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4369C - 用于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94369C CN100394369C CNB2005100939665A CN200510093966A CN100394369C CN 100394369 C CN100394369 C CN 100394369C CN B2005100939665 A CNB2005100939665 A CN B2005100939665A CN 200510093966 A CN200510093966 A CN 200510093966A CN 100394369 C CN100394369 C CN 10039436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ped cell
- indicating member
- touch panel
- belt
- strip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4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4859 Gamochaeta purpur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9—Accessories therefor, e.g. mouse pads
- G06F3/0393—Accessories for touch pads or touch screens, e.g. mechanical guides added to touch screens for drawing straight lines, hard keys overlaying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1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 A63F2300/1068—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the point of contact of the player on a surface, e.g. floor mat, touch pa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3
- G06F2203/0331—Finger worn point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本发明是包括带状单元、连接结构、指示单元、以及成圈结构的带子。利用连接结构将带状单元连接于任意设备。以可动的或固定的方式在带状单元上设置指示单元,指示单元的与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接触的一个表面为外凸形。在使用时,使指示单元成为与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接触。成圈结构用带状单元形成一圈,从而该圈包括设置指示单元的位置,并且该圈的尺寸是可以变化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子,更具体地涉及装备有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一输入的一指示单元(pointing unit)的带子。
背景技术
装备有作为输入装置的接触面板的信息处理设备是已经很普遍的。通常,通过使用者用他或她的手指直接接触输入表面(面板表面)或者通过使用者专用笔(笔尖)接触一接触面板的输入表面进行对该接触面板的输入。已知在普通的接触面板中当用一手指直接进入输入时难以准确地确定面板上的一位置。因此,尤其是在带有接触面板的较小输入表面的一设备中,像例如PDA或类似设备的便携式设备,通常使用专用笔。
还以防止笔丢失的观点设计了连接有专门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一枝笔的带子(例如见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10-177447、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2000-207115以及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2001-236171)。将这类带子连接于便携式设备以防止使用者丢失专用于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一枝笔。
装备有接触面板的便携式设备还在其上设置有按钮、开关等作为另一输入装置。自然,使用者必须用手指操作这一按钮或开关。因此,当使用一枝笔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时,在对按钮或开关提供输入时使用者必须使用手指,以及,在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时使用笔。换句话说,在每次他或她在手指与笔之间转换以进行操作时必须拿起或放下笔。这使输入操作较麻烦。
另外,近年来,还以例如在对游戏进行操作时给玩游戏者提供新型感觉的观点设计了装备有接触面板的手持游戏机,在这手持游戏机中,使用者必须得用接触面板和按钮进行迅速的游戏操作。此外,通常要求游戏操作者比在PDA上的输入操作更准确地操作。因此,在用装备有接触面板的游戏机、使用接触面板和按钮进行游戏操作的情况中,如果他或她必须经常拿起或放下笔,使用者不能迅速和准确地进行游戏操作。而且,这一手持游戏机的较差的操作性能可能引起使用者烦恼。如以上所述,在某些情况下,包含使用手指和笔的输入操作是不希望的,尤其是在装备有接触面板的手持游戏机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极好操作性能的、装备有指示装置(pointing device)的带子,这使它易于对便携式设备或类似设备上的接触面板提供输入。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诸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结构。注意:在诸双括号中的标号、附加说明等示出为与以下所述的实施例相一致,以便于理解本发明,决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第一方面涉及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它包括:一带状单元;用于将该带状单元连接于一任意设备的一连接结构;一指示单元,它以可动的或固定的方式设置在带状单元上,并且该指示单元能与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相接触,所述指示单元的与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接触的一个表面为外凸形;以及一成圈结构(loop forming structure)(环形单元14)它用于将带状单元形成一圈,以使该圈包括设置指示单元的一个位置,并且该圈的尺寸是可以改变的。
