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6893C - 一种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26893C CN100426893C CNB2005101129523A CN200510112952A CN100426893C CN 100426893 C CN100426893 C CN 100426893C CN B2005101129523 A CNB2005101129523 A CN B2005101129523A CN 200510112952 A CN200510112952 A CN 200510112952A CN 100426893 C CN100426893 C CN 10042689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nitoring
- frame
- attribute
- encoding block
- portabl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当网络侧判定进入上行空闲模式时,将已设置好的用于表示监听指定复帧中的编码块的监听属性携带在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中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则根据该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中携带的监听属性对需要监听的复帧中的编码块进行监听,而不必对组呼信道的所有时隙进行连续监听。本发明方法,合理节约了移动终端的电力,减少了移动终端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尤指一种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的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集群通信网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新型移动通信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网除了具备公共移动通信网如全球移动通信(GSM)系统、码分多址(CDMA)系统等所能提供的个人移动通信服务外,还能实现个人与群体间的任意通信。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数字集群系统建设指挥调度网络的需求日益突出。目前,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T800(GSM Trunk 800M)更是创造性地将时分多址接入(TDMA)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技术结合在一起,将中国数字集群的发展带入一个新阶段。GT800结合蜂窝通信技术,通过对TDMA和TD-SCDMA通信技术的优化与组合,为专业集群用户提供高性能、大容量的集群通信业务;并且GT800集群通信系统具有系统性能稳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快速的接续性能和高速率的数据业务等优点。
数字集群的工作模式大致包括空闲模式、专用模式和组接收模式三种,其中,组内用户加入组呼以后,进入组接收模式,此时组内用户监听组呼下行信道包括业务信道和随路信令信道,在有讲者时,听者收听讲者的话音;无讲者时,听者根据随路信令,可以进行上行占用成为讲者,进入讲者专用模式。由此可见,在组接收模式且组呼信道建立后,移动终端驻留在组呼信道上,接听话音或者信令。
为了节约移动终端的电力,业界提出了非连续接收(DRX)技术或组呼精简通知信道监听(Reduced NCH monitoring)技术来限制移动终端的监听。
其中,采用DRX技术大致为:假设移动终端驻留于某小区,且处于空闲模式,移动终端根据自身IMSI的最后3位和所属小区寻呼信道的配置情况来获取该移动终端所属的寻呼组,进而获得该寻呼组对应的寻呼子信道位置。移动终端在空闲时仅监听属于自身的寻呼子信道上的系统播发的寻呼消息,而不监听其它寻呼组的消息,之外,为了降低移动终端功耗,采用DRX机制接收所述系统播发的寻呼消息,这样,移动终端在不监听自身所属寻呼组期间关闭部分硬件设备电源以达到节电的目的。
采用Reduced NCH monitoring技术大致为:组呼移动终端必须通过监听通知信道(NCH)以获取组呼通知消息。移动终端在空闲模式下,移动终端根据寻呼信道(PCH)中的通知消息序号(NLN,Notification List Number)是否变化决定是否监听NCH信道,若NLN未变化,则移动终端不监听NCH信道,以此来减少移动终端功耗,节约电力。
但是,现有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仅在移动终端处于空闲模式时,可采用DRX技术或Reduced NCH monitoring技术;而处于组接收模式时,移动终端仍采用连续接收的方式。具体说就是:在组接收模式下,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表示上行信道忙的上行忙(UPLINK BUSY)消息后,移动终端进入上行忙状态并在TCH信道接收话音;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表示上行信道空闲的上行空闲(UPLINK FREE)消息后,移动终端进入上行空闲状态并在TCH信道接收上行信道状态和一些寻呼、通知、下行检测等消息。虽然上行信道空闲时,在TCH上传输的信令不多,有的时隙是空的,但移动终端同样要对组呼信道的所有时隙连续接收。
可见,目前在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移动终端一直处于监听或发送模式,消耗了移动终端的大量电力。尤其是对于组呼专网用户如VPN资源预留和铁路调车、机场调度等,由于专网用户组呼信道一直建立且在组呼信道建立期间,专网用户对上行占用时间不多,一般不到50%。这样虽然能实现专信道专用,保证专网的可靠性和快速呼叫,但是由于专网用户一直处于监听或发送模式,非常耗电。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仅在移动终端处于空闲模式下实现DRX,而在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移动终端特别是专网用户一直保持对组呼信道的所有时隙连续接收,使得移动终端的电力消耗在无用的时隙处理上,不能合理节约移动终端的电力,从而不利于减少移动终端功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能够合理节约移动终端的电力,减少移动终端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组呼信道中各编码块及复帧分别设置监听属性;数字集群处于组接收模式且网络侧判定移动终端进入上行空闲状态时,将设置好的监听属性发送给移动终端;
B.移动终端根据收到的监听属性对需要监听的复帧中的编码块进行监听,实现非连续接收。
步骤A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协议规定获取组呼信道中各复帧的编码块数量及复帧数量。
所述步骤A中,将设置好的监听属性携带于已有的上行空闲消息中发送给移动终端;或者,将设置好的监听属性携带于自定义的专用通知消息中发送给移动终端。
