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2326C - 等离子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42326C CN100442326C CNB200480024177XA CN200480024177A CN100442326C CN 100442326 C CN100442326 C CN 100442326C CN B200480024177X A CNB200480024177X A CN B200480024177XA CN 200480024177 A CN200480024177 A CN 200480024177A CN 100442326 C CN100442326 C CN 10044232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plasma display
- conductive member
- shield
- display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6—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2—Casings with localised screening
- H05K9/0022—Casings with localised screening of components mou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46—Connecting or feeding means, e.g. leading-in conduc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54—Ca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6—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 H04N5/70—Circuit details for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该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有等离子显示器1、支撑等离子显示器1且具有导电性的底板2、用来在等离子显示器上显示影像的调谐电路11、扫描驱动器12及维持驱动器13等、覆盖底板2、扫描驱动器12及维持驱动器13等的后盖4,以及覆盖调谐电路11的屏蔽体5,其中,屏蔽体5被电连接在底板2及后盖4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了由高压驱动的等离子显示器的等离子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了等离子显示器(以下简称PDP)的以往的等离子显示设备,有如日本特开平10-117081号专利公开公报所公开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在该等离子显示设备中,用于驱动PDP的驱动电路及向该电路等提供各种电压的电源电路,被安装于PDP的背面,为了对PDP进行电磁性地屏蔽(shield),覆盖PDP整体的导电体、覆盖驱动电路的导电体,及覆盖电源电路的导电体分别予以设置。
通过上述的屏蔽结构,PDP、驱动电路及电源电路分别得以屏蔽,由此可以防止PDP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unwanted radiant noises)到达驱动电路,造成驱动电路的信号中夹着杂讯,因而,可以减少显示画面的杂讯。
然而,如上所述,分别屏蔽PDP、驱动电路及电源电路,既会使屏蔽结构变得复杂,增加了屏蔽部件的部件数目,又会使用于安装屏蔽部件的制造工序也增加,从而造成等离子显示设备的成本增加。
另外,近年来,还开发有一种将接收播放信号的调谐电路与驱动电路一起安装于内部的调谐器一体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此时,从驱动电路等漏出的不需要的电流,会流入覆盖PDP的导电体中,产生不需要的辐射,而在处理模拟信号的模拟电路、尤其调谐电路的信号中,则容易夹带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其结果,在显示影像中产生杂讯,或给周围器械带来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以简单的结构,既可减少从等离子显示设备向外部放出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又可降低不需要的辐射带给内部电路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所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器、支撑等离子显示器且具有导电性的支撑构件、用来在等离子显示器中显示影像的电路、覆盖支撑构件及电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导电构件,以及覆盖电路的一部分的第2导电构件,其中,第2导电构件与支撑构件及第1导电构件电连接。
根据等离子显示设备的此结构,等离子显示器及电路所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可通过第1导电构件而予以屏蔽,从而可以减少向外部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此外,由于第1导电构件与第2导电构件电连接,且第2导电构件与支撑构件电连接,所以,即使从电路中的驱动电路等中有不需要的电流漏出,也由于不需要的电流是以第1导电构件、第2导电构件、支撑构件的顺序流动,所以,既可以抑制不需要的电流所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向外部放出,又可以抑制不需要的电流流入被第2导电构件所覆盖的电路中,从而能够降低不需要的电流对该电路的不良影响。进而,由于被第2导电构件覆盖的电路,通过第2导电构件而被屏蔽,所以,也可以降低不需要的辐射对该电路的不良影响。其结果,以使用了第1及第2导电构件的简单结构,既能够减少等离子显示设备向外部放出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又可降低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带给内部电路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其电路包括主要处理数字信号的数字电路及主要处理模拟信号的模拟电路,其中,第1导电构件覆盖支撑构件及数字电路,第2导电构件覆盖模拟电路为佳。
