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3480C - 燃烧力推动的用于紧固件的施工工具 - Google Patents
燃烧力推动的用于紧固件的施工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93480C CN100393480C CNB2003101223066A CN200310122306A CN100393480C CN 100393480 C CN100393480 C CN 100393480C CN B2003101223066 A CNB2003101223066 A CN B2003101223066A CN 200310122306 A CN200310122306 A CN 200310122306A CN 100393480 C CN100393480 C CN 10039348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 sleeve
- bump
- construction tool
- described construction
- main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8—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 B25C1/1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generated by detonation of a cartrid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8—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 B25C1/082—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generated by detonation of a pelle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8—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 B25C1/1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generated by detonation of a cartridge
- B25C1/1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generated by detonation of a cartridge acting on an intermediate plunger or anv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力推动的施工工具,它包括一个主壳体(1),主壳体有一圆柱形的孔(5)和一个与孔连通的用于安装活塞(3)的活塞室(2);一个撞击底(8),它设在圆柱形孔(5)对面并相隔间距以及可朝主壳体(1)运动和从主壳体移开;以及一个可移动地装在圆柱形孔(5)内并从此孔伸出的密封套筒(12),用于接纳驱动工具的弹药包(10);以及密封套筒(12)通过弹簧力压靠在撞击底(8)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力推动的用于紧固件的施工工具。
背景技术
由DE 19905896A1已知一种火药力推动的安装工具,它有形式上为导向筒的第一部分和形式上为撞击底的第二部分。这两个部分互相基本上同轴地布置并可平行于安装方向彼此相对移动。第一部分面朝撞击底的端部区有一弹药室,用于安放一个弹药包。沿安装方向一个活塞室与此弹药室相连。推进活塞可沿轴向移动地装在活塞室内。活塞室与弹药室通过连接孔连通。
撞击底在其面朝导向筒的那一侧上带一个可沿轴向移动地支承的套筒。若一个尚未消耗的弹药包处于弹药室内,以及撞击底朝导向筒方向移动,则直接在弹药包起爆后由于此时建立的很高的压力将密封套筒压靠在导向筒上,从而导致在导向筒与撞击底之间的区域内弹药室的一种非常可靠的密封。
密封套筒本身通过一设计为环盘形的弹性膜固定在撞击底上。此膜则牢固地固定在撞击底沿安装方向一侧的端面上。在其沿安装方向的端面,密封件有一密封鼻,它由薄壁状环形凸块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前言所述类型的另一种施工工具。尤其是,撞击底应只有小的重量,以便能用尽可能小的力和尽可能快速地推动撞击底。
按本发明的燃烧力推动的用于紧固件的施工工具,它也可以是一种火药力推动的工具,包括一个主壳体,主壳体有一个圆柱形的孔和一个与之连通用于安装活塞的活塞室;一个撞击底,撞击底设在圆柱形孔对面并相隔一定距离以及可以朝主壳体运动和从主壳体移开;以及一个可移动地装在圆柱形孔内并从此孔伸出的密封套筒,用于接纳驱动工具的弹药包;以及密封套筒能通过弹簧力压靠在撞击底上。
密封套筒现在由主壳体而不再由撞击底携带,所以撞击底有较小的质量。因此它可以更容易和更迅速地移动,其结果是使工具得到更好的工作过程控制。为了驱动撞击底不再需要如此大的力量,从而节省能量。此外,用于驱动撞击底的传动装置可以设计得比较简单,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减小重量。
按本发明的,密封套筒通过弹簧装置压向撞击底,从而可以补偿尤其在推动撞击底的传动装置内的误差。
按本发明的一项设计,活塞室与圆柱形孔的中心线彼此倾斜,斜度优选地可为90°。因此在上述类型的工具中已知的侧向射击方案(Side-Fire-Konzept)得以实现。这样做的优点尤其是,弹药包为了当时的发射位置可以沿一个轨道输送,这一轨道平行于活塞室的中心线,亦即平行于安装方向。
但也可以将活塞室与圆柱形孔的中心线互相同轴地布置。此时弹药包输入当时的发射位置的方向垂直于工具的安装方向。
按本发明的一项非常有利的进一步发展,密封套筒有控制面,密封套筒通过它可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压靠在撞击底上,气体压力在起爆已装入密封套筒的弹药包后建立。
