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9405C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99405C CN100399405C CNB2004101014243A CN200410101424A CN100399405C CN 100399405 C CN100399405 C CN 100399405C CN B2004101014243 A CNB2004101014243 A CN B2004101014243A CN 200410101424 A CN200410101424 A CN 200410101424A CN 100399405 C CN100399405 C CN 10039940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polarity
- data
- liquid crystal
- crystal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97—Special arrangements with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of display data in the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a pre-processing circuitry delivering display data to said drivers or in the matrix panel, e.g. multiplexing plural data signals to one D/A converter or demultiplexing the D/A converter output to multiple colum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一种液晶显示器器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数据线以及与该多条数据线交叉的多条选通线;数据驱动电路,用于产生数据电压;多路分解器,用于使用多个开关器件向该多条数据线施加来自数据驱动电路的数据电压;以及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具有第一极性的电压的多个控制信号,以使该多个开关器件导通并向该多个控制信号添加第二极性的电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LCD),更具体地说,涉及LCD的多路分解器(demultiplexer)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LCD根据视频信号来控制液晶的透光率,从而在LCD上显示与视频信号相对应的图像。LCD包括具有以有源矩阵形式设置的多个液晶单元的LCD面板和用于驱动该LCD面板的驱动电路。在该LCD面板中,多条数据线和多条选通线交叉,在各个交叉部分设置像素驱动薄膜晶体管(TFT)。LCD的驱动电路包括用于向LCD面板的数据线提供数据的数据驱动电路以及用于向LCD面板提供扫描脉冲的选通驱动电路。此外,这些驱动电路可以包括设置在数据驱动电路和数据线之间的多路分解器,用于将数据驱动电路的输出分配给数据线。该多路分解器减少了数据驱动电路的输出的数量,以简化数据驱动电路并减少LCD面板的数据输入终端的数量。
图1表示现有技术的有源矩阵LCD。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有源矩阵LCD包括:LCD面板13,具有互相交叉的m条数据线DL1-DLm和n条选通线GL1-GLn,以及设置在各个交叉点处的像素驱动TFT 16;多路分解器14,位于数据驱动电路11和数据线DL1-DLm之间;以及选通驱动电路12,用于向选通线GL1-GLn依次提供扫描脉冲。
像素驱动TFT 16响应于来自各条选通线GL1-GLn的扫描信号,将来自各条数据线DL1-DLm的数据信号施加给液晶单元的像素电极15。在此,像素驱动TFT 16具有与多条选通线GL1-GLn中的对应的一条相连的栅极、与多条数据线DL1-DLm中的对应的一条相连的源极、以及与液晶单元的像素电极15相连的漏极。
数据驱动电路11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成模拟伽马电压,并对一条线的数据进行时间分割,以向m/3条源线SL1-SLm/3施加电压。在数据驱动电路11和数据线DL1-DLm之间彼此平行地设置m/3个多路分解器14。每一个多路分解器14都包括第一到第三TFT(下文中称为“MUX TFT”)MT1、MT2和MT3。该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响应于不同的控制信号Φ1、Φ2和Φ3对通过一条信号线输入的数据进行时间分割,以将数据施加给三条数据线。选通驱动电路12通过使用移位寄存器和电平转移器(level shifter)将扫描脉冲依次施加给选通线GL1-GLn。
图2表示多路分解器14的控制信号Φ1、Φ2和Φ3以及扫描脉冲SP。如图2所示,在大约一个水平周期1H期间扫描脉冲SP具有选通高压Vgh,而在其余周期期间保持选通低压Vgl。因为一个帧的时间间隔包括几百个水平周期,所以扫描脉冲SP的占空比大约为几百分之一。
控制信号Φ1、Φ2和Φ3中的每一个在每一个水平周期的大约1/3水平周期期间具有选通高压Vgh。因为在每一个水平时期产生各个控制信号,所以控制信号Φ1、Φ2和Φ3中的每一个的占空比大约为1/2到几分之一。在此,当各个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1/2时,在单个多路分解器中只包括两个MUX TFT。
在LCD面板13的玻璃基板上直接并同时设置多个MUX TFT MT1、MT2和MT3以及像素驱动TFT 16,并且这些TFT在选通高压Vgh和选通低压Vgl之间具有相同的摆动宽度(swing witdh)。如果向MUX TFTMT1、MT2和MT3长时间提供具有相同极性的选通电压,即如果它们受到正选通偏压应力(bias stress)或负选通偏压应力的作用,则更容易产生操作特性的变化和退化。该变化和退化是由于MUX TFT MT1、MT2和MT3具有比像素驱动TFT 16更长的选通电压施加时间而导致的,如图2所示。具体地,如果MUX TFT MT1、MT2和MT3是由非晶硅TFT形成的,则因为非晶硅TFT的半导体层结构比多晶硅TFT(poly-Si TFT)的半导体层结构具有更多的缺陷,所以在正选通偏量应力或负选通偏压应力的作用下,更容易产生操作特性的变化和退化。可以从图3和4中的实验结果看出MUX TFT MT1、MT2和MT3的操作特性的变化。
图3和4表示当分别向沟道宽度/沟道长度W/L为120μm/6μm的样本氢化非晶硅(a-Si:HTFT)施加正选通偏压应力和负选通偏压应力时,表示样本a-Si:H TFT的特性发生变化的实验结果。在图3和4中,横坐标表示样本a-Si:H TFT的选通电压[V],而纵坐标表示样本a-Si:H TFT的源极端子和漏极端子之间的电流[A]。
图3表示当向样本a-Si:H TFT的栅极端子施加+30V的电压时,根据电压施加时间的TFT传输特性曲线中的阈值电压和位移(movement)。在图3中,随着向a-Si:H TFT的栅极端子施加高的正电压的时间变长,TFT的传输特性曲线向右侧31移动更多,并且a-Si:H TFT的阈值电压升高。
图4表示当向样本a-Si:H TFT的栅极端子施加-30V的电压时,根据电压施加时间的TFT传输特性曲线中的阈值电压和位移。在图4中,随着向a-Si:H TFT的栅极端子施加高的负电压的时间变长,TFT的传输特性曲线向左侧41移动更多,并且a-Si:H TFT的阈值电压降低。