较佳地,成圈结构可以是具有一孔的一环形单元。在这情况下,由于带状单元的一第一任意部分和带状单元的一第二任意部分位于环形单元的孔内,从而环形单元以预定压力加压于相互依靠着的这第一和第二任意部分,其中,第二任意部分位于设置指示单元的一位置的、相对于第一任意部分的相对侧。
较佳地,成圈结构可以是固定于带状单元的一端并具有一孔的一环形单元。在这情况下,由于带状单元的任意部分位于环形单元的孔内,从而环形单元以预定压力加压于相互依靠着的带状单元的端部和带状单元的任意部分,其中,带状单元的任意部分位于设置指示单元的一位置的、相对于带状单元的该端部的相对侧上。
较佳地,带状单元可能够伸长和收缩。在这情况中,成圈结构相互固定带状单元的一第一任意部分和带状单元的一第二任意单元,第二任意部分位于设置指示单元的一位置的、相对于第一任意位置的相对侧上。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它包括:一带状单元;用于将该带状单元连接于一任意设备的一连接结构;一指示单元,它以可动的或固定的方式设置在带状单元上,并且指示单元能与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相接触,所述指示单元的与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接触的一个表面为外凸形;以及一连接/拆卸结构(一钩和圈紧固件,它用于将带状单元的一第一部分自由地连接于带状单元的一第二部分,并且自由地从该第二部分卸下,第二部分位于设置指示单元的该位置的、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相对侧上,其中,当通过该连接/拆卸结构相互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带状单元形成一圈。
较佳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可以是带状单元的任意部分。在这情况下,改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的位置就改变了由带状单元形成的圈的尺寸。
较佳地,连接/拆卸结构可以是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钩和圈紧固件、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钩和孔眼、或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钮扣。
较佳地,外凸表面定位成靠近带状单元。
较佳地,指示单元可以是具有相对于外凸表面在带状单元的相对侧上的、带有一平部分的一似板的形状。
较佳地,指示单元可以被成形后使指示单元的、其与面板表面相接触的外凸表面具有球形(31a或41)。
在上述第一方面,使用者的一手指插入该圈内,并且通过调节该圈的尺寸以固定方式将指示单元戴在使用者的该手指上。由此,使用者能够利用按钮和戴在手指上的指示单元进行游戏操作。在使用一枝笔的传统情况下,使用者在按钮与接触面之间转换以进行操作时必须拿起或放下该笔。相比较,在该方面,在按钮与接触面板之间转换以进行操作时比较方便。这样,提供了装备有一具有极佳操作性能的指示装置的带子,该指示装置易于提供对于便携式设备的接触面板的输入。在这方面,该带子在其中如在对手持游戏机进行游戏操作那样经常在按钮与接触面板之间转换以进行操作的结构的情况下尤其有效。
此外,成圈结构可以是具有一孔的一环形单元。在这情况下,由于带状单元的一第一任意部分和带状单元的一第二任意部分位于环形单元的孔内,从而环形单元以预定压力加压于相互依靠着的这第一和第二任意部分,其中,第二任意部分位于设置指示单元的一位置的、相对于第一任意部分的相对侧。通过使用环形单元能够自由调节该圈的尺寸。因此,使用者能够戴上指示单元,以使指示单元适合使用者的手指,而与手指的尺寸和形状无关。例如,指示单元和带状单元能够适合于成人的手指和儿童的手指。
此外,成圈结构可以是固定于带状单元的一端并具有一孔的一环形单元。在这情况下,由于带状单元的任意部分位于环形单元的孔内,从而环形单元以预定压力加压于相互依靠着的带状单元的端部和带状单元的任意部分,其中,带状单元的任意部分位于设置指示单元的一位置的、相对于带状单元的该端部的相对侧上。这样,使用者能够戴上指示单元,以致指示单元适合于使用者的手指,而与手指的尺寸和形状无关。此外,对于带状单元的相同长度,该带子的整个长度可以比在上述的情况中的更长。
此外,带状单元自身的伸长和收缩可以让使用者戴上指示单元,以使指示单元适合于使用者的手指,而与手指的尺寸和形状无关。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将使用者的手指插入由连接/拆卸结构所形成的圈内,使指示单元可以按固定方式戴在使用者的手指上。因此,如在第一方面那样,使用者能够用戴在手指上的指示单元、利用按钮进行游戏操作。这样,提供了装备一具有极佳操作性能的指示装置的一带子,该指示装置易于对便携式设备的接触面板提供输入。
此外,由于该圈的尺寸是可变化的,使用者可以戴上指示单元,以致该圈适合使用者的手指,而与手指的尺寸和形状无关。例如,指示单元和带状单元能够适合成人的手指和儿童的手指。
此外,由于连接/拆卸结构可以是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钩和圈紧固件、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钩和孔眼、或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钮扣,通过一简单的结构可实现连接/拆卸结构。
