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5958C - 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 - Google Patents
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35958C CN100435958C CNB200710051507XA CN200710051507A CN100435958C CN 100435958 C CN100435958 C CN 100435958C CN B200710051507X A CNB200710051507X A CN B200710051507XA CN 200710051507 A CN200710051507 A CN 200710051507A CN 100435958 C CN100435958 C CN 10043595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part
- lower rotor
- shell
- rotor
- central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碎机。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它包括下转子驱动电机(1)、固定支架(2)、出料斗(4)、外壳支撑架(5)、下转子轴(7)、外壳(8)、下转子(10)、进料斗(11)、上转子轴(12)、上转子(15)、上转子驱动电机(16)、出料筛(17)、下转子传动机构(3)、上转子传动机构(14),其特征在于:中心轴(6)穿过下转子轴(7)的轴孔、下转子(10)上的轴孔、上转子轴(12)的轴孔;中心轴(6)内设有空腔(13),中心轴(6)的上端部设有中心轴冷却水出口,中心轴(6)的下端部设有中心轴冷却水进口,中心轴冷却水出口、中心轴冷却水进口分别与空腔(13)相通。本发明具有运转平稳、工作持久性强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石、烧结物等固体物料的粉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破碎机,用于处理各种矿物和烧结物,如石灰石、水泥熟料、煤、铁矿石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破碎机产品“内筛分双转子破碎机”是分别由上、下两根轴驱动内转子撒料盘和外转子冲击壁,在实际运行时,出现了转子振动很大、整机运行不平衡、运行时系统发热等问题。由于设备内的转子是靠悬臂轴端的轴承来支撑的,无法采取冷却措施,因旋转和撞击产生大量热量不易逸散,高温引起轴承的润滑失效,常常引起机器的故障而维修,严重影响破碎机的无故障运转率,工作持久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转平稳、工作持久性强的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它包括下转子驱动电机1、固定支架2、出料斗4、外壳支撑架5、下转子轴7、外壳8、下转子10、进料斗11、上转子轴12、上转子15、上转子驱动电机16、出料筛17、下转子传动机构3、上转子传动机构14,外壳8固定在外壳支撑架5上,下转子10位于外壳8内,下转子10的底部与下转子轴7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外壳8上设有进料斗11,进料斗11位于下转子10的上方,下转子10上设有出料筛17;出料斗4的中部为下转子轴通道,出料斗4的下转子轴通道外为环形的细颗粒物料通道,出料斗4的上端与外壳支撑架5固定连接,出料斗4的环形细颗粒物料通道位于下转子10上的出料筛17的下方,下转子轴7穿过出料斗4的下转子轴通道,下转子轴7的下端部由下转子传动机构3与下转子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相联,下转子驱动电机1与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上转子15位于下转子10内,上转子15与上转子轴12固定连接,上转子轴12的上端部由上转子传动机构14与上转子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相联,上转子驱动电机16与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下转子轴7中心有轴孔,下转子10上设有轴孔,上转子轴12中心有轴孔;中心轴6穿过下转子轴7的轴孔、下转子10上的轴孔、上转子轴12的轴孔,中心轴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下转子轴7、上转子轴12分别由轴承与中心轴6相联;中心轴6内设有空腔13,中心轴6的上端部设有中心轴冷却水出口A,中心轴6的下端部设有中心轴冷却水进口B,中心轴冷却水出口A、中心轴冷却水进口B分别与空腔13相通。
所述的外壳8上设有外壳冷却装置9。
所述的外壳冷却装置9为外壳8上设的夹套,夹套与外壳8之间构成空腔,夹套上设有外壳冷却水进口C、外壳冷却水出口D,外壳冷却水进口C、外壳冷却水出口D分别与空腔相通。
所述的外壳冷却装置9或者为水管,水管蛇形盘绕在外壳8上。
本发明是将现有技术中的两根分别悬臂支撑的转子轴改为内设轴孔的下转子轴7、上转子轴12,然后通过一根整体的不旋转的中心轴6串起来,形成两个简支的转子,可以提高整个转子系统(下转子10、上转子15)的抗振性能,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运转平稳;中心轴6内设有空腔13,中心轴6的上端部设有中心轴冷却水出口A,中心轴6的下端部设有中心轴冷却水进口B,将中心轴6接软管通冷却水,可对转子轴内的轴承进行冷却,保证轴承的正常工作,极大地增强了破碎机的工作持久性。
