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431031C - 数据传送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送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1031C
CN100431031C CNB2004800006591A CN200480000659A CN100431031C CN 100431031 C CN100431031 C CN 100431031C CN B2004800006591 A CNB2004800006591 A CN B2004800006591A CN 200480000659 A CN200480000659 A CN 200480000659A CN 100431031 C CN100431031 C CN 10043103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data
future generation
track
voic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006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8118A (zh
Inventor
川上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98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8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10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10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可以简化音乐内容的传送操作和进行检验输出,而不不破坏音乐内容的数据结构的概念。个人计算机(100)利用由音乐的实体组成的音乐集和由音乐的实体的指针组成的播放列表,管理音乐内容。当音乐从个人计算机(100)检验输出到盘驱动装置(1)时,播放列表中描述的音乐集中所包含的所有音乐被检验输出。另外,播放列表被传送给盘驱动装置(1),传送的播放列表和已检验输出的音乐被链接。从而,对每个音乐集,音乐的允许检验输出次数变成相同,从而,音乐内容的传送操作可被简化,并且能够在不破坏音乐内容的数据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检验输出。

Description

数据传送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送系统,数据传送方法和数据传送程序,更具体地说,涉及从个人计算机向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传送音乐内容,以及从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向个人计算机传送音乐内容的数据传送系统,数据传送方法和数据传送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出现能够记录和再现音乐等,具有内部硬盘驱动器并且小型化的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这样的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与个人计算机连接,以便管理记录在设备中的音乐数据。
例如,许多音乐数据保存在个人计算机的内部硬盘驱动器中。音乐数据构成数据库。个人计算机构成音乐服务器。音乐数据通常从CD(致密盘)提取(rip)得到,或者利用在诸如因特网之类网络上工作的音乐分发系统,从网络下载。
利用电缆连接个人计算机和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保存在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库中的音乐数据被传送给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把传送的音乐数据记录到内部硬盘驱动器。当用户随身携带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时,他或她能够在任何地方,例如室外欣赏保存在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库中的音乐数据。
另一方面,作为相对于其记录和再现数字音频数据的记录介质,在盘盒中包含直径64毫米磁光盘的小型盘(MD)已得到传播。MD系统使用ATRAC(自适应变换声编码)作为音频数据的压缩系统。利用U-TOC(用户TOC(内容表))管理音乐数据。换句话说,在盘的可记录区的内圆周上形成称为U-TOC的记录区。在当前的MD系统中,U-TOC是根据轨道(音频轨道/数据轨道)的歌曲顺序,记录,擦除等,重写的管理信息。另外,U-TOC管理每个轨道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模式,以及构成轨道的每个部分。
由于MD系统使用不同于个人计算机通常使用的FAT(文件分配表)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因此MD系统和诸如个人计算机之类通用计算机使用的数据记录和管理系统不兼容。从而,提出了与个人计算机高度兼容的,使用诸如FAT系统之类通用管理系统的系统。
利用前述个人计算机,使用与个人计算机兼容的盘作为记录介质的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可与音乐服务器连接。保存在音乐服务器中的数据库可被记录到盘上。
常规MD系统的盘的记录容量约为160MB。认为利用与常规MD兼容,并且具有增大的记录容量的盘,能够实现与利用上述硬盘驱动器的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相同的功能。为了提高常规MD系统的盘的记录容量,必须改进激光的波长和光学头的数值孔径(NA)。但是,激光的波长和光学头的数值孔径的改进存在限度。从而,提出了使用诸如磁超分辨之类的技术,提高记录容量的系统。
由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已增大,当利用电缆连接前述个人计算机与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并且把保存在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库中的音乐数据传送给记录和再现设备时,选择记录在这种具有较大记录容量的记录介质上的歌曲非常麻烦。
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2003-29795公开一种产生喜爱歌曲列表的文件,并把喜爱歌曲列表的文件的歌曲传送给存储器(同时恢复到存储器),以便简化数据传送操作。
在个人计算机中,歌曲由实体(entity),即作为音频数据本身的数据结构,或者由指针管理。实体具有分层结构。分层结构也被称为歌曲集(album)(或者组)。这种结构由记录的结构或者作为音乐分发介质的CD组成。这种结构是最主要的概念之一。指针是到包含在记录介质中的实体的链接。从而,指针不具有实体本身。列表利用一组指针描述歌曲的再现顺序,并被称为播放列表(或者节目再现列表)。
下面,参考图1,说明播放列表和歌曲集的概念。歌曲集1由歌曲1~7组成。歌曲集2由歌曲8~14组成。歌曲1~14是歌曲的实体。播放列表1描述歌曲的再现顺序。换句话说,当选择播放列表1并再现其中描述的歌曲时,歌曲1、歌曲2、歌曲2,歌曲8,歌曲5,歌曲13和歌曲14按该顺序被再现。播放列表1中描述的歌曲1(链接)、歌曲2(链接)、...和歌曲14(链接)是被链接的指针,以便从歌曲集1和歌曲集2定位歌曲的实体。播放列表1只描述对于歌曲的指针,而不描述歌曲本身的实体。从而,即使从播放列表1删除歌曲1(链接)、歌曲2(链接)等,也只删除链接,而不删除作为实体的对应歌曲,例如歌曲1和歌曲2。
下面,根据歌曲集和播放列表的概念,说明借助电缆连接个人计算机和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并且把保存在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库中的音乐数据传送给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的情况。在下面的相关技术参考文献中,假定每首歌曲可从个人计算机转移到记录和再现设备的次数被限制为最多3次。
图2表示从个人计算机传送歌曲的例子。图3表示从个人计算机传送歌曲的另一例子。位于图2和图3中所示的每首歌曲开始的数字代表该首歌曲可被传送的次数。
在图2中所示的例子中,当在个人计算机的播放列表1中描述的歌曲被传送给记录和再现设备,假定播放列表1中描述的歌曲是要传送的一组歌曲。
这种情况下,当播放列表1中描述的歌曲被传送给记录和再现设备时,它们被记录成歌曲集或实体(图2中所示的歌曲集3)的结构概念。从而,个人计算机上的播放列表的概念被改变成记录和再现设备上的歌曲集的概念。不支持使用播放列表的再现功能的常规记录和再现设备不可避免地使用该系统。但是,近年来,支持使用播放列表的再现功能的记录和再现设备的数目已增大,用户可能对该方法踌躇不决。另外,歌曲包含在作为个人计算机上的结构单元的歌曲集中。但是,在一个歌曲集中,歌曲可被传送的次数不同。
在图3中所示的例子中,在保持播放列表的概念的时候,歌曲从个人计算机传送给记录和再现设备。在前一例子中,由于两次借助播放列表定位歌曲2,因此歌曲2可被传送的次数变成1次。但是,在图3中所示的方法中,歌曲2可被传送的次数变成2次。换句话说,根据播放列表的概念,当在记录和再现设备上构成歌曲集时,歌曲2被传送1次。
但是,破坏了记录和再现设备上的包含歌曲的歌曲集,例如歌曲集1和2的概念。类似地,歌曲被包含在作为个人计算机上的结构单元的歌曲集中。另外,在一个歌曲集中,歌曲可被传送的次数不同。
从而,当根据播放列表传送音乐内容时,由于作为包含歌曲的歌曲集的基本分层结构的另一规则的缘故,每首歌曲可被传送的次数被减少。
另外,当根据播放列表传送音乐内容时,歌曲集和播放列表的概念被破坏。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简化音乐内容的传送操作,并在不破坏音乐内容的数据结构的概念,例如歌曲集和播放列表的情况下,传送音乐内容的数据传送系统,数据传送方法和数据传送程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在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之间传送音频数据的数据传送系统,均由音频数据的至少一个实体组成的多个第一集合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所述数据传送系统包括:描述包含在至少一个第一集合中,并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中的音频数据的再现顺序,并且描述包含在每个第一集合中的音频数据的实体的指针的第二集合;和当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被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时,把包含在其中包含第二集合中所描述的音频数据的第一集合中的音频数据的所有实体从第一记录介质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的控制部分。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在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之间传送音频数据的数据传送方法,均由音频数据的至少一个实体组成的多个第一集合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所述数据传送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接收使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从第一记录介质到第二记录介质的命令,第二集合描述包含在至少一个第一集合中,并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中的音频数据的再现顺序,并且描述包含在每个第一集合中的音频数据的实体的指针;搜索包含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的第一集合;和把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的实体从第一记录介质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并传送包含从第一记录介质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的音频数据的第一集合中包含的音频数据的所有实体。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在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之间传送音频数据的数据传送程序,均由音频数据的至少一个实体组成的多个第一集合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所述数据传送程序包括下述步骤:接收使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从第一记录介质到第二记录介质的命令,第二集合描述包含在至少一个第一集合中,并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中的音频数据的再现顺序,并且描述包含在每个第一集合中的音频数据的实体的指针;搜索包含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的第一集合;和把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的实体从第一记录介质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并传送包含从第一记录介质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的音频数据的第一集合中包含的音频数据的所有实体。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的实体从第一记录介质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另外,包含要传送的音频数据的第一集合中包含的音频数据的所有实体从第一记录介质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从而,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的实体可被同时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不会破坏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的结构的概念。在每个歌曲集中,音乐内容可被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的次数变成相同。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包含要传送的音乐内容的第一集合中包含的所有音乐内容被传送给记录和再现设备侧的第二记录介质。从而在每个第一集合中,音乐内容可被传送的次数变成相同。另外,在第二记录介质中可形成和第一记录介质中的音乐内容相同的数据结构。
从而,能够简化音乐内容的传送操作。另外,能够形成在不破坏音乐内容的数据结构的情况下,传送音乐内容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常规歌曲集和播放列表的关系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常规歌曲集和播放列表的关系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常规歌曲集和播放列表的关系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
