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4133C - 一种允许定位的实现方法及定位平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允许定位的实现方法及定位平台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84133C CN100384133C CNB2005101372106A CN200510137210A CN100384133C CN 100384133 C CN100384133 C CN 100384133C CN B2005101372106 A CNB2005101372106 A CN B2005101372106A CN 200510137210 A CN200510137210 A CN 200510137210A CN 100384133 C CN100384133 C CN 10038413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user
- platform system
- requesting
- result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允许定位的实现方法,包括:定位平台系统接收到定位请求后,如果请求定位用户在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则直接进行定位处理或回复拒绝定位消息;如果请求定位用户不在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则由被定位用户返回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并根据返回的结果信息将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相对应的定位平台系统。采用本发明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用户是否允许定位的重复确认,节约系统资源;并通过定位协商流程,预先获知是否允许定位,提高定位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定位平台系统及一种允许定位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定位平台系统提供定位业务。在定位业务中涉及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进行定位的处理,称之为隐私处理。具体的隐私处理方式为:被定位用户预先设置好隐私名单列表,存储在定位平台系统中。隐私名单列表包括三种类型:白名单、黑名单和灰名单。其中:
白名单:记录允许定位的用户;
黑名单:记录不允许定位的用户;
灰名单:灰名单中记录的用户发起定位请求时,需要由定位平台系统通知被定位用户是否允许其定位,并根据被定位用户的回复信息进行定位处理或拒绝定位。
现有技术中,具体的允许定位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
定位平台在收到用户A定位用户B的请求后,首先判断用户A是否在用户B的隐私名单列表中,如果用户A在用户B的隐私名单中,接着判断用户A是在用户B的哪类隐私名单中,如果用户A在用户B的黑名单中,表示用户B不允许用户A定位,返回失败,结束此次定位请求;
如果用户A在用户B的白名单中,表示用户B允许用户A定位,则执行定位处理流程,并向用户A返回用户B的定位结果;
如果用户A在用户B的灰名单中,表示用户B希望对用户A的定位请求进行确认,如果用户B及时看到了定位平台系统发送的定位通知消息并在设定的等待时长内进行了回复,定位平台根据回复结果确定是否继续定位处理或拒绝定位;
如果用户B没有及时看到定位平台系统发送的定位通知消息或者故意不回复消息,则在设定的等待时长到达后,定位平台会进行超时处理,根据不同的处理策略确定超时后是继续定位处理还是拒绝定位;
如果定位平台系统查询出用户A不在用户B的隐私名单中,接着判断用户B设置的默认隐私策略(针对不在隐私名单列表中的用户的隐私策略);如果用户B的默认隐私策略是白名单,表示允许A定位,继续后续的定位处理流程,并向用户A返回用户B的定位结果信息;
如果用户B设置的默认隐私策略是黑名单,表示用户B不允许用户A定位,则向用户A返回定位失败消息,结束此次定位请求;
如果用户B设置的默认隐私策略是灰名单,表示用户B希望对隐私名单之外的用户发起的定位请求进行确认,通过回复允许或者不允许来确定是否接受此次定位;这里也存在用户B不及时回复导致超时的情况,处理方式与上述相同,根据不同的超时处理策略确定继续定位处理还是拒绝定位。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下:
(1)隐私名单列表是由被定位者设置的,用户要想被定位必须先设置自己的隐私名单列表。如果被定位者没有设置隐私名单,且默认隐私策略为黑名单,则无法实现定位。
(2)现有技术中,没有隐私协商的途径提供给定位发起者,影响定位业务的开展。
(3)现有技术中,灰名单的实现仅仅是根据用户的回复消息确定是否允许定位,而没有对用户的本次选择结果进行学习,即:定位平台系统不对被定位用户回复的是否允许当前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这样,对于同一个用户的定位请求,定位平台系统每次都向被定位用户发送请求定位消息,被定位用户就不得不每次对同一个请求定位用户进行确认,这不仅增加了定位平台系统的资源消耗,而且增加了用户进行回复处理的麻烦,用户业务感受不好。
(4)现有技术中,被定位用户如果没有在设定的时长内回复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而是在超时后返回了确认响应消息,将会被直接丢弃,导致用户的回复动作无效,影响了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允许定位的实现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隐私名单列表记录仅依赖于用户设定,定位平台系统不能根据被定位用户回复的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修改隐私名单列表记录,从而造成对同一个用户的多次定位请求需要重复确认,需要占用较多系统资源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允许定位方法,本发明还提供对应的定位平台系统。
本发明方法包括:
A、请求定位用户向定位平台系统发起对被定位用户的定位请求;
B、所述定位平台系统查询请求定位用户是否在被定位用户设置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如果查询出请求定位用户在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执行步骤E;否则,继续下列步骤;
C、所述定位平台系统向被定位用户发送定位通知消息;被定位用户向所述定位平台系统返回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
D、所述定位平台系统根据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将所述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E、如果请求定位用户在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中,执行定位处理,并向请求定位用户返回被定位用户的定位信息;如果请求定位用户在被定位用户的黑名单中,向请求定位用户返回定位失败消息,结束定位流程。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请求定位用户预先获知被定位用户是否允许其定位的定位协商流程。
所述定位协商流程包括:
a、请求定位用户向定位平台系统发起定位协商请求;
b、定位平台系统向请求定位用户回应定位平台应答消息,并向被定位用户发起定位协商通知消息;
