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369596C - 按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按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9596C
CN100369596C CNB021482632A CN02148263A CN100369596C CN 100369596 C CN100369596 C CN 100369596C CN B021482632 A CNB021482632 A CN B021482632A CN 02148263 A CN02148263 A CN 02148263A CN 100369596 C CN100369596 C CN 10036959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uide rail
base body
base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482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3266A (zh
Inventor
大下昭治
高桥良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ance B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rance B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nce B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France Bed Co Ltd
Priority to CNB021482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69596C/zh
Publication of CN1493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3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95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959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摩装置,可通过使按摩滚轮移动的金属带,来防止因与基体、外包装材料等的摩擦而引起的损伤。包括:一对导轨(10),具有上部通路(20)和下部通路(22),并在基体(2)上面沿纵向设置;金属带(86),在插通上部通路和下部通路的同时,一端缠绕于成对的驱动用滑轮中的一个,而另一端缠绕于另一驱动用滑轮,中间部被挂在设于导轨另一端的支撑用滑轮上,并通过驱动用滚轮沿导轨移动;保持体(90),随该金属带的移动联动,并在沿导轨移动的同时,在与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有沿着轴线的支撑轴;可旋转的设于支撑轴的按摩滚轮(118);及外包装材料(162),其设于至少基体的上面一侧,并覆盖上述保持体。

Description

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装置,其是利用在基体上被往复驱动的按摩滚轮对使用者背部进行按摩的。
背景技术
一般的按摩装置在基体上设有保持按摩滚轮的保持体,其可沿基体的纵向移动。在基体的纵向一端设有驱动源,前述保持体被上述驱动源沿着基体的纵向往复驱动。这样,就能够对在上述基体的上面仰卧着的使用者的背部在上述按摩滚轮的作用下进行按摩。
在利用上述驱动源把设有按摩滚轮的上述保持体在沿着前述基体的纵向往复驱动时,为了把上述驱动源的动力传达到上述保持体,使用过各种动力传递装置。比如说,利用上述驱动源驱动线或者链移动,通过这些线或者是链的移动使上述保持体联动。
然而,过去,上述线或链暴露在基体的上面。因此,使用驱动源驱动线或链移动的话,这些线或链就会和基体或者覆盖着该基体的外包装材料摩擦移动。为此,基体或其外包装材料就会被这些线或链过早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摩器装置,可使基体及其外包装材料不致过早损坏,且能够使驱动源的动力传递至设有按摩滚轮的保持体,并驱动该保持体。
方案1、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摩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体、
被上下间隔而成的上部通路和下部通路,且沿着前述基体的上面纵向设有的一对导轨、
在该导轨的纵向一端设置的驱动源、
被该驱动源旋转驱动的一对驱动用滑轮、
金属带,插通前述上部通路和下部通路,且一端缠绕于一边的驱动用滑轮,另一端缠绕于另一个驱动用滑轮,中间部被挂在设于前述导轨上的支撑用滑轮上,利用前述驱动用滑轮使其沿着前述导轨移动、
保持体,其随该金属带的移动而联动,并沿着上述导轨移动,且在与移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具有沿着轴线的支撑轴、