图4是描述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的盘的示意图;
图5是描述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的盘的记录区的示意图;
图6A和6B是描述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的示意图;
图7是描述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的记录区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UID的略述格式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9是描述下一代MD 1和下一代MD 2的纠错码编码过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描述下一代MD 1和下一代MD 2的纠错码编码过程的示意图;
图11是描述下一代MD 1和下一代MD 2的纠错码编码过程的示意图;
图12是描述利用摆动产生地址信号的透视图;
图13是描述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系统的ADIP信号的示意图;
图14是描述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系统的ADIP信号的示意图;
图15是描述下一代MD 2系统的ADIP信号的示意图;
图16是描述下一代MD 2系统的ADIP信号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系统的ADIP信号和帧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下一代MD 1系统的ADIP信号和帧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9是描述下一代MD 2系统的控制信号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盘驱动装置的方框图;
图21是表示介质驱动部分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2是表示下一代MD 2的盘的初始化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下一代MD 2的盘的初始化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24是描述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示意图;
图25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音频数据文件的示意图;
图26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轨道索引文件的示意图;
图27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播放顺序表的示意图;
图28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程控顺序表的示意图;
图29A和29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组信息表的示意图;
图30A和30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轨道信息表的示意图;
图31A和31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部分信息表的示意图;
图32A和32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名称表的示意图;
图33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过程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34是描述可引用的名称表的多个名称槽(slot)的示意图;
图35A和35B是描述从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音频数据文件删除某一部分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36是描述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示意图;
图37是表示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音频数据文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8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轨道索引文件的示意图;
图39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播放顺序表的示意图;
图40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程控播放顺序表的示意图;
图41A和41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组信息表的示意图;
图42A和42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轨道信息表的示意图;
图43A和43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名称表的示意图;
图44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过程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45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一个文件的数据可被分成具有索引的多个索引区的示意图;
图46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轨道的连接的示意图;
图47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另一方法的轨道的连接的示意图;
图48A和48B是描述根据在个人计算机和盘驱动装置相互连接的状态下,要写入的数据的类型,传送管理能力的示意图;
图49是描述检验输出一系列音频数据的步骤的示意图;
图5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软件的结构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51A和51B是表示借助点播机(Jukebox)应用程序管理的数据库的结构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5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歌曲集和播放列表的关系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5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软件的检验输出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说明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之前,下述十节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盘系统。
1.记录系统的概述
2.盘
3.信号格式
4.记录和再现设备的结构
5.下一代MD 1盘和下一代MD 2盘的初始化过程
6.音乐数据的第一管理系统
7.音乐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
8.当与个人计算机连接时,盘系统的操作
9.记录在盘上的音频数据的复制限制
10.软件的结构
1.记录系统的概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磁光盘被用作记录介质。根据该实施例的盘的物理性质,例如形状因数等基本与根据所谓的MD(小型盘)系统的盘的物理性质相同。但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盘上的数据和盘上的数据的排列不同于常规的MD。
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备使用FAT(文件分配表)系统作为记录和再现诸如音频数据之类内容数据的文件管理系统。从而,该设备能够确保与常规个人计算机使用的文件系统的兼容性。
本例中,本说明书中的术语“FAT”或“FAT系统”一般用于代表各种基于PC的文件系统。从而,这些术语并不用来代表在DOS(磁盘操作系统)中使用的基于预定FAT的文件系统,在Windows(注册商标)中使用的VFAT(虚拟FAT),在Windows 98/ME/2000中使用的FAT 32,和NTFS(NT文件系统(也称为新技术文件系统))。NTFS是在WindowsNT操作系统或(可选)Windows 2000中使用的文件系统。当从盘读出数据或者把数据写入盘时,NTFS记录和读取文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前MD系统的纠错系统和调制系统被修改,从而改进数据的记录容量和可靠性。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内容数据被加密,防止被非法复制,以便保护内容数据的版权。
作为记录/再现格式,存在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使用与目前的MD系统一样的盘(即,物理介质)。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使用其形状因数及外部形状与当前MD系统的盘相同,但是利用磁超分辨(MSR)增大其线性记录方向上的记录密度的盘。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已研究出这些系统。
目前的MD系统使用包含在盘盒中的64毫米直径磁光盘作为记录介质。该盘的厚度为1.2毫米。在盘的中心形成直径11毫米的中心孔。盘盒为68毫米长,72毫米宽,和5毫米厚。
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的盘及其盘盒的形状与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及其盘盒的形状相同。在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这两种盘中,类似于当前MD系统的盘,导入区开始于距离盘中心29毫米处。
下一代MD 2系统将规定轨道间距为1.2微米~1.3微米(例如,1.25微米)。相反,使用当前MD系统的盘的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轨道间距为1.6微米。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位长度为0.44微米/位。下一代MD 2系统将规定位长度为0.16微米/位。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并且下一代MD 2系统将规定冗余度为20.50%。
利用磁超分辨技术,将增大下一代MD 2系统的盘的线(line)密度方向的记录容量。磁超分辨技术使用当在预定的温度加热切割层(cutlayer)时,由于切割层变成磁中性状态,并且转移到再现层的磁壁(magnetic wall)被移动,因此小标记表现成大光斑的现象。
换句话说,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具有至少一个作为记录信息的记录层的磁性层,一个切割层,和从其再现信息的另一磁性层,这些层形成于透明基体上。切割层是对其调节交换结合力的层。当在预定温度加热切割层时,切割层变成磁中性状态。已被转移到记录层101的磁壁被转移到用于被再现的信息的磁性层。从而,小标记表现成大光斑。当记录数据时,利用借助磁场调制激光脉冲的技术,能够产生细小的标记。
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具有和常规MD盘相比,更深并且更陡地形成的凹槽,以便改进偏道(de-track)余量,抑制来自凸台的串扰,来自摆动信号的串扰,和聚焦泄漏。在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上形成的凹槽的深度为160纳米~180纳米。该盘上的凹槽具有60度~70度的坡度。该盘的凹槽的宽度为600纳米~700纳米。
作为光学规范,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激光的波长λ为780纳米,光学头的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45。类似地,作为光学规范,下一代MD 2系统将规定激光的波入λ为780纳米,光学头的数值孔径为0.45。
作为规范,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规定凹槽记录系统被用作记录系统。换句话说,这些系统使用在盘表面上形成的凹槽作为相对于其记录和再现数据的轨道。
当前的MD系统规定基于卷积码的ACIRC(高级交叉交错Reed-Solomon(里得-所罗门)代码)被用作纠错码编码系统。相反,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规定结合RS-LDC(Reed Solomon-长距离代码)和BIS(突发指示符子代码,Burst Indicator Subcode)的块完整(block completion)型代码作为纠错码编码系统。借助块完整型纠错码,不需要使用链接扇区。在组合LDC和BIS的纠错系统中,如果发生突发性错误,那么可利用BIS检测错误单元。利用与错误单元对应的LDC码,能够实现擦除纠正。
作为寻址系统,使用摆动凹槽系统。在摆动凹槽系统中,形成单螺旋凹槽,并在凹槽的两侧形成作为地址信息的摆动(wobble)。这种寻址系统被称为ADIF(预刻凹槽中的地址,Address in Pregroove)。当前的MD系统,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在它们的线密度方面存在不同。虽然当前的MD系统使用称为ACRC的卷积码作为纠错码,不过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使用结合LDC和BIS的块完整型代码。从而,当前的MD系统与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在它们的冗余度和ADIP与数据的相对位置方面存在不同。从而,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处理不同于当前MD系统的规范的ADIP信号。下一代MD 2系统根据其规范规定ADIP信号。
虽然当前的MD系统使用EFM(8~14调制)系统作为调制系统,不过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规定称为1-7pp调制系统的RLL(1,7)PP(RLL:游程限制,PP:奇偶校验保持/禁止rmtr(重复的最小转变游程)。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具有部分响应PR(1,2,1)的Viterbi(维特比)解码系统用于数据检测系统,而下一代MD 2系统规定具有部分响应PR(1,-1)的Viterbi解码系统用于数据检测系统。