所述监听属性包括编码块监听属性和复帧监听属性。
所述编码块监听属性携带在编码块属性字段中;所述复帧监听属性携带在复帧属性字段中。
所述编码块属性字段和复帧属性字段携带于监听信元中。
所述数字集群为GT800;所述编码块属性字段包括六位,所述复帧属性字段包括两位。
所述数字集群为GT800。
步骤A中所述设置监听属性的方法为:根据业务的不同类型设置监听属性。
步骤B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在收到来自网络侧的上行忙消息后,退出DRX模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在网络侧,首先根据数字集群系统及业务类型获取组呼信道中各复帧的编码块数量,并对获得的各编码块及复帧设置用于表示监听指定复帧中的编码块的监听属性。当网络侧判定移动终端进入上行空闲状态时,将设置好的监听属性携带在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的监听信元对应字段中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则根据接收到的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中监听信元携带的监听属性对需要监听的复帧中的编码块进行监听即可,而不必对组呼信道的所有时隙进行连续监听。本发明在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合理节约了移动终端的电力,减少了移动终端功耗。
其中,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可以是新增了监听信元的UPLINK FREE消息,也可以是具有监听信元的专用于发送通知移动终端进入非连续接收的自定义的专用通知消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当网络侧判定移动终端进入上行空闲状态时,将已设置好的用于表示监听指定复帧中的编码块的监听属性携带在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中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则根据该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中携带的监听属性对需要监听的复帧中的编码块进行监听,实现了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的非连续接收,而不必对组呼信道的所有时隙进行连续监听。本发明方法,合理节约了移动终端的电力,减少了移动终端功耗。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的实现方法流程图,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获取组呼信道中各复帧的编码块数量,并对获得的各编码块及复帧设置监听属性。
根据协议规定获取组呼信道中各复帧的编码块数量,这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本发明强调的是对获得的各编码块及复帧设置监听属性。
比如对于GT800,协议规定,随路信令占用了组呼信道20ms的编码块,在全速率信道编码后每个编码块映射到4个脉冲中发送,在半速率信道编码后映射到4个脉冲中发送。而对于协议规定的监听时段480ms,由于每个TDMA帧为4.6ms,那么,该监听时段就相当于4个26复帧周期(26×4.6=120ms,480ms/120ms=4个)。全速率下每个26复帧中包括1帧空闲帧、1帧信令帧和24帧组呼信道,那么每个复帧则包含24/4=6个编码块;半速率下,每个26复帧分给两个用户使用,每个用户13帧,包括一个慢速随路信令(SACCH)和12个组呼信道,那么每个26复帧包括12/4=3个编码块。而且各编码块和复帧均设置有标号,如编码块n,复帧m等。关于这点,不同的数字集群系统相关协议有规定,可参见相关协议,这里不再详述。
由于不同类型的业务对信令发送速度的要求不一样,所以要求监听属性也不一样。在一个监听时段内,对信令速度要求很高的业务如需要在讲话间隙快速传输信令的铁路调车,应急救灾等业务,由于对接续时间敏感,监听属性可以设置为监听多个编码块;而对信令速度要求不高的业务如普通的集群业务,可以设置仅监听一个编码块,这样更加节省移动终端的电力。以GT800为例,对于全速率下,每个复帧的编码块的监听属性可以设置为表1所示,表1是全速率下,某复帧中编码块对应的监听属性设置实例表,表1中,假设编码属性为1的编码块表示需要进行监听,而编码属性为0的编码块表示不需要进行监听。
编码块5 | 编码块4 | 编码块3 | 编码块2 | 编码块1 | 编码块0 |
0 | 0 | 0 | 0 | 1 | 1 |
表1
再如,对于半速率下,每个复帧的编码块的监听属性可以设置为表2所示,表2是半速率下,某复帧中编码块对应的监听属性设置实例表,表2中,假设编码属性为1的编码块表示需要进行监听,而编码属性为0的编码块表示不需要进行监听;编码属性为x的编码块表示是无效的。
编码块5 | 编码块4 | 编码块3 | 编码块2 | 编码块1 | 编码块0 |
x | x | x | 0 | 1 | 1 |
表2
而对于需要监听的复帧,按照需要监听的复帧的组合,如果有4种组合则可以采用两位字符组合来表示,如表3所示,表3是复帧监听属性设置实例表。
含义 | ||
0 | 0 | 监听4×26复帧的第0复帧 |
0 | 1 | 监听4×26复帧的第0、1复帧 |
1 | 0 | 监听4×26复帧的第0、1、2复帧 |
1 | 1 | 监听4×26复帧的第0、1、2、3复帧 |
表3
步骤101:当网络侧判定移动终端进入上行空闲状态时,将设置好的监听属性携带在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的监听信元对应字段中并发送给移动终端。
数字集群处于组接收模式下,协议规定在一定监听时段内未接收到来自网络侧的上行空闲消息,则认为移动终端处于上行忙状态;若接收到上行空闲消息,则认为移动终端处于上行空闲状态。
在网络侧判定移动终端进入上行空闲状态时,将步骤100中设置好的监听属性包括每个复帧中编码块的监听属性及各复帧的监听属性,携带在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的监听信元对应字段中。监听信元应该至少包括两个字段:编码块属性字段和复帧属性字段,其中,编码块属性字段用于设置每个复帧中各编码块的监听属性,可以用一个字符串来表示,字符串的每位对应一个编码块,字符串的长度由每个复帧中最多编码块的数量决定。例如,对于GT800,全速率下每个复帧中包含6个编码块,那么编码块属性字段应包含6位;复帧属性字段用于设置每个复帧的监听属性,可以用一个字符串来表示,字符串的每位对应一个复帧,字符串的长度由复帧的数量决定。例如,对于GT800,包括4个复帧且监听组合情况有4种,那么复帧属性字段应至少包含2位。
以GT800为例,全速率下,监听信元可以如表4所示,表4是全速率下,监听信元设置实例表,表4的设置表示分别监听4×26复帧的第0、1复帧中的编码块0和编码块1。其中,监听信元的D7位至D2位分别依次对应编码块5至编码块0的监听属性,监听信元的D1位和D0位用于设置复帧监听属性。
表4
在半速率下,监听信元可以如表5所示,表5是半速率下,监听信元设置实例表,表5的设置表示监听4×26复帧的第0复帧中的编码块0和编码块1。其中,监听信元的D7位至D5位无效,D4位至D2位分别依次对应编码块2至编码块0的监听属性,监听信元的D1位和D0位用于设置复帧监听属性。