因此得到一个弹药室的盖,盖本身产生其密封力。也就是说,当起爆弹药包时在弹药室内或密封套筒内形成的非常高的气体压力将密封套筒推向撞击底,而且如此强烈,以致不再有任何气体能泄入密封套筒与撞击底之间的区域内。在这里,密封力大到也能固持住一个薄壁泡形罩弹药包,所以它可以经受住1000bar以上的巨大气体压力。
密封套筒的下端面可用作气体压力控制面,它始终处于离圆柱形孔的底有一间距的位置上。
优选地,密封套筒的圆周侧设一些密封装置,以保证在密封套筒与圆柱形孔内壁之间的间隙区内足够的气体密封。
按本发明的一项设计,密封套筒在其背对撞击底的端部有一个延伸到其端面内的环形槽以构成一个薄的外壁段,它可在起爆一个弹药包后弹药室内形成的很高的气体压力作用下压靠在圆柱形孔的内壁上。
作为替换或除此之外,在密封套筒与圆柱形孔的内壁之间可设已知的FEY环。此FEY环可例如处于密封套筒的一个外环形槽内,或处于圆柱形孔内壁上的一个内环形槽内。
按本发明的另一项设计,密封套筒也可以通过一种所谓的宽松螺纹(Schlottergewinde)旋入圆柱形孔内。此宽松螺纹宽松到使弹性地支承的密封套筒能沿其轴向移动,以便弹性地压靠在撞击底上。由此达到在密封套筒端侧的边缘与撞击底之间的起始密封,而与此同时也保证在宽松螺纹的区域内足够的密封。在起爆已存在于燃烧室内的弹药包后,密封套筒被建立的很高的气体压力压靠在撞击底上,此时它在宽松螺纹区内也沿此方向与在这里承接它的内螺纹的凸缘压在一起,以便在这里也密封。
按本发明的再一项进一步发展,密封套筒通过螺纹嵌件旋入圆柱形孔内。在这里,在密封套筒的外圆周上以及在圆柱形孔的内壁上存在一种特殊形状的螺纹,在此特殊形状的螺纹内旋入一相应的螺纹嵌件。此螺纹嵌件例如是扁带材料制的螺旋,扁带的宽度尺寸处于沿螺旋径向。由此,当密封套筒沿这一个或另一个方向相对于主壳体移动时,同样在密封套筒与圆柱形孔之间的区域内获得良好的密封。
按本发明的另一项非常有利的进一步发展,密封套筒制有一外部的环形凸缘,以及一个压力弹簧装在此凸缘与主壳体之间。采取这一措施,可做到以简单的方式将密封套筒弹性地支承在圆柱形孔内。此压力弹簧力图将密封套筒从圆柱形孔压出,然而,由于密封套筒被挡靠在存在于圆柱形孔内的止挡上而受阻。此止挡可例如涉及前面已提及的宽松螺纹,或涉及在圆柱形孔内壁上的内部法兰,在密封套筒圆周边上向外指的法兰倒扣在此内部法兰上。在这里如此选择压力弹簧的弹簧力,即,当撞击底朝密封套筒方向或朝主壳体方向移动时,应在密封套筒外端侧的区域与撞击底之间获得良好的起始密封。
当然,密封套筒也可以这样装在圆柱形孔的内部,即,它可以轻易地绕其中心线倾动,以便以此方式补偿撞击底与主壳体之间的定位误差。为此,密封套筒可例如在其面朝主壳体的端部有一个外部的环形凸块,它在一个包含密封套筒中心线的平面内设计成凸的。此外部的环形凸块可以与密封套筒连接成一体,或通过一个装入密封套筒内并例如弹性的密封环构成。
按本发明另一项非常有利的设计,撞击底是一个实心闭合环的一部分,圆柱形孔的中心线处于其环平面内。
由此获得一种非常简单而稳定的密封件,它可承受若干吨密闭力。这在静力学上是有利的,使工具重量不会过大并仍允许扩展。优选地,密封环可与一个用于火药烟雾的气体导引装置组合,火药烟雾从垂直于工具轴线的弹药室排出。
为了打开和关闭弹药室或圆柱形孔,密封环可往复移动,确切地说沿密封套筒或圆柱形孔的轴向移动。在关闭后的密封位置,密封环借助一锁闩固定,锁闩此时进入主壳体与密封环之间。此锁闩处于主壳体沿径向与圆柱形孔相对的一侧。在这里,锁闩可以在上述密封环与主壳体之间的区域内沿直线轨道导入或转入。
按本发明的设计,燃烧力推动的工具有一个在出口端并可相对于主壳体移动的控制机构,用于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撞击底的移动机构,即,当控制机构朝主壳体移动时,移动机构将撞击底朝主壳体运动,以及,当控制机构重新离开主壳体时将撞击底从主壳体移开。就此而言,工具的工作过程可按简单的方式通过工具的放上或退出的运动控制。
此外,按本发明附加的设计,取决于控制机构的移动位置,弹药包可输送到密封套筒与撞击底之间的区域内,亦即带入发射位置或从此位置导出。若控制机构朝主壳体方向移动,一个伺服机构可被预紧,此时它将已消耗的弹药包从发射位置导出以及将下一个弹药包置入发射位置,之后控制机构重新离开主壳体足够远以及将密封套筒从撞击底移开到足够远的地方。
例如可采用泡形罩弹药包(Blisterkautuschen)作为弹药包,它们互相连接成一条弹药带。弹药带可以方便地将弹药包输送到发射位置或从那里移出。
优选地将弹药带设计为使泡形罩弹药包只从弹药带的一侧凸出,而另一个平的弹药带背侧贴靠在撞击底上。弹药带背侧可加上一导电膜用作对应电极,以便例如通过在阳极与对应电极之间的电弧引爆弹药包。阳极可处于撞击底上。
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发展规定,密封套筒面朝撞击底的端面有一环形的鼻状凸块,它沿轴向延伸以及沿径向看处于内部。此外,撞击底也可有一环形槽,用于容纳此鼻状凸块。
要达到的目的是,尤其在采用泡形罩弹药包时,在小的气体压力和小的压紧力时已经在密封套筒与撞击底之间达到一个尽可能高的起始密封度。这种高的起始密封度优选地可通过泡形罩的膜变形获得。为了为此所需的压紧力能保持得较小,这种变形通过一个尽可能窄小的鼻状凸块或尽可能薄的刀刃实现。为了使泡形罩弹药包的膜在形成高的气体压力时不被很大的闭合力冲穿,规定,密封套筒移到止挡上以及切割高度保持得如此之小,以致刀刃不会穿透薄膜。这种在薄膜上的止挡,在密封套筒端侧的一个平面区内进行。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容易遵守公差,因为只涉及两个小的尺寸。还应注意,与膜的厚度相比,在膜上的支承区是巨大的。所以可以避免在大的闭合力下挤压薄膜。
按本发明的另一项进一步发展规定,密封套筒面朝撞击底的端面与撞击底平行,以及除此之外平的撞击底在此端面的对面有一环形的鼻状凸块。
通过在撞击底上的此鼻状凸块,同样可在小的气体压力和小的压紧力的情况下便已经达到比较高的起始密封度。当然,在这里也必须再次注意,当鼻状凸块侵入弹药带背侧内时不会割断泡形罩的薄膜条。
