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1408C - 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与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11408C CN100411408C CNB2004100379118A CN200410037911A CN100411408C CN 100411408 C CN100411408 C CN 100411408C CN B2004100379118 A CNB2004100379118 A CN B2004100379118A CN 200410037911 A CN200410037911 A CN 200410037911A CN 100411408 C CN100411408 C CN 10041140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ille
- literal
- mobile communication
- numeral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与方法,可以通过终端识别以盲文刻有电话号码和姓名等信息的名片,将其登录到电话号码簿或用于拨打电话。本发明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控制部,用于管理盲文识别事件及各种数据的输入/输出;输入部,接收并管理盲文识别部和键区输入的信息;存储部,接收并保存上述控制部输入的已加工的数据;输出部,从上述控制部接收数据输入,输出到声音部或显示部。本发明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1,从以盲文印刷的名片识别盲文信息;步骤2,把上述识别的盲文信息转换成相应的盲文值;步骤3,组合上述盲文值,转换成与之相应的文字或数字;步骤4,以画面显示上述转换的文字或数字,或是以声音进行输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与方法,可以通过终端识别以盲文刻有电话号码和姓名等信息的名片,将其登录到电话号码簿或用于拔打电话。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以往的移动通信终端一直是朝着如下方向进行研究,即,作为专为盲人提供的功能,在键区上印刷盲文,使盲人可以直接操作终端的键区。
作为参考,盲文由图1(a)所示的形态构成,纵向3点,横向2,共由6点构成,盲文两侧的数字表示是用于熟记盲文所需的固有号码。
利用上述方式,结合元音与辅音,组成一个文字,并且还可以表现双元音、双辅音以及数字。因此,在已经在终端键区印刷有盲文的情况下,可以使盲人更便利地使用终端。
但是却存在如下问题,即,当盲人要直接把其他人的电话号码输入移动通信终端时,即使利用盲文键区输入,也无法知道输入是否正确,不仅难以了解其正确性,而且,当不熟悉键区时,输入他人的姓名及电话号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与方法,可以通过终端识别以盲文刻有电话号码和姓名等信息的名片,将其登录到电话号码簿或用于拔打电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是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控制部,用于管理盲文识别事件及各种数据的输入/输出;输入部,接收并管理盲文识别部和键区输入的信息;存储部,接收并保存所述控制部输入的已加工的数据;输出部,从所述控制部接收数据输入,输出到声音部或显示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1,从以盲文印刷的名片识别盲文信息;步骤2,把所述识别的盲文信息转换成相应的盲文值;步骤3,组合所述盲文值,转换成与之相应的文字或数字;步骤4,以画面显示所述转换的文字或数字,或是以声音进行输出。
本发明的要旨在于提供一种装置及方法,使终端能够识别以盲文印刷有用户信息的名片,替代盲人终端用户通过键区直接输入对方姓名和电话号码的方式,从而可以把识别的信号存储到终端中,或是直接拔打电话。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说明盲文一般构成的示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可识别盲文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外形图;
图3(a)是所述图2中的本发明的盲文识别部的简要截面图;
图3(b)是所述图2中的本发明的盲文识别部的简要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可识别盲文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构成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刻有盲文信息的名片示例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201:控制部 202:输入部
203:盲文识别部 204:键区
205:存储部 206:输出部
207:声音部 208: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有益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的可识别盲文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外形图,其大体构成与以往终端没有大的不同,只是还带有一个用于读取以盲文印刷的名片的盲文识别部100。
其中,上述盲文识别部100作为一种扫描仪,其构成如图3所示,把打点部分与未打点部分的反射率差异转换为“1”和“0”的数字信号,解码成与该组合相应的数字或文字。
上述图3(a)和图3(b)分别是本发明盲文识别部100的截面图和平面图,盲文识别部100由用于识别盲文的开始与结束的手段101和识别打点部分(浮雕部分)的手段102构成。
其中,用于识别上述盲文的盲文识别部100可以对众所周知的原有扫描仪技术进行适当变形后使用,当是安装有相机的终端时,也可以将其用作扫描仪,从软件角度进行识别。
图4是本发明的可识别盲文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构成框图,它包括如下几个部分:控制部201,管理盲文识别事件及各种数据的输入/输出;输入部202,接收并管理盲文识别部203和键区204输入的信息;存储部205,接收并保存上述控制部输入的已加工的数据;输出部206,从上述控制部接收数据输入,并输出到声音部207或显示屏208。
由于盲文的特性上的原因,名片是浮雕式的,所以,在图3(a)或图3(b)中,当盲文识别部203接触到各个识别部101,102时,将其转换成数值,分析盲文的内容。