当前MD系统,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规定CLV(恒定线速度)或ZCAV(区域恒定角速度)用于盘驱动系统。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规定标准线速度为2.4米/秒。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规定标准线速度为1.98米/秒。另一方面,当前MD系统的规范规定60分钟盘的标准线速度和74分钟盘的标准线速度分别为1.2米/秒和1.4米/秒。
使用当前MD系统的盘的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规定每张80分钟盘的数据记录总容量约为300兆字节。由于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规定1-7pp调制系统,而不是EFM系统用于调制系统,因此新一代MD 1系统的盘的窗口余量为0.666,而不是当前MD系统的盘的0.5。从而,新一代MD 1系统的盘达到比当前MD系统的盘高1.33倍的高密度。另外,由于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把BIS和LDC的结合,而不是ACIRC系统用于纠错系统,由于下一代MD 1系统的数据效率得到改善,因此系统能够获得为当前MD系统1.48倍的记录密度。整个地,下一代MD 1系统能够获得为当前MD系统2倍的数据容量。
根据使用磁超分辨技术的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的密度高于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系统的密度。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的记录总容量约为1千兆字节。
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作为标准线速度的数据速率为4.4兆位/秒。下一代MD 2系统规定该数据速率为9.8兆位/秒。
2.盘
图4表示了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的结构。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使用当前MD系统的盘。换句话说,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由透明聚碳酸酯基板,介电薄膜,磁性薄膜,另一介电薄膜,和反射薄膜组成。这些薄膜依次形成在透明聚碳酸酯基板上。在反射薄膜上,形成保护薄膜。
如图4中所示,在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上,在盘的记录区的最内侧圆周上的导入区中形成P-TOC(预管理(Pre-mastered)的TOC(内容表))区。记录区的最内侧圆周代表从盘中心开始,径向方向上的最内侧。该区域变成作为物理结构的预管理区域。换句话说,借助压印凹坑(embossed pit),控制信息等被记录成例如P-TOC信息。
用于P-TOC区的导入区的外圆周是可记录区。在可记录区中,以记录轨道用的引导凹槽的形式形成凹槽。在可记录区的内圆周上形成U-TOC(用户TOC)。本例中,外圆周代表从盘中心开始,径向方向上的外圆周。
U-TOC具有与当前MD系统的盘的管理信息的U-TOC相同的结构。当前MD系统的U-TOC是根据轨道的顺序,记录和擦除等重写的管理信息。借助U-TOC,管理每个轨道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模式,以及构成每个轨道的每个部分。本例中,轨道一般代表音频轨道和/或数据轨道。
在U-TOC的外圆周上形成报警(alert)轨道。在该轨道中,记录报警声音。当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被装入当前MD系统的MD播放器中时,该MD播放器输出所述报警声音。报警声音代表该盘可在下一代MD 1系统中使用,但是不能在当前MD系统中再现。记录区的剩余部分沿着径向方向延伸到导出区。图5详细表示了记录区的剩余部分。
图5表示图4中所示的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的盘的可记录区的结构。如图5中所示,在可记录区的内圆周一侧的起点,形成U-TOC和报警轨道。在用于U-TOC和报警轨道的区域中,记录根据EFM系统调制的数据,使得该数据可由当前MD系统的播放器再现。在用于根据EFM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的外圆周上,形成用于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用的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用于根据EFM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和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间隔称为“保护带”的预定距离。借助该保护带,当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的盘被装入当前MD系统的播放器中时,可防止播放器误操作。
在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的起点,形成DDT(盘描述表)和保留轨道。为存在物理缺陷的区域的替换处理形成DDT区。在DDT区中,记录盘独有的识别码。盘独有的识别码被称为UID(唯一ID)。在下一代MD 1中,根据按照预定方式产生的随机数产生UID。当盘被初始化时,记录UID,如后所述。借助UID,能够管理盘的记录内容的安全。在保留轨道上,保存用于保护内容的信息。
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具有FAT(文件分配表)区。FAT区是对其根据FAT系统管理数据的区域。FAT系统根据在通用个人计算机中使用的FAT系统管理数据。FAT系统借助使用描述根目录中的文件,代表文件的入口点的目录,和FAT簇的连接信息的FAT表的FAT链,管理文件。术语“FAT”通常用在PC操作系统的各种不同文件管理方法中。
在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的盘上,在U-TOC区中,记录报警轨道的开始位置的信息,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的开始位置的信息。
当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被装入当前MD系统的播放器中时,从盘读出U-TOC区。借助U-TOC的信息,获得报警轨道的位置。之后,访问报警轨道,并从其再现数据。代表数据不能由当前MD系统的播放器再现的报警声音已记录在报警轨道中。根据报警声音,用户能够知道该盘不能用于当前MD系统的播放器。
报警声音可以是口述警报,例如“本播放器不能使用该盘”。当然,报警声音也可以是简单的蜂鸣声,音调或者另一报警信号。
当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被装入下一代MD 1系统的播放器中时,读出U-TOC区。借助U-TOC区的信息,检测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的起始位置。从该区域,读取DDT,保留轨道和FAT区。在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中,根据FAT系统,而不是U-TOC管理数据。
图6A和6B表示了下一代MD 2的盘。该盘由透明聚碳酸酯基板,介电薄膜,磁性薄膜,另一介电薄膜,和反射薄膜组成。这些薄膜依次形成在透明聚碳酸酯基板上。在反射薄膜上,形成保护薄膜。
如图6A中所示,ADIP信号的控制信息记录在从盘的中心开始,沿径向方向在盘的内圆周上形成的导入区中。在下一代MD 2的盘上,在导入区中没有形成压印凹坑的P-TOC。相反,使用ADIP信号的控制信息。可记录区开始于导入区的外圆周。可记录区是其中以记录轨道的引导凹槽的形式形成凹槽的可记录/可再现区。在可记录区中,记录已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
如图6B中所示,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由磁性层101,切割层102和另一磁性层103组成,磁性层101由作为信息记录层的磁性薄膜制成,另一磁性层103用于被再现的信息。切割层102是对其调整交换结合力的层。当在预定温度加热切割层时,切割层102变成磁中性状态。转移到记录层101的磁壁被转移到用于被再现的信息的磁性层。从而,在用于被再现的数据的磁性层103中的光斑中,记录层101中的微观标记表现成放大的标记。
在下一代MD 2的盘上,前述UID被记录在可记录区的内圆周上的一个区域中。用于UID的区域是用于客户的记录和再现设备的可再现但是不可记录的区域。当生产盘时,在下一代MD 2的盘上,根据和用于DVD(数字通用视盘)等的BCA(Burst Cutting Area,烧录区)技术相同的技术记录UID。当已生产盘时,由于UID已产生并记录在盘上,因此UID可被管理。从而,和当初始化盘时,根据随机数产生其的UID的下一代MD 1的盘相比,下一代MD 2的盘的安全性可被进一步提高。UID的格式等的细节将在后面说明。
为了避免描述变得复杂,用于下一代MD 2的盘的UID的预先记录区被称为BCA。
导入区的信息可把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区分开。换句话说,当在导入区中检测到压印凹坑的P-TOC时,检测结果代表当前MD系统的盘或者下一代MD 1的盘。当从导入区检测到ADIP信号的控制信息,而不是压印凹坑的P-TOC时,检测结果代表下一代MD 2的盘。另一方面,根据记录在BCA中的UID,可把下一代MD 2的盘与下一代MD 1的盘区分开。可借助不同于上述方法的其它方法区分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
图7表示了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的可记录区的格式。如图7中所示,已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被记录在可记录区中。在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的内圆周上,形成DDT数据和保留轨道。为借助其管理物理上有缺陷的区域的替换区的数据形成DDT区。
实际上,在DDT区中,记录管理包括替换物理缺陷区的可记录区的替换区的管理表。在管理表中,记录确定为缺陷簇的逻辑簇。此外,在管理表中,记录指派为替换逻辑簇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簇。前述UID记录在DDT区中。在保护轨道中记录保护内容的信息。
另外,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具有一个FAT区。FAT区是根据FAT系统管理数据的区域。FAT系统根据通用个人计算机中使用的FAT系统管理数据。
下一代MD 2的盘没有U-TOC区。当把下一代MD 2的盘装入下一代MD 2的播放器中时,读取在预定位置形成的DDT、保留轨道和FAT区,并根据FAT系统管理数据。
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的初始化操作。换句话说,根据下一代MD 1的规范的盘和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不需要初始化操作,但是产生最小数目的表格,例如DDT、保留轨道和FAT表。从而,当根据下一代MD 1或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是未用过的盘时,数据可被直接记录在该盘的可记录区中,并可从其再现。
如上所述,当已产生下一代MD 2的盘时,UID已被产生并被记录在该盘上。从而,和当前MD系统的盘相比,能够更安全地管理下一代MD 2的盘。但是,下一代MD 2的盘的层数大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层数。下一代MD 2的盘的成本高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成本。从而,提出了称为下一代MD 1.5的盘。下一代MD 1.5的盘具有和下一代MD 1的盘相同的可记录区,导入区和导出区。另外,类似于下一代MD 2的盘,下一代MD 1.5的盘具有UID,所述UID是用于DVD的BCA。
下面,除非另外需要,将省略下一代MD 1.5系统的说明。换句话说,就UID来说,下一代MD 1.5以下一代MD 2为基础。另一方面,就音频数据的记录和再现来说,下一代MD 1.5以下一代MD 1为基础。
下面,将详细说明UID。如上所述,当已产生盘时,利用称为用于DVD的BCA的技术,UID已被记录在下一代MD 2的盘上。图8表示了UID的略述格式的一个例子。整个UID被称为UID记录块。
在UID块中,前两个字节是用于UID代码的字段。UID代码的两个字节,即16位的高4位用于确定盘。当这四位为[0000]时,它代表下一代MD 2的盘。当这四位为[0001]时,它代表下一代MD 1.5的盘。其它值专供未来扩展之用。UID代码的低12位是能够区分4096种服务的应用ID。
UID代码之后是一个字节的版本号字段。版本号字段之后是一个字节的数据长度字段。数据长度字段代表数据长度字段之后的UID记录数据字段的数据长度。UID记录数据字段被分配不超过188个字节的4m(这里m=0,1,2,…)个字节。UID记录数据字段能够保存由预定方法产生的唯一ID。唯一ID能够识别盘本身。
在下一代MD 1的盘上,根据随机数产生的ID可记录在UID记录数据字段中。
可产生其数据长度不超过188个字节的多个UID记录块。
3.信号格式
下面,说明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信号格式。当前的MD系统使用ACIRC(一种卷积码)作为纠错系统。在当前的MD系统中,由与子代码块的数据量对应的2352个字节组成的扇区被用作一个记录/再现存取单元。当使用卷积码时,纠错码序列延伸到多个扇区内。从而当重写数据时,必须在相邻扇区之间形成一个链接扇区。作为寻址系统,ADIP被用作形成单螺旋凹槽,并在凹槽的两侧形成作为地址信息的摆动的摆动凹槽系统。在当前的MD系统中,ADIP信号被安排成使得均能够最佳地访问由2352个字节组成的扇区。
另一方面,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规定使用结合LDC和BIS的块完整型代码,并且记录/再现存取单元为64k字节。块完整型代码不需要链接扇区。从而,使用当前MD系统的下一代MD 1的规范规定根据新的记录系统改变ADIP信号。下一代MD 2的规范规定根据其改变ADIP信号。
参考图9、10和11,说明在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中使用的纠错系统。在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中,组合图9中所示的使用LDC的纠错码编码系统和图10及11中所示的BIS系统。
图9表示利用根据LDC的纠错码编码的块的结构。如图9中所示,该块由304个字节(水平方向上)×216个字节(垂直方向上)二维构成。块具有32个扇区,每个扇区由2k字节组成。在每个扇区中加入一个四字节的纠错码EDC。沿块的垂直方向加入32字节的Reed-Solomn代码的奇偶校验。
图10和11表示了BIS的结构。如图10中所示,每38字节的数据放置一个1字节的BIS。(38×4=152字节)的数据,3字节的BIS数据和2.5字节的帧同步(sync),即总共157.5字节构成一帧。
如图11中所示,一个BIS块由496帧组成,每帧具有上述结构。BIS数据(3×496=1488字节)包含576字节的用户控制数据,144字节的地址单元数字,和768字节的纠错码。
由于BIS数据由1488字节的数据和768字节的纠错码组成,因此能够有力地纠正错误。当每38字节嵌入一个BIS代码时,如果发生突发错误(burst error),那么能够检测其错误位置。根据错误位置,能够利用LDC代码进行擦除纠正。