按本发明的再一项设计规定,密封套筒面朝撞击底的端面与撞击底平行,以及除此之外平的撞击底有一截锥形凸块,当密封套筒压靠在撞击底上时此凸块伸入密封套筒内。密封套筒在内侧的与撞击底处于相对位置的环形边缘在这里不与截锥形凸块的圆周面接触,此圆周面倾斜于密封套筒的轴向延伸,所以尽管如此,当密封套筒朝撞击底的方向运动时在它们之间挤紧弹药带的泡形罩膜,但不发生割断。因此,在这里同样可在小的气体压力和小的压紧力时获得比较高的起始密封度。
按本发明的进一步发展,密封套筒面朝撞击底的端面与撞击底平行,以及除此之外平的撞击底有一圆盘形凸块,它的圆周棱边与密封套筒的内边缘相对。若撞击底与密封套筒彼此移近,则圆周棱边可侵入泡形罩弹药包的塑料膜内,从而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但并不割断此塑料膜。
附图说明
附图表示按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在密封套筒区域内通过燃烧力推动的工具的轴向剖面;
图2沿图1中线A-A的剖面;
图3在压紧状态通过工具的轴向剖面;
图4A、B和C使用于按本发明的工具中具有泡形罩弹药包的弹药带纵剖面、俯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5通过另一种按本发明的工具的轴向剖面;
图6在密封套筒与主壳体之间的密封装置;
图7用于密封在密封套筒与主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另一种密封装置;
图8A和B 用于密封在密封套筒与主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再一种密封装置的两个位置;
图9密封套筒在其面朝撞击底的边缘区内的结构;
图10另一种密封套筒在其面朝撞击底的边缘区内的结构;
图11撞击底在一个与密封套筒相对的区域内的结构;
图12撞击底在一个与密封套筒相对的区域内的另一种结构;
图13撞击底的再一种结构;以及
图14泡形罩弹药包塑料膜的一种特殊的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见图1至4详细说明按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在这里涉及一种火药力推动的工具,借助它可将紧固件射入物体内。作为弹药包可使用泡形罩弹药包,它们互相连接成弹药带状。
主壳体1属于按图1至4的安装工具,在主壳体内有一圆柱形活塞室2。活塞3装在活塞室2内,它可沿活塞室2的轴向移动。标号4表示活塞室2的中心线,它与安装工具的纵向一致。此外,在主壳体1内部有一圆柱形孔5,它的圆柱形轴线6垂直于中心线4延伸。在圆柱形孔5的下部区内,它通过连接通道7与活塞室2连通,其中,连接通道7一部分与圆柱形轴线6同轴以及另一部分与中心线4同轴地延伸。
在圆柱形孔5开口侧的对面设一撞击底8,它可朝主壳体1运动和重新从主壳体移开。也就是说,在本例中,撞击底8可沿圆柱形轴线6或圆柱形孔5的纵向移动地支承着。尤其由图2可见,撞击底是实心闭合环8a的一部分,圆柱形孔5的中心线6处于此环平面内。活塞室2的中心线4垂直地穿过此环平面。闭合的环8a优选地是整体式的以及例如用钢制造。它的尺寸确定为使它能承受若干吨密闭力。另一方面,这种闭合环有利于使工具重量不会过大并仍允许扩展。
图1表示了一种状态,此时闭合环8a移动到使撞击底8离主壳体1有其最小的间距。反之,图2表示闭合环8a的一种移动状态,在此状态下撞击底8处于离主壳体1最远的位置。在此状态,具有泡形罩弹药包10的弹药带9定位在撞击底8与主壳体1之间的区域内部。为此目的,撞击底8面朝主壳体1的表面,在与圆柱形孔5相对的区域内,基本上设计为平的,它用于导引弹药带9。泡形罩弹药包10只处于弹药带9的一侧,所以弹药带可将其另一个平的背侧紧贴在撞击底8平的表面上。弹药带9沿着此表面导引,而且如图1所示沿工具的中心线4或纵向。弹药带9可以在处于相对位置的纵侧上被固定凸块11固定,固定凸块从下面部分地扣住弹药带并伸出撞击底8。因此,通过弹药带9沿其纵向移动,可将一个当时的泡形罩弹药包10带入发射位置或从此位置送出,此弹药包总是处于圆柱形孔5的相对位置处。
在圆柱形孔5内置入一个密封套筒12,它可沿其纵向移动,确切地说沿圆柱体轴线6的纵向移动。密封套筒12的圆柱体轴线与之同轴。密封套筒12可滑移地装在一螺纹环13内,螺纹环本身通过其外螺纹旋入一个存在于主壳体1中的孔的内螺纹内。密封套筒12面朝主壳体1的端部,在其外面旋上一个环形法兰14。它从后面扣住螺纹环13,以防止密封套筒12从圆柱形孔5掉出。密封套筒12在其面朝撞击底8的端部有另一个在圆周侧的外凸缘15。在外凸缘15与螺纹环13露在外面的表面之间装一压力弹簧16,它力图将密封套筒12朝撞击底8的方向压。但由于有此环形法兰14,密封套筒12不可能从圆柱形孔5压出,因为螺纹环13挡住了环形法兰14。
若闭合环8a处于图2所示的位置,则撞击底8离开主壳体1最远。现在通过传送弹药带9可将一个新的泡形罩弹药包10带入在密封套筒12上方的发射位置。密封套筒12被压力弹簧16从圆柱形孔5压出到最大程度,此时,这一位置被固定,因为环形法兰14已挡靠在螺纹环13的内侧上。若闭合环8a在图2内向下运动,则处于发射位置的泡形罩弹药包10起先引入密封套筒12上部的漏斗状区域内。当闭合环8a在图2中向下进一步运动时,最终使弹药带9在泡形罩弹药包10侧向的区域与密封套筒12的自由端面接触,然后在闭合环8a更进一步向下运动时,将密封套筒克服弹簧16的力压入圆柱形孔内。在图1中表示了这一状态。压力弹簧16在密封套筒12的此最后的运动中被压缩,所以压力弹簧将密封套筒12具有一定的起始密封力地压靠在弹药带9或撞击底8上。此起始密封力足以保证在泡形罩弹药包10起爆后在密封套筒12内部按规则的燃烧过程。若由于起爆泡形罩弹药包10使密封套筒12内压力进一步升高直至最大压力,则此时密封套筒12在此压力的作用下进一步朝撞击底8的方向压紧,以便在那里获得足够的密封。为此目的,密封套筒12通过其下端面17施加燃烧压力。换句话说,此密封套筒12是自动密封的。
活塞环18(所谓FEY环)围绕着密封套筒12以及处于螺纹环13的一个在内部的环形槽19内。当密封套筒12内部(弹药室或燃烧室)由于起爆泡形罩弹药包10而产生高压时,借助它密封在密封套筒12与螺纹环13内壁之间的间隙区。
在圆柱形孔5的底部有一块板20,它有一朝连接通道7方向的通孔21,为的是构成一个节流部位。