c、被定位用户向定位平台系统返回定位协商应答消息,携带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
d、定位平台系统根据所述结果信息,将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并向请求定位用户发送定位协商结果报告消息,携带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
所述步骤c中,被定位用户在返回给定位平台系统的定位协商应答消息中还指明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
所述步骤d中,定位平台系统将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时,一并写入所述有效使用次数;
所述步骤E执行完毕后,将所述有效使用次数减1;当所述有效使用次数为0时,在所述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删除所述请求定位用户。
所述步骤b中,定位平台系统在发送的定位协商通知消息中携带选择标识,提示用户对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进行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定位平台系统中设置有授权用户列表,存储允许定位平台系统修改其白名单或黑名单的授权用户记录;
所述步骤A中,当定位平台系统查询被定位用户在所述授权用户列表中时,则执行所述步骤B~E。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步骤C中,被定位用户在返回给定位平台系统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中还指明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
所述步骤D中,定位平台系统将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时,一并写入所述有效使用次数;
所述步骤E执行完毕后,将所述有效使用次数减1;当所述有效使用次数为0时,在所述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删除所述请求定位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步骤C中,定位平台系统在发送的定位通知消息中携带选择标识,提示用户对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进行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步骤D中,所述定位平台系统还将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通知所述请求定位用户。
本发明提供的定位平台系统,包括执行定位处理的定位处理功能模块,所述定位处理功能模块中存储有用户设置的白名单和黑名单,还包括:定位结果获取模块和写入模块;
所述定位处理功能模块收到请求定位用户发起的对被定位用户的定位请求后,如果在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没有查询到所述请求定位用户,则向被定位用户发送定位通知消息;
所述定位结果获取模块获取被定位用户返回的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并将获取的结果信息发送到所述写入模块;
所述写入模块根据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将所述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被定位用户在返回的结果信息中还指明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
所述写入模块一并将所述有效使用次数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所述定位处理功能模块对请求定位用户完成一次定位处理或发送一次拒绝定位消息后,使所述有效使用次数减1;当所述有效使用次数为0时,在所述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删除与所述请求定位用户对应的记录。
所述定位处理功能模块中还存储有授权用户列表,存储允许修改其白名单或黑名单的授权用户记录;
所述定位处理功能模块收到请求定位用户发起的对被定位用户的定位请求后,查询所述授权用户列表;如果被定位用户在所述授权用户列表中,所述定位结果获取模块获取被定位用户返回的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并将获取的结果信息发送到所述写入模块;由所述写入模块根据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将所述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本发明提供的定位平台系统,还包括定位协商处理模块,接收请求定位用户发起的定位协商请求,向被定位用户发起定位协商通知消息;并根据被定位用户返回的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将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并向请求定位用户发送定位协商结果报告消息,所述定位协商结果报告消息中携带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定位平台系统根据被定位用户回复的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将相应的请求定位用户加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当同一用户再次发起定位请求时,由定位平台系统直接进行定位处理或回应拒绝定位,避免了对同一用户的定位请求进行多次重复确认而造成的系统资源浪费。
(2)本发明定位平台系统还提供定位协商能力,请求定位用户在发起定位请求之前,可以先通过定位平台系统获知被定位用户是否允许其定位。用户可以在得到对方的允许定位结果后再发起定位,提高了定位的成功率,同时也减少了对定位平台系统的资源消耗。
(3)本发明可以由用户灵活选择是否允许定位平台系统修改其隐私名单列表,并可在回复的结果信息中指定该结果信息的有效次数,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
(4)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中定位流程超时后用户无效回复的问题,对于用户超时回复的结果,同样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信息主动通报给定位发起用户,方便该用户再次发起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允许定位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允许定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定位协商信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定位平台系统结构及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允许定位流程图,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S10、用户A向定位平台系统发起对用户B的定位请求;
步骤S11、定位平台系统判断用户B是否为授权用户;
