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413281C - 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3281C
CN100413281C CNB200510056722XA CN200510056722A CN100413281C CN 100413281 C CN100413281 C CN 100413281C CN B200510056722X A CNB200510056722X A CN B200510056722XA CN 200510056722 A CN200510056722 A CN 200510056722A CN 100413281 C CN100413281 C CN 10041328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lan
qinq
private network
network
util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67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8629A (zh
Inventor
卢胜文
曹刚
李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567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13281C/zh
Priority to PCT/CN2005/002067 priority patent/WO2006094440A1/zh
Publication of CN1838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8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32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328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在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VLAN ID标识的网络间实现二层互通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配置步骤,在中间设备上配置QinQ VLAN交换表,包括公网VLAN ID、出端口号、私网VLAN ID和交换后的新私网VLAN ID等信息;查询步骤,在QinQ数据到达所述交换设备时,以剥离的外层公网VLAN ID+出端口号+私网的VLAN ID去查询QinQ VLAN交换表,得到新的私网VLAN ID;交换及发送步骤,用新的私网VLAN ID替换原先的VLAN ID,并将替换后的数据包从出端口发送出去。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不同标识的VLAN网络组成一个大的VPN网络,而不需要对用户网络配置进行任何更改,且不同的地域私网可以独立规划自己的VLAN,规划简单、组网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不同地域、具有不同VLAN标识的VPN网络之间实现二层互连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s虚拟专网)技术把不同地点的私用网络连接起来,是一种廉价高效的技术,目前常用的VPN技术有L2技术和L3层技术。
QinQ(采用两层IEEE802.1Q标签进行封装的技术,就是在一个数据包上打两层VLAN标签,又称802.1Q隧道技术)是一种简单的VPN技术,它采用L2技术,通过在使用的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标签上再封装一个公网的VLAN标签,能够将私网的VLAN从公网透传到需要连接的其它私网中去,把分散的几个地域的LAN组成一个大的虚拟的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使多个地域的LAN通过公网设备实现互连。
但是如果对前述技术不作特别处理,对于不同地域的LAN只有VLAN标识相同的网络才能在二层实现互通,也就是说,只有VLAN ID相同的两个网络才能组成一个真正的VLAN,这样在规划网络时就要对整个VPLS进行VLAN规划。但这样的规划不但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完成,而且还会对整个网络的组网带来极大的不便,以致影响业务的开展;另外,由于配置的更改还可能在网络中引入新的错误,这对于用户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即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不同地域的VLAN ID虚拟交换的方法,使用户VPN网络不作任何修改就能实现具有任意ID标识的VLAN的网络都能组成一个大的VPN网络,方便了组网规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步骤:在交换设备上配置QinQ VLAN交换表;
(2)查询步骤:在QinQ数据到达所述交换设备时,查询QinQ VLAN交换表得到新的私网VLAN ID;
(3)交换及发送步骤:用新的私网VLAN ID替换原先的数据包中的VLAN ID,并将替换了新的私网VLAN ID的QinQ数据包从出端口发送出去。
其中,所述的QinQ VLAN交换表包括公网VLAN ID、出端口号、私网VLAN ID和交换后的新私网VLAN ID信息,或公网VPN标识、出端口号、私网VLAN ID和交换后的新私网VLAN ID信息,或公网VLAN ID、出端口号、MAC地址、用户地址、以及交换后的VLAN ID信息。
其中,在配置步骤中,即可以将QinQ VLAN交换表在交换设备中进行统一配置,也可以将该表拆分成在每个端口各配置一个表。
其中,在所述的查询步骤中,通过剥离的外层公网VLAN ID+出端口号+私网的VLAN ID去查询QinQ VLAN交换表,得到新的私网VLAN ID。
其中,所述的查询步骤中,在查询QinQ VLAN交换表前,当QinQ数据包到达QinQ的终端端口上时,先完成QinQ的外层公网VLAN Tag的剥离,得到原始私网的VLAN ID。
其中,所述的端口均指逻辑端口,是物理存在的端口或虚拟的端口。
其中,所述外层公网VLAN均指最外层公网VLAN。