此外,当使用者利用指示单元提供对接触面板的输入时,指示单元和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成为点接触。因此,可以对接触面板提供准确的输入。并且,由于指示单元的外凸表面被定位成靠近带状单元,因此使用者能够以其手指接触面板的感觉进行操作。
此外,由于指示单元可以是具有相对于外凸表面在带状单元的相对侧上的、带有一平部分的一似板的形状,可以防止当使用者将其一手指放在指示单元上时使用者感觉不舒服。
此外,由于,指示单元可以被成形后使指示单元的、其与面板表面相接触的外凸表面具有球形,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和指示单元成为点接触。因此,通过使用指示单元可以准确地指定面板上的一点。
当与附图相结合从本发明的以下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方向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子1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A、图2B、图2C、图2D和图2E是图1中示出的带子1的六个视图;
图3是连接于便携式设备的带子1的视图;
图4A和图4B是指示单元13的视图;
图5是带子1的视图,其中,沿着带状单元11移动了环形单元14;
图6是戴在手指上的带子1的视图;
图7是如何使用带子1进行游戏操作的视图;
图8A和8B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示单元的一第一变化型式的视图;
图9A和图9B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示单元的一第二变化型式的视图;
图10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带子的局部立体图,示出了环形单元及其邻近部分;以及
图1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带子的外观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叙述按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子。图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带子1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带子1包括一带状单元11、一连接带12、一指示单元13以及一紧固件15。在使用时,带子1连接于装备有一接触面板的便携式设备。带子1被用作为携带该便携式设备时使用者保持的悬吊带,此外,被用作为供使用者对便携式设备的接触面板提供输入。以下,将叙述带子1的结构。
图2A至图2E是图1所示带子1的六个视图。尤其是,图2A是正视图,图2B是俯视图,图2C是侧视图,图2D是仰视图,图2E是后视图。注意:由于右视图和左视是相互对称的,因此在图2A至图2E中仅提供了两个侧视图中的一个,同时从视图中省去了另一侧视图。
带状单元11是当使用者携带用带子1连接的便携式设备时用作为悬吊带的一单元。换句话说,例如通过保持带状单元11,或者围绕他或她的一只手卷绕带状单元11,使用者能够携带便携式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带状单元11为类似皮带形状。但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带状单元11可以被形成为带状单元11的横剖面具有基本上圆的形状。由紧固件15将带状单元11的两端紧固在一起。
此外,将连接带12连接于紧固件15。即,通过紧固件15将连接带12连接于带状单元11。连接带12是用于将带子1连接到便携式设备的示例性连接结构。图3是连接于便携式设备的带子1的视图。如图3所示,通过将连接带12穿过设置在为示例性便携式设备的手指游戏机2的任意位置处的一孔21,并且扎紧连接带12,使带子1连接于手保持的游戏机2。注意:虽然用于该实施例的连接结构是连接带12,但是,只要连接结构可用于将该带子连接于便携式设备,就可以使用任何结构作为连接结构。
现在回过来说明图1和图2A至图2E,将指示单元13连接于带状单元11。在带子1连接于便携式设备时,通过使用者使用指示单元13,以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图4A和4B是指示单元13的视图。尤其,图4A是指示单元13的立体图。如图4a所示,指示单元13具有管形,该管形带有在该管形的中央处的一孔。越过指示单元13的该孔截取的垂直剖面的外部形状是侧向较长的矩形。换句话说,指示单元13的外形类似一块板的形状。
图4B是指示单元13的侧视图。如图4B所示,带状单元11通过指示单元13的孔。在图4B中,由虚线示出该孔和在该孔内部的带状单元11的一部分。通过将带状单元11穿过该孔使指示单元13连接于带状单元11。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沿着带状单元11滑动指示单元13,可以在带状单元11上将指示单元13移动到任意位置。注意:在其它实施例中,指示单元13可以按固定方式连接于带状单元11。
此外,如图4B所示,具有类似板形状的指示单元13被形成为该指示单元的一表面(即顶表面13a)为外凸形。换句话说,在指示单元13上提供从带状单元11的中心面朝外的外凸表面。当使用者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时,使用者利用指示单元13,以使指示单元的顶表面13a接触于该接触面板的输入表面(后面将叙述细节)。由于该顶表面13a呈外凸形,接触面板的输入表面和顶表面13a将变成为在一点彼此接触。在使用者利用其一只手指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情况下,因为手指和输入表面将变成在一区域(代替一点)上接触,所以不可能提供对接触面板的准确的输入。相反,在使用者利用指示单元13提供对接触面板的输入的情况下,因为指示单元13的外凸表面和接触面板的输入表面之间成为点接触,所以使用者能够确定在接触面板的输入表面上的一点,用于对接触面板提供准确的输入。