在本发明中,为了更加灵活地让用户自主选择是否允许定位平台系统修改其隐私名单列表,在定位平台系统中可以设置授权用户列表,在该授权用户列表中存储允许定位平台系统修改其白名单或黑名单的授权用户记录;对于不希望定位平台系统修改其白名单或黑名单的用户,不记录在所述授权用户列表中;
如果定位平台系统在授权用户列表中没有查找到用户B的记录信息,表明用户B没有授权定位平台系统根据其是否允许某一个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来修改其白名单或黑名单,则执行步骤S12;
如果定位平台系统在授权用户列表中查找到用户B的记录信息,则执行步骤S13;
步骤S12、执行现有技术的定位允许流程,即按照图1所示流程处理;
步骤S13、定位平台系统进一步判断用户A是否在用户B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如果用户A在用户B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则执行步骤S14;
如果用户A没有在用户B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则执行步骤S15;
步骤S14、确定出用户A是在用户B的白名单中还是在用户B的黑名单中;
如果用户A在用户B的白名单中,则执行步骤S19;
如果用户A在用户B的黑名单中,则执行步骤S20;
步骤S15、定位平台系统向用户B发送定位通知消息;
定位平台系统在发送的定位通知消息中还可以携带选择标识,提示用户对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携带两种选择标识,如果用户选择第一种选择标识,则需要由用户返回具体的有效使用次数的数据(如5次);如果用户选择第二种选择标识,则表示本次回复的对用户A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一直有效,不受具体次数的限制;继续步骤S16;
步骤S16、用户B向定位平台系统返回是否允许用户A定位的选择结果信息,并指明该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如选择5次有效,或一直有效等;继续步骤S17;
步骤S17、定位平台系统获取用户B返回的对用户A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
如果用户B返回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则将用户A写入到用户B的白名单中,一并写入用户B确定的有效使用次数;
如果用户B返回不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则将用户A写入到用户B的黑名单中,一并写入用户B确定的有效使用次数;继续步骤S18;
步骤S18、定位平台系统根据用户B返回的是否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分别进行处理;
如果用户B返回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则执行步骤S19;
如果用户B返回不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则执行步骤S20;
步骤S19、定位平台系统执行定位处理流程,获取用户B的定位信息并返回给用户A(执行定位处理的具体流程为现有技术,本发明不对如何执行定位处理及如何获得被定位用户的位置信息的方法进行改变,因此,具体的定位处理流程在此从略);
定位平台系统向用户A返回用户B的定位信息后,将上述有效使用次数据减1(在保存有具体的有效使用次数的情况下),如果有效使用次数被减至0,则将用户A从用户B的白名单中删除;
步骤S20、定位平台系统向用户A返回定位失败消息,并将上述有效使用次数据减1(在保存有具体的有效使用次数的情况下),如果有效使用次数被减至0,则将用户A从用户B的黑名单中删除。
上述流程中,也可以不设置有效使用次数,系统默认为一直有效,除非用户重新设置或修改自己的隐私名单列表。
本发明定位平台系统还提供定位协商处理功能,请求定位用户在发起定位请求之前,可以预先获知被定位用户是否允许其定位。具体的定位协商信令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A向定位平台系统发起对用户B的定位协商请求;
2、定位平台系统向用户A回应定位平台应答消息,请用户A等待定位结果通知;
3、定位平台系统向用户B发起定位协商通知消息;
4、用户B向定位平台系统返回定位协商应答消息,携带是否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
5、定位平台系统根据获得的结果信息,将用户A写入到用户B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如果用户B返回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写入白名单中;如果用户B返回不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写入黑名单中),并用户A发送定位协商结果报告消息,携带是否允许其定位的结果信息。
用户A获知用户B允许其定位,则发起定位请求,定位平台系统接收到定位请求后,查询出用户A在用户B的白名单中,执行定位处理流程,并向用户A返回用户B的定位信息。
在上述定位协商流程中步骤3中,定位平台系统在发送的定位协商通知消息中也可以携带选择标识,提示用户对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携带两种选择标识,如果用户选择第一种选择标识,则需要由用户返回具体的有效使用次数的数据(如5次);如果用户选择第二种选择标识,则表示本次回复的对用户A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一直有效,不受具体次数的限制;
在上述定位协商流程中步骤4中,用户B在返回给定位平台系统的定位协商应答消息中还指明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如选择5次有效,或一直有效等;
在上述定位协商流程中步骤5中,定位平台系统将用户A写入到用户B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时,一并写入有效使用次数;
在用户A每请求一次定位的定位允许流程执行完毕后,将有效使用次数减1;当有效使用次数为0时,在所述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删除用户A的记录。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平台系统,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平台系统执行定位处理的相关功能模块(本发明统称为“定位处理功能模块”),在定位处理功能模块中存储有用户设置的白名单和黑名单,本发明还增设定位结果获取模块和写入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定位平台系统结构及控制示意图如图4所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连接控制关系如下:
定位处理功能模块接收请求定位用户(以下称为用户A)发起的对被定位用户(以下称为用户B)的定位请求,并查询用户A是否在用户B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如果没有在用户B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查询到用户A的记录,则向用户B发送定位通知消息;
用户B向定位平台系统返回是否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
定位结果获取模块获取被用户B返回的是否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并将获取的结果信息发送到写入模块;