其中,所述方法由软件或硬件逻辑电路来实现。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具有不同VLAN ID的用户网络之间不能灵活互通的问题,能够实现不同地域的VLAN通过QinQ技术组成一个大的VPN网络,而不需要用户对网络配置进行任何更改,并且不同的地域私网可以独立规划自己的VLAN,规划简单、组网灵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尽的说明。
正如前所述,通过QinQ技术能够让私网的VLAN通过公网来透传,相同VLAN标识的用户私网通过用户的接入交换机与公网的接入交换机相连,不同地域的VLAN 1用户(具有相同的VLAN标识)可以组成一个大的VPN网络,我们称之为VPN A,不同地域的VLAN 2用户(具有相同的VLAN标识,但不同于VLAN 1用户的VLAN标识)同样可以组成另外一个大的VPN网络,我们称之为VPN B。如果不作特别处理,VPN A内部的设备能够实现二层互通,VPN B内部的设备也能实现二层互通,但VPN A和VPN B的设备互相是不能二层互通的,即对于不同地域的LAN只有VLAN标识相同的网络才能在二层实现互通,这样在规划网络时就要对整个VPLS进行VLAN规划。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要求各地的VLAN要统一规划,若想组成一个VPN网络,则需要将在不同地域的VLAN配置成相同的VLAN ID,这样在组网时就会受到限制。例如同一公司位于A、B两地的市场部需要互连,但因为两地是独立组网的,所以VLAN ID的规划也是独立的,我们假设A地的市场部VLAN ID X,B地的市场部的VLAN ID Y,如果要想将两地的市场部组成一个VPN,则必须修改A地或B地市场部的VLAN ID一致。这样的修改不但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完成,而且还会对网络使用造成影响,影响业务的开展,由于配置的更改还可能引入新的错误,这对于用户来说是很难接收的。
本发明通过在设备上采用借由QinQ技术实现具有不同VLAN ID标识虚拟交换的办法,使得具有不同的VLAN ID标识的用户网络也能组成一个VPN网络。这样,用户就可不用对网络不作任何修改就能实现具有任意VLAN ID标识的VLAN能组成一个大的VPN网络,实现具有不同VLANID标识的VLAN间的二层互通。
本发明方案分三步来实现上述目的:
1、在路由器、交换机等交换设备上配置QinQ VLAN交换表,如表1所示。VLAN交换表由公网VLAN ID、出端口号、私网VLAN ID和交换后的新私网VLAN ID构成,其中公网VLAN ID+出端口号+私网VLAN ID构成表的关键字。
表1 QinQ VLAN交换表
  公网VLAN ID(A)   出端口号(B)   私网VLAN ID(C)  新私网VLAN ID(D)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A3   B3   C3   D3
  ...   ...   ...   ...
2、当QinQ数据包到达QinQ的终端端口上时,先完成QinQ的外层VLAN Tag的剥离,得到原始的私网VLAN数据包,同时得到私网的VLAN ID,这时以剥离的外层公网VLAN ID+出端口+私网的VLAN ID去查询QinQVLAN交换表,得到新的私网VLAN ID。
3、以新的私网VLAN ID替换原来的私网VLAN ID后从出端口发送出去,这样就实现了私网VLAN的ID交换。
例如:地域A的VLAN10和VLAN12通过QinQ与地域B的VLAN 5和VLAN6互连。用户希望A的VLAN10要与B的VLAN 5组成一个VLAN,A的VLAN12和B的VLAN 6组成另一个VLAN。我们假设A的网络接在公网交换机端口10上,B接在端口1上。其中,以地域A的VLAN 12和地域B的VLAN6组成一个大的VLAN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根据前述组网要求,按表2所示配置数据。
表2 QinQ VLAN交换表
  公网VLAN ID   出端口号   私网VLAN ID   新私网VLAN ID
  8   1   10   5
  8   1   12   6
  8   10   5   10
  8   10   6   12
对于从A的VLAN12发出的数据在进入端口10时进行QinQ封装,加上公网的的VLAN tag,其中外层VLAN ID为8,相应的数据包格式见表3(1)。到达出端口1时QinQ终结,根据“公网VLAN ID 8+出端口号1+私网VLAN ID 12”查找QinQ VLAN交换表,得到新的私网VLAN ID号为VLAN 6,VLAN12则根据QinQ VLAN交换表被交换成VLAN 6,相应的数据包格式见表4(1),将新的私网VLAN ID 6数据包出端口1发送出去;
VLAN 6的数据包在端口1进行QinQ封装,其中外层VLAN ID为8,相应的数据包格式见表3(2)。到达端口10时终结QinQ,根据“公网VLAN ID 8+出端口号10+私网VLAN ID 6”查找QinQ VLAN交换表,得到新的私网VLAN ID号为VLAN 12,则VLAN 6根据QinQ VLAN交换表被交换成VLAN 12,相应的数据包格式见表4(2),将新的私网VLAN ID 12数据包出端口10发送出去,这样两个私网:A地的VLAN12和B地的VLAN6就实现了二层互访,组成了一个大的VLAN。
同样可以完成VLAN10和VLAN5的二层互访。
表3 QinQ封装后数据包格式
(1)VLAN 12数据包结构
Figure C20051005672200091
(2)VLAN 6数据包结构
Figure C20051005672200092
表4 QinQ终结后的数据包格式
(1)VLAN 12数据包剥离外层标签VLAN 8,交换新的VLAN ID 6。
  以太网地址  VLAN 6   网络数据
(2)VLAN 6数据包剥离外层标签VLAN 8,交换新的VLAN ID 12。
  以太网地址   VLAN 12   网络数据
对于点到多点的VPLS的情况,此时会涉及到对QinQVLAN交换表中多个VLAN ID的选择。我们可以通过配置出端口号、MAC地址及其他相关信息(如用户地址)等来构成关键字,进而查询得到新的VLAN ID信息,由于此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介绍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可以将QinQ VLAN交换表在交换设备中进行统一配置,也可以将该表拆分成每个端口配置一个表,这样QinQ VLAN交换表的内容中就可以没有端口号,实施方案和技术效果是一样的。