此外,如图4B所示,指示单元13被形成为使该指示单元的另一表面13b(即底面)是平的。当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时,使用者使用指示单元13以使其一只手指的球形端放置在底表面13b上(后面将叙述细节)。如果底面13b是外凸形或内凹形,当使用者将其一手指放在指示单元13上时使用者会感到不舒服。这是因为手指的形状和尺寸在诸使用者之间是不同的。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指示单元13被形成为使指示单元的底表面13b是平的,以免在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时使用者会感觉不舒服。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平的底表面13b上还可以提供用于防止滑动的结构。例如用于防止滑动的结构是设置在底表面13b上的凹槽或多个小凸起或孔。在底表面13b上提供用于防止滑动的结构会使在手指与指示单元13之间的摩擦增大,从而指示单元13变得不大可能滑动。
现在返回到说明图1和2,环形单元14连接于带状单元11。环形单元14具有在该环形单元的中央处带一孔的环形。通过将带状单元11穿过该孔将环形单元14连接于带状单元11。这里,使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通过环形单元14的孔。尤其是,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被定位成在环形单元14的孔内,这两部分中的各部分位于指示单元13的一相互相对侧上。更具体地说,带状单元11的一任意部分(一第一部分)和带状单元11的另一任意部分(一第二部分)位于环形单元14的孔内,该第二部分位于指示单元13连接于带状单元11的这一位置的、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相对侧。这样,环形单元14用预定的压力对相互依靠着的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加压,这两部分位于指示单元13连接于带状单元11的这一位置的相互相对侧上。因此,环形单元14的孔的尺寸要被设置成:使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穿过该孔后会造成该两部分用预定压力相互压紧。注意:预定压力可以是防止环形单元14会自发地沿着带状单元11滑动的压力。例如,可以将防止重力滑动环形单元14的压力施加于带状单元11的上述两部分。从而,通过对环形件14施加某大小的力,一个人能够沿着带状单元11移动环形单元14。注意:如在此所使用的短语“加压于互相依靠着的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并不意味着将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固定在一起以致防止任何运动。环形单元14可以将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定位成:对环形单元14施加如重力那样大的力将不改变该两部分的位置。如以上所述,在按照该实施例的带子1中,可以沿着带状单元11滑动环形单元14。
下面,将提供使用具有以上结构的带子的说明。图5是其中沿着带状单元11移动环形单元14的带子的视图。图5是侧视图,但是在环形单元14的位置方面不同于图2C。这里,由于通过由环形单元14加压于相互依靠着的带状单元11的两不同部分而相互连接,因此环形单元14能够由带状单元11形成一圈。并且,由于环形单元14能够沿着带状单元11移动,因此该圈的尺寸可以变化。从而,在按照本发明的带子1中,通过移动环形单元14可以调节用带状单元11形成的圈的尺寸。而且,如以上所述,由于环形单元14连接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这两部分各自位于指示单元13附连于带状单元11的位置的相互相对侧上,因此该圈包括指示单元13附连于带状单元11的该位置。
当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时,使用者将其一手指插入由带状单元11形成的圈内。图6是戴在手指上该带子的视图。使用者将手指插入该圈内,并且将指示单元13定位在该手指的球面端处或该球面端的附近。然后,使用者调节环形单元14的位置,以便改变该圈的尺寸,从而该圈配合于手指。以这方式,将指示单元13固定在手指上。从而,使用者能够将指示单元13固定在手指上的所需位置处,而不必非由他或她自己保持着带子不可。
图7是如何较佳地利用带子1进行游戏操作的视图。在图7中,手持游戏机2包括两个液晶显示器(以下称“LCD”),并且接触面板24设置在一第二LCD23上,第二LCD23位于一第一LCD22之下。以下将参照其中带子连接于图7中所示的手持游戏机2的示例性例子叙述本实施例。但是,带子1可以连接于包括至少一接触面板的任何便携式设备。
在用手持游戏机2玩游戏之前,使用者将连接于手持游戏机2的带子1的指示单元13戴在一手指上,如图6所示。然后,使用者用戴在手指上的指示单元13开始玩游戏。在玩游戏期间,使用者用双手握住该手持游戏机2,以使其左手大拇指放在十字形按钮25上或该十字形按钮的附近,并且其右手大姆指放在圆形按钮26上或该圆形按钮附近;如同在用按钮执行实际操作的那样(见图7)。当用按钮进行游戏操作时,使用者在用其双手保持手持游戏机2时进行游戏操作,如图7所示。尤其是,使用者通过用双手的大拇指揿压按钮进行游戏操作。此时,由于指示单元13被固定于手指(见图6),因此使用者能够由戴在手指上的指示单元13使用按钮进行游戏操作。另一方面,当使用接触面板24进行游戏操作时,使用者通过将手指上戴有指示单元13的该手指移动到接触面板24上进行游戏操作。如图7所示,在将指示单元13戴在使用者的大拇指的情况中,使用者在用双手保持手持游戏机2时能够使用接触面板24进行游戏操作。甚至在将指示单元13戴在大拇指之外的一手指上的情况中,如果使用者将手上戴有指示单元13的该手移动离开手持游戏机2,使用者能够易于使用接触面板进行游戏操作。如上所述,与在利用接触面板进行操作时使用一枝笔的情况相比较,在按钮与接触面板之间转换以操作时,使用按照本实施例的带子能够较方便地操作。
要求在带子1连接于手持游戏机2的情况下指示单元13能够与接触面板24的输入表面上的任意点相接触。因此,在事先确定了要被连接带子1的便携式设备的情况下,应该设置带状单元11的长度和指示单元13连接于带状单元的位置,以便指示单元13将能够与上述情况中的接触面板24的输入表面上的任何点相接触。