为了起爆一个处于发射位置的泡形罩弹药包10,在撞击底8内设一绝缘体22。阳极23处于其中,借助阳极23穿过通道24可以在阳极23与导电膜25之间产生电弧,导电膜处于弹药带9的背侧。由于电弧击中弹药带9的背侧,使在那里的导电膜25熔化,点燃了存在于泡形罩弹药包10内的点火药26,点火药则起爆了同样存在于泡形罩弹药包10内的发射炸药27。
为了防止在发射炸药27起爆时将撞击底8从主壳体1移开,闭合环8a被锁定。为此设有一个在图1中可见的锁闩28。若闭合环8a从其在图2中表示的位置向下移动,则首先通过撞击底8将密封套筒13向下压,亦即压入主壳体1内并克服压力弹簧16的力。此时在主壳体1的下部区与闭合环8a之间构成一个间隙,如图1所示。因此锁闩28可插入此间隙内,以防止闭合环8a在图1中重新向上运动。闭合环8a的运动控制也可以借助锁闩28进行,为此目的锁闩在其位于图1中右边的顶部设计为楔29。楔面背对主壳体1并可以经由控制面30移动闭合环8a,而且逆一个图中未表示的复位弹簧的作用方向。因此从按图2的状态出发,楔29朝闭合环8a运动,并通过在闭合环8a上的控制面30将闭合环压到图1所示的位置,为此楔29的楔面碰撞在控制面30上。因此,使闭合环8a克服图中未表示的复位弹簧的力运动。若锁闩28在图1中重新向左运动,以及离开主壳体1与闭合环8a之间的区域,则复位弹簧将闭合环8a重新置于其在图2中表示的位置。
不仅闭合环8a的移动而且泡形罩弹药包10在发射位置的输入和排出以及锁闩28的运动,都可以与工具放置在一个物体上或从此物体上退出协调一致地进行。
图3表示按图1和2的安装工具的局部剖面,并处于这样一个状态,此时工具以其顶端或出口压靠在一物体31上。
由图3可以看出,此安装工具包括一个在出口端并可相对于主壳体1移动的控制机构32,它安装在出口管33上并可沿安装工具中心线4的方向移动。出口管33旋入主壳体1内并安装有活塞3的活塞杆34。压力弹簧35围绕着出口管33以及处于主壳体1前端部与控制机构32面朝它的端面之间。通过压缩弹簧35将控制机构32从主壳体1压开直到一个图中未表示的止挡。杆状的锁闩28与此控制机构32固定连接,锁闩28沿中心线4朝主壳体1的方向延伸并进入主壳体内。锁闩28在其朝向主壳体1后端的端部有一楔29。若安装工具未将其控制机构32压靠在物体31上,则压力弹簧35将控制机构32向前推进,所以锁闩28并未处于主壳体1与闭合环8a之间。图中未表示的复位弹簧因而将闭合环8a在图3中向上压,并因而使撞击底8从孔5移开。现在可以将一个泡形罩弹药包10置入发射位置。但若此安装工具将出口或将其控制机构32压靠在物体31上,则从现在起可以将一个处于出口管33内的紧固件40打入物体31内。控制机构32朝主壳体1的方向移动并压缩压力弹簧35。锁闩28同样移入主壳体1内,在此过程中它在前部的楔29通过控制面30将闭合环8a向下压,所以密封套筒12现在借助撞击底8移入圆柱形孔5的内部。现在,密封套筒12通过压力弹簧16压靠在此撞击底8上,从而获得一定的起始密封力,用于密封在密封套筒12与泡形罩弹药带9之间的间隙。若现在操纵触发器39,则起爆处于发射位置的弹药包10,于是首先将密封套筒12再进一步朝撞击底8的方向压,以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这一点通过在密封套筒12下端面17上施压实现。在弹药室内或在燃烧室内形成的很高的压力,经连接通道7驱动推进活塞3,使之向前加速。随着安装工具从物体31退出,控制机构32借助压力弹簧35重新向前推动,这一运动同时可被利用于将泡形罩弹药带9朝安装工具出口的方向输送,以便以此方式将一个已消耗的泡形罩弹药包10从发射位置退出并供入一个新的弹药包。在这里,泡形罩弹药带9从弹药库41引出,在弹药库内弹药带9卷绕成盘状。泡形罩弹药带9的这种输送,当然只有在撞击底8重新移到离圆柱形孔5足够远时才能进行。
图4A、4B和4C用放大图表示泡形罩弹药带9的结构。它的组成包括一导电膜25,导电膜例如是一个铝箔。在此导电膜上按间隔放有点火药26,各一个发射炸药27处于点火药上面。由点火药26与发射炸药27组成的各组通过塑料膜42覆盖,以分别构成泡形罩弹药包10。每个这种泡形罩弹药包10在其隆起区有一个存在于薄膜42内的星形开裂处,亦即构成壁厚较薄的地方,它用标号43表示。当泡形罩弹药包10处于发射位置时,此星形开裂处面朝导销15。在点燃发射炸药27后,泡形罩弹药包10由于有此星形开裂43处所以比较迅速地打开,从而可以高效地提高压力。
在图5中表示按本发明的工具第二种实施例。与图1至4中相同的部分采用同样的符号并不再说明。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这里,圆柱形的孔5与活塞室2同轴。因此中心线4与中心线6一致。撞击底8仍可以从主壳体1移开或可朝主壳体1方向运动,而密封套筒12弹性地固定在圆柱形孔5内。为此设压力弹簧16,它在凸缘15与主壳体1之间延伸。压力弹簧16企图将密封套筒12从主壳体1压出。当然,这不可能实现,因为密封套筒12通过圆周侧的外螺纹旋入在圆柱形孔5环形壁上的内螺纹中。螺纹用标号36表示并设计为所谓的宽松螺纹(Schlottergewinde)。它阻止压力弹簧16将密封套筒12从圆柱形的孔5压出,但与此同时允许撞击底8能克服压力弹簧16的力将密封套筒12压入圆柱形孔5中。由此保证在密封套筒12与撞击底8的区域内有一定的起始压力。若在燃烧室内成功地起爆泡形罩弹药包10,则在此时形成的高压作用下将密封套筒12通过其在下部的端面17进一步朝撞击底8的方向压,以便使之获得充分的密封。这种密封也在宽松螺纹36的区域内得到。除此之外仍在密封套筒12的环形槽38内存在FEY环37,为的是在那里也进行间隙密封。
泡形罩弹药包10在其起爆后不久,在其已开始膨胀后,被针3a打开,针3a也可以用刀刃代替。此针或刀刃3a从推进活塞3的后侧端伸出并伸入通孔7。针沿推进活塞3方向的不密封性应是很小的。因此还要再采用来自发射炸药的火药来密封针3a与弹药室之间的间隙7a。在从针3a到推进活塞3的过渡区以及在推进活塞3的外棱边处设涡流室3b,它们防止火药颗粒可能的通过以及气体的通过。