如图12中所示,ADIP信号被记录成在单螺旋凹槽两侧形成的摆动。换句话说,ADIP信号具有已被FM调制的地址数据。ADIP被记录成盘材料的凹槽摆动。
图13表示下一代MD 1的ADIP信号的扇区格式。
如图13中所示,对应于ADIP信号的一个扇区的ADIP扇区由4位的sync,8位的ADIP簇编号的高位(high order bit)部分,8位的ADIP簇编号的低位部分,8位的ADIP扇区编号,和14位的纠错码CRC组成。
sync是具有预定模式的信号,借助所述预定模式,检测ADIP扇区的起点。由于当前的MD系统使用卷积码,系统需要链接扇区。链接扇区编号具有负值“FCh”,“FDh”,“FEh”和“FFh”(这里h代表十六进制数字)。另一方面,由于下一代MD 1使用当前MD系统的盘,因此下一代MD 1的ADIP扇区的格式与当前MD系统的相同。
如图14中所示,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ADIP簇由ADIP扇区编号“FCh”~“FFh”和“0Fh”~“1Fh”的36个扇区组成。如图13中所示,两个记录块(均为64K字节)的数据被安排在一个ADIP簇中。
图15表示下一代MD 2的ADIP扇区的结构。下一代MD 2的规范规定ADIP扇区由16个扇区组成。从而,可用4位表示ADIP扇区编号。由于下一代MD系统使用块完整纠错码,因此系统不需要链接扇区。
如图15中所示,下一代MD 2的ADIP扇区由一个4位的sync,4位的ADIP簇编号的高位部分,4位的ADIP簇编号的低位部分,4位的ADIP扇区编号,和18位的纠错奇偶校验组成。
sync是用于检测ADIP扇区的起点的信号。作为ADIP簇编号,描述了高4位,中间8位,低4位,总共16位。由于ADIP簇由16个ADIP扇区构成,因此ADIP扇区编号由4位组成。当前的MD系统规定纠错码由14位组成,纠错奇偶校验由18位组成。如图16中所示,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规定一个记录块(64K字节)的数据被分配给一个ADIP簇。
图17表示根据下一代MD 1,ADIP簇和BIS帧的关系。
如图14中所示,下一代MD 1的规范规定一个ADIP簇由“FC”~“FF”和“00”~“1F”的36个ADIP扇区组成。两个记录块(均为64K字节)被分配给一个ADIP簇。一个记录块对应于一个记录/再现单元。
如图17中所示,一个ADIP扇区被分成第一半部分(18个扇区)和第二半部分(18个扇区)。
作为一个记录/再现单元的一个记录块的数据被分配给由496帧组成的一个BIS块。在对应于该BIS块的496个数据帧(帧“10”~帧“505”)之前,增加一个10帧的前同步信号(preamble)(帧“0”~帧“9”)。在这些帧之后,增加一个6帧(帧506~帧511)的后同步信号(postamble)。总共512帧的数据被分配在ADIP簇的第一半部分的ADIP扇区“FCh”~“0Dh”中。数据帧之前的前同步信号的帧和后同步信号的帧被用于保护与相邻的记录块链接的数据。例如,前同步信号被用于操作用于数据的PLL,控制信号的幅度,控制信号偏移。
相对于其记录和再现记录块的数据的物理地址由ADIP簇和其第一半或第二半部分指定。当为被记录或再现的数据指定某一物理地址时,从ADIP信号读取ADIP扇区。从再现自ADIP扇区的信号读出ADIP簇编号和ADIP扇区编号。从而,把ADIP簇的第一半和ADIP簇的第二半区分开。
图18表示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ADIP簇和BIS帧的关系。如图16中所示,下一代MD 2的规范规定一个ADIP簇由16个ADIP扇区组成,并且一个记录块(64K字节)的数据被分配在一个ADIP簇中。
如图18中所示,作为一个记录/再现单元的一个记录块(64K字节)的数据被分配给由496帧组成的一个BIS块。在对应于BIS块的496帧(帧“10”~帧“505”)之前,增加一个10帧的前同步信号(帧“0”~帧“9”)。在数据帧之后,增加一个6帧(帧506~帧511)的后同步信号。总共512帧的数据被分配给ADIP扇区“0h”~“Fh”的ADIP簇。
作为数据帧的前同步信号的帧和作为数据的后同步信号的帧被用于保护与相邻的记录块链接的数据。例如,前同步信号被用于操作用于数据的PLL,控制信号的幅度,控制信号偏移。
相对于其记录和再现记录块的数据的物理地址由ADIP簇指定。当为被记录或再现的数据指定某一物理地址时,从ADIP信号读取ADIP扇区。从再现自ADIP扇区的信号读出ADIP簇编号
当数据被记录到这样的盘上,或者从这样的盘再现数据时,控制各种控制信息来控制激光功率(power)。根据下一代MD 1的规范的盘具有位于导入区中的P-TOC,如图4中所示。从P-TOC获得各种控制信息。
根据下一代MD 2规范的盘不具有由压印凹坑形成的P-TOC。控制信息被记录成导入区中的ADIP信号。另一方面,由于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使用磁超分辨技术,重要的是控制激光的功率。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在导入区和导出区中具有用于调整激光的功率的校准区。
图19表示了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的导入区和导出区的结构。如图19中所示,盘的导入区和导出区具有作为激光束功率控制区的功率校准区。
另外,导入区具有用于ADIP控制信息的控制区。利用指定为ADIP簇编号的低位部分的区域记录ADIP的控制信息。
换句话说,ADIP簇编号开始于可记录区的开始位置。导入区中的ADIP簇编号是负值。如图19中所示,下一代MD 2的ADIP扇区由4位的sync,8位的ADIP簇编号的高位部分,8位的控制数据(ADIP簇编号的低位部分),4位的ADIP扇区编号,和18位的纠错奇偶校验组成。如图19中所示,在指定为ADIP簇编号的低位部分的8位中描述控制信息,例如盘类型,磁相(magnetic pahse),强度和读功率。
由于ADIP簇的高位被继续留下,因此能够足够准确地检测当前位置。当ADIP簇编号的低8位被留下时,借助ADIP扇区“0”和“8”,能够准确地检测ADIP簇。
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1-123535的说明书中公开了利用ADIP信号记录的控制信息。
4.记录和再现设备的结构
下面参考图20和21,说明可把数据记录到下一代MD 1的盘及下一代MD 2的盘上,并从所述盘再现数据的盘驱动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20表示可与例如个人计算机100连接的盘驱动装置1。
盘驱动装置1包括介质驱动部分2,存储器传送控制器3,簇(cluster)缓冲存储器4,辅助存储器5,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6和8,USB hub(集线器)7,系统控制器9,和音频处理部分10。
介质驱动部分2读取/再现装入的盘90上的数据。盘90是下一代MD 1的盘,下一代MD 2的盘和当前MD的盘之一。后面将参考图21说明介质驱动部分2的内部结构。
存储器传送控制器3控制从介质驱动部分2再现的数据,和供给介质驱动部分2的数据。
簇缓冲存储器4缓存在介质传送控制器3的控制下,介质驱动部分2从盘90的数据轨道以记录块为单位读取的数据。
辅助存储器5保存在介质传送控制器3的控制下,介质驱动部分2从盘90读取的各种管理信息和特殊信息。
系统控制器9控制整个盘驱动装置1。另外,系统控制器9控制与所连接的个人计算机100的通信。
换句话说,系统控制器9能够通过USB接口8和USB hub 7,与所连接的个人计算机100通信。系统控制器9从个人计算机100接收诸如写请求,读请求之类的命令,并把状态信息和其它必需信息传送给个人计算机100。
当盘90被装入介质驱动部分2中时,系统控制器9命令介质驱动部分2从盘90读取管理信息等,并使存储器传送控制器3把管理信息等保存到辅助存储器5。
当个人计算机100发出关于特定FAT扇区的读请求时,系统控制器9使介质驱动部分2读取包含所请求的FAT扇区的记录块。存储器传送控制器把已读取的记录块的数据写入簇缓冲存储器4中。
系统控制器9使所请求FAT扇区的数据从写入簇缓冲存储器4中的记录块的数据中被读出,并使该数据通过USB接口6和USB hub 7被传送给个人计算机100。
当个人计算机100发出关于特定FAT扇区的写请求时,系统控制器9使介质驱动部分2读取包含该FAT扇区的记录块。存储器传送控制器3把已读出的记录块写入簇缓冲存储器4中。
系统控制器9通过USB接口6,把从个人计算机100接收的该FAT扇区的数据(记录数据)提供给存储器传送控制器3。系统控制器9使存储器传送控制器3重写簇缓冲存储器4中的FAT扇区的数据。
系统控制器9使存储器传送控制器3把所需FAT扇区已被重写,并且已被保存在簇缓冲存储器4中作为记录数据的记录块的数据传送给介质驱动部分2。介质驱动部分2调制记录块的记录数据,并把调制后的记录数据写到盘90上。
开关50与系统控制器9连接。开关50选择下一代MD 1系统或当前MD系统作为盘驱动装置1的工作模式。换句话说,盘驱动装置1可按照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系统的格式之一,把音频数据记录到当前MD系统的盘90上。开关50明确地为用户表示盘驱动装置1的工作模式。虽然图中所示的开关是机械开关,不过该开关可以是电开关或磁开关,或者是混合类开关。
由LCD(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器51被置于盘驱动装置1中。显示器51可显示文本数据,简单图标等。显示器51根据从系统控制器9供给的显示控制信号,显示盘驱动装置1的状态信息,给用户的消息等。
音频处理部分10具有作为输入系统的模拟音频信号输入部分,例如线路输入电路/麦克风输入电路,A/D转换器,和数字音频数据输入部分。音频处理部分10具有ATRAC压缩编码器/解码器和用于压缩数据的缓冲存储器。另外,音频处理部分10具有作为输出系统的数字音频数据输出部分,D/A转换器,模拟音频信号输出部分,例如线路输出电路/头戴式耳机输出电路。
当盘90是当前MD系统的盘,并且音频轨道被记录到盘90上时,数据音频数据(或者模拟音频信号)被输入音频处理部分10。输入的线性PCM数字音频数据,或者以模拟音频信号的形式输入,并由A/D转换器转换的线性PCM音频数据按照ATRAC压缩编码系统被编码,并被保存在缓冲存储器中。在预定的时间从缓冲存储器读出数据(以对应于ADIP簇的数据为单位),并将其传送给介质驱动部分2。介质驱动部分2根据EFM系统调制传送的压缩数据,并把调制数据作为音频轨道写入盘90。
当盘90是当前MD系统的盘,并且从盘90再现音频轨道时,介质驱动部分2解调再现数据,获得ATRAC压缩数据,并通过存储器传输控制器,把解调数据传送给音频处理部分10。音频处理部分10对解调数据解码,获得线性PCM音频数据,并把线性PCM音频数据输出给数字音频数据输出部分。另一方面,D/A转换器把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以便线路输出/头戴式耳机输出。
盘驱动装置1可不通过USB,而是通过另一外部接口,例如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等与个人计算机100连接。盘驱动装置1可不通过电缆,而是通过无线电波或者紫外线与个人计算机100连接。
根据FAT系统管理记录数据和再现数据。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1-289380的说明书中描述了记录块和FAT扇区之间的转换。
下面,参考图21,说明介质驱动部分2的结构,假定介质驱动部分2具有记录和再现数据轨道和音频轨道的功能。
图21表示介质驱动部分2的结构。介质驱动部分2具有放置当前MD系统的盘,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的旋转台。介质驱动部分2使主轴电动机29根据CLV系统驱动放置在旋转台上的盘90的旋转。当数据被记录到盘90上或从盘90再现数据时,光学头19向盘90发出激光。
当数据被记录到盘90上时,光学头19输出高水平激光,以便把记录轨道加热到居里温度。相反,当从盘90再现数据时,光学头19输出低水平激光,以便借助克尔效应根据反射光检测数据。虽然附图中没有示出细节,不过光学头19具有一个作为激光输出装置的激光二极管,由偏转分光镜和物镜组成的光学系统,和检测反射光的检测器。光学头19具有的物镜由例如双轴机构夹持,所述双轴机构可沿盘的径向方向,以及物镜接近盘和离开盘的方向移动。
另外,穿过盘90,在光学头19的对面布置磁头18。磁头18向盘90施加用记录数据调制的磁场。另外,布置沿盘的径向方向移动整个光学头19和磁头18的线程(thread)电动机和线程(thread)机构(未示出)。
当盘90是下一代MD 2的盘时,光学头19和磁头18执行脉冲驱动磁场调制,以便形成细小标记。相反,当盘90是当前MD系统或下一代MD 1的盘时,光学头19和磁头18利用DC发射的光线,执行磁场调制。
除了使用光学头19和磁头18的记录/再现头系统和使用主轴电动机29的盘旋转驱动系统之外,介质驱动部分2还具有记录处理系统,再现处理系统,伺服系统等。
装入的盘90可以是当前MD系统的盘,下一代MD 1的盘,或者下一代MD 2的盘。这些盘在线速度方面存在不同。主轴电动机29能够以与在线速度方面存在不同的多种盘对应的转速旋转。以根据当前MD系统的规范的盘,根据下一代MD 1的规范的盘,或者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的线速度旋转放置在旋转台上的盘90。
记录处理系统具有用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一部分,和用于下一代MD 1的盘或者下一代MD 2的盘的一部分。用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一部分根据利用ACIRC的纠错码对音频轨道编码,根据EFM系统对编码数据调制,并把调制数据记录到盘上。用于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或者下一代MD 2的盘的一部分根据BIS和LDC的结合系统,对音频轨道编码,根据1-7即调制系统调制编码数据,并把调制数据记录到盘上。
再现处理系统具有用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一部分,和用于下一代MD 1的盘或者下一代MD 2的盘的一部分。用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一部分根据EFM解调系统,解调从盘再现的数据,并根据CIRC系统纠正错误。用于下一代MD 1的盘或者下一代MD 2的盘的一部分根据部分响应和Viterbi解码系统,解调从盘再现的数据,并根据BIS和LDC,纠正错误。
另外,再现处理部分具有根据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译解ADIP信号的地址的部分,和根据下一代MD 2,译解ADIP信号的地址的一部分。
冲击盘90的光学头19的激光辐射的反射光被检测为信息(由光电检测器检测为激光反射光的光电流),并被提供给RF放大器21。
RF放大器21对检测信息进行电流-电压转换,放大,矩阵计算等,获得作为再现信息的再现RF信号,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和凹槽信息(记录成盘90上的轨道的摆动的ADIP信息)。
当从当前MD系统的盘再现数据时,RF放大器获得的再现RF信号由EFM解调部分24和ACIRC解码器25处理。换句话说,EFM解调部分24使再现RF信号数字化,获得EFM信号序列,并解调EFM信号序列。ACIRC解码器25对解调信号执行纠错处理和解交错处理。换句话说,此时,获得了ATRAC压缩数据。
当从当前MD系统的盘再现数据时,选择器26被放置在B触点一侧。从而,作为盘90的再现数据,输出已解调的ATRAC压缩数据。
另一方面,当从下一代MD 1的盘或下一代MD 2的盘再现数据时,RF放大器获得的再现RF信号由RLL(1-7)PP解调部分22和RS-LDC解码器23处理。换句话说,RLL(1-7)PP解调部分22利用PR(1,2,1)ML或PR(1,-1)ML和Viterbi代码,检测作为RLL(1-7)代码序列的再现数据,并对RLL(1-7)代码序列进行RLL(1-7)解调处理。另外,RS-LDC解码器23对解调数据执行纠错处理和解交错(de-interleave)处理。
另一方面,当从下一代MD 1的盘或下一代MD 2的盘再现数据时,选择器26被放置在A触点一侧。从而,作为盘90的再现数据,输出解调数据。