另外在壳体上装外壳冷却装置9(冷却水夹套或盘装冷却水管),通冷却水,对外壳体进行冷却,降低外壳体壁温,增强了破碎机的工作持久性。通过这种内外冷却方式,可以降低破碎机的工作温度,工作状态得到改善,使破碎机工作持久性强。
本发明与目前工程应用的“内筛分双转子破碎机”相比,具有运转平稳、工作持久性强的特点,在我国各类粉体制备企业及粉磨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转子驱动电机,2-固定支架,3-下转子传动装置,4-出料斗,5-外壳支撑架,6-中心轴,7-下转子轴,8-外壳,9-外壳冷却装置,10-下转子(或称外转子),11-进料斗,12-上转子轴,13-空腔,14-上转子传动装置,15-上转子(或称内转子),16-上转子驱动电机,17-出料筛;A-中心轴冷却水出口,B-中心轴冷却水进口,C-外壳冷却水进口,D-外壳冷却水出口,E-粗颗粒物料进口(同时也是抽风口),G-细颗粒物料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它包括下转子驱动电机1、固定支架2、出料斗4、外壳支撑架5、中心轴6、下转子轴7、外壳8、外壳冷却装置9、下转子10、进料斗11、上转子轴12、上转子15、上转子驱动电机16、出料筛17、下转子传动机构3、上转子传动机构14,外壳8固定在外壳支撑架5上,下转子10位于外壳8内,下转子10的底部与下转子轴7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外壳8上设有进料斗11,进料斗11位于下转子10的上方,下转子10上设有出料筛17;出料斗4的中部为下转子轴通道,出料斗4的下转子轴通道外为环形的细颗粒物料通道,出料斗4的上端与外壳支撑架5固定连接,出料斗4的环形细颗粒物料通道位于下转子10上的出料筛17的下方,下转子轴7穿过出料斗4的下转子轴通道,下转子轴7的下端部由下转子传动机构3与下转子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相联,下转子驱动电机1与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上转子15位于下转子10内,上转子15与上转子轴12固定连接,上转子轴12的上端部由上转子传动机构14与上转子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相联,上转子驱动电机16与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下转子轴7中心有轴孔,下转子10上设有轴孔,上转子轴12中心有轴孔;中心轴6穿过下转子轴7的轴孔、下转子10上的轴孔、上转子轴12的轴孔,中心轴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下转子轴7、上转子轴12分别由轴承与中心轴6相联;中心轴6内设有空腔13,中心轴6的上端部设有中心轴冷却水出口A,中心轴6的下端部设有中心轴冷却水进口B,中心轴冷却水出口A、中心轴冷却水进口B分别与空腔13相通。
所述的外壳8上设有外壳冷却装置9,所述的外壳冷却装置9为外壳8上设的夹套,夹套与外壳8之间构成空腔,夹套上设有外壳冷却水进口C、外壳冷却水出口D,外壳冷却水进口C、外壳冷却水出口D分别与空腔相通。所述的外壳冷却装置9或者采用水管,水管蛇形盘绕在外壳8上。
所述的下转子传动机构3由下转子皮带、下转子皮带轮、下转子驱动电机皮带轮组成,下转子皮带轮设在下转子轴7的下端部,下转子驱动电机皮带轮设在下转子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下转子皮带套在下转子皮带轮、下转子驱动电机皮带轮上。
所述的上转子传动机构14由上转子皮带、上转子皮带轮、上转子驱动电机皮带轮组成,上转子皮带轮设在上转子轴12的上端部,上转子驱动电机皮带轮设在上转子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上,上转子皮带套在上转子皮带轮、上转子驱动电机皮带轮上。
下转子10有如下功能:1、筛分功能;2、反击挡板功能。上转子15有如下功能:1、颗粒加速功能,2、二次反击碰撞功能。需要破碎的固体物料从该破碎机的粗颗粒物料进口(同时也是抽风口)E进入破碎机内,掉到上转子15上,通过其加速,沿上转子的切线方向高速甩出,与下转子的内壁相撞产生一次冲击破裂粉碎,由于下转子是与上转子反向旋转的,较大的颗粒又甩向高速旋转中的上转子的反击板上,产生第二次撞击破碎,所有颗粒只要一掉到下转子10的下部出料筛17上时,细颗粒通过出料筛17,从细颗粒物料出口G自然排出破碎机进入下一道工序,粗颗粒由于在下转子10的旋转作用下,重新向下转子10的上部爬去,继续参与冲击破碎,直到其粒度达到要求为止。冲击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抽风口进入收尘系统处理。
Claims (4)
1.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它包括下转子驱动电机(1)、固定支架(2)、出料斗(4)、外壳支撑架(5)、下转子轴(7)、外壳(8)、下转子(10)、进料斗(11)、上转子轴(12)、上转子(15)、上转子驱动电机(16)、出料筛(17)、下转子传动机构(3)、上转子传动机构(14),外壳(8)固定在外壳支撑架(5)上,下转子(10)位于外壳(8)内,下转子(10)的底部与下转子轴(7)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外壳(8)上设有进料斗(11),进料斗(11)位于下转子(10)的上方,下转子(10)上设有出料筛(17);出料斗(4)的中部为下转子轴通道,出料斗(4)的下转子轴通道外为环形的细颗粒物料通道,出料斗(4)的上端与外壳支撑架(5)固定连接,出