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372279C - 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2279C
CN100372279C CNB200510115541XA CN200510115541A CN100372279C CN 100372279 C CN100372279 C CN 100372279C CN B200510115541X A CNB200510115541X A CN B200510115541XA CN 200510115541 A CN200510115541 A CN 200510115541A CN 100372279 C CN100372279 C CN 10037227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 information
soft merging
node
mixing
automatic rep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155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01688A (zh
Inventor
徐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1155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72279C/zh
Publication of CN1801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1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227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2279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包括步骤:网络侧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B;Node B基于网络侧通知的处理信息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系统,包括用于网络侧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的通知单元;和用于Node B基于所述通知单元通知的处理信息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的处理单元。本发明可以使Node B能够和UE基于相同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正确执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

Description

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中,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技术是WCDMA R6版本中最新引入的一种上行增强技术,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技术点:
1)Node B控制的调度技术;
2)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技术;
3)更短的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技术。
其中,上述带软合并的HARQ技术主要用于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的物理层快速重传处理,通过初传和重传之间的软合并来提高E-DCH物理层的译码性能。其中E-DCH是HSUPA技术在上行引入的一种增强型专用信道。
请参照图1,该图是现有技术中在UE侧的E-DCH物理层上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的处理过程示意图,其主要处理过程如下:
E-DCH信道编码后的输出Ne.j经过bit分离处理(bit separation)分离为系统位(Systematic bits)、校验位1(Parity 1 bits)和校验位2(Parity 2 bits)三个序列;
将该三个序列分别进行速率匹配(RM,Rate Matching)处理,将速率匹配处理后的三个序列进行bit合路处理(bit collection),并将bit合路处理后的比特映射到E-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E-DCH Dedicated PhysicalData Channel)中进行传输。
其中速率匹配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将速率匹配前的可变比特数匹配到一个固定速率的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根据速率匹配前的比特数和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关系,可以分为重复速率匹配处理和打孔速率匹配处理两种方式,若当速率匹配前的比特数小于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时,要采用重复速率匹配方式进行处理,即将速率匹配前的序列某些位置的比特进行重复发送;否则采用打孔速率匹配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即将速率匹配前的序列某些位置的比特不进行发送。
目前协议中规定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dk)侧通过将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承载在RAN侧和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侧进行交互的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中,并通过NodeB透传给UE,然后UE基于接收到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
但是Node B在将RAN下发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透传给UE的过程中,不会对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进行任何处理,只是起到透传的作用,因此对于Node B而言是不了解RAN下发给UE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的,这样就会造成Node B和UE可能基于不同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导致Node B无法正确的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其系统,以使Node B能够和UE基于相同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正确执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A.网络侧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
B.Node B基于网络侧通知的处理信息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
较佳地,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步骤:
网络侧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承载在Iub接口信令中;并
由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承载有所述处理信息的Iub接口信令下发给Node B,实现将所述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
较佳地,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步骤:
网络侧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承载在Iur接口信令中;并
由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承载有所述处理信息的Iur接口信令发送给其他无线网络控制器;
其他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接收到的Iur接口信令中承载的所述处理信息承载在Iub接口信令中下发给Node B,实现将所述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
较佳地,所述Iub接口信令为:
无线链路建立请求信令;或
无线链路同步重配准备信令;或
无线链路异步重配请求信令。
较佳地,所述Iur接口信令为:
无线链路建立请求信令;或
无线链路同步重配准备信令;或
无线链路异步重配请求信令。
较佳地,所述步骤A中,网络侧通过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承载在小区建立信令中,通知给Node B。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侧将所述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通过广播信道以小区广播方式下发给用户终端的步骤。