被可旋转地设于上述支撑轴的按摩滚轮、以及
外包装材料,设于上述基体的至少上表面一侧,且覆盖着上述保持体。
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臂部,被连接于上述保持体的支撑轴,且其一端能够旋转自如,并在另一端上设有振动装置、
一端与上述臂部的另一端连接的弹性体、
设于该弹性体的另一端的平衡器、以及
限制上述弹性体的安装有上述平衡器的另一端向规定的高度以上位移的限制装置。
方案3、如方案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体和上述导轨的纵向中央部分,沿着与上述纵向相交叉的方向,设有可以使这些基体和导轨从中央部分弯折为两层的多个开口。
方案4、如方案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包装材料的至少在与上述保持体的移动范围相对应的部分,具有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双重结构,上述内侧板是由比上述外侧板柔软的材料制成。
方案5、如方案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是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该基体上沿纵向设置有多个空洞,在横向具有预定间隔。
方案6、如方案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体的纵向一端的上面,设有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头部的枕头基座。
根据本发明,借助一对驱动用滑轮,将动力源的动力通过金属带向保持体传递,并且,由于上述金属带插通在形成于导轨的上部通路和下部通路,所以就能够防止上述金属带和基体或基体外覆盖着的外包装材料摩擦。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除去部分外包装材料的基体的俯视图。
图2为基体的侧面图。
图3为图2的沿线III-III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为导轨和驱动装置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线V-V的剖视图。
图6为支撑导轨的架台的剖视图。
图7为架台与图6的不同部分的剖视图。
图8A为基体的立体图。
图8B为基体的形成狭缝的部分的沿横向剖视图。
图9为形成导轨狭缝的部分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线X-X的剖视图。
图11为弹性体未载重状态下的保持体的侧视图。
图12为弹性体受到使用者的载重弹性变形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3为弹性体的放大剖视图。
图14为导引部件的立体图。
图15为安装板和线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16为安装于带上的弹性按压体的立体图。
图17为保持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8为保持体的一部分剖面的正视图。
图19为一对保持体的侧视图。
图20为振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21为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2为用于切断对驱动装置的驱动源的供电的开关结构的结构图。
图23为开关结构的线材的正面图。
图24为依靠轨道滑块而构成的轨道的保持结构的剖视图。
图25为轨道滑块和支撑器的立体图。
图26为基体弯折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7为基体折叠状态时,使相面对的把手部件和卡止轴互相卡止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8为表示基体折叠时,使把手部件和卡止轴互相卡止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9为表示基体折叠时,使把手部件和卡止轴互相卡止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示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和图2所示的指压装置1具有矩形板状的基体2。该基体2是由尼龙、聚丙烯、聚乙烯或者是氨基甲酸乙脂等的合成树脂成型而成。并且,在基体2上如图8A和图8B所示形成有沿纵向贯通的剖面为矩形的多个空洞4,其于横向具有预定间隔。由于空洞4沿基体1的纵向形成,因此能够通过挤压成型容易的制造该基体1。
在上述基体2的纵向中央部,沿着基体2的横向,在基体2的纵向上以一定间隔设有一端在基体2的下面开放的多个狭缝6。所以,基体2如图26所示,由于具有上述狭缝6而能够从纵向的中央部弯折为两层。也就是说,在基体2的纵向中央部分,形成使基体2能够折叠的第1柔软部8。