如上所述,该实施例能够允许使用者以固定方式将指示单元13戴在他或她的一手指上。因此,使用者能够由戴在手指上的指示单元13利用按钮进行游戏操作,并且这样在按钮和接触面板之间转换以进行操作时比较方便。换句话说,这让使用者相当容易地对便携式设备的接触面板提供输入。并且,由于通过使用由带状单元11形成的一圈将指示单元13固定于手指,因此可以将指示单元13固定于手指,而不要求特殊的结构。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指示单元13具有一外凸表面。因此,使用指示单元13可以提供对于接触面板的准确输入。而且,由于指示单元13具有类似于薄板的形状,所以在接触面板上输入点的位置(即指示单元13与接触面板的输入表面接触的一点)靠近手指的位置。从而,使用者能够以他或她用其一手指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感觉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这样,该实施例能够方便地和准确地进行在接触面板上的输入操作。
注意:只要指示单元的形状适合于用戴在手指上的指示单元提供对接触面板的输入,该形状可以是任何形状。较佳的是指示单元应该具有能使指示单元成为在一点与接触面板的输入表面接触的、带一外凸表面的形状。例如,同样较佳的是指示单元13和接触面板的输入表面相接触的该点应该靠近手指的位置,以致使用者能够以他或她用其一手指进行操作的感觉进行操作。尤其是,较佳的是指示单元应该被形成为使指示单元的外凸表面的设置靠近于带状单元。同样较佳的是指示单元应该被形成为将指示单元的外凸表面定位在带状单元之上。按照上述观点,指示单元的变化型式现在将被叙述为该实施例的变形型式。
图8A和图8B是按照该实施例的指示单元的一第一变化型式的视图。尤其是,图8A是示出指示单元31和该指示单元的附近区域的带子的局部立体图,图8B是指示单元31的剖视图。如图8A所示,类似于上述实施例的指示单元13,指示单元31具有类似于板状的形状。在指示单元31中,由设置在平表面上的凸起31a形成上述外凸表面。类似于这例子,设置在指示单元上的外凸表面可以是设置在具有像板的形状的指示单元的一部分上的一凸起部。注意:形成有球形凸起部31a能使使用者准确地确定在接触面板的输入表面上的一单个点。
在图8A和图8B中,在指示单元31中提供了三个孔,依靠带状单元11穿过这三孔使指示单元31连接于带状单元11,与上述实施例相比,这产生在指示单元31与带状单元11之间的增大的摩擦,因此,指示单元31更牢固地固定于带状单元11。在希望按照使用者的愿望自由地调节在带状单元上的指示单元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那样,通过在指示单元中仅提供一只孔满足了这要求。
图9A和图9B是按照该实施例的指示单元的一第二变化型式。尤其是,图9A是示出指示单元41和该指示单元的附近的带子的局部立体图,图9B是指示单元41的剖视图。如图9B所示,单独地通过一半球形凸起部形成了指示单元41。在图9A和图9B中,通过使用粘接剂或类似物将指示单元41直接连接于带状单元11。如上所示,可以用任何方式将指示单元41连接于带状单元11。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由带状单元11所形成的圈的尺寸可以变化,使用能够沿着带状单元11移动的环形单元14。在能够伸长和收缩的材料,例如橡胶形成带状单元11的情况下,可以按固定方式相互连接带状单元11的两预定部分,以便用带状单元11形成圈。这是因为带状单元11的伸长和收缩使该圈的尺寸可以变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环形单元14用作为形成圈的结构措施,该圈的尺寸是可以变化的,并且由带状单元11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形成该圈的结构措施可以是任何措施,只要它能够可拆卸地将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连接在一起。用于形成圈的措施的例子包括能够将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连接在一起的一组成部分,例如一钩和圈紧固件(loop fastener)、一钩和孔眼、钮扣等。将这一组成部分连接至带状单元11上的所需位置可以在该所需位置将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形成由带状单元11产生的和尺寸可以变化的圈。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环形单元14加压于相互依靠在一起的带状单元11的两任意部分,从而将该两部分连接在一起。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成使环形单元14固定于带状单元11的一任意部分,此外,环形单元14将带状单元11的这部分连接于带状单元的另一任意部分。图10是示出环形单元和环形单元的附近部分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带子的局部立体图。在图10中,带状单元11的一端11a粘接于靠近该端部11a的带状单元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一圈。该圈通过环形单元14的孔,从而环形单元14固定于靠近带状单元11的端部的带状单元的一部分。并且,带状单元11的另一部分通过环形单元14的该孔,该部分不同于固定有环形单元14、并且靠近带状单元11的端部的那部分。指示单元41连接于用带状单元11、由环形单元14形成的一圈上的一位置。用紧固件15固定在该图中未示出的带状单元11的另一端。如上所述的图10的结构可以利用环形单元14由带状单元11形成一圈,并且通过移动环形单元14可以自由调节该圈的尺寸。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利用环形单元14形成一圈,该圈的尺寸可以用带状单元11进行变化。在另一实施例中,由带状单元11形成的圈可以通过将带状单元11的两预定部分固定在一起形成。图11是示出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带子的外观的立体图。在图11中,也在图1中示出的带子的诸组成部分用图1中的相同标号表示。
图11所示的带子与图1所示的带子不同,在图11中仅仅是带状单元11的一端由紧固件15固定,并且该带状单元的另一端是自由的。而且,图11所示的带子包括一第一钩和圈紧固件61,代替环形单元14。虽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钩和圈紧固件61的一第二钩和圈紧固件连接于带状单元11的自由端。这可以将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即连接第一钩和圈紧固件61的该部分和连接第二钩和圈紧固件的该部分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因此,当第一钩和圈紧固件61和第二钩和圈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时,由带状单元11形成一圈。当使用者在其一手指上戴指示单元13时,使用者通过将第一钩和圈紧固件61和第二钩和圈紧固件连接一起由带状单元11形成一圈。然后,使用者通过将手指插入该圈内在手指上戴上指示单元13。