从RF放大器21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TE和聚焦误差信号FE被提供给伺服电路27。凹槽信息被提供给ADIP解调部分30。
ADIP解调部分30使带通滤波器消除凹槽信息的频带(band),并从带通滤波器抽取摆动分量。之后,ADIP解调部分30对摆动分量进行FM解调和双相解调,获得ADIP信号。获得的ADIP信号被提供给地址解码器32和地址解码器33。
如图13中所示,当前MD系统的盘和下一代MD 1的盘的ADIP扇区编号为8位。相反,如图15中所示,ADIP扇区编号为4位。地址解码器32对当前MD系统或下一代MD 1的ADIP地址解码。地址解码器33对下一代MD 2的地址解码。
地址解码器32或地址解码器33解码的ADIP地址被提供给驱动控制器31。驱动控制器31根据ADIP地址,执行预定的控制处理。凹槽信息被提供给控制主轴伺服的伺服电路27。
伺服电路27产生主轴误差信号,依据主轴误差信号,根据通过累计凹槽信息和再现时钟(借助其对数据解码的PLL系统时钟)间的相差获得的误差信号,进行CLV伺服控制或CAV伺服控制。
另外,伺服电路27根据从RF放大器21供给的主轴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或者从驱动控制器31接收的轨道跳转命令,存取命令等,产生各种伺服控制信号(跟踪控制信号,聚焦控制信号,线程(thread)控制信号,主轴控制信号等),并把产生的信号输出给电动机驱动器28。换句话说,伺服电路27对照前述伺服误差信号和命令,执行所需的处理,例如相位补偿处理,增益处理和目标值设置处理,并产生各种伺服控制信号。
电动机驱动器28根据从伺服电路27供给的伺服控制信号,产生预定的伺服驱动信号。伺服驱动信号是驱动双轴机构的双轴驱动信号(用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的两个信号),驱动线程机构的线程电动机驱动信号,和驱动主轴电动机29的主轴电动机驱动信号。借助这些伺服驱动信号,实现对盘90的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和对主轴电动机29的CLV控制和CAV控制。
当音频数据被记录到当前MD系统的盘上时,选择器16与B触点连接。从而,ACIRC编码器14和EFM调制部分15工作。这种情况下,从音频处理部分10接收的压缩数据被提供给ACIRC编码器14。ACIRC编码器14交错压缩数据,并向压缩数据中加入纠错码。之后,EFM调制部分15根据EFM调制系统,调制编码数据。
EFM调制数据通过选择器16被提供给磁头驱动器17。磁头18根据EFM调制数据,对盘施加磁场。从而,音频轨道被记录到盘90上。
当数据被记录到下一代MD 1的盘或者下一代MD 2的盘上时,选择器16与A触点连接。从而,RS-LDC编码器12和RLL(1-7)PP调制部分13工作。这种情况下,高密度数据从存储器传送控制器3提供给RS-LDC编码器12。RS-LDC编码器12交错高密度数据,并把根据RS-LDC系统的纠错码加入交错数据中。之后,RLL(1-7)PP调制部分13根据RLL(1-7)调制系统,调制编码数据。
作为RLL(1-7)代码序列的记录数据通过选择器16被供给磁头驱动器17。磁头18根据调制数据,对盘90施加磁场。从而,数据轨道被记录到盘90上。
当数据被再现或记录时,激光驱动器/APC 20使激光二极管发出激光。另外,激光驱动器/APC执行所谓的APC(自动激光功率控制)操作。
换句话说,光学头19具有监视激光功率的检测器(未示出)。从检测器输出的监视信号被反馈给激光驱动器/APC 20。激光驱动器/APC 20比较作为监视信号获得的当前激光功率和预先设置的激光功率,影响对于激光驱动信号的差值,使得就预先设置值来说,从激光二极管输出的激光功率是稳定的。
作为激光功率,再现激光功率或记录激光功率的值由驱动控制器31设置到激光驱动器/APC 20的内部寄存器中。
根据从系统控制器9接收的命令,控制驱动控制器31,以便实现前述存取操作,各种伺服操作,数据写入操作和数据读取操作。
图21中所示由点线环绕,并用部分A和B表示的方框被构成为单片电路部分。
5.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的初始化过程
在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上,如上所述,除了FAT之外,还记录有UID(唯一ID)。借助记录的UID,管理安全性。一般来说,在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上,当装运所述盘时,UID已被记录到所述盘的预定位置。在下一代MD 1的盘上,UID被记录到例如导入区中。记录UID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导入区。当在初始化盘之后,把UID记录到固定位置时,UID可被预先记录到所述固定位置。在下一代MD 2的盘和下一代MD 1.5的盘上,UID被记录到前述BCA中。
相反,关于下一代MD 1的盘,可使用当前MD系统的盘。从而,当前MD系统的许多盘已分布甚广,它们可被用作下一代MD 1的盘。
从而,对于没有UID的广泛分布的当前MD系统的盘,形成根据该标准规定的一个区域。当盘被初始化时,盘驱动装置1把随机数信号记录到该区域中,并把其用作UID。另外,该标准禁止用户访问用于UID的区域。UID并不局限于随机数信号。例如,UID可由制造商代码,机器代码,机器序列号和随机数的组合物产生。另外,UID可由制造商代码,机器代码,机器序列号和随机数至少之一的组合物产生。
图22是表示下一代MD 1的盘的初始化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第一步骤S100,访问盘的预定位置。确定UID是否已记录在该预定位置。当确定结果表示UID已被记录时,读取该UID。读取的UID被临时保存在辅助存储器5中。
在步骤S100访问的位置是例如导入区,它不是下一代MD 1系统的格式的FAT区。当盘90(比如已初始化的盘)具有DDT时,可访问所述盘90的该区域。步骤S100的处理可被省略。
在步骤S101,根据EFM调制系统记录U-TOC。分配图5中所示的报警轨道和DDT之后的轨道,即记录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的信息被写入U-TOC中。在下一步骤S102,根据EFM调制系统调制的报警轨道被记录到在步骤S101,在U-TOC中分配的区域中。在步骤S103,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并记录DDT。
在步骤S104,UID被记录到除FAT之外的某一区域中,例如记录到DDT中。当在步骤S100已从盘的预定位置读出UID,并将其保存到辅助存储器5中时,记录该UID。当步骤S100的确定结果表示UID未被记录在盘的驱动位置,或者步骤S100的处理被省略时,根据随机数信号产生UID。记录产生的UID。该UID由例如系统控制器9产生。产生的UID通过存储器传送控制器3被供给介质驱动部分2,并记录在盘90上。
随后,在步骤S105,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诸如FAT之类的数据。换句话说,用于UID的区域是除FAT之外的一个区域。如上所述,下一代MD 1的盘并不总是需要初始化根据FAT管理的可记录区。
图23是表示下一代MD 2的盘和下一代MD 1.5的盘的初始化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第一步骤S110,访问盘上的BCA区。确定是否已记录UID。当确定结果表示已记录UID时,UID被读出并被临时保存在例如辅助存储器5中。由于在该格式中,UID的记录位置被固定,因此可直接访问UID,而不必参考盘的其它管理信息。这适用于参考图22说明的过程。
在下一步骤S111,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并记录DDT。之后,在步骤S112,把UID记录在除FAT之外的某一区中,例如记录在DDT中。此时,使用在步骤S110已读出并保存在辅助存储器5中的UID。当步骤S110的确定结果表示在盘的预定位置没有记录UID,那么根据随机数信号产生UID。记录产生的UID。该UID由例如系统控制器9产生。产生的UID通过存储器传送控制器3被供给介质驱动部分2,并记录在盘90上。
在步骤S113,记录FAT等。换句话说,用于UID的区域不同于用于FAT的区域。另外,如上所述,对于下一代MD 2的盘,根据FAT管理的可记录区不被初始化。
6.音乐数据的第一管理系统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根据FAT系统管理数据。另外,根据所需的压缩系统,压缩记录的音频数据。此外,为了保护版权所有者的权利,音频数据被加密。音频数据的压缩系统可以是例如ATRAC 3,ATRAC5等。当然,也可使用另外的压缩系统,例如MP3(MPEG1音频层-三),AAC(MPEG2先进音频编码)等。除了音频数据之外,也可处理静止图像数据和运动图像数据。当然,由于使用FAT系统,因此能够记录和再现通用数据。另外,计算机能够读取和执行的命令可被编码并记录在盘上。从而,下一代MD 1或下一代MD 2能够获得可执行文件。
下面,将说明根据下一代MD 1的规范和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把音频数据记录到盘上和从盘再现音频数据的管理系统。
由于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允许长时间再现高质量的音乐数据,因此它们管理一张盘上的许多首歌曲。另外,由于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根据FAT系统管理许多歌曲,因此这些系统具有与计算机的兼容性。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认识到虽然这些系统具有用户友好性,但是它们存在音乐数据被非法复制,于是不能保护版权所有者的权利的风险。根据本发明的管理系统考虑了这些要点。
图24表示音频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如图24中所示,在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中,在盘上产生轨道索引文件和音频数据文件。轨道索引文件和音频数据文件是根据FAT系统管理的文件。
如图25中所示,音频数据文件把音乐数据的多首歌曲保存为一个文件。FAT系统把音频数据文件对待成一个特大文件。音频数据文件被分成多个部分。音频数据被看作一组所述多个部分。
轨道索引文件是描述管理包含在音频数据文件中的音乐数据的各种信息的文件。如图26中所示,轨道索引文件具有播放顺序表,程控(programmed)播放顺序表,组信息表,轨道信息表,部分信息表和名称表。
播放顺序表表示默认规定的再现顺序。如图27中所示,播放顺序表保存代表与关于轨道编号(歌曲编号)的轨道信息表上的轨道描述符(图30A和图30B)的链接的信息TINF1,TINF2,...。轨道编号是例如从“1”开始的编号。
程控播放顺序表是每个用户定义播放顺序的表格。如图28中所示,程控播放顺序表包含描述与轨道编号的轨道描述符的链接的轨道信息PINF1,PINF2,...。
如图29A和29B中所示,组信息表包含关于组的信息。组是一批具有连续轨道编号的轨道(或者具有轨道编号的一个轨道),或者一批具有连续程控轨道编号的轨道(或者具有程控轨道编号的一个轨道)。如图29A中所示,组信息表包含组的组描述符。如图29B中所示,组描述符描述轨道起始编号,轨道终止编号,组名称和和标记。
如图30A和30B中所示,轨道信息表包含关于每首歌曲的信息。如图30A中所示,轨道信息表由轨道(歌曲)的轨道描述符组成。如图30B中所示,每个轨道描述符描述编码系统,版权管理信息,内容的解密密钥信息,作为歌曲开始的入口的部分编号的指针信息,艺术家姓名,标题名称,初始歌曲顺序信息,记录持续时间信息等。作为艺术家姓名和标题名称,并不包含它们的名称,而是包含名称表的指针信息。编码系统表示编译码器系统,并且成为解码信息。
如图31A和31B中所示,部分信息表包含根据部分编号,访问真实歌曲的位置的指针。如图31A中所示,部分信息表由各个部分的部分描述符组成。一个部分是整个轨道(歌曲)或者每个轨道被分成的每个部分。图31B表示部分信息表的部分描述符的各个条目。如图31B中所示,每个部分描述符描述音频数据文件的部分开始地址,音频数据文件的终止地址,和对下一部分的链接。
名称表的指针信息,代表音频文件的位置的指针信息,文件的字节偏移量,部分描述符编号,FAT的簇编号,用作记录介质的盘的物理地址等可用作部分编号的指针信息的地址。文件的字节偏移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偏移方法。部分指针信息是音频文件从其开始的偏移值。用预定的单位(例如字节,位,或者n-位块)表示部分指针信息的值。
名称表表示作为名称的实体的字符。如图32A中所示,名称表由多个名称槽(slot)组成。每个名称槽被链接并从代表名称的每个指针调用。调用名称的指针是轨道信息表的艺术家姓名和标题名称,组信息表的组名称等。可从多个指针调用每个名称槽。如图32B中所示,每个名称槽由作为字符信息的名称数据,作为字符信息的属性的名称类型,和链接组成。不能包含在一个名称槽中的长名称可被分成多个部分,从而它们可被包含在多个名称槽中。当名称不能被包含在一个名称槽中时,包含对于包含该名称的剩余部分的名称槽的链接。
如图33中所示,在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音频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中,当在播放顺序表(图27)上指出要再现的轨道编号时,从轨道信息表读出链接的轨道描述符(图30A和30B)。根据轨道描述符,读出编码系统,版权管理信息,内容的解密密钥信息,歌曲的起始部分编号的指针信息,艺术家姓名和标题名称的指针,初始歌曲顺序信息,记录持续时间信息等。
根据从轨道信息表读出的部分编号信息,链接部分信息表(图31A和图31B)。在与来自部分信息表的轨道(歌曲)起始位置对应的部分位置访问音频数据文件。当位于在音频数据文件的部分信息表上指出的位置的那部分的数据被访问时,从该位置开始音频数据的再现。此时,根据从轨道信息表的轨道描述符读出的解码系统,对音频数据解码。当音频数据已被加密时,使用从轨道描述符读出的密钥信息。
当该部分之后是另一部分时,在部分描述符中描述其链接。根据该链接,连续读取部分描述符。跟踪部分描述符的链接,再现位于部分描述符指出的位置的各个部分的音频数据。从而,能够再现所需轨道(歌曲)的音频数据。
根据从轨道信息表读出的艺术家姓名指针和标题名称指针,从名称表调用名称槽(图32A和图32B)。从名称槽读取名称数据。名称指针信息可以是例如名称槽编号,FAT系统的簇编号,或者记录介质的物理地址。
如上所述,可从多个指针引用名称表的名称槽。例如,可记录同一艺术家的多首歌曲。这种情况下,如图34中所示,从多个轨道信息表引用作为艺术家名称的名称表。在图34中所示的例子中,轨道描述符“1”,轨道描述符“2”和轨道描述符“4”是同一艺术家“DEF BAND”的歌曲。作为艺术家姓名,参考该相同的名称槽。另一方面,轨道描述符“3”,轨道描述符“5”和轨道描述符“6”是同一艺术家“GHQ GIRLS”的歌曲。作为艺术家姓名,参考该相同的名称槽。当可从多个指针引用名称表的一个名称槽时,能够降低名称表的容量。
另外,可利用对于名称表的链接,显示同一艺术家姓名的信息。例如,为了显示艺术家姓名“DEF BAND”的歌曲列表,追溯引用名称槽“DEF BAND”的地址的轨道描述符。本例中,当追溯引用名称槽“DEFBAND”的地址的轨道描述符时,获得轨道描述符“1”,轨道描述符“2”和轨道描述符“4”的信息。从而,能够显示艺术家姓名“DEF BAND”的歌曲列表。由于可从多个指针引用名称表,因此不存在允许从名称表追溯轨道信息表的任何链接。
当记录新的音频数据时,在FAT表上分配用于所需数目的记录块,例如四个或更多的连续块的未用区域。当用于音频数据的所需数目的连续记录块的区域被分配时,能够无损地访问该区域。
当用于音频数据的区域已被分配时,在轨道信息表上分配一个新的轨道描述符。另外,产生用其对音频数据加密的内容密钥。输入音频数据被加密。加密的音频数据被记录到分配的未用区域中。用于音频数据的区域与FAT文件系统上的音频数据文件的末端连接。
当新的音频数据与音频文件连接时,产生关于连接位置的信息。新产生的音频数据的位置信息被记录到新分配的部分描述中。在新分配的轨道描述符中描述密钥信息和部分编号。另外,当需要时,在名称槽中描述艺术家姓名,标题名称等。在轨道描述符中描述链接艺术家姓名和标题名称的指针。轨道描述符编号被记录到播放顺序表中。另外,更新版权管理信息。