图6准确地表示在采用至少三个FEY环47、48和49的情况下密封在密封套筒12与圆柱形孔5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可能性。它们处于一个在密封套筒12外圆周壁上的环形槽46内。FEY环涉及开口的弹簧环,它们的结构类似于活塞环。在这些弹簧环中环的所有的三个开口或接缝处上下重合的概率实际上如此之小,以致可以排除这种可能性。若在燃烧室或弹药室内部已建立起压力,则压力传播到环形槽46内并一方面向上朝撞击底8的方向压FEY环47至49,以及另一方面沿径向向外将它们压靠在圆柱形孔5的圆周壁上,从而以此方式达到非常良好的间隙密封。各自的压力作用方向用箭头表示。
按图7,在密封套筒12与圆柱形孔5内壁之间也可以实现一种金属的唇形密封装置。为此,密封套筒12在其背对撞击底8的那一端有一个延伸到其端面50内的环槽51,用于构成这样一种薄的外壁段52,它可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压靠在圆柱形孔5的内壁53上。
密封在密封套筒12与圆柱形孔5内壁之间间隙的再一种可能性表示在图8A、8B中。在这里,在圆柱形孔5的圆周壁内以及在密封套筒12的圆周面内存在一些空腔44,在空腔内置入螺纹嵌件45。空腔44设计为螺旋状并容纳设计为螺旋状的螺纹嵌件45。在图8A中表示松弛状态,而图8B表示弹动状态。采用螺纹嵌件45一方面获得良好的间隙密封,而另一方面它起如一种非常刚性的复位弹簧那样的作用。通过它可以在撞击底8朝主壳体1方向运动时用规定的弹性力将密封套筒12压靠在撞击底8上,为的是在密封套筒12与撞击底8之间的区域内获得良好的起始密封。
如已提及的那样,当起爆一个处于发射位置的泡形罩弹药包10时,在小的气体压力和小的压紧力下应已经存在一定的起始密封度。这有利地也通过泡形罩弹药包薄膜的变形达到。也就是说这一部分压紧力可通过变形的薄膜表面积的最小化仅仅保持得很小。在这里,此变形借助于一种尽可能薄的刀刃。为了防止泡形罩弹药包膜被在高的气体压力时很大的闭合力冲穿,令密封套筒12移靠在止挡上以及刀刃的高度保持得如此之小,以致此刀刃不能贯穿此薄膜。在薄膜上的这种止挡在一个平面区内实施。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更容易地遵守公差,因为只涉及两个小的尺寸。此外,在泡形罩弹药包膜上的支承区与膜的厚度相比是巨大的。由此可避免在高的闭合力作用下挤压薄膜。
也属于在泡形罩弹药包膜附近的密封区的作用的是,在此密封装置背对压力的那一侧设足够大的间隙,可能流出的气体在此间隙内不能造成用于打开密封套筒12的力。由此保证密封套筒12始终被泡形罩弹药包10的燃烧气体沿密封的方向加压。
图9表示密封套筒12面朝撞击底8的端面一种可能的设计。密封套筒12的这一端面有一环形的鼻状凸块54,它沿轴向延伸以及沿径向看处于内部。在图9所示的安装工具中在右边建立起高的内压。鼻状凸块54在小的气体压力和小的压紧力时已经侵入泡形罩弹药包膜42内,并由此保证足够的起始密封。当在燃烧室或弹药室内压力最大时,使凸块54进一步侵入薄膜42内,但未将其割断。这一点由密封套筒12与之连接的平面区55来保证,它移动到挡靠在薄膜42上。点划线表示在最大内压时密封套筒12的位置。密封套筒12的端面在外部,确切地说在区域56内,进一步回缩。若气体可能从内腔泄出,则它们在那里不再能造成用于打开密封套筒12的力。
图10表示密封套筒12面朝撞击底8的端面另一种设计。压力侧或燃烧室仍处于右边。在这里,与按图9的实施例不同,鼻状凸块54a设计为楔形,它从压力腔出发沿径向向外朝撞击底8的方向升高。由此产生一个径向的楔形间隙57,它被薄膜25、42充填并保证良好的起始密封。
图11和12表示起始密封的另一些实施例,但现在在撞击底8内存在对应的结构。按图11,密封套筒12面朝撞击底8的端面55平行于撞击底8,其中,除此之外为平的撞击底8在此端面55的对面有一环形的鼻状凸块58。若密封套筒12压靠在撞击底8上,则凸块58一方面贯穿覆盖膜25或铝箔,以及另一方面部分侵入塑料薄膜42中,由此保证有足够好的起始密封。
在按图12的实施例中,密封套筒12面朝撞击底8的端面55同样平行于撞击底8布置,而除此之外为平的撞击底8有一截锥形凸块59,当密封套筒12压靠在撞击底8上时,凸块59伸入密封套筒12内。截锥形凸块59的圆周壁59a相对于圆柱形轴线6倾斜或相对于圆柱形孔5的内壁倾斜地延伸。以此方式在圆柱形孔5的内壁与凸块59倾斜延伸的圆周壁59a之间获得一个沿轴向楔形的间隙60,薄膜25和42被夹紧在间隙内,其结果是导致一种良好的起始密封。
图13表示撞击底8在密封套筒12所在区内的再一种设计。在这里,撞击底8在密封套筒12对面有一圆盘状凸块61,它的圆周棱边与密封套筒12的内边缘相对。若密封套筒12压靠在撞击底8上,则圆盘形凸块61的棱边移入泡形罩弹药包的塑料膜42内,并由此造成起始密封。泡形罩弹药包10与撞击底8移动到止挡上,其中,圆盘形凸块61的高度选择为不会割断塑料膜42。就撞击底8而言,其圆盘形凸块61的高度可例如为0.1至0.2mm。在这里,圆盘形凸块61的棱边并不一定必须与密封套筒12的内壁对齐,而是也可以沿径向相对于它错移。
图14表示塑料膜在面朝撞击底8一侧泡形罩弹药包塑料膜的一种特殊的设计。在这里,撞击底8设计为完全平的,而泡形罩弹药包的塑料膜42有一个朝撞击底8的方向以及相对于密封套筒12中心倾斜的鼻,它位于泡形罩弹药包10的内圆周棱边的上方。若泡形罩弹药包10移靠在撞击底8上,则此鼻42a朝密封套筒12的中心方向加压,从而当密封套筒12内部产生过压时,可将鼻42a的材料压入在撞击底8与密封套筒12之间产生的间隙内。按图14表示的实施形式的一项设计,撞击底也可以有一个圆周的或环形的槽62,它处于鼻42a的对面,以及当撞击底8与密封套筒12互相移近时,鼻42a可侵入此槽内。由此也可以达到一种非常良好的起始密封效果。
Claims (22)
1.燃烧力推动的用于紧固件的施工工具,包括:
-一个主壳体(1),它有一圆柱形的孔(5)和一个与孔连通的用于安装活塞(3)的活塞室(2);
-一个撞击底(8),它设在圆柱形孔(5)对面并相隔一定距离,以及可以朝主壳体(1)运动和从主壳体(1)移开;
-一个可移动地装在圆柱形孔(5)内并从此孔伸出的密封套筒(12),用于接纳驱动工具的弹药包(10);以及