较佳地,所述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为指示用户终端和Node B基于冗余版本索引值恒为0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的处理信息。所述Node B选择Chase Combining方式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
较佳地,所述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为指示用户终端和Node B基于重传序列号确定冗余版本索引值来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的处理信息。所述Node B选择Incremental redundancy Combining方式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
一种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系统,包括:
用于网络侧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的通知单元;
用于Node B基于所述通知单元通知的处理信息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的处理单元。
本发明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方案通过网络侧将下发给UE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Node B再基于网络侧通知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进行相应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从而实现了Node B能够和UE基于相同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进行对应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解决了Node B不能正确执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在UE侧的E-DCH物理层上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的主要实现原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系统的主要组成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案的主要设计目的是网络侧在将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下发给UE侧的同时,也将相同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从而避免
下面将结合各个附图对本发明方案的主要设计思想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请参照图2,该图是本发明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的主要实现原理流程图,其主要实现过程包括:
步骤S10,网络侧(主要指无线接入网RAN)将下发给用户终端UE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其中网络侧将下发给UE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的几种具体实现方式将在下文给予详述。
步骤S20,Node B基于网络侧通知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进行相应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
其中网络侧将下发给UE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方式,网络侧将下发给UE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承载在Iub接口信令中,其中Iub接口信令包括有无线链路建立请求信令、无线链路同步重配准备信令和无线链路异步重配请求信令;
然后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将承载有上述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的Iub接口信令下发到Node B,以实现将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通知给对应Node B的目的。
基于上述过程,若一个RNC要将下发给UE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下发到其他RNC控制范围内的Node B时,则需要进行如下处理:
网络侧将下发给UE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承载在Iur接口信令中,其中Iur接口信令包括有无线链路建立请求信令、无线链路同步重配准备信令和无线链路异步重配请求信令;
由一个RNC将承载有上述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的Iur接口信令发送到其他的RNC;
然后其他的RNC将接收到的Iur接口信令中承载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承载在Iub接口信令中,进而下发给对应的Node B,从而实现将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通知给对应Node B的目的。
之所以上述第一种方式可以实现网络侧将下发给UE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其主要原因如下:
由于在25.433协议中已经定义了RNC和Node B之间的Iub接口信令,并在25.423协议中也已经定义了各个RNC之间的Iur接口信令;因为RNC会给UE和Node B都下发信令,所以如果在Iub接口或Iur接口上的无线链路建立请求信令、无线链路同步重配准备信令或无线链路异步信令中增加E-DCH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这样便可以保证Node B和UE均可以知道同样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也就能够使Node B和UE基于相同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进行E-DCH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从而能够使Node B正确执行E-DCH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
在上述第一种方式中网络侧通过采用在Iub接口信令中或在Iub接口信令和Iur接口信令中承载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实现将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这样可以使Node B被通知到的每个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只针对单个用户终端UE,而不需要针对一个小区内的所有用户终端UE,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或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带软合并的HARQ合并方式,使得配置过程比较灵活。
第二种方式,网络侧(RAN)可以选择通过将下发给UE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承载在小区建立信令中,通知给Node B,并将该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通过广播信道以小区广播的方式下发通知给UE,从而也可以保证Node B和UE均可以知道同样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也就能够使Node B和UE基于相同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进行E-DCH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从而能够使Node B正确执行E-DCH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
由于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过程是将信道编码器输出的比特数目映射匹配到E-DPDCH上的物理信道比特数目上,从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过程受到冗余版本(RV,Redundancy Version)参数的控制,其中RV参数的定义如下表所示:
表1:RV参数定义表
  E-DCH RV Index   s   r
  0   1   0
  1   0   0
  2   1   1
  3   0   1