根据此结构,由于容易受到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影响的模拟电路,通过第2导电构件而被充分地屏蔽,所以,即使从数字电路中有不需要的电流漏出,也可以充分降低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对模拟电路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其电路包括驱动等离子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及接收播放信号的接收电路,其中,第1导电构件覆盖支撑构件及驱动电路,第2导电构件覆盖接收电路为佳。
根据此结构,由于容易受到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影响的接收电路,通过第2导电构件而被充分地屏蔽,所以,即使从驱动电路中有不需要的电流漏出,也可以充分降低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对接收电路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其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等离子显示器的数据电极的数据电极驱动电路、驱动等离子显示器的扫描电极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及驱动等离子显示器的维持电极的维持电极驱动电路,其中,数据电极驱动电路、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配置在支撑构件的周围,接收电路配置于支撑构件的中心附近为佳。
根据此结构,由于从数据电极驱动电路、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漏出的不需要的电流,以第1导电构件、第2导电构件、支撑构件的顺序流动,并且接收电路通过第2导电构件而被充分地屏蔽,因而,既可以抑制不需要的电流所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向外部放出,又可以降低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对容易受到不需要的辐射影响的接收电路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其支撑构件被连接在电路接地电位上为佳。
根据此结构,由于从电路中的驱动电路等漏出的不需要的电流,以第1导电构件、第2导电构件、支撑构件的顺序流动,最后在支撑构件被回流而流至地线,因此,既可以防止不需要的电流所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向外部放出,又能够防止不需要的电流流入第2导电构件所覆盖的电路中。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在第2导电构件中,既设有用来同第1导电构件接合的第1接合部,又设有用来同支撑构件接合的第2接合部为佳。
根据此结构,通过接合部,可以可靠地将第1及第2导电构件进行电及机械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其第2导电构件,既通过第1接合部,被螺钉固定于第1导电构件上,又通过第2接合部,而被螺钉固定于支撑构件上为佳。
根据此结构,通过用螺钉固定,可以坚固地将第1及第2导电构件进行电且机械性的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在第1导电构件中形成开口部,第2导电构件的一部分从开口部露出为佳。
根据此结构,不必拆卸第1导电构件,就能够从开口部拆卸第2导电构件,或从开口部调整第2导电构件的内部电路等,从而可以提高对第2导电构件的内部电路的维修性。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第2导电构件包括连接在支撑构件上的第1屏蔽构件,以及具有相对第1屏蔽构件装卸可能的结构的第2屏蔽构件为佳。
根据此结构,通过在保持第1屏蔽构件与支撑构件相连接的状态下,拆卸第2构件,可以调整第2导电构件的内部电路等,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对第2导电构件的内部电路的维修性。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第2导电构件,具有通过开口部,可从支撑构件及第1导电构件上拆卸下来的结构为佳。
根据此结构,不必拆卸第1导电构件,就可以通过开口部来拆卸第2导电构件,从而使第2导电构件及其内部电路的交换变的容易。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第2导电构件包括通过开口部可插入第1导电构件内部的第1屏蔽构件,及具有相对第1屏蔽构件装卸可能的结构的第2屏蔽构件为佳。
根据此结构,不必拆卸第1导电构件,就可以通过在保持第1屏蔽构件固定于支撑构件上的状态下拆卸第2屏蔽构件,来调整第2导电构件的内部电路等,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第2导电构件的内部电路的维修性。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第2导电构件沿着不需要的电流的流向形成有缝隙为佳。
根据此结构,由于沿着不需要的电流的流向形成有缝隙,所以,可使从电路中的驱动电路等漏出的不需要的电流,从第2导电构件可靠地流入支撑构件中,从而能够防止由此不需要的电流所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还最好是,电路包括有驱动等离子显示器的第1及第2驱动电路,及配置在第1及第2驱动电路之间,用来接收播放信号的接收电路,其中,第1导电构件覆盖支撑构件和第1及第2驱动电路;第2导电构件包括有配置在第1驱动电路与接收电路之间的第1屏蔽板、配置在第2驱动电路与接收电路之间的第2屏蔽板、配置在第1屏蔽板的一端与第2屏蔽板的一端之间的第3屏蔽板,以及配置在第1屏蔽板的另一端与第2屏蔽板的另一端之间的第4屏蔽板,其中,第3及第4屏蔽板的至少其中之一,在其端部附近形成有缝隙。
根据此结构,由于第3及第4屏蔽板的至少其中之一,在其端部附近形成有缝隙,所以,从第1及第2驱动电路漏出的不需要的电流,可靠地以第1导电构件、第2导电构件的第1及第2屏蔽板、支撑构件的顺序流动,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不需要的电流所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并且,又由于接收电路被第2导电构件的第1至第4屏蔽板充分地屏蔽,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对接收电路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以第1驱动电路包括有驱动等离子显示器的扫描电极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第2驱动电路包括有驱动等离子显示器的维持电极的维持电极驱动电路为佳。