如图3所示,基体2的下面与弹性板2a相结合,在其上面与第1的柔软部8相对应的地方设有加强板2b。
在这样结构的基体2的上面,沿着基体2的纵向设有一对平行间隔的导轨10。该导轨10是由与上述基体2相同的树脂形成如图3所示的剖面形状。也就是说,导轨10是由带状基部12、设于该基体2横向上一端的L形带状的卡合部14、在另一端设有L形带状支撑部16、以及从上述基部12的横向中间部上下面各自分别突设有一对的L形片18一体形成。
由这两对L形片18,基部12的上面一侧上被隔离成上部通路20,下面一侧被隔离成下部通路22。并且,基部12的上面一侧的上述卡合部14和一边的L形片18间的部分形成为可供后面所述轮子108移动的导引面24。
上述导轨10,详细情况没有图示,只有纵向的一端被螺合固定在基体2上,其他部分利用如图3和图24所示的轨道滑块(スライダ)28能够保持滑动。该轨道滑块28形成为通道状,并在装入被穿透设置于基体2上的透孔2a中的同时,在其两端上形成的一对凸缘30的其中一个,与形成于导轨10的一侧缘上的卡合部14相卡合,另一个与支撑部16卡合。所以,导轨10的另一端部能够相对于基体2移动。
上述导轨10的与上述基体2的第1柔软部8相对应的部分,也就是纵向中央部,如图9和图10所示,横跨该导轨10的卡合部14、支撑部16以及L形片18的横向全长的多个的狭缝38,沿纵向以一定间隔形成。所以,导轨10的纵向中央部由于上述狭缝38的作用,形成为可以和上述第1柔软部8一起弯折的第2柔软部40。
另一方面,上述导轨10的另一端部从远离基体2上面的上方被弯曲。在该部分的下面如图4和图5所示,设有以弯曲状态保持着该导轨10的架台42。
如图5至图7所示,在上述架台42的纵向中间部上,设有导引部件45,其可使突设于两侧面上的突起46与上述架台42的侧壁上形成的支撑孔47相嵌合。该导引部件45的上面形成为曲率半径较大的圆弧面所构成的凸曲面44。
从上述导轨10的另一端突出的上述架台42的顶端部上,支撑用滑轮48利用支轴50的支撑能够自由旋转。通过上述导轨10的上述导引部件45从顶端一侧去除形成下部通路22的一对L形片18。
如图4所示,在一对架台42的顶端之间设有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枕头基座52。如后面所述,该枕头基座52专门用于支撑仰卧的接受按摩的使用者的头部,以使其向上抬起。
如图6所示,上述支撑用滑轮48的外圆周面形成为凸曲面49,该凸曲面49的横向中间部跨越圆周方向全长而形成凹槽51。
上述导轨10的上部通路20和下部通路22被后面所述的金属带86插通。该金属带86被挂在上述支撑用滑轮48外圆周面的凸曲面49上。这样,就给金属带86的横向中央加上了最大的张力,所以,能够阻止该金属带86在支撑用滑轮48的横向上的偏移。并且,由于,支撑用滑轮的横向中央上形成有凹槽51,因此就能够防止加在金属带86上的张力过大。
上述金属带86由上述导引部件45的凸曲面44导引插通下部通路。上述凸曲面44设定为比较大的曲率半径。所以,即使金属带86和上述凸曲面44相接触,也不易损伤。
如图5所示,在上述基体2的纵向一端,下面与具有刚性的板材54相结合,上面设有驱动装置56。该驱动装置56具有固定在上述基体2上的外壳58。该外壳58内设有如图4所示的两端弯折为L形支撑片60的安装板62。在该安装板62上安装有使减速机与马达成为一体的驱动源64。
上述驱动源64的输出轴66突出于一边的支撑片60的外侧。该输出轴66上嵌有第1齿轮68和第1驱动用滑轮70。并且,上述安装板62上设有第1安装轴72,其两端被支撑片60支撑而能自由旋转。该安装轴72的两端部突出于支撑片60的外侧面,其一端上嵌有第2齿轮74、以及与上述第1驱动用滑轮70成对的第2驱动用滑轮76。
上述第2齿轮74与上述第1齿轮68相啮合。上述第1安装轴72的另一端部上嵌有第3齿轮78和第3驱动用滑轮80。并且,上述安装板62的另一个支撑片60上设有能够自由旋转的第2安装轴81。在该第2安装轴81上嵌有与上述第3齿轮78相啮合的第4齿轮82、以及与上述第3驱动用滑轮80成对的第4驱动用滑轮84。所以,如果驱动上述输出轴66旋转的话,第1齿轮68和第2齿轮74逆向旋转的同时,第3齿轮78和第4齿轮82也逆向旋转。此外,第1至第4齿轮以相同的转数进行旋转。
在上述第1驱动用滑轮70和图4的驱动用滑轮84上,缠绕着作为动力传递条件的由钢材或者是不锈钢等的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带状的一对金属带86的一端部,其末端被分别固定。
上述金属带86如图5所示,从上述第1,第4驱动用滑轮70,84直通上述导轨10的上部通路20。从该上部通路20导出中间部挂在上述架台42上设置的支撑用滑轮48上。
上述金属带86利用上述支撑用滑轮48把移动方向变换大约180度,在导引部件45的凸曲面44上被导引通至上述导轨10的下部通路22。
从上述下部通路22导出的带86的另一端部被上述第2驱动用滑轮76和第3驱动用滑轮80分别缠绕。所以,使相互成对的第1驱动用滑轮70和第2驱动用滑轮76、或者是第3驱动用滑轮80和第4驱动用滑轮84分别向反方向旋转的话,带86的一边被驱动用滑轮卷起,则从另一个滑轮只能送出那个被卷起的长度。
比如,如图5如果使第1驱动用滑轮70向箭头X方向,第2驱动用滑轮76向箭头Y方向旋转的话,带86的插入上部通路20的部分向箭头Z方向移动。