下面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动作。
首先,用户(盲人)把如图6所示的盲文名片放到如图2所示的终端的盲文识别部203进行识别步骤S101。此时,由于盲文识别部203的各传感器位于一侧侧面,用户按照盲文与传感器一致的方向来识别盲文名片即可。
然后,上述识别了盲文信息的盲文识别部203把识别的信息转换成相应的盲文值,通过输入部传递给控制部步骤S102,接到上述盲文值输入的控制部计算输入的值,转换成相应的文字或数字,将其分析的内容通过输出部分别输出到显示部或声音部步骤S103。
然后,用户确认上述输出的内容,终端通过语音或键区接到用户的应答步骤S104,并将该内容传递给存储部,存储盲文的值步骤S105。此时,如果按下通话键,可立即向相应电话号码拔打电话。
即,以往的情形是用户(盲人)直接操作盲文键区输入电话号码后,按“保存”键进行存储,或是按“通话”键进行通话。但在本发明中,不是利用键区输入,而是识别名片上印刷的盲文,获得电话号码及用户姓名输入,所以电话号码输入时间短,不会出错。
而且,通过声音部输出已识别的文字及电话号码,所以,用户可通过语音确认名片的用户及电话号码是否正确输入。
另一方面,在上述图6的实施例中,当分析刻有盲文的内容“李武基019-777-1234”的名片时,开始的“|”301表示盲文的开始,最后的“|”302表示盲文的结束,除去盲文信息开始与最后的“|”301,302,位于盲文之间的“|”303,304起到划分各盲文的分隔符的作用。
例如,名片中的“O|”305字,由于没有开头刻成的盲文,所以,盲文识别部判断为是,之后的“O|”识别为1、3、5号,判断是文字“|”。即,拥有把包括元音与辅音、数字在内的盲文转换成数字的表,可以计算与之一致的盲文。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没有对盲文进行具体说明,不过,既可以直接印刷(打孔)标准盲文代码使用,当难以打孔时还可以采用新的方式进行印刷使用。
如上述所作的说明,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与方法具有如下效果,即,可以通过终端识别以盲文刻有电话号码和姓名等信息的名片,将其登录到电话号码簿或立即拔打电话。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Claims (10)
1.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其特征是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
控制部,用于管理盲文识别事件及各种数据的输入/输出;
输入部,连接于所述的控制部,接收并管理盲文识别部和键区输入的信息;
存储部,连接于所述的控制部,接收并保存所述控制部输入的已加工的数据;
输出部,连接于所述的控制部,从所述控制部接收数据输入,并将接收到的数据输出;
盲文识别部,连接于所述的输入部,从盲文印刷的名片识别盲文信息,把所述识别的盲文信息转换成相应的盲文值,组合所述的盲文值,转换成与之相应的文字或数字,将转换后的文字或数字输出给所述的输入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音部,所述的输出部将接收到的数据输出到所述的声音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部,所述的输出部将接收到的数据输出到所述的显示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音部、显示部,所述的输出部将接收到的数据输出到所述的声音部和显示部。
5.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方法,特征是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从以盲文印刷的名片识别盲文信息;
步骤2,把所述识别的盲文信息转换成相应的盲文值;
步骤3,组合所述盲文值,转换成与之相应的文字或数字;
步骤4,将转换后的文字或数字进行输出。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转换后的文字或数字进行输出是指:以画面显示所述的转换后的文字或数字。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转换后的文字或数字进行输出是指:以声音播出所述的转换后的文字或数字。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转换后的文字或数字进行输出包括:以画面显示所述的转换后的文字或数字,以声音播出所述的转换后的文字或数字。
9.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方法,特征是还包括如下过程:以声音输出所述转换后的文字或数字或显示后,接到用户的语音应答或通过键区输入的应答,把该转换后的文字或数字存储到存储器,或是拔打电话。
10.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盲文信息是以盲文印刷的电话号码及姓名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30064173 | 2003-09-16 | ||
KR1020030064173A KR100556884B1 (ko) | 2003-09-16 | 2003-09-16 |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점자 인식 장치와 방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99385A CN1599385A (zh) | 2005-03-23 |
CN100411408C true CN100411408C (zh) | 2008-08-13 |
Family
ID=3467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791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1408C (zh) | 2003-09-16 | 2004-05-10 | 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与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0556884B1 (zh) |
CN (1) | CN100411408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6987B (zh) * | 2008-03-06 | 2013-07-31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利用盲文编码图案的区域识别系统 |
