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阿司匹林(Aspirin)又阿斯匹林或乙酰水杨酸,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古老的解热、镇痛药。近年来随着前列腺素研究的深入,对阿司匹林又有了新的认识:临床上除了传统上用于解热、镇痛、抗炎外,还用于抗血小板聚集等。临床试验表明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一级预防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对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血管事件的二级预防也有效。
但是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仍然有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了冠脉血栓和中风,加大治疗剂量,不仅未能达到治疗及预防目的,而且不良反应增加,这种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
经过长期随访,原因如下:第一血小板被其它途径激活,不能被阿司匹林阻断[Valles J,Santos MT,Aznar J,et al.Erythrocyte Promotion of platelet reactivity decreases the effectivenessof aspirin as an antithrombotic therapeutic modality:the effect of low-dose aspirin is less thanoptimal in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isease due to prothrombotic effects of erythrocytes on plateletreactivity.Circulation,1998;97:350-355];第二有些患者需要比常规剂量更大的剂量才能得到最佳抗栓效果,没有证据表明阿司匹林抗栓作用与剂量相关[Patrono C.Prevention of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by aspirin:different mechanisms?Different dosage?Thromb.Res.,1998;92:S7-S12];第三某些患者尽管应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也能生成TXA2[Tayllor DW,Low-dose and high-dose acetylsalicylic acid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arotid endarterectomy: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ASA and Carotid Endarterectomy(ACE)Trial Collaborators.Lancet,1999;353:2179-2184]。
研究表明,AR的发生与下列机制有关。
红细胞提高血小板反应性
血小板-红细胞相互作用影响血小板反应性,通过血小板释放反应、类花生酸类物质合成和血小板募集导致阿司匹林抵抗。红细胞引起TXA2合成增加,5-HT、β-TG和ADP释放,表明红细胞调节血小板花生酸类物质的生成[Valles J,et al.Erythrocyte metabolically enhancescollagen-induced platelet responsiveness via increased thromboxane production,adenosinediphosphate release,and recruitment.Blood,1991;78:154-162]。
花生四烯酸(PGF
2
)代谢
花生四烯酸经脂质过氧化产生一系列有生物活性的PGF2见复合物。F2-isoprostanes是血管疾病重要的新的预测因子。不稳定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和健康人,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测量8-iso-PGF2(质脂过氧化作用的标志物)和1l脱氢-TXA2(TXA2生物合成的标志物)的研究表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iso-PGF2尿排泄量明显高于稳定心绞痛患者和对照组;TXA2的排泄量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氧化剂应激增加,8-iso-PGF2增多,血小板对其他激动剂的反应增强。
吸烟刺激
血小板聚集吸烟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资料表明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引起的血小板聚集[Davis JW,et al.Cigarette smoking-induced enhancement of plateletfunction:lack if prevention by aspirin in men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Lab ClinMed,1982;126:637-639]。吸烟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不吸烟者和吸烟成瘾者吸烟前服用阿司匹林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率下降。
儿茶酚胺水平增加血小板聚集增加
体外血小板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表明儿茶酚胺引起的则血小板活化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存在联系[Larsson PT et al,Norepinephrine-induced human platelet activation in vivo is onlypartly counteracted by aspirin.Circulation,1994;89:1951-1957]。40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踏车试验前后取血,比较两组的基线特征,运动时间和最大心率。在基线时华法林组比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说明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运动时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表明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导致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对胶原的敏感性增加
胶原是生理性的重要的血小板聚集的激动剂。两个试验研究阿司匹林应答和胶原之间的关系。一个试验(n=8健康男性)服用阿司匹林324mg/kg前,服药2小时后测量出血时间,区分阿司匹林应答者和无应答者。8个人中7个参与了第二个试验,给予胶原0.15-4μg/ml确定阿司匹林应答者和无应答者血小板对胶原的敏感性。第一个试验8个患者中,5个阿司匹林应答者,3个无应答者。阿司匹林应答者和无应答者服药前出血时间无差别[(408±121)和(330±30)秒,P>0.05],服药后有明显差别[(720±225)和(330±52)秒]。第二个试验7个患者中,4个阿司匹林应答者,3个无应答者。阿司匹林应答者和无应答者服药前出血时间无差别[(405±52)和(357±31)秒,P>0.05],服药后有明显差别[(623±189)和(345±54)秒][Kawasaki T,el at.Incresed platelet sensitivity to cllagen in individuals resistant to low aspirin.Stroke,2000;31:591-595]。
环氧化酶-2(COX-2)(p900)
Cox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Cox-1在大多数细胞和组织中表达。Cox-2的mRNA和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在大多数组织中不能检测到。最近Webr等[Weber AA,et al.Cyclooxygenase-2 in human platelet as a possible factor in aspirin resistance.Lancet,1993;353:900]报道Cox-2的蛋白质和mRNA在健康人的循环血小板中表达,这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一个原因。
药物相互作用
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的相互作用能够削弱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作用。阿司匹林对丝氨酸残基的乙酰化作用,需要首先与赖氨酸-120结合,赖氨酸-120是所有NSAIDS共同作用的位点。NSAIDS对赖氨酸-120的亲和力较强,从而阻止了阿司匹林对血小板Cox-1的抑制作用。