当再现音频数据时,从播放顺序表获得与指出的轨道编号对应的信息。获得要再现轨道的轨道描述符。
从轨道信息表的轨道描述符获得密钥信息。另外,获得代表用于该条目的数据的区域的部分描述。从部分描述获得用于音频数据文件的所需音频数据的部分的开始位置。从该位置获得数据。利用获得的密钥信息对从该位置再现的数据解密。从而,音频数据被再现。当部分描述说明对另一部分的链接时,链接所述另一部分,并重复执行相同的过程。
当在播放顺序表上,轨道编号“n”的歌曲被改变成轨道编号“n+m”时,从播放顺序表的轨道信息TINFn获得描述该轨道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Dn。轨道信息TINFn+1~TINFn+m(轨道描述符编号)的值均被减1。轨道描述符Dn的数字被保存在轨道信息TINFn+m中。
当从播放顺序表删除具有轨道信号“n”的歌曲时,从播放顺序表的轨道信息TINFn获得描述该轨道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Dn。在播放顺序表的条目TINFn+1之后的所有有效轨道描述符编号均被减1。另外,由于需要删除轨道“n”,因此在播放顺序表中,在轨道“n”之后的轨道信息的所有条目均被减1。根据轨道擦除时获得的轨道描述符Dn,从轨道信息表获得的编码系统和解密密钥。另外,获得代表用于第一音乐数据的区域的部分描述符Pn的编号。把部分描述符Pn指定的音频块与FAT文件系统中的音频数据文件分开。另外,从轨道信息表中删除该轨道的轨道描述符Dn。此外,从部分信息表中删除该部分描述符。从文件系统解除分配(deallocate)部分描述。
例如,在图35A中,假定部分A、部分B和部分C被连接,并且部分B将被删除。部分A和部分B共用相同的音频轨道(和相同的FAT簇),并且FAT链是连续的。另外,假定虽然在音频数据文件中,部分C紧跟在部分B之后,但是这些部分在FAT表中是分开的。
在该例子中,如图35B中所示,当删除部分B时,不与当前部分共用簇的两个FAT簇可从FAT链被解除分配(到空白区域)。换句话说,音频数据文件被减少到四个音频块。从而,在部分C之后记录的音频块编号均被减4。
可以删除一个轨道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轨道。当删除轨道的一部分时,可根据从轨道信息表上的部分描述符Pn获得的解密系统和解密密钥,对轨道的剩余部分的信息解密。
当在播放顺序表中连接轨道n和轨道n+1时,从播放顺序表中的轨道信息TINFn获得描述轨道n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编号Dn。另外,从播放顺序表中的轨道信息TINFn+1获得描述轨道n+1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编号Dm。播放顺序表中,在TINFn+1之后的有效TINF的所有值(轨道描述符编号)均被减1。搜索程控播放顺序表,寻找引用轨道描述符Dm的所有轨道,并删除获得的轨道。产生新的加密密钥。从轨道描述符Dn抽取部分描述符列表。把从轨道描述符Dm抽取的部分描述符的列表连接到从轨道描述符Dn抽取的部分描述符的列表的末端。
当连接轨道时,必须比较它们的轨道描述符,以便检查是否存在版权管理的问题。另外,当在FAT表中连接轨道时,必须从轨道描述符获得部分描述符,并确定分段规则是否被满足。此外,如果需要的话,必须更新名称表的指针。
当轨道n被分成轨道n和轨道n+1时,从播放顺序表的TINFn获得描述轨道n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编号Dn。另外,从播放顺序表的轨道信息TINFn+1,获得描述轨道n+1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编号Dm。播放顺序表的在TINFn+1之后的所有有效轨道信息TINF的值(轨道描述符编号)都被加1。产生用于轨道描述符Dn的新密钥。从轨道描述符Dn抽取部分描述符的列表。分配一个新的部分描述符。预先划分的部分描述符的内容被复制到新的部分描述符中。在划分点的位置划分描述划分点的部分描述符,并删除紧接在划分点之后的部分。除去划分点之后的部分描述符的链接。紧接在划分点之后分配一个新的部分描述符。
7.音乐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
下面,说明音频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图36表示了音频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如图36中所示,在音频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中,在盘上产生轨道索引文件和多个音频数据文件。轨道索引文件和多个音频数据文件是根据FAT系统管理的文件。
如图37中所示,音频数据文件通常把音乐数据的一首歌曲包含在一个文件中。音频数据文件具有一个首标(header)。首标包含标题,解密密钥信息和版权管理信息。另外,首标包含索引信息。索引把一个轨道的一首歌曲分成多个部分。首标包含与索引编号对应的轨道的多个划分部分的位置。索引可包含例如255个索引编号。
轨道索引文件包含管理保存在音频数据文件中的音乐数据的各种信息。如图38中所示,轨道索引文件由播放顺序表,程控播放顺序表,组信息表,轨道信息表和名称表组成。
播放顺序表表示默认规定的再现顺序。如图39中所示,播放顺序表保存代表与关于轨道编号(歌曲编号)的轨道信息表上的轨道描述符(图42A和图42B)的链接的信息TINF1,TINF2,…。轨道编号是例如从“1”开始的编号。
程控播放顺序表是每个用户定义播放顺序的表格。如图40中所示,程控播放顺序表包含描述与轨道编号的轨道描述符的链接的轨道信息PINF1,PINF2,...。
如图41A和41B中所示,组信息表包含关于组的信息。组是一批具有连续轨道编号的轨道(或者具有轨道编号的一个轨道),或者一批具有连续程控轨道编号的轨道(或者具有程控轨道编号的一个轨道)。如图41A中所示,组信息表包含组的组描述符。如图41B中所示,组描述符描述轨道起始编号,轨道终止编号,组名称和和标记。
如图42A和42B中所示,轨道信息表包含关于每首歌曲的信息。如图42A中所示,轨道信息表由轨道(歌曲)的轨道描述符组成。如图42B中所示,每个轨道描述符描述对于歌曲的音频数据文件的指针,索引编号,艺术家姓名,标题名称,初始歌曲顺序信息,记录持续时间信息等。作为艺术家姓名和标题名称,并不包含它们的名称,而是包含名称表的指针信息。
名称表表示作为名称的实体的字符。如图43A中所示,名称表由多个名称槽组成。每个名称槽被链接并从代表名称的每个指针调用。调用名称的指针是轨道信息表的艺术家姓名和标题名称,组信息表的组名称等。可从多个指针调用每个名称槽。如图43B中所示,每个名称槽由名称数据,名称类型和链接组成。不能包含在一个名称槽中的长名称可被分成多个部分,从而它们可被包含在多个名称槽中。当名称不能被包含在一个名称槽中时,包含对于包含该名称的剩余部分的名称槽的链接。
如图44中所示,在音频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中,当在播放顺序表(图39)上指出要再现的轨道编号时,从轨道信息表读出链接的轨道描述符(图42A和42B)。根据轨道描述符,读出歌曲的文件指针,索引编号,艺术家姓名和标题名称的指针,初始歌曲顺序信息,记录持续时间信息等。
根据歌曲文件的指针,访问音频数据文件。读出音频数据文件的首标的信息。当音频数据已被加密时,使用从音频数据文件读出的密钥信息。再现音频数据文件。如果已指定索引编号,那么根据首标的信息,检测指定的索引编号的位置。从该索引编号的位置开始再现。
根据从轨道信息表读出的艺术家姓名指针和标题名称指针,从名称表调用名称槽。从名称槽读取名称数据。
当记录新的音频数据时,在FAT表上分配用于所需数目的记录块,例如四个或更多的连续块的未用区域。
当用于音频数据的区域已被分配时,在轨道信息表上分配一个新的轨道描述符。另外,产生对音频数据加密的内容密钥。输入音频数据被加密,并产生音频数据文件。
在新分配的轨道描述符中描述新产生的音频文件和密钥信息的指针。另外,当需要时,在名称槽中包含艺术家姓名,标题名称等。在轨道描述符中描述链接艺术家姓名和标题名称的指针。轨道描述符编号被记录到播放顺序表中。另外,更新版权管理信息。
当再现音频数据时,从播放顺序表获得与指出的轨道编号对应的信息。从轨道信息表获得要再现轨道的轨道描述符。
从轨道描述符抽取作为音乐数据的音频数据的文件指针和索引编号。访问音频数据文件。从文件的首标获得密钥信息。利用获得的密钥信息对音频数据文件的数据解密,并再现音频数据。当已指定索引编号时,从指定的索引编号的位置开始再现。
当轨道n被分成轨道n和轨道n+1时,从播放顺序表的TINFn获得描述轨道n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编号Dn。另外,从播放顺序表的轨道信息TINFn+1,获得描述轨道n+1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编号Dm。播放顺序表的在TINFn+1之后的所有有效轨道信息TINF的值(轨道描述符编号)都被加1。
如图45中所示,当使用索引时,一个文件的数据可被分入多个索引区。索引编号和索引区的位置被记录在音频轨道文件的首标中。音频数据的文件指针和索引编号在轨道描述符Dn中描述。音频数据的文件指针和索引编号在轨道描述符Dm中描述。从而,音频文件的一个轨道的歌曲M1显然被分成两个轨道的歌曲M11和歌曲M12。
当在播放顺序表中连接轨道n和轨道n+1时,从播放顺序表中的轨道信息TINFn获得描述轨道n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编号Dn。另外,从播放顺序表中的轨道信息TINFn+1获得描述轨道n+1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编号Dm。播放顺序表中,在TINFn+1之后的有效TINF的所有值(轨道描述符编号)均被减1。
当轨道n和轨道n+1被记录在相同的音频数据文件中,并由索引分开时,如图46中所示,如果首标的索引信息被删除,那么它们可被连接。从而,两个轨道的歌曲M21和M22可被连接成一个轨道的歌曲M23。
当轨道n是由索引分开的一个音频数据文件的第二半,并且轨道n+1位于另一音频数据文件的起点时,如图47中所示,在已由索引分开的轨道n的数据中增加一个首标。从而,产生歌曲M32的音频数据文件。轨道n+1的音频数据文件的首标被除去,歌曲M41的轨道n+1的音频数据与轨道n+1的音频数据文件连接。从而,两个轨道的歌曲M32和M41被连接成一个轨道的歌曲M51。
为了实现上述处理,提供一种向索引分开的轨道增加一个首标,利用另一加密密钥对轨道加密,并把索引分开的音频数据转换成一个音频数据文件的功能,和除去音频数据文件的首标,连接该音频数据文件和另一音频数据文件的另一功能。
8.当与个人计算机连接时,盘系统的操作
为了使下一代MD 1和下一代MD 2与个人计算机兼容,这些系统使用FAT系统作为数据管理系统。从而,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不仅能够处理音频数据,而且能够处理个人计算机读取和写入的计算机数据。
盘驱动装置1从盘90读取并再现音频数据。从而,考虑到便携式盘驱动装置1的可访问性,最好连续记录音频数据。另一方面,当个人计算机把数据写入盘时,个人计算机向盘分配空白区域,而不考虑连续性。
从而,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中,借助USB hub
7连接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装置1。当从个人计算机100把数据写入装入盘驱动装置1的盘90中时,在盘驱动装置1一侧的文件系统的控制下,通用计算机数据被入盘90;在盘驱动装置1一侧的文件系统的控制下,音频数据被写入盘90。
图48A和48B是描述在借助USB hub 7(未示出),连接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装置1的状态下,根据要写入的数据的类型,转移管理能力的示意图。图48A表示通用计算机数据从个人计算机100传送给盘驱动装置1,并被记录到装入盘驱动装置1中的盘90上的例子。这种情况下,盘90的FAT由个人计算机100一侧的屏幕上的文件系统管理。
这种情况下,假定盘90是已根据下一代MD 1或下一代MD 2格式化的盘。
换句话说,个人计算机100一侧把与之连接的盘驱动装置1对待成个人计算机100管理的可更换盘。从而,个人计算机100能够从装入盘驱动装置1的盘90读取数据,以及把数据写入所述盘90,使得个人计算机100从柔性盘读取数据和把数据写入所述盘。
可以作为安装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基本软件的OS(操作系统)的功能的形式,提供个人计算机100一侧的文件系统。众所周知,OS作为预定的程序文件被记录在例如个人计算机100的硬盘驱动器中。当启动个人计算机100时,程序文件被读取并被执行,从而提供OS的每种功能。
图48B表示音频数据从个人计算机100传送到盘驱动装置1,并被记录到装入盘驱动装置1中的盘90上的例子。例如,音频数据已被记录到记录介质中,所述记录介质是,例如个人计算机100的硬盘驱动器(HDD)。
假定使个人计算机100根据ATRAC压缩系统对音频数据编码,把音频数据写到装入盘驱动装置1中的盘90上,并从盘90删除音频数据的应用软件已安装到个人计算机100中。应用软件还具有引用装入盘驱动装置1中的盘90的轨道索引文件,并浏览记录在盘90上的轨道信息的功能。应用软件被记录成例如个人计算机100的HDD中的程序文件。
例如,将说明把记录在个人计算机100的记录介质中的音频数据记录在装入盘驱动装置1中的盘90上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假定前述应用软件已被启动。
首先,用户操纵个人计算机100,以便把记录在HDD中的预定音频数据(称为音频数据A)记录到装入盘驱动装置1中的盘90上。根据用户的操作,应用软件输出使音频数据A被记录在盘90上的写请求命令。写请求命令从个人计算机100传送给盘驱动装置1。
之后,从个人计算机100的HDD读出音频数据A。安装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应用软件根据ATRAC压缩系统,对音频数据A进行编码处理,并把音频数据A转换成ATRAC压缩数据。已转换成ATRAC压缩数据的音频数据A从个人计算机100传送给盘驱动装置1。
盘驱动装置1一侧从个人计算机接收写请求命令。从而,盘驱动装置1认识到已从个人计算机100传送转换成ATRAC压缩数据的音频数据A,并且传送的数据已作为音频数据被记录到盘90上。
盘驱动装置1通过USB hub 7,接收来自个人计算机100的音频数据A。盘驱动装置1通过USB接口6和存储器传送控制器3,把音频数据A发送给介质驱动部分2。当系统控制器9把音频数据A发送给介质驱动部分2时,系统控制器9控制介质驱动部分2,使得根据盘驱动装置1的FAT管理方法,把音频数据A写到盘90上。换句话说,根据盘驱动装置1的FAT系统,音频数据A被连续写到盘90上,使得作为最小记录长度的音频数据A的四个记录块,即64K字节×4被同时写到盘90上。
在数据被完全写到盘90上之前,根据预定的协议,在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装置1之间交换数据,状态和命令。从而,数据传送速率被控制,使得在盘驱动装置1一侧的簇缓冲器4中,不发生上溢和下溢。
除了前述写请求命令之外,可在个人计算机100一侧使用的命令是,例如删除请求命令。删除请求命令使盘驱动装置1删除记录在装入盘驱动装置1中的盘90上的音频数据。
当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装置1连接,并且盘90被装入盘驱动装置1中时,前述应用软件使盘驱动装置1从盘90读取轨道索引文件。从轨道索引文件读出数据,并把所述数据从盘驱动装置1传送给个人计算机100。个人计算机能够显示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的标题列表。
当个人计算机100试图从显示的标题列表删除特定的音频数据(音频数据B)时,代表要删除的音频数据B的信息和删除请求命令一起被传送给盘驱动装置1。当盘驱动装置1收到删除请求命令时,盘驱动装置1在盘驱动装置1本身的控制下,删除请求的音频数据B。
由于在盘驱动装置1的FAT系统的控制下删除音频数据,因此如同关于图35A和35B所述,完成从由音频数据的多首歌曲组成的特大(jumbo)文件删除音频数据的过程。
9.记录在盘上的音频数据的复制限制