根据此结构,从被高压驱动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中漏出的不需要的电流,可靠地以第1导电构件、第2导电构件的第1及第2屏蔽板、支撑构件的顺序流动,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不需要的电流所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并且,又由于接收电路被第2导电构件的第1至第4屏蔽板充分地屏蔽,因此,可以防止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对接收电路造成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背面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前面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结构剖面图。
图4是图1至图3所示的后盖的立体图。
图5是图1至图3所示的屏蔽体的立体图。
图6是将图5所示的屏蔽体安装于底板上的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7是将后盖安装于图5所示的屏蔽体上的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8是图1至图3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中所使用的各电路在底板上的配置图。
图9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结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结构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等离子显示设备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背面立体图,图2是同设备的前面立体图,图3是同设备的结构剖面图,是沿着图1所示的I-I线的剖面图。
图1至图3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板(Plasma DisplayPanel)(以下简称PDP)1、底板(chassis)2、前盖(front cover)3、后盖(backcover)4、屏蔽(shield)体5、固定螺钉6a~6c、调谐电路11、扫描驱动器12及维持驱动器(sustain driver)13。
PDP1具有长方形形状,被固定于底板2的前面。PDP1具有玻璃制的表面基板及背面基板,在它们之间,配置有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数据电极,及在画面的水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扫描电极和多个维持电极。在各电极的交点处形成有放电单元(discharge cell),PDP1通过让放电单元放电,来显示各种画面。
底板2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构成,譬如,由适当配置了用于固定的肋状物(rib)等具有略为长方形形状的铝压铸件构成,是用来支撑PDP1等的支撑构件。底板2被连接在扫描驱动器12及维持驱动器13等电路的接地电位上被接地。
前盖3,留下PDP1的显示画面而覆盖其边缘部位,利用螺钉固定等固定装置(省略图示),被固定在底板2上。前盖3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体或施行了导电镀层的成型品等构成。
扫描驱动器12及维持驱动器13,固定在底板2的背面的左侧及右侧,调谐电路11,固定在屏蔽体5的内部。屏蔽体5,使用螺钉6c而被螺钉固定在底板2的背面中央下部,后盖4,既使用螺钉6a被螺钉固定在底板2上,又使用螺钉6b被螺钉固定在屏蔽体5上。
图4是图1至图3所示的后盖4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后盖4具有由四面锥面形成的凸部,在由此凸部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有扫描驱动器12及维持驱动器13等。后盖4,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体或施行了导电镀层的成型品等构成,是覆盖底板2、扫描驱动器12及维持驱动器13等的第1导电构件。这样,由于作为第1导电构件的后盖4,覆盖着作为支撑构件的底板2及作为电路的一部分的扫描驱动器12及维持驱动器13等,因此,就成为第1导电构件覆盖支撑构件及电路的一部分。
在后盖4的中央下部,形成有成为开口部的长方形的孔41,在孔41的边缘部位的指定位置上,形成有用于插入固定螺钉6b的孔。屏蔽体5的背面从孔41中露出,屏蔽体5的背面,既发挥屏蔽功能又作为外部装饰面而被共同使用。
这样,由于屏蔽体5的背面从孔41露出,所以,当屏蔽体5或其一部分具有通过孔41可以拆卸的结构时,则使通过孔41对屏蔽体5或其内部的调谐电路11进行维持操作等成为可能。
另外,孔的位置,数目及形状等并不只局限于上述之例,也可以有多种变更,如可以为提高后盖4所产生的屏蔽效果而省略孔,或设2个或2个以上的孔。这样,不在后盖4中设置孔41,则可以使后盖4覆盖底板2及包括调谐电路11在内的所有电路,此时,第1导电构件覆盖支撑构件及所有电路。
图5是图1至图3所示的屏蔽体5的立体图。屏蔽体5,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体或施行了导电镀层的成型品等构成,是覆盖调谐电路11的第2导电构件。这样,由于作为第2导电构件的屏蔽体5,覆盖作为电路的一部分的调谐电路11,所以,就成为第2导电构件覆盖电路的一部分。
如图5所示,屏蔽体5具有略长方体形状,由前面屏蔽板51(底板2一侧的面)、背面屏蔽板52(从孔41露出的面)、上面屏蔽板53、下面屏蔽板54、左侧面屏蔽板55、右侧面屏蔽板56的6个面的屏蔽构件形成,调谐电路11被收藏在其内部。
左侧面屏蔽板55配置在扫描驱动器12与调谐电路11的之间,右侧面屏蔽板56配置在维持驱动器13与调谐电路11的之间,上面屏蔽板53配置在左侧面屏蔽板55的上端与右侧面屏蔽板56的上端的之间,下面屏蔽板54配置在左侧面屏蔽板55的下端与右侧面屏蔽板56的下端的之间,前面屏蔽板51及背面屏蔽板52,配置在左侧面屏蔽板55、上面屏蔽板53、右面屏蔽板56及下面屏蔽板54共同形成长方体的位置上。
在前面屏蔽板51上,沿着前面屏蔽板51延伸出的4个接合片57,与前面屏蔽板51连成一体地予以设置,每个接合片57的两端部都形成有用来插入螺钉的插孔。接合片57是用于将屏蔽体5和底板2接合在一起的第1接合部。