-上述密封套筒(12)能通过弹簧力压靠在撞击底(8)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活塞室(2)与圆柱形孔(5)的中心线(4、6)彼此倾斜。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倾斜度为9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活塞室(2)与圆柱形孔(5)的中心线(4、6)互相同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密封套筒(12)有控制面(17),密封套筒通过所述控制面可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压靠在撞击底(8)上,气体压力在起爆一个已供给密封套筒的弹药包(10)后建立。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密封套筒(12)的下端面(17)起控制面的作用,该下端面始终处于离圆柱形孔(5)的底有一间距的位置。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密封套筒(12)的圆周侧存在一些密封装置(18、37、45、47-49、52)。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密封套筒(12)在其背对撞击底(8)的端部有一个延伸到端面(50)内的环形槽(51),以构成一个薄的外壁段(52),该外壁段可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压靠在圆柱形孔(5)的内壁(53)上。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密封套筒(12)通过宽松螺纹(36)旋入圆柱形孔(5)内。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密封套筒(12)通过螺纹嵌件(45)旋入圆柱形孔(5)内。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密封套筒(12)设有一个外部环形凸缘(15),以及在此凸缘与主壳体(1)之间装有一个压力弹簧(16)。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工具,其特征为:撞击底(8)是一个实心闭合的环(8a)的一部分,圆柱形孔(5)的中心线(6)处于其环平面内。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它有一个在出口端且可相对于主壳体(1)移动的控制机构(32),用于以这样的方式控制用于撞击底(8)的移动机构(28、29),即,当控制机构(32)朝主壳体(1)移动时,此移动机构使撞击底(8)朝主壳体(1)运动,而当控制机构(32)重新离开主壳体(1)时,它将撞击底(8)从主壳体(1)移开。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它有一锁闩(28),当撞击底(8)朝主壳体(1)的方向移动时,锁定撞击底(8)。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锁闩(28)是移动机构的组成部分。
16.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取决于控制机构(32)的移动位置,弹药包(10)可输送到在密封套筒(12)与撞击底(8)之间的区域内。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弹药包设计为泡形罩弹药包(10)以及它们互相连接为一条弹药带(9)。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泡形罩弹药包(10)只从弹药带(9)的一侧凸出,另一个平的弹药带背侧贴靠在撞击底(8)上。
19.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密封套筒(12)面朝撞击底(8)的端面(55)有一环形的鼻状凸块(54、54a),它沿轴向延伸以及沿径向看处于端面(55)内部。
20.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密封套筒(12)面朝撞击底(8)的端面(55)与撞击底平行,以及除此之外,平的撞击底(8)在此端面(55)的对面有一环形的鼻状凸块(58)。
21.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密封套筒(12)面朝撞击底(8)的端面(55)与撞击底平行,以及除此之外,平的撞击底(8)有一截锥形凸块(59),当密封套筒(12)压靠在撞击底(8)上时凸块(59)伸入密封套筒(12)内。
22.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为:密封套筒面朝撞击底(8)的端面(55)与撞击底平行,以及除此之外,平的撞击底(8)有一圆盘形凸块(61),它的圆周棱边与密封套筒(12)的内边缘相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59772A DE10259772B4 (de) | 2002-12-19 | 2002-12-19 | Brennkraftbetriebenes Arbeitsgerät, insbesondere Setzgerät für Befestigungselemente |
DE10259772.3 | 2002-12-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07987A CN1507987A (zh) | 2004-06-30 |
CN100393480C true CN100393480C (zh) | 2008-06-11 |
Family
ID=3240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2230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3480C (zh) | 2002-12-19 | 2003-12-18 | 燃烧力推动的用于紧固件的施工工具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28877B2 (zh) |