表5
以上详细介绍了监听信元的组成及如何设置监听属性,之后将监听信元携带在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中发送给移动终端,本发明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可以是新增了监听信元的已有UPLINK FREE消息,也可以是专用于携带监听信元的专用通知消息。
当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采用已有UPLINK FREE消息时,需要在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的UPLINK FREE消息中新增监听信元,这样在移动终端接收到UPLINK FREE消息时,也就收到了监听信元;当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是专用通知消息时,在移动终端接收到专用通知消息时,也就收到了监听信元。
步骤102: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非连续接收通知消息中监听信元携带的监听属性对需要监听的复帧中的编码块进行监听,而不必对组呼信道的所有时隙进行连续监听。
若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监听信元如上述表4所示,那么,移动终端仅监听4×26复帧的第0复帧中的编码块0和编码块1,以及4×26复帧的第1复帧中的编码块0和编码块1,而不是对组呼信道的所有时隙连续接收。
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监听信元,对需要监听的复帧及编码块进行监听,而不需要监听的复帧及编码块则放弃监听,使组接收模式下,移动终端实现非连续接收,合理节约了移动终端的电力,减少了移动终端功耗。
移动终端在收到来自网络侧的UPLINK BUSY消息后,移动终端退出DRX模式,进入组接收模式的上行忙状态对全时隙进行连续监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组呼信道中各编码块及复帧分别设置监听属性;数字集群处于组接收模式且网络侧判定移动终端进入上行空闲状态时,将设置好的监听属性发送给移动终端;
B.移动终端根据收到的监听属性对需要监听的复帧中的编码块进行监听,实现非连续接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协议规定获取组呼信道中各复帧的编码块数量及复帧数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设置好的监听属性携带于已有的上行空闲消息中发送给移动终端;或者,将设置好的监听属性携带于自定义的专用通知消息中发送给移动终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属性包括编码块监听属性和复帧监听属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块监听属性携带在编码块属性字段中;所述复帧监听属性携带在复帧属性字段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块属性字段和复帧属性字段携带于监听信元中。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集群为GT800;所述编码块属性字段包括六位,所述复帧属性字段包括两位。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集群为GT800。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设置监听属性的方法为:根据业务的不同类型设置监听属性。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在收到来自网络侧的上行忙消息后,退出DRX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129523A CN100426893C (zh) | 2005-10-14 | 2005-10-14 | 一种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129523A CN100426893C (zh) | 2005-10-14 | 2005-10-14 | 一种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2494A CN1852494A (zh) | 2006-10-25 |
CN100426893C true CN100426893C (zh) | 2008-10-15 |
Family
ID=3713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11295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6893C (zh) | 2005-10-14 | 2005-10-14 | 一种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2689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99881A (zh) * | 2008-02-03 | 2009-08-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02595565B (zh) * | 2011-01-10 | 2014-11-05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集群通信系统及该系统的寻呼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CN102984660B (zh) * | 2011-09-02 | 2015-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通信的寻呼方法和相关设备 |
CN102572722B (zh) * | 2012-01-19 | 2015-07-1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集群用户的消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6489295A (zh) | 2015-06-24 | 2017-03-08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宽带集群系统中集群终端功耗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
CN106899941B (zh) * | 2015-12-18 | 2020-08-07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通信系统中非连续监听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246625B (zh) * | 2017-06-07 | 2022-04-26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集群非连续接收调度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64140A1 (en) * | 2000-08-18 | 2002-05-30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scheme and power saving mode for user equipment in packet access mode |