其中信道编码器输出的比特经bit分离处理后,分离出的系统位和校验位会共享E-DPDCH上的物理信道比特数目,表1中s参数用来标识是系统位优先占用E-DPDCH上的物理信道比特数目,还是校验位优先占用E-DPDCH上的物理信道比特数目,因此会影响速率匹配后系统位和校验位在E-DPDCH上的物理信道中所占用的比特数目。表1中如果s为1表示系统位优先占用E-DPDCH上的物理信道比特数目,速率匹配过程会优先满足系统位,系统位会分到更多的E-DPDCH上的物理信道比特数目;如果s为0则表示校验位优先占用E-DPDCH上的物理信道比特数目,速率匹配过程会优先满足校验位,校验位会分到更多的E-DPDCH上的物理信道比特数。其中表1中的r参数用来决定重复速率匹配处理或打孔速率匹配处理的起始比特位置。
此外由上述表1可见,E-DCH的RV索引值(RV Index)和参数s/r值存在映射关系,其中RV Index是根据重传序列号(RSN,Retransmission sequencenumber)和系统位速率匹配长度/物理信道比特数[Nsys/(Ne,data,j)]来确定的。而且,当RSN=3时,还要依靠TTIN(TTI号)(注:即RSN=0,1,2时,根据RSN值和使用的码速率来确定RV Index参数值;当RSN=3时,RV Index参数值除根据RSN值和使用的码速率来确定之外,同时还与TTIN有关,具体如下表2所示)。
表2:RSN和RV Index参数的对应关系表
 RSN Value   Nsys/Ne,dat,j<1/2   1/2≤Nsys/Ne,data,j
  E-DCH RV Index   E-DCH RV Index
  0   0   0
  1   2   3
  2   0   2
  3   [TTIN/NARQmod 2]×2   TTIN/NARQmod 4
表2中,对于10ms的TTI而言,其TTI号TTIN等于连接帧号(CFN,Conneet Frame Number);对于2ms的TTI而言:
TTIN=5×CFN+2ms子帧号
此处子帧号为一个给定CFN中的5个TTI的序号,第1个TTI子帧号为0,第5个TTI的子帧号为4。
表2中的NARQ表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进程数。
其中,带软合并的HARQ的处理过程可以采取两种合并方式进行带软合并处理,分别如下:
E-DCH RV Index恒为0时,采取Chase Combining方式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
E-DCHRV Index会随RSN(重传序列号,初传为0,每重传一次加1,最大限制为3)发生变化时,采取Incremental redundancy Combining方式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
基于上述,网络侧(RAN)分别向Node B和UE通知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可以为用于指示UE和Node B基于冗余版本索引值E-DCH RV Index恒为0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的处理信息,也可以为用于指示UE和NodeB基于重传序列号RSN确定冗余版本索引值E-DCH RV Index,来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的处理信息。即网络侧分别向Node B和UE下发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如下表所示:
  IE/Group Name   Presence   Range   IE Type andReference   Semantics Description
  HARQ Info ForE-DCH   ENUMERATED(rv0)   如果指示为“rv0”,NodeB仅仅使用RV Index 0。缺省情况下,NodeB将使用基于RSN得到的RV Index。
即RAN侧发给Node B(和UE)的信令中定义了完整的E-DCH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该HARQ处理信息明确指示了Node B(和UE)侧如何进行E-DCH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方式,即如果网络侧指定使用rv0,则NodeB(和UE)将固定使用RV Index为0的RV参数(表1中对应的s=1和r=0)来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相应Node B(和UE)采用的带软合并的HARQ合并方式为Chase Combining方式;如果网络侧指定使用基于变化的RSN得到的RV Index的RV参数(具体参照上述表1和表2中的相关项内容),则NodeB(和UE)将使用变化的RV参数来进行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NodeB(和UE)采用的带软合并的HARQ合并方式为Incremental redundancy Combining。
相应的,本发明对应上述所阐述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方法,在这里还提出了一种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系统,具体请参照图3,该图是本发明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系统的主要组成结构框图,其主要包括通知单元100和处理单元200,其中各个组成单元的具体作用如下:
通知单元100,主要用于网络侧将下发给用户终端UE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
处理单元200,主要用于Node B基于上述通知单元100通知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信息,进行对应的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
其中本发明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系统的相关技术实现细节与上述本发明带软合并的HARQ处理方法中的对应技术实现细节相同或相似,请具体参照上述方法中的相关技术实现细节,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网络侧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
B.Node B基于网络侧通知的处理信息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步骤:
网络侧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承载在Iub接口信令中;并
由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承载有所述处理信息的Iub接口信令下发给Node B,实现将所述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步骤:
网络侧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承载在Iur接口信令中;并
由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承载有所述处理信息的Iur接口信令发送给其他无线网络控制器;
其他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接收到的Iur接口信令中承载的所述处理信息承载在Iub接口信令中下发给Node B,实现将所述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ub接口信令为:
无线链路建立请求信令;或
无线链路同步重配准备信令;或
无线链路异步重配请求信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ur接口信令为:
无线链路建立请求信令;或
无线链路同步重配准备信令;或
无线链路异步重配请求信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网络侧通过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承载在小区建立信令中,通知给Node 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络侧将所述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通过广播信道以小区广播方式下发给用户终端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1、2、3、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为指示用户终端和Node B基于冗余版本索引值恒为0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的处理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ode B选择ChaseCombining方式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
10.如权利要求1、2、3、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为指示用户终端和Node B基于重传序列号确定冗余版本索引值来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的处理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ode B选择Incrementalredundancy Combining方式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
