-16 1995-01-24 Hitachi Maxell Ltd 有料暗号化放送の視聴装置
US5784464A (en) * 1995-05-02 1998-07-21 Fujitsu Limited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client
CN1266572A (zh) * 1998-04-01 2000-09-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数据发送设备、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接收系统、av内容发送方法、av内容接收方法、av内容发送设备、av内容接收设备和程序记录媒体
CN1317203A (zh) * 1998-07-15 2001-10-10 卡纳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数字音视频装置之间信息保密通信方法和装置
JP2002366438A (ja) * 2001-06-11 2002-12-20 Sharp Corp ディジタル情報提供取得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ィジタル情報配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214971A (ja) 2004-07-29
CN1512816A (zh) 2004-07-14
US20040161107A1 (en) 2004-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6069C (zh) 带遥控功能的移动电话、遥控方法及其系统
US638473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a personal computer to control one or more devices
US663323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a personal computer to control one or more devices
US7436346B2 (en) System, method and interface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electronic devices of a home entertainment system via a single control device
CN1334937B (zh) 用于遥控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00525436C (zh) 内容播放系统、内容播放设备和内容播放方法
JP431389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被制御装置
CN1160953C (zh) 通过便携式遥控装置交换密钥
US5959539A (en) Apparatus for the remote control of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key allocation
US5414756A (en) Telephonically programmable apparatus
CN1900988B (zh) 遥控设备以及包括遥控设备和目标设备的系统
US9161292B2 (en) Proprietary radio control head with authentication
US20040137878A1 (en) AV dat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H02250439A (ja) 分布ステーションを具える公衆通信系とかかる通信系に使用されるステーションとサブステーション
US665024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home applianc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01268387A (ja)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JP2005318527A (ja) 無線伝送装置、相互認証方法および相互認証プログラム
JP3862431B2 (ja) 双方向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CN100442842C (zh) Av数据发射机和接收机以及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
JPH05111027A (ja) 記録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237534A (zh) 无线车载gps/电视系统
US8819744B1 (en) Miniature wireless audio/video/data distribution and access system
JP2007522719A (ja) Rf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16006087A1 (ja) 制御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60100181A (ko) 멀티에어컨의 중앙제어시스템 및 그의 설정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