CN (1) | CN100393480C (zh) |
AU (1) | AU2003271284B2 (zh) |
DE (1) | DE10259772B4 (zh) |
FR (1) | FR2848901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5000032A1 (de) * | 2005-04-12 | 2006-10-19 | Hilti Ag | Brennkraftbetriebenes Setzgerät |
FI125179B (fi) * | 2009-03-26 | 2015-06-30 | Sandvik Mining & Constr Oy | Tiivistyssovitelma painenestekäyttöisen iskulaitteen pyörivässä ohjausventtiilissä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43159A (en) * | 1971-01-14 | 1973-07-03 | Impex Essen Vertrieb | Cartridge-actuated fastener-driving tools |
US3771452A (en) * | 1972-04-07 | 1973-11-13 | Us Army | Reinforcing movable head for protection against ruptured cartridge cases |
US3981424A (en) * | 1974-07-29 | 1976-09-21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Explosive charge driven setting gun |
US4066198A (en) * | 1975-04-01 | 1978-01-03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Fastening element setting gun with an ejection member |
US4138788A (en) * | 1977-03-14 | 1979-02-13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Explosive powder operated setting device |
CN1190920A (zh) * | 1995-06-05 | 1998-08-19 | 圣克普公司 | 用于降低位于工具内的驱动装置的速度的机构 |
US6286743B1 (en) * | 1999-02-11 | 2001-09-11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Explosive powder charge-operated setting too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292238A (zh) | 1962-05-07 | |||
US3690536A (en) * | 1970-12-07 | 1972-09-12 | Olin Corp | Powder-actuated tool |
US3771542A (en) * | 1972-12-04 | 1973-11-13 | A Williams | Fluid combination apparatus |
US4130231A (en) * | 1977-06-15 | 1978-12-19 | Olin Corporation | Hammer block |
GB2091395B (en) * | 1980-12-19 | 1984-02-08 | Burndy Corp | Cartridge-operated devices |
US6364190B1 (en) * | 2000-01-20 | 2002-04-02 | Jamerco, Inc. | Fastener driving tool with twist actuation |
US6796478B2 (en) * | 2000-10-12 | 2004-09-28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Fuel cell adapter system for combustion tools |
US6547120B1 (en) * | 2000-10-12 | 2003-04-15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Powder driven fastener setting tool |
DE10161933A1 (de) * | 2001-12-17 | 2003-06-18 | Hilti Ag | Kartusche, insbesondere für Setzgeräte und Vorrichtung zum Anzünden einer Treibladung, insbesondere für Setzgeräte |
DE10206586A1 (de) * | 2002-02-15 | 2003-11-06 | Hilti Ag | Setzgerät und Treibladungsmagazin für Setzgeräte |
-
2002