另外,由于在QinQ网络中外层的VLAN与VPN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本发明中的QinQ VLAN交换表的关键字“公网VLAN ID”完全可以用“VPN标识”来替换,通过配置“VPN标识+出端口号+私网VLAN ID”构成关键字来定义新的私网VLAN ID,实施方案和技术效果是一样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端口均指逻辑端口,可以是物理存在的端口,也可以是一个虚拟的端口。而上述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既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逻辑电路来实现。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两层IEEE802.1Q Tag的情况,也适用于封装多层IEEE802.1Q Tag的情况,在后一种情况下,本发明中所述的外层公网VLAN均指最外层公网VLAN。
本发明解决了VLAN标识不同的网络难以在二层实现互通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实现不同标识的VLAN网络通过QinQ技术组成一个大的VPN网络,用户不需要对网络配置进行任何更改;
2、不同的地域的私网可以独立规划自己的VLAN ID,规划简单、组网灵活。

Claims (8)

1. 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步骤:在交换设备上配置QinQ VLAN交换表;
(2)查询步骤:在QinQ数据到达所述交换设备时,查询QinQ VLAN交换表得到新的私网VLAN ID;
(3)交换及发送步骤:用新的私网VLAN ID替换原先的数据包中的VLAN ID,并将替换了新的私网VLAN ID的QinQ数据包从出端口发送出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QinQ VLAN交换表包括公网VLAN ID、出端口号、私网VLANID和交换后的新私网VLAN ID信息,或公网VPN标识、出端口号、私网VLAN ID和交换后的新私网VLAN ID信息,或公网VLAN ID、出端口号、MAC地址、用户地址、以及交换后的VLAN ID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步骤中,即可以将QinQ VLAN交换表在交换设备中进行统一配置,也可以将该表拆分成在每个端口各配置一个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查询步骤中,通过剥离的公网VLAN ID+出端口号+私网的VLAN ID去查询QinQ VLAN交换表,得到新的私网VLAN ID。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查询步骤中,在查询QinQ VLAN交换表前,当QinQ数据包到达QinQ的终端端口上时,先完成QinQ的外层公网VLAN Tag的剥离,得到原始私网VLAN ID。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口均指逻辑端口,是物理存在的端口或虚拟的端口。
7. 根据权利要求2、4或5所述的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网VLAN均指最外层公网VLAN。
8. 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既由软件或硬件逻辑电路来实现。
CNB200510056722XA 2005-03-08 2005-03-24 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328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56722XA CN100413281C (zh) 2005-03-24 2005-03-24 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
PCT/CN2005/002067 WO2006094440A1 (fr) 2005-03-08 2005-12-01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change de reseau local virtu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56722XA CN100413281C (zh) 2005-03-24 2005-03-24 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8629A CN1838629A (zh) 2006-09-27
CN100413281C true CN100413281C (zh) 2008-08-20

Family

ID=37015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672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3281C (zh) 2005-03-08 2005-03-24 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13281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9248A1 (zh) * 2010-12-17 2012-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扩缩容ptn网络端口vlan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0347B (zh) * 2008-08-19 2011-04-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语音数据流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09639B (zh) * 2008-11-25 2011-01-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QinQ配置方法和配置装置