写入模块根据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将用户A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被定位用户在返回的结果信息中还可以指明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
所述写入模块一并将所述有效使用次数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所述定位处理功能模块对请求定位用户完成一次定位处理或发送一次拒绝定位消息后,使所述有效使用次数减1;当所述有效使用次数为0时,在所述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删除所述请求定位用户记录。
本发明还可以在定位处理功能模块中存储授权用户列表,在授权用户列表中存储允许修改其白名单或黑名单的授权用户记录;定位处理功能模块收到用户A发起的对用户B的定位请求后,查询该授权用户列表;如果用户B在授权用户列表中,则定位结果获取模块获取被用户B返回的是否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并将获取的结果信息发送到写入模块;由写入模块根据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将用户A写入到用户B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如果用户B不在授权用户列表中,则由定位处理功能模块按现有技术定位流程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定位平台系统还可以包括定位协商处理模块,该定位协商处理模块接收用户A发起的定位协商请求,向用户B发起定位协商通知消息;并根据用户B返回的是否允许用户A定位的结果信息,将用户A写入到用户B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并向用户A发送定位协商结果报告消息,携带是否允许其定位的结果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定位平台系统根据被定位用户回复的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将相应的请求定位用户加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当同一用户再次发起定位请求时,由定位平台系统直接进行定位处理或回应拒绝定位,避免了对同一用户的定位请求进行多次重复确认而造成的系统资源浪费。
本发明定位平台系统还提供定位协商能力,请求定位用户在发起定位请求之前,可以先通过定位平台系统获知被定位用户是否允许其定位。用户可以在得到对方的允许定位结果后再发起定位,提高了定位的成功率,同时也减少了对定位平台系统的资源消耗。
本发明还通过设置授权用户列表,可以由用户灵活选择是否允许定位平台系统修改其隐私名单列表,并可在回复的结果信息中指定该结果信息的有效次数,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
本发明通过一个定位结果获取模块专用于获取被定位用户回复的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即使用户超时回复,也同样根据其回复的结果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并将结果信息主动通报给定位发起用户,方便该用户再次发起定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允许定位的实现方法,应用于定位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A、请求定位用户向定位平台系统发起对被定位用户的定位请求;
B、所述定位平台系统查询请求定位用户是否在被定位用户设置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如果查询出请求定位用户在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执行步骤E;否则,继续下列步骤;
C、所述定位平台系统向被定位用户发送定位通知消息;被定位用户向所述定位平台系统返回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
D、所述定位平台系统根据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将所述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E、如果请求定位用户在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中,执行定位处理,并向请求定位用户返回被定位用户的定位信息;如果请求定位用户在被定位用户的黑名单中,向请求定位用户返回定位失败消息,结束定位流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请求定位用户预先获知被定位用户是否允许其定位的定位协商流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协商流程包括:
a、请求定位用户向定位平台系统发起定位协商请求;
b、定位平台系统向请求定位用户回应定位平台应答消息,并向被定位用户发起定位协商通知消息;
c、被定位用户向定位平台系统返回定位协商应答消息,携带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
d、定位平台系统根据所述结果信息,将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并向请求定位用户发送定位协商结果报告消息,携带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被定位用户在返回给定位平台系统的定位协商应答消息中还指明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
所述步骤d中,定位平台系统将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时,一并写入所述有效使用次数;
所述步骤E执行完毕后,将所述有效使用次数减1;当所述有效使用次数为0时,在所述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删除所述请求定位用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定位平台系统在发送的定位协商通知消息中携带选择标识,提示用户对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进行选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台系统中设置有授权用户列表,存储允许定位平台系统修改其白名单或黑名单的授权用户记录;
所述步骤A中,当定位平台系统查询被定位用户在所述授权用户列表中时,则执行所述步骤B~E。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被定位用户在返回给定位平台系统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中还指明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
所述步骤D中,定位平台系统将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时,一并写入所述有效使用次数;
所述步骤E执行完毕后,将所述有效使用次数减1;当所述有效使用次数为0时,在所述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删除所述请求定位用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定位平台系统在发送的定位通知消息中携带选择标识,提示用户对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进行选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定位平台系统还将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通知所述请求定位用户。