- 2002-12-19 DE DE10259772A patent/DE10259772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12-18 FR FR0314916A patent/FR2848901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2-18 US US10/739,867 patent/US702887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2-18 CN CNB2003101223066A patent/CN10039348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2-19 AU AU2003271284A patent/AU2003271284B2/en not_active Ceas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43159A (en) * | 1971-01-14 | 1973-07-03 | Impex Essen Vertrieb | Cartridge-actuated fastener-driving tools |
US3771452A (en) * | 1972-04-07 | 1973-11-13 | Us Army | Reinforcing movable head for protection against ruptured cartridge cases |
US3981424A (en) * | 1974-07-29 | 1976-09-21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Explosive charge driven setting gun |
US4066198A (en) * | 1975-04-01 | 1978-01-03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Fastening element setting gun with an ejection member |
US4138788A (en) * | 1977-03-14 | 1979-02-13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Explosive powder operated setting device |
CN1190920A (zh) * | 1995-06-05 | 1998-08-19 | 圣克普公司 | 用于降低位于工具内的驱动装置的速度的机构 |
US6286743B1 (en) * | 1999-02-11 | 2001-09-11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Explosive powder charge-operated setting too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2848901A1 (fr) | 2004-06-25 |
FR2848901B1 (fr) | 2009-05-22 |
AU2003271284A1 (en) | 2004-07-08 |
AU2003271284B2 (en) | 2008-10-23 |
CN1507987A (zh) | 2004-06-30 |
DE10259772A1 (de) | 2004-07-01 |
US20040226975A1 (en) | 2004-11-18 |
DE10259772B4 (de) | 2008-01-17 |
US7028877B2 (en) | 2006-04-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41279B2 (en) | Delayed extraction and a firearm cartridge case | |
US9322609B2 (en) | Rifle | |
US4920677A (en) | Bolt action rifle | |
CA2279839A1 (en) | Cannon for axially fed rounds with breeched round sealing breech chamber | |
US11015883B2 (en) | Adjustable carrier | |
CN100393480C (zh) | 燃烧力推动的用于紧固件的施工工具 | |
US7814836B2 (en) | Blank cartridge | |
CN1608196A (zh) | 弹带供弹式机关枪 | |
US5229539A (en) | Firing pin arrangement in a firearm | |
CN1153654C (zh) | 用于动力工具的驱动器 | |
US8898947B2 (en) | Open chamber mechanism | |
US4368588A (en) | Explosive powder driven fastening fastening element setting device | |
CN117967254B (zh) | 一种射孔枪 | |
US4548120A (en) | Externally powered separate loaded ammunition cannon | |
EP0401183B1 (en) | Seal for sliding breech | |
KR200317002Y1 (ko) | 훈련탄의 구조 | |
RU2282130C1 (ru) |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й патрон для гранатомета | |
RU2206054C1 (ru) | Патрон для гладкоствольных ружей | |
RU2209387C1 (ru) | Хвостовик для боевой части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ого патрона | |
CN1426876A (zh) | 尤其是用于射钉枪的弹壳和尤其是用于射钉枪的炸药点燃装置 | |
GB2307972A (en) | Muzzle loaded mortar | |
CN1036357A (zh) | 射钉枪用弹药筒组合 | |
BG107822U (en) | Light flare fir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