12.一种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网络侧将下发给用户终端的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信息通知给Node B的通知单元;
用于Node B基于所述通知单元通知的处理信息进行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的处理单元。
CNB200510115541XA 2005-11-04 2005-11-04 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0037227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5541XA CN100372279C (zh) 2005-11-04 2005-11-04 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5541XA CN100372279C (zh) 2005-11-04 2005-11-04 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1688A CN1801688A (zh) 2006-07-12
CN100372279C true CN100372279C (zh) 2008-02-27

Family

ID=36811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5541XA Active CN100372279C (zh) 2005-11-04 2005-11-04 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7227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23040B2 (en) * 2006-10-11 2010-10-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al redundancy version (RV) selection for UMTS HSDPA transmissions
DK2168293T3 (da) * 2007-06-18 2013-07-0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Uplink-transmissionsforbedring ved anvendelse af TTI-bundling
US10574400B2 (en) 2016-05-20 2020-02-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obustness enhanc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294143B (zh) * 2019-01-11 2022-11-25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Pdsch软合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基站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1108A1 (en) * 2000-12-13 2004-04-15 Toomas Wigell Flow control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20050013263A1 (en) * 2003-01-04 2005-01-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data retransmission request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12617A (zh) * 2003-10-30 2005-05-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Edch采用无软合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时的方法
CN1689262A (zh) * 2002-08-13 2005-10-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进程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1108A1 (en) * 2000-12-13 2004-04-15 Toomas Wigell Flow control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689262A (zh) * 2002-08-13 2005-10-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进程处理方法
US20050013263A1 (en) * 2003-01-04 2005-01-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data retransmission request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12617A (zh) * 2003-10-30 2005-05-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Edch采用无软合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1688A (zh) 2006-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19391B1 (ko) 확인응답 및 할당 메세지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단일 채널을사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233181C (zh) 用于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的改进的信令方案
CA2798528C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dcch blind decod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228939C (zh) 分组数据通信系统中媒介接入控制实体之间的信令方法
JP4445938B2 (ja) 移動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310441C (zh) 便于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数据通信调度的装置及相关方法
CN1674715A (zh) 移动通信中执行基于压缩模式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的方法
JP6121482B2 (ja) 下り回線無線データ伝送のブラインド復号において既知のレート・マッチング情報を活用すること
CN101632237B (zh) 用于上行链路确认传输的功率
CN1471254A (zh) 编码及解码信道质量标识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01132599B (zh) 时分码分多址系统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的码道资源分配方法
CN1820443A (zh) 从发射机向接收机传输数据包
CN101282192A (zh) 混合自动重传信道编码方法
CN1426247A (zh) 发送/接收关于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信息的方法
CN100574168C (zh) E-dch中调度信息传输方法
CN101030840A (zh) 具有重传请求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接收端状态报告编制方法
EP1657845A2 (en) Dynamic retransmission mode selector
CN101079666A (zh)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
US7899079B2 (en) System for managing reserved bits in a variable-length message and optimizing message decoding utilizing the same
CN101031094A (zh) E-dch数据传输方法
CN100372279C (zh) 带软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1438499A (zh) 多模式混合arq方案
CN1918928A (zh) 用于在e-dch中执行tfci可靠性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30721A (zh) 数据指示方法及系统
CN100589361C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2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