料斗(4)的环形细颗粒物料通道位于下转子(10)上的出料筛(17)的下方,下转子轴(7)穿过出料斗(4)的下转子轴通道,下转子轴(7)的下端部由下转子传动机构(3)与下转子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相联,下转子驱动电机(1)与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上转子(15)位于下转子(10)内,上转子(15)与上转子轴(12)固定连接,上转子轴(12)的上端部由上转子传动机构(14)与上转子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相联,上转子驱动电机(16)与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下转子轴(7)中心有轴孔,下转子(10)上设有轴孔,上转子轴(12)中心有轴孔;中心轴(6)穿过下转子轴(7)的轴孔、下转子(10)上的轴孔、上转子轴(12)的轴孔,中心轴(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下转子轴(7)、上转子轴(12)分别由轴承与中心轴(6)相联;中心轴(6)内设有空腔(13),中心轴(6)的上端部设有中心轴冷却水出口,中心轴(6)的下端部设有中心轴冷却水进口,中心轴冷却水出口、中心轴冷却水进口分别与空腔(1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8)上设有外壳冷却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冷却装置(9)为外壳(8)上设的夹套,夹套与外壳(8)之间构成空腔,夹套上设有外壳冷却水进口、外壳冷却水出口,外壳冷却水进口、外壳冷却水出口分别与空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冷却装置(9)为水管,水管蛇形盘绕在外壳(8)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51507XA CN100435958C (zh) | 2007-02-08 | 2007-02-08 | 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51507XA CN100435958C (zh) | 2007-02-08 | 2007-02-08 | 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11672A CN101011672A (zh) | 2007-08-08 |
CN100435958C true CN100435958C (zh) | 2008-11-26 |
Family
ID=38699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5150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958C (zh) | 2007-02-08 | 2007-02-08 | 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35958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13558A (zh) * | 2014-04-16 | 2015-11-04 |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煤矿粉碎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97810A (zh) * | 2010-09-15 | 2012-04-04 | 林中选 | 一种设有冷却水的破碎刀头以及降温方法 |
CN102407185B (zh) * | 2011-05-11 | 2015-10-07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矿石超细粉碎机筛余物料再次冲击抛升装置 |
CN105013557A (zh) * | 2014-04-16 | 2015-11-04 |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过滤网的煤矿粉碎装置 |
CN107790256B (zh) * | 2017-11-06 | 2019-10-08 | 李广连 | 一种采矿加工用高效破碎装置 |
CN109297664B (zh) * | 2018-11-01 | 2024-05-07 | 杭州应敏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机械碰撞试验机 |
CN112676010B (zh) * | 2020-12-21 | 2025-03-25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一种多转子复合冲击粉磨机 |
CN114683243A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水平多关节机器人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417556A1 (de) * | 1984-05-11 | 1985-11-21 | AGEFA Aktiengesellschaft für Aufbereitungstechnologie, Zunzgen | Desintegrator |
CN2110518U (zh) * | 1991-08-23 | 1992-07-22 | 淄博市博山输变电工程公司 | 微米粉碎机 |