CN1537368A (zh) * | 2001-05-15 | 2004-10-13 | �����ɷ� | 提供组通信网的有效休眠模式的通信装置 |
CN1672441A (zh) * | 2002-08-01 | 2005-09-21 |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 共享呼叫信道上呼叫事件的协调方法 |
-
2005
- 2005-10-14 CN CNB2005101129523A patent/CN10042689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64140A1 (en) * | 2000-08-18 | 2002-05-30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scheme and power saving mode for user equipment in packet access mode |
CN1537368A (zh) * | 2001-05-15 | 2004-10-13 | �����ɷ� | 提供组通信网的有效休眠模式的通信装置 |
CN1672441A (zh) * | 2002-08-01 | 2005-09-21 |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 共享呼叫信道上呼叫事件的协调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2494A (zh) | 2006-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25629A (en) | Method of ensuring bandwidth availability for non-page traffic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
KR100608843B1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mbms 페이징 방법 | |
CN1146253C (zh) | 利用蜂窝系统的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 |
US6795419B2 (en) |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multislot channel allocation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 |
CN100375552C (zh) | 用于延长通信单元电池寿命的方法和设备 | |
TWI411251B (zh) | 存取點及在無線通信中促進功率節省方法 | |
KR100648067B1 (ko) | 비동기식 광대역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에서 단말기의전력 절감 성능 개선을 위한 확장된 호출 지시자 기반의적응적 불연속 수신 방법 | |
KR100959421B1 (ko) | 사용자 데이터 메시지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가입자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 |
TW200520472A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in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0355317C (zh) | 一种减少移动终端功率消耗的方法 | |
HK1068082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battery performance in broadcast paging | |
WO2003017693A3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in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75339A (zh) | 无线电信系统内的移动站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和系统 | |
JP2003524330A (ja) | 短い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sms)メッセージを送信および受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 |
CN101115288A (zh) | 一种指示系统广播消息改变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857869A (zh) | 寻呼方法和装置、寻呼消息接收方法及用户设备 | |
KR20080113419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웨이크업 빈도를 제어하는 방법 | |
CN102711051A (zh) | 应急集群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基站与通信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 |
KR20090074991A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페이징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페이징메시지 수신 방법 | |
CN102595565B (zh) | 集群通信系统及该系统的寻呼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
CN100426893C (zh) | 一种数字集群组接收模式下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 | |
CN101090292B (zh) | 一种数字无中心通信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 | |
CN108307487B (zh) | 一种组播业务的省电方法和终端 | |
DE60329114D1 (de) | Aging-nachrichten | |
CN101483812B (zh) |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寻呼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4101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