在背面屏蔽板52的各边上,沿着背面屏蔽板52延伸出的接合片58,与背面屏蔽板52连成一体地予以设置,每个接合片58上都形成有用来螺合固定螺钉6b的螺钉孔。接合片58是用于将屏蔽体5和后盖4接合在一起的第2接合部。
并且,屏蔽体的形状等并不只局限于上述之例,也可在长方体中适当地设置凹部、凸部、切口、孔等。另外,接合片的形状及数目等,并不只局限于上述的例子,只要能将屏蔽体在底板及后盖上进行电且机械性地连接,便可以有各种变更,如在屏蔽体的前面及/或背面的全部边缘上设置接合边,或在屏蔽体的左侧面、上面、右侧面及下面设置接合边等。此外,也可不设置向外部突出的接合片,而将屏蔽体的前面及背面等一部分作为接合片来兼用。
在上面屏蔽板53的两端附近,由带状的切口形成缝隙59。缝隙59沿着从扫描驱动器12及维持驱动器13等中漏出的不需要的电流流动的方向、即,与底板2垂直的方向而形成,流入缝隙59的一端侧的不需要的电流不会流入另一端侧,从而不需要的电流以最短距离回流至底板2中。
并且,缝隙的形状、形成位置及数目,并不只局限于上述的例子,还可以有各种变更,如形成在下面,或形成在左侧面与上面的接合位置及/或右侧面与上面的接合位置,或者,形成1个或3个或3个以上的缝隙等。
图6是将图5所示的屏蔽体5安装于底板2上的状态时的主视图。而且,在图6中,为了明确地表示安装状态,在图示中省略了接合片58。屏蔽体5,在其内部安装好调谐电路11后,通过将固定螺钉6c螺合于形成在底板2上的螺钉孔中的螺钉固定,通过接合片57而与底板2电且机械性地连接。
图7是将后盖4安装在图5所示的屏蔽体5上的状态时的主视图。屏蔽体5,在后盖4被固定在底板2上之后,通过将固定螺钉6b螺合于形成在接合片58上的螺钉孔中的螺钉固定,通过接合片58而与后盖4电且机械性地连接。此时,背面屏蔽板52通过孔41(参照图4)而露出。
并且,屏蔽体5和底板2及后盖4的连接方法,并不只局限于上述之例,还可有多种变更,如将屏蔽体5和底板2及后盖4的指定部分进行焊接,或让屏蔽体5和底板2及后盖4的指定部分嵌合,而使屏蔽体5和底板2及后盖4紧贴在一起等。
图8是图1至图3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中所使用的各电路在底板2上的配置图。如图8所示,在底板2的背面上,作为驱动PDP1的数据电极的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寻址驱动器14的其中之一配置于上侧,而另一个配置于下侧,作为驱动PDP1的扫描电极的扫描驱动电路的扫描驱动器12固定于左侧,作为驱动PDP1的维持电极的维持电极驱动电路的维持驱动器13固定于右侧。
信号驱动电路15,是对由调谐电路11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进行扫描数变换处理、适应性亮度强调处理、子场变换处理等各种信号处理的电路,配置于扫描驱动器12与维持驱动器13之间的上部。调谐电路11是接收播放信号的接收电路,配置于扫描驱动器12与维持驱动器12之间的下部。
在上述的各电路中,扫描驱动器12、维持驱动器13、寻址驱动器14及信号处理电路15,是主要处理数字信号的数字电路,后盖4覆盖这些电路进行屏蔽。另一方面,调谐电路11是主要处理模拟信号的模拟电路,屏蔽体5覆盖调谐电路11进行屏蔽。此时,主要处理模拟信号的调谐电路11,比其它电路更容易受到不需要的辐射的影响,但,如后面所述,通过后盖4、底板2及屏蔽体5,调谐电路11充分地得以屏蔽。
并且,在图8中虽然省略了电源电路等的图示,但电源电路等也适当地配置于调谐电路11的配置区域以外的底板2背面上。另外,各电路的结构及配置,并不只局限于上述之例,也可以有各种变更,如将一个寻址驱动器配置于底板2的上部或下部等。
下面,对如上述结构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屏蔽作用进行详细说明。首先,等离子显示设备,由于以高压驱动PDP1,从PDP1、扫描驱动器12、维持驱动器13、寻址驱动器14及信号处理电路15会产生不需要的辐射杂讯,此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可通过后盖4得以屏蔽,从而防止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向设备外部的辐射。
另外,从以高压驱动PDP1的驱动电路中产生的不需要的电流,漏出到后盖4,尤其是由驱动电压较高的扫描驱动器12及维持驱动器13产生的不需要的电流容易漏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后盖4通过接合片58与屏蔽体5电连接,而屏蔽体5通过接合片57与底板2电连接,底板2则接地,所以,如图3的箭头线所示,向后盖4漏出的不需要的电流,通过后盖4流至屏蔽体5,而流过屏蔽体5的不需要的电流则回流至接地的底板2中。
这样,屏蔽体5作为后盖4与底板2的旁路(by-pass)路径而发挥其作用,因其路径可以缩短,所以,不需要的电流可以可靠地接地,从而可以降低不需要的辐射杂讯的产生量。此外,因可以防止不需要的电流流入屏蔽体5的内部,即调谐电路11中,从而可以降低不需要的电流对调谐电路11的不良影响。进一步,由于调谐电路11由屏蔽体5屏蔽,所以,可以降低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对调谐电路11的不良影响。
上述的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后盖4及屏蔽体5作为屏蔽装置来使用的简单结构,既能够减少从PDP1等向外部放出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又可以降低对调谐电路11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屏蔽体5的上面形成有缝隙59,因而,当不需要的电流由后盖4流入屏蔽体5中时,可以使此不需要的电流,以最短路径回流至底板2中,从而既可以可靠地防止不需要的电流所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又可以可靠地防止不需要的电流对调谐电路11的不良影响。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进行说明。图9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结构剖面图。图9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与图1至图3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相异点在于,屏蔽体5被变换成屏蔽体5a,由于其它的与图1至图3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相同,因而,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9所示的屏蔽体5a,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体或施行了导电镀层的成型品等构成,是覆盖调谐电路11的第2导电构件。