10.一种定位平台系统,包括执行定位处理的定位处理功能模块,所述定位处理功能模块中存储有用户设置的白名单和黑名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结果获取模块和写入模块;
所述定位处理功能模块收到请求定位用户发起的对被定位用户的定位请求后,如果在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没有查询到所述请求定位用户,则向被定位用户发送定位通知消息;
所述定位结果获取模块获取被定位用户返回的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并将获取的结果信息发送到所述写入模块;
所述写入模块根据是否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将所述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被定位用户在返回的结果信息中还指明本次定位结果信息的有效使用次数;
所述写入模块一并将所述有效使用次数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所述定位处理功能模块对请求定位用户完成一次定位处理或发送一次拒绝定位消息后,使所述有效使用次数减1;当所述有效使用次数为0时,在所述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删除与所述请求定位用户对应的记录。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处理功能模块中还存储有授权用户列表,存储允许修改其白名单或黑名单的授权用户记录;
所述定位处理功能模块收到请求定位用户发起的对被定位用户的定位请求后,查询所述授权用户列表;如果被定位用户在所述授权用户列表中,所述定位结果获取模块获取被定位用户返回的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并将获取的结果信息发送到所述写入模块;由所述写入模块根据允许定位的结果信息将所述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
13.如权利要求10-12任意权项所述的定位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协商处理模块,接收请求定位用户发起的定位协商请求,向被定位用户发起定位协商通知消息;并根据被定位用户返回的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将请求定位用户写入到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并向请求定位用户发送定位协商结果报告消息,所述定位协商结果报告消息中携带是否允许请求定位用户定位的结果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372106A CN100384133C (zh) | 2005-12-31 | 2005-12-31 | 一种允许定位的实现方法及定位平台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372106A CN100384133C (zh) | 2005-12-31 | 2005-12-31 | 一种允许定位的实现方法及定位平台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9140A CN1859140A (zh) | 2006-11-08 |
CN100384133C true CN100384133C (zh) | 2008-04-23 |
Family
ID=37298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13721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4133C (zh) | 2005-12-31 | 2005-12-31 | 一种允许定位的实现方法及定位平台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8413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2920B (zh) * | 2006-11-21 | 2015-04-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答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296429B (zh) * | 2007-04-25 | 2013-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视终端和来电处理方法 |
CN101141702B (zh) * | 2007-10-24 | 2010-06-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黑名单簿的短消息上报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
CN102413419B (zh) * | 2010-09-26 | 2015-07-15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第三方定位方法、平台及系统 |
CN102883264B (zh) * | 2012-09-19 | 2015-03-2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定位业务隐私鉴权方法、应用终端和业务能力开放平台 |
CN104469672A (zh) * | 2014-10-27 | 2015-03-2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和平台 |
CN106899827A (zh) * | 2015-12-17 | 2017-06-27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数据采集、查询、视频监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7545192A (zh) * | 2016-12-23 | 2018-01-05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设备位置信息保护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40083A (zh) * | 1996-10-06 | 1999-12-29 | Icq公司 | 通信系统 |
CN1350257A (zh) * | 2000-10-24 | 2002-05-2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信息系统 |
US20050076090A1 (en) * | 2003-10-07 | 2005-04-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automated electronic mail replies |
US20050080859A1 (en) * | 2003-10-14 | 2005-04-1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population of instant messenger lists |