如图11所示,本发明不要求始终应该形成由带状单元11形成的一圈,而是该带子可以被设置成仅在需要时(即当使用者在其一手指上戴指示单元13时)形成一圈。在这例子中,仅仅带状单元11的一端由紧固件固定。因此,对于带状单元的相同长度,可以使带子的整个长度比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中的长。
并且,在图11中,使用钩和圈紧固件用作为将带状单元11的自由端和带状单元11的预定端连接在一起的结构措施。但是,用于连接带状单元11的两部分的结构措施不局限于钩和圈紧固件,而可以例如是钩和孔眼、扭扣等。
按照本发明的带子可以例如用于装备有一接触面板的便携式设备的带子。
虽然已详细叙述了本发明,但是上述说明在所有方面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应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设计许多其它修改和变化。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包括:
一带状单元;
用于将该带状单元连接于一任意设备的一连接结构;
一指示单元,它以可动的或固定的方式设置在带状单元上,并且该指示单元能与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相接触,所述指示单元的与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接触的一个表面为外凸形;以及
一成圈结构,它用于将带状单元形成一圈,以使该圈包括设置指示单元的一个位置,并且该圈的尺寸是可以改变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
成圈结构是具有一孔的一环形单元,以及
由于带状单元的一第一和一第二任意部分位于环形单元的该孔内,从而环形单元以预定压力加压于相互依靠的带状单元的第一任意部分和带状单元的第二任意部分,其中,第二任意部分位于设置指示单元的该位置的、相对于第一任意部分的相对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
成圈结构是固定于带状单元的一端的和具有一孔的一环形单元,以及
由于带状单元的任意部分位于环形单元的孔内,因此环形单元用预定压力加压于相互依靠着的带状单元的端部和带状单元的任意端,其中,带状单元的任意部分位于设置指示单元的该位置的、相对于带状单元的端部的相对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
带状单元能够伸长和收缩,以及
成圈结构使带状单元的一第一任意部分和带状单元的一第二任意部分相互固定,第二任意部分位于设置指示单元的该位置的、相对于第一任意部分的相对侧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表面定位成靠近带状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指示单元具有相对于外凸表面在带状部分的相对侧上带一平部分的一似板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指示单元被形成为使其与面板表面相接触的所述外凸表面具有一球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指示单元被形成为使其与面板表面相接触的所述外凸表面定位在所述带状单元上。
9.一种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包括:
一带状单元;
用于将该带状单元连接于一任意设备的一连接结构;
一指示单元,它以可动的或固定的方式设置在带状单元上,并且指示单元能与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相接触,所述指示单元的与接触面板的面板表面接触的一个表面为外凸形;以及
一连接/拆卸结构,它用于将带状单元的一第一部分自由地连接于带状单元的一第二部分,并且自由地从该第二部分卸下,第二部分位于设置指示单元的该位置的、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相对侧上,
其中,当通过该连接/拆卸结构相互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带状单元形成一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是带状单元的一任意部分,以及
改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就改变了由带状单元形成的圈的尺寸。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连接/拆卸结构是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一钩和圈紧固件、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一钩和孔眼以及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诸钮扣中之一。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表面定位成靠近于带状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指示单元具有相对于外凸表面在带状部分的相对侧上带一平部分的一似板的形状。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指示单元被形成为使其成为与面板表面相接触的所述外凸表面具有一球形。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对一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其特征在于,指示单元被形成为使其与面板表面相接触的所述外凸表面定位在所述带状单元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62644A JP4619070B2 (ja) | 2004-09-09 | 2004-09-09 | ポインティング部材を備えたストラップ |