屏蔽体5a的接合片58a,设置在屏蔽体5a的左侧面屏蔽板、上面屏蔽板、右侧面屏蔽板及下面屏蔽板的各个侧面而与其成为一体,屏蔽体5a的背面屏蔽板与后盖4的背面为一个平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既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又由于作为封装部件的屏蔽体5a的背面屏蔽板与后盖4的背面为一个平面,从而可以消除背面不必要的凹凸,而达到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外观上的统一感。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进行说明。图10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结构剖面图。图10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与图1至图3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相异点在于,屏蔽体5及后盖4被变换成第1屏蔽体5b及第2屏蔽体5c与后盖4a,由于其它的与图1至图3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相同,因而,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10所示的第1屏蔽体5b及第2屏蔽体5c,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体或施行了导电镀层的成型品等构成,是覆盖调谐电路11的第2导电构件。
第1屏蔽体5b,由前面屏蔽板(底板2一侧的面)、上面屏蔽板、下面屏蔽板、左侧面屏蔽板、右侧面屏蔽板等5个面形成,具有拥有开口部的略为长方体形状,第2屏蔽体5c由覆盖开口部的背面屏蔽板(露出的面)形成,具有相对后盖4a及第1屏蔽体5b拆卸可能的结构。
在第1屏蔽体5b的前面屏蔽板中,形成有用来插入固定螺钉的孔,第1屏蔽体5b的前面屏蔽板也作为接合部而发挥作用。第1屏蔽体5b,在其内部安装了调谐电路11后,通过将固定螺钉6c螺合在底板2上形成的螺孔中的螺钉固定,而与底板2电且机械性地连接。
在第1屏蔽体5b的上面屏蔽板、下面屏蔽板、左侧面屏蔽板及右侧面屏蔽板上,形成有向内侧延伸的接合片58b而成为一体,各接合片58b上形成有用来将固定螺钉6d进行螺钉固定的螺钉孔。在后盖4a上,形成有可以穿插第1屏蔽体5b的长方形形状的孔,在孔的边缘部的指定位置上,形成有用来将固定螺钉6b进行螺钉固定的螺钉孔,其它则与图1至图3所示的后盖4相同。
第2屏蔽体5c,形成有用来穿插固定螺钉6b、6c的孔。第2屏蔽体5c,在后盖4a通过固定螺钉6a而被固定在底板2上后,既通过将固定螺钉6d螺合在接合片58b上形成的螺钉孔中的螺钉固定,通过接合片58b而与第1屏蔽体5b电且机械性地连接,又通过将固定螺钉6b螺合于后盖4a上形成的螺钉孔中的螺钉固定,与后盖4a电且机械性地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又由于可通过拆除固定螺钉6b、6d,来拆卸第2屏蔽体5c,因而,不必拆卸后盖4a,便能进行调谐电路11的调整、修理及交换等,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维修性。此外,还由于可以通过拆除固定螺钉6c,来拆卸第1屏蔽体5b,从而更加提高了设备的维修性。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进行说明。图11是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结构剖面图。图11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与图1至图3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相异点在于,底板2、屏蔽体5、后盖4及调谐电路11,被变换成底板2a、屏蔽体5d、后盖4b及调谐电路11a,由于其它的与图1至图3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相同,所以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1所示的底板2a上,固定有用来将调谐电路11a与信号处理电路等其它电路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器7,而省略了用来螺钉固定屏蔽体5d的螺钉孔,其它的则与图3所示的底板2相同。
屏蔽体5d,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体或施行了导电镀层的成型品等构成,是覆盖调谐电路11的第2导电构件。调谐电路11a中,设置有由指定形状的电端子等构成的被连接部8,其它点则与图3所示的调谐电路11相同。被连接部8,通过设置在屏蔽体5d前面的开口部,从屏蔽体5d露出。屏蔽体5d、调谐电路11a及被连接部8构成一体,可作为一个组件(module)来对待。
后盖4b中,形成有与屏蔽体5d的侧面相接的长方形形状的孔,省略了用来螺钉固定屏蔽体5d的孔,其它的则与图3所示的后盖4相同。通过此孔,将屏蔽体5d插入底板2a侧,通过将被连接部8嵌入连接器7中,调谐电路11与其它电路得以电连接,并且屏蔽体5d相对底板2a及后盖4b被机械性地固定。
此时,屏蔽体5d的前面与底板2a紧贴,并且屏蔽体5d的连接片58b紧贴于后盖4b上,从而可以将屏蔽体5d电连接在底板2a及后盖4b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既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又不必拆卸后盖4b,就能够将蔽体5d、调谐电路11a及被连接部8作为一个组件,而相对底板2a进行装卸,从而可以较容易地进行调谐电路11的调整、修理及交换等。另外,因不使用固定螺钉等,所以可简化制造工程。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屏蔽体5d、调谐电路11a及被连接部8作为一个组件,而形成从等离子显示设备的背面装卸可能的结构,但,装卸的方向并不只局限于此例,也可以是从等离子显示设备背面的下面进行装卸。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是使用一个屏蔽体5屏蔽了调谐电路,但并不只局限于此例,还可以有各种变更,如对调谐电路以外的电路,使用屏蔽体分别地进行屏蔽,或用一个屏蔽体来屏蔽调谐电路与其它电路或多个其它电路等。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以简单的结构,既能够减少等离子显示设备向外部放出的不需要的辐射杂讯,又可以降低对内部电路的不良影响,从而可以适用于使用了受高压驱动的等离子显示器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等。