为了保护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的版权,应限制把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复制到另一记录介质或类似物中。假定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从盘驱动装置1传送给个人计算机100,并记录在个人计算机100的HDD或类似物中。
在该例子中,假定盘90是已根据下一代MD 1或下一代MD 2格式化的盘。另外,假定将在后面说明的检验输出(check out)操作,检验输入(check in)操作等,在安装于个人计算机100中的前述应用软件的控制下执行。
在图49中所示的步骤A,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200被移动到个人计算机(PC)100。术语“移动”意味着把目标音频数据200复制到个人计算机100,并且从源记录介质(盘90)删除目标音频数据的一系列操作。换句话说,当数据被移动时,数据从来源被删除,并且数据被移动到目的地。
把数据从记录介质复制到另一记录介质,并且允许的复制次数被减1的操作被称为检验输出。相反,从检验输出目的地删除数据,并且检验输出源的允许复制次数被加1的操作被称为检验输入。
当音频数据200被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时,音频数据200(作为音频数据200′)被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的记录介质,例如HDD,并从源盘90删除音频数据200。在图49中所示的步骤B,个人计算机100设置被移动的音频数据200′的允许(或者预定)的检验输出(CO)次数201。在该例子中,允许的检验输出(CO)次数201被设置成3次,由“@”表示。换句话说,可按允许的检验输出次数201,从个人计算机100向外部记录介质检验输出音频数据200′。
如果检验输出的音频数据200已从源盘90删除,那么用户可能对此感到不方便。从而检验输出到个人计算机100的音频数据200′被恢复到盘90。
当音频数据200′从个人计算机100重新写到盘90上时,在图49中所示的步骤C,允许的检验输出次数被用掉1次。从而,得到的允许的检验输出次数变成(3-1=2)次。在图49中所示的步骤C,用掉的允许检验输出次数用“#”表示。由于保存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音频数据200′的剩余的允许检验输出次数为2次,没有从个人计算机100删除音频数据200′。换句话说,保存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音频数据200′从个人计算机复制到盘90。在盘90上,以音频数据200′的副本的形式记录音频数据200″。
允许的检验输出次数201由轨道信息表的轨道描述符的版权管理信息(参见图30B)管理。由于关于每个轨道说明一个轨道描述符,因此可为每个轨道,例如音频数据设置允许的检验输出次数201。从盘90复制到个人计算机100的轨道描述符被用作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的音频数据的控制信息。
当音频数据从盘90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时,对应于移动的音频数据的轨道描述符被复制到个人计算机100。个人计算机100根据轨道描述符,管理从盘90移动的音频数据。当音频数据已被移动并记录在个人计算机100的HDD或类似物中时,关于预定的次数(本例中,3次)设置轨道描述符中的版权管理信息的允许检验输出次数201。
作为版权管理信息,除了允许的检验输出次数201之外,还管理识别源检验输出机器的机器ID和识别已被检验输出的内容(音频数据)的内容ID。在图49中所示的步骤C,根据与要复制的音频数据对应的版权管理信息中的机器ID,验证复制目的地机器的机器ID。当版权管理信息的机器ID和复制目的地机器的机器ID不相符时,可禁止复制音频数据。
在图49中所示的步骤A~C的一系列检验输出过程中,盘90上的音频数据被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随后从个人计算机100重新写到盘90上。从而,用户应执行复杂并且麻烦的步骤。另外,由于用户需要从盘90读取音频数据的读取时间和把音频数据重新写到盘90上的写入时间,他或她会感到时间的损失。另外,用户不希望音频数据从盘90上被删除。
从而,当检验输出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时,前面的中间步骤被省略,好像它已被执行一样,从而只获得在图49中所示步骤C的结果。下面,将说明该步骤的一个例子。依据用户的单一命令,例如“检验输出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文件A的音频数据”,执行该步骤。
(1)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被复制到个人计算机100的HDD上。另外,使音频数据的部分管理数据无效,以便删除盘90上的音频数据。例如从播放顺序列删除与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的链接信息TINFn。另外,从程控文件顺序表删除与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的链接信息PINFn。另一方面,可删除与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本身。从而,在盘90上不能使用该音频数据。从而,音频数据已从盘90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
(2)当在步骤(1)把音频数据复制到个人计算机100时,与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也被复制到个人计算机100的HDD。
(3)随后,个人计算机100把预定次数,例如3次设置成与已从盘90复制并移动的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中的版权管理信息的允许检验输出次数。
(4)随后,个人计算机100根据从盘90复制的轨道描述符,获得移动的音频数据的内容ID。内容ID被记录成表示可被检验输入的音频数据的内容ID。
(5)随后,个人计算机100根据在步骤(3)设置的预定次数,把与移动的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的版权管理信息中的允许检验输出次数减1。本例中,允许的检验输出次数变成(3-1=2)次。
(8)随后,装入盘90的盘驱动装置1(未示出)确认与移动的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例如,恢复或重新产生在步骤(1)删除的链接信息TINFn和PINFn。从而,使与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有效。当在步骤(1)删除了与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时,重新产生该轨道描述符。另一方面,记录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对应轨道描述符可被传送给盘驱动装置1并记录在盘90上。
在执行了步骤(1)-(6)之后,可认为一系列检验输出过程已完成。从而,音频数据可从盘90复制到个人计算机100,同时音频数据的版权受到保护,并且减少了用户的时间和工作量。
优选把步骤(1)-(6)的关于音频数据的复制操作应用于用户借助盘驱动装置1,记录到盘90上的音频数据。
当检验输出的音频数据被检验输入时,个人计算机100搜索音频数据和轨道描述符的控制信息,例如版权管理信息,根据获得的音频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确定,并执行检验输入操作。
10.软件的结构
图50表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文件传送系统的软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系统”表示多个成员的逻辑集合体,而不管它们是否包含在一个外壳内。
点播机应用程序(juke box application)300安装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点播机应用300提供用于保存内容,例如从CD(盘)提取和/或从诸如因特网之类网络下载的音频数据,产生保存内容的数据库,并操作该数据库的用户接口。所述提取是从原始的记录介质,例如音乐CD读取数字数据,例如内容,并抽取数字数据,作为计算机的文件。
另外,点播机应用300控制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装置1的连接。前述应用程序的功能可包含在点播机应用300中。换句话说,图50中所示的软件把数据从作为第一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例如个人计算机100一侧的HDD传送给盘90,反之亦然,所述盘90是作为第二记录介质的可拆卸的盘形记录介质。
点播机应用300具有数据库管理模块301。数据库管理模块301相互关联地管理识别盘90的盘ID和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中的一组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UID被用作盘ID。数据库管理模块301管理的组和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将在后面说明。
点播机应用300通过安全模块302作用于安装在个人计算机300中的OS 303。安全模块302具有在SDMI(安全数字音乐动议)中规定的许可证符合模块(LCM)。LCM进行点播机应用300和盘驱动装置1之间的验证过程。另外,安全模块302检查内容ID和UID的一致性。所有内容通过安全模块302,在点播机应用300和盘驱动装置1之间交换。
另外,下一代MD驱动固件320安装在盘驱动装置1中。下一代MD驱动固件320是控制盘驱动装置1本身的操作的软件。个人计算机100控制盘驱动装置1,并通过下一代MD装置驱动器304,借助下一代MD驱动固件320和OS 303之间的通信,与盘驱动装置1交换数据。
通过例如连接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装置1的电缆,或者诸如网络之类的通信接口310,下一代MD驱动固件320能够升级个人计算机100一侧的版本。
另外,点播机应用300记录在诸如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之类的记录介质中,并与之一起提供。当记录介质被装入个人计算机100中,并执行预定的操作时,记录在例如记录介质中的点播机应用300被保存到例如个人计算机100的硬盘驱动器中。另一方面,可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把点播机应用300(或者点播机应用300的安装程序)提供给个人计算机100。
下面,说明数据库管理模块301。库可设定组。当根据恰当的标准,使内容与组相关联时,内容可被分类。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使识别盘90的盘ID和组相关联。前述UID可被用作盘ID。
下面,参考图51A和51B,简要说明点播机应用300的数据库管理模块301管理的数据库。图51A表示了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在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中,相互关联地管理盘ID和组。另外,可使盘ID与其它属性,例如歌曲集名称,歌曲集的流派,艺术家姓名,数据(压缩)格式,记录到数据库中的日期,内容的提供者等相关联。
图51A和51B中所示的数据库的结构只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例子。从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结构。
图51A中所示的字段“盘ID”是用于盘ID的字段。盘ID是每个盘90独有的记录介质的标识符。
字段“组名称”是用于组名称的字段。用户能够利用点播机应用300设置组名称。另一方面,用户能够使用点播机应用300事先提供的组名称。用户能够依据场景,例如约会,驾驶,往返上班等,依据艺术家,例如歌手,表演者等,依据流派,例如古典,爵士等,或者依据用户的喜好,例如最新的内容等设置组。
另一方面,使盘ID和关于内容的信息,例如允许的检验输出次数与内容ID相关联,所述内容ID是内容独有的内容标识符。图51B表示了使关于内容的信息与之相互关联的内容ID数据库或内容ID列表的结构的例子。内容ID数据库或内容ID列表由数据库管理模块301,根据例如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动态产生。
字段“内容ID”是用于内容ID的字段。内容ID具有例如128位的数据长度。当内容由点播机应用300捕捉并保存在库中时,安全模块302向该内容分配一个内容ID。保存在库中的内容可由内容ID识别。
图51B中所示的字段“盘ID”和图51A中所示的字段“盘ID”相同。从而,使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和内容ID数据库或内容ID列表与盘ID相关联。借助盘ID和内容ID,能够唯一地管理关于内容的信息。
另外,使内容ID与内容的属性和盘ID相互关联。在图51B中所示的例子中,盘ID记录在字段“盘ID”中。允许的CO(检验输出)次数记录在字段“允许的CO次数”中。使盘ID和允许的CO次数与字段“内容ID”的内容ID相互关联。当然,也可使其它类型的信息与内容ID相关联。
在图51B中,使盘ID与记录到库中的内容ID相关联。另一方面,可使内容ID与盘ID相关联。另一方面,可使内容ID与组相关联。另一方面,可使允许的CO次数与盘ID相关联。另一方面,可根据前面的关于音乐数据的第一种管理方法或第二种管理方法管理库。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适用于前述软件的检验输出过程。根据该实施例,允许的检验输出次数被限制为最多三次。但是,允许的检验输出的次数由SDMI等规定,并不局限于最多三次。
图52和53表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软件的操作的一个例子。下面,参考图52和5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5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个人计算机100一侧对盘驱动装置1一侧执行的检验输出操作的例子。个人计算机100关于两个概念:歌曲集和播放列表,管理音乐内容。在图52中,位于每首歌曲起点的数字表示该首歌曲的允许的检验输出(CO)次数。
歌曲集是由前述组管理的或者与前述组相关联的音乐内容的概念。歌曲集是由音乐内容的实体组成的第一集合。歌曲集通常由音乐内容的多个实体组成。但是,歌曲集可由音乐内容的一个实体组成。多个歌曲集保存在个人计算机100一侧的记录介质上。
根据该实施例,使盘ID与组和内容ID相互关联,以便相互关联地管理组和音乐内容的实体。从而,使歌曲集与盘ID和内容ID相关联。
音乐内容的实体是组成音频数据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由记录的结构或作为音乐分发介质的CD组成。数据结构具有分层结构。
播放列表是由音乐内容的指针组成的第二集合。播放列表基本由音乐内容的多个指针组成。当然,播放列表可由音乐内容的一个指针组成。播放列表是描述歌曲的再现顺序的列表,并被称为节目再现列表。在执行检验输出之前或者在执行检验输出时,在个人计算机100上的记录介质中产生播放列表。
指针是对于音乐内容的某一实体的链接,而不是音乐内容的实体。从而,即使从播放列表删除某首歌曲,也只是删除关于该首歌曲的链接,而不删除音频数据的实体。
在图52中,歌曲集1由歌曲1~7组成。歌曲集2由歌曲8~14组成。歌曲1~14是音乐内容的实体,即音频数据。