CN101707562B (zh) * 2009-11-27 2012-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局域网堆叠接入虚拟专用线路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185781B (zh) * 2011-05-12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端口以太网接口装置及其vpn业务接入的方法
CN104202229B (zh) * 2014-09-13 2017-10-27 潍坊学院 一种无源光网络olt设备qinq报文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547686B (zh) * 2017-08-29 2021-05-2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Arp请求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055187B (zh) * 2017-12-01 2020-07-10 上海市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用户提供网络的业务域与本地服务节点的vpn关联方法、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6806A (zh) * 2001-12-31 2002-07-03 刘军民 实现局域网虚通道传送的数据转发方法
US20020101870A1 (en) * 2001-01-30 2002-08-01 Chase Christopher J. Technique for ethernet access to packet-based services
WO2004023838A2 (en) * 2002-09-09 2004-03-1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vc-l2 vpns: flexible on-demand switched mpls/ip layer-2 vpns for ethernet svc, atm and frame rela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1870A1 (en) * 2001-01-30 2002-08-01 Chase Christopher J. Technique for ethernet access to packet-based services
CN1356806A (zh) * 2001-12-31 2002-07-03 刘军民 实现局域网虚通道传送的数据转发方法
WO2004023838A2 (en) * 2002-09-09 2004-03-1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vc-l2 vpns: flexible on-demand switched mpls/ip layer-2 vpns for ethernet svc, atm and frame rela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9248A1 (zh) * 2010-12-17 2012-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扩缩容ptn网络端口vlan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8629A (zh) 2006-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1625B (zh) 一种异构网络二层互通的方法及设备
CN100461732C (zh) 一种以太技术交换和转发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022960B (zh) 基于OpenFlow协议实现PVLAN的方法和装置
US876774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parent LAN services in a packet network
CN100442772C (zh) 一种桥接转发方法
CN101841451B (zh) 一种云主机基于虚拟局域网的限速方法和系统
CN101867520B (zh) 分布式系统中板卡间数据交换的方法
CN101133407A (zh) 带有伸缩的广播和服务实例域的城域以太网
CN102185778B (zh) 一种基于vll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838627B (zh) 一种实现QinQ接入的方法
CN101123510B (zh) 实现交换机端口隔离的方法、交换机及交换芯片
CN101902397B (zh) 一种报文的转发方法及交换芯片
CN101110764A (zh)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数据帧划分虚拟局域网并转发的方法
CN100413281C (zh) 一种利用QinQ技术实现虚拟交换的方法
CN106657442A (zh) 基于VxLAN实现媒体共享存储网络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0407684C (zh) 用户接入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61734C (zh) 具有局域网/广域网端口切换功能的通信设备及实现方法
CN100358322C (zh) 多层虚拟局域网交换的方法
CN100450080C (zh) 收敛二层mac地址的方法及设备
CN100382531C (zh) 虚拟专网的接入方法及实现装置
CN100446503C (zh) 一种增强型vpn网络优化的方法及设备
CN101499952A (zh) 能跨越不同虚拟局域网络间区隔限制的网络系统
CN102355424B (zh) 一种实现mim与vpls互通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56409A (zh) 桥接转发方法
CN101252514B (zh) 基于多对一接入方式的骨干桥接网络中的数据转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No. 310 Liuhe Road,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