上述一对的导轨10上,如图1所示沿导轨10的纵向设有离着一定间隔的一对保持体90。该保持体90如图3所示具有作为支撑轴的中空轴92。该中空轴92的两端部与支架94上形成的安装孔96可装卸自如的相嵌合着。上述中空轴92插通有丝杠轴98。该丝杠轴98的形成有外螺纹100的两端部从上述安装孔96的底壁部102向外部突出。
上述外螺纹100上螺合着内螺纹104。上述支架94上如图3和图11所示,一对轮子108分别被架设于一对支架94间的支轴110,可旋转地支撑。该轮子108可沿上述导轨10的导引面24上移动。
上述支架94的下面下端部上,如图11和图14所示,固定安装有大致为T字形的导引部件112的水平一边。该导引部件112的垂直的另一边从支架94的下端突出,在该突出部分上形成回卷部113。该回卷部113上插通固定有作为连接部件的能够自由弯折的线115的中间部。该线115的两端上如图15所示,安装有安装接头117,该安装接头117螺纹固定在上述支架94的外面上部。
如图15所示,位于上述线115的上述回卷部113的两侧的部分,分别连接在固定于金属带86上面的一对安装板119上。也就是说安装板119上形成有插通部121,该插通部121上插通固定着上述线115。所以,线115被弯折成以上述一对的安装板119间的部分为底边的大致的三角形,通过上述安装板119使保持体90随带86的移动联动。
一边的安装板119的上面,如图16所示,设有具有弯曲成圆弧状的一对弹性部109a的弹性按压体109,并且在上述弹性部109a的一端形成的基部109b被固定。上述弹性部109a与形成了上述导轨10的上部通路20的一对L形片18的内面轻微的接触或者是留有一点间隙的相对,这样一来。就可以防止金属带86由于上述弹性部109a的作用而在上部通路20内振动。
如图3所示,上述保持体90的中空轴92设有4个能够自由转动并且不会沿着轴方向错位的套管116。各套管116上安装有按摩滚轮118,该按摩滚轮118是由橡胶或合成树脂等的比较硬质的弹性材料形成,在其外周面上于圆周方向以一定间隔突设有大致为半球状的多个突起120。
并且,各套管116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可防止按摩滚论118在套管116的轴方向上发生错位的挡止部122。在按摩滚轮118上,与各突起120对应的部分穿设有沿轴方向的中空部121。该中空部121使得形成于外周面的突起120可容易地沿直径方向向内弹性变位。
从由设于上述中空轴92上的4个套管116所形成的3个结合面间,除去中央的一个后所剩的2个结合面间,如图3所示,分别外嵌有能够自由旋转的、由比较硬质的橡胶等的弹性材料形成的第1轴衬126,第1轴衬126的内周面,如图129所示,沿圆周方向形成凹凸面。
各轴衬126上外嵌有一对板状材128(只有一边的图示)所形成的臂部129的一端部。该臂部129能够与上述第1轴衬126一起围绕中空轴92旋转。
如图12所示,上述臂部129的一端部上安装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2轴衬127。在上述臂部129的另一端,固定有承接部件130,其剖面形状为半圆形状,且比一对臂部129的距离尺寸稍长。该承接部件130的内面上粘着有橡胶等的第1弹性部件132,其上设有振动装置134。
上述振动装置134设有具有半径比上述承接部件130小的半圆筒部的外壳136。该外壳136如图20所示,通过其间隔有橡胶等的第2弹性部件138的作为连接部件的螺钉140,被固定在上述承接部件130上。也就是说,上述螺钉140从承接部件130向外壳136内突起。该突起部分上镶嵌有筒状的上述第2弹性部件138,其可防止从螺母142中脱出。这样,外壳136就能够在第1,第2弹性部件132,138的作用下,被保持在承接部件130上并可沿直径方向自由弹性变位。
上述外壳136内的固定有直流2轴马达144。该2轴马达144的轴上,如图18所示,分别偏心安装有平衡锤(ぉもり)146,所以,如果2轴马达工作的话,由于上述平衡锤146的偏心旋转,外壳136就开始振动。
此外,外壳136的上面侧的开口部分上,螺纹固定有盖板150,该盖板150的内面和上述2轴马达144间安装有弹性部件152,以固定着2轴马达144。并且,上述臂部129的另一端上,如图12和图13所示,固着有由带状的板簧形成的弹性体158的一端。该弹性体158的另一端向背离振动装置134的斜上方向延伸,并且,在位于上述振动装置134上方的另一端的上面,利用螺钉161固定着平衡器160。
所以,使用者如果仰卧在覆盖着基本2的上面侧的外包装材料162上时,上述弹性体158如图12所示,弹性变形,振动装置134和平衡器160变位至与按摩滚轮118在大致相同的高度。也就是说,弹性体158中间部与第2轴衬127的部分相接触,弯曲成大致“ヘ”字形。这样,上述振动装置134借助弹性体158的恢复力的作用,向上方的外包装材料162的方向施加力。所以,振动装置134向使用者的身体使劲按压,就把振动充分地向使用者的身体传送。
上述外包装材料162的至少与上述一对保持体90的移动范围相应的部分,也就是说,与设于一对保持体90上的按摩滚轮118相接触的部分,如图11和图12所示,形成外侧板162a和内侧板162b的二层结构。内侧板162b使用比外侧板162a柔软的板。比如说,外侧板162a是在布质材料上涂敷硬化的尼龙树脂而形成的,内侧板162b则是在布质材料上涂敷软化的尼龙树脂而形成的。
由于外侧板162a是形成的较硬,该外侧板162a就能够保持按摩装置1的外形,由于内侧板162b是形成的较软,因此就能够防止发生与按摩滚轮118间的摩擦噪音和按摩滚轮118的过快磨损。