JP2004262644 | 2004-09-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46834A CN1746834A (zh) | 2006-03-15 |
CN100394369C true CN100394369C (zh) | 2008-06-11 |
Family
ID=35453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939665A Active CN100394369C (zh) | 2004-09-09 | 2005-08-30 | 用于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60049579A1 (zh) |
EP (1) | EP1637981B1 (zh) |
JP (1) | JP4619070B2 (zh) |
CN (1) | CN100394369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11523A (ja) * | 2007-02-26 | 2008-09-11 | Kyocera Corp |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携帯端末、ポイント情報生成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用ストラップ |
US20090253520A1 (en) * | 2007-04-03 | 2009-10-08 | Sydney Lewis-Picard | Protective restraint system for hand-held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US8561862B2 (en) * | 2008-05-15 | 2013-10-22 | Jai Foggiato | Personal securing apparatus for handheld devices |
US8672763B2 (en) * | 2009-11-20 | 2014-03-18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Controller for interfacing with a computing program using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motion |
JP2011136104A (ja) * | 2009-12-29 | 2011-07-14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ストラップ |
US20120242618A1 (en) * | 2011-03-25 | 2012-09-27 | Everest John | Finger device for operating a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
EP2722732B1 (en) * | 2012-10-19 | 2018-02-2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n accessor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JP5457601B1 (ja) * | 2013-10-31 | 2014-04-02 | 剛康 村上 | ストラップをベースとしたイヤホンの絡まり防止具 |
JP6202279B2 (ja) * | 2014-09-08 | 2017-09-27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紐付入力ペン及び携帯電子機器 |
USD789365S1 (en) * | 2016-02-29 | 2017-06-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mputer input device |
USD789364S1 (en) * | 2016-02-29 | 2017-06-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mputer input device |
USD789367S1 (en) * | 2016-02-29 | 2017-06-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mputer input device |
USD789363S1 (en) * | 2016-02-29 | 2017-06-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mputer input device |
USD789366S1 (en) * | 2016-02-29 | 2017-06-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mputer input device |
CN105854291B (zh) * | 2016-06-03 | 2023-12-26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游戏控制装置和一种游戏设备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0281A (zh) * | 1999-01-08 | 2000-07-1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输入笔和使用输入笔的输入设备、电子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74733A (en) * | 1979-11-22 | 1981-06-20 | Nec Corp | Data input device |
JPS6155738U (zh) * | 1984-09-11 | 1986-04-15 | ||
JPH01102620A (ja) * | 1987-10-16 | 1989-04-20 | Canon Inc | 情報入出力装置 |