Claims (13)
1.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等离子显示器;
支撑构件,支撑上述等离子显示器且具有导电性;
电路,用来在上述等离子显示器中显示影像;
第1导电构件,覆盖上述支撑构件及上述电路的至少一部分;
第2导电构件,覆盖上述电路的一部分,其中,
上述第2导电构件,与上述支撑构件及第1导电构件电连接,
上述支撑构件被连接在上述电路的接地电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路包括,
主要处理数字信号的数字电路;
主要处理模拟信号的模拟电路,其中
上述第1导电构件,覆盖上述支撑构件及上述数字电路;
上述第2导电构件,覆盖上述模拟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路包括,
驱动上述等离子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接收播放信号的接收电路,其中,
上述第1导电构件,覆盖上述支撑构件及上述驱动电路;
上述第2导电构件,覆盖上述接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电路包括,
驱动上述等离子显示器的数据电极的数据电极驱动电路;
驱动上述等离子显示器的扫描电极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
驱动上述等离子显示器的维持电极的维持电极驱动电路,其中,
上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上述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及上述维持电极驱动电路,被配置在上述支撑构件的周围;
上述接收电路,被配置在上述支撑构件的中心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导电构件中,既设有用来与上述第1导电构件接合的第1接合部,又设有用来与上述支撑构件接合的第2接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导电构件,既通过上述第1接合部被螺钉固定于上述第1导电构件上,又通过上述第2接合部被螺钉固定于上述支撑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导电构件中形成有开口部,上述第2导电构件的一部分从上述开口部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导电构件包括,
连接在上述支撑构件上的第1屏蔽构件;及
具有相对上述第1屏蔽构件装卸可能的结构的第2屏蔽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导电构件,具有通过上述开口部,可以从上述支撑构件及上述第1导电构件上拆卸下来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导电构件包括,
通过上述开口部可插入上述第1导电构件内部的第1屏蔽构件;及
相对上述第1屏蔽构件装卸可能的第2屏蔽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导电构件,沿着不需要的电流的流向形成有缝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路包括,
驱动上述等离子显示器的第1及第2驱动电路;及
配置在上述第1及第2驱动电路之间,用来接收播放信号的接收电路;其中,
上述第1导电构件,覆盖上述支撑构件和上述第1及第2驱动电路;
上述第2导电构件包括,
配置在上述第1驱动电路与上述接收电路之间的第1屏蔽板;
配置在上述第2驱动电路与上述接收电路之间的第2屏蔽板;
配置在上述第1屏蔽板的一端与上述第2屏蔽板的一端之间的第3屏蔽板;及
配置在上述第1屏蔽板的另一端与上述第2屏蔽板的另一端之间的第4屏蔽板;其中,
上述第3及第4屏蔽板的至少其中之一,在其端部附近形成有缝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上述等离子显示器的扫描电极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
上述第2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上述等离子显示器的维持电极的维持电极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06623 | 2003-08-29 | ||
JP306623/2003 | 2003-08-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39418A CN1839418A (zh) | 2006-09-27 |
CN100442326C true CN100442326C (zh) | 2008-12-10 |
Family
ID=34269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2417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326C (zh) | 2003-08-29 | 2004-08-26 | 等离子显示设备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898506B2 (zh) |
EP (1) | EP1659553B1 (zh) |
JP (1) | JP4189406B2 (zh) |
KR (1) | KR101003278B1 (zh) |
CN (1) | CN100442326C (zh) |
WO (1) | WO200502249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18275U (ja) | 2005-11-04 | 2006-01-26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テレビジョンおよびパネル型テレビジョン |
JP5259110B2 (ja) * | 2007-03-27 | 2013-08-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JP2009020358A (ja) * | 2007-07-12 | 2009-01-29 | Hitachi Ltd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 |
KR100879302B1 (ko) | 2007-11-26 | 2009-01-19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5162222B2 (ja) * | 2007-12-04 | 2013-03-1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のシールド構造 |