如图12所示,在上述一对弹性体158的安装有平衡器160的另一端下面螺和着挡止螺钉172a。该挡止螺钉172a上固定着作为形成有限制装置的绳索状体的第1线173的一端侧。
如图11和19所示,上述平衡器160的两端面上,由于挡止螺钉172b的作用,固定有同样的作为限制装置的第2线174的一端。上述第1线173成环状。该环与可自由旋转的被支撑于支撑架94的轮子108上的一侧的支轴110相配合。
上述第2线174的另一端如图19和图2所示,被固定于没有设置振动装置134的另一侧保持体90的支架94上。这样,图11所示,安装有上述弹性体158的平衡器160的另一端,通过上述第1线173和第2线174,限制了比上述各线173,174拉紧状态更向上位移。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上述臂部129的另一端上形成环状的第3线175的一端,由挡止螺钉176固定。该第3线175的环与保持体90的支架94另一边的支轴110相配合,这样,臂部129如图11所示,由于第3线175的拉紧状态而限制了其向上的变位。此外,也可以用带来代替作为绳索状体的线。
上述弹性体158如图13所示,带状板簧158a和用尼龙,聚丙烯等制的带状保护板158b在上下方向上重合,并形成以合成树脂制的外皮158c覆盖上述部件的结构,由于上侧的带状保护板158b的作用可防止外包装材料162的损伤。
上述振动装置134的直流2轴马达144,如图18所示,与一对第1导线164的一端分别电连接。这些导线164的另一端分别从保持体90的一对支架94的外面侧导出,并与固定在上述导电金属带86上的导引部件112电连接。
上述一对带86的第1驱动用滑轮70和第4驱动用滑轮84上的缠绕部分,如图5和图12所示,分别与电刷166接触。各电刷166如图4所示,与第2导线168的一端连接。这些第2导线的另一端,与配置于上述驱动装置56的外壳58内的整流器170相连接,该整流器170把100V的交流电压变为大约10V的直流电压。
这样,从整流器170输出的直流电压,从一边的第2导线168通过一边的金属带86和一边的第1导线164输入至第2轴马达144,再从该第2轴马达144,通过另一边的第1导线164、另一边的金属带86以及另一边的第2导线168流至上述整流器170。也就是说,利用一对带86对振动装置134的2轴马达144供电。
上述基体2的上面如图22所示,横向一端侧设有开关机构190。该开关机构190用于当基体2被过度弯折时,强行切断向驱动装置56的驱动源64的供电,以使保持体90的移动停止。即在基体2的横向一端侧的中间部上形成作为可挠部的弹簧部192,且其一端被固定在基体2的中途部上的线材194沿基体纵向而被配设。
上述,弹簧部192位于与基体2的第1柔软部8相对应的位置。虽然可使上述线材194弯曲,但是由具有一定程度刚性的钢线等材料制成。线材194的另一端连接于杆部196的另一端,该杆部196的一端可自由旋转的被安装于上述驱动装置56的安装板62的一边的支撑边60上。上述支撑边60上与杆部196相面对的位置上设有切断开关198。
上述线材194的中途部,在如图22和图25所示的托架200的作用下,保持自由滑动。该托架200把例如厚度为0.3mm的合成树脂薄片弯折成2层,在重合部分的一端横向穿设有开口202。并且,托架200通过与轨道滑块28一边的凸缘30相配合而被保持,该轨道滑块在该开口202上能够沿上述导轨10自由滑动的被支撑,上述线材194插通于托架200的重合薄片间。
上述切断开关198通过上述杆部196而动作,以切断向驱动源64的供电。上述线材194,在上述基体2的展开状态下,通过上述杆部196而被拉紧。这样,上述切断开关198的动作件198a被按压,则该开关198变为接通状态,而向驱动源64的供电。
上述基体2如图22的点划线所示,从第1柔软部8的地方弯曲的话,与该第1柔软部8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弹簧部192,从基体2的上面抬起并弯曲,所以,线材194的另一端,相对于基体2如图22的箭头所示向驱动装置56的方向滑动的距离只有这部分的长度。
这样,由于线材194的另一端上连结的杆部196,从切断开关198的动作件198a向分离方向回动,因此上述切断开关198被断开,则驱动源64的供电被切断。也就是即使在驱动装置工作的状态下,把基体2折叠,该驱动装置56也能够自动停止。
如图4所示,外壳58内设有控制装置203。利用该控制装置203能够控制一对保持体96的沿导轨10移动的范围。
上述基体2的上面如图1或者图3所示,在一对引导轨10的外侧上设有壁部件203。该壁部件203是能够弯折的弹性材料,比如说由发泡尿烷等形成。
此外,上述驱动装置56和振动装置134可以用没有图示的开关盒进行远距离操作。
如图1所示基体2的纵向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的下面分别沿基体2的横向设有一对第1型套(バンド)204和第2型套206。第1、第2型套204、206被缝制在覆盖基体2下面的外包装材料162上,并且被设置成两端部从基体的横向两端突出出来的长度。第1型套204和第2型套206被设置成当把基体2从第1柔体部8对折为2层时处于一致的位置。