播放列表1描述歌曲1(链接),歌曲2(链接),歌曲2(链接),歌曲8(链接),歌曲5(链接),歌曲13(链接)和歌曲14(链接),以便按照该顺序再现这些歌曲。播放列表1中描述的歌曲1(链接),歌曲2(链接),…和歌曲14(链接)是被链接的指针,从而从歌曲集1和歌曲集2引用歌曲的实体。
图53表示了个人计算机100一侧把在播放列表中描述的音乐内容检验输出到盘驱动装置1一侧的过程的例子。当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装置1被连接时,并且开始关于在播放列表中描述的歌曲的检验输出过程时,搜索包含在播放列表中指出的歌曲的所有歌曲集(步骤S201)。当检验输出在播放列表1中描述的歌曲时,包含在播放列表1中描述的歌曲的歌曲集的搜索结果是歌曲集1和歌曲集2。
从个人计算机100一侧的记录介质把包含在步骤S201搜索到的歌曲集中的所有音乐内容检验输出到盘驱动装置1一侧的盘90(步骤S202)。换句话说,检验输出包含在歌曲集1中的歌曲1~7,和包含在歌曲集2中的歌曲8~14。从而,歌曲集1和歌曲集2被传送给盘驱动装置1一侧。
当进行检验输出过程时,每个歌曲集的允许的检验输出(CO)次数被减1。每个歌曲集的允许的检验输出(CO)次数由数据库等管理。换句话说,歌曲集1和歌曲集2的允许的检验输出次数均从3次改变成2次。
播放列表1从个人计算机100一侧传送给盘驱动装置1一侧。排列在传送的播放列表1中描述的歌曲和检验输出的歌曲集1及歌曲集2的歌曲(步骤S203)。从而,在检验输出过程中,在盘驱动装置1一侧,形成点播机应用300上的音乐内容的数据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从个人计算机100一侧把在播放列表中描述的音乐内容检验输出给盘驱动装置1一侧的盘90时,搜索包含在播放列表中描述的音乐内容的所有歌曲集。包含在搜索到的歌曲集中的所有音乐内容被检验输出。从而,能够简化检验输出操作。于是,每个歌曲集中,歌曲的允许的检验输出次数变成相同。当传送一个歌曲集的所有音乐内容时,可防止歌曲集的部分歌曲不被传送。从而,易于管理音乐内容。
当从个人计算机100一侧把在播放列表中描述的音乐内容检验输出给盘驱动装置1一侧的盘90时,搜索包含在播放列表中描述的音乐内容的所有歌曲集。包含在搜索到的歌曲集中的所有音乐内容被检验输出。播放列表从个人计算机100一侧传送给盘驱动装置1一侧的盘90。传送的播放列表和检验输出的音乐内容被链接。从而,在盘驱动装置1一侧的盘90上,能够形成和个人计算机100一侧的音乐内容相同的数据结构。从而,用户能够在盘驱动装置1一侧使用音乐内容,如同他或她在个人计算机100一侧使用这些音乐内容一样,而不需要了解歌曲的实体和指针的概念。从而,改进了音乐内容的可用性。
虽然关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表示和说明了本发明,不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形式和细节方面做出前述和各种其它改变,省略和添加。例如,并不总是按照给定的时间顺序执行根据前述实施例的软件的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可并行或者分离地执行这些步骤。
可按照这样的方式执行根据前述实施例的软件的过程,使得构成软件、并且记录在诸如CD、DVD之类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程序,例如点播机应用300被安装在个人计算机100中,并保存在诸如HDD之类记录装置中。但是,该软件的过程可由另一信息处理设备,例如其中装有构成软件的程序的计算机执行。另一方面,该软件的部分或全部过程可由硬件实现。
根据前述实施例,作为对其进行检验输出的记录介质的盘90是具有唯一标识符的MD盘,例如下一代MD 1盘或下一代MD 2盘。另一方面,本发明可适用于其它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可记录的光盘,磁盘,磁带,存储卡等。最好使用具有10000首歌曲的较大记录容量的记录介质作为盘90。
附图标记:
S100检查UID
S101记录UTOC
S102记录报警轨道
S103记录DDT
S104记录唯一ID
S105记录FAT等
S110检查UID
S111记录DDT
S112唯一ID
S113记录FAT等
S201搜索包含播放列表中描述的歌曲的歌曲集,以便检验输出
S202检验输出包含在搜索到的歌曲集中的所有歌曲
S203传送播放列表

Claims (7)

1、一种在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之间传送音频数据的数据传送系统,多个第一集合已被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每一个第一集合由音频数据的至少一个实体组成,所述数据传送系统包括:
描述包含在至少一个第一集合中、并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中的音频数据的再现顺序,并且描述包含在每个第一集合中的音频数据的实体的指针的第二集合;和
当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被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时,把包含在其中包含第二集合中所描述的音频数据的第一集合中的音频数据的所有实体从第一记录介质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的控制部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
其中第二记录介质是可拆卸的盘形记录介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
其中第二记录介质具有独有的识别信息。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
其中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中的每一个独有的识别信息与第一集合相关联。
5、一种在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之间传送音频数据的数据传送方法,多个第一集合已被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每一个第一集合由音频数据的至少一个实体组成,所述数据传送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接收使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从第一记录介质到第二记录介质的命令,第二集合描述包含在至少一个第一集合中、并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中的音频数据的再现顺序,并且描述包含在每个第一集合中的音频数据的实体的指针;
搜索包含在第二集合中所描述的音频数据的第一集合;和
把在第二集合中描述的音频数据的实体从第一记录介质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并传送包含从第一记录介质传送给第二记录介质的音频数据的第一集合中所包含的音频数据的所有实体。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送方法,
其中第二记录介质具有独有的识别信息。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送方法,
其中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中的每一个独有的识别信息与第一集合相关联。
CNB2004800006591A 2003-06-09 2004-06-08 数据传送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0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3470/2003 2003-06-09
JP2003163470 2003-06-09
JP163321/2004 2004-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8118A CN1698118A (zh) 2005-11-16
CN100431031C true CN100431031C (zh) 2008-11-05

Family

ID=35350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065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031C (zh) 2003-06-09 2004-06-08 数据传送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1031C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9125A (zh) * 1999-09-21 2001-03-28 索尼公司 通信系统及其方法和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JP2001243709A (ja) * 2000-02-25 2001-09-07 Aiwa Co Ltd 情報記録制御装置
JP2001357618A (ja) * 2000-06-13 2001-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連係再生方式の記録再生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関連した装置ならびに方法
JP2003022080A (ja) * 2001-07-06 2003-01-24 Sony Corp 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3029795A (ja) * 2001-07-17 2003-01-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音楽コンテンツ転送システム
WO2003023781A1 (en) * 2001-09-10 2003-03-20 Thomson Licensing S.A. Extension of m3u file format to support user interface and navigation tasks in a digital audio play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9125A (zh) * 1999-09-21 2001-03-28 索尼公司 通信系统及其方法和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JP2001243709A (ja) * 2000-02-25 2001-09-07 Aiwa Co Ltd 情報記録制御装置
JP2001357618A (ja) * 2000-06-13 2001-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連係再生方式の記録再生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関連した装置ならびに方法
JP2003022080A (ja) * 2001-07-06 2003-01-24 Sony Corp 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3029795A (ja) * 2001-07-17 2003-01-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音楽コンテンツ転送システム
WO2003023781A1 (en) * 2001-09-10 2003-03-20 Thomson Licensing S.A. Extension of m3u file format to support user interface and navigation tasks in a digital audio play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8118A (zh) 2005-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8549C (zh) 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和内容数据传输方法
KR20030079697A (ko) 기록 매체 및 기록 매체의 기록 방법
KR20040094286A (ko) 편집 방법 및 장치
KR20030079709A (ko) 기억 매체 초기화 방법, 및 기록 및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KR20030079724A (ko) 기록 매체의 데이터 기록 방법
KR20030079723A (ko) 재생 방법, 재생 장치, 및 데이터 액세스 방법
KR20030079718A (ko) 재생 방법, 재생 장치, 기록 방법, 및 기록 장치
US20060039260A1 (en)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4179093B2 (ja)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コンテンツ配信サーバ
CA2423499A1 (en) Track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racks on a storage medium
JP2005025729A (ja) ファイル転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ファイル転送方法
US7366744B2 (en) File management device and file management method
KR20040094446A (ko)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기록 방법 및 장치
JP4264949B2 (ja)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データ転送方法およびデータ転送プログラム
CN100431031C (zh) 数据传送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KR20030079696A (ko) 기록 매체의 초기화 및 해제 방법
RU2305330C2 (ru)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и способ записи на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CN100501856C (zh) 再现方法、再现装置、记录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US2006016757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program
US20060039254A1 (en)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RU2303822C2 (ru) Способ записи данных на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JP4269841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5196882A (ja)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方法、並びにデータ再生装置及びデータ再生方法
JP2005196850A (ja) 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再生方法
JP2004079091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