US20050086211A1 (en) * | 2000-06-22 | 2005-04-21 | Yaron Mayer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finding and contacting dates on the Internet in instant messaging networks and/or in other methods that enable immediate finding and creating immediate contact |
CN1642147A (zh) * | 2004-01-16 | 2005-07-2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在即时通讯中联系人的快速定位方法 |
CN1691010A (zh) * | 2004-04-21 | 2005-11-0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即时通讯软件好友列表的查询方法 |
-
2005
- 2005-12-31 CN CNB2005101372106A patent/CN10038413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40083A (zh) * | 1996-10-06 | 1999-12-29 | Icq公司 | 通信系统 |
US20050086211A1 (en) * | 2000-06-22 | 2005-04-21 | Yaron Mayer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finding and contacting dates on the Internet in instant messaging networks and/or in other methods that enable immediate finding and creating immediate contact |
CN1350257A (zh) * | 2000-10-24 | 2002-05-2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信息系统 |
US20050076090A1 (en) * | 2003-10-07 | 2005-04-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automated electronic mail replies |
US20050080859A1 (en) * | 2003-10-14 | 2005-04-1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population of instant messenger lists |
CN1642147A (zh) * | 2004-01-16 | 2005-07-2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在即时通讯中联系人的快速定位方法 |
CN1691010A (zh) * | 2004-04-21 | 2005-11-0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即时通讯软件好友列表的查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9140A (zh) | 2006-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41583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dressing unreported theft or los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 |
CN109451451B (zh) | 终端漫游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166488B (zh) | 具有升级前参与确认的无缝呼叫转换 | |
US8195233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t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devices | |
EP1758304B1 (en) |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grouping devices and interacting among grouped devices | |
US20150207774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APP for Obtaining MAC Address of Terminal | |
CN100384133C (zh) | 一种允许定位的实现方法及定位平台系统 | |
US11165899B1 (en) | Techniques to manage contact records | |
US894875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 |
JP2004173030A (ja) | 端末装置の位置登録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 |
CN107094094A (zh) | 应用程序的连网方法、装置及终端 | |
US20180262500A1 (en) | Method for Enabling Establishment of a Direct Connection | |
JP4251620B2 (ja)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接続方法 | |
JP5054290B2 (ja) | コンピュータ介在型通信システムを通じた対人アクセスを通信リース情報を用いて管理する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07534660B (zh) | 管理通信事件 | |
CN101237678B (zh) | 个人网管理电路域终端的激活及登记方法、系统及装置 | |
JP4047203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と無線通信する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無線通信端末が接続する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指定方法 | |
KR100692790B1 (ko) | 사용자별 맞춤정보를 위한 데이터 저장 서비스 장치 및 그방법 | |
US2018019228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izing sim car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
KR100649450B1 (ko) | 통화내용 공유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통화내용 공유서버 및상기 서버의 동작방법 | |
US20200383154A1 (en) | Mobile network tool | |
CN104956700B (zh) |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24051663A1 (zh) | 数据通道建立方法、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 |
CN100576800C (zh) | 上下文信息管理系统 | |
WO2022253025A1 (zh) | 视频通话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