JP2011077446A (ja) * | 2009-10-01 | 2011-04-14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シールドケース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KR20120020326A (ko) * | 2010-08-30 | 2012-03-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WO2012096190A1 (ja) * | 2011-01-14 | 2014-06-0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映像表示装置 |
WO2012096191A1 (ja) * | 2011-01-14 | 2012-07-1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映像表示装置 |
WO2012096192A1 (ja) * | 2011-01-14 | 2012-07-1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映像表示装置 |
TWI471086B (zh) * | 2011-03-14 | 2015-01-21 | E Ink Holdings Inc | 一種於電子紙顯示器上形成電磁波屏蔽層之方法 |
CN104269109B (zh) * | 2014-09-25 | 2017-02-15 |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后壳和显示装置 |
JP1581797S (zh) * | 2017-02-28 | 2017-07-24 | ||
USD929992S1 (en) | 2019-10-21 | 2021-09-07 | Steelcase Inc. | Room scheduling devic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17081A (ja) * | 1996-10-09 | 1998-05-06 | Fujitsu General Ltd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H1138893A (ja) * | 1997-07-18 | 1999-02-12 | Fujitsu General Ltd | 光学フィルタの接地構造 |
JPH11143373A (ja) * | 1997-11-14 | 1999-05-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平面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2000340991A (ja) * | 1999-05-31 | 2000-12-08 | Sony Corp |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CN1324474A (zh) * | 1998-10-30 | 2001-11-2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使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
JP2002353660A (ja) * | 2001-05-28 | 2002-12-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82896A (ja) * | 1997-04-07 | 1998-10-2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表示装置 |
US6180876B1 (en) | 1997-12-29 | 2001-01-30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F shielding of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US6157546A (en) * | 1999-03-26 | 2000-12-05 | Ericsson Inc. | Shield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US6271465B1 (en) * | 1999-08-31 | 2001-08-07 |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 Low cost conformal EMI/RFI shield |
US6426881B1 (en) | 2000-10-04 | 2002-07-30 | Arthur A. Kurz | Shielding arrangement for inter-component shielding in electronic devices |
JP4650822B2 (ja) * | 2001-05-24 | 2011-03-1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フラットパネル型表示装置 |
KR100450219B1 (ko) | 2002-05-02 | 2004-09-2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US6781851B2 (en) | 2002-05-30 | 2004-08-2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 |
US7782398B2 (en) | 2002-09-04 | 2010-08-24 | Chan Thomas M | Display processor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on-chip programmable logic for implementing custom enhancement functions |
-
2004
