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滤法处理电镀废水的清洁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纳滤法处理电镀废水的清洁生产方法,属于电镀废水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型纳滤膜,一步法处理浓缩电镀废水。透过液完全回用于漂洗槽,浓缩液直接回用于电镀槽,完全回收了水资源和重金属资源,真正意义上做到过程零排放的清洁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电镀镍工业漂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镍废水,Ni2+能与多种无机物、有机物络合生成溶于水的盐,对人体产生危害,对水生物也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同时,如果这些含镍废水中的镍能有效地富集,漂洗液就有可能被回收再利用。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5)规定Ni2+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1.0mg/L。目前处理与回收重金属的主要方法有:化学还原沉淀、吸附、微电解、蒸发以及离子交换等方法[[1]Hatfield T L,Kleven T L,Pierce D T.Electrochemical remediation of metal-bearing waste waters.Part 1:Copperremoval form simulated drainage waters[J].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cal,1996,26:567-574.[2]屠振密,黎德育,李宁,潘莉,张景双.化学镀镍废水处理的现状和进展[J].电镀与环保,2003,23(2):1-5.[3]唐娜娜,马少健.废弃物料中钴、镍的回收[J].有色矿冶,2005,21(7):113-114.],这些传统的工艺中存在如下问题:(1)需要大剂量的化学物质;(2)消除了直接再回收利用重金属离子的可能性;(3)需要处理的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形成新的固体污染物,处理时也是相当困难的。
近年来,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得到广泛的研究,尤其是纳滤(NF)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并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4]Petersen R J.Composite reverse osmosis an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J].J MembrSci,1993,83:81.[5]Rautenbach R,Groschl A.Separation potential ofnanofiltration membranes[J].Desalination,1990,77:73-84.]。纳滤膜在应用中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物理截留或截留筛分效应,能有效地截留较小的溶解组分;(2)荷电性[[6]Wang X L,Tsuru T,Nakao S,et al.Electrolytetransport through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by the Space-charge model and thecomparison with Teorell-Meyer-Sievers model[J].J Membr Sci,1995,103:117-133.],即选择性截留,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较低(40%~80%)[[7]丁桓如,杜方正,王礼海.膜技术在我国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2,18(3):271.],对二价及多价离子的截留率则较高,所以可以截留住大部分重金属离子,实现重金属离子的富集,可代替传统工程中的脱盐、浓缩等多个步骤,故比较经济;(3)与反渗透相比操作压力低,透过流率大[[8]Xu Y Z,Lebrun R E.Comparison of nanofiltration properties of twomembranes using electrolyte and non-electrolyte solutes[J].Desalination,1999,122:95-106.]。(4)与蒸发法或其他有“相”变的处理方法相比,膜法对电镀废水的处理过程,没有“相”变,因而能耗低;(5)纳滤法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设备紧凑,易自控,可连续操作。
目前利用膜分离方法处理电镀生产废水的方法,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3157655.9的“电镀废水处理零排放的膜分离方法”,披露一种电镀废水治理的方法,该方法将经过预处理的电镀废水再经过一级纳滤,纳滤后得到的浓缩水经过二级苦咸水反渗透膜继续浓缩,浓缩水最后经过三级海水反渗透膜分离浓缩,并提供一个电镀镍废水处理的实例,经过整个系统在常温下操作,将电镀镍废水浓缩了100倍左右。该技术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但对于工业应用来说操作复杂,生产成本高,工艺繁琐。
所以,本发明采用一步纳滤膜法处理浓缩电镀废水,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小,生产成本低,可完全回收水和重金属离子资源,达到过程零排放的清洁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意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新的一步纳滤法处理浓缩电镀废水的方法,既可节约电镀行业水资源,又可以充分利用重金属,消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降低电镀行业的生产成本,实现电镀行业的清洁生产。