如图27至图29所示,第1型套20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支轴208,在该支轴208可转动的连接有侧面形状为C字形的把手部件210的一端。第2型套20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卡合轴212。如果基体2从第1柔软部8对折为2层时,第1型套204的两端上设有的把手部件210、和第2型套206的两端设有的卡合轴212相对。所以,使把手部件210旋转并与上述卡合轴212卡合的话,在能够保持基体2对折为2层的状态的同时,手提着把手部件210就能够携带搬运基体2。
根据这样结构的按摩装置1,若使用者仰卧在该按摩装置1的上面的话,使用没有图示的开关盒使驱动装置56的驱动源64工作。若驱动源64工作,使输出轴66沿图5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第2驱动用滑轮76和第3驱动用滑轮80逆向旋转。
因此,一对金属带86分别缠绕在第1驱动用滑轮70和第4驱动用滑轮84上的同时,对应于卷取量,而从第2驱动用滑轮76和第3驱动用滑轮80送出,插通于上述带86的导轨10的上部通路20的部分,沿图5箭头Z所示的方向移动。
金属带86移动的话,通过安装板119使线115被拉紧,一对保持体90随上述金属带86的移动而联动,由于这些保持体90上设有的按摩滚轮118的作用,使用者就能够受到背部按摩。
操作开关盒使振动装置134动作的话,该振动装置134在振动的同时,由于振动也可通过弹性体158向平衡器160传递,因此通过振动装置134和平衡器160的振动,使用者能够受到身体大范围的按摩。
上述金属带86在形成于导轨10的上部通路20和下部通路22上移动。因此,由于上述金属带86与基体2的上面或者外包装材料162的内面不会滑动接触,所以不仅能够防止基体2或者外包装材料162的过早损伤,而且能够使上述金属带86圆滑地移动。
如果使用者仰卧在上述外包装材料162的上面的话,安装有位于振动装置134的上方的平衡器160的弹性体158的另一端,从图11所示的状态变为图12所示的向下方弹性变形的状态。也就是弹性体158弹性变形为“ヘ”字形。
若弹性体158弹性变形的话,由于依靠该弹性体158的回复力的作用,臂部129的安装有振动装置134的另一端,向上升的方向施加力,因此,振动装置134通过外包装材料162向使用者的身体强劲的按压。这样,把振动装置134的振动很强的向使用者的身体传递,从而提高了按摩的效果。
若上述弹性体158的安装有平衡器160的另一端,被第1线173和第2线174限制了向比图11所示的状态更向上方的过量位移。也就是说,在外包装材料162上仰卧的使用者,即使身体移动,而使弹簧158弹性变形,但平衡器160的上升位置也会由于第1、第2线173、174的作用被限制。这样,设于上述弹性体158的另一端的平衡器160就不会过于向上方突出。
若平衡器160在按压外包装材料162的同时,以向上方突出的状态驱动保持体90向图11箭头A所示方向移动的话,上述平衡器160就可能钩住使用者身体的一部分。这样,安装有平衡器160的弹性体158就会弯曲,折损。
不过,由于上述弹性体158的安装有平衡器160的端部,通过第1线173和第2线174的作用被限制了向过高位置位移的可能,所以就能够确实的防止弹性体158的弯曲,折损等。
并且,臂部129的另一端由于第三线175的作用,被限制了过分上升。因此,就可以防止在用力压下弹性体158的另一端时,由于反作用力而使臂部129的另一端过度上升,从而导致安装在臂部129的另一端的振动装置134向上方过于突出,而钩住使用者身体的现象。
若使驱动装置134工作的话,则其振动会通过保持体90的支架94、使保持体90与金属带86相结合的线115、以及使线115连结在金属带86上的安装板119,向上述金属带86传递,特别是,一对安装板119中,位于振动装置134一侧的安装板119的振动更大。因此,带86在轨道10的上部通路20内振动,有可能使形成该上部通路20的一对L形片18发出噪音。
然而,位于上述线115与带86连结处的振动装置134侧的一个安装板119上,设有弹性按压体109,该对弹性部109a与上述上部通路20的L形片18弹性接触。由此,即使振动装置134的振动传致线115,由于能够阻止上述带86的振动,因此能够防止带86和L形片18相撞而发出的噪音。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弹性体的另一端上升过度而设置了第1线和第2线,但是无论单独有哪一根线,都能够防止上述弹性体另一侧的过度上升。
并且,用于防止带振动的弹性按压体,并不一定只安装在一边的安装板上,设于一对按压板上也可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使设有按摩滚轮的保持体移动的金属带,被插通在导轨上形成的上部通路和下部通路。
这样,就能够防止由于上述金属带同上述基体以及外包装材料等的相互摩擦,而造成的过早损伤。

Claims (5)

1.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体;
一对导轨,具有被上下间隔而成的上部通路和下部通路,且在前述基体的上面沿纵向被设置;
在该导轨的纵向一端设置的驱动源;
被该驱动源驱动旋转的一对驱动用滑轮;
金属带,插通前述上部通路和下部通路,且一端缠绕于一个驱动用滑轮,另一端缠绕于另一驱动用滑轮,中间部被挂在设于前述导轨的另一端侧的支撑用滑轮上,并利用前述驱动用滑轮使其沿着前述导轨移动;