CN102063628B (zh) * | 2011-01-14 | 2012-10-03 | 长春大学 | 双面盲文点字的提取方法 |
KR102457249B1 (ko) | 2015-09-18 | 2022-10-21 | 주식회사 이엔에프테크놀로지 | 식각 조성물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88609A (ja) * | 1991-09-30 | 1993-04-09 | Hitachi Ltd | 携帯型盲人用情報端末装置 |
CN1311594A (zh) * | 2000-03-01 | 2001-09-05 | 田英钦 | 一种可同时供盲人使用的电话和手机 |
JP2002232944A (ja) * | 2001-01-30 | 2002-08-16 | Yamaha Corp | 携帯型通信端末、通信中継装置、通信中継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通信中継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CN2548373Y (zh) * | 2002-05-16 | 2003-04-30 | 许春霞 | 带有盲文的移动电话机按键盘套 |
-
2003
- 2003-09-16 KR KR1020030064173A patent/KR10055688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
- 2004-05-10 CN CNB2004100379118A patent/CN10041140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88609A (ja) * | 1991-09-30 | 1993-04-09 | Hitachi Ltd | 携帯型盲人用情報端末装置 |
CN1311594A (zh) * | 2000-03-01 | 2001-09-05 | 田英钦 | 一种可同时供盲人使用的电话和手机 |
JP2002232944A (ja) * | 2001-01-30 | 2002-08-16 | Yamaha Corp | 携帯型通信端末、通信中継装置、通信中継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通信中継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CN2548373Y (zh) * | 2002-05-16 | 2003-04-30 | 许春霞 | 带有盲文的移动电话机按键盘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99385A (zh) | 2005-03-23 |
KR20050027799A (ko) | 2005-03-21 |
KR100556884B1 (ko) | 2006-03-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51084B2 (en) | Cell phone having an information-converting function | |
US6526292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digit string for use by a portable phone | |
US20090277957A1 (en) | Time stamp machine and method for checking attendance using the same | |
CN103888581A (zh) | 一种通信终端及其记录通话信息的方法 | |
CN100512340C (zh) | 便携式电话机 | |
CN100562192C (zh) | 在带有图像输入单元的便携式终端中识别字符的方法 | |
CN103794206B (zh) | 将文本数据转换为语音数据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 |
US20060142054A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for | |
US7340390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fore | |
KR20050017316A (ko) | 카메라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의 주소록 관리 장치및 방법 | |
EP0856979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information from a voice message | |
US20030219110A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for changing formats of ring tones | |
CN100411408C (zh) | 移动通信终端的盲文识别装置与方法 | |
JPS6059846A (ja) | 音声認識自動ダイヤル装置 | |
CN1333609C (zh) | 具有字符识别和校正功能的便携式蜂窝电话和方法 | |
KR100697625B1 (ko) |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 있어서 점자인식 및 변환방법과 그시스템 | |
CN100521707C (zh) | 具声控拨号功能的手机控制方法 | |
CN114120769A (zh) | 盲文阅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251538C (zh) | 在便携式终端中利用语音识别传送字符消息的方法 | |
CN102457609A (zh) | 自定义最近常用联系人的方法 | |
CN111818230A (zh) | 一种基于客户按键信息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 |
KR100606044B1 (ko) | 캠코더 기능의 카메라가 구비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전자 사전 기능을 구현하는 방법 | |
JP2000122686A (ja) | 音声認識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
CN1893466A (zh) | 利用耳机通过移动电话进行电话主叫呼叫的方法 | |
CN100346657C (zh) | 名片信息转化到手机电话本中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1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