以上阐述了阿司匹林抵抗的可能机制。明确血小板活化机制和可逆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目前,对于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报道还不是很多。Yusuf S等[Effects of pretreatment withclopidogrel and aspirin followed by long-term therap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the PCI-CURE study.Lancet,2001]报道了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毗格雷能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早期和长期的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John W.等[Aspirin-resistant thromboxane biosynthesis and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stroke,or cardiovascular death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events.]通过测量患者尿液中的11-脱氢TXB2含量,研究了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结果表明,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中,尿液中11-脱氢TXB2含量可以预测心肌梗塞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这些发现增加了这样的可能性,那就是尿液中11-脱氢TXB2含量升高的患者,其相对越容易引起阿司匹林抵抗,那么他们可能从其它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中受益,从而更有效地抑制血栓烷产生和活性。
中药理血药,特别是活血化瘀类药物是历代医家所常用的药物,本类药物具有活血调经、破血消癥、化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证实,理血药具有扩展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抗凝血系统,改善微循环,降压,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用。理血药中的川芎、丹参、益母草、桃仁、红花、水蛭等的临床作用不断的拓展。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有人选取了由丹参、三七、降香挥发油等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具有益气活血、化淤通络之功效,临床上用于中风所致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所致胸闷、心悸、气短等,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胸闷、憋气等的治疗。
近年来,关于该药物组合物的报道很多。实验证明,该药物组合物具有对抗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显示该药物组合物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表明了其具有显著对抗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除此以外,临床观察还表明该药物组合物还可用于胃脘痛的治疗。
有关该药物组合物治疗阿司匹林抵抗作用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基础上完成的新用途发明,处方的组成按重量配比如下:
丹参1200g、三七1200g、降香油10.5ml。
该专利药物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施:
以上三味,丹参用乙醇提取二次,每次70分钟,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测)的清膏,备用;三七粉碎成粗粉,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测)的清膏,加入少量的硅藻土,(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测)的清膏,备用;将聚乙二醇6000,在水浴上加热至全部熔融后加入上述丹参及三七浸膏,搅匀,稍冷后滴入降香油,搅拌均匀后迅速转移至贮液瓶中,密闭并于80℃保温,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用定量泵滴丸机由上往下滴制,滴速30丸/min,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1000g即得。
上述本药物组合物可按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成药剂学上任意一种剂型,其中,优选剂型为胶囊剂或片剂或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是现代医学常用的手段之一,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非但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而不良反应增加,这种现象临床上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
由于阿司匹林抵抗常发生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所以本发明所述的阿司匹林抵抗为阿司匹林抵抗性心脑血管疾病;即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无效的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阿司匹林治疗无效的冠心病、心绞痛。本发明所说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抗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
通过测量受试患者晨尿中段11-脱氢TXB2含量,研究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其中,对阿司匹林抵抗的治疗作用是指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单独使用该药物组合物,或联合阿司匹林一起使用时,其尿液中11-脱氢TXB2含量将低。实验表明,其11-脱氢TXB2含量下降越低,其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效果就越好。本此实验中,原属于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药物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抗“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通过临床观察该药物组合物在抗“阿司匹林抵抗”的试验结果,说明其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
患者尿中11-脱氢TXB2含量是目前公认的最能代表人类“阿司匹林抵抗”的指标。本试验采用测量患者晨尿中11-脱氢TXB2含量,来说明服药前后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改善情况。
一般资料
本组178例病人全部来自总后第一干休所、八分部干休所离退休人员。其中男性140人,女性38人。年龄70岁~87岁,平均年龄77.1岁。随机选出170人进行标本检测,数据可接受范围150人(IC20~IC80)。记入统计人员中,服阿司匹林者50人;服用该药物组合物50人;合用者50人(全部病人至采样之日,至少已连续服药半年以上),其中91人合并有高血压史,25人有高血脂,32人有糖尿病,139人有冠心病,57人有脑血管疾病。
材料与方法
所采尿样为第一次晨尿中段,取后立即投入液氮中,后保存于-86℃低温冰箱中备用。应用免疫酶标法检测11-脱氢TXB2,试剂盒采用Cayman Chemical公司产品,全部实验在天士力研究院生物所完成,病人分组状况对实验室人员及后期数据统计人员实行双盲。
结果
对组间均值进行t-检验,对组间抵抗者频数进行x2检验。
表1.各组病人尿值11-脱氢TXB2(ng/mmol)
结论:该药物组合物与阿司匹林合用组(药物组合物+阿)与阿司匹林单独使用组组间尿中TXB2排泄量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2.50 p<0.05;药物组合物组与阿司匹林组组间尿中TXB2排泄量之间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1.99 p<0.05;药物组合物组与药物组合物合用阿司匹林(药物组合物+阿)组组间尿中TXB2排泄量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0.62 p>0.05。
该实验结果证明,该药物组合物可使尿中的TXB2排泄量减少,即在体内可阻断血栓素A2(TXA2)的形成,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凝血,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的发生,结果说明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抗阿司匹林抵抗作用,对阿司匹林无效的心血管病患者,该药物组合物依然有改善生命指标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
取丹参1200g、三七1200g、降香油10.5ml;
以上三味,丹参用乙醇提取二次,每次70分钟,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测)的清膏,备用;三七粉碎成粗粉,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测)的清膏,加入少量的硅藻土,(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测)的清膏,备用;将聚乙二醇6000,在水浴上加热至全部熔融后加入上述丹参及三七浸膏,搅匀,稍冷后滴入降香油,搅拌均匀后迅速转移至贮液瓶中,密闭并于80℃保温,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用定量泵滴丸机由上往下滴制,滴速30丸/min,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1000g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