保持体,随该金属带的移动而联动,并沿着上述导轨移动,且在与移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具有沿着轴线设置的支撑轴;
被可旋转地设于上述支撑轴的按摩滚轮;
臂部,被连接于上述保持体的支撑轴,且其一端能够旋转自如,并在另一端上设有振动装置;
弹性体,一端与安装有上述振动装置的上述臂部的另一端连接;
设于该弹性体的另一端的平衡器;
限制装置,限制安装有上述平衡器的上述弹性体的另一端向规定的高度以上位移;以及
外包装材料,设于上述基体的至少上表面一侧,且覆盖着上述保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体
和上述导轨的纵向中央部分,沿着与上述纵向相交叉的方向,设有可以使这些基体和导轨从纵向中央部分弯折为两层的多个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包装材料的至少与上述保持体的移动范围相对应的部分,具有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双重结构,上述内侧板是由比上述外侧板柔软的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是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该基体上沿纵向设置有多个空洞,并在横向具有预定间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体的纵向一端的上面,设有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头部的枕头基座。
CNB021482632A 2002-11-01 2002-11-01 按摩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959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482632A CN100369596C (zh) 2002-11-01 2002-11-01 按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482632A CN100369596C (zh) 2002-11-01 2002-11-01 按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3266A CN1493266A (zh) 2004-05-05
CN100369596C true CN100369596C (zh) 2008-02-20

Family

ID=34233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8263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9596C (zh) 2002-11-01 2002-11-01 按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959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514B (zh) * 2013-12-10 2018-01-12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在广播型多跳无线网络中pim‑dm的改进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2362A (en) * 1983-04-11 1987-05-05 France Bed Co., Ltd. Massage apparatus
CN1130349A (zh) * 1994-07-12 1996-09-04 法兰西床株式会社 按摩装置
JPH11372A (ja) * 1997-06-12 1999-01-06 France Bed Co Ltd マッサ−ジ装置
JPH11226075A (ja) * 1998-02-12 1999-08-24 France Bed Co Ltd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1037834A (ja) * 1999-07-27 2001-02-13 France Bed Co Ltd マッサージ装置及びソファー装置
CN1315849A (zh) * 1999-07-07 2001-10-03 法兰西床株式会社 按摩装置
JP2002035072A (ja) * 2000-07-26 2002-02-05 France Bed Co Ltd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2209968A (ja) * 2001-01-22 2002-07-30 France Bed Co Ltd マッサ−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2362A (en) * 1983-04-11 1987-05-05 France Bed Co., Ltd. Massage apparatus