JPH0314249U (zh) * | 1989-06-26 | 1991-02-13 | ||
JPH03100229U (zh) * | 1990-01-31 | 1991-10-21 | ||
JPH10177447A (ja) * | 1996-12-18 | 1998-06-30 | Nikon Corp | 情報入力装置 |
US6249277B1 (en) * | 1998-10-21 | 2001-06-19 | Nicholas G. Varveris | Finger-mounted stylus for computer touch screen |
JP2001051782A (ja) * | 1999-08-13 | 2001-02-23 | Aiwa Co Ltd | 携帯端末機器 |
US6539588B1 (en) * | 1999-10-04 | 2003-04-01 |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Products, Inc. | Breakaway lanyard with adjustable mounting element |
JP2001236171A (ja) * | 2000-02-22 | 2001-08-31 | Citizen Watch Co Ltd | ストラップ部材及びストラップ部材付き携帯型電子機器 |
JP2001309011A (ja) * | 2000-04-24 | 2001-11-02 | Cyber Sign Japan Inc | ストラップ型ペン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US6587090B1 (en) * | 2000-10-03 | 2003-07-01 | Eli D. Jarra | Finger securable computer input device |
JP2003009932A (ja) * | 2001-07-04 | 2003-01-14 | Matsuhaya Sangyo Kk | 携帯電話用ストラップ |
JP2003033215A (ja) * | 2001-07-24 | 2003-02-04 | Sakan:Kk | 長短共用ストラップ |
-
2004
- 2004-09-09 JP JP2004262644A patent/JP461907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
- 2005-08-08 US US11/198,309 patent/US2006004957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5-08-08 EP EP05017207.1A patent/EP1637981B1/en active Active
- 2005-08-30 CN CNB2005100939665A patent/CN100394369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0281A (zh) * | 1999-01-08 | 2000-07-1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输入笔和使用输入笔的输入设备、电子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637981A2 (en) | 2006-03-22 |
US20060049579A1 (en) | 2006-03-09 |
CN1746834A (zh) | 2006-03-15 |
JP4619070B2 (ja) | 2011-01-26 |
EP1637981B1 (en) | 2019-06-12 |
EP1637981A3 (en) | 2012-01-25 |
JP2006075346A (ja) | 2006-03-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94369C (zh) | 用于对接触面板提供输入的带子 | |
US7398151B1 (en) |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8024603B (zh) | 手表带条 | |
EP3175607B1 (en) | Apparatus to assist a user with holding a mobile device | |
US20120091312A1 (en) | One-handed, back-based support for a hand-held object | |
US20090057357A1 (en) | Armband for hold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 |
US6837836B2 (en) | Exercise ball device | |
CN206848702U (zh) | 手表的表带连接装置 | |
US6835168B2 (en) | Exercise ball device | |
JP2006279907A (ja) | ベルト保持具付携帯電話機 | |
US6698697B1 (en) | Wrist support device | |
EP1571540A3 (en) | Haptic input device | |
US10775851B2 (en) | Memory aid | |
CN210120931U (zh) | 一种可穿戴装置 | |
CN202427153U (zh) | 腕带式无线游戏手柄 | |
US10258117B2 (en) | Wearable band, kit and method | |
CN215775999U (zh) | 一种手表带 | |
CN208389347U (zh) | 一种电子设备操控装置 | |
CN210409385U (zh) | 一种下颌舌骨肌群训练器 | |
CN115039059A (zh) | 手指无线鼠标 | |
US20060287567A1 (en) | Therapeutic magnet band | |
CN220023010U (zh) | 一种会议培训用防脱手无线话筒 | |
CN201780554U (zh) | 手套式键盘系统 | |
JP3068324U (ja) | 携帯電話ホルダ― | |
KR100563152B1 (ko) | 휴대용 통신기기의 지지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