DE4434940A1 (de) * | 1993-10-01 | 1995-04-06 | Mitsui Mining Co Ltd | Zerkleinerungsvorrichtung |
US5544824A (en) * | 1994-08-08 | 1996-08-13 | 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 | Pulverizer |
US5577675A (en) * | 1995-01-25 | 1996-11-26 | Mitsui Mining Co., Ltd. | Agitating pulverizer |
CN2661307Y (zh) * | 2003-12-10 | 2004-12-08 | 李存昌 | 水冷破碎机 |
CN2688384Y (zh) * | 2004-04-13 | 2005-03-30 | 武汉鑫达科技有限公司 | 内筛分双转子破碎机 |
-
2007
- 2007-02-08 CN CNB200710051507XA patent/CN10043595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417556A1 (de) * | 1984-05-11 | 1985-11-21 | AGEFA Aktiengesellschaft für Aufbereitungstechnologie, Zunzgen | Desintegrator |
CN2110518U (zh) * | 1991-08-23 | 1992-07-22 | 淄博市博山输变电工程公司 | 微米粉碎机 |
DE4434940A1 (de) * | 1993-10-01 | 1995-04-06 | Mitsui Mining Co Ltd | Zerkleinerungsvorrichtung |
US5544824A (en) * | 1994-08-08 | 1996-08-13 | 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 | Pulverizer |
US5577675A (en) * | 1995-01-25 | 1996-11-26 | Mitsui Mining Co., Ltd. | Agitating pulverizer |
CN2661307Y (zh) * | 2003-12-10 | 2004-12-08 | 李存昌 | 水冷破碎机 |
CN2688384Y (zh) * | 2004-04-13 | 2005-03-30 | 武汉鑫达科技有限公司 | 内筛分双转子破碎机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内筛分双转子破碎机的设计与开发. 王秋珍.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 2004 |
内筛分双转子破碎机的设计与开发. 王秋珍.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 2004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13558A (zh) * | 2014-04-16 | 2015-11-04 |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煤矿粉碎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11672A (zh) | 2007-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35958C (zh) | 内外双冷冲击式破碎机 | |
EP0487833A2 (en) | Continuous air-swept type planetary ball mill | |
CN201026458Y (zh) | 石灰石粉制备新系统 | |
CN103861695A (zh) | 多环微粉磨研磨腔、多环微粉磨及智能多环微粉磨系统 | |
CN103028473A (zh) | 粒度均匀的微粉制备系统 | |
CN206980897U (zh) | 搅拌式球磨机 | |
WO2012036113A1 (ja) | 気流式微粉砕装置 | |
CN203803574U (zh) | 多环微粉磨研磨腔、多环微粉磨及智能多环微粉磨系统 | |
CN103028474A (zh) | 微粉制备装置 | |
CN218250681U (zh) | 一种无研磨介质的高速搅拌磨和研磨机 | |
CN108273740A (zh) | 一种超大型分级机 | |
CN204220211U (zh) | 一种行星轮自回料离心式制砂装置 | |
US3224685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inuting materials | |
CN203030357U (zh) | 悬挂垂轴叶轮式动磨机及其立式动磨机及其圈流粉磨系统 | |
CN102380447A (zh) | 超细粉碎机 | |
CN215197275U (zh) | 一种石英砂加工用的冲击破碎机 | |
CN2647425Y (zh) | 一种卧式粉碎机 | |
CN205084801U (zh) | 一种具有侧面螺旋进料装置的立磨选粉机 | |
CN214765836U (zh) | 高速粉磨机 | |
CN214864156U (zh) | 一种新型双转子制粉机 | |
CN211801297U (zh) | 球磨叶轮组件及其卧式干法连续球磨机 | |
CN201855724U (zh) | 刀式破碎机 | |
CN107899676B (zh) | 一种粉碎机 | |
CN206304859U (zh) | 自衬式冲击破碎机 | |
CN216296524U (zh) | 一种双层高效立式制砂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