CN1130349A (zh) * 1994-07-12 1996-09-04 法兰西床株式会社 按摩装置
JPH11372A (ja) * 1997-06-12 1999-01-06 France Bed Co Ltd マッサ−ジ装置
JPH11226075A (ja) * 1998-02-12 1999-08-24 France Bed Co Ltd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315849A (zh) * 1999-07-07 2001-10-03 法兰西床株式会社 按摩装置
JP2001037834A (ja) * 1999-07-27 2001-02-13 France Bed Co Ltd マッサージ装置及びソファー装置
JP2002035072A (ja) * 2000-07-26 2002-02-05 France Bed Co Ltd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2209968A (ja) * 2001-01-22 2002-07-30 France Bed Co Ltd マッサ−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3266A (zh) 2004-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94616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4182383B2 (ja) 電動ローラーマッサージ用ユニット式ローラー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設置した電動ローラーマッサージ具
CN100369596C (zh) 按摩装置
JP2003190243A (ja) マット型全身マッサージ機
CA1286937C (en) Massage apparatus
JP2021113123A (ja) ガイドレール清掃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ガイドレール清掃方法
KR20170024226A (ko) 클렌징 기기
JP2003038598A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H0420438Y2 (zh)
JPS59189851A (ja) マツサ−ジ装置
JPH03195560A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3238131B2 (ja) ローラコンベア
JP3694617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3706741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215230036U (zh) 按摩装置
JP3681265B2 (ja) マッサ−ジ装置
JP3694610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H0130183Y2 (zh)
JP4649075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H0133069Y2 (zh)
JP2004135773A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S6240589Y2 (zh)
JP2995146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4511329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923420B2 (ja) マッサ−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I01 Publication of corrected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Application Date

Correct: 20021031

False: 20021101

Number: 18

Volume: 20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Application Date

Correct: 20021031

False: 20021101

Number: 18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0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TION DATE; FROM: 2002.11.1 TO: 2002.10.31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TION DATE; FROM: 2002.11.1 TO: 2002.10.31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