图5表示MUX TFT MT1、MT2和MT3中的每一个所承受的选通电压应力的累积。在图5中,由于任何时候向MUX TFT MT1、MT2和MT3施加相同极性的控制信号Φ1、Φ2和Φ3,MUX TFT MT1、MT2和MT3的选通电压应力都会累积,所以MUX TFT MT1、MT2和MT3中的每一个的阈值电压逐渐升高或者降低。由于MUX TFT的阈值电压以这种方式升高或降低,所以多路分解器14的操作变得不稳定,从而导致难以正常驱动LCD。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液晶显示器(LCD)及其驱动方法,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所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及其驱动方法,其能够使开关器件中的特性变化和退化最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提出,部分通过说明书而明了,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体验到。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将通过所写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所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该LCD器件包括:LCD面板,具有多条数据线以及与该多条数据线交叉的多条选通线;数据驱动电路,用于产生数据电压;多路分解器,用于使用多个开关器件向该多条数据线施加来自数据驱动电路的数据电压;以及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具有第一极性的电压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导通该多个开关器件并向该多个控制信号添加第二极性的电压,其中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中的电压施加时间和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中的不同。
另一方面,一种驱动液晶显示器(LCD)的多路分解器的方法包括:产生用于多路分解器的多个控制信号,该多路分解器连接在用于产生数据电压的数据驱动电路和LCD面板的数据线之间,每一个控制信号都具有第一极性的电压和第二极性的电压;通过使用第一极性的电压使多路分解器中的开关器件导通;以及通过使用第二极性的电压恢复开关器件的应力,其中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中的电压施加时间和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中的不同。
应该理解,前面的概述和以下的具体说明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包含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将其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LCD)的构造的电路框图;
图2是施加给图1所示的多路分解器的信号的波形图;
图3是一曲线图,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LCD,在向样本a-Si:H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端子施加正电压的电压施加时间内,薄膜晶体管的传输特性曲线的阈值电压和位移;
图4是一曲线图,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LCD,在向样本a-Si:H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端子施加负电压的电压施加时间内,薄膜晶体管的传输特性曲线的阈值电压和位移;
图5是一曲线图,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LCD,当向多路分解器反复施加相同的选通电压时,施加给多路分解器中的晶体管累积应力量;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LCD的构造的电路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多路分解器的控制信号和扫描脉冲的波形图;
图8一曲线图,通过面积表示根据图7所示控制信号的正电压的正应力量以及根据该控制信号的负电压的负应力量。
图9A和9B是控制信号的波形图,其中负电压的作用时间或电压电平与图7所示的控制信号不同;
图10是一曲线图,表示应力没有因图7-9B中的控制信号的负电压而连续累积到多路分解器的晶体管上;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LCD的构造的电路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多路分解器的控制信号和扫描脉冲的波形图;以及
图13是一曲线图,通过面积表示根据图12所示控制信号的正电压的正应力量和根据该控制信号的负电压的负应力量。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文中,将参照图6到13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6示意性地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LCD)。如图6所示,该LCD包括:LCD面板63,具有互相交叉的m条数据线DL1-DLm和n条选通线GL1-GLn,以及设置在其交叉部分处的多个像素驱动TFT 66;多路分解器64,具有设置在数据驱动电路61和数据线DL1-DLm之间,并由n型非晶硅TFT实现的多个MUX TFTMT1、MT2和MT3;控制信号发生器67,用于产生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以及选通驱动电路62,用于向选通线GL1-GLn依次提供扫描脉冲。
数据驱动电路61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成模拟伽马补偿电压,并对一条线的数据进行时间分割,以向m/3条源线SL1-SLm/3施加电压。在数据驱动电路61和数据线DL1-DLm之间彼此平行地设置m/3个多路分解器64。每一个多路分解器64都包括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用于将由单条源线提供的数据电压分配给三条数据线。该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响应于不同的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正电压,对通过单条源线输入的数据进行时间分割,以将数据施加给三条数据线。此外,该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通过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负电压来抵消根据正选通电压的累积而产生的应力,由此保持阈值电压恒定,并保持多路分解器64的操作特性稳定。
如图6所示,多路分解器64中的MUX TFT的数量和多路分解器64的输出通道的数量应该为3。然而,它们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选择性地进行调整。如果多路分解器64中的MUX TFT的数量和多路分解器64的输出通道的数量为i(其中i为整数),则源线的数量减少为m/i。
控制信号发生器67产生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用于控制多路分解器64中的MUX TFT MT1、MT2和MT3。这些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具有正选通高压Vgh,用于使MUX TFTMT1、MT2和MT3导通,并且随后具有负电压Vneg,用于补偿如图7所示的正应力。该负电压Vneg比选通低压Vgl低。选通驱动电路62使用移位寄存器和电平转移器(未示出)向选通线GL1-GLn依次施加扫描脉冲SP,该扫描脉冲SP在选通高压Vgh和选通低压Vgl之间摆动,如图7所示。
图7表示施加给第一选通线GL1的扫描脉冲SP和施加给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的栅极端子的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如图7所示,在大约一个水平周期1H期间,扫描脉冲SP具有选通高压Vgh,而在其余的周期期间保持选通低压Vgl。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正选通高压Vgh的正脉冲PP,以及跟随在正脉冲PP之后的具有负电压Vneg的负脉冲NP。这些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正脉冲PP使第一到第三MUXTFT MT1、MT2和MT3导通,而这些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负脉冲NP补偿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的正选通偏压应力。
下面将参照图6和7描述多路分解器64的操作。与扫描脉冲SP同步地以扫描脉冲SP的大约1/3宽度产生第一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的正脉冲PP,由此使第一MUX TFT MT1导通。然后,将第一源线SL1的数据电压施加给第一数据线DL1。在响应于正选通高压Vgh使第一MUXTFT MT1导通之后,第一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的负脉冲NP将负电压Vneg施加给第一MUX TFT MT1的栅极端子。
紧接着第一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的正脉冲PP之后,以扫描脉冲SP的大约1/3的宽度生成第二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2的正脉冲PP,由此使第二MUX TFT MT2导通。然后,将第一源线SL1的数据电压施加给第二数据线DL2。在响应于正选通高压Vgh导通第二MUX TFT MT2之后,将第二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2的负脉冲NP将负电压Vneg施加给第二MUX TFT MT2的栅极端子。
紧接着第二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2的正脉冲PP之后,以扫描信号SP的大约1/3的宽度生成第三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3的正脉冲PP,从而使第三MUX TFT MT3导通。然后,将第一源线SL1的数据电压施加给第三数据线DL3。在响应于正选通高压Vgh导通第三MUX TFT MT3之后,第三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3的负脉冲NP将负电压Vneg施加给第三MUX TFT MT3的栅极端子。
第一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的负脉冲NP和第二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2的正脉冲PP的部分区间相互重叠,而第二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2的负脉冲NP和第三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3的正脉冲PP的部分区间相互重叠。
图8通过面积表示根据图7所示的控制信号的正电压的正应力量和根据该控制信号的负电压的负应力量。如图8所示,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正脉冲PP向MUX TFT MT1、MT2和MT3施加正选通偏压应力,而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负脉冲NP向MUX TFT MT1、MT2和MT3施加负选通偏压应力。由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负脉冲NP导致的负应力量S(负)为由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正脉冲PP导致的正应力量S(正)的“k”倍。负应力量S(负)和正应力量S(正)中的每一个与(电压×时间)的面积相对应。这里,“k”是具有正值的比例系数。同时,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负脉冲PP可以是矩形脉冲、斜坡脉冲(ramp pulse)或其它形状的脉冲。
如果与MUX TFT MT1、MT2和MT3中的每一个的源电压相对应的数据电压与选通低压Vgl接近,则比例系数“k”必须大于1。由于大多数的数据电压通常高于选通低压Vgl,所以比例系数k的值满足条件“0≤k≤10”。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控制信号Φ1、Φ2和Φ3可以将正选通偏压应力施加给MUX TFT MT1、MT2和MT3,但是不能施加可以抵消正选通偏压应力的负选通偏压应力。换句话说,在现有技术的控制信号Φ1、Φ2和Φ3中,MUX TFT MT1、MT2和MT3的负应力量S(负)为‘0’。
在负应力量S(负)为由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正脉冲PP导致的正应力量的“k”倍(其中“0≤k ≤10”)的条件下,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负脉冲PP的电压ΔV或时间Δt可以不同。例如,如图9A所示,可以将负电压Vneg变化为更低的负电压Vneg1,而可以将负电压Vneg的施加时间Δt变化为更短的时间Δt1。此外,如图9B所示,可以将负电压Vneg变化为更高的负电压Vneg2,而可以将负电压Vneg的施加时间Δt变化为更长的时间Δt2。
图10表示MUX TFT MT1、MT2和MT3所承受的选通电压应力的累积量。如图10所示,因为应力补偿控制信号CΦ1、CΦ2和CΦ3的极性周期性地反转,所以MUX TFT MT1、MT2和MT3没有任何选通电压应力。因此,阈值电压保持恒定,并且MUX TFT MT1、MT2和MT3中的每一个的操作特性不会退化。
图11-13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LCD。如图11所示,该LCD包括:LCD面板113,具有互相交叉的m条数据线DL1-DLm和n条选通线GL1-GLn,以及设置在它们的交叉部分处的多个像素驱动TFT116;多路分解器114,具有设置在数据驱动电路111和数据线DL1-DLm之间并由p型多晶硅TFT实现的多个MUX TFT MT1、MT2和MT3;控制信号发生器117,用于产生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以及选通驱动电路112,用于向选通线GL1-GLn依次提供扫描脉冲。
数据驱动电路111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成模拟伽马补偿电压,并对一条线的数据进行时间分割,以向m/3条源线SL1-SLm/3施加电压。在数据驱动电路111和数据线DL1-DLm之间彼此平行地设置m/3个多路分解器114。每一个多路分解器114都包括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用于将由单条源线提供的数据电压分配给三条数据线。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响应于不同的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的负电压,对通过单条源线输入的数据进行时间分割,以将数据施加三条数据线。此外,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通过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的正电压来抵消由于负选通电压的累积而导致的应力,从而保持阈值电压恒定,并保持多路分解器114的操作特性稳定。
控制信号发生器117产生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用于控制多路分解器114中的MUX TFT MT1、MT2和MT3。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具有负电压-V,用于使MUX TFT MT1、MT2和MT3导通;并且随后具有正电压+V,用于补偿负应力,如图12所示。
选通驱动电路112使用移位寄存器和电平转移器(未示出)向选通线GL1-GLn依次施加扫描脉冲SP,该扫描脉冲SP在选通高压Vgh和选通低压Vgl之间摆动,如图12所示。
图12表示施加给第一选通线GL1的扫描脉冲SP1以及施加给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的栅极端子的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如图12所示,如果与MUX TFT MT1、MT2和MT3相似,由p型晶体管来实现像素驱动TFT,则在大约一个水平周期1H期间扫描脉冲SP具有选通低压Vgl,而在其余周期期间保持选通高压Vgh。
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具有负电压-V的负脉冲以及在负脉冲之后的具有正电压+V的正脉冲。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的负脉冲使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导通,而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的正脉冲对第一到第三MUX TFT MT1、MT2和MT3的负选通偏压应力进行补偿。
图13通过面积表示由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施加给多路分解器114的MUX TFT MT1、MT2和MT3的正应力量和负应力量。如图13所示,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的负脉冲向MUX TFTMT1、MT2和MT3施加负选通偏压应力,而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的正脉冲向MUX TFT MT1、MT2和MT3施加正选通偏压应力。由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的正脉冲导致的正应力量S(正)为由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的负脉冲导致的负应力量S(负)的“k”倍。这里,“k”是具有正值的比例系数,满足条件“0≤k≤10”。
此外,在这种条件下,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的正脉冲的电压ΔV或时间Δt可以不同。同时,应力补偿控制信号DΦ1、DΦ2和DΦ3的正脉冲可以是矩形脉冲、斜坡脉冲或其它形状的脉冲。另选地,开关器件,即根据示例性优选实施例的多路分解器64和114的MUX TFTMT1、MT2和MT3可以由非晶硅或晶体硅实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将多路分解器设置在数据驱动电路和数据线之间,从而减少了信号线的数量以及简化了电路构造。此外,将相反极性的脉冲加入用于控制各个MUX TFT的控制信号,从而使MUX TFT中的特性变化和退化最小,该特性变化和退化是由于向MUX TFT的栅极端子施加相同极性的选通电压而引起的选通偏压应力造成的。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LCD及其驱动方法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和变化。
本申请要求2003年12月17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P2003-92693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并入。
Claims (22)
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数据线以及与该多条数据线交叉的多条选通线;
数据驱动电路,用于产生数据电压;
多路分解器,用于使用多个开关器件向所述多条数据线施加来自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的数据电压;以及
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具有第一极性的电压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导通所述多个开关器件并向所述多个控制信号添加第二极性的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中的电压施加时间和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中的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多个开关器件包括非晶硅晶体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多个开关器件包括n型晶体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为正电压,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为负电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由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导致的负应力量为由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导致的正应力量的“k”倍,其中“k”满足条件“0≤k≤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多个开关器件包括p型晶体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为负电压,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为正电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由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导致的正应力量为由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导致的负应力量的“k”倍,其中“k”满足条件“0≤k≤10”。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并且所述多个开关器件包括:
第一开关器件,连接在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一数据线之间,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向所述第一数据线施加来自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的电压;
第二开关器件,连接在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向所述第二数据线施加来自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的电压;以及
第三开关器件,连接在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三数据线之间,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向所述第三数据线施加来自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的电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多个控制信号包括:
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
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以及
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到第三控制信号的相位彼此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二极性的电压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一极性的电压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极性的电压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的第一极性的电压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跟随在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之后。
13.一种驱动液晶显示器的多路分解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所述多路分解器的多个控制信号,所述多路分解器连接在用于生成数据电压的数据驱动电路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多条数据线之间,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极性的电压和第二极性的电压;
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使所述多路分解器中的多个开关器件导通;以及
通过使用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恢复所述多个开关器件的应力,
其中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中的电压施加时间和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中的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所述多个控制信号的步骤包括:
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多个开关器件中的第一开关器件,该第一开关器件连接在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一数据线之间;
产生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多个开关器件中的第二开关器件,该第二开关器件连接在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二数据线之间;以及
产生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多个开关器件中的第三开关器件,该第三开关器件连接在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三数据线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二极性的电压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一极性的电压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极性的电压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的第一极性的电压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跟随在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之后。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开关器件包括n型晶体管。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为正电压,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为负电压。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导致的负应力量为由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导致的正应力量的“k”倍,其中“k”满足条件“0≤k≤10”。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开关器件包括p型晶体管。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为负电压,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为正电压。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方法,其中由所述第二极性的电压导致的正应力量为由所述第一极性的电压导致的负应力量的“k”倍,其中“k”满足条件“0≤k≤1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30092693 | 2003-12-17 | ||
KR1020030092693A KR101029406B1 (ko) | 2003-12-17 | 2003-12-17 | 액정표시장치의 디멀티플렉서와 그 구동방법 |
KR10-2003-0092693 | 2003-12-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48981A CN1648981A (zh) | 2005-08-03 |
CN100399405C true CN100399405C (zh) | 2008-07-02 |
Family
ID=34675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101424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99405C (zh) | 2003-12-17 | 2004-12-16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14826B2 (zh) |
JP (1) | JP4195441B2 (zh) |
KR (1) | KR101029406B1 (zh) |
CN (1) | CN10039940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49249B1 (ko) * | 2004-06-30 | 2006-11-2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역다중화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표시패널 |
TWI275056B (en) * | 2005-04-18 | 2007-03-01 | Wintek Corp | Data multiplex circuit and its control method |
KR101282399B1 (ko) | 2006-04-04 | 2013-07-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KR101232164B1 (ko) * | 2006-06-27 | 2013-02-1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DK2102848T3 (en) * | 2006-12-01 | 2017-12-04 | Ses-Imagotag | Active matrix display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
JP5357399B2 (ja) * | 2007-03-09 | 2013-12-0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01620830B (zh) * | 2008-07-02 | 2011-12-21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驱动器 |
KR101420443B1 (ko) * | 2008-12-23 | 2014-07-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JP2012129425A (ja) * | 2010-12-16 | 2012-07-05 | Canon Inc | マトリクス基板、検出装置、検出システム、及び、検出装置の駆動方法 |
US20130257837A1 (en) * | 2012-03-28 | 2013-10-03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KR101473844B1 (ko) * | 2012-09-28 | 2014-12-1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TWI522989B (zh) * | 2014-01-29 | 2016-02-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及其解多工器電路 |
KR102233626B1 (ko) * | 2014-09-15 | 2021-04-0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275693B1 (ko) * | 2014-12-22 | 2021-07-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선택회로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
KR102261352B1 (ko) * | 2014-12-31 | 2021-06-0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데이터 제어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평판표시장치 |
KR102298849B1 (ko) * | 2014-12-31 | 2021-09-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1922075B1 (ko) * | 2016-10-31 | 2018-11-2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WO2018190245A1 (ja) * | 2017-04-10 | 2018-10-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
KR102338944B1 (ko) * | 2017-07-31 | 2021-12-1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TWI646514B (zh) * | 2017-08-24 | 2019-01-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於顯示裝置的多工器 |
US11749222B2 (en) * | 2017-08-29 | 2023-09-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KR102482210B1 (ko) * | 2017-12-28 | 2022-12-2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CN109887458B (zh) * | 2019-03-26 | 2022-04-1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5547194A (zh) * | 2022-09-21 | 2022-12-30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42073A (ja) * | 1996-07-24 | 1998-02-13 | Aiphone Co Ltd | 多重伝送方式 |
JPH1097228A (ja) * | 1996-09-25 | 1998-04-14 | Toshiba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US20030071779A1 (en) * | 2001-10-13 | 2003-04-17 | Lg. Philips Lcd Co., Ltd. | Data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412736A (zh) * | 2001-10-13 | 2003-04-23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器的数据驱动设备和方法 |
CN1432989A (zh) * | 2002-01-14 | 2003-07-30 | Lg.飞利浦Lcd有限公司 | 用于驱动液晶显示器的装置和方法 |
CN1447297A (zh) * | 2002-03-22 | 2003-10-0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的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82753A (ja) * | 1992-09-03 | 1994-03-25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式 |
JP3728954B2 (ja) * | 1998-12-15 | 2005-12-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GB9827988D0 (en) * | 1998-12-19 | 1999-02-10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
US7167169B2 (en) * | 2001-11-20 | 2007-01-23 |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Active matrix oled voltage drive pixel circuit |
KR100883270B1 (ko) * | 2002-08-08 | 2009-02-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KR100499581B1 (ko) * | 2002-09-26 | 2005-07-05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피모스소자 안정화를 위한 바이어스 인가장치 |
JP2004233526A (ja) * | 2003-01-29 | 2004-08-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
2003
- 2003-12-17 KR KR1020030092693A patent/KR10102940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4
- 2004-12-14 US US11/010,443 patent/US7714826B2/en active Active
- 2004-12-16 CN CNB2004101014243A patent/CN10039940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12-17 JP JP2004365429A patent/JP419544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42073A (ja) * | 1996-07-24 | 1998-02-13 | Aiphone Co Ltd | 多重伝送方式 |
JPH1097228A (ja) * | 1996-09-25 | 1998-04-14 | Toshiba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US20030071779A1 (en) * | 2001-10-13 | 2003-04-17 | Lg. Philips Lcd Co., Ltd. | Data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412736A (zh) * | 2001-10-13 | 2003-04-23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器的数据驱动设备和方法 |
CN1432989A (zh) * | 2002-01-14 | 2003-07-30 | Lg.飞利浦Lcd有限公司 | 用于驱动液晶显示器的装置和方法 |
CN1447297A (zh) * | 2002-03-22 | 2003-10-0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的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48981A (zh) | 2005-08-03 |
US7714826B2 (en) | 2010-05-11 |
KR20050060953A (ko) | 2005-06-22 |
US20050134541A1 (en) | 2005-06-23 |
JP2005182034A (ja) | 2005-07-07 |
KR101029406B1 (ko) | 2011-04-14 |
JP4195441B2 (ja) | 2008-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99405C (zh)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
JP5567118B2 (ja) | ディスプレイ回路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 |
US10163392B2 (en) |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 |
US6801181B2 (en) | Level shifter for use in active matrix display apparatus | |
US6600472B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8149232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voltages | |
US20050253829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 |
US5815134A (en) | Liquid crystal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US6172663B1 (en) | Driver circuit | |
US20140035891A1 (en) | Scanning signal line drive circuit,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drive method for scanning signal line | |
US6844874B2 (en) |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matrix display cell | |
JP5221878B2 (ja)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US20090267871A1 (en) | Switching circuit, pixel drive circuit, and sample-and-hold circuit | |
US5952854A (en) | Sampling circui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
US8902147B2 (en) | Gate signal lin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 |
KR101232164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
JP4115099B2 (ja) | 表示装置 | |
JP2005250132A (ja)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1107674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의 디멀티플렉서와 그 구동방법 | |
JP4801848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4340981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2250938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H08313870A (ja)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
JPH06118910A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
KR101245879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Owner name: L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LG. PHILIP LCD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Philips LCD Co.,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2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