- 2004-08-26 US US10/569,384 patent/US7898506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4-08-26 KR KR1020067003987A patent/KR101003278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8-26 EP EP04772657.5A patent/EP165955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8-26 WO PCT/JP2004/012701 patent/WO200502249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8-26 CN CNB200480024177XA patent/CN10044232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8-26 US US13/295,290 patent/USRE44040E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8-26 JP JP2005513531A patent/JP418940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17081A (ja) * | 1996-10-09 | 1998-05-06 | Fujitsu General Ltd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H1138893A (ja) * | 1997-07-18 | 1999-02-12 | Fujitsu General Ltd | 光学フィルタの接地構造 |
JPH11143373A (ja) * | 1997-11-14 | 1999-05-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平面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CN1324474A (zh) * | 1998-10-30 | 2001-11-2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使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
EP1174847A1 (en) * | 1998-10-30 | 2002-01-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play device with plasma display panel |
JP2000340991A (ja) * | 1999-05-31 | 2000-12-08 | Sony Corp |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2002353660A (ja) * | 2001-05-28 | 2002-12-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5022493A1 (ja) | 2005-03-10 |
JPWO2005022493A1 (ja) | 2006-10-26 |
CN1839418A (zh) | 2006-09-27 |
EP1659553A1 (en) | 2006-05-24 |
EP1659553A4 (en) | 2009-09-30 |
USRE44040E1 (en) | 2013-03-05 |
US20060292723A1 (en) | 2006-12-28 |
KR20060129161A (ko) | 2006-12-15 |
EP1659553B1 (en) | 2014-07-30 |
US7898506B2 (en) | 2011-03-01 |
JP4189406B2 (ja) | 2008-12-03 |
KR101003278B1 (ko) | 2010-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42326C (zh) | 等离子显示设备 | |
US6813159B2 (en) | Display device equipped with plasma display panel | |
US7206039B2 (en) | Flat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partitioned housing | |
US20030090458A1 (en) | Image display unit | |
KR100879302B1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01086827A (zh) | 驱动装置和包括其的液晶显示器 | |
US7649313B2 (en) | Structure for stabilizing drive pulses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20060197721A1 (en) | Flat 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 |
US6873374B2 (en) | Shielding apparatus of projection television | |
JPH10143083A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
JP2001092386A (ja) | Pdpの不要輻射防止装置 | |
JP2003330378A (ja) | ケーブル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 |
KR100885565B1 (ko) | 액정 모니터 메인 프레임 장치 | |
KR200327982Y1 (ko) | 디스플레이장치 | |
JP2009239560A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KR100630940B1 (ko) | 디스플레이장치 | |
JP2000125231A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JP2004170624A (ja) | 光学フィルターの取り付け装置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ターの取り付け装置を有する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14102264A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JP2006098819A (ja) | リア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 | |
KR20000027603A (ko) | 텔레비젼의 시청각도 조절장치 | |
JPH06276461A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
KR20060030827A (ko) | 디스플레이장치 | |
JP2008151841A (ja) | ケーブルのシールド機能を有す基板取付けホルダー及び表示装置 | |
KR20080030870A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