本发明基于纳滤技术的应用,其理论依据在于:(1)物理截留或截留筛分效应,能有效地截留较小的溶解组分;(2)荷电性,即选择性截留,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较低(40%~80%),对二价及多价离子的截留率则较高(90%以上),所以可以截留住大部分金属离子,实现金属离子的富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方法为:
1)、电镀废水的预处理
先用过滤器(包括布袋过滤器、纤维过滤器、微滤、砂滤等)滤除阳极泥及碎片颗粒杂质;接着用活性碳吸附过滤废水中的有机物;再用超滤膜滤除废水中的悬浮物。
2)、纳滤膜浓缩分离
将经过预处理的废水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80Da~120Da的TFC
-S型纳滤膜进行浓缩分离,操作压力为1.4MPa~2.6MPa(最佳为1.8MPa~2.2MPa),对于二价离子的浓度小于或等于30mg/L的料液,达到浓缩600倍,至二价离子的浓度为17700mg/L,浓缩液回到电镀槽使用;对二价离子的截留率大于99%,87.5%质量的透过液中二价离子浓度小于1.0mg/L,9.62%质量的透过液中二价离子浓度小于2.3mg/L,透过液可以作为漂洗水回用,2.88%质量的透过液中二价离子浓度小于15mg/L,与料液混合进入纳滤处理。所处理的电镀废水为电镀金属离子价键为2或3的废水,如电镀Ni
2+、Zn
2+、Cu
2+或Cr
3+的废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由于该纳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20Da,所以基本可以截留全部有机物,并且经过验证,其可以截留大于99%的二价离子;操作过程中,无需添加化学物质,没有相变;透过液可以完全回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流程简单、投资少、设备占地小、操作费用低。
2、系统采用纳滤的方法,可以将电镀镍废水浓缩600倍,浓缩液直接回到电镀槽,透过液作为漂洗水回用,为电镀行业提供了一种废弃化学品回收,生产废水回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了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电镀废水的零排放。
3、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电镀镍废水中水的总回用率大于99%,重金属资源的回收率大于99%。
附图说明
图1工艺流程框图。
图2工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预处理、纳滤膜分离、浓缩液和透过液回用。
实施例1 处理电镀Ni2+废水
1、预处理
首先将Ni2+的浓度为30mg/L的电镀镍废水经过5μm布袋过滤器,将废水中的阳极泥、碎片等的大悬浮杂质滤去;接着采用活性碳吸附法吸附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减轻有机物对膜组件的污染;再经过超滤装置,在0.1MPa下对废水进一步分离,除去废水中细小的悬浮物,从而起到保护膜元件、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作用。
2、纳滤膜分离
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由增压泵、多级泵在2.0MPa压力下进入纳滤膜浓缩装置进行分离,该纳滤膜为美国KOCH公司生产的TFC-S型纳滤膜,孔径为纳米级,其相对分子质量截留范围为80(道尔顿),纳滤膜表面荷正电,对不同电荷和不同价态的离子具有不同的Donnan电位,纳滤膜的独有的表面特征和孔径决定了其独特的性能。其对一价离子截留率较低,而对二价离子具有较高的截留率,即对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具有选择性截留。本系统采用的纳滤膜在2.0MPa压力,对氯化钠的截留率较低,只有20%左右,而对二价离子的截留率可高达99%以上。大部分的氯化钠透过膜元件,而Ni2+被截留浓缩,所以浓缩后的溶液可以直接回到电镀槽作生产用。也可用蒸发法回收重金属盐,或用电解法回收重金属。纳滤膜比反渗透膜压力低、通量大、投资小。为了减轻膜面的污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定期对装置进行清洗,通量恢复状况良好。经过纳滤系统后,废水被浓缩600倍左右,Ni2+浓度达到17700mg/L,对Ni2+的截留率大于99%,87.5%质量的透过液中Ni2+浓度小于1.0mg/L,9.62%质量的透过液中的Ni2+浓度小于2.3mg/L,这两部分透过液可以全部回用于电镀漂洗水。2.88%质量的透过液中的Ni2+浓度小于15mg/L,可与料液混合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照性。如对于其它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直接适用,如电镀Zn2+、Cu2+或Cr3+的废水。
实施例2处理电镀Cr3+废水
1、预处理
首先将Cr3+的浓度为70mg/L的电镀铬废水进行预处理,操作同实施例1。
2、纳滤膜分离
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由增压泵、多级泵在1.6MPa压力下进入纳滤膜浓缩装置进行分离,用TFC
-S型纳滤膜进行纳滤浓缩,经过处理后,浓缩液中Cr
3+浓度达到18000mg/L,对Cr
3+的截留率大于99%,90%以上的透过液可以回用于电镀漂洗水,其余的透过液中的Cr
3+浓度